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不招商?」跟阿北一起上車破除謠言!
【阿北面對面EP2】
. #偷渡政治文 #幫KP拉票 #但內文科KP無關
.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我自己稍稍重新解讀一下,消化拿出來討論,想聊一下創業這件事。
.
1) 創投要求一間公司要快速成長、要能夠回收十倍投資很合理,因為這間公司可能投了 10間,只成功一間。
.
2) 所以若創投找到更好的投資策略,他或許可以找到 > 10% 勝率的方式。
.
3) 問題是有幾間新創能以為投資者創造 10倍回收為目標?某些市場有機會 (美/中/日) ,某些市場很難;某些題目有機會。
.
4) 某些人容易成功創業,是代表他容易拿到錢,開一間公司;但不代表他的創業成功,他可能沒有幫投資者賺到 10倍的錢,甚至是賠錢。
.
5) 哪樣的創業者容易成功?不只靠爸、靠經驗靠能力、靠關係靠人脈,也可能靠眼光。
.
6) 假設你什麼都沒有,想靠努力賺錢,我有很大的把握猜你做的事情的淨利 / 毛力很低,因為願意努力的人其實不少;但問題是你想靠努力賺錢,不太容易受到投資者輕睞。
.
7) 續上,所以你明明只有努力,但投資者 (資金) 不喜歡你,你很有可能在沒資源的狀況下,更不容易成功。所以你有極大的機會成為「一般創業下失敗的那群」。
.
8) 有的人會反覆的成功;問題是有的人會反覆的失敗。是不是努力就能讓失敗的人提升成功機率?我保留。所以三不五時就會看到「創業,是掛著夢想的刀用來凌遲一般人的現實」這樣的故事。
.
我覺得鼓勵一般人創業,不如鼓勵有資源的人創業;鼓勵一般人創新,不如先激勵企業創新。站在上述立場,雖然大公司站在效率基礎上是不喜歡「真正」創新的,但循我上文邏輯,我還是認為→企業創新 & 內部創業 & 拆分成立新公司,是台灣較好的創業模式。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