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綿延的早晨,朋友轉了些連結給你。你大約知道,他們為了憂鬱症是什麼,在大聲爭執。誰歧視了誰,誰霸凌了誰。
『竟然有人不知道?怎麼可以不知道!』還有一些力氣的人,仗義執言。
你覺得好像可以謝謝他們。但你只覺得非常疲憊。
誤解憂鬱,誤解你的人,可多了。吳先生,只是再一次代言了那種看法。你可以在個人生活中輕易指出好幾個這樣想的人。
當你陷在憂鬱中掙扎,目標只能訂在今天必須離開沙發一下的時候,可能收過家人的訊息,指責你多久沒管家裡的事。
你想說抱歉我起不來,我狀況很糟,但你知道如果還想繼續奮鬥活下去,絕對不要說。因為他們會回答『你就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都不管別人才會這樣』『像我這麼辛苦哪有空心情不好』。
你憂鬱的時候,伴侶躲你。
歐,這樣說他們會覺得不公平。他們有盡力安慰你。
可是,他們能盡的力,在巨大的憂鬱面前,就是大象跟前的一隻小螞蟻。安慰無效,然後他們便認為有理躲開。
其實躲開算客氣的,有些只是碰觸到你的憂鬱的萬分之一,就認為他們才是受害者,憤怒地攻擊你,說你在虐待他們。聽過嗎?母親對憂鬱的孩子說:「我是做錯了什麼要被你這樣折磨?』伴侶說:『你心情不好就可以找我麻煩嗎?』
你連辯解也沒有力氣,哪有力氣折磨誰。他們可以大喊受夠了,而你只能繼續受。
人們對憂鬱的排斥,程度不亞於對瘟疫的排斥。然而,很少人會說,瘟疫是個人的錯。但有太多人都在說,憂鬱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在心裡,在紙上,在鍵盤上,在無人處吶喊:到底要我怎樣?
你們做的所謂對的事,我也很努力在做,有些我根本做的還更多。
我在意的、執著的事,不見得只是為我自己。
人生給了我這種試煉,我一直是默默承受....
有正確的聲音出來,有的,憂鬱症是生理因素的疾病,病情牽涉神經傳導激素、多種身體病理、心理機轉,也會受社會文化的因素影響。
這些聲音,你在意的人,會聽嗎?
你希望他們至少聽到,你每天都努力的,用僅有的力氣,默默承受不知何時才會過去的煎熬,做該做的事。
你希望他們知道:你承擔了很多他們不承擔的事,
或許,某些他們能知的足,建立在只有你願意知的不足。
如果你看到這裡,請至少相信一件事:你不是唯一在憂鬱症這世紀大病裡掙扎的苦行者。
無論你周圍的人如何因自己的狹隘和恐懼,為了排斥憂鬱而扭曲你,請看看,有更多人知道憂鬱,體驗著憂鬱,治療著憂鬱,也有很多人,在漫長的暗無天日之後,拿回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憂鬱影響了你的生活,請讓精神科醫師診察,身體生病要吃藥,現在是2020年,你接受所有科技,也請讓醫藥科技幫一點忙。
醫生也許會建議你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並不是由治療師教你怎麼快樂(你光想就倒彈,因為你最不需要的就是再有人教你什麼),心理治療是龐大細緻的工作,基本是:和你一起認識自己的真實,尋找屬於你的生命創造力。
心理治療不是回答問題,回答通常也沒有用。心理治療是一個需要在密切治療關係中進行的深度探索。也請不要拿他人輕率的建議對待自己的心情。
雨仍然很大。世界繼續在瘟疫前一塊一塊分裂與隔絕。但那不一定代表人與人之間只能疏離,當我們對分裂我們的原因有共感時,就是重新連結的時刻。
你我是陌生人嗎?如果有一點了解,一點共鳴,此刻我們就是互相陪伴著。親愛的不要怕,不要放棄,不管你是為了愛,為了過往,為了誰,為了未來,而讓你纖細的心靈這樣疼痛,深信你存在的價值,請照顧自己。
(有一種應該,是這種時候應該大力解釋憂鬱症的正確觀念。昨夜我失眠了,愈寫愈感傷,願懂的人何須多一篇急就章,網路上已有多少專業醫師和心理師們完備的解說,不願懂的就是不願懂。
有另一種應該,是與其只對那些簡單化憂鬱的『他們』喊話(他們從來不缺人們的注意力),我們更需要和身處憂鬱的朋友一起觸摸這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我們是值得的。
是的,是『我們』。
-------------------------------------------------------
如果你願意對朋友表達你願意試著了解,請分享這封信給他,可以加上 #我可能不夠了解你但請相信我在
-------------------------------------------------------
搜尋各醫院診所精神科/心身科以及心理諮商所,非常容易找到你住家附近的可及點。憂鬱的治療不在天邊,在身邊。精神醫療與心理治療都須符合專業的倫理和規範,請不要以非正式的網路和人際詢問尋求答案而耽誤治療,
下一篇貼文為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理事長對此事件的呼籲和精闢的憂鬱症專業知識,也請大家閱讀轉發(請仔細讀,不只發給別人讀),傳播正確的觀念。
--------------------------------------------------------
同時也有1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是否曾想過,為何社會上總有人對著所愛之人暴力相向?為何有些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心肝寶貝呢? 《#情緒寄生》這本書中,許皓宜教授用了好幾篇的故事來敘述心理效應,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書中的一段話 若你無法知道這種情緒是什麼,你要如何去面對他呢? 好比你生活中存在著某個問題,你要試圖解決這問題之前,你總得...
