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排人物專訪
今天這位,備受球迷及教練喜愛的舉球員
每次比賽現場都有強大的後援會以及告白跑馬燈上常出現的名字
沒錯!!就是我們的苡任
除了排球以外
在手機包膜這塊專業領域上培養細膩的心思
#臺北鯨華 #廖苡任
#企業16年甲級男女排球聯賽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街坊小店,從來都只是做鄰舍生意,由早餐A到碟頭飯,日夜如是,堅守多年,面臨結業,卻因為太子爺浪子回頭,令小店不再小,衝出界限,跨區發展。由流浮山走到慈雲山,除了是榮記老闆娘Polly姐的愛情故事,亦是扭轉這間小店命運的關鍵。 金蠔 VS 蠔豉 「羅撚蠔」,在流浮山經常聽到的三個字。驟耳聽,似本土...
「企排人物專訪」的推薦目錄: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中華民國排球協會 CTVBA Facebook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中華民國排球協會 CTVBA Facebook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中華民國排球協會 CTVBA Facebook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企排人物專訪-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企排人物專訪】conti 陳朝璽-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企排人物專訪】極速超跑陳怡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企排人物專訪 在 極速超跑女子排球隊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企排人物專訪 在 中華民國排球協會 CTVBA Facebook 八卦
#企排人物專訪
國三時就被選進U17代表隊,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這位身材雖嬌小,笑起來很可愛看似小朋友
沒看過她打球的朋友一定不知道
菀芸可是有著驚人的爆發力及彈跳力
看她扣球絕對會讓你驚呼連連的👏🏻
#愛山林 #許菀芸
#企業16年甲級男女排球聯賽
企排人物專訪 在 中華民國排球協會 CTVBA Facebook 八卦
若是新接觸排球的朋友,可能會心存疑惑🤔是外援嗎?!
這位是台馬混血,以僑生身份來台唸書的美菁啦!!
優異的身材條件,嚴密紮實的攔網、次次重扣得分
讓大家對美菁也漸漸留下深刻的印象~
#排球 #企業16年 #人物專訪 #劉美菁
企排人物專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街坊小店,從來都只是做鄰舍生意,由早餐A到碟頭飯,日夜如是,堅守多年,面臨結業,卻因為太子爺浪子回頭,令小店不再小,衝出界限,跨區發展。由流浮山走到慈雲山,除了是榮記老闆娘Polly姐的愛情故事,亦是扭轉這間小店命運的關鍵。
金蠔 VS 蠔豉
「羅撚蠔」,在流浮山經常聽到的三個字。驟耳聽,似本土粗口,但人家沙井話「金蠔」叫法,親切得多。蠔,可以有多種食法,本土蠔生食,被群起而攻之,但如果嫌薑葱、砵酒、酥炸太平凡,可試試蠔之鄉沙井人傳統食法,由插杆養蠔起計,養足四年,再生剝風乾日曬一至兩日,令蠔身保留80%水分而裙邊略帶金黃,呈半濕半乾狀態,就是上等「金蠔」。
「金蠔」和「蠔豉」不同之處,除了身價,肉質亦有大分別,蠔豉要曬上四至五天,水分保留20%以下,肉身不會太肥而乾身。「金蠔」煮法簡單,兩邊輕煎金黃色,幾分鐘後上碟,沾上砂糖,配着冒煙白飯一流。(配砂糖據講可以辟走蠔澀味)
