📰為全球染疫亡者請命 母親節法鼓山僧團繫念阿彌陀佛
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萬億劫生死眾苦。5/10下午2點至晚間9點,法鼓山僧團透過網路直播,帶領大眾學習佛陀如父母般對世人的慈愛,以一心繫念彌陀聖號,接引全球數十萬新冠時疫罹難亡靈,都能依所信願,往生彌陀淨土或天國、善處,同時也為數百萬染疫民眾祈福,祝禱世界疫情早日消除、全球人類健康平安。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表示,5月是紀念佛陀誕生的節慶月份,因為疫情的關係,法鼓山改以法會的方式,感恩佛陀以他奉獻生命的修行,將體驗、修持佛法的慈悲、智慧,毫無保留傳給世人。而三時繫念佛事主要就是以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來做修持,阿彌陀佛的意思為無量光、無量壽,透過持誦佛號的法門,啟發每個人慈悲的寶、智慧的寶。
方丈和尚並開示,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勸請信眾都能隨文入觀共修「三時繫念」,共同感恩不眠不休奉獻服務的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並透過懺悔、發願,成長提昇自己,減少疫情傷害;一起將修行功德,迴向給因疫情不幸罹難的往生者。方丈和尚並代表僧團感恩天下的母親,祝福媽媽們都是健康、快樂、平安、幸福。
這場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的「三時繫念祈福超度法會」,將有疫情發生的國家地區,以雲端牌位的方式投射在功德堂的螢幕上,期匯聚眾人的悲心、信心與願力,將念佛功德迴向十方,祈願能使民眾從苦難中獲得安樂、從危險中獲得安全、從束縛中獲得解脫。
今天也是法鼓山連續10場「心安平安祈福法會」後的總迴向,住在林口的吳美娟說,自3月起每個週末都參加,疫情初期確實令人恐懼,在這段期間有法鼓山社大提供的數位課程,以及僧團帶領的法會共修、大悲咒Line起來,讓生活有重心、有佛法,所以轉為不恐懼、不害怕。她在母親節的願望是「祈願亡者往生西方淨土,也希望活下去的人對未來懷抱希望」。
法鼓山表示,今年因應防疫,首次沒有舉辦母親節、佛誕節等實體活動,期能藉由這場超度佛事,接引大眾共同學習釋迦牟尼佛不捨眾生受苦的慈悲,進而發起菩提心,自度度他、自安安人。在協助亡者聽聞佛法轉生善道的同時,自身也能從經典中學得安心智慧,串聯起全球的善心善願,讓平和安定遍及全世界。
#三時繫念祈福超度法會
#心安平安祈福法會
#為全球染疫亡者請命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網路直播
#母親節
#疫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說過:「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乃是一件莊嚴的佛事。」對佛教而言,死亡,不是令人畏懼的黑夜,而是充滿無限光明與希望的未來。因此,面對摯愛親人的往生,我們可以選擇以清淨、祥和而又莊嚴的佛化儀式,來取代民間各式繁瑣、甚至喧囂的喪葬過程,給予往生者最美好而安心的祝福。 讓我們透...
佛教對往生者的祝福 在 法鼓山 Facebook 八卦
📰紫雲寺中元報恩無遠弗屆 家宅永安利冥陽
適逢農曆7月孝道月,在慎終追遠的時節,佛教特別重視知恩報恩的精神,法鼓山紫雲寺於8/23~8/29期間舉辦中元報恩法會,恭誦《地藏經》、禮拜《地藏懺》,祈求疫情共業早日平息、全球重現往日生機。
8/23早上9點,在虔誠持誦〈大悲咒〉梵唄聲中,主法法師以楊枝甘露遍灑寺內進行灑淨儀式,祈願觀世音菩薩護念、龍天護法護佑法會順利平安。
即日起至8/28,紫雲寺將帶領大眾連續6天,每天誦持一部《地藏經》,清淨身口意;8/29禮拜《地藏懺》,盼能透過至誠懇切地心懺悔業障,超薦亡靈往生極樂,祝禱全球生命共同體平安自在。
「天堂地獄皆是業感所化,一切唯心造。」擔任監香的常參法師透過視訊向大眾開示,持誦《地藏經》學習地藏法門,除了效法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心,還能學習菩薩「孝道、度生、拔苦、報恩」的慈悲和智慧,發起大菩提心。
遵循防疫規範,近千位信眾雖無法親臨壇場共修,卻也因能透過視訊,接引家中親友一同上網誦經共修。信眾李卿君說,從《地藏經》中學習到,除了能自利利人,還能利益49天內的亡者,因此她也每天誦讀一部《地藏經》迴向,為往生的父親做布施功德。
紫雲寺表示,中元報恩法會將連續7天直播,歡迎民眾上網參與共修,並可透過雲端祈福為心中想要祝福的對象,填寫消災、超薦牌位,一起來護持法會,成就眾生。詳情請上官網( https://zyt.ddm.org.tw/ ),或洽(07)732-1380 #11~14知客服務。
#中元報恩法會
#冥陽兩利
#線上共修
#法鼓新聞
佛教對往生者的祝福 在 方文琳 Facebook 八卦
多日沒有發文了...
今天是摯愛大弟的頭七,在宏願大千世界圓滿完成🙏
感謝本藏師父以及師兄師姐們帶領我的家人一起為大弟祝福❤️
大弟在12月23號早上,也是阿彌陀佛生日🙏🙏🙏於睡夢中安詳的離開.....
除了自己好痛..!更不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疼....
