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的家屬不符合社會期待】
首先,這篇無關死刑廢存的辯論。只針對那些惡意抹黑重傷受害者家屬的有心人士。在此之前,要向受害家屬道歉,因為勇敢的母親希望社會能夠不要仇恨,她盡力的在撫平全台灣的傷痛。但次時竟然有一群人,獵巫可以獵到受害者家屬身上。我真的無法坐視這樣的不負責任的惡意言論在網路流傳。請大家譴責這樣的言行。不能縱容這些囂張的人。
本圖內文出處不禮貌鄉民團:
小燈泡的母親在事件發生以來一直很堅強,讓我很感動也很佩服。但這社會上卻有一群人期望她崩潰。因為她沒崩潰,這群人就崩潰了。
( 團長BOSS )
https://goo.gl/a3VlJe
小燈泡媽媽:我不支持死刑 但我不同意廢死
http://newtalk.tw/news/view/2016-04-02/71795
看完真的覺得這位受害者媽媽真的很可憐,還要被洗版逼著出來聲明自己的政治立場、死刑立場,被逼到私人部落格關版。那些逼她的人是瘋了嗎?那些虛情假意的站在受害者家屬那邊,好像要替他們說話,但其實只是別有目的要利用家屬的情緒達到政治訴求的人,因為家屬異常冷靜,沒有被煽動情緒,火燒回來了,竟然惱怒到把開始責備家屬,甚至酸她「冷血」「想紅」「不愛女兒」「是不是要出來從政了」。這些言詞的邪惡,我認為完全不下於殺人兇手。人家是吸毒到腦袋壞掉了,那你們這些坐在電腦前高談闊論的又是什麼貨色?就是那些平常嘴上最愛掛著「不要製造仇恨」「不知道怎麼教小孩啦」的那些偽善垃圾。
張小博:
「以重大刑案來說,台灣社會(編按:這種莫須有的「台灣」原罪請自動切換成「中華」)就會非常喜歡要求受害者家屬照劇本演出。首先是選角,台灣人對於受害者是有資格限定的,你必須要滿足視覺動物對於『既定弱者』的想像。(中略)
台灣人民想像中的受害者必須要是驚慌失措的、家屬痛哭司法要還他公道,這樣社會大眾才能理所當然的把情緒發洩更加的正當化,雖然有人認為這源自於善意的憐憫心,但筆者覺得也滿假的,因為前面說過他們只對『既定弱者』會這樣。(中略)
然而,這次的事件卻出現了變數,就在一切都照劇本上演的時候,身在風暴中心、群眾情緒著力點的女童媽媽,卻一反往常的從家庭、教育談起,希望大家不要再為死者代言,放下仇恨等等.... 此舉無異跌破眾人眼鏡,群眾的紛飛紊亂情緒瞬間失去重心。
被潑了一桶冷水的群眾,開始感到憤怒,他們的情緒必須要找到出口,於是開始有人批評她沒資格當媽媽,說小孩會死不瞑目,認為這母親怎麼可以對於社會大眾幫助他譴責殺人犯不領情,民眾還會試圖追殺那些主張廢死的立委,一如本文若刊出,筆者會遭受同一批人的謾罵一般,這樣的社會是無法理性討論如何預防犯罪以及死刑存廢的。」
節錄自:https://goo.gl/otLUq9
這些人,都不是為了死刑廢存在辯論,而只是情緒發洩,甚至有政治目的的在鬥爭。對,就是那個叫做「瘋吱谷」的政治社團。虛情假意躲在受害家屬背後,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令人看了做噁。難怪女童媽媽會發文請大家不要消費他女兒。
你們他馬的把人家當政敵再打。怕產生下一個洪仲丘大姊。大家可知道,那些把洪姐當政敵在打的網友,都說她是「踩著弟弟的屍體往上爬的人」我第一次看到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現在那些假裝要幫女童媽媽伸張正義的惡魔,在利用不到別人之後,會吐出「踩著女兒的屍體往上爬」也不令人意外了。
那些整天叫別人不要仇恨的,最會製造仇恨。那些說懂得愛就不會恨的,根本不懂的愛。講的滿口的官話,真實的內心吐出來的都是不堪入目的髒東西。他們非常害怕,害怕如此理性、冷靜的態度,怕這樣的高度人會成為帶給政治又一波清流。於是他們說了那些先發制人的話,這位媽媽日後萬一從政,也就可以順利抹臭了。人家才剛經歷喪親之痛,卻去惡意的懷疑別人有政治目的,這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政治意圖。
James Hsieh:
以小燈泡媽媽的腦袋清楚
對孩子與台灣社會那份真誠滿溢的慈悲與愛
燈泡媽才是最好的兒福立委人選
絕對會比那個把兒福當香奈爾套裝穿的垃圾尖兵
更稱職一萬倍
台灣會出王育敏這種兒福利委
玩弄死刑還當黑心企業門神與爛黨抹黑狗
正是"兒福只是一場政治秀"的最佳舉證
就如那些沒有人性的預防針所說好了,日後女童媽媽擔任兒福社福相關職位,高度和見識都比現任一堆華腦官僚清楚多了!