傳統食法好,但放在已經傳統到有點殘舊的慈雲山茶記,未必成為大眾口味,當愛的故事上集正面臨結業危機,太子爺李耀榮(Ray)剛好回來接手,憑着媽媽Polly姐的家族蠔業,發展愛的故事下集,以「金蠔煲仔飯」將小店起死回生。「細個一放學就落茶餐廳幫手,同學去玩,我就趕住返鋪頭切麵包,沖華田,唔憎就假啦。」對阿Ray而言,家人經營食店,簡直係是童年惡夢。「成日屈喺間鋪,一個星期開足七日,年初二、三就開門,喺鋪頭多過喺屋企,你話有乜理由一畢業唔搵工走。」
好景不常,Ray出走後做過跟車、做過攝影師,經營過小生意,風光過後,輸得一無所有。回到起點。「當日我返嚟茶餐廳,媽咪無講啲乜,直到我講咗句,返嚟幫手好唔好?」媽咪望住我,好簡單答:「好!」對Ray而言,這個簡單的好字,令他百感交集,窩心得差點流下男兒淚。曾經往外闖,見盡人情冷暖,還是回到家,才有實在的安全感。
廚房雖小,鬥志卻很大
人生總有高低潮,最難聽的說話都聽過,「有朋友見我衰咗,要返榮記,睇死我唔得,咩死廚房佬,撈唔掂,踎喺廚房一世啦!」冷嘲熱諷,的確可以令人磨滅鬥志,但偏偏Ray卻要成為最失敗的成功者,廚房雖小,鬥志卻很大,「我當時諗,我唔可以俾人睇死,唔成功無所謂,但至少,要俾人知道,我係有實力,就算輸唔緊要,反正我已經無嘢可以再輸。」
一個砂鍋,改變一生
Ray回到榮記,很快就熟習環境,畢竟在此度過廿多個寒暑。最初只是跟餐牌做,慢慢就想改變了,畢竟還年輕,當然想有突破。「諗過好多方案,例如加燒味,但諗深一層,就知唔work,點做都唔夠大集團好,左諗右諗,最後就諗到做煲仔飯。」原因簡單,Ray覺得香港有水準有風味的煲仔飯很少。
起死回生,再重生要做色香味俱全的煲仔飯並不容易,排骨、滑雞、臘味是經典,但無特別,「有次喺屋企食飯,攞啲金蠔出嚟煎,就係咁,俾我諗到用曬乾過嘅海產做煲仔飯,金蠔有海水鹹鮮,唔需要添加調味,已經鮮味突出,加埋白飯,嗰種香氣,未食已經口水流。」
兩母子試完第一個製成品,覺得不錯,當Ray定價過百元,兩母子就各持己見,「媽咪覺得過百蚊個煲仔飯,唔會有人專登嚟慈雲山食,但我覺得,香港人對食好講究,只要質素好,就會嚟。」有麝自然香,跨區都有捧場客,加上Ray的外公生前在流浮山做蠔業,有些江湖地位,要拿上等貨並非難事。既然貨源穩定,品質有保證,當然事半功倍。「估唔到因為我呢個煲仔飯,令外公停咗嘅蠔業又再重生,感覺好奇妙。」
輸了時間,贏了婚姻
這招牌煲仔飯,令Ray贏回親情、事業,還有愛情。「我識到我老婆,都係因為呢個煲仔飯咋,佢未嫁我之前係Food Blogger,咁啱有次朋友食飯,我請佢嚟試食,之後就一齊咗。」婚後更生了個可愛囡囡,良緣天注定,婚姻竟然可以靠煲仔飯?!
冬天必食煲仔飯,對我們而言,是溫飽是滿足果腹之慾,對慈雲山榮記而言,挽回面子,也贏得食客掌聲。
採訪:馬小玲
攝影:謝致中、邱覺達
榮記茶餐室
地址:慈雲山毓華里12號地下
電話:2328 923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6:30am-10pm、星期日6:30am-6pm
詳情: http://bit.ly/2UvawA5
註:煲仔飯6pm後供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企排人物專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有些故事,只屬於某個年代。
那年頭的月光,似乎特別澄明。
或許是人心,格外皎潔。
當夢闌酒下,情節便隨月兒去。
只餘那股味兒,戀戀不捨地迴盪着。
徘轉於一家老牌食店——得龍大飯店。
好生故事之年,約莫是五、六十年代開始。
娃娃於鑽石山鐵皮屋落地,改名為曾國生(生哥)。鐵皮屋內,只有一張床、一個櫃及一個痰盂。他與父母及其他四個陸續出世的弟妹就擠在這麼一個空間內過活。父母為生計,都只能起早貪黑地於外頭打工,養活小孩:「嗰陣我哋冇人睇㗎,阿媽得閒返嚟望吓,見我哋喊就塞啲鹽入我哋口。」小子懂事,果真止涕。
未幾,爸爸曾義(曾伯)得鄰居傾囊相助,借來當時數千元的巨額開辦了位於大角咀的「得龍」大牌檔,賣碟頭飯、叉燒飯,當年工廠林立,生意雖然不俗,但大牌擋始終日曬雨淋,又受黑白兩道逼迫,曾伯最終看準時機,決定搬到新蒲崗現址入鋪,貪其位於機場附近、工廠環繞,而且娛樂場所眾多。經營模式大致不變,只是早市除了賣飯以外,亦加入了點心,又購入高質素茶葉,以水滾茶靚作招徠。