家人,是生命最寶貴的東西。
我很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那是一種幸福、快樂的單純。
面對至愛的親人,我們都渴望和他永遠在一起,渴望與他同甘共苦。
在忙碌的人生中,我們往往會忘記或者刻意回避這一點:符合自然法則的軀體是終有一死的,死亡,自古以來是一個沈重的話題,無常隨時會到來,並不是我們人力所能左右的,但愛卻是。
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經歷的親人離世,我們總要去面對
這種經歷,可以讓我們對生命有新的領悟。
一個生命的離去,對於這個宇宙來說,簡直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我的至親來說,卻顯得比天還大。由此我想到,在這個無常的人世間,人必得要有信仰。有信仰,你才可以正確面對無常,不會自暴自棄,被無常所擊倒;有信仰,你才會對周圍的人和物心存善念,發自內心地珍惜他們,祝福他們。
感謝釋本藏在第一時間趕往醫院現場,更感念宏願大千世界的師兄、師姐們,輪班為弟弟助念,所謂大恩不言謝,又豈是一個謝字所能道!!
信仰如星光照路,如巨宅安穩;信仰如大船引渡,如善友相伴。
儘管已經做好心理建設去面對無常到來的那一天,但當無常真的降臨的時候,一樣會感到震懾,甚至無法承受這樣的傷痛....
一般人永遠不可能「準備好」去接受身邊的人「在上一秒還呼吸著,下一秒就斷氣了」這個事實!!
因認識佛法轉化心念,讓我們在失去至親的時刻,可以不慌不亂的在梵唄佛號中莊嚴圓滿。
地藏經雲:
眾生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不論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這段期間除了誦經、念佛、茹素49天外,全家人一條心,盡心為弟弟累積功德,所做的一切不僅迴向弟弟,更祈願迴向法界一切有情均能離苦得樂。
民間部分習俗,經由本藏師父的開導下,扭轉大家錯誤的觀念,教育家屬「人的往生了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
在臨終助念的過程中,本藏師父也替弟弟皈依開示,更鼓勵家屬向弟弟說說話,整個過程讓人十分感動,感謝本藏師父給予種種的協助,乃至以莊嚴的佛號引導弟弟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我們並無法逃避死亡,逃避只會使自己遠離生命的真相,故當真實面對、用心思考死亡這件事,死亡也就不如想像中的可怕。重要的是,如果我們知道無法阻擋死亡的來臨,更應該學習在活著的時候,盡責盡份,奉獻自己,服務別人,好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培養對生命的欣賞與尊重的態度,為生命找到意義跟價值。
阿彌陀佛🙏🙏🙏
為何需要對臨終者或亡者開示?
人死亡時,鼻息雖斷,但神識通常還執著身體,一般在死亡後八到十二個小時之後, 才會逐漸離開身體。
在神識未離去之前,正是最痛苦的時刻,只是有口難言;雖然痛苦不堪, 但對亡者卻是最重要的時刻,因為當時的狀況將會影響亡者未來的去處,所以, 佛教很重視臨終時的佛法開示,是希望藉由佛法的開示, 幫助亡者或臨終者體會緣起法的宇宙人生真理-苦、 空、無常、無我,能夠萬緣放下, 離苦得樂,充滿希望與光明,提起正念,往生淨土。
根據《觀無量壽佛經》所說,阿彌陀佛在最初發願時,曾開殊勝方便:雖十惡五逆之人, 於臨命終時,若遇善知識說法安慰、教令念佛,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南無阿彌陀佛」, 即得往生淨土。這就是開示的目的和意義。
本藏師父開示:人在臨命終時是最徬徨無助的; 如果他尚未信仰三寶,也沒有信仰其他宗教,在臨命終時,不知道一口氣不來之後會到哪兒去? 要何去何從?對世間的事,牽牽掛掛、放不下、捨不得、離不開;對於未來的前程,茫茫然不知何往, 因而恐懼、憂愁、害怕,在這種情況下斷了氣,因為貪戀、恐懼、瞋怨、不平, 會讓他們再生到人間的機會都很少!因此,不論臨終的人神智清楚與否,開示佛法是太重要、太有用了。
尤其在臨終時為亡者授三皈依,為他唸三皈依詞,亡者會想:「自己已經成為三寶弟子, 一定會有佛菩薩來救我、助我、接引我,應該放下這個環境,求生西方去了。」如果這個念頭一生起, 根據《無量壽經》所說,他至少能夠往生西方下品下生的蓮花。
這對亡者來講,是一項大救濟,比什麼幫忙都有用。
開示是指出家法師說法,但有時由於因緣不同,也可能由助念團的悅眾菩薩、居士為臨命終或亡者說法。
然而不論他們的神智是否清楚,都要做簡短的佛法開示,即使已經斷氣,在生理上屬於死亡, 但神識卻可能認為自己還活著,也要為其說法安慰。
因為佛教認為亡靈的感應力非常好, 相當於生前的七倍,所以,家屬的心念對亡者的影響很大。
#願此分享讓更多的人知道臨終開示的重要!
佛教對往生者的祝福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評價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曾說過:「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乃是一件莊嚴的佛事。」對佛教而言,死亡,不是令人畏懼的黑夜,而是充滿無限光明與希望的未來。因此,面對摯愛親人的往生,我們可以選擇以清淨、祥和而又莊嚴的佛化儀式,來取代民間各式繁瑣、甚至喧囂的喪葬過程,給予往生者最美好而安心的祝福。
讓我們透過影片,一起了解法鼓山所倡導的佛化奠祭,感受在告別式「追思祝福」儀程中,所傳達的「冥、陽兩利」安定作用,為往生親人送上最珍貴、平靜而又溫馨的臨別禮物!
#佛事
#生命教育
#大事關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ImRk7L8G3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