有一個很鮮明的對比,白冰冰女士。她就是中華文化非常中意的那種劇本。觀察她的對這些事件的言行,大家只能感受到滿滿的恨,沒其他的了。沒錯,她歷經了喪女之痛,當然有恨的權利。但是中華人就愛這一味的,覺得她夠恨,就把能力和社會貢獻做上連結,把大眾的責任交給她了。簡直邏輯智障。大家知道馬英九當了總統之後,大力挺挺馬的白冰冰,被聘進馬政府當「國策顧問」嗎?到今天還是現任的喔。請問這幾年她提出什麼好國策?
老藝人控白冰冰 假補助顧自己
http://ent.ltn.com.tw/news/paper/635758
為什麼白冰冰這種人可以當國策顧問?誰來告訴我?今天如果兩個歷經喪女之痛的媽媽要選一個為公眾服務,誰的格局能勝任?看今天中華民國這鬼邏輯,相信一堆人還是會選白冰冰。
以下是部分網友截圖。
邪惡合集
https://goo.gl/XSbi53
邪惡合集之二
https://goo.gl/2UIVJ7
邪惡之三
https://goo.gl/3F5ZbN
有些人不相信台灣怎麼會有那麼多惡毒的人,那些發聞者應該沒什麼朋友,或是罐頭帳號吧?上面這個案例,朋友約5千人,追蹤人數近3千人,儼然是個公眾人物等級的意見領袖。他們的信徒是認同這樣的思想的。究竟他們的信仰是什麼呢?看文字明明就是中二屁孩,年齡卻比我們的父母還大,無法相信這種人是我們的長輩。
這幾天處理這個議題都儘量不要去講這些負面的東西,但是這些邪惡的言論和社團不親眼看到,你不會相信有這麼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思想,並且還真的有不少人認同並廣傳。一定要讓大家知道,這個社會不由得他們自私懦弱的不斷傷害他人。他們的意圖也不會得逞。
另外有些言論雖然不是攻擊受害者家屬,但是第一時間也是拿消費他人悲劇當政治籌碼攻擊政敵,還罵的毫無邏輯,這些卑劣的面孔,大家也該記住。平常那些最愛喊政治歸政治的,這時候都無感了。
李富城:蔡總統沒有小孩 不懂喪女之痛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9155909.A.191.html
女童遇害!女主播要小英表態:死刑何時執行
http://goo.gl/Hdiwpr
蔡正元:台灣已實質廢死(內文就是蔡英文出來面對)
http://goo.gl/z5AFRE
連這個當街殺人未遂在台北街頭大玩GTA的還大言不慚,真的要以眼還眼,你就要去趴引擎蓋兜風了你知道嗎?
