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下的聲音
還記得世說新語中的那一場雪嗎?
白雪紛紛何所似?謝朗搶答說:「撒鹽空中差可擬」。當時只有8歲的妹妹謝道韞隨口回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伯父謝安聽到大笑樂!
這句話從此奠定了她「詠絮之才」的歷史地位,並收錄在三字經當中「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吟詠」。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要娶才女,壓力山大。謝大小姐家世好到爆表!伯父謝安是當朝宰相,父親謝奕是安西將軍,家族人才輩出。
在講究門第的東晉社會她的選擇並不多。能與謝家門當戶對的,只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
伯父謝安在王家子弟中暗自比較,細心挑選。原本看上老五王徽之(就是課文第一則雪夜訪戴的王子猷)。後來覺得他太任性荒誕便做罷。最後選了忠厚老實的王凝之。伯父一片好心卻給侄女的婚姻和人生埋下悲劇的伏筆。
謝道韞婚後回娘家作客時,悶悶不樂,吐露心聲說:「我們謝家兄弟都那麼傑出,天地間怎麼還有王凝之這樣的庸材?」
在那個文人輩出的時代,她對平庸的耐受度真的不高!
但她不強求丈夫,也不受命運綑綁,自己依舊讀書吟詩,也克盡婦道,淡然自處。謝道韞共生了四子一女,以為可以平穩的過完一生。但生活從不會讓你一直順遂!
後來遇到農民起義,暴亂四起,身為守城內史的丈夫,不僅不聽她勸告早做準備,也不組織軍隊抗敵。反而每天設壇祈禱盼著神仙下凡幫他趕走叛軍。果然兵臨城下,敵人長驅直入,慌亂中丈夫自己帶著子女們逃亡,才出城就被抓被殺,全部送死!
已經中年的謝道韞在城中組織家丁,一手抱著三歲的外孫,一手拿刀殊死拼搏,殺敵數人,最後寡不敵眾被俘。叛軍將領因仰慕她的才華和品學,並感其節義,最後放她和外孫一條生路,送到鄉下,孤獨終老。
謝道韞從此噤聲,但她綻放過的才情從不曾在歲月中褪色。人生際遇有如風中飛絮水中萍,聚散兩無情。
輕輕 落在我掌心
靜靜 在掌中結冰
~~~
我慢慢地聽 雪落下的聲音
誰來賠這一生好光景?
PS:分享一個謝道韞的小故事,她當年出嫁後有一次回娘家看到小弟愛玩不思進取。做姊妹看不下去,就駡了弟弟:「你怎麼還是這麼不長進,是天份有限,還是俗事太多?」才女駡人果然有效,弟弟從此發憤圖強,後來擔任前鋒都督,以八萬軍力戰勝前秦苻堅的八十萬大軍!這個弟弟就是打贏淝水之戰的名將——謝玄!
各位下次駡弟弟可以參考!
註:此篇108課綱已刪除。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PILI 霹靂布袋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跡、地冥、人覺,掌握風雲的玄黃三乘,鬥智、鬥力、鬥局。鬼麒主伏字羲再出江湖,御命丹心君奉天捨身入局,三教聖劍之謎、獄龍斬之亂,武林局勢撲朔迷離,正邪難辨,究竟最後的陰謀者是誰?誰又是最後的救世者?示流島上脫俗仙子談無慾、公孫月遭遇變數,意外的變局,蝴蝶君能否順利救回公孫月,示流島上又究竟隱藏怎樣的...
