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阿格麗希的鮮少跨界合作 - 與阿根廷”新歌謠”靈魂人物女歌手梅賽德斯·索薩(Mercedes Sosa) 2003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哥倫布劇院表演歌曲”Allá Lejos Y Hace Tiempo”(很久很久以前)
作詞:Armando Tejada Gómez
作曲:Ariel Ramírez
梅賽德斯·索薩,生於阿根廷聖米格爾-德圖庫曼,民謠歌手,被人稱為黑女士,是阿根廷新民歌運動的重要人物。
Mercedes Sosa的聲音之所以吸引著全世界的聽眾,除了本身嗓音深沈真實的穿透力與極廣的情緒表演力外,她的心神從未離開過她的國家與土地。她是歌手與音樂創作人,她也是社會政治運動的發聲者,被稱為“拉丁美洲之聲”(Voice of Latin America)與“沈默者的喉舌”(Voice of the voiceless ones)。
Mercedes Sosa在1935年生於San Miguel de Tucuman的一個勞動階級家庭,是法國與美洲印弟安人混血的後裔。十五歲時,她贏得地方廣播電台贊助的歌唱比賽,獲得兩個月在電台演唱的合約 ,從此她成為一個職業歌手。
一開始Mercedes Sosa主要唱一些流行歌曲,出色的歌唱天賦為她獲得明日之星的稱號。後來她和音樂人Manuel Oscar Matus 結婚,他們開始找尋拉丁美洲音樂發展的方向。到了1960年代,南美洲政治仍在專制政權之下,一場回應人民掙扎反抗專政的音樂運動“新歌謠運動”(nueva cancion)萌芽,帶著左翼政治色彩與詩意的反思,批判當權者對於自由與人權的迫害,與當時美國的民歌運動(folk movement)相呼應。
這類型“新歌謠”非常適合Mercedes Sosa的嗓音,她的歌唱情感豐沛,詮釋力道深刻,不同的聽眾都能夠與歌曲和歌手連結。她的音樂大受歡迎,也同時推動這個社會運動。 隨著她音樂內容捕捉整合更多跨地區的素材,她的成功從阿根廷擴散到整個南美洲。
Mercedes Sosa 1972年的專輯“Hasta la Victoria”(Until Victory)因為頌揚勞動階級的奮鬥,使得她在蘇聯地區格外受到歡迎。但她也因此付出代價。當時的阿根廷軍政府開始審查她的音樂,她越是被視為一種自由與平民的象徵,她遭遇到的騷擾也越多。在1979 年的一場演唱會中,軍隊悍然中斷表演,到台上搜查Sosa,然後逮捕她與現場的350名觀眾。她被拘留18小時後因為國際施壓軍政府而被釋放,但仍須付出龐大罰款。與日俱增的恐嚇威脅迫使她流亡歐洲,暫居在馬德里與巴黎。
然而流亡的日子是種身心煎熬,最後Mercedes Sosa在1982年初決定返回阿根廷。當時軍政府仍握有部份政治權力,多虧Mercedes Sosa的名聲讓她免於叛亂的刑罰 。超過六十年的音樂生涯中, 她在民眾間的聲望使得她的音樂生涯不衰,共發行了七十張專輯, 與眾多藝術家合作(如Pavarotti、Sting等),贏得三次拉丁葛萊美獎,獲獎無數,包括聯合國對她捍衛女性人權的表彰。
長年來身體過重,Mercedes Sosa一直受健康問題所苦;但她對於音樂與人民的熱情與承諾從未減退。她在一次阿根廷電視台的訪問中說:“不是我選擇為人們歌唱,而是生命選擇我來歌唱。”這是 驅使一個音樂家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根源,因為這樣的信念,她存在的價值是阿根廷乃至南美洲乃至全世界的聽眾所深深認同的。
藝術創作表演若要歷久彌新、感動人心,必得回到土地和人性的根源和揭露面對“醜惡”的勇氣。為美而美或為話題炒作的創作和表演或許能夠贏得一時的關注和稱頌,但未必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考驗。連結土地和人性的那些形式與精神本身帶著文化的因子,有時引人入勝之處或許是異國情調和對於過往時光的追逝,但更深厚的底蘊就在生命中每一刻每一處的感動,或許很單純、直接、沒有雕琢和修飾,是一種可以跨越文化語言的普世價值。
https://m.youtube.com/watch?v=_kYkTILvTkc
「以 馬 內 利 新歌 頌揚」的推薦目錄:
以 馬 內 利 新歌 頌揚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八卦
鋼琴家阿格麗希的鮮少跨界合作 - 與阿根廷”新歌謠”靈魂人物女歌手梅賽德斯·索薩(Mercedes Sosa) 2003年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哥倫布劇院(Teatro Colón)的整場演出錄音
Ciclo Martha Argerich en el Teatro Colón(setiembre 2003.)