最後,放上一些女童媽媽給大家的話
【全文】女童媽媽:希望社會不要再出現這樣的人
http://goo.gl/BPDW2k
我一直都只代表我自己
https://goo.gl/qYxHqS
靈堂前給大家的話
https://goo.gl/Bm6rRS
企業社會責任負面案例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有些台灣人對美國的觀感是很負面的,認為美國是世界惡混,非常邪惡,美國只顧自己的利益(哪個大國不顧及自己的利益),以台灣人的立場來說,其實這是很錯誤的觀念,因為台灣人本身就是美國海洋系統底下的極大受惠者,為何台灣應該在國際大勢中選擇親美,基本上海島國家都只能選擇親美,你看全球哪個海島型國家是不親美的,如果不親美,那美國一定把軍事基地擺在你家,海島型國家,你的資源不能互通有無,沒有貿易就是死路一條,美國的軍事控制能力,基本上就是遍及全球,這個差距有多大呢,全球第2到9名的軍費支出大國,加起來才等於美國而已,台灣在二戰以後,基本上就只能選擇親美了,光是台灣在太平洋西岸的位置,對美國來說就是極大的利益價值,還有很高附加價值的科技產業技術
美國建立很大的全球軍事系統,那是非常燒錢的,軍隊的運作離不開經濟原理,那是很大的支出,一定要想辦法讓軍隊有收入,或者用國家的收入去彌補,達到收支平衡,才能長期穩定運作下去,如果很多國家無法維持收支平衡,那就是世界大戰,大家把軍武產品消費掉,有消費就會有需求,生產國又能再度回到收支平衡,不管哪一種方式,軍隊運作一定要產生相對應的經濟效益,不然大家都撐不下去
雖然軍隊不是製造業和農業生產者,但軍隊還是可以產生經濟價值,例如用軍事的方式去得到低價的資源;國家進口100萬噸的糧食,價錢原本是15元,用軍隊干涉他國市場而讓價格跌到5元,這中間的10元價差就可以算是軍隊產生的,軍隊生產力就是「1千萬元」。軍隊愈來愈大,就要製造愈來愈多的產值,要產生愈多的產值,就要有更強大的軍隊,不停地循環才能夠收支平衡,軍隊運作完全符合經濟原理,這就是二戰德國納粹的做法,整個歐陸各國不得不跟著投入軍備競賽,坦克要產生經濟產值,要不按照市場機制賣掉,要不就得發動侵略,鄰近大國為了防禦,自然也會跟著提升軍備等級,各國不斷軍備競賽,任何商品要維持平衡都得有生產和消費,生產了軍武,也要消耗軍武;德國吞併周圍小國後,最終還是得往歐陸以外的發展,可以預期,這種發展經濟的方式,最終就是導致戰爭
養大型軍火玩具是非常昂貴的,先不論研發航空母艦和先進軍火的成本,光是要養這些平時沒有經濟效益的玩具,小國家們搞到最後,要不破產,要不窮兵黷武,美國一年軍事支出超過6000億美元,以全球5%的人口承擔了全球近50%的軍費開支,那是很難支撐的,蘇聯就是很好的例子,把國家資本集中到重工業和政府支出的項目,結果民生經濟就拖垮你,美國跟蘇聯冷戰越久,蘇聯距離破產的機率就越高,因為美國搞軍武和造艦可以拚經濟,但是蘇聯搞軍武和造艦很大的比重只是燒錢,經濟會拖垮國家收支平衡
既然大家玩不起大玩具,那美國就來幫大家提高經濟效益,大家加入我的軍事管理範圍內,我幫大家維護各區域的安全問題,我燒錢研發軍火和維持航空母艦運作,大家在貿易和防禦性武器交易方面,讓我收點錢分攤成本,就像大樓管委會那樣,大家繳管理費,我來幫大家管理,這樣大家花在治安上面的支出,就能省很多錢了,但是各位住戶自己家裡的防盜門或安全設施要怎麼升級和花多少錢,這就靠各位住戶了,這管委會不出錢的
而且美國這管委會也做很多事,首先,在美國的維護下,全球貿易系統運作得很順利,不用像大航海時代,商船還要自己帶艦隊來保護,現在大家進行貿易和航運,安全度已經提高許多了,能用經濟解決的問題,平時就用經濟方式正常釋放能量,大家也不用花很多預算在國防上面,搞到軍備競賽,世界又高成本軍事大戰,當然各個盟國也要幫美國分攤一下軍費,美國軍隊要能達到收支平衡的經濟效益,才能長期運作下去
美國現況就是地球老大,他花錢造艦養軍隊,然後幫大家在這世界的經濟中分配利潤大餅,作為全球第一霸權,當老大的自然有權吃最大的一份,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中古基督教廷、中國各朝代、大英不列顛、中國歷代王朝,每個時期的權力核心,哪個不是邪惡的掠奪弱勢,只是規模沒有21世紀的美國這麼大,當老大且善良的案例非常少,善良的往往也當不成老大,但是這世界永遠有人會當老大,有人說美國是邪惡的,不過換個層面想,納粹、蘇聯、日本或者中國當這個地球的老大,他們難道會比較善良?
