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記
《六年前,天使可能會微笑》這個故事的主題是「遺憾」。與《七年後,我再遇上雨傘的主人》的「惜緣」、《第二次初吻》的「成長」相比,這故事由內容到現實處境,還真的都充斥著遺憾的味道。
在我寫的幾個愛情故事裡,這篇《六年前,天使可能會微笑》其實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故事連載時,也有讀者看出了作者對故事有很深感情,還真厲害呢。(笑)
事情要由我的少年時代說起。由於從小喜歡看的都是福爾摩斯、金田一、赤川次郎一類,我中一時第一次正式執筆寫小說,寫的也是殺人案件,而且還加入了靈異元素。雖然從中學起也有看過一些愛情小說,瓊瑤、亦舒、台灣言情,但其實並不能勾起我對愛情小說的興趣。相比之下偏向亦舒,但真的讓我選,我更喜歡看金庸寫愛情,一直拿《倚天屠龍記》當愛情小說看,看《飛狐外傳》程靈素自殺救人那幾頁反覆看五次;再不然就去看古龍筆下的江湖第一美人林仙兒之類,極盡扭曲之能事。
我喜歡一些特別的女孩,與別不同的女性角色。
直到有一天,好友借我一本日本翻譯電影小說《情書》,竟完全擊中了我的神經。《情書》結局裡,女主角才終於發現已死去的那個男孩在圖書卡的背後畫上了自己的畫像,這一幕令我感動不已。我第一次覺得,我也要寫了一個這樣的男主角。
中四那年,我第一次寫這個名為《天使的微笑》的故事,這是我的第一篇愛情故事。只能依靠畫畫和音樂去抒發感情的兩個人,明明喜歡對方卻死活不肯講的愛情故事。
這種東西,真不知有沒有市場。可能廣大女讀者還是更喜歡那些窮家女遇上白馬王子排除萬難一類,但真可惜,我就是不喜歡。
說起來命運也真是愛開玩笑,像我這樣的人,長大後竟以愛情小說出道。而我自己喜歡看的愛情,偏偏又是那麼冷僻古怪的東西。像《倚天屠龍記》裡的殷離,喜歡一個回憶中的幻像,不認得眼前的人;像《飛狐外傳》的程靈素,為一個不愛自己的男子甘心赴死;像《情書》的藤井樹,不斷借學校的圖書,在圖書卡寫上對方的名字。
共通點的話,就是愛得深卻得不到,一拍兩散,有一種濃濃的遺憾美。
因為遺憾,所以特別美——
會這樣想的人,難道就只有我嗎?
這大半年來,我一直都困在「怎樣才會受歡迎」一類,莫名奇妙的困擾當中。我常常羨慕有些作者,他們本來的品味就跟大眾相似,不需要為了平衡兩者口味而傷腦筋。
但人與人畢竟是不一樣的,我有自己的煩惱,他們也會有他們的困擾。而我,只需要為自己找一個答案。
假如兩者的需要真的不能平衡的話,我應該怎麼辦?想來想去,到頭來我還是會按自己的口味,寫自己想寫的東西。畢竟生命是那麼的苦短,時間是那麼的寶貴,我無法說服自己忘記自己的追求,只為了取悅人。
然後就誕生了《六年前,天使可能會微笑》這個從結構到故事主線都有點奇怪的故事。可能有人會喜歡,有人會不喜歡。但不喜歡的人,又與我何干呢?
有人跟我說過,又曦,妳想要紅還是有辦法的,但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
我回覆他,紅不紅有什麼所謂?我只希望把我想寫的東西都寫好而已。用最好看的手法,把我喜歡的故事,呈現在別人面前,那就夠了。
我也不過是只能以文字去抒發感情的普通人而已。
另外,關於中學的回憶是不是真人真事這個問題,其實我學校裡真的有一顆樹叫人蔘果樹,但它早就被拆掉了。而且,我讀的是女校。彈琴我一點不會,但故事裡阿瀠彈的歌都是我愛聽的古典樂曲;倒是有考過會考美術,還拿了個F,令我的會考成績表留下了一個遺憾。
但我一點也不後悔,哈。
有機會的話,找到中學時的畫作再放上page跟大家分享吧!
說到Page,還有一件事。Facebook Page超討厭的,我現在Page like有4千7,但貼文觸及人數還不如2年前我的page人數只有700的時候。讚好率自然也是同樣。
我連關Page的心都有了,不過正在努力抑制著。
不管怎樣,多謝你看這篇無聊後記看到這裡。還有很多廢話想說,有機會再說吧。
又曦
2015年5月
人蔘果樹 在 李民傑(奸的好人) Facebook 八卦
這是我最近重讀西遊記的感嘆。
説一說李子和我一起看《西遊記》的故事。
話說當年博學和尚曾經叫我和李子一起看《西遊記》,那時候李子應該是七歲左右吧?