+Mercedes Sosa con la Camerata Bariloche
01 - La tempranera (León Benarós) 00:00
02 - Como pájaros en el aire (Peteco Carabajal) 05:12
03 - El alazán (Atahualpa Yupanqui - Pablo del Cerro) 08:32
04 - Doña Ubensa (Chacho Echeñique) 13:15
+Mercedes Sosa con Martha Argerich
05 - Allá lejos y hace tiempo (A. Tejada Gómez – Ariel Ramírez) 16:33
06 - Canción del árbol del olvido ((F. Silva Valdés - A. Ginastera) 21:27
07 - Las cartas de Guadalupe (Félix.Luna - Ariel Ramirez) 23:44
+Mercedes Sosa con Martha Argerich y la Camerata Bariloche
08 - El alazán (Atahualpa Yupanqui - Pablo del Cerro) 27:05
09 - Alfonsina y el mar (Félix Luna – Ariel Ramirez) 31:47
梅賽德斯·索薩,生於阿根廷聖米格爾-德圖庫曼,民謠歌手,被人稱為黑女士,是阿根廷新民歌運動的重要人物。
Mercedes Sosa的聲音之所以吸引著全世界的聽眾,除了本身嗓音深沈真實的穿透力與極廣的情緒表演力外,她的心神從未離開過她的國家與土地。她是歌手與音樂創作人,她也是社會政治運動的發聲者,被稱為“拉丁美洲之聲”(Voice of Latin America)與“沈默者的喉舌”(Voice of the voiceless ones)。
Mercedes Sosa在1935年生於San Miguel de Tucuman的一個勞動階級家庭,是法國與美洲印弟安人混血的後裔。十五歲時,她贏得地方廣播電台贊助的歌唱比賽,獲得兩個月在電台演唱的合約 ,從此她成為一個職業歌手。
一開始Mercedes Sosa主要唱一些流行歌曲,出色的歌唱天賦為她獲得明日之星的稱號。後來她和音樂人Manuel Oscar Matus 結婚,他們開始找尋拉丁美洲音樂發展的方向。到了1960年代,南美洲政治仍在專制政權之下,一場回應人民掙扎反抗專政的音樂運動“新歌謠運動”(nueva cancion)萌芽,帶著左翼政治色彩與詩意的反思,批判當權者對於自由與人權的迫害,與當時美國的民歌運動(folk movement)相呼應。
這類型“新歌謠”非常適合Mercedes Sosa的嗓音,她的歌唱情感豐沛,詮釋力道深刻,不同的聽眾都能夠與歌曲和歌手連結。她的音樂大受歡迎,也同時推動這個社會運動。 隨著她音樂內容捕捉整合更多跨地區的素材,她的成功從阿根廷擴散到整個南美洲。
Mercedes Sosa 1972年的專輯“Hasta la Victoria”(Until Victory)因為頌揚勞動階級的奮鬥,使得她在蘇聯地區格外受到歡迎。但她也因此付出代價。當時的阿根廷軍政府開始審查她的音樂,她越是被視為一種自由與平民的象徵,她遭遇到的騷擾也越多。在1979 年的一場演唱會中,軍隊悍然中斷表演,到台上搜查Sosa,然後逮捕她與現場的350名觀眾。她被拘留18小時後因為國際施壓軍政府而被釋放,但仍須付出龐大罰款。與日俱增的恐嚇威脅迫使她流亡歐洲,暫居在馬德里與巴黎。
然而流亡的日子是種身心煎熬,最後Mercedes Sosa在1982年初決定返回阿根廷。當時軍政府仍握有部份政治權力,多虧Mercedes Sosa的名聲讓她免於叛亂的刑罰 。超過六十年的音樂生涯中, 她在民眾間的聲望使得她的音樂生涯不衰,共發行了七十張專輯, 與眾多藝術家合作(如Pavarotti、Sting等),贏得三次拉丁葛萊美獎,獲獎無數,包括聯合國對她捍衛女性人權的表彰。
長年來身體過重,Mercedes Sosa一直受健康問題所苦;但她對於音樂與人民的熱情與承諾從未減退。她在一次阿根廷電視台的訪問中說:“不是我選擇為人們歌唱,而是生命選擇我來歌唱。”這是 驅使一個音樂家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根源,因為這樣的信念,她存在的價值是阿根廷乃至南美洲乃至全世界的聽眾所深深認同的。Mercedes Sosa於2009年過世。
藝術創作表演若要歷久彌新、感動人心,必得回到土地和人性的根源和揭露面對“醜惡”的勇氣。為美而美或為話題炒作的創作和表演或許能夠贏得一時的關注和稱頌,但未必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考驗。連結土地和人性的那些形式與精神本身帶著文化的因子,有時引人入勝之處或許是異國情調和對於過往時光的追逝,但更深厚的底蘊就在生命中每一刻每一處的感動,或許很單純、直接、沒有雕琢和修飾,是一種可以跨越文化語言的普世價值。
https://m.youtube.com/watch?v=_kYkTILvT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