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育單元,邀請好久不見的蔡淇華老師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新書《青春微素養:36個通往更理想自己的基本功》/ 親子天下。曾獲師鐸獎肯定與多項文學獎的淇華老師,執教三十多年,帶領學生寫作、專題研究及社會參與,整理多年陪伴孩子的經驗,淬鍊出36個微心法,以工具、方法、動力及態度四大面向出發,為年輕學子指引思考與前進的方向。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Y6j6ZY6JcBI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內容簡介:
108課綱時代來臨,面對未來挑戰的素養力,你準備好了嗎?從讀書計劃、自傳到面試,從社團活動到社會參與,從學習動力到處世態度,第一本全方位幫助你學習、生活與成長的解答之書。找到夢想的邏輯,讓努力更加精準,從現在起,擁有自主學習力,提前布局你的人生。
曾獲師鐸獎肯定與多項文學獎的淇華老師,執教三十多年,帶領學生寫作、專題研究及社會參與,整理多年陪伴孩子的經驗,淬鍊出36個微心法,以工具、方法、動力及態度四大面向出發,為年輕學子指引思考與前進的方向。
幫助孩子打造從內到外、四個面向的素養:
→工具:一次提供升學的七大工具
面對新的教育與升學制度,提供面試、撰寫自傳、讀書計畫的心法;分享如何當個有「辦法」的人,怎樣為報告、活動加分?如何建立企劃與執行方法?
→方法:建立學習與生活素養的有效方法
找到「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觀察他,跟隨他,學習他,踩在巨人肩膀上前行,建立你的品牌,成為更好的自己。
→動力:找到讓自己不斷前進的能量
找到自己想要的,學得最好!不管現在成績如何,根據自己興趣主動找到對話的老師,當個「有學習責任的主人」,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態度:培養正向思考,成為終身自主學習者
「自主學習者」是「終身學習者」的前身。從Ordinary到Extraordinary,真心對人,重視細節,履行承諾。青春,是長出自己品牌的過程!
◎來賓簡介:蔡淇華
1966年生,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高中教師。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出版著作:《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寫給年輕:野百合父親寫給太陽花女兒的40封信》、《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學習,玩真的》、《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
同時也有8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atzk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好玩開始der - MATZKA ◎索尼音樂2016重量級 開春音樂獻禮!! ◎來自台東的「原生雷鬼音樂」 渾然天成的創作鬼才MATZKA ◎集結3年創作能量 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各位大叔的心聲我們聽到了!! 生猛有力!! 開春...
人生微哲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若你有幸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
我們若能深刻認識自己,並探索自我心靈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那把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
原來,這把鑰匙就在我們手裡;所有距離都從我們自己的心出發。
取自《青春正效應》
----------------------------------------------
最近我認識的兩位朋友,彼此的關係疏遠了。還好,他們都保持著風度,沒有相互攻訐,也沒叫身邊的朋友要選個邊。
這段友誼難放下,是彼此曾經深刻地相互陪伴。然而,就像地球人常出現的戲碼,距離太近了,關係反而崩解。
我一再提到,關係親密之後,我們對對方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期待與投射。慢慢會有一種:你不懂我,就是沒把我放心上;你不讓著我,就是不再對我好…
所以關係越是親密,界線越是要清楚。感受是一件事,我們用什麼行為,去回應我們的感受,形諸於外,如何回應對方,那是我們要充分地為自己負責。
關係可以親密,也可以疏遠,也可以老死不相見。距離非常緊密的關係,不一定是因為歡喜;講話可以口無遮攔,也不一定讓人自在。
也可以不面對啊,也可以讓自己被誤會啊,也可以任由關係如四季遞變,新生或死亡。本來就是一場遊戲,曾經一起玩過一場,真心誠意地,那就相互感恩與祝福吧!
