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盡,行不盡,一路高雄」
今天前往 #文學台灣基金會 拜訪春暉出版社社長陳坤崙、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鄭烱明、文學台灣總編彭瑞金、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余昭玟、影評人鄭秉泓。
一到基金會,陳坤崙社長就送我一句俳句:「行不盡,行不盡,一路高雄」,原句出自日本著名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作品:「行不盡,行不盡,一路青山」,意境深遠。
文學台灣基金會的原址,就是「春暉出版社」,印製黨外書籍、雜誌,帶動南部文學的能量。
而文學台灣基金會,前身是解嚴以前,一群南台灣詩人作家及學者於1982 年所創辦的《文學界》。提供台灣文學發表園地,後來,也出版第一部 #台灣人 的文學史、台灣文學學術叢書、舉辦台灣文學會議、設立台灣文學獎等,對台灣文學的發展貢獻很大。
出生台南、遷居高雄的台灣文學大老葉石濤曾說過:「#文學是地上之鹽」,文學對社會表面作用不明顯,但對人的心靈健康是必須的。
我任代理市長時期,延請知名作家路寒袖擔任文化局長,告訴他「高雄市的文化局是天下第一局,台灣文學在高雄,沒有任何限制。需要資源和預算,我市長一定挺。」也編印了葉石濤全集,將具有台灣意識的葉老作品留存永恆紀念。
📝未來,擔任高雄市長,針對文學部分,我希望能將 #高雄文學館 更加活絡;並推出 #文學地景地圖,將作家文本中提及的地理位置,結合 #高雄觀光 ,讓民眾在遊覽景點時,更深入了解景點的文學意涵和文化價值,提升高雄文化觀光吸引力。
.
高閔琳 高雄市議員 高雄市議員郭建盟
①起 #高雄大邁進
①定 #兩年拚四年
#0815投票選市長
同時也有265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TRASH Ba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RASH《Never Die》 https://TRASH.lnk.to/NeverDieAY 把自我丟進現在進行式 當傾注每一此刻的存在 不朽的靈魂將從底層溢出來 面對最真實的自我 將不朽的精神握在手中 便能將心的疑惑拋諸腦後 Never stop! Never die! __ TRAS...
余市景點 在 食尚玩家 Facebook 八卦
北台灣最長的磨石子溜滑梯😲
大家玩過了嗎❓
#好玩回顧
【店家資訊】▶ http://bit.ly/2p6rzcG
【離開市區 新竹人不想告訴你的在地玩法!】
#來去住一晚 / 黃鐙輝/ 曾子余
--------
下載TVBS新聞APP📳週週再送萬元紅包
https://goo.gl/K3GJe1
加入食尚玩家LINE🔍店家資訊不漏接
https://goo.gl/aUBhqD
余市景點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八卦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余市景點 在 TRASH Band Youtube 的評價
TRASH《Never Die》
https://TRASH.lnk.to/NeverDieAY
把自我丟進現在進行式
當傾注每一此刻的存在
不朽的靈魂將從底層溢出來
面對最真實的自我
將不朽的精神握在手中
便能將心的疑惑拋諸腦後
Never stop! Never die!
__
TRASH 繼《重感情的廢物》深情回歸後,
向歌迷丟出最放蕩不羈單曲《Never Die》帶領歌迷 keep moving!
不談夢想也不說教,專注熱愛自己的所愛,才能離自己更近
誘發熱血沸騰的精神,永遠不朽!
前奏的醞釀為這首歌曲熱身,當主唱阿夜的歌聲一出,歌曲便開始進入定速奔跑的狀態,不間斷的大鼓推進,讓人情不自禁跟著情緒高漲,堆疊出整首歌曲的速度感,完全呼應歌詞所承載的正面能量。要說這是一首青春熱血的單曲也不為過,所有心智都還青春的人們,都應該要享受這只有一次的人生,套入這種速度,追上所有想追求的。
成軍第10年的 TRASH,在音樂圈滾了一圈。當世界的幸福指數越來越低、對生命的慾望越來越高,自我意識越來越濃、人與人之間的專注卻越來越淡。當認真對待每一個當下,完成每場對得起自己的拚搏,就能創造自我最美的價值。期待透過歌曲傳達給歌迷這個簡單但重要的精神。
曾入圍第29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的導演邱柏昶 Birdy 與TRASH 已經認識多年,但是是第一次合作。團員與公司一致認同,這首單曲熱血、奔放不羈的情緒,Birdy 導演就是最適合的導演人選,沒有之一。Birdy 也透露,這首歌詞根本就像是在描繪他的心境「只想做自己覺得酷的事」。MV 特地拉到高雄、墾丁外拍,光拍攝第一天就有高達 9 個場景的轉換。其中,特別把團員歡聚的場景設立在對於 TRASH 滿有情感與回憶的「山羊飯館」拍攝,即將在今年10月歇業的山羊飯館,可以說是 TRASH 在恆春的家,這裡對 TRASH 特別有意義,也讓團員拍攝過程中充滿感恩與不捨。
貝斯手博文在清晨的城市中奔跑、鼓手金魁剛在豔陽中推車、吉他手頤原在酒館的吧檯上 solo、主唱阿夜則繼《重感情的廢物》後再度入海。在南台灣美好景色的加成下,歌曲遼闊且不斷前進的氛圍完全被追趕出來,再加上豔陽高照的曝曬與密集的景點轉換,三天兩夜的拍攝日程與經歷,完全呼應了這首歌的精神。
#TRASH
#NeverDie
__
■ Never Die
詞曲:阿夜 編曲:TRASH、呂孝廷
濃烈的 無知的
沒有方向還是要啟程
因為知道遠方有人在等
我浪費著 青春呢
未來不被祝福那又如何
直到盡頭的末班車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不後悔也不怕失敗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反正人生不會重來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We will never die
我不信人 不信神
只想把音樂放到最大聲
跟著值得我去愛的人
I won’t escape
cause I know there’s no place to hide
Ain’t got no limits
I’m always fighting for life
會驚就袂大尾
毋敢拼落當然嘛沒機會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不後悔也不怕失敗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反正人生不會重來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We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不後悔也不怕失敗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我要放蕩不羈的愛
反正人生不會重來
證明曾經我的存在
I know that spirit will never die
We will never die
_
詞曲:阿夜
製作人 Producer:TRASH、周已敦
編曲 Music Arranger:TRASH
協同編曲:Co-Arranger:呂孝廷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周已敦
合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s Arranger:阿夜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s:蔡周翰、周已敦
鼓技師 Drum Technician:莊開旭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Lights Up Studio、玩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周已敦@Rav Sou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Chris Gehringer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Sterling Sound
_
製作公司 Production:鳥兒映像工作室 Birdy Productions.
