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華民國國慶。英九以榮耀、歡喜、感恩的心情,與每一位同胞、嘉賓,在此共同歡慶中華民國103歲的生日。
回顧過去這一年,全球各地發生許多重大事件。例如:兩次的馬航空難、烏克蘭危機、「伊斯蘭國」暴行、蘇格蘭獨立公投、伊波拉病毒蔓延與香港民眾爭取普選行動,這些事件,影響重大,世界各國莫不全神貫注,嚴肅以對。
這段期間,國內也歷經了三月學運、捷運凶案、澎湖空難、高雄氣爆與食安危機,這些事件都讓整個社會震動,每位同胞擔心。
然而,國家建設也有許多新的發展。我們看到花東鐵路電氣化與瓶頸段雙軌化提前9個月通車、臺北臺東成為三小時半可到的一日生活圈;財政健全方案上路,兼顧稅收與公平;補充保費順利達陣,二代健保財務穩健;新兵招募順利、官兵留營踴躍、募兵制兵源穩定;「王張會」兩度舉行,兩岸合作更進一步;十二年國教終於能在「五育均衡」、「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下,透過各方成熟的民主素養,整合定案、正式上路。
在雙十國慶的今天,我們越加清楚的看見,對重大問題,我們都能夠直接面對依法妥善處理,努力讓危機成為轉機。不僅如此,在民眾與政府共同打拚6年後,國家建設也展現了許多具體的成果。
一、我們現在過得更好-拚經濟,拚幸福,成果顯現
自從英九上任之後,一直以「活力經濟」為施政重點。在今年元旦與就職6週年的祝詞中,我也重申「全民拚經濟」的目標。
今年以來,我們的出口持續擴張,經濟成長率不斷上修,股市的價與量都創6年多來的新高;經濟景氣燈號連續7個月出現代表「穩定」的綠燈,失業率降到6年來最低,消費者信心指數則達到14年來最高。今年8月,政府宣布將基本工資的月薪調漲為 20,008元,時薪調漲為120元,這是我上任以來,第5次調高基本工資;未來政府並規劃以減稅方式,鼓勵企業加薪,以進一步照顧基層勞工。我們也讓家戶所得分配五等分差距的倍數,降到近4年來的新低。而今年下半年,國內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將要增聘員工,人力需求比例排名世界第二,在在顯示臺灣經濟已經進入良性的循環。
今年觀光客來臺的數量,到9月底已經達到721萬人次,今年應可超過900萬人次的目標;「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近指出,臺灣今年上半年國際旅客成長率達到26.7%,拿下世界第一;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排名,我國排全球第13名;在國民幸福指數方面,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國家相比,臺灣居第18名,兩項評比,我國在亞洲都名列前茅。整體來說,近一年來,國內經濟的確實有改善,但是我們不敢懈怠,一定會繼續努力,讓這塊土地上「人人有感、全民幸福」。
二、我們越來越團結-同悲歡、共患難,命運相連
7、8月間,澎湖空難與高雄氣爆,讓國人非常哀慟與遺憾。許多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協助災民度過難關,展現出「患難見真情」的同胞愛!
近來,劣質豬油事件影響了全臺一千多家食品業者。政府雖然迅速查獲黑心廠商與產品去向,但已造成民眾的恐慌與廠商的損失,更因國際媒體的報導,傷害了國家整體的聲譽,不只是美食而已。政府痛定思痛,立即提出八項強化食安措施。我再次強調,我和所有國人同胞一樣,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黑心行為,也要求行政部門,徹底檢討,嚴查重罰,以杜絕黑心食品的再現。
在另一方面,劣質豬油的揭發,要歸功於屏東一位檢舉4年、鍥而不捨的農民,與臺中一位不推責任、越區辦案的警察。因為他們強烈的正義感與責任心,才使得屏東的黑心業者落網。這個故事也再次彰顯,人性與良知的確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越黑暗的時刻,越顯現出許多光明的火炬爭相照耀。我們相信,除了臺灣人民正直善良的本性之外,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啟發了公民意識,也實踐了人性價值。民眾主動參與奉獻,是讓我們發自內心關懷彼此、團結一致的重要因素,也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資產!
