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日日都玩緊「估領袖」》
大家都做過細路,兒時有個好無聊嘅集體遊戲,叫「估領袖」。一班人,無啦啦有個人係領袖,領袖做咩,大家就跟住做,有個局外人就估返邊條友做緊領袖。呢個遊戲亳無樂趣可言,個領袖係無領袖才能,佢撩鼻屎再擺進口食左粒鼻屎又好,瘋狂摑自己都好,大家都跟住做。跟住做動作個班傻仔都無樂趣,個遊戲永世都玩唔完,要不問因由跟住做。
※※※※※※※※※
香港人而家就係日日玩緊估領袖...
你問啲細路「你大個想做乜?你理想係乜?」,佢哋會毫不猶豫咁答「我呀媽想我做乜」。通常都係幼稚園英文教科書個啲職業,doctor,teacher,nurse,accountant,pilot 個啲。
培養個人興趣,就培養「今期流行」嘅興趣。呢排興「創新科技」,小朋友嘅興趣就係寫program。大學揀科,人人都揀醫科,law,會計,商,咁緊係照跟啦。
搵工,人人都考公務員,跟左咁耐無理由唔跟,又跟。 大部份人都考唔到公務員,退而求其次跟大圍入大公司做野。再痴心妄想地覺得「只要入到大公司,就會成為葉榮添。」
入到大公司,人人OT唔敢走,跟左成世,當然要繼續跟。大家好似去紅磡殯儀館守夜咁OT。唔理有無野做,坐得愈耐,對公司愈有「孝心」,只要唔好太有個性,跟大隊唔好離開「靈堂」,努力做「孝子」就有得升職架啦。
升左就要跟隨「習俗」,以「奶奶」嘅姿態教導下一代「孝子」。未到退休個日都唔好俾飽飯佢哋食,灌輸一種「跟大隊」態度俾班細嘅知「你而家受嘅,我以前都受過哂」。
終於做左「領袖」,做左呀姐,當然要每日「早朝」,當自己係皇帝, 拉布式開會。無論我嘅instruction 幾on9,大家都要跟,因為我以前都係咁跟。
※※※※※※※※※
人生係有希望嘅,但個希望肯定唔喺香港...
「邊個做緊領袖?大家都唔care,最重要係跟大隊,跟跟下,我有一日就會做到領袖」... er… 我覺得,一個人嘅快樂係建基於自己嘅自由意志,你嘅意願同走勢唔同,點解仲跟?做到領袖都唔見得有樂趣啦。
如果你好唔開心咁玩緊估領袖,喂,回頭是岸,唔好再跟啦,自己想做咩咪做咩囉。
※※※※※※※※※
PS. 每次聽到親戚讚美我跟到大隊,入大公司打工真叻女,我都覺得好on9,本身我跟大隊,我已經覺得自己on9,仲要俾你班on9讚美我。正如一個入到大台TBB做茄哩啡,有咩咁叻?真正嘅叻,係你可以離開大隊,再鬧返人點解跟大隊。你睇下黃秋生,自己離開大台,再俾大台邀請佢返大台屌大台。我...就係想咁。
估領袖遊戲英文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誰來應徵蔡英文發言人?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華爾街日報》投書談及他的兩岸主張。在分析蔡英文的投書前,我想先分享一位網友在我的臉書中貼的文章。
「對於死刑存廢議題,需要社會有一定的共識,而且要有完整的配套及過渡,用謹慎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對於修憲相關議題,需要社會有一定的共識,而且要有完整的配套及過渡,用謹慎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對於兩岸交流議題,需要社會有一定的共識,而且要有完整的配套及過渡,用謹慎的態度面對這個問題。」
這位網友接著說,「我可以應徵蔡英文的發言人嗎?」這位網友的留言,不正是對蔡英文投書最好的評語嗎?
看完蔡英文的投書,不就是一如以往,蔡英文還是在畫一個空中的大餅,告訴大家:「如果有這塊餅,大家一定可以吃得飽。」、「我一定會讓大家吃到大餅」。但看一看蔡英文的料理桌,空空如也,不要說沒有烤餅的爐子,連用來做餅的麵粉都沒有。
「一個更穩定一致且可持續的對中關係是施政重點」、「建立透明的機制,以強化兩岸互信與合作」、「確保合作精神繼續指引兩岸關係的改善」。這些話誰都會說,誰都不反對,可是人們只想問蔡英文3個問題:「方法呢?方法呢?方法呢?」
在蔡英文訪美前,筆者即曾「預猜」,蔡英文談話的「上限框架」,最多就是「三不變一創造」。也就是「兩岸既有的協議不變,兩岸關係的現狀不變,中華民國的外殼不變,以○○共識創造兩岸的○○框架。」然而蔡英文訪美到目前為止,這個「上限框架」似乎還是太高估也太為難蔡英文了,她的發言,遠比大家所能想像的還要空泛,甚至她出國前還會說的「維持現狀」,現在都藏了起來,立場不進反退。
還有一點更特別的是,當台灣沸沸揚揚地憂心中韓FTA對台灣將帶來的負面衝擊。蔡英文彷彿住在平行宇宙裡,對這件事隻字不提。在蔡英文腦海的治國地圖裡,不但中國那一大塊陸沉不存在,連韓國這一塊也人間蒸發。這怎麼會是一個有志總統的政治領袖應有的態度?