伏字 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書法消逝的年代,董陽孜醉行墨境
【董陽孜,1942年出生於上海,自幼臨習書法,自顏真卿楷書和魏碑臨寫入門,後經蘇軾與黃庭堅等傳統書家行草,並於1960至1970年代的求學階段接受各項西方媒材訓練,於書寫中逐漸溶入西方現代藝術構圖,呈現視覺藝術與書法融混的美學。其筆力剛健雄渾、奔放,書寫的字形結構佈局等自成一格,以獨特的書寫與詮釋開創了「文字藝術」的新風貌。「董陽孜:行墨」是藝術家董陽孜的首次回顧展,重新梳理與展出她橫跨50年來以筆墨作為媒介所進行的創作實踐之旅。】
{內文}
董陽孜的書藝由父親啟蒙,10歲時每日臨帖,一百個大字 小楷兩百字,反覆摩寫顏真卿「麻姑仙壇記」,北一女在學時已經摘得國際書法獎,師大美術系之後,進入美國麻州大學攻讀油畫,在紐約擔任獨立設計師,西方藝術的思維和構圖表現手法,明暗 透視 幾何的方形和圓點,關鍵性地啟發影響後來的書藝創作。
(董陽孜\書藝家)
我們的文字藝術可以怎麼發展,不要侷限,傳統有需要,當代更重要,所以我在做我的文字藝術,我是以一個當代藝術家自居鎮鎮
臨帖無論如何出神入化 直追前人,也不可能將王羲之 顏真卿,從書法神壇中請下 取而代之,當代藝術家如何「血戰古人」,只能不斷思索 另創新境,握著千年不變的毫筆 革傳統的命,董陽孜踏上實驗的先鋒道路,在西式的正方形空間,先打破書法固有的「行氣」,1973年,「滄海之晃漾浥勺水 不足以削其廣」,書藝家覺得自己終於有所突破,「作新民」甚至獨創以金字塔般的三角形構圖,「色難」的濃淡 繁簡 疏密 大小對比,同樣前所未有。
(董陽孜\書藝家)
我先打草稿,我先選字句
1997年藝術史學者孫曉鈴製作的紀錄片「The Living Brush」,為書藝家創作過程留下珍貴史料。
(聲音來源:董陽孜紀錄片)
我創作了一系列屏風,屏風是我的主要形式,尺寸非常大,所以我把四張紙拼在一起,做出這個屏風
書藝家落筆前是深思熟慮的形狀的確立,字體的選擇 位置的安排,尺寸的大小 墨色的濃淡,她先打出草稿 然後試寫,有時一揮而就有時反覆重來。
(張芳薇\聲音來源:北美館策展人)
99年到2000年出頭,這是我覺得非常成熟,應該是說董陽孜老師成為一個藝術家,她所發展出來的高度有表現力的那個就是形式解放,以及超越所謂書法的「書畫合一」的作品。
(董陽孜\書藝家)
我從來寫字無論寫多大,多辛苦,我都是一個人,我就覺得藝術是應該一個人做的,獨立完成,從來沒有在我腦裡面,我要找一個人來幫我拉紙頭或幹嘛,沒有。
從1997年的紀錄片到2019年的影像,董陽孜在工作室裡,頸圍始終掛著一條毛巾,腳踏在地板上拼接起來的白紙,眼神專注地凝視,想像著如何用或濃或淡的黑墨與筆觸,展現文字的意境,圖像般的韻律 速度與美感,她無法如傳統文人書家,端坐在案頭上揮灑,這是她標誌性的「巨大書寫」。
(林平\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你一定要從上往下的鳥瞰,在樓梯上停留一下,就好像你到了大峽谷的那種感覺,董陽孜的書法,她某種程度已經超越了身體的尺幅,那個字比她人還大,不只是文字的尺幅很巨大,它其實表示她的心,是跟整個的巨大空間進行回應,對於崇高的 壯美的空間進行回應,巨大的書寫,這句話不只是講了她書寫的本質,其實也講了她這個藝術跟空間的關係。
北美館的「行墨」展,在空間設計師陳瑞憲協助下,善用展場的條件,讓「巨大書寫」留下罕見的視覺經驗,以面對面 背靠背方式,整個長廳紀念碑一般地鋪排出15件,長776公分 寬180公分的鉅製。
(董陽孜\書藝家)
我對大的東西,並不是那麼膽怯,因為我從前就是在畫大的油畫,但是挑戰在哪裡,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我要把它一氣呵成,決定在哪裡,一筆下去 定江山。
董陽孜每一幅作品的字義,向來並非無端生事,都是書藝家有感而發。
(聲音來源:董陽孜\書藝家)
