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三小週末
**夜貓放輕鬆**
有沒有人好奇禮拜三為什麼叫小週末?
上網查了一下
據說 因為之前學生禮拜三都是上半天
然後在我國小的時候禮拜六也要上半天
一樣都是半天 但是禮拜六是週末 因為隔天放假
而禮拜三是一週的中間 又讀半天
有一種輕鬆的感覺 所以稱為小週末
下著雨的晚上
來分享你喜歡的休閒活動吧
--------------------------------------我是分隔線-----------------------
!!節目預告!!
→小週末夜
→夜貓宅新聞—哪些行為讓你成為宅男宅女
→日韓銷售排行榜
→西洋歌曲推薦
→娛樂what’s up
→雨天串燒歌曲
#DJ阿超
#港都夜貓子
●夜貓線上收聽
電腦收聽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213
手機收聽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mobile/index.do?id=21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羅卡Rocc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 https://goo.gl/HsWH3X IG在這邊: https://www.instagram.com/roccarocca45/ 粉絲專頁: https://goo.gl/TyMCNm 小時候的電玩似乎都有點被長輩魔化的感覺,不過我認為,任何興趣或嗜好,都應該適可而止,不管是當...
休閒活動排行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八卦
【運動】不管什麼事情,都還是要一步一步的老實做,沒有捷徑的喔!
【神話破滅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
※重點整理※
--------------------------------------------------------
.
一、「高強度間歇」訓練不是忽然發明的新東西,最近幾年之所以會爆紅也不是因為它有多厲害,一切都只是商業炒作的結果。
.
二、新手做任何運動都有機會「增肌減脂」,考量到「運動傷害風險」,「高強度間歇」運動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
三、將「高強度間歇」運動與最大肌力或肌肥大訓練擺在同一天,有可能會「大幅降低」肌力或肌肉應有的成長。
.
四、運動傷害主要是來自「過量的重複次數」,所以即使是某些部落客自創的「溫和版高強度間歇」同樣也很危險。
.
五、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高強度間歇」運動、非做不可,一般會建議你將「高強度間歇」訓練與最大肌力或肌肥大訓練放在不同天執行。(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低強度長時間有氧)
.
六、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高強度間歇」運動、非做不可,但又沒有那麼多運動時間分成好幾天,那就請一定要擺在最大肌力或肌肥大訓練之後再做。(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低強度長時間有氧)
.
七、除非是以競技導向為目標的專業運動員,不然一般人不建議一星期執行超過兩次「高強度間歇」訓練。
.
----------------------------------------------------------
.
現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多在七十歲以上,七十年,看起來好像很長,不過比起歷史的洪流,我們的一生頂多只能算是朝霧所留下的露水,匆匆地,一眨眼就蒸發不見了,無奈受限於大腦的天生設定影響,人類的記憶多半都是短暫的,導致很多人容易錯將眼前的人、事、物當成恆古不變的真理,明明有諸多證據擺在眼前告訴你事實絕非如此還是執迷不悟......
.
-這幾年來風靡一時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就是其中一例-
.
國際四大健身認證機構之一的ACSM每年都會針對全美運動市場熱門趨勢進行調查,如果大家回去翻翻過去的資料,你一定會非常意外,「高強度間歇」原來根本不是什麼新玩意兒,甚至在幾年前,「高強度間歇」連前五名都擠不進去,那為什麼它能從沒沒無聞突然變那麼火?那麼紅?每一個部落客、健身教練、瘦身達人開口閉口都是TABATA、四分鐘增肌減脂呢?
.
答案很簡單,其實這項運動本身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奇效,現在的「高強度間歇」依然是過去的「高強度間歇」,真正令它神奇的其實是一種市場策略,也就是包裝、行銷還有如何說服大眾的話術......
.
運動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只是一項輕鬆的休閒活動,但對於靠其營利的人來說,這是一項非常好賺的生意,為了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慾望,商人自然每一年都要推出新產品、喊出新口號、畫出新願景,但就像皮拉提斯、功能性訓練等所有曾經紅極一時的流行一樣,這幾年來「高強度間歇」在一堆不專業部落客的吹捧下,從每天運動十分鐘到七分鐘到五分鐘到四分鐘到一分鐘......
.
這牛皮已經吹得太大了,大到只要稍微有腦的人都知道背後一定有問題......
.
