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電子代工 5 哥之一
緯創的董事長林憲銘,原本是宏碁的總經理,但 2001 年時,宏碁因品牌本業發展不順,轉投資又狀況連連,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決定展開世紀分割案,將原本的品牌與製造一分為二,品牌歸宏碁王振堂主導,至於製造代工則歸緯創,由林憲銘負責。
林憲銘表示 : 這是他 40 年職涯中最大的試鍊,因為分家後,宏碁親兄弟明算帳,宏碁開始大量分散訂單到其他公司,而緯創必須想辦法自己尋找新客戶,才能填補空下來的產能,為此林憲銘壓力到大整排牙床、牙齒都壞掉,全部換上假牙。
------
👨🏫 研究報告分享
電子代工五虎 : 緯創 (3231) 淨利率僅有 1%,30 元能入手嗎? : https://pse.is/39jrfp
-------
📌 緯創 (3231)
緯創 (3231) 先前為宏碁的研製服務部門,2001 年由宏碁拆分出來,致力於專業代工服務,包括在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服務等方面,從規格、研發、設計、製造、資訊管理系統建置、維修和全球運籌支援都能符合客戶需求的一站式服務。目前為全球第三大筆記型電腦製造商。
緯創旗下有 3 大轉投資上市櫃公司,採合併的方式納入緯創財報:
-啟碁科技 6285 (持股 23%)
-緯創軟體 4953 (持股 23.67%)
-緯穎科技 6669 (持股 50.84%)
.
📌 主要產品
公司主要替品牌業者從事 ODM 服務,
3C電子產品 89.53%、其他 10.47%,
代工項目包含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
桌上型電腦、AIO PC、液晶電視、顯示器、
智慧型手機、可攜式導航設備、工作站、
伺服器、網路儲存設備等產品,
其中又以筆記型電腦為主。
.
📌 營收結構
2019 產品營收比重為:
PC 37%、伺服器35%、
智慧型裝置17%、電視5%、液晶監視器3%。
產線當中以伺服器產品毛利率最優。
.
📌 生產據點:
中國產能佔 75%以上
緯創生產基地包含 :
大陸中山、昆山、泰州、
成都、重慶、馬來西亞、
墨西哥、捷克、印度。
董事長林憲銘表示,今、明兩年會持續擴大投資,包括台灣、越南、中國、墨西哥、印度等地區將持續擴產,並且加速產能移往非中國地區的腳步,預估今、明兩年總資本支出將達 10 億美元,其中約有 5.5 億美元會投入在 2020 年。
.
📌 銷售地區
緯創截至 2020Q3 的銷售地區站比為
中國(28.24%)、其他(15.23%)、
美國(37.45%)、歐洲 (19.08%),
通常品牌客戶在哪,代工廠銷售地就在哪,緯創的製造基地遍布全球,且客戶都是全球的品牌大廠。
.
💁♂️實戰練功房(15~16篇/月) :
https://pros.is/KBETU
.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
代工五虎 在 余宛如 Facebook 八卦
【繼續創造台灣經濟奇蹟2.0】
「#小英執政三年有成」在蔡政府帶領下,台灣的經濟發展屢創佳績,不僅外資加碼投資、台商陸續回流,今年經濟成長更蟬聯亞洲四小龍第一名!
除了滿滿的政績外,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今天亦發表了對台灣未來展望:將台灣打造成為 #亞洲高階製造中心,繼續創造台灣經濟奇蹟2.0!三大目標如下:
1️⃣ 引導企業投資台灣,建立產業聚落:
👉 吸引高端產業持續移回台灣,由零組件代工轉為系統輸出者
🌟 目前台商投資金額已達七千億,代工五虎(廣達、和碩、仁寶、英業達、緯創)也陸續產業回流,台灣產業的提升不是夢❗️
2️⃣ 深化軟硬體整合,走向智慧化:
👉 強化5G與AI應用,強化研發創新應用服務,走向高階製造業
🌟 目前Google、微軟、亞馬遜、ASML等國際科技巨獸選擇在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就是因為看中台灣深厚的硬體製造實力,未來將透過培育台灣AI人才,加深軟硬整合能力,台灣研發創新的提升不是夢❗️
3️⃣ 打造綠色供應鏈,提升出口競爭力:
👉 建構綠色供應鏈,走向綠色經濟,並完成2025年能源轉型目標
🌟 目前已在今年10月迎來台灣首座民營離岸風電示範風場,Google更宣布在台灣購買10MW的再生能源電力,台灣走向綠化目標不是夢❗️
我有信心,在蔡政府的領導下,目標不再只是目標,而是正在一步一步實踐的政策。台灣正在蛻變,2020就讓小英政府再次帶領台灣,共創台灣經濟奇蹟!