「伴心理諮商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鄧惠文 Facebook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Facebook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 Youtube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閒聊] 分享諮商-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伴心理諮商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伴心理諮商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伴心理諮商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伴心理諮商所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留學板 的評價
- 關於伴心理諮商所 在 [問卦] 心理師彼此之間會內鬥嗎? 的評價
伴心理諮商所 在 Facebook 八卦
6/19 的廢文,來講講比較詳細發生的事。我在 podcast 裡講過。
2018 年 4 月,我的伴侶(即現在的太太)陷入重度憂鬱和躁鬱,我忙於工作和照護她,也患了躁鬱和睡眠障礙,在網路上失言得罪人,被網友圍剿,接著又被中國的經紀公司小馬文化擅自在每日頭條代言「中國臺灣」,新聞媒體不查證,紛紛大肆報導我的「立場」。被老粉絲抨擊和質疑,我的精神受到了很大打擊。
那時候我的月收入大概 8、90 萬,信箱裡案子仍然不斷的來,可是我沒辦法做任何事,腦袋無法思考,每天除了勉強的維生活動,大多數時間都在發呆。
太太也跟我狀況差不多,甚至更嚴重,她時不時會蹲在牆角發抖尖叫,說自己殺了那個痛恨的人,時不時又對著家裡的貓咪們大吼大叫,每天都拿刀片割手腕,割得鮮血淋漓。我叫她不要再傷害自己,她不聽,我意識到自己快到達極限了,決定停止所有的工作,以我們的健康為優先。
我幾乎以威脅的口氣強迫太太去住院,她不肯,我就打電話請她的媽媽和妹妹送她回家,我自己則是跟親生母親大吵了一架,因為她逼迫我和太太分手,母親透過所有的通訊手段責罵我,我一邊哭泣,一邊按著每個平台的封鎖按鈕。
我花了一筆不小的錢賠償得罪的人,開除了所有員工,解散了創立的第一家公司,也不再給家裡匯錢,待所有的文書工作都處理好後,前往加拿大去找我的大姑姑。
去加拿大的飛機上,我忘記帶藥在身上,憂鬱症發作痛苦得快要死掉。10 幾個小時的飛行就像好幾年那樣長,我還記得下飛機看到姑姑的那時候,她看著我的表情。「我一看就知道你生病了,你活著的靈魂好像丟了,跟鬼魂一樣。」
我離開台灣前答應太太,每天她的早上,我的晚上,我們通過 FaceTime 通話。我每天都問她,有沒有按時吃藥和運動,她表情木然的看著我,斷斷續續的講話。
我不知道的是,太太每天都用刀割自己的腿。我通過螢幕感受到她的不對勁,加上我在加拿大也沒法安心休息,一個人不管去哪裡旅遊,我心裡都惦記著她,希望她跟我在一起。
我改了回程機票,多付了 9000 元提前回到台灣,看到她滿大腿都是新的傷痕,我後悔極了,抱著她痛哭,我答應再也不離開她。讓她試了好幾個心理諮商師,她都說感覺越來越不好,最後我請求她去試試勵馨基金會,勵馨也幫過我。
在勵馨諮商幾週後,她的精神終於慢慢穩定,開始會露出笑容,也恢復了一點活力。太太的家人說服我們住到他們老家樓下好就近照顧,我們就搬過去了。然後為了保有現金,我在房市最低靡的時間點賣掉才買了兩年不到的房子。那時的財務狀況是背了 600 萬元的債。
我們新住進的地方在高架橋下很吵,基本上沒有辦法拍片,而且我對噪音很敏感,憂鬱症和焦慮症越來越嚴重,吃的藥也越來越多。太太逐漸從重度憂鬱中恢復,而我則是每天都想結束自己的性命,唯獨捨不得太太留在世上。
每個月信箱中都有工作邀請,但我的狀態沒有辦法演講或拍影片。我投資了補習班的股份,並找了 300 元時薪的工打,每週在外工作三天,在家一邊跟噪音對抗,一邊閱讀投資相關的書,想辦法從股市賺取生活費。
收入慢慢穩定後,我第一件事是給勵馨基金會捐了兩萬元。期間還有一個憂鬱症的單親媽媽寫了很長的信來求助,我立刻匯給了她三萬元。希望她和兩個孩子現在平安。
太太想幫助我脫離噪音的環境、快點復原,決定再次搬家,搬到了她老家附近的高級電梯大樓。房租很貴,我們一人負擔一半;她為了讓我壓力小點,負擔所有的水電瓦斯費,還重新回到補習班做班導賺錢。
我們每天都要限制自己一餐只能吃 $100 以內的餐點,但在安靜且舒適、且幾乎完全脫離網路社群的情況下,我的憂鬱症慢慢好起來。
無法靠網路賺錢的期間,無條件支持著我的有年高企業、水產優、YouTube 的讀者會員,還有始終關注關心著我、沒有離棄我的粉絲們。
有人指責我,加入 TG 投資群組的標準為何不一,規則也不清楚,這是我最大的問題吧。因為我大抵看得出誰在我落魄的時候還關心著我,誰等到有好處時才接近我。讓大家找到方法,加入群組,不是一筆交易,而是我的感恩和回饋。所以不同的時間點來找我,自然有不同的規則。
我是個對熟人很好,對病人很好,對陌生人態度很雞歪的爛人,從小到大改不了,請見諒。
我和太太現在還沒有完全脫離睡眠障礙,也都還是躁鬱症患者,每天都要吃 6-10 種藥才能安睡,但比起最慘的那年,All is well.
希望低潮中的你,讀到這裡能獲得勉勵。
-
不錯過我的 FB 文章,記得設為「最愛」
我的 IG: kyontw (可以來這裡看我有多雞歪)
伴心理諮商所 在 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 Empire of Director Bao & Niku & Baku Facebook 八卦
(提醒,只喜歡看歡樂無比的東西請不要點開這篇文章,超感謝)
閱讀前提醒小粉絲們,曾經當時我在美國時寫了很多關於那個加拿大人的抱怨文,哈哈,後來有人罵我,這不是可愛的狗狗貓貓專頁嗎,幹嘛寫這些東西讓人心情很差,又不是婚姻愛情版之類的等等云云。
所以小粉絲們看好了,這個粉絲團的名字是[寶總監的寶之國與他的狗王子們] ,不再是以前的[秋田犬泥褲總裁] ,所以我今天連我大便狀況如何我都可以寫,喜歡正面樂觀的人請跳過這篇,看我畫的米克斯人被狗養系列就好了,感謝你們。
最近我除了搞公司的東西之外,我在慢慢設計明年虎年的桌曆,我有邀請阿培幫我畫一頁哈哈,他超努力練習的還用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黑筆上色,真是個好阿培,阿培是我最好的兄弟,像西藏獒犬一樣的暖燙男人!