有人舉過一個例子,很多人討厭美國當世界警察,但是一個沒有警察的社會,難道就會比較好,世界的秩序不是一定要美國,但沒有美國,你就會發覺,美國這惡棍底下鎮住的那群區域霸權,全都不是什麼善良國家,一旦原本的老大掛了,全球各地的區域霸權就會爭奪當新的老大,美國可能很邪惡,但那位未知的新老大又會多善良?
美國不只是世界警察,他同時還協助了很多盟國的出口貿易與技術轉移,商業市場就是大家互利共生,二戰以後,美國協助南韓、台灣、日東亞三國的產業發展和出口貿易,讓這些盟國的經濟大躍進,這些盟國經濟好轉了,對美國也有幫助,大家買軍備比較沒經濟壓力,分攤一下美國軍費,美國企業也能降低營運成本,然後把技術轉到盟國,生產品質好一點,商業訂單盡量分配給這些盟國,東亞三國長期都是貿易出超國,賺了外匯,然後回饋一點在保護費上面,大家彼此都受惠,互相在東亞地區協防美國,大家都盡一些責任,貨出去,錢進來,大家發大財的概念,安居樂業
美國賣給台灣武器(你知道有多少國家想要那些軍備,花錢都買不到的設備和技術),那在商業上是互通有無,台灣對美國貿易是長年順差,這就代表對台灣對美國出口大於進口,美國給錢用買的,又不是用搶的,做生意不互相往來,怎麼做的長久?美國跟台灣買比較多產品,台灣跟美國買相對少產品,如果台灣抱怨要花錢向美國買武器,這根本是無國際觀的邏輯,做生意就是在商言商,商業在很多時候都是外交的一部份
很多台灣人想的都是「不勞而獲」的思維,外交不是小孩胡鬧,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永不妥協,這跟左膠的腦袋有啥差別,選擇本來就是要有失有得,綜合評估下,選擇對大局有利的方向,好處全都要,壞的都不要,那國際上誰理你?
台灣本身就是中美第一線戰場,台灣無法同時對中國和美國說不,無法選擇中立,沒有和中美其中一方同盟,根本沒籌碼去拒絕另一方,國際大勢就這樣,隨著中美對立越來越強烈,台灣的可選擇路線非常明確,親美一定是首選,反共不反中是次級選擇,地球上從來沒什麼邪惡與正義的劃分,拳頭大的贏家,就是暫時的正義
企業社會責任負面案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其實我沒幫上什麼忙,你只是藉著我提昇了力量
【文/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在人類新生兒的發展研究中,我們可以知道同物種的他者對於個體發展的重要性,這從小猴子的發展也可以看得出類似的狀況。如果小嬰兒在人力照護不足的機構中長大,可能會有容易哭泣、退縮、憂鬱,以及體重減輕、睡眠困擾等身心問題產生。當這些嬰兒長大,對於跟人建立穩定的情感連結也會經歷困難。
所以照顧者不僅僅是提供嬰孩成長所需的生理養分就夠了,還要藉由肢體與口語互動傳遞愛與關懷,給予嬰孩充分的心理滿足。當照顧者跟寶寶與幼兒進行適當的遊戲,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產生愉悅的經驗,這能為大腦的神經元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
所以人際關係的品質,也就是「他人的力量」,對於人類的早期發展至關重要,可以直接影響最基本的生理結構。而大腦未良好發育,則可能進一步損害往後的心智能力。
從嬰幼兒期,一直到兒童青少年,除了家人之外,老師與同儕對於一個人的適應,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尤其當家庭功能不彰時,孩子能跟家人以外的成人建立親密的信任關係,常能深切而悠遠地對一生有重大的助益。
不管是身教的概念,又或者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訓,再再強調以身邊的人所構成的環境,如何形塑一個人的性格與作為。
在現代的智力理論中,也提到智力的展現,跟一個人能不能選擇有利於自己的環境,或甚至創造新環境,來增加自己適應的能力有關。就像是一個領導者並非在所有智力層面都能有超卓表現,而是他懂得尋找合適的夥伴,來彌補自己的短處,讓個人長處或集體優勢得以發揮。
就心理治療來說,良好的治療便是提供了一個讓當事人成長與改變的支持環境。甚至有人認為,當事人與治療者關係的品質,是治療產生效果的主因,而治療者的理論知識與治療技術只是其次。換言之,所謂的心理治療,可說成是將改變的動力,逐漸還給當事人的過程。
不管我在執行個別或團體治療、工作坊,又或者是演講與出版,這些或深或淺的心理衛生工作,常有不少人給予正面的回饋,認為自己的正面改變是由於得到了我的幫助。我常討論各種維繫心理健康的知識,也介紹不同資源,讓想要用心理學知識自助的朋友們,能夠在自己清楚的意識下,採取適合自己的策略,從「治療」走向「自療」,能肯定自我與信賴自己,為自己負責與做決定。