當然,蔡英文這種「化餅充饑」、「望梅止渴」的政治話術,在選舉上可以讓蔡英文的主張隱形化,創造看不見就打不著的戰術效果,是蔡英文避鋒閃火重要的保護色。但紙上的餅不會讓台灣一天一天邊緣化的經濟止饑,想像的梅也不會真的讓台灣漸漸枯竭的經濟解渴。
許多人關心蔡英文在美國的面試會不會過關,我的看法是,當然會。因為美國雖然關心東亞的區域安全,在意台海情結,但如果蔡英文一意孤行的要玩「飢餓遊戲」,美國也拿她沒法子。
但如果這樣一個提不出方法、說不出主張的蔡英文躺著就能當選,大家真要好好想想施明德對蔡英文若當選的4字評語:「毛骨悚然」。
估領袖遊戲英文 在 曹長青 Facebook 八卦
李木通:美國台僑一面倒支持頼清德
【曹長青按語:李木通是美國洛杉磯的台僑領袖,按台灣術語是台派大佬。他曾擔任洛杉磯《台灣會館》董事長,後來創辦《美洲台灣日報》,現任社長。他和夫人經營旅館業和成衣製作,不僅經商有成,而且他還寫一手好文章,條理分明,簡潔有力。在各種報刊發表。他寫的古巴遊記等傳給我,也給人深刻印象,因觀察細微,且看出社會主義的災難根源所在。他多年一直力挺蔡英文,但這次,他卻連續撰文批蔡踐踏民主程序。他在美國幾十年了,更多接受的是美國的政治理念:重視遊戲規則,看重民主程序,程序正義沒有了,就沒有了實質正義。這是他最新的一篇文章,指出分裂民進黨的罪人到底是誰。供大家參考。】
李木通:中執委是分裂民進黨的罪人
為了總統初選,民進黨已經呈現分裂態勢。擁蔡擁頼雙方在臉書、line等社交平台上互相攻擊的程度,已經超過理性討論的範圍。初選後要整合的困難度愈來愈大,重創明年民進黨勝選的機率。會搞到這樣烏煙瘴氣的地步,中執會要負起全部的責任。
比賽開始後就不能改變比賽規則
「比賽開始後就不能改變比賽規則」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原則,民主政治的基石。也是社會大眾的認知,連小學生都懂的硬道理。唯一的例外是參賽者都同意之下,才能進行修改。民進黨在三月二十日完成總統初選登記,按照中執會的規劃,在四月中就該結束。中執會卻在未經參選人同意下,決定延至六月十五日。並且在五月二十二日還在討論要更改「初選辦法」。換句話說,初選已經進行兩個多月,再過三個星期就要結束,現在中執會還在討論初選規則,真是荒天下之大謬。
民進黨已經有初選辦法,而且已經公告了。主席卓榮泰強調,「三月六日中常會及三月十三日中執會,兩次會議議決公布了總統提名初選公告,難道三一三是如同兒戲般通過那樣的公告?」卓主席的話說到了關鍵點。中執會為什麼要改變自己訂定的規則?為什麼?
中執會奧步盡出
上星期中執會搬出了前所未有的民調方式,一是「手機民調」,另一是「三人同框」。手機民調有很多問題,例如手機主人可能是個人、公司行號,外勞甚至是外國人。我本人就有一支,但我在台灣未設籍,應該算是外國人。再者,大都會的人可能一人擁有數支手機,而鄉下地方很多人沒有手機。剛剛結束的立委初選就沒有用手機民調,為什麼這次一定要納入?為什麼?
「三人同框」也是很荒謬,要蔡賴分別與韓國瑜及柯文哲三人同時做民調,這也是前所未有,況且柯文哲尙未表明要參加總統大選。為什麼這次非用不可?為什麼?
四月十日中執會在未經候選人同意下,決議延長總統初選至五月二十二日再做決定,一下子延了兩個月,雙方在長時間的辯論就變成了吵架,再變成無理性的謾罵,終於讓民進黨分裂了。這是民進黨分裂的主要因素,中執會就是分裂民進的罪人,中執委逃不過歷史的批判。
美國台僑一面倒支持頼清德
五月初「辣新聞」的主持人周玉蔻女士,應邀來洛杉磯演講。在閒聊台灣總統初選時,有人提起「美國台僑有百之八十支持賴淸德」,周女士回應「根據我節目聽眾的反應,百分之九十的美國台僑支持賴清德」。另有民進黨美西黨部重量級人士估計,百分之六十支持頼、百分之二十支持蔡、另有百分之二十保持中立或不表態。
美國台僑一面倒支持頼清德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剛剛開始大家都採觀望態度,反正一個月內初選就結束了,我們就支持在初選出線的「民進黨候選人」。沒想到中執會卻把一場初選搞得一團糟,完全違反「民主機制」。漸漸的,大家開始譴責中執會,同情賴清德。
為什麼台僑會與中執會對總統初選的認知,會有那麼大的差異。主要是很多中執委與當權者有利益上的掛勾,而台僑們純粹是為故鄉,不求回報的付出。
中執委們!你們就是分裂民進黨的罪人!
——原載《民報》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