能感恩與祝福,關係才能好好收尾,減少糾纏。退出關係也不是輸,別把輸贏套在這種自自然然的變化,輸贏便是一種抓取,這種抓取常讓我們怎麼做,都不甘心,都有一口嚥不下的氣。
以為贏了,以為獲得了什麼,所以可以有一種「我是對的」的姿態。那麼,我們就會藉這個姿態,去掩蓋那對過去美好的哀悼,然後我們心裡有一塊,一塊我們不一定能填補的失落,終將被我們視而不見~
那些被視而不見的,都是自己啊~
----------------------------------------------
刺蝟效應:叔本華尋覓的刺蝟
【文/蔡淇華】
上大學後,在叔本華的《人生智慧》(The Wisdom of Life)一書中,讀到令我感同身受的佳句: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刺痛對方;
若彼此離得太遠,又會覺得寒冷。
頓時,我覺得自己和高中室友活生生就是叔本華筆下的刺蝟。一開始,我們挨得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扎得鮮血淋漓;後來我們拉開了距離,卻覺得太冷;最後,我們終於找到適當距離,不再刺傷對方,也能相互取暖。
事實上,叔本華自己活得就像一隻刺蝟。
他有能幹而暴躁的商人父親,母親是受歡迎的通俗小說家。叔本華在父親投水自殺後,無法諒解母親,一生與母親交惡,母子自此再也沒見過面。有人臆測,因為沒有體驗過母愛,叔本華恨這個世界,最後成為脾氣火爆的悲觀主義者。他一直很難找到堅定的友誼,曾比喻:「友誼就像傳說中的海怪,眾人繪聲繪影,真相卻有待證實。想要擁有一位如《聖經》所言,比親兄弟還親的朋友,可能比看到尼斯湖水怪還難!」
叔本華生命最後三十年,除了一條狗,無人作伴。他最有名的軼事,是曾因噪音問題,跟一位四十七歲的鄰居女裁縫爭執,盛怒之下,將她推下樓,導致其終身傷殘。
然而,難道叔本華不渴望另一隻刺蝟的溫暖嗎?
他曾溫情的說:「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若你有幸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所以,毋須苛責別人,人性本就很複雜。」然而,他又曾憤世嫉俗的寫下:「人性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一個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可見,他終其一生也曾經渴望朋友,但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距離」去和另一隻刺蝟相處。
那,什麼是「合適的距離」呢?
一九一二年,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曾提出「心理距離」的美學概念。他指出,美感的產生,來自於觀賞者與藝術品之間的心理距離;若是心理距離不夠或太遠,都無法感受到美感。
布洛讓我們了解,適當的「心理距離」可以產生美感,卻沒告訴我們,多遠是太遠,多近是太近。
其實,叔本華自己早已知道答案,只是未曾實踐。他曾說:「我們若能深刻認識自己,並探索自我心靈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那把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
原來,這把鑰匙就在我們手裡;所有距離都從我們自己的心出發。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帶刺的刺蝟,當察覺對方的第一根針頭已經刺痛我們心房時,一定要學會發出明確坦率的訊息:「對不起,我被刺痛了,請離我遠一點。」
然後,當對方離得太遠時,請記得不計前嫌,像我高中時一樣厚著臉皮,勇敢對死黨呼叫:「靠近我一點好嗎?我們都能夠、也都需要另一隻刺蝟的溫暖。」
.
以上文字取自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832
蔡淇華:把孩子的缺點化為優點,讓教育幫助孩子「原力覺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zWCIoxjCk
.
免費桃園工作坊_做一個有自我價值的媽媽(8/13、20、27早上9點到12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8454632399957/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人生微哲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若你有幸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
我們若能深刻認識自己,並探索自我心靈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那把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
原來,這把鑰匙就在我們手裡;所有距離都從我們自己的心出發。
取自《青春正效應》
-\-\-\-\-\-\-\-\-\-\-\-\-\-\-\-\-\-\-\-\-\-\-\-\-\-\-\-\-\-\-\-\-\-\-\-\-\-\-\-\-\-\-\-\-\-\
最近我認識的兩位朋友,彼此的關係疏遠了。還好,他們都保持著風度,沒有相互攻訐,也沒叫身邊的朋友要選個邊。
這段友誼難放下,是彼此曾經深刻地相互陪伴。然而,就像地球人常出現的戲碼,距離太近了,關係反而崩解。
我一再提到,關係親密之後,我們對對方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期待與投射。慢慢會有一種:你不懂我,就是沒把我放心上;你不讓著我,就是不再對我好…
所以關係越是親密,界線越是要清楚。感受是一件事,我們用什麼行為,去回應我們的感受,形諸於外,如何回應對方,那是我們要充分地為自己負責。
關係可以親密,也可以疏遠,也可以老死不相見。距離非常緊密的關係,不一定是因為歡喜;講話可以口無遮攔,也不一定讓人自在。
也可以不面對啊,也可以讓自己被誤會啊,也可以任由關係如四季遞變,新生或死亡。本來就是一場遊戲,曾經一起玩過一場,真心誠意地,那就相互感恩與祝福吧!