三、我們更加自信-擁民主、享自由,中華之光
回顧中華民國103年的歷史,先烈先賢一直有個夢想:要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從 國父孫中山先生,到日據時期以來在臺灣致力民主運動的許多前輩,都曾在築夢過程中犧牲奮鬥,流血流汗。感謝他們的努力,讓中華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更讓臺灣成為第一個民主轉型成功的華人社會。
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國家都會尋找一個讓國民高度認同的精神基礎,以建立彼此的歸屬感。在現代社會,這個精神基礎就是「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在臺灣,人人都是國家的主人,人人都受到憲法的保障。
如今,臺灣早已定期舉行總統與國會選舉,合法登記的政黨有255個之多,中央政府也歷經了兩次的政黨輪替,成為新興民主國家「民主鞏固」的重要典範。
此外,人民透過媒體、網路與集會遊行對公共事務的發聲,蓬勃而多元,不會受到任何箝制,他們的活躍與普及,不僅豐富了民眾的資訊、更深化了政策的討論。在美國「自由之家」的排名中,亞洲各國只有我國與日本並列為「有新聞自由」的國家。民主政治可以包容歧見,促進對話,化解紛爭,帶來社會穩定。就此而言,中華民國提供了最好的範例。
四、我們更包容多元-國際化、多元化,豐富臺灣
過去30多年,有超過40多萬來自東南亞與中國大陸人民,因為婚姻來到臺灣定居。另外有52萬的移工朋友,來臺為我們的公共工程、企業與家庭提供服務。新住民與移工的身影與口音,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親切熟悉的景象。他們也一樣受到我國憲法的保障。
早先新住民並沒有受到足夠的照顧與尊重,當年的法令對他們也不太公平。面對這樣的處境,他們學會用民主程序來改變命運。來自各地的新住民姊妹與本地的民間團體、學者攜手合作,成立了修法聯盟,積極推動相關立法。在大家的努力下,現在臺灣新住民所處的環境遠比當年更為友善。
此外,越來越多的大陸、港澳學生、海外僑生以及歐美青年,前來臺灣留學,今年預計將超過8萬5千人,是6年前的2.8倍。他們出現在校園、餐廳、捷運、書店、風景區或演唱會,活躍而醒目,也讓人不禁覺得臺灣真的是越來越國際化了!他們豐富了臺灣的人文風貌,我們也學到更包容友善的態度與更寬廣多元的視角。「讓臺灣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臺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了。
五、我們更積極主動-盡本分、交朋友,暢行天下
中華民國的民主成就,不只展現在內政上,在外交方面,也有重大突破。例如去年4月與日本簽訂「臺日漁業協議」,和平解決了釣魚臺海域40多年的漁權爭端,做到「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廣獲國際社會肯定。包括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澳洲國防部長江司頓(David Johnston),都稱道這項協議有助於區域和平。去年5月的廣大興28號漁船事件,我們以和平的談判促成菲律賓道歉、賠償、懲兇,並達成執法三項共識,還我漁民正義,也解決了臺菲間30年的海域執法爭端;此外,英國法院同意引渡在臺犯罪後潛逃返英的英國公民林克穎回臺服刑;我國的官方代表,可以正式參加睽違三、四十年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會議;中華民國護照在世界140個國家與地區享有免簽證或落地簽的待遇,好用程度排名全球第22。這些都使得國民在國外旅行時,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嚴與便利。各位鄉親,自由民主的中華民國,已經獲得國際社會信任。我們的護照,也成為象徵文明與法治的國際品牌,這絕對是臺灣的榮耀。
在兩岸關係上,6年來,臺海兩岸從衝突到和解,從對抗到協商,我們的民主憲政也發揮了作用。不論是「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或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都是依據憲法所制定的政策。尤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更是兩岸6年來和平發展的關鍵,也是我方不變的堅持。這樣的主張,在歷次的民調中,都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最近兩次總統選舉的結果,也證明這樣的政策已經通過臺灣民意的檢驗。我們與大陸簽訂的21個協議,都送到立法院備查或審查,接受國會監督。未來,兩岸政策仍然將遵循這個民主機制運作。而今年兩次歷史性的「王張會」,更反映兩岸關係的大幅進展,也彰顯我政府維護和平與繁榮的決心。
今天,我們要再次呼籲海峽對岸:此時此刻,正是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憲政最適當的時機。當前的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快速,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古人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大陸13億6千萬人民在進入小康社會的同時,當然也希望享有更多的民主與法治。這從來就不是西方人的專利,而是全人類的權利。
針對香港民眾最近為爭取特首普選的行動,我也要再次表達堅定的支持。大陸與香港的民主發展,取決於領導人面對改革的智慧與度量。30年前,鄧小平先生在推動「改革開放」時,曾說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名言;今天的香港何以不能比照辦理,「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充分實現17年前大陸對香港的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普選特首,五十年不變」。果真如此,這必將化危機為轉機,讓大陸與香港雙贏,同時臺灣人民也必然樂觀其成,大大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我們衷心期待,不論是港澳,還是大陸,都能一步步實現 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民主理想。
我們認為,民主的發展沒有公式,憲政制度也難以移植,但我們相信,只要方向正確,以中華民族的智慧,一定能找出一條兼顧穩定發展與民主自由的道路。站在共享血緣、文化與歷史的基礎上,我們樂意與大陸及港澳人民,攜手合作,交換經驗,共同探索中國大陸推動政治經濟改革的最佳方案。相信2千3百萬的臺灣人民,也都樂於分享民主經驗,讓炎黃子孫的成就在世界發光!
六、自由民主 永續臺灣
當然,回過頭來,我們對於臺灣民主發展在近年來所面臨的問題,也應該坦然面對。民主很可貴,卻也非常脆弱,它需要珍惜與呵護,更需要以和平理性的方式來表達,否則可能會倒退。
最近這一、兩年來,出現了一些激烈非法,甚至霸占政府機關的抗爭手段,否定了不同意見者的合法權益。這樣不民主的行為,不僅讓社會出現不必要的對立,也讓不少法案在國會受到少數杯葛而無法審議。當世界各國快馬加鞭進行經貿結盟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時候,臺灣卻在原地踏步,甚至被國際媒體認為是「自甘落後」,實在令人心焦。
臺灣經濟最重要的出路,除了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創新加值之外,就是法規鬆綁、開放市場、締結各種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協定,以及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這些「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解決方案,本來是可以理性討論的,卻一再遭受杯葛,寸步難行。如果反對者不參與討論,又提不出替代方案,實在悖離議會民主的精神,也讓臺灣眼睜睜坐視優勢流失,相信多數國人無法接受。
然而,民主的瑕疵,只有靠更周延的民主來矯治。身為宣誓恪遵憲法的中華民國總統,我堅定相信,重視理性、和平與包容的民主程序,是處理這些歧異最有效的方式。在國家生日的今天,我懇切呼籲所有在野人士,回歸民主憲政體制,依據制度,誠意協商,儘速審查朝野都主張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重要法案。我也要在這裡再次強調,不論是我個人,或者所有行政部門,都願意堅持民主、敞開心胸,開誠布公地與各界溝通、對話。民主制度並不完美,但只要秉持理性、和平與包容,它絕對是一個可以促進對話溝通、解決問題的制度。既然我們認同民主法治,就應該彼此尊重,依據民主程序,理性處理爭端。
各位鄉親,各位同胞,感謝大家的努力與支持,讓今天的臺灣生氣蓬勃、經濟繁榮、社會溫暖。但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讓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更加進步、更加完美,成為我們後代子孫的珍貴資產、華人社會的輝煌標竿!我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絕對會全力捍衛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
現在,讓我們一起高呼:
中華民國萬歲!