「鑄山煮海」,那個時候民進黨想要加入聯合國,那是多費力啊,是不是,過去歷史當然各有批評,可是我說我們用「鑄山煮海」的精神,來把我們台灣建立起來就好了,我早期聽李濤的節目常常聽完了,這個睡眠就是不會好睡,那天晚上居然聽到說,吳淑珍一個手錶兩百萬,所以第二天我馬上有一個句子出來,「山雨欲來風滿樓」,911賓拉登那個轟炸雙子樓,接下去馬上就SARS,所以我馬上就找一個句子,我說人自作孽,是不是,自作孽,老天爺給我們這麼好的大自然,結果這樣,所以「天子之怒 伏尸百萬 流血千里」,「行於其所當行 止於其所不得不止」,是我去聽了朱宗慶打擊樂,所以我回家翻書讀書,就找出都是點點點的文字來表達,「誰共我醉明月」,這有一點感情,中秋節對著外面月亮,我是一個人過的。
誰共董陽孜醉明月,電腦 手機的時代裡,有誰還在寫書法,但是舞團 書籍 影展,機場 車站 公家機關,她的書藝無所不在,也試圖用當代的手法,將書藝成為這個時代 這塊土地獨特的文化風景,也許董陽孜終將成為書法藝術,留存下來的最後一人。78歲,她說還會繼續用自己的筆,自己的線條,堅定地走出傳統與創新的下一步。(採訪撰稿/屈繼堯 攝影剪輯/溫明書)
伏字 羲 在 蔡正元 Facebook 八卦
中國漢族
中國漢族是七萬年前離開非洲進入中國大陸的智人Homo Sapiens後裔,都屬於蒙古人種Mongoloid 。這些遍佈中國土地上的蒙古人種,在一萬三千年前第四紀冰河時期的冰盛期結束時,脫離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社會,開始進入有農耕生計的新石器時代。
農耕生計方式使這些蒙古人種由游團Band社會發展成部落Tribe社會,黃河和長江流域的這些農耕部落就是中國漢族的祖先。黃河流域以粟黍農耕為主,長江流域則以稻作農耕為主,長城以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發展出畜牧型農耕社會,到了青銅器時代更演化為游牧社會。但史前時期的華南和東北在新石器時代始終維持著狩獵採集社會的生活方式。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國農耕部落已相當發達,九千年前河南新鄭的裴李崗、八千年前河北武安的磁山、七千三百年前甘肅秦安的大地灣都是黃河流域粟黍農耕部落的遺址。
七千年前黃河中游的河南澠池的仰韶村、陝西西安的半坡村和臨潼的姜寨、河南三門峽的廟底溝、河南鄭州的大河村等都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粟黍農耕部落,稱之為「仰韶文化」,相當於神話傳說「盤古、伏羲、神農」的三皇時代。
黃河中游河南洛陽的王灣村、河南鄼城的王油坊、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等地方,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則從部落社會進化到酋邦式Chiefdom的農耕社會。河南鄭州西山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出現用土塊築牆,把聚落圍住的「城郭聚落」。這些現象相當符合傳說中以「黃帝公孫軒轅」為首的五帝時代。傳說公孫軒轅的首都在河南鄭州,神農酋長姜烈山的首都在山西永濟的蒲州鎮,兩人領軍大戰於阪泉,即山西運城解州鎮,神農酋邦兵敗投降。阪泉之戰是中國由酋邦聯盟走向國家組織State的第一場大型戰爭。
酋邦的出現,會伴隨著「環壕聚落」和「城牆建築」的出現。聚落四周有壕溝環繞,供防禦及防洪之用,形成「環壕聚落」。新石器時代早期在中國東北遼河西岸已出現興隆漥、查海、白音長汗等的環壕聚落,長江中游的湖南灃縣的八十壋也出現環壕聚落,但黃河中游和渭河流域尚未發展出環壕聚落。直到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渭河上游甘肅秦安縣的大地灣、渭河下游陝西西安半坡村、臨潼的姜寨、黃河下游安徽蒙城縣的尉遲寺才出現環壕聚落。
新石器時代晚期,城牆建築出現在黃河中游山西襄汾縣的陶寺村、河南新密市的古城寨、輝縣孟莊、淮陽縣平糧台、登封市王城崗、郾城縣郝家台等地。河南新密市古城寨的城牆東西長460公尺,南北長370公尺,高度15公尺,寬度40公尺。陶寺的城牆東西長560公尺,南北長1000公尺,後來東西長更擴大到1800公尺。