八月父親節部分,我會留給一個我的前輩畫(是一個我開始工作好幾年之後教我很多東西的老師),然後我再自己畫一點上去。
他大我好幾歲,我都叫他老爸,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我覺得他就像是我真正的老爸,他是超北爛的雙魚座,常常逼迫我聽很台的音樂,明明會打扮但是行為超級台客,還跟我說英文他都看不懂有時還要我幫他翻譯。
他是個善良的好人,也常常救路邊的昆蟲等等,我每次有什麼專業上的問題都會問他,他很強是我看過最強的2D ARTIST,我歐洲的同事和客戶都說他是大師,我跟他說了很多我沒跟其他人說的事情,他覺得我很可憐也很為我感到憤怒,我覺得他雖然很北爛,但是他好像才是我真正的老爸,總之明年的桌曆八月份會很漂亮,因為是我跟他一起畫的。
曾經有好幾次我朋友同事們跟我說,他們搜尋[寶總監]時,關鍵字會有[ 寶總監 父母 ],大家可能都很疑惑這麼多年來,怎麼從來看沒看到他們出現在我畫中,這邊我想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周遭的人說,哇這個小孩額頭天庭飽滿,童年會過得很快樂很幸運,但這好像是騙人的。
這個孩子的父母在他五歲時離婚了,他的童年有一段很黑暗很痛苦的時期,從四歲開始吧,他的媽媽精神不太穩定,因為那個男人常常在房間裡揍她掐她,或是逼著她看成人影片,然後逼她做很噁心的事(那小孩為什麼會知道呢?因為當時他大概三四歲,在旁邊看著一切),這些事情同一個屋簷下的人都不知情,他們都以為全都是那個女人的問題,是她帶壞了男人,不是自己家人的問題,因為那個男人很會說謊,很會演戲。
在小孩五歲時,他們終於離婚了,女人離開了家,從此再也沒有跟孩子見面,雖然女人對小孩做了很多很可怕的事情,例如說,把小孩的頭壓到熱水裡要溺死他,或是勒著小孩的脖子然後對他沖冷水想殺死他(還好那時孩子的阿嬤把小孩抱著跑去急診,聽說已經臉色發紫了差點一命嗚呼),但小孩並不真正恨那個女人,因為小孩知道在黑暗的房間裡發生的殘忍的事情,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小孩長大後,在去美國工作前去戶政事務所拿了出生證明,發現女人再婚了,他沒有特別的感覺,只覺得,只要女人開心就好了,因為換成任何人,也會想逃的。
五歲到七歲,是那個小孩這輩子最黑暗的時刻,這兩年那男人給自己親生的孩子留下了好多治不好的後遺症,小孩耳朵右邊的耳咽管有裂痕,壓力大時右耳完全聽不見聲音,額頭有好多個疤痕,被頭髮蓋住了,小孩的嘴巴裡面兩側,有好幾個凸出來破掉然後癒合的疤痕,有些是用菸蒂燙出來的,有一些婦科的問題,有因為憋尿和壓力導致反覆感染造成的間質性膀胱炎等等。
那個小孩當時受到很大的傷害,他很瘦小,比同年紀一般孩子還小,因為常常被關在黑暗的房間裡,每天只吃一餐,小孩當時應該有自閉症,因為只要一出門看到陌生人就會尖叫大哭,讀幼稚園時也總是縮在角落,吃午餐吃一吃會吐出來然後開始哭,連幼稚園老師都不喜歡這個孩子,因為他們覺得他很麻煩。
整個家族裡,小孩最喜歡的是他的阿嬤,他的阿嬤常常跟那個男人吵架,在男人要打他時,阿嬤就擋在他面前保護他,那孩子從不曾告訴阿嬤這些骯髒的事,因為潛意識裡,他知道阿嬤會很難過很傷心,有次那個小孩很害怕的發抖跟阿嬤說,他不想再讓那個男人幫他洗澡了,結果阿嬤就跟那男人大吵了起來,那男人甚至要打阿嬤,沒錯,就是他自己的媽媽。
阿嬤以前常常問那個小孩,你怎麼長這麼小隻,你妹長那麼高,小孩沒說話,因為四歲到七歲的發育期,他每天被關在黑暗的房間裡只吃一餐的關係。
對於一個這麼小的小孩,並不知道怎麼求救,阿嬤好幾次對小孩說,你跟你媽長的很像,尤其是笑的時候,然後皮膚也很白,是整個家族裡皮膚最白的,跟他親生媽媽一樣。
於是從五歲到七歲直到那個男人再婚,他對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骯髒不可原諒的事,很多你想到都會想嘔吐的事,他把離婚的憤怒發洩在親生的骨肉身上,小孩很害怕每天哭,哭了就被揍,只要尖叫就會被狂揍,嘴巴被塞東西,他被威脅不准講出去,於是他畫圖求救,把男人做的事畫了下來(他至今仍然記得他畫了什麼),小孩給其他家人看,希望她們能救救小孩,但是,其他家人看了什麼都沒說,也許是覺得很丟臉,不願意說出去。
從那一刻,那個小孩就知道,沒人可以幫助他,也了解,人類真的很骯髒很噁心,竟然對自己親生的骨肉幹出這種事,然後再死不承認裝沒事,這也是為什麼小孩長大之後有強烈潔癖的原因。
順帶一提,小孩有個妹妹,男人慾望來時也想對妹妹下手,是小孩每次都保護了妹妹,叫她趕快跑出房間。
那個小孩在經過這麼久的虐待之後,小小年紀的他精神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他會欺負自己的妹妹,要她跟他站在同一邊,或是用手或腳推她,這是這個小孩這輩子做過最惡劣的事情,但相較於這個孩子,妹妹過得很幸福,沒有受到那個男人的虐待和侵犯折磨,她甚至也忘記了小孩每次叫她趕快跑出去房間的事,她長大後不記得小孩每次都救了她,只記得小孩欺負她。