#小英說到做到
#不像某候選人只開芭樂票
#台灣經濟起飛
新聞:https://bit.ly/2KbjPCi
代工五虎 在 擁抱巴菲特(邱涵能) Facebook 八卦
鴻海,攪動產業紅海化為它的藍海
我向人報的唯一明牌就是波克夏。但是,常有朋友要我另外推薦台股明牌,台股我唯一推薦的就是鴻海(2317)。我的理由正如標題所言,鴻海的投資價值是「攪動產業紅海化為它的藍海」。這呼應了暢銷書《藍海策略》所推動的:讓企業跳脫出血腥競爭的紅色海洋疆域,創造出無人競爭的藍色海洋。鴻海所從事的產業,是眾所周知具完全競爭性的紅海產業。鴻海正如其名「紅海」。但是,大家常常忽視並不明瞭的,是它將血腥競爭的紅海產業,化作無人能與它競爭的藍海產業。於是乎,眾競爭者相繼退出,唯鴻海悠遊其中。
近讀《和巴菲特同步買進》一書,書中提到:競價型產品的產銷者,成本可能很低,長久維持這種態勢就能建立利基,在自己的領域中稱王。這種低成本、快速供貨、零庫存的競爭優勢,形成了極高的進入門檻,讓新競爭者益發難以超越。巴菲特第一次領教這種低成本生產者的獲利能力,是在投資蓋可(GEICO)的時候--蓋可是低成本的汽車產險業者。我覺得鴻海的競爭優勢,亦是如此--攪動產業紅海化為它的藍海!
這一篇安泰地政事務所《鴻海(2317)神秘的快速工廠》文章,解析了鴻海的競爭優勢,相當棒!值得鴻海股東及潛在投資人研讀。
感謝作者的分享,我摘要文中重要觀點如下:
1. 要瞭解鴻海,就要先知道它自創的獨步全球eCMMS經營模式(快速模組製造服務)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 作者提出鴻海子公司包山包海,是否營收可能來自於子公司,由母子公司互相拉抬創造的營收假象?在扣除了集團內部收入後,發現營收這幾年並無明顯成長,外部營收在2013年還略微減少。但是,另一方面,鴻海集團近幾年不斷地拆分部門上市櫃,讓集團總市值上升,並突顯內部富潛力部門價值,讓各部門更專注自己核心業務,吸引優秀人才投靠,獲得租稅相關優惠等,一魚三吃的作法。
3. 龍華廠大遷徙,致使2012年鴻海集團總員工數達到130萬,年增30%;但2014 年又回落到106萬。大陸薪資調漲,鴻海集團的應變能力真是超棒的!公司計畫未來五年內減少30%作業人員,改由機器人取代。讓長期人力成本占營收8%以下,控制在合理獲利範圍內。
4. 鴻海近來花心思在科技研發上,逐步申請專利以建立自己的護城河,再加上收購夏普之後掌握了 LTPS 跟 OLED 面板的關鍵技術,具備長期國際競爭力。
5. 鴻海善用對供應商的延遲付款,把資金存進銀行或買入理財商品,使得年利息收入達250 億元,非常高明的資金利用效率!若以鴻海淨利率2.5%計算,要賺到250億,得多做 1 兆的營收。這就是全球性規模經濟,所展現出來鴻海的投資價值。
6. 從杜邦分析,稅後淨利雖然增加不多,但2010到2015年營收共增長了1.2 兆,同時間淨利還略微增加,這也就是為什麼權益乘數跟總資產周轉率下降,但是ROE卻還能維持15%的主要原因。和代工五虎的其他四虎財報相比較,鴻海財務穩健中成長,長期投資獲利最好!
7. 鴻海帳上現金近7000億,等於每股擁有46元的現金,占每股淨值的70%!近日的夏普併購案總金額雖達到1500億,卻只要鴻海一年的淨利就可以支付,而且不至於對鴻海形成現金上的壓力。難怪收購夏普後,它今年還敢發放每股4元的現金股利。以2010年起平均股價投資鴻海,6年可達70%的報酬率,年複報酬率達9.2%,相當好!
《鴻海(2317) 神秘的快速工廠》
https://statementdog.com/insight/posts/208-%E9%B4%BB%E6%B5%B7(2317)-%E7%A5%9E%E7%A7%98%E7%9A%84%E5%BF%AB%E9%80%9F%E5%B7%A5%E5%BB%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