臺灣民主萬歲!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張韶涵Angela Z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女鐵人張韶涵 敬業愛美不喊苦 「淋雨一直走」MV 12公分細高跟鞋走不停 巧扮背包客 開心他鄉遇故知 Angela張韶涵的第二波中版小品「淋雨一直走」,製作人Jae Chong將堅強意志化為旋律輕快溫暖的曲風,金曲作詞人姚若龍老師量身打造歌詞:如同歌詞:「有前面盤旋的禿鷹,有背後尖酸的耳語,...
何首烏餐廳 在 爵爵&貓叔 Facebook 八卦
好文該推
他是深藍的…
「 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看台灣 」
一位憂心台灣的企業家,午夜心語,值得您我深思。(請耐心看完)
不要被危言聳聽的話驚嚇,也不要迷惑譁眾取寵的好聽話。
那些糊累累,騙人的話,用您的智慧去消滅,才是我們今天應該的態度。
不要跟著唱衰台灣,《他們心不在台灣的》。
「美國的DISCOVERY頻道,在幾年前曾經做了一個節目,叫做「美國值多少錢?」
當時,節目的主角,就是現任的川普總統!首先,他用一些數字,簡單介紹美國的外匯存底及國債比,接著,他談到美國一些大型的公共建設,還有美國知名的企業如「可口可樂」「蘋果」「波音公司「等公司的資產,然後是美國軍事方面的投資,接著是跟美國相關的著作權(如星際大戰,迪士尼卡通,音樂及電影影視),最後是民間的建物數(包括商業大樓,SHOPPING MALL,甚至民用住宅….)雖然提供的數據不是非常的精確,但一個小時的節目給我很大的啟發。
從這部一個小時的節目中,看的出來川普真的是一位非常「計較「的生意人(因為很在乎,所以很計較),而且他有分析到美國各行各業為國家經濟帶來的貢獻,以及一些傳產的困境。
果不出其然,他後來選上美國的總統!
2018選舉出現幾句口號「高雄又老又窮」,「大家發大財」,「拚經濟」。
今天又多了一句「20年3個總統都在空轉」….
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跟知識份子(也是19年的中小企業主),我必須要說,台灣是寶島,大家應該多花時間和精神,了解我們的經濟!讓我先提出一些數據…。
1)截至2019/2月的外匯存底,是4639.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92%。我們僅次於中國,日本,瑞士(洗錢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產油的),俄羅斯,台灣(NO5)!
2)2019年國防預算3460億元(F16/M1B2坦克/愛國者飛彈…..)
3)北中南(新竹科學園區/中科/南科)3個科學園區去年2018總營收超過2.46兆。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數字,讓我提出一些你可能比較知道,和生活息息相關的:
1)雪山隧道造價260億。
2)台灣高鐵建設成本4500億(2017年營收434億)。
3)中山高速公路總長374.8公里1971年起開工1978年全段完工,每公里造價至少1億。
4)讓台灣人很驕傲的101大樓,造價18億美金(580億台幣)。
5)2019全民健保總支出預估7139.78億(其中台灣人最愛看的牙醫門診450億/中醫259億)。
你可能不懂我為何提這些數據,道理很簡單,我們正身處在全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
很多人為著低薪(22k)所苦,但我必須要跟你說,就算你的薪水拉不上來,沒關係!
你只要肯工作,肯上班,繳交健保費,你就可以享受健保!
為什麼很多華僑和台僑不放棄台灣籍???
因為美國的醫療保險很多都不cover(不包括)牙醫和眼科!!
所以很多人買機票回來弄牙齒都比在美國看醫生還划算!
朋友,就算你是22k的低薪族,我還是要和你道謝,因為你每個月繳交的健保費和每年的所得稅,讓台灣的健保能夠運作,公共建設能夠運行,國家有國防預算買武器!
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會有海外的客人來台灣看展順道拜訪我!好幾年前,一位24歲的南非客人拜訪我,他和父母一起飛來台灣,我帶他去101,逛夜市,還去很多知名的景點。
後來,他跟我說「Tori,你的國家好富裕也好進步喔!最重要的是治安真好,而且台灣人好客氣喔」當下我問他,你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他說,從機場往台北的路上,他有看到很多建設在進行(機場捷運&),路上的車都很乾淨,很少有撞到沒進場維修的,而且晚上在路上走路逛街很安全!
他說,在南非,全家要出門吃晚餐,要先打電話給保鑣公司,護衛到餐廳,吃完飯在護衛他們的車子回家!!
因為,他的父母覺得很危險,所以專程陪他來台灣!
結果發現台灣美麗又安全!這幾年來,他還是邀請我去南非看看「野生非洲大草原」,但一方面我很忙,一方面擔心安全!
換一個班級導師,如果你都不努力學習,你的成績不會從0分變成100分!