家人們都覺得小孩是個自閉的怪胎,瘦巴巴又蒼白,很陰沉話又少,很不討喜,不像妹妹那樣活潑快樂。
一個小孩在五歲到七歲之間就能感覺到強烈的恨意,如果當時有一把刀,相信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往那男人的咽喉和心臟刺下去。
終於,七歲那年,男人再婚了,小孩終於不用再跟他一起睡同一個房間了,但那男人有時還是會說些很噁心的話或是做些很噁心的事情,於是不知道如何抒發壓力的孩子開始狂吃,從小學四年級開始發胖,他很高興的發現,那個男人不喜歡胖子,他對胖子沒興趣,這是當時那小孩唯一能保護自己的方法(後來是因為工作壓力才狂瘦下來)。
當小孩剛開始出社會工作時,男人開始跟他要錢,小孩那時的薪水很微薄很少,他心甘情願付房租給阿嬤,因為他住在阿嬤的樓上,但小孩付了男人幾個月的錢之後,每個月扣掉勞健保和飯錢以及手機電話費之後,實在是沒錢了,於是他傳訊息告訴男人,男人大發雷霆並說要親自找他理論,小孩不再回訊息,他很害怕,每次都把門鎖的緊緊的,雖然小孩已經長大了但他還是很害怕。
當小孩25歲時,在一次LINE群組的衝突裡,其他家人不諒解他,覺得你怎麼能對把你養大的人如此冷淡無情不孝順,於是他把一切說了出來,因為他當時已經吞了二十多年了,但當下,其他家人卻說,你要原諒他,他當時離婚壓力大,他很可憐,他其實是善良的好人,畢竟他也把你養大。
當下已經長大的小孩徹底明白,沒有任何人會站在他這邊,其他家人們對他很好,物質上常常給他和他養的狗食物和生活物品等等,但從未有人在那小孩真正需要時站在他身邊,小孩的阿嬤中風生病了,至少她一輩子不會知道真相,不會知道自己的兒子幹出這種事,不會傷心難過。
那再講到蓋亞出版社出版的[寶總監西行記] ,當時那個軟爛男被已經長大的小孩養了兩年,他出生於富裕的家庭,父母非常自私,一開始根本看不起那個只會畫圖做遊戲的小孩,直到他們知道那個小孩是作家,參加了幾次簽書會,看到很多粉絲,才改了嘴臉,開始炫耀。
當時其實那個小孩並不想跟任何人在一起,當時的他有好同事好公司,上班也很開心,但那軟爛的男人不停糾纏,最後甚至說[ 我會像狗一樣忠誠永遠跟你在一起 ] ,於是他便相信了那個軟爛人,開始照顧他,出所有的錢,過年過節準備禮物給那軟爛男的父母,從他當兵到出社會一直陪著他照顧他,但最後換來的卻是背叛。
分手後,小孩的家人站在軟爛男那邊,一個完全不相關的外人那邊,瘋狂的指責:你是不是自己也有問題!不然他為什麼會劈腿!你要檢討你自己!!
她們為什麼生氣呢?因為小孩毀掉了入豪門的機會嗎?
那一瞬間,小孩徹底絕望了,他能理解華人社會中親情的重要性,也能理解為何當初家人們幫那男人說話是因為血親關係,但完全不能理解,為何家人們全站在一個背叛傷害他的外人身邊,槍口對著他狂轟,他明白,這世界上唯一能相信的只有狗,還有自己。
隔沒多久,他遇見了在美國當教授的加拿大人,當時他覺得,這個人站在我這邊,只有他站在我這邊,於是他放棄了在台灣的工作和一切,帶著狗飛去了美國。
一開始都好好的,但好景不常,加拿大人的教授研究失敗了,他有亞斯伯格症,最後爆發的很嚴重,小孩吞忍著,每天吃藥精神上都很痛苦,還要忍受對方媽媽的歧視以及冷嘲熱諷,說是為了綠卡才到美國的。
終於有一天,在一次爭吵過後,加拿大人把那小孩的行李全扔出門外時,小孩再也忍受不了了,他真的累了,於是他拿了最銳利的刀往左手腕用力垂直一劃,當下血流如注,加拿大人報警,最後小孩在醫院被關了六天,在一張小小的床上發抖,上廁所不能關門,洗澡還要卑微的求他們,因為加拿大人並沒把他加入健保,所以美國醫院的人把他當遊民一樣對待,順序排在最後面,沒吃身心科的藥發作的他傳訊息給他的表弟,說他好害怕,問表弟其他家人有說什麼嗎?表弟回答他:[ 她們說再看看 ],於是他不再多問。
總之,最後小孩再也受不了了,他發著高燒(當時還沒有COVID-19)獨自一人回到了台灣,自己和另外養的一條獒犬在小小的套房住了好一陣子。
所有的家人都裝作沒事,他們在小孩去美國前把他的東西全扔了,畫冊漫畫,小孩養的盆栽和超大幅的油畫,還有兩把珍貴的小提琴(小孩用自己存下來的錢辛苦買的),但小孩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問。
他知道家人們照顧中風的阿嬤壓力很大很辛苦,他努力住的離阿嬤近一點(最後就住在隔壁),淡水到內湖和信義區很遠,一天的通勤時間就要三個多小時,他常常在捷運上站著睡覺,有時還睡過頭趕不上會議要一直低頭道歉,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
而因為經歷過這麼多事,那小孩的個性並不活潑,在家不太說話,不是那種會帶給家人們快樂的人,但任何事只要家人要求的,他一定會努力做到,以前的生日或是母親節,他總是買最好的,還曾經一次給了阿嬤五萬塊,讓阿嬤都哭了,阿嬤那時的表情,他現在都還記得,但他並不是那種真的會一直很嗨很快樂的人,也許是因為這樣,其他家人們並不是那麼喜歡他。
這個小孩很討厭念書,以前小學剛開始學英文時,他並不知道英文之間要分開來一段一段,所以字母都黏在一起,那個男人在他之後娶的老婆面前,把作業簿往小孩的頭上砸,說小孩是白癡,小孩額頭流血了,但他什麼都沒說也沒哭,這讓他更不想念書了。
