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S.H.E 成軍17週年(對這是設計發浪粉絲頁你沒走錯),相信粉絲們此刻應該還沈浸在「十七音樂會」的盛會餘溫裡。這次主視覺是由日本攝影師濱田英明拍攝, 聶永真擔任視覺設計統籌, 設計發浪平台擔任橋接者(coordinator)的任務,負責邀請濱田英明來台之外,也居中協調所有溝通事項。
跟濱田英明合作已經是第四次,第一次認識他是在透明公園的個展「聽風的歌」的講座口譯工作,後來他發現我不只是一個日文很好的口譯之外,也是一個設計藝文自媒體,於是我們私底下會聯繫,他來台灣工作時也很常請我當 coordinator,一起工作之外,也常交換台日藝文情報資訊。
在討論過程中我覺得濱田英明是個很有想法的創作者,他很喜歡整齊有秩序的畫面構成,或許跟他一開始是個網頁的平面設計師有關,無心插柳成為專職攝影師之後,他也會從設計的角度去思考畫面的呈現。他曾說,「我不覺得需要和別人擁有一樣的技術、在同樣的戰場爭奪第一,而是去思考如何與別人不同,創造出專屬自己的價值觀,呈現出自己的視角。」
對他而言,不是直接在一個畫面裡把所有事情傳達完,而是藉由作品啟發了想像後,#留在腦海的畫面才是他的創作最想傳達的事情,那個情境就算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但也會留下永遠的印象。
濱田英明清新的風格也一直被認為是日式攝影風格的代表之一,對於台灣創作者最常煩惱如何找到自己的風格此事,他說,早期他也會模仿喜歡的攝影師作品,但其實最後一定會發現有些地方模仿得不到位,#但那些不對勁裡卻隱藏著創作者最原始的作品個性,好好地磨練他,重新融合構築,就能變成自己的味道。
見多識廣、反覆琢磨、解構融合。希望我跟濱田英明的一些討論能帶給各位影像創作者一些啟示,也祝福 S.H.E 這個台灣女子天團可以再紅50年!
圖片來源:華研唱片、濱田英明 提供
design:聶永真 Aaron Nieh
photographer:濱田英明 Hideaki Hamada
coordinator: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捷運鋪天蓋地得貼滿宣傳真的太氣勢萬鈞了
#還有宣傳卡車滿街跑
#濱田英明 #SHE #華研 #十七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