換一個業務經理,如果你都不出去跑業務,了解市場,你的業績照樣慘兮兮!
辦了一張健身房的MEMBER卡,如果你不去努力運動,你不會出現6塊肌和人魚線!
相同的,換一個市長,你不可能就此發大財!
或許,你會說,新的市長會有新的機會啊!
如果今天我們是身處在一個「不富裕」,「外匯存底是0」,「沒有戰略地位」的太平洋小島的島國,那誰來當總統就不是那麼重要!
偏偏我們的國家台灣不但擁有「世界第5的外匯存底」,更是年年產金雞蛋的「金雞母」,還是一個超級守門員!
住在台灣的人,無論你來自哪裡,都應該了解共產黨的本質!
以前,中華民國的教育要我們看「南海血書「(越南淪陷的大逃亡),寒流(滔滔赤禍,滾滾寒流,…講共產黨赤化中國的歷史)我們在小學生時期,還響應政府的愛國捐獻,買F-5E飛機和M48坦克車!
今天,國民黨卻要靠簽MOU來救經濟和取回政權!!??
當你開車在中山高速公路上,或是搭乘高鐵出遊,請你記得這一磚一瓦,都是每一個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先民,你的長輩父母,你和我一起努力的成果!
不是中國!
在台灣,因為全民健保,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他(她)可以有完善的24小時急診,照X光,抽血各種複雜的檢查,-而不用擔心醫療費帳單,這也是台灣的醫療驕傲,不是中國!
或許,銀行的存款不太多,每個月的薪資也不太高,但請換個角度思考!
國家就是一台機器,每一個人都如同不可或缺的螺絲釘,無論你是22K或220K,你享受一樣的健保,你的孩子有公平的受教權和機會,你可以呼吸自由空氣,同樣的參政權。
最後,你有一個最無價的,就是《你的身體的自主權和民主自由的空氣》!
香港人已經沒有了!
維族人和法輪功的器官是商品!
國民黨在國共戰爭被中國共產黨打敗而逃到台灣,當時共產黨打著「有飯大家吃」的口號,吸收那些戰後流離失所,窮困的老百姓,將各行各業先分化,然後鬥爭,地主,有錢人,學者畢竟是少數(擁有較多財富者),….一步一步攻城掠地!
今天類似的口號和造神再現,台灣人真的要警覺!!!
我常覺得,「冷漠」和「無知」真的是人類社會最大的敵人!
希特勒剛開始崛起時,只不過是一個在小酒吧發牢騷的奧地利失意畫家,藉由仇恨語言和擅動言論,最後導致第2次大戰和650萬猶太人死亡!
選對的人!
# 你的寵物不會因為「限狗令」被殺掉!
# 你的孩子不會被施打假疫苗。
# 你可以自由的批評政府和玩FB。
# 你不用擔心在家或開車都被監控。
# 你可以拜媽祖,你也可以信耶穌。
夜深了,想想你現在擁有的,真的只是你的房子,你的車子,和存款簿上的數字嗎!?
錯了,你有太多太多了,很多是先人和你的前輩留下的,很多是你幫忙為這個國家賺來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都在,你的責任是保護它。
並傳承下去!
感謝你!
何首烏餐廳 在 nagee Facebook 八卦
【中華保存!台灣燒毀!】
續昨天的圖文(其實應該先發這篇的,昨天的內容比較深論)
北港糖廠雨夜火災 啟人疑竇
【更新】北港糖廠廠長宿舍 才說要保存就燒光
http://goo.gl/X8b0uG
「消防隊將在今早鑑定調查原因,不排除人為縱火,糖廠經理洪天財漏夜趕往了解,對於雨天且廠區門禁管制,如何會起火也感不解。」「日式建築」「台糖(已)斥資2千萬元整修廠區進行第一階段活化(然後就燒掉了)」
斷水斷電會走火,當老百姓腦袋有洞就對了?
故宮南院假中國文物被潑漆就崩潰。整片台灣的千年文化遺址要被破壞,就沒有人有意見。財團優雅的殺人在中華民國就是被允許的嗎?