但並不是他不會念,只是他很抗拒不想被逼迫,家人們都很會念書,法律界銀行業,是通俗來說社會上有頭有臉的行業,他國中時學測考得非常爛,當時坐在餐桌準備第二次考試時,除了他的阿嬤之外,其他人對他露出的表情,表現的樣子,他一輩子不會忘記。
阿嬤常常拿著小孩畫的圖去跟牌友們炫耀,還說要裱框起來,學測考爛之後,阿嬤甚至問小孩,啊你不喜歡念書,要不要阿嬤現在幫你找工作,不想念就不要念了。
小孩覺得,在這個家他應該是最沒用,最沒出息的,除了他阿嬤之外,其他人都覺得他只會畫圖會餓死街頭,即使他後來拼命拿到了TOEIC的金色證書,他的家人也沒說什麼,可能覺得英文好也不代表你會賺錢吧。
於是,他決定不想繼續在別人底下做事了,他開始瘋狂的工作,接歐洲和美國的外包,每天到凌晨三四點多才睡,六點半起床遛狗,然後再去信義區的辦公室上班,日復一日,因為他想證明他不是沒用沒出息的人,不是一定要會念書才能得到世人所謂的成功。
當他開始幫歐洲公司做事時,家人對他說他假裝自己是歐洲人,趕快帶著臭狗去歐洲吧,以後房子不用留給你了,這真的是讓人很不舒服的玩笑,而之前家人甚至說起那個加拿大人,要他趕快複合然後飛回美國,雖然他每次都沒說話,但這對他是很痛的打擊,他的家人知道,他從美國回台灣之後獨自一人在小套房發抖,去婦產科拿掉了孩子,在美國自殺等等之類的事,家人們看過那本書西行記,任何一個有同理心的人都不應該開這種玩笑。
有一次,他工作壓力大昏倒在地上爬不起來,憂鬱症和自律神經失調發作,那種瞬間斷線的感覺,好像突然沒電一樣完全沒力氣只能發抖,於是他倒在地上,家人們覺得他是假裝的,開始罵他。
[ 每次一直說自己有病 ] ,[ 要躺回你自己那邊去躺 ] ,[你夠了沒有,給我起來喔] ,[ XXX(名字) 你再不起來我們直接叫救護車送你去醫院,搞什麼 ],[ 起來啦,你嚇到你阿嬤了,到底在幹嘛 ],最後,只有阿嬤的看護安那把他抱起來,因為他生的病並不是外在能夠看見的病,並不是斷手斷腳,而是內在真的生病了,他並不願意有這些看不見的毛病,因為大家都以為他是裝的,他寧願斷一條腿或斷一隻手,至少別人會知道,啊,他是真的生病了。
小孩那時哭的一蹋糊塗,他聽見已經失智的阿嬤在叫他,但阿嬤再也沒辦法跟他正常的說話,也不會再站在他這邊,他覺得好寂寞。
小孩長大了,他去年十二月飛去了歐洲一個月簽約和設置辦公室,回來之後過年他和狗一起在家隔離了兩周,今年四月他帶著陪伴了他十多年的狗飛去了北歐開了公司。
很多人一定覺得他很無情吧,丟下家人自己跑去國外,但是他去年十二月在歐洲時接到了他表弟的電話,表弟說家人叫他不准回去,要他去住防疫旅館(很貴 但小孩身上根本沒那麼多錢),說他身上有病毒會傳染給其他人(小孩只是住隔壁而已,並沒有跟她們住在一起),還說要報警抓他,於是小孩完全死心了,沒什麼好留戀的。
他一月多回國隔離完,直到飛去歐洲的四月初期間,他連阿嬤都沒去看,即使測試結果出來是陰性的,即使隔離兩周沒有症狀,但都能說出那種話了,應該也不會有人相信他。
另外,他從來不缺男人追求,但他不是跟童年時那個虐待他的垃圾一樣,沒女人幹會死,他的生活很簡單,不抽菸不喝酒,從未去過CLUB和PUB以及BAR,他都跟狗窩在家裡畫圖看漫畫,看看YOUTUBE的DISCOVERY和TLC還有ANIAMAL PLANT,偶爾看看小說和一些文章,還有FB的狗社團。
家人們說話很難聽,說他沒男人會死,說他缺男人,換男人速度很快,老實說,如果他真的要換男人速度很快,那就不會每任都在一起至少兩年到五年,如果家人都不支持他,不站在他這邊,那找個會支持他的伴侶,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錯,現在他甚至認為有沒有都沒關係,有狗有事業就好,尤其是可以保護他的大狗。
以前曾經讀過孟子的[ 人禽之辯 ] ,裡面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以道德價值區分人類與非人類的立場,如果人類沒有了道德良心,那雖名為人,但實無以異於禽獸。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蓗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6》)
反過來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十惡不赦、不具道德意識的人類,這些惡人,「名雖為人,而實無以異於禽獸」,甚至不配稱為人類(「非人」)。
所以常常有人對受傷害的人說,放下,原諒,你才會解脫,說的很簡單。
人之所以為人不為神,沒有人有資格對受害者說這種話,好像有個人捅了你好幾刀虐待你,你的傷口流血結痂,疤痕依然在那,那人說我之後會對你很好的,但是有些傷口是一輩子不會癒合的,所以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強求人放下,放開,以及原諒。
那個小孩在美國和台灣期間看了好多心理諮商師,有次他找了一個基督徒的諮商師,講到最後,諮商師只淡淡地問了他一句:
上帝愛祂的孩子,祂看到你現在這樣受苦,你覺得祂不會心痛嗎?