導演 Director:邱柏昶 Birdy Nio
導演助理 Director Assistant: 康雯鈞 Wen Chun Kang
製片 Producer:石芳綺 Kiki Shih
執行製片Line-Producer:黃舒鈺Fidelia Huang
製片組Production Crew:許桓溱Amber Hsu
實習生Intern:蔡幸伶Hsing Lin Tsai、申傳宇Chuan Yu Shen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石尚瑋Wei Shih
執行美術Production Executive:張絡鈞Luo Jun Zhang
美術協力Art Cooperation :林育聖Axang、龍彥霖Yan Lin Long、雷鎮銘Zhen Ming Lei
攝影師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莊竣瑋 Kevin Chuang
攝影大助 Focus Puller:余書豪Jesse Yu
攝影組Camera Crews:江睿哲Alston Jiang
花絮側拍Behind the scenes:陸韋中 Wei Chung Lu
剪接師 Editor:黃柏勳Syun Huang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吳培倫 Ray Wu
調光師 Colorist:良奇 @時間軸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Timeline Studio
參與演員:
街頭阿婆:江麗慧
山羊飯館參與人員:山羊、江杏、橘子、阿福、冠冠、祖兒、祖寧、巧萱、郁雯、小牛、美花、佳玲、鞋盒、明明、德德、孟祥、宅狼、牛丸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高雄協拍中心、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山羊飯館、防曬不要擦太多、七七街藝集所、30M Bar、鹽埕立體停車場、新崛江發展協會、魔力樂器
___
■ 更多 TRASH 消息:
TRASH 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rashBandTw
TRASH 官方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rashband/
TRASH 官方 Twitter:https://twitter.com/trashbandtw
TRASH 官方微博:https://www.weibo.com/u/3057883437
華納官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iwan
華納音樂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arnermusictw/
華納音樂 官方 LINE:http://nav.cx/3sTa2ck
華納音樂 官方 TikTok:http://vt.tiktok.com/JPWMLQ/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Mp0-qeiPSg/hqdefault.jpg)
余市景點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評價
→繼續看沖繩玩很大(下):https://youtu.be/g6e1b7I0xrU
★密切鎖定《食尚玩家》現在訂閱➔https://goo.gl/qPt1tJ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隔日中午 YouTube官方頻道/TVBS官網回播
●完整內容在這裡也看的到:http://goo.gl/O6vyd8
●按讚粉絲頁:https://goo.gl/oxZxB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YzIF1qH4OQ/hqdefault.jpg)
余市景點 在 Super Taste(Travel Show) Youtube 的評價
★★跟著浩角翔起歐洲旅遊去:https://bit.ly/2ziDAUV
這裡是歐洲人眼裡最美的仙境,這裡的人無比熱情,還有一座吸引全世界遊客來瘋狂朝聖的古城!沒錯!這裡就是克羅埃西亞~擁有瑞士的湖光山色、和希臘的海天一線,這麼美怎麼現在才來咧?這次坐跨國火車一路向南,從布達佩斯遠征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瑞布天團精選路線先帶大家首都市區半日遊,再到人間仙境十六湖拍美照,最後再直奔亞得里亞海的珍珠,杜布羅夫尼克古城來一趟朝聖之旅~這裡真的美到讓食尚團隊恨不得多待幾天啊!播出日期:2018/06/14
旅遊資訊:https://bit.ly/2JUWplG
加LINE🔍店家資訊不漏接▶https://goo.gl/aUBhqD
★訂閱《食尚玩家》➔https://bit.ly/2Hf8UYO
每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 TVBS歡樂台(42)首播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fX2IU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Yo-oD_IpC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Ks4KnZVRfrtmmPqKQ62VCr0-m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