【漢本遺址懶人包】搶救海濱千年紀事
https://goo.gl/Ex1bHd
還有現存於淡水的【十三行遺址】,擁有上千年的台灣文化 !多重要的文化資產。多年前,十三行遺址被前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畫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經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才被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但是絕大部分已被破壞,現存的文物不過是原遺址的【九分之一】!而當時的「經濟發展」工程,也因規劃不良,變成蚊子館!(維基百科:十三行遺址)
【古蹟】(縱火科)
這是一個關於政府秘密部門的故事
https://goo.gl/Ka7JV7
講到文化遺址,推這篇分析【華】、【漢】的差別
https://goo.gl/gKqdnv
節錄一段前一篇的內文:
『日本記者看近十年台灣電影:這是一個台灣人認識台灣的行動與過程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62260/
拍屬於台灣的記憶,拍【海角七號】【KANO】【灣生回家】,就被批判叫做【媚日】,國家影展也不頒獎給你,羞辱你。還好意思說扶持電影文創產業?把國民黨抓台灣人去當軍妓的故事拍成【軍中樂園】這種扭曲史實的事就很唯美?政府以前砸錢拍一堆反共復國軍教片,就不叫政治洗腦干預電影文化?』
台灣真的被中華民國洗腦的很扭曲。台灣的歷史文化就是不能切割日本時代的東西,那些是絕大部分台灣人的阿公阿嬤經歷的,為什麼保存,紀錄那些真實存在的東西就叫做批鬥成「媚日」?在教育課本背誦中國史地,什麼東北三寶人身貂皮烏拉草,什麼三皇五帝夏商周,才叫「媚中」吧!然後把台灣自己的歷史文物破壞殆盡,還把日本人留下來的建設竄改成「民國」。這些事都絕口不提!日本裡也有美國文化、越南有法國文化、美國有黑人文化,世界上各族群都能互相包容,唯獨中國國民黨最機掰最幹,不能有其他文化只能有中華文化,還自吹自擂說中國是多元文化大熔爐,你媽啦整天想併吞別人!誰不知道最保守最反智的團體都是出自國民黨。歐洲各國之所以迷人,是他們街道都保有歷史記憶,有時代、有文化。好險國民黨不是逃去英國法國,不然一定把倫敦巴黎全部「都更」一遍全部蓋豪宅鬼城。還會把反對者掛上「阻礙經濟發展」釘子戶的罪名,然後等著天賜良機拆你家再把你被自殺。請問各位,那些歐洲大都市各個古色古香,都很「阻礙經濟發展」的城市,人民薪資難道比台灣低?台灣被國民黨「發展」了70年,整天講觀光產業,你馬的,真正吸引人的旅遊景點還是那些「沒有」被國民黨開發過的地方。那些僅存的自然美景和古蹟,只要開放中國旅遊團來,就淪陷了。因為你他馬的根本不會做人數品質控管嘛,來了爆量人潮把觀光品質拉低,消費力又比不上歐美日的一成,是開放辛酸的喔?整天講觀光產業,講來講去去還是小吃夜市,都是市井小民自己做起來的。跟國民黨財團強收土地後的炒樓蓋鬼城的「經濟發展」有什麼關連?
找回台灣的記憶,推薦幾個粉絲團社團:
台灣回憶探險團
https://www.facebook.com/twmemory/?fref=ts
聚珍臺灣
https://www.facebook.com/gjtwn/?fref=pb&hc_location=profile_browser
活水來冊房
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fref=ts
社團「拿什麼比雞腿」
https://goo.gl/oF3Fd8
可以看出中國國民黨70年來把台灣退化成什麼樣的文化沙漠。專門花數倍於歐美大國的預算,做世界醜又整天要維修的建設!卻好意思整天叫人不准「媚日」,只能中華。
中華與台灣,歧視與階級都藏在細節裡
EX:中華料理 vs 台灣小吃
草泥馬為什麼不是台灣料理,中華小吃?既使是鼎泰豐餐廳裡的小籠包,已經被廣泛用於國際觀光推廣,還是要矮中華一節叫「台灣小吃」?台灣的東西就端不上台面是逆?
https://www.facebook.com/NoirTang/posts/1151734428175920
消滅台灣文化的「大功臣」宋楚瑜,在辯論會上哭一哭,一堆首頭族感動的流淚要把總統立委投給親民黨,就準備接棒新一代的689吧。
好整理大推【談談 宋楚瑜】
https://goo.gl/wy0ent
1945年來「光復台灣」的那群才是殖民政府,相較於中國國民黨,日本還比較沒那麼殖民!這是真的,因為日本人在教育和制度上還會讓台灣人和原住民保有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官方還會幫忙記錄保存,不是要幫日本政府講話,這是事實,這是有文化的國家的表現。中國國民黨來台灣之後,拔除了我們祖先之前一切的文化,讓台灣人以為自己就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傳承者。讓台灣人以為沒有了中華文化自己什麼都沒有。錯了!台灣曾經有自己的歷史、建築、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有豐富的詩詞歌曲。有豐富的文化!我們要把它找回來!
Re: [問卦] 請問何謂台灣文化?
https://btrend.amassly.com/post/rj0XLO6WY7/
===資料區===========
台灣歷史建築失火、破壞列表
google地圖版
https://goo.gl/k0CF1q
羅賓被打臉文字版
https://goo.gl/UFVPdj
黨產何止是帳面上的兩百多億?連勝文家就300億了這樣侮辱中國國民黨好嗎?
何首烏餐廳 在 張韶涵Angela Zhang Youtube 的評價
女鐵人張韶涵 敬業愛美不喊苦
「淋雨一直走」MV 12公分細高跟鞋走不停
巧扮背包客 開心他鄉遇故知
Angela張韶涵的第二波中版小品「淋雨一直走」,製作人Jae Chong將堅強意志化為旋律輕快溫暖的曲風,金曲作詞人姚若龍老師量身打造歌詞:如同歌詞:「有前面盤旋的禿鷹,有背後尖酸的耳語,黑色的童話,是給長大的洗禮」,寫出由挫折化為前進力量,而從歌名延伸出的MV,讓張韶涵在高溫40度的義大利古城中奔波走不停!
拍攝MV當天,張韶涵也貫徹「一直走」的精神,才從內地返台,就直奔機場,經過16小時的長途飛機抵達米蘭後,只休息三小時,就立即上工,讓工作人員笑稱她是女版鋼鐵人!