「我應該要原諒那個傷害我的人嗎?」
應該問,無論你選擇原諒或不原諒,那就是你的自由,你是否有辦法接受原諒對方後的自己,甚至原諒這樣的自己?
故事到了尾聲,那個孩子永遠不會原諒傷害他的人,但他也不會選擇報復,或是花錢找人讓他斷手斷腳,因為他是基督徒他不想下地獄,他還想去彩虹橋看他的暖男獒犬,他現在只在乎在乎他的人,然後為了自己和狗繼續向前走。
這就是這個小小的真實的故事的結尾。
真抱歉打了這麼多,希望大家看了不要覺得很阿炸,明天會有米克斯人類快樂的系列的。
伴心理諮商所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社會上總有人對著所愛之人暴力相向?為何有些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心肝寶貝呢?
《#情緒寄生》這本書中,許皓宜教授用了好幾篇的故事來敘述心理效應,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書中的一段話
若你無法知道這種情緒是什麼,你要如何去面對他呢?
好比你生活中存在著某個問題,你要試圖解決這問題之前,你總得想辦法弄清楚`它`是什麼
若你曾在生活中落入不自覺的情緒困境,或與你的伴侶、親人之間有著無法弄清楚的問題時,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拜讀
#文森說書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伴心理諮商所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陪伴憂鬱症親友的時候 #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ㄛ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照護者的十大權利|完整版 】❤️
1.我有權利照顧自己。這不是自私,這可以讓我提供更好的照顧。
2.我有權利尋求別人的幫助(即使有親人反對),因為我了解自己能力與耐力的限度。
3我有權利和過去失智親人仍健康時,一樣地維持我的個人生活。
4.我有權利做一些只為我自己的事,我了解我已經做了我能為失智親人做的事 (在合理的範圍內)。
5.我有權利偶爾生氣、憂鬱以及表達其他困擾的情緒。
6.我有權利拒絕親人有意無意經由罪惡感、生氣、憂鬱來操縱我。
7.我有權利接受他人的體恤、情感、諒解以及接納我對失智親人所做的事。
8.我有權利對我所完成的事感到自豪,為我的勇氣鼓掌。
9.我有權利保護我的個體性,保護追求個人生活的權利。當失智親人不再需要我全時間照顧時,這可以支撐我生活下去。
10.我有權利期待並要求國家對失智症患者及照顧者有進一步的協助。
❤️【 照護者的十大心理調適 】❤️
1.我健康,患者才健康。
2.有足夠休息,才能照顧好患者。
3.支援越多,越能事半功倍。
4.一定有人可以協助我。
5.情緒應疏通,不應阻塞。
6.我做的是很有價值的事。
7.肯定並獎賞自己。
8.應多與他人交流與學習照護技巧。
9.寫下照顧日誌,方便他人接手。
10.運用資源協助照顧工作,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
【 各節重點 】
00:55 憂鬱症是什麼?
02:29 陪伴憂鬱症患者的原則與需求
03:31 實際上照護者容易遇到的狀況
05:49 照護者也有自己的需求要照顧
07:29 我們的觀點
08:48 提問
09:06 掰比~別忘了訂閱!
09:22 回覆留言花絮
【 製作團隊 】
|企劃、腳本:歡歡
|編輯:轟天雷、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理科太太|感恩節冬眠宣言 - 感謝還在收看的理科粉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EJhu3lLx0
→ 憂鬱症患者家屬(照顧者)對照顧患者之心理調適與因應: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8080/1/094NTCTC328006-001.pdf
→ 照顧者因憂鬱症而倒下?照顧壓力,請尋求專業協助(內附憂鬱症量表) 諮商心理師 艾彼: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2262
→「我有權利照顧自己,這不是自私!」照顧者的十大權利: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123
→「習得無助感」讓照顧者放棄了希望?諮商心理師艾彼:請你天天練習一段話: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2189
→【投書】明天別再來敲門?為何陪伴憂鬱症的人如此困難: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299
【 延伸閱讀 】
→【投書】一個憂鬱者的自白:台灣社會給憂鬱症患者的二次傷害: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552
→ Re: [問卦] 不能同理憂鬱症的人會很奇怪嗎 ?
https://disp.cc/b/163-a0yN
→ 如何幫助家人或自己走出憂鬱症:
http://familydepressionhelp.blogspot.com/2016/08/blog-post.html
→ # 經驗談 我的家人有憂鬱症:
https://www.dcard.tw/f/mood/p/226868512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伴心理諮商所 在 Hello Anna Tarot 安娜塔羅 Youtube 的評價
明天是白色情人節囉!
祝大家有情人或沒情人都可以開心唷^^
Anna也不會特別過節,
覺得幸福就在平淡生活中。
再來,影片前面的魔性笑聲,
是因為我閉上眼睛唱得很忘我,
一抬頭,看見原本在玩手機的男友,
用圓圓亮亮的眼睛看著Anna,
那個表情好像在說:「妳好投入唱歌喔,哈哈!」
Anna就有點害羞大笑了,請包涵~
💃💃🌾💃💃🌾💃💃🌾
雖然很多親愛的頻道前的你們,
都希望Anna多做一些愛情的主題,
可是Anna希望能先跟大家說:「你們一定要先相信自己是值得的唷!」
還有「好好愛自己唷!」
要不然我會很心疼,就會不忍心拍這類的主題,
怕有些親愛的朋友會難過。
今天這個占卜,比較適合對關係上不是很確定對方心意的狀況。Anna的講解內容對很多朋友來說可能不是很舒服,但這個占卜不一定符合個人狀況唷!請審慎評估。
看到幾個收看影片的你們回饋:
選牌之後,Anna占卜的對象說的好像是自己!