能感恩與祝福,關係才能好好收尾,減少糾纏。退出關係也不是輸,別把輸贏套在這種自自然然的變化,輸贏便是一種抓取,這種抓取常讓我們怎麼做,都不甘心,都有一口嚥不下的氣。
以為贏了,以為獲得了什麼,所以可以有一種「我是對的」的姿態。那麼,我們就會藉這個姿態,去掩蓋那對過去美好的哀悼,然後我們心裡有一塊,一塊我們不一定能填補的失落,終將被我們視而不見~
那些被視而不見的,都是自己啊~
-\-\-\-\-\-\-\-\-\-\-\-\-\-\-\-\-\-\-\-\-\-\-\-\-\-\-\-\-\-\-\-\-\-\-\-\-\-\-\-\-\-\-\-\-\-\
刺蝟效應:叔本華尋覓的刺蝟
【文/蔡淇華】
上大學後,在叔本華的《人生智慧》(The Wisdom of Life)一書中,讀到令我感同身受的佳句: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刺痛對方;
若彼此離得太遠,又會覺得寒冷。
頓時,我覺得自己和高中室友活生生就是叔本華筆下的刺蝟。一開始,我們挨得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扎得鮮血淋漓;後來我們拉開了距離,卻覺得太冷;最後,我們終於找到適當距離,不再刺傷對方,也能相互取暖。
事實上,叔本華自己活得就像一隻刺蝟。
他有能幹而暴躁的商人父親,母親是受歡迎的通俗小說家。叔本華在父親投水自殺後,無法諒解母親,一生與母親交惡,母子自此再也沒見過面。有人臆測,因為沒有體驗過母愛,叔本華恨這個世界,最後成為脾氣火爆的悲觀主義者。他一直很難找到堅定的友誼,曾比喻:「友誼就像傳說中的海怪,眾人繪聲繪影,真相卻有待證實。想要擁有一位如《聖經》所言,比親兄弟還親的朋友,可能比看到尼斯湖水怪還難!」
叔本華生命最後三十年,除了一條狗,無人作伴。他最有名的軼事,是曾因噪音問題,跟一位四十七歲的鄰居女裁縫爭執,盛怒之下,將她推下樓,導致其終身傷殘。
然而,難道叔本華不渴望另一隻刺蝟的溫暖嗎?
他曾溫情的說:「在這樣一個充滿缺陷的世界裡,若你有幸遇到真摯的朋友,就好好珍惜吧!有時候,我們連對自己真誠都做不到。所以,毋須苛責別人,人性本就很複雜。」然而,他又曾憤世嫉俗的寫下:「人性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一個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可見,他終其一生也曾經渴望朋友,但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距離」去和另一隻刺蝟相處。
那,什麼是「合適的距離」呢?
一九一二年,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曾提出「心理距離」的美學概念。他指出,美感的產生,來自於觀賞者與藝術品之間的心理距離;若是心理距離不夠或太遠,都無法感受到美感。
布洛讓我們了解,適當的「心理距離」可以產生美感,卻沒告訴我們,多遠是太遠,多近是太近。
其實,叔本華自己早已知道答案,只是未曾實踐。他曾說:「我們若能深刻認識自己,並探索自我心靈的本質,也許就能找到那把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
原來,這把鑰匙就在我們手裡;所有距離都從我們自己的心出發。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帶刺的刺蝟,當察覺對方的第一根針頭已經刺痛我們心房時,一定要學會發出明確坦率的訊息:「對不起,我被刺痛了,請離我遠一點。」
然後,當對方離得太遠時,請記得不計前嫌,像我高中時一樣厚著臉皮,勇敢對死黨呼叫:「靠近我一點好嗎?我們都能夠、也都需要另一隻刺蝟的溫暖。」
.