只見張韶涵還在MV中學起背包客,比出「讚」的手勢要搭便車!在拍攝過程中,酷愛自助旅行的張韶涵說:「如果能拍出獨特風情,我不怕走,要我騎車、開跑車都沒問題」,結果當工作人員真的情商借來了一台Fiat500古董車,她才鬼靈精的笑說:「我是開玩笑的,沒有真的要開啦!」不過也多虧這個小烏龍,「淋雨一直走」MV也將義大利的景色盡收眼底,不論是鄉間小路、米蘭大教堂、羅馬競技場,風光一覽無遺。美景也讓張韶涵心情超好,在米蘭這個華人較聚集地方,即使被粉絲認出來索取簽名,張韶涵也大方答應,她說:「在國外遇到華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啊!」
在七月40度的高溫下,張韶涵以12公分高的細跟高跟鞋爬上著名的西班牙廣場,明明腳早就痠痛的難以負荷了,她為了呈現最美的一面,還是堅持為完成導演要求的來回走跑,邊走邊唱顯得很開心的張韶涵笑說:「Keep walking and never stop就是我的人生態度」。但其實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收工了,在羅馬競技場的拍攝也是此趟義大利行程的最後一日,因此格外有意義!張韶涵不僅利用拍攝空檔買了第一份馳名的義式冰淇淋,結束拍攝工作後也慰勞工作人員,到羅馬市區的餐廳狂吃大肆慶祝。
「淋雨一直走」這首歌,是張韶涵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入歌詞的抒情小品,期待能帶給更多人永不放棄的信念,如同歌詞寫到:「你能推我下懸崖 但我能學會飛行」,從音樂中,我們也看到張韶涵已經準備好要振翅高飛。
淋雨一直走
SA [改編詞]:姚若龍
OC/OA [原詞曲]:Hermanni Kovalainen / Ilanguaq Lumholt / Henrik Tala
Oh~ 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有雷聲在轟不停
雨潑進眼裡看不清
誰急速狂飆 溅我一身 的泥濘
很確定我想去哪裡
往天堂要跳過地獄
也不恐懼 不逃避
這不是脾氣 是所謂志氣(與勇氣)
你能推我下懸崖 我能學會飛行
從不聽 誰的命令(很獨立)
耳朵用來聽自己的心靈
淋雨一直走 是一顆寶石就該閃爍
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淋雨一直走 是道陽光就該暖和
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有前面盤旋的禿鷹
有背後尖酸的耳語
黑色的童話 是給長大 的洗禮
要獨特才是流行
無法複製的自己
讓我連受傷 也有型
有時掉進黑洞 有時候爬上彩虹
在下一秒鐘 命運如何轉動 沒有人會曉得Oh~
我說希望無窮 你猜美夢成空
相信和懷疑 總要決鬥
@美妙音樂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wdfmusic
@張韶涵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ang0119

何首烏餐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這家模仿東京釣船茶屋的餐廳大受歡迎,經常需提前一星期訂位。究竟有甚麼吸引力?餐廳供應日本料理,中央的位置模擬漁船設計,周邊有魚池。另有廂座及散枱,廂座中間亦有魚池。每晚5:30pm-10:30pm,客人可於不同的魚池釣魚,每逢有魚上釣,就傳來砰砰砰的鼓聲,氣氛熱烈,小朋友最為興高采烈。
可能希望愈大,失望愈大。網上發現不少投訴,歸納所得,共六宗罪:
1.十人甚或十五人只有一條魚竿,工具完全不夠。
2.魚竿又短又幼,連平日常見釣魚所用的鉛墜都沒有,像玩具般兒嬉,難釣。
3.魚餌$20份,只有五六隻蝦毛,有的甚至發霉,難吸引魚上釣。
4.成功釣魚後客人要付費,每尾約$500起跳,可做刺身。若要做熟食,另收加工費,收費太高。
5.餐牌很多食物沒有供應。
6.食物水準參差,壽司混合了醬油、天婦羅腍巴巴,質素與價錢不成正比。
為求公正,記者聯合釣魚達人、日本菜顧問及攝影師於18/2晚去放蛇實試。結果如下:
首先,一行五人只得一條魚竿。侍應解釋,十人以上才有兩條魚竿,廿人有三條,如此類推。魚竿數目少,本身亦好兒嬉。海鮮批發及釣魚達人Peter Kam說,塑膠魚竿柔韌性欠奉易斷,像小朋友玩具。魚鈎亦綁得馬虎,「平日綁不會露出整條魚絲,有時魚群看見這樣就不吃餌。」
此外,魚餌二十元一小碟,只有五六隻蝦毛。「我認為偏貴。」雖未至於像網民說的發了霉,但可以做得更好,「這個沒有醃味,平日有時會調味以吸引魚群。」Peter說。
當晚我們在兩個魚池來來回回,共四個點嘗試釣魚,但大半小時都沒有魚上釣(限時兩個半小時)。「魚池水流急速,魚竿又沒有鉛墜,魚餌只在表層飄浮。」有時看見魚群在魚餌旁游過,卻完全沒有意欲去聞一聞,碰一碰。「有時水溫或環境不合適,或魚群剛運來魚池,未適應新環境,就不肯開口吃東西。」Peter解釋。