沒錯,會連結到你自己也非常有可能,
因為本來你心中想的那個他,
不一定能量是對你開放的唷!
你連結到的可能是你本身的能量。
如果你覺得是在說你,就相信直覺唷!
也許你會聽到的是,你的身上可以有什麼可以調整、增進感情的地方^^
💃💃🌾💃💃🌾💃💃🌾
在愛裡迷失自己,掙扎痛苦,
Anna也走過,
我們一起加油好嗎?
還有,非常感謝你們支持著我,
這陣子Anna真的太忙了,
剛好研究所的課開課了,
一個禮拜有兩個晚上要上課,
再來爸爸的癌症治療中
最近有點小狀況,也需要偶爾跑醫院,
但別擔心我,
Anna和家人會一起面對的!
🍭🍭🍭🍭🍭🍭🍭
有很多留言還沒有回,請多多包涵,
但我都會去看唷!
也看到已經有許多朋友提供關於塔羅工作坊的建議,
目前比較多人喜歡塔羅+心靈成長的形式,
Anna收到你們的需求囉!
還是可以繼續提供你們的意見唷,
詳細內容預計在4月中會公佈唷!
感謝你們^^
🍭🍭🍭🍭🍭🍭🍭
目前3月的諮詢預約滿囉,
其他朋友請預約4月份好嗎?
不好意思請你們等我!
今天這個占卜還是屬於大眾占卜唷,
並不能完全符合個人狀況,
請依直覺選出自己想聽的唷!
祝大家都走在幸福的路上,或通往幸福的路上!
🌳🌳🌳🌳🌳🌳🌳🌳🌳🌳🌳
如果有漏掉你的留言沒有回應到,
但你很希望Anna給你回饋的,
歡迎私訊我唷!!
再次感謝大家!
💃💃🌾💃💃💃🌾💃💃💃🌾
我們在這裡相遇即是有緣。
👉👉Anna的占卜理念
首先我先說Anna塔羅占卜的理念,
如果能接受,再進行預約唷!
👉👉因為Anna本身是學心理諮商先(六年前),然後再接觸靈性學(三年前),
所以我的塔羅風格不定位在算命,
而是陪談+以塔羅牌輔助各一半,我習慣用的這副托特塔羅牌比較偏靈性學習,所以,有時候它反應的是內心裡面可以怎麼調整,而不希望當作是算命、或先知道自己的未來命運這個走向唷!
使用塔羅牌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能量上的檢測。
我們看看當下的狀況,和你跟牌的連結,反應出一些心靈建議。
如果跟建議一起成長,
也許後面的結果會不一樣。
這是一個成長、修正、再出發的一個過程,
而不是一個決定性的過程唷!
當然Anna也有學習偉特塔羅牌和奧修禪卡,
目前最喜歡托特塔羅,
再來是奧修禪卡。
偉特塔羅在牌面上給的訊息有時候蠻清晰的,
但Anna喜歡藝術,所以覺得托特最美啦!
(個人偏好)🍭🍭
如果算命的話,
我想紫微斗數或星座命盤可能更精準些。
💃💃💃🌾💃💃💃🌾💃💃💃🌾
塔羅是一個屬於靈性的東西,有時候你覺得它很準,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意念影響它的結果。
(不一定是妳想測的那個人的意念,畢竟人有自由意志,我們不能像個偷窺者一樣去得知他人意志,而且思緒瞬息萬變,只能說用塔羅呈現的牌面,輔助你更深層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關係。)
💪💪但是,關鍵還是在你身上!!!💪💪
Anna的心靈塔羅,就是走心靈路線,
我相信要周遭的人事物有所改變,
最重要的是先修煉自己,
回到自己的內心,
然後,「為自己的選擇做決定」!
Anna幫你看牌、解牌,塔羅有心靈建議的方向,
請不要把要怎麼決定的力量都交給Anna做決定:「那Anna,妳告訴我該怎麼辦?」
那你就把生命的選擇權交給他人了!
這樣,你在經歷的事情當中,
沒辦法體驗成長,下次可能又會經歷類似事件,
因為,你的人生功課沒有做完,老天爺是不會放過你的!🍭🍭
所以,有些人在詢問問題時,我已經感覺到你問跟對方的關係裡,對方已經很不珍惜你了,
或答案很明確了,
Anna反而會勸你不用占卜,
因為我聽你講時就看到答案了,
如果還不直接給你一個建議,那我良心過不去,
這筆費用Anna寧可不收。
除非你和他的關係真的是若即若離,
有時開心,有時他又讓你猜不透,
那可以抽塔羅牌做為參考!
只是參考唷!!
因你還是要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啊!哈哈~
🍭🍭🍭🍭🍭🍭🍭🍭🍭
👉👉時間限制
再來,塔羅牌比較適合算近期的事情,
通常3~6個月的事情感應最多,
最長就是一年,
假如超過這個期間的問題,
可能就超過塔羅牌的服務範圍囉!
💃💃💃🌾💃💃💃🌾💃💃💃🌾
👉👉問跟他人關係的限制
所以如果要問跟他人的關係,
👉(×)塔羅不能算:他是否愛我?
👉(O)而是可以探討:兩人關係現在的狀況如何?
👉(O)或是心中想的那個他目前對兩人的關係看法如何?
所以我希望可以是討論的方式進行,
而不是Anna鐵口直斷唷!
🌱🌱🌱🌱🌱🌱🌱
💃Anna安娜的靈性直覺怎麼開啟的:
🍀某天陪朋友去測字算命,我們走進一間長了藤蔓、花朵的小木屋,那裡有位睫毛灰白,眼神慈祥的老太太。
👼她一看到我就說:“小姑娘,妳能看穿別人的靈魂”!