除了「異常容易受傷」的風險外,「高強度間歇」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它的效果並沒有那些部落客標榜的這麼了不起,繼上一次跟大家分享《狂做「高強度間歇」,肌肉越做越少》的研究後,最近又有一份針對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新手研究指出,對比「每星期兩次肌力訓練的人」還有「每星期兩次肌力訓練後再加高強度間歇的人」,結果多做了「高強度間歇的這一組新手」,實驗結束後的肌肉成長反比「專心只做肌力訓練的新手」少了整整近20%!
.
20%啊!
.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並不難了解,讓我們回到運動生理學的基本來思考,人類的身體本來就很不擅長「多工處理」,當你把最大肌力和肌耐力訓練混在一起做的時候,身體通常會擇一方向發展適應,一般來說的優先順序都是從「簡單到難」,所以你的肌耐力訓練很容易吃掉部份最大肌力訓練的效果......
.
一般人所謂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其實不過是一種「局部肌耐力訓練」,台灣TABATA教主李一休所示範的教學影片就是最好的範例,沒有強度、沒有負荷、從頭到尾不停重複幾個簡單動作,如果你的「高強度間歇」都是這樣子的水準,那不只不會增肌減脂,甚至有可能會降低你的最大肌力與肌肉成長的潛質......
.
我們都知道,對於毫無運動經驗的新手來說,做任何運動都有可能會瘦、會長肌肉,但就像前面幾段提到的,幾乎全世界的運動專家、學者都同意,「高強度間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運動方式,絕對不適合肌力貧弱的初學者進行,即使是一羞那種自行腦補過後的「溫和版」也一樣......
.
為什麼?
.
我想很多小朋友、新朋友都不理解這個概念,除非你的運動能達到職業級、奧運級那種競技水準,不然多數的運動傷害,都不是因為運動強度過高所致,多數的運動傷害,其實都是來自「過量的反複次數」,就拿膝蓋傷害來說,動輒深蹲250公斤、270公斤的舉重選手,膝蓋受傷排名卻常在所有運動中敬陪末坐,相比之下,足球、跑步、自行車等不斷反複使用膝關節的運動倒是膝傷排行前幾名的常客......
.
當然,「高強度間歇」訓練絕對不是一無是處,所以這篇文章的標題叫《神話破滅的「高強度間歇」訓練》,而不是《「高強度間歇」無三小路用》,因為任何訓練工具都有其存在意義,對於職業級或以競技水準為目標的運動員來說,「高強度間歇」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訓練,多數的競技運動像格鬥技、籃球、足球,比賽時幾乎有80%的時間都是處在「高強度間歇」的環境之下,為了提升身體的通風效率,模擬比賽實況的訓練有其必要性......
.
但對於將運動視為休閒的族群,尤其是新手,不管做任何運動,只要搭配正確的飲食,都能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這時考量到「受傷風險」的問題,與其參加那些網紅為了洗臉書互動率亂發起的「連續30天OOXX」活動每天在家空手深蹲100下,那你還不如一星期上一次健身房老老實實負重蹲個3組10下,甚至游泳、跑步、打打球都比上網看影片學人家亂做什麼TABATA好多了!
.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根據ACSM的調查,「高強度間歇」訓練去年就已經被「徒手訓練」打敗擠下龍頭寶座,然後今年「穿戴裝置」又打敗了徒手訓練成為時下最潮的行頭,但這些口號、趨勢、流行,終究只是暫時的、假的,如果你的人生永遠都在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靠那些只會花拳繡腿、譁眾取寵的部落客來教你怎麼做,你又怎麼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
我甚至可以跟你保證,十年、二十年後,根本不會有人記得什麼BANANA這些鬼東西......
.
.
.
.
.
.
但像最大肌力、肌肥大、肌耐力、心肺能力這些基本的鍛鍊,卻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經典款!
.
#BACKTOTHEBASIC
#基礎最重要
#簡單就是美
.
※延伸閱讀※
.
《2016年運動趨勢調查》
http://ppt.cc/1PDaJ
.
《再說一次,TABATA 不是初學者可以看影片練的動作!》
http://svging.pixnet.net/blog/post/294048487
.
《想變瘦,就一定要先變強壯》
http://ppt.cc/6msp5
.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659479
休閒活動排行 在 ViVi吃喝玩樂 Facebook 八卦
日本的「一個人(おひとりさま)」活動,表示不結伴同行,只有自己一個人去做。例如:「一個人的居酒屋」、「一個人的卡拉OK」、「一個人的燒肉」
應該有人覺得只有自己去也太孤單了吧,但也有人就不這麼覺得。不過日本社會的交際還蠻麻煩的,有時結伴還不如一個人。只不過有些活動,就算是一個人也相當有難度呢。#マイナビニュース 詢問了男男女女1000名”一個人的休閒活動界限“究竟在哪?