以上文字取自
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探索自我、友誼、學習、愛情、人生的50個夢想核爆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5832
蔡淇華:把孩子的缺點化為優點,讓教育幫助孩子「原力覺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zWCIoxjCk
.
免費桃園工作坊_做一個有自我價值的媽媽(8/13、20、27早上9點到12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48454632399957/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人生微哲學 在 Matzka Youtube 的評價
所有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好玩開始der - MATZKA
◎索尼音樂2016重量級 開春音樂獻禮!!
◎來自台東的「原生雷鬼音樂」 渾然天成的創作鬼才MATZKA
◎集結3年創作能量 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各位大叔的心聲我們聽到了!!
生猛有力!! 開春最強自嗨曲
《大叔Uncle Official Music Video 》
↓↓↓↓↓↓↓↓↓↓↓↓↓↓↓↓❤各位大叔請看這❤↓↓↓↓↓↓↓↓↓↓↓↓↓↓↓↓↓↓↓↓
MATZKA將「被年輕妹妹叫大叔的矛盾心情與內心小劇場」寫成【大叔】這首歌,用重金屬搖滾節奏為主體,間奏甚至加入金屬搖滾特有的嘶吼唱腔來表達心中的震撼與宣洩。歌曲副歌重複的「大叔 你今年貴庚」加上誇張的「這個問題問得我差一點斷氣」讓人會心一笑,歌曲bridge再加入輕鬆的雷鬼元素舒緩節奏,渾然天成的正面回應了熟男「自信與釋懷」的心情。歌曲前段,MATZKA刻意用了一些80到90年代流行的偶像及用語,點畫出世代差異,例如:「偶像是周慧敏…..」,當時流行語:「吻我,不要問我」、「緣定三生」、「追夢人」、「你是我的巧克力」,還會騎「名流FZ」,看「來電五十」等,這些用語鮮明的反應出時代感,反差的表達出網路世代裡年輕妹妹們之間世代差異的火星文字。MATZKA幽默的說:「『大叔』這首歌是男生版的『一朵花』,以前是女生的角度議題,現在輪到以男生的角度,這樣才公平啦!!
為了宣揚大叔的美好,MV還加入三段大叔與年輕鮮肉弟弟Battle;
跑車 V.S. 用心改造嚇趴名流FZ
雙飛辣妹 V.S. 陪伴一輩子的真愛
金錢 V.S. 長期累積的人脈
表現出有經驗才是王道的大叔哲學!!!!
詞: 梁嘉銘(寶爺)、Matzka
曲: Matzka
和聲編寫: Matzka、Brandy(田曉梅)
編曲: Matzka
和聲:Matzka、查瑪克‧巴阿立佑司、Brandy(田曉梅)、TTL朋友們
和聲錄音:魏伯翰 @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呼麥:哈斯巴根
鼓:Jun Kung 恭碩良
貝斯:Rayvaughn
電吉他:Matzka
打擊樂:荒井十一
OP:Sony Music Publishing (Pte) Ltd. Taiwan Branch
OP:十一音像
-------------------------------關於《東南美》-------------------------------------
以融合雷鬼、原住民歌謠、搖滾、嘻哈…等元素的台東原生雷鬼曲風,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獎的MATZKA樂團的詞曲創作靈魂人物主唱MATZKA單飛出輯,帶著豐沛的創作力與廣受好評的現場實力,2015加盟索尼音樂,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
MATZKA在華語樂壇獨樹一格,新專輯《東南美Vu Vu Reggae》中結合funky、soul、bossa nova等音樂元素,融合成渾然天成的新種音樂。專輯名稱《東南美Vu Vu Reggae》代表MATZKA的成長背景,來自台灣東南部--台東的他,要將屬於台東的美透過音樂傳達給全世界。
「關於Vu Vu Reggae」:「Vu Vu」是排灣族語中「祖母」的意思。MATZKA說,創作靈感有很多來自於從小Vu Vu(祖母)告訴他的故事與觀念,以及Vu Vu 獨特的人生觀是MATZKA真正理解“Reggae” 精神之所在的起源,在MATZKA心中Vu Vu 才是最有“Reggae”精神的人。因此他將這張專輯取名「Vu Vu Reggae」。
「關於東南美」:生於臺灣東南部的他,成長的過程深受那片土地和他的原住民的文化帶來的影響,與生俱來的幽默與快樂,豁達與樂觀融入在生活的點滴裡變成了他現在所唱的節奏與音樂。
專輯中音樂的輪廓能讓人自然聯想那一片遼闊神奇的高山大海之美以外,《Someday》則是表達了Vu Vu豁達坦然的人生觀,這是一種從老人家身上找到的人生的張力與感動之美。《嗚哇嗚》則是展現當這種文化踏進鋼筋混泥土的城市後受到的衝擊後展現的韌性之美。每一首歌曲都是源自那塊土地的故事與人物,都用音樂描述了當中最本質的美,彙集成了整張的《東南美》。
數位平台下載連結:
iTunes:https://goo.gl/Vkrvhk
Spotify:https://goo.gl/gDuJ86
KKBOX:https://goo.gl/7Zz79x
myMusic:http://goo.gl/YNDe3s