聽說,有種人注定勞碌。一家七口環境算是好轉,但曾伯及曾媽手腳仍未停歇。生意旺,夥計缺一不可。一天,一名洗碗姐姐突然哮喘發作,曾媽惟有着當時還在讀小學的生哥來幫忙。自此,幾乎每天都到店裏工作的生哥,換來的,就只有一支汽水,但足以令當時的他樂翻天。中五畢業那年,自知不是讀書的料子,生哥決定全力到小店工作,逐步接父親的棒。曾伯不是省油的燈,要求他由低做起,一開始是洗地打雜、綁背帶賣點心,上手後,再讓他入廚房學紅案,打荷、砧板、點心、燒臘等功夫,都學會了,方才讓他管賬目。小子能獨立自主之時,已經踏入一九八零年。你相信嗎?八十年代的月亮特別圓。
生哥凝眸白玉盤,緩緩吐出:「嗰陣時啲客,行入嚟就自己企喺枱隔籬等;唔夠位,就自己帶埋櫈仔嚟。」那是個工業領導的時代,人人有工開,而且最愛加班,他記得那時候工廠老闆十分闊綽,平安夜會請員工吃一百元一個的鮑魚雞球飯:「八幾年賣一百蚊,咁都有人買,你諗吓大家環境幾好。」然而,陰霾終於掩至。
一九九八年,陳方安生宣佈啟德機場關燈:「機場熄燈,成個新蒲崗好似都熄咗燈咁。」一夜之間,飯店流失了三分之二的客人。加上九七金融風暴及工廠北移,生意實在令人慘不忍睹。當時飯店養活了五十多名員工,當時曾伯已進入半退休狀態,他着生哥索性把飯店結束,「佢話呢個唔係我嘅錯,咁辛苦不如執咗佢。」但他一方面不希望父業敗在自己手中;另一邊廂,又不願看到五十多個家庭失去支柱,一念復一念,他最終還是堅持信念。
雲霧,卻遠比他想像中厚。他想盡辦法挽回生意。於是他決定做外賣生意,當時願意做跑腿的只有他一人:「我四十幾歲人去學電單車,一個飯盒我都送,廿三蚊,啲夥計都背後偷笑。」這對生哥而言不算甚麼,更甚的是,他要借錢發薪予員工,賣車賣樓,每天身上只有十元,他就日日從新蒲崗徒步回西貢的家,足足三個多小時的路程,這些苦頭,他都獨自承受,不敢跟父母及太太哼半句:「我問自己,你仲要行到幾時?我唔想衰畀人睇。」結果,朗月重見之日,竟是十年之後。
千禧時代降臨,新潮玩意盛行成風,於是有朋友建議生哥把老式菜「金錢雞」加入菜單,結果反應熱烈,他也就索性於晚市做起懷舊菜來,轉做中檔客路。除了招來食客外,也吸引了不少傳媒追訪,生意終於起死回生。
如此一役,曾伯也對兒子另眼相看,任其變革,但只有一個要求:「佢叫我一定要照顧番班老街坊,所以我早市照賣點心﹑午市繼續賣碟頭飯,客情好重要,班街坊養大得龍,養大我哋。」水滾茶靚,照舊。
此情此景可以維持多久,生哥也不敢斷言。已屆六十之齡,膝下無兒女,他倒下了,也就無人承繼飯店,但他不言悔:「我敢講我人生八﹑九成都畀咗飯店,我冇能力再去照顧其他事情,其實冇話可唔可惜,結束就係結束。」風雨曾蕭蕭,回首,心境與鏡月卻恍如從未被歲月洗禮,澄澈、靜謐。
蝦餃 $24 // 排骨飯 $22 // 乾蒸牛肉 $22 // 古法太爺雞 $338/一隻 $218/半隻 // 砵酒焗桶蠔 $208/例 // 雞蛋焗魚腸 $88/例 // 懷舊金錢雞 $40/件(如配蝴蝶餅$25/件,但金錢雞只有半件)
得龍大飯店
地址:新蒲崗康強街25-29號地下
電話:2320 7020 / 2323 0383
營業時間:6am-11pm
企排人物專訪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企排人物專訪 在 【企排人物專訪】conti 陳朝璽- YouTube 的八卦
我一直都很希望能成為球隊的主力」克服升甲組的程度差異歷經場上不同位置的轉換迷惘朝璽很謙虛地表示自己雖有進步,但遠遠不夠! ... <看更多>
企排人物專訪 在 【企排人物專訪】極速超跑陳怡如 - YouTube 的八卦
更多關注PLAYREAL‣【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layreal2019‣【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layreal2019/ ... <看更多>
企排人物專訪 在 #企排人物專訪- YouTube 的八卦
【企排人物專訪】臺北鯨華廖苡任 · PLAY REAL. PLAY REAL ... 【企排人物專訪】台電男排林宜暉 · PLAY REAL. PLAY REAL ... 【企排人物專訪】雲林MIZUNO黃正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