釣魚食白果,雖然有些掃興,但又暗自慶幸。皆因釣到的話,要釣者自付,當中的鱲魚、間八約$500起跳,龍蝦更要$1,600左右(有7-8折)。可做刺身或熟食,熟食更要另收加工費,汁煮、炸及涮涮鍋加$80;做湯一碗$30。日本菜顧問馬師傅看了餐牌亦說,「釣活魚的價錢偏貴,所有活魚包括間八、黑臘、赤鱲等,定價大約是成本價的2-3倍。」
砰、砰、砰,當晚間中亦傳來成功釣魚的擊鼓聲,有位小朋友更釣了隻美國龍蝦(約$1,600),真是暗暗「恭喜」他們。這晚我們釣不到任何魚,就象徵式點了刺身、壽司、手卷、天婦羅和冷烏冬等。牡丹蝦刺身$110\2隻、深海池魚刺身$130\5片,價錢跟坊間日本料理差不多,不算貴。
菜式陸續上桌,全部有供應。看來網民說,叫甚麼都無的情況經已改善。水準又如何呢?手卷紫菜頗硬,當中的海膽明礬味很重,並非日本海膽。壽司明顯功夫未到家,赤身有件切錯了紋理。燒左口魚裙邊壽司,更連壽司飯也燒焦了。
至於有網民懷疑壽司飯加入醬油,其實是赤醋。「淡味的魚如鱲魚、白身魚,通常用白醋;拖羅、吞拿魚腩通常用赤醋飯。」馬師傅解釋,但這兒的左口魚壽司亦用了赤醋,不太合適。
刺身中規中矩。油甘魚及深海池魚不夠通透,「不是最新鮮、鮮紅的感覺,可能放了一兩天,但仍然是可接受程度。」吞拿魚腩中間明顯有條白色的筋,一咬就吃到筋。
另外,有食客曾投訴天婦羅腍巴巴,我們的蝦天婦羅亦不夠脆。蝦是急凍的,已切好的現成貨,零鮮味。冷烏冬溫度恰當,仍保持煙韌,只是醬汁略鹹。
總括來說,記者點了11款菜式,埋單約$1,800,價錢不算超貴,不過五人其實吃不飽。若要吃飽,每位估計至少$500,這價錢在坊間其實有很多更美味的選擇。
六宗罪中,除了叫甚麼無甚麼這一項,其他都成立,餐廳有必要檢討一下。
釣魚船屋
電話:6383 3304 (日) ,9769 8986(夜),9740 3123(夜)
地址:觀塘駿業街56號中海日升中心2H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30am-2:30pm,5:30pm-11:45pm
詳情: http://bit.ly/2UaSbrU
採訪:編輯部
攝影:攝影部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何首烏餐廳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一日之計,在旭日。
墨藍天空默默,靜候着晨暉到來,哈,真寫意,不如底下的一片昏黃。街燈有序,嗞嗞作聲地控訴着自己晝夜顛倒的工作,不似繁星亂綴,悠悠眨眼。也不止它們,石屎公路亦然,明明三更,卻還是熙熙攘攘,承受車輛不住地穿梭,月兒看着倒嘆美。也不是每位辛勤者都愛嗟怨,就如此刻於大道上馳騁的小貨車,靜謐地運載着車上的一老一嫩,也許是物似主人,司機座上的老人,臉上不帶半分煩躁,銀絲滿頭的他,比身旁尚留些許青絲的小伙子爽利得多,老人一雙銳目炯炯,跟他半皺的臉龐不太相襯;反倒小子眼臉圓潤,卻撐不起眼皮來,不住打瞌睡。
發叔,這是老人的稱號,一臉從容,一點料不到他正往骯髒之地去,上水屠房。他不是執刀的屠夫;也不是清潔大叔;更不是看更。他,是買賣牛雜的老行尊,這行業有一個略有耳聞的名號——執雜佬。身旁的阿漢,是發叔的兒子,如今父子倆正準備闖蕩他們每夜的老江湖,在朝陽趕至之前。
落日江湖
夜半路路亨通,小貨車已經抵達了屠房的閘口,阿漢猛地醒過來,雞手鴨腳地翻出往來屠房的通行證。閘口看更查證期間,平靜下來的小子,憶起這與他印象中小時候的屠房,很不同。小時候放假,做完功課沒事幹的他,就吵着要爸爸帶他到屠房玩,那年代嘛,很窮,沒有太多電子產品,對小朋友而言,屠房是一個樂地,因為到處是水,孩子玩水不畏濕身。當年,屠房的守衛沒有那麼緊張,基本車子上載甚麼人進去,都無人過問。「入得!」比發叔年輕得多的看更,把通行證看了幾遍,又點算車上人數,確保沒有外人才放行。還好,小子長大了,不再玩水。歲月神偷,總在十年廿載後,才東窗事發。唯獨是僅餘的這十來個逐臭之夫,依舊夜出早歸。
是的,這一行只餘十二人。行內年紀最大的發叔,五十多年來都堅持這樣的生活,凌晨一時許來到屠房作準備功夫,清潔﹑磨刀﹑磨剪。執雜佬在屠房內,都擁有自己的位置,做好準備,他們就靜候着屠夫宰掉一頭又一頭活牛後,把取下內臟運送到他們的位置。牛雜分成上雜及下雜,牛柏葉及牛雙連是上雜,由於價值較高,故肉食公司都會保留。至於執雜佬執到的,就是下雜,包括牛膀,即牛胰臟、牛腸、牛粉腸﹑牛肺、牛肚,即牛胃﹑牛脆骨,即牛氣管等。兩點半左右,接到牛雜後,先把內臟清洗乾淨,這個階段的牛雜,相當齷齪。牛畢竟是雜食,內臟廢物多,發叔形容這是一陣餿味,臭氣熏天,他邊洗擦着一大幅牛胃,邊講解原來吃不同飼料的牛隻,氣味會有所不同:「嗱,食草嘅牛呢,就冇咁臭;食粟米嗰啲就不得了。」尤其是牛胃,有糞便,甚至鐵釘﹑沙石,就連古幣他也見過。