大家選出「一個人無法去做的活動」第一名是「露營」
第二名是「打保齡球」與「遊樂場」並列,第四名則是「海水浴場」
第一名的「露營」有78.3%的人覺得無法一個人去露營;只有21.7%的人覺得一個人去露營也ok(想想,一個人露營的難度跟寂寞度真的蠻高的,一個人生營火,一個人趕蛇,一個人野炊)
マイナビニュース當然也詢問他們對於”露營“這件事無法一個人做的理由。理由包含了「在漆黑的大自然中,一個人不只寂寞,還很可怕」、「又不是苦行僧修行,一個人去露營的意義到底在哪?」、「露營好玩的地方就是大家同心拹力一起搭帳篷或是一起做飯,一個人的露營真讓人無法想像」
🔻マイナビニュース一個人無法去做的活動排行如下:
第1名「露營」
第2名「打保齡球」
第2名「遊樂場」
第4名「海水浴場」
第5名「滑雪或是滑雪板」
第6名「海外旅行」
第7名「卡拉OK」
第8名「音樂祭」
第9名「祭典」
第10名「動物園」
第11名「現場演唱會」
第12名「水族館」
第13名「運動觀賽」
第14名「國內旅遊」
第15名「美術館」
第16名「電影院」
第17名「購物」
以上17項,我一個人做過14項左右耶www
你/妳一個人可以做哪些活動呢?
(照片是我上次跟家人去露營時的帳篷。)
休閒活動排行 在 羅卡Rocca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 https://goo.gl/HsWH3X
IG在這邊: https://www.instagram.com/roccarocca45/
粉絲專頁: https://goo.gl/TyMCNm
小時候的電玩似乎都有點被長輩魔化的感覺,不過我認為,任何興趣或嗜好,都應該適可而止,不管是當做休閒活動,或是想要名揚四海,端看自己的決定!
德周土城店: 新北市土城區學士路57號1樓
#德周土城 #電玩店GO #羅卡Rocca
上一部影片: https://youtu.be/ByWWfLhajxg 音速小子搭檔組隊大賽車開箱
https://youtu.be/gIaIcKKlxak 羅卡跑去電玩店打工了!?
https://youtu.be/RDq_I4m2Wag 圓剛CV710擷取盒開箱
https://youtu.be/EnJq5SBvC54 頻道中流量排行前十名的遊戲
https://youtu.be/pwrFtoB11GA 這兩款遊戲居然這麼難買!?
https://youtu.be/i2kt9GpMNEM 過年專用的氣派好禮開箱囉
https://youtu.be/6UUsXOWQ5Pc 迷你PS開箱啦
✔攝影工具:
SONY A7III + ZEISS 2.8 18mm
SONY A6400 18-135mm 3.5-5.6
Canon 80D +15-55 F3.5-5.6 + 10-22 F3.5-4.5 + 50 F1.8
SONY RX100M5A
GOPRO HERO5 Black
iPhone XS
Dji Mavic Air
Rode VideoMic
Rode VideoMicro
剪片軟體:Final cut pro
喜歡我的影片歡迎按個讚、分享一下,再幫我訂閱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gT0eifGSoE/hqdefault.jpg)
休閒活動排行 在 上班族的小確幸!十大人氣都市休閒! | 每日排名調查 的相關結果
經過繁忙的新年,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們最喜歡從事哪些活動來度過假日呢?快來看看吧! · No.10 知性赴展覽 · No.9 貴婦下午茶 · No.8 廝殺揪網咖 · No.7 好友共 ... ... <看更多>
休閒活動排行 在 這些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比看電視更好| 大紀元 的相關結果
看電視是休閒活動排行榜的第一名,佔據每日平均近3小時,超過平均休閒時間的一半。排名第二的是社交活動,佔每天約38分鐘左右;而閱讀部分,75歲以上 ... ... <看更多>
休閒活動排行 在 【新聞】國人休閒大調查:跨越45 歲逾五成愛上這些運動 的相關結果
總和來看,最受國人歡迎的前十大休閒活動,是看電視(68%)、上網(64%)、散步或慢跑或單車(47%)、旅遊(42%)、看電影(41%)、逛街(35%)、聊天(3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