黃河下游部份,五千五百年前山東泰安的大汶口到四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山東濟南的龍山鎮已具有發展出酋邦條件的「龍山文化」。 新石器時代中期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和晚期黃河下游的龍山文化形成中華文化的基礎,所以中華文化又稱「黃河文明」。在龍山文化階段,山東出現了城牆建築,山東荏平縣「教場鋪」有東西長1100公尺、南北長300公尺的城牆,山東陽谷縣景陽崗有東西長400公尺、南北長1150公尺的城牆,這兩座城牆都是用版築技術建造而成,城內還有版築基壇,可能有宮殿建築。
山東在當時被稱為「東夷九黎」,「東夷九黎」的龍山文化以薄如蛋殼的黑陶製作技術崛起,並傳入黃河中上游。這些區域吻合中國史書記載的「蚩尤」統治區域,蚩尤領軍與公孫軒轅大戰於涿鹿,蚩尤兵敗陣亡。涿鹿位於河北、河南、山東的交界處,涿鹿之戰後,公孫軒轅的勢力範圍擴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黃河中下游。
龍山文化晚期,黃河中游山西襄汾縣陶寺村出現東西長1800公尺、南北長1500公尺的大型城牆,城內有宮殿建築,還有高三層樓可觀天象的祭祀基壇,這個陶寺城後來明顯遭到暴力破壞,城內人遭到屠殺,該城也遭廢棄。陶寺遺址出土四千年前的扁壺,繪有類似「父土兀」的紅色文字符號,稱「朱書文字」,被認為是「父堯」或「文堯」,間接佐證「帝堯」的存在不是傳說,而陶寺不只是酋邦,更可能就是史書上「五帝時代」陶唐國「帝堯」伊祁放勳的首都。
河南新密市新砦遺址尚殘存有東西長960公尺的城牆,南北城牆被鄰近的雙洎河破壞僅存160公尺的遺蹟,城內面積達70萬平方公尺。沿著城牆外有壕溝,這個壕溝外側還有長達1500公尺的外壕。城牆內部西南側還有內壕,城內中心位置有一座東西長50公尺、南北長14.5公尺的宮殿建築。
考古學家依時間順序判斷,新砦可能就是毀滅陶寺的新霸主。伊放勳的首都如果遭到新砦的攻擊和屠殺,《竹書紀年》所述有虞國「帝舜」姚重華囚禁陶唐國「帝堯」伊祁放勳,擊敗堯的兒子伊祁丹朱,支持丹朱的「三苗」遭舜鎮壓而滅亡。這段歷史記載,舜發動暴力政變,奪取堯政權的撰述,可能才是正史,堯舜禪讓政治只是後代的政治宣傳。舜的首都傳說是河南虞城縣,但虞城尚無城牆的考古證據支持。
如果河南新砦是舜的首都,則《竹書紀年》的歷史記載將獲得考古證據的支持。河南新砦在鄭州的西南邊,進攻山西襄汾也比河南商丘西邊的虞城近很多。《荀子》和《韓非子》的記載和《竹書紀年》一致,《荀子正論篇》說:「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韓非子說疑篇》說:「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長江中游北邊和漢水流域的湖北天門市石家河有東西長1100公尺、南北長1200公尺的城牆。湖北應城市的陶家湖、門板灣,荊門市的馬家院、荊沙市的陰湘城也都出現城牆建築,但未發現有宮殿建築物。陰湘城的城牆基底寬40公尺,高5公尺,東西長580公尺,南北長500公尺,城牆外有寬45公尺的壕溝環繞。這些城牆建築的地點卻是史書上「三苗」的統治區域,也幾乎是在同一個時間建築起來,又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被廢棄,原因可能是戰爭或洪水。中國史書記載,「三苗」遭帝舜姚重華鎮壓敗亡。