他把另一幅小巧得多的牛胃交予阿漢清洗,這是牛沙瓜,牛胃的其中一部分,因為物罕而最搶手。接過沙瓜的阿漢不住調侃:「講句難聽,比一個未洗嘅公廁仲臭,不過細個成日嚟,慣咗陣味。」除了味道,最苦了人的,是工序,當中最花工夫就是洗牛腸。只見,發叔洗好牛胃後,就於放滿水的藍色水桶內,捏起一條牛腸,用鐵通串好,再從末端反方向拉往自己一方,就把牛腸內外反轉,要逐條通乾淨。他指牛腸油脂多,洗完大腸後,手心一陣肥膩,久久也洗不去。發叔沒有戴上手套,就這樣用手擠洗,他笑謂:「好多行家話唔戴手套,做耐咗手會唔好,我就做咗幾十年都唔戴,冇嘢啊,你睇幾滑。」把最後一條牛腸洗好,他伸出手來,着兒子幫忙把一桶桶的牛雜搬到車上。
屠房偌大,一路上,發叔滔滔未停。他說執雜這江湖很小,各行家都得遵循老行規。誰個每晚分配到多少牛雜,早已跟隨第一代而定,不能巧取,如遇缺貨,就只能高價向其他行家買入,但人家也不一定有多餘的可賣。至於他們提供予哪一家食肆,大抵是固定的,鮮會出現搶客的情況。然而,發叔最擔心兒子經驗不足,較死板,不會因應情況而增加或減少數量給客人,致牛雜分配不均。說着說着,二人已經來到停車處,協力把數桶子都抬入車尾之時,天色已成藏藍,把車子撻着,電子鐘顯示為凌晨五時,小貨車又再出動,送雜去。
日出而息
離開腥臊之地,這趟車去屯門,算是長途,由阿漢掌軚。執雜佬每日工作約莫七小時,五點離開屠房的話,大概七至八點送畢所有牛雜,可以回家休息。阿漢卻例外,下班後,他還要去當貨車司機,他苦笑:「冇計啦,有老婆有個女要養,呢一行又唔可以賺好多,咪要努力啲囉。」這勾起了發叔的刻苦歲月。
發叔本是澳門人,十八歲來香港,跟隨姐夫到牛棚工作而入行,成為了執雜佬。當時的牛棚比屠房更糟,無瓦遮頭,宰牛後於地下洗牛雜,又黑又血腥,起初他十分不習慣,但讀書少,打任何工都只能苦幹,反正當時這一行人工算是高一點,而且做生不如做熟,習慣習慣,就好。後來成家立室,更離不開這一行。至一九八六年,姐夫退休,於是便接手生意,半輩子,就這樣過去。
貨車終於停定,父子倆合力把藍桶卸下到小鐵車,往砂紅招牌的「新興麵家」推去,只見小店仍未開門,發叔就把東西放在門口,再往對出草叢處拿走一個空的大桶,就往車子走。這次換了發叔開車,阿漢則在一旁解說。他們現時共供貨予八間食肆,全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字號,大家有固定的交收模式,甚至有店主把門匙交予他們,好讓他們夜半把牛雜放到店內。說到只供貨八間餐廳,發叔開着車也忍不住慨嘆,有些事,的確無可奈何。活牛由五豐行從大陸收購後,運來香港。他猶記得全盛時期,全港每日宰殺四百多頭牛,他最高峰一晚洗三十多副牛雜,是現時七至八副不能相比的。
如今,普遍認為吃內臟﹑吃紅肉不健康,不如舊時熱愛,活牛愈來愈少,每日只有四十來五十隻牛,牛雜供不應求,行家之間根本沒有機會競爭,縱有客人想買貨,大家也沒貨可交,很多食肆惟有買急凍貨。當然,也有尋鮮之人,故有些行家會取價高者得的策略,放棄出價較低的舊買家,改供貨予高價者。但發叔卻有他的堅持,只要老客戶仍然向他買牛雜,他就不會棄之不顧:「做耐咗,好多都變咗老友啦。」就如銅鑼灣「九記」,由現時事頭的父親單眼九當家那年代開始,發叔已經認識他爸爸,他吃吃地笑:「舊時單眼九同我老細買牛雜,我收工就去幫佢洗碗仔,搵外快嘛。」
說時遲,小貨車已來到中環,阿漢留下來看車,發叔則帶貨到「水記」,老闆水哥一見老朋友,就不住聊天,口水多過浪花。返回車子的途中,發叔仍然掩不住笑意,這一份情誼,是此刻坐於駕駛座上,等待着父親歸來的阿漢所不能理解的。噠一聲,貨車向最後一站——黃大仙駛去。抬頭,上方已是一片湛藍。
送走了最後一桶牛雜,父子二人坐於車尾邊緣回一回氣。發叔知道兒子孝順,這個行頭,兒子願意接手父親生意的,只有三人,他自覺幸運。今年年頭,阿漢因為眼見爸爸年紀開始大,始終這一行要勞力,半夜又辛苦,故回來幫忙。年輕人嘛,總有些少埋怨,畢竟執雜佬日夜顛倒,沒有假期,又請不到新人入行幫忙。現實歸現實,日日有牛雜分配予他們,不開工的話,牛雜拿去哪裏?這一行,很難回頭。老人淡然,深知這是心態上的調節,雖說厭惡,但執雜卻養活了這幫執雜佬,養大了他四個兒女。一旁的阿漢搭了搭爸爸的肩膀,道:「佢幾時冇力做,就正式接手,冇牛雜就冇我哋,佢一世人心血,會繼續做落去,做得幾耐得幾耐。」
人可真矛盾,很多執雜佬都嫌辛苦,只是,一旦退下來,沒有了寄託,不出三年就走了。發叔低首盯着石屎地,嘟嚷着:「唔想啊,唔想死啊。」卻不見頂上,赤烏正冉冉上升。
回首,一生之計,也在旭日。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剪接:胡浩賢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何首烏餐廳 在 【非凡大探索】暖心料理- 台北30年暖心藥膳【1068-5集】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