那時我不懂那是什麼意思,也覺得很疑惑。
後來有次失戀,太痛苦了,我想要尋找原因,就去上了塔羅牌課,沒想到,眉心輪、心輪就此打開... ...🙌
🌷🌱 🌷🌱 🌷🌱 🌷🌱 🌷🌱 🌷🌱
如何找到更多Anna塔羅的網頁
FB:Anna安娜塔羅
IG:hello_ms_anna
👉塔羅諮詢服務請私訊
e-mail: helloanna520@gmail.com
Line@:http://line.me/ti/p/%40bzn6149s
微信ID:annahelloanna520
最後,有人會想要上Anna開的塔羅工作坊嗎?
你們希望是什麼形式或想要什麼內容呢?
是心靈成長?
單純塔羅牌?
藝術成長?
或是塔羅結合心靈成長?
因最近有幾位朋友詢問,
如果你有興趣的麻煩留言讓我知道,
也歡迎跟我說你們的需求,
跟我說什麼時段你們方便,
Anna來思考一下方式唷!
(預計是4月中課程簡章出來,5月份開課)

伴心理諮商所 在 伴心理諮商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伴心理諮商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為了解決 伴 ... ... <看更多>
伴心理諮商所 在 伴心理諮商所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大疫時代必修的生命教育; 伴心理諮商所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為了解決 伴 ... ... <看更多>
伴心理諮商所 在 [閒聊] 分享諮商-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我最近去自費的諮商所做個人的諮商
分享一下心歷路程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目前已經大概去1年多
當初會想去,因為經歷另一伴疑似外遇而分開
對我打擊很大,比較好的朋友大多也在照顧自己的家庭
沒辦法一直約出來聊天,我自己又是一個比較會想東想西的人
剛好朋友有諮商的經驗,建議我可以試試
長這麼大,從來沒有想說自己會有需要諮商的一天
於是就找了幾間在公司附近有名的諮商所預約
比較好的諮商所,會由工作人員打電話給自己
詢問來諮商的原因,會幫忙統整
如果有自己看好的心理師 就會幫忙約時間
如果沒有,工作人員也會看大概是什麼原因來諮商來分心理師
也會講明一次諮商費用是多少,看你可不可以接受
自己也可以說大概的預算是多少
通常個別諮商在台北 費用是1500-2500/50分鐘(看心理師資歷)
伴侶諮商大概是2400左右/90分鐘
約好了,就依時間到諮商所報到
會需要填一些基本資料
若在會談中,心理師覺得有自傷或是傷人的意圖
還是會通報緊張聯絡人或是醫療單位
第一次諮商,不用太期待心理師馬上會給自己意見
因為心理師要花點時間了解你這個人跟來諮商的原因
不過我個人是覺得 因為心理師所學的理論各有不同
有些心理師就是一直聽 一直聽
有些心理師則會在一些自己打結的部份 提出來一起討論
所以我覺得 跟心理師合不合適很重要
大概諮商2-3次大概就會知道了
如果覺得彼此好像談不來
可以跟諮商所的工作人員說,想換心理師(或是換諮商所)
工作人員大概會問一下什麼原因
不用擔心會對心理師不好意思,在他們學習的過去中,這些見怪不怪了
因為我覺得既然都花這麼多錢 我還是希望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師
我自己是換到第二個心理師 才覺得比較適合自己
前幾次諮商,大概都在發洩過去沒有宣洩完的情緒
對原生家庭(父母對自己的教養,真的會影響到長大後,面對感情的態度)
對過去的一些傷痕(父母、人際關係等)
我覺得都花錢了,就要把心中所有的疑惑跟心理師說
不過有些人可能比較沒有安全感比較防衛等
這就要看心理師的功力如何,如何去建立關係
剛開始諮商通常是我的話一直說
心理師很少會回應,只有點出幾個點,或問我為什麼,現在的感覺是什麼
引導我自己去看事情的脈絡,理清楚自己的情緒跟想法
讓我發現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
拒絕別人對我來說一直很困難,特別是另一伴
但表面上拒絕了別人,實際上我內心還在一堆小劇場,怕對方會生氣等
但那些小劇場都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我會出現很愧疚的感覺
如果不拒絕,我又會勉強自己迎合別人,其實很痛苦、很掙扎
答應他,我很不舒服,拒絕他,我也很不舒服
久了之後就會爆發出來,後來演變成爭吵
諮商師就會引導我思考,為什麼拒絕會緊張?
是不是小時候有類似的經驗,影響到現在的自己面對感情上的應對
後來這二、三次去諮商,心理師對我也比較了解
對整個我的原生家庭都瞭解
開始跟我比較多對談,我也開始放鬆一點,想聊什麼就聊什麼
可能聊到某個心理師覺得可以切入的點,他就會在從某個點更深一點來討論
我覺得我的個人議題還很多需要調整,後來就決定繼續個別諮商
那諮商的頻率,如果很緊急
心理師會跟自己討論是否可以1-2個星期來一次
慢慢比較穩定了,就可以改為3-4個星期來一次
在諮商的過程中,心理師可以會出一些回家功課讓自己去練習
下次來諮商時,可以討論看看有沒有哪裡有問題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找大概是中生代的心理師
一來是費用不會像資深的心理師這麼貴
另一來是因為中生代的心理師也有比較多的諮商經驗了
因為有些議題,可能會偏向討論父母 工作 感情等
中生代的心理師可能比較能體會其中的甘苦
我個人覺得諮商可以幫助自己從無限迴圈裡撈出來
讓自己面對人生中的問題,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去面對
看到版上很多人對於感情婚姻都有些疑問或是遇到困難
如果在經濟上允許的話
推薦可以去試試個別諮商或是伴侶諮商
如果要去伴侶諮商的話
會希望雙方都要有共識,都有希望可以改善彼此的感情
心理師就不會像個別諮商談的這麼深入
主要會針對彼此相處的問題或是吵架做討論
去協助分析說 問題出在哪裡
可能是彼此都希望對方好 但溝通上出了問題導致吵架
就要透過討論 把彼此心中所想的說出來
如果下次在遇到類似的問題 該彼此該怎麼去應對等等
以上
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感情婚姻中的你/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5.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49132129.A.10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