長江下游南邊在六千年前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浙江嘉興的馬家濱、上海青浦的崧澤村、五千三百年前浙江餘杭的良渚等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稻作農耕相當發達的部落或酋邦。長江以南的這些部落和酋邦在中國史書上並無記載,當時的文化水平並不比黃河流域差。浙江餘杭的良渚城牆建於四千五百年前,東西長1,700公尺、南北長1,900公尺,寬60公尺,高達4公尺以上。良渚作為長江下游以南最大的酋邦,既是中國當時的玉器製作中心,也是稻作農耕的生產中心。良渚的莫角山有一座土台,東西長760公尺、南北長450公尺,做祭祀之用,因此良渚也是長江下游南邊的宗教中心。良渚的稻作文化和拍蓆紋陶器技術被認為影響了江西贛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以及福建的曇石山文化和台灣島的大坌坑文化。但良渚酋邦在中國史書上並無記載,考古證據顯示這個「良渚文化」從五千三百年前出現,存在至四千年前突然滅亡。
總之,中國在四千年前已是酋邦林立的土地,酋邦之間合縱連橫的聯盟,出現神農氏族的姜烈山和有熊氏族的公孫軒轅等權威很大的聯盟共主,作為酋邦聯盟的共主與各個酋邦的酋長之間的關係,開始產生君主與諸侯的政治原型,這種原始政治架構提供中國漢族形成的政治條件。
公孫軒轅擊敗姜烈山,有熊酋邦合併了神農酋邦,讓後世中國人自稱是公孫軒轅和姜烈山的「炎黃子孫」有了歷史憑據。後世把酋邦聯盟的共主宗教化,稱為「天子」,並賦予政治性的「帝號」,但當時尚不具備由酋邦聯盟進化到國家組織的歷史條件。
夏朝是中國漢族從酋邦聯盟進化到國家組織的第一個王朝,考古證據較接近《史記》所述的夏朝都城可能分別是河南登封的王城崗和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這兩地都有城牆建築的遺蹟。二里頭的城牆東西長300公尺、南北長370公尺,可能是當時的宮牆。另建有兩座宮殿,一號宮殿東西長108公尺、南北長100公尺,二號宮殿東西長58公尺、南北長73公尺。二里頭的東邊還有寬10公尺的環壕。從公孫軒轅到夏朝,中國漢族因此自稱「華夏民族」。
商朝是中國的第二個王朝,也是第二個國家組織。這個朝代發展出來的鐘鼎文和甲骨文是中國文字的基石,中國文字的非拼音特性在商周兩代成為各地諸侯酋邦的共同文字,跨越各地的語言,提供中國從諸侯林立的鬆散王國逐漸走向統一帝國的文化要素。到了秦漢兩代,華夏族改稱漢族,形成民族的政治條件和文化要素都已獲得堅實的鞏固,漢族作為ㄧ個民族的主客觀條件完全成熟。
請參閱《台灣島史記》
作者:蔡正元
伏字 羲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評價
天跡、地冥、人覺,掌握風雲的玄黃三乘,鬥智、鬥力、鬥局。鬼麒主伏字羲再出江湖,御命丹心君奉天捨身入局,三教聖劍之謎、獄龍斬之亂,武林局勢撲朔迷離,正邪難辨,究竟最後的陰謀者是誰?誰又是最後的救世者?示流島上脫俗仙子談無慾、公孫月遭遇變數,意外的變局,蝴蝶君能否順利救回公孫月,示流島上又究竟隱藏怎樣的危機?https://www.facebook.com/BattleImmortalsDemons2/

伏字 羲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評價
天跡、地冥、人覺,掌握風雲的玄黃三乘,鬥智、鬥力、鬥局。鬼麒主伏字羲再出江湖,御命丹心君奉天捨身入局,三教聖劍之謎、獄龍斬之亂,武林局勢撲朔迷離,正邪難辨,究竟最後的陰謀者是誰?誰又是最後的救世者?示流島上脫俗仙子談無慾、公孫月遭遇變數,意外的變局,蝴蝶君能否順利救回公孫月,示流島上又究竟隱藏怎樣的危機?https://www.facebook.com/BattleImmortalsDemons2/

伏字 羲 在 PILI 霹靂布袋戲 Youtube 的評價
天跡、地冥、人覺,掌握風雲的玄黃三乘,鬥智、鬥力、鬥局。鬼麒主伏字羲再出江湖,御命丹心君奉天捨身入局,三教聖劍之謎、獄龍斬之亂,武林局勢撲朔迷離,正邪難辨,究竟最後的陰謀者是誰?誰又是最後的救世者?示流島上脫俗仙子談無慾、公孫月遭遇變數,意外的變局,蝴蝶君能否順利救回公孫月,示流島上又究竟隱藏怎樣的危機?https://www.facebook.com/BattleImmortalsDemon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