當事人或許剛開始依賴關係,讓理智能重新運轉。最後希望這些力量回到當事人身上,從治療關係中獨立出來,並且在生活中建立穩定的支持系統。
良好的社會支持,能帶來較佳的健康狀況,也能降低死亡率。高社會支持的人,也比低社會支持的人,更能應對壓力,並且有更健康的生活型態。
也就是說,一個充分為自己身心健康負責的人,能經營健康的人際網絡,願意求助也是一種能力。懂得求助的人,除了慣於克服可能被拒絕的挫折感,還能增加他人的自我價值感,更強化彼此的關係連結。
我們一般討論的「連結」,在這本書翻成「聯繫」。這本書的重點是,藉由人際間「真正的聯繫」,我們才能汲取他人力量,並且相互支持。
「所謂真正的聯繫,就是可以讓你做完整、真正、不帶絲毫虛假的你,可以讓你投入全部心、靈、與熱情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的兩造都完全呈現,彼此相知,而且也相互投入。任何一造都能坦然與對方分享自己真正的想法、感覺、信念、恐懼、與需求。」
這種被大部分人認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關係,就作者的角度來看,確實可以經過個人的努力而得到。在複雜的現代社會要生存,想做的事情一多,像是經營一家公司,至少需要幾個他人來組成一個社群,幫助我們突破自我,超越自己的限制。
作者在書裡面也以經營家庭為例,不但談到了教養中常提到的自主與責任的界線,而且還引用了腦科學研究,討論關於正向與負向回饋的比例如何調配,對一個人最為合適。
「研究結果顯示,當每接獲一個負面訊息就能接獲五個正面反饋時,我們的腦反應最佳。根據商務研究,最佳比率事實上是六比一。表現最好的人接獲的正面對負面反饋比是幾近六比一,表現最差的人的正、負面反饋比是幾乎相反的一比三。表現最好的人每聽到一個負面反饋會聽到六個正面反饋,表現最差的人聽到的負面反饋比正面反饋多出三倍有餘。我們當然需要負面反饋(有了它們我們才知道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但比率與口氣要對,讓我們的腦可以接受。」
對於我們文化裡的父母來說,暫時把正面與負面回饋的比例調成接近一比一,是一個可以努力的短期目標(現實中負面回饋的比例常遠遠多於正面回饋)。父母就是家庭的領導者,如何激勵孩子的內在動機,也是養成自動自發的孩子的一個重要因素。
作者在這本書裡談到了不少關於「真正的聯繫」的特徵,還有實際案例,以及經營這種關係的具體作法。像是如何塑造企業文化,以及運用傾聽、信任與溝通,還有避免掉入受害者陷阱等。
基本上,套用我的說法,是當事人藉著這樣的關係,能啟動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肯定自己的能量。然後這樣的能量,還能在關係與團體中相互激盪,形成正向的循環。
願我們能藉者像作者這麼有實務經驗與智慧的「他人」,讓我們在遭遇困頓時,翻開這本書,就能找到如知交好友般的支持,幫助我們重新振作。然後因此充滿活力,也活得更自由。祝福您!
.
以上文字取自
他人的力量:如何尋求受益一生的人際關係(博客來獨家書衣海報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347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企業社會責任負面案例 在 企業社會責任負面案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對企業來說,他們想做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 ... 情境,就有機會讓你跟你的哈尼有機會一起去旅行唷→http://goo.gl/cXubCO ... 【 活動幫 ... ... <看更多>
企業社會責任負面案例 在 企業社會責任負面案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八卦
對企業來說,他們想做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 ... 情境,就有機會讓你跟你的哈尼有機會一起去旅行唷→http://goo.gl/cXubCO ... 【 活動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