而博學和尚有事前叮嚀我自己要看一篇《西遊記》,我選讀的版本是《李卓吾點評西遊記》,後來我買了劉一明的,我竟然有諸多藉口沒有用心讀過。
是這樣的,李子看完六小齡童的西遊記,也看了張紀中的西遊記,李子在看張紀中的西遊記時,我是用讀小說追趕連續劇的方法來看的,意思是讀小說同時看連續劇,儘量做到小說追得上連續劇的步伐。
李子對兩幕故事是講很多話的。
其中一幕就是袈裟案,
另一個就是人蔘果案,
在袈裟案當中,李子就告訴了我,他們在學校,學生們,同學們是有像孫悟空一樣喜歡炫耀比賽,大家鬥誰的爸爸比較厲害,爸爸厲害的意思就是爸爸買了什麼玩具給他們,家裡有什麼特別的東西。
李子衹能説我們家裡最多的就是圖書,其實家裡就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就祇有書最多。
這個比賽不懂李子算不算贏了嗎?
至於人蔘果案,就是李子説孫悟空沒爸爸教,石頭爆出來所以很沒有禮貌,
但是鎮元大仙的二位童子也看不起唐三藏和三位徒弟沒有什麼特別,
於是締造了一連串的衝突與誤會,甚至到最後孫悟空推倒人蔘果樹來發脾氣的。
這個人蔘果案,其中有一幕,豬八戒一口把人蔘果吃掉了,但是孫悟空就在哪裡慢慢品嚐,這句慢慢品嚐可是以有很多回味的地方。
張紀中的西遊記也有這一幕,一個千年結果的人蔘果,你一口吞下去,什麼味道都不知道了,這個是豬八戒做的事情。
但是你慢慢一口一口吃,才能吃出深意和味道的。
我想問的是,如果你肯慢慢吃真的可以靠自己吃出味道嗎?
其實,當年西遊記的小說我讀過,連續劇也看過,這幕我是有留下印象的。
可是我們要問一問自己,讀書會不會有時候很想讀完一本書,就變成像豬八戒一樣一口吞下人蔘果?
像孫悟空這樣的識貨人一口一口吃,你未必吃出所以然,但是你還是培養到讀書的氣習的。
西遊記看了好像三次,但是,我對瀛洲九老是完全沒有印象的,而我也不知道孫悟空去找瀛洲九老時遇過東方塑。
這次重讀,我竟然發現有一個東方塑出現,東方塑跟孫悟空對話,我問自己,東方朔這麼出名,我怎麼會完全沒有印象?
孫悟空推倒人蔘果樹后,先找福祿壽,再去找瀛洲九老就遇到東方塑,這段記憶我是空白的,腦子裏面就祇有觀音救活了樹。
這就好像我喜歡諾蘭電影,玩味其中的是,他要你瞪大雙眼,留意每一個細節。
如《天能》當那個黑人男主角,在任務中吃毒藥自殺,死而復生,然後他要辭職,上司説,你已經死掉了,你也不是CIA的人了。
接下來就是説,你的職位是一個手勢而已(照片2,這是第一次比這個手勢,我不是很確定是不是這樣的對白,因為我只是第一次看這個電影)。
當黑人去到那個關鍵地方,就是發現會逆時的彈頭的地方,他要進門時又擺了那個手勢,然後那個女的就給黑人進門,這個是第二次比這個手勢(照片2).
我沒記錯的話,在那個白人男配角在跟女主角講解順時逆時的關係時,是也是用了這個手勢做比喻,這好像是第三次。
由於我衹是看一次,當我看到畫面有這三幕手勢時,我就讚歎導演真會「玩野」,你看他的電影真要處處留神。
看官們,我不懂自己有沒有記錯,衹能憑記憶這樣説。
當然,我是想借這個比喻感嘆一下讀書的時候,我們真能做到處處留神嗎?
如同我讀水滸傳,如果沒有金聖歎引路,我又怎能看出文章序幕,是引出先有上面亂,才有下面亂的伏筆呢?
也看不出高俅一開始是被踢來踢去,有智慧的人都不想高俅待在自己的家教壞子孫,總知道踢他越遠遠好,最後陰差陽錯瑞王做了皇帝,人人不要的高俅,瑞王看中了他,因而讓高俅作威作福對王進進行報仇呢?
因為這些筆法太過簡潔,又精短到蘊含深意,深藏口訣,如果沒人引路 ,你真的讀不出味道的。
這是我近日讀書的感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