Omusic:http://goo.gl/LTeIRC
FET遠傳電信:http://goo.gl/0Eb9SV
CHT中華電信:https://goo.gl/5k3wbK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Matzka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tzka.official/
●Matzka 官方微博●
http://tw.weibo.com/matzk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VAsGIj5cc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EPdpzbhgcXaz1ePzVSZVa-LvrfQ)
人生微哲學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這特別適用於考前衝刺,欲求考過著
不過像是語言類型,則還是需要長期的培養
➡️ 博客來書籍介紹:https://goo.gl/A4RwYe
👉🏻於3/15抽出1位幸運兒送出《考試要靠爆發力!最強七天衝刺讀書法》
💬只要BOOK們「分享貼文」並「留言"此次影片觀賞後心得"」「活動在FaceBook粉專上進行」
本影片Facebook連結:https://goo.gl/8tiyP6
💬註:15號截止於隔天16號中午公布得獎人,僅限台澎地區
▶️訂閱集資專項 : https://pressplay.cc/yuubuke
希望你能支持我們的理念,並提供協助讓你我一同變得更好
----------------------------------------------------------------------------------------------------------
👊【上一集!】
https://youtu.be/1MFMRfsLyuQ
----------------------------------------------------------------------------------------------------------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閱知識▊https://goo.gl/dzHuXL
閱雜談▊https://goo.gl/5Gk3Y6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
✍️ 【協助閲部客】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此影片: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讓自己的生命精彩
有祐👦🏻
喜歡睡、喜歡吃、喜歡料理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
👊【追蹤我們】
FaceBooK►►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https://goo.gl/8W3K2S
Youtube►►https://goo.gl/xDvL6R
Twitter►►https://goo.gl/wYJoZU
B站►►https://goo.gl/MaZ6iw
微博►►https://goo.gl/ehj6gh
----------------------------------------------------------------------------------------------------------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ouPwPlrqo/hqdefault.jpg)
人生微哲學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我第四次讀這本書,而每次在翻閱時,這本書總能讓我的某些問題茅塞頓開。
《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的書名一定會讓你覺得他是本心靈雞湯,但其實不然。書中李開復大量列舉許多發生在他身邊的故事,有許多取材自微軟或蘋果內發生的小事,而許多作者想表達的觀念價值就隱含在這些故事中,在讀者快速吸收內化,但要做到這些,要花掉我們不只一輩子。
在書中李開復不談遠大創業、不談自己未來開立的創新工廠,而是將重點放在莘莘學子與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他用自己曾兩度放棄法學院及待在美國繼續高就的例子,勸勉讀者,任何你人生中的大決定,必須依循著自己的心靈最大價值,而決定後果斷放棄,則是你必須忍受的成長痛。
如果你在學校中不知為何而讀,如果你在大學中猶豫是否要繼續升學,如果你在職場中遭遇困境,如果你在人生中面臨阻礙,這本《做最好的自己》絕對值得你放進書櫃,每年品讀。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部落格: https://vincentreading.com/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YHCI-xBuq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