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冰淇淋三部曲之《終棘警探 Hot Fuzz》不管看幾次都好喜歡啊,Edgar Wright、Simon Pegg 加上 Nick Frost 真的太無敵了,最近發現繼《活人甡吃》後最愛的這部也上了 Netflix,馬上又迫不及待重溫一次何謂超高水準的娛樂片。
血腥冰淇淋三部曲英文為 Blood and Ice Cream Trilogy,又稱 The Three Flavours Cornetto trilogy,顧名思義只是單純因為三部電影都置入了符合劇情的不同口味 Cornetto 冰淇淋而得其趣名。Edgar Wright 跳脫陳規真正透過影像敘事,完美運用了快節奏的剪接、犀利緊湊的特寫、去蕪存菁的過場、飽和鮮明的色彩、品味獨到的選樂、衝突幽默的畫面還有無處不在的圍籬與英式幽默,在諷刺好萊塢活屍、警匪、外星人的商業片之餘,流暢緊湊絲毫不拖泥帶水,並兼顧所謂爆炸、打鬥、懸疑等各種經典元素,同時不落俗套更讓人看得大呼過癮,在逐漸失去品質的動作喜劇中高下立竿見影。
《終棘警探》相信也是大家的最愛,雖然喜劇本身多數採用較為誇飾的表現手法,Edgar Wright 的不按牌理出牌就是能拿捏的恰到好處,一個日以繼夜的業績第一名工作狂,一個可以說是完全無能的靠爸兒子,在標榜犯罪率極低的幸福小鎮一起揭露甜美糖衣底下的可怕真相。不只人物性格強烈對比,連敘事畫面都毫無違和的交錯穿插,上一秒兩人正在盡情喝酒,下一秒某處就有人遭到殘忍殺害,接二連三的命案都被輕描淡寫解讀為「意外」,鋪天蓋地的所有可能陰謀在主角與觀眾心裡快速一一上演,卻沒想到事實真的不夠美好,甚至太過荒謬。
最後一段熱血沸騰的老派套路,就是舊瓶裝新酒的絕佳範例,誇張復古的西部英雄造型,人人手上都能瞬間變出幾把槍,英國不是美國,在所謂的幸福小鎮上更顯戲謔,槍林彈雨、一夫當關、飛車追逐、奔跑翻滾、肉身擋子彈等融入所有復古橋段,再時不時冷冷的放上幾槍冷箭,極盡諷刺之能事的營造出一場無可挑惕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Edgar Wright 的才華與熱情將老梗玩出新意,再次以電影證明電影的價值,無腦動作爽片也成足以為無可取代的一種當代藝術。
▍延伸閱讀:
《玩命再劫》,獨領風騷的犯罪飆車音樂劇。
http://cm3350658.pixnet.net/blog/post/459980611
《玩命再劫》,動漫風格的服裝色彩美學。
http://cm3350658.pixnet.net/blog/post/460094821
「人物特寫範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Donfer Photography Facebook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人物專訪怎麼寫?訪綱、採訪、寫作心法》Hahow 募資影片 ... 的評價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人物專訪sba範文的推薦,YOUTUBE、PTT、DCARD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人物專訪sba範文的推薦,YOUTUBE、PTT、DCARD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人物專訪sba範文的推薦,YOUTUBE、PTT、DCARD和網路上 ... 的評價
- 關於人物特寫範例 在 Samsung Galaxy S23 Ultra 全新旗艦化身夜拍神器! - Mobile01 的評價
人物特寫範例 在 Donfer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 聊聊系列 ] 關於大小啊
今天來聊聊婚紗人物大或小的話題,印象中好像之前也曾聊過。但看到了照片還是來說說。這張照片算是蠻經典的巴黎作品,不過這張運氣真的很好,除了水池有水之外,更是難得完全沒風的,因此水面超級的乾淨。拍攝的時間印象中還有點時間吃了個麥當勞,然後再從容的在這個天剛入夜的深藍色中拍,好幸福 XD
說到人物大小這件事,在最早期我跟新人溝通時通常都會問一下,現在反而很少問。通常新人比較在意這件事的都會主動提出來。會變得少問的主因是其實人大人小對我來說有點像是個拍攝的節奏問題,而且也跟所選的地點有相對應的關係。
好比前陣子剛好有一組新人,他在溝通時這樣跟我說的,希望照片看得出來是哪裡拍的,不太喜歡太小景,希望辨識度高的照片。因此拍攝時就會稍微備著一下這個部分。也有新人溝通時拿著大小比例的極限給我看,他說最多能接受的是可以看出來是誰,不想要有那種其實新人不是自己賓客也不會發現的照片。
承剛剛有提及的,其實拍攝是一種節奏,近幾步可能就是特寫,退幾步有可能就是帶景。焦段也是轉一下可聚,反轉一下就可廣,這個部分我想在拍攝來說本來就不會很刻意一定一直特寫特寫特寫這樣拍,又一直廣角廣角廣角拍。
而地點也是,如範例的這張圖其實可以再退一點或廣一點,那麼金字塔可能更明顯,但人物相對又會更小,而我心中的平衡也會因為再寬一點而跑掉,因為上下兩端會有更多我覺得「多餘」的部分。
再影像思考的一部分,其實人物放大的確越能呈現人物特質,但我也常覺得影像也有記憶空間的一種功能。在最早期我接觸一些外國婚禮影像時,像是 ISPWP 有個 location 比賽項目中的影像,都可以看見環境也是影像敘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所以,詮釋的方式如何才是核心,大小真的不是問題啊!是吧。
#冷藍色最動心
#Macbook2017年跑起來跟2013差不多耶
Donfer Photography
www.ludonfer.com
人物特寫範例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八卦
【剪接課堂:雲端情人】
這週剪接課的案例是蠻有名的電影《雲端情人》。
主要和大家談到鏡頭位置與觀眾代入感。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志穎老師的解說文章吧。
-
雲端情人的剪接 / Fa Lou
“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 said Samantha.
「過去其實只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莎曼珊。
《雲端情人》是史派克瓊斯2013年的導演作品。
故事是關於一位信件撰稿人西奧多(瓦昆費尼克斯飾演),與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莎曼珊(史嘉蕾喬韓森配音),所發展出來的一段科幻愛情故事。
這是在遙遠的科幻未來,但愛情卻離我們很近。
要知道,科技日新月異是沒錯,但人們一樣渴望手寫信的互通往來,撫平彼此的孤寂與無奈。
於是誕生出西奧多的職業,幫別人寫信的人。
今天的範例影片,前情提要:
西奧多難以忘懷分居已久的老婆。
不過,西奧多近來已和作業系統莎曼珊在談戀愛了。
所以,西奧多就與分居已久的老婆趕快辦離婚手續。
這段影片就是西奧多與老婆簽字的橋段。
今天我們會談到,鏡位的取材。
兩個簡單的重點:
1. 讓觀眾說故事。
2. 讓觀眾聽故事。
注意:這裡的「說/聽」不見得要用語言。動作也行、表情也當然可以。
還有,有些同學會認為讓觀眾說故事,是角色講話的鏡頭;然後反之,是角色聽話的鏡頭。
其實不然,讓我們看看這個範例影片吧。
兩個值得探討的地方:
a. 影片1:03~1:08 鏡頭給老婆,是觀眾在聽故事嗎?不對,這是讓觀眾去「說故事」。並非鏡頭給誰,身為觀眾的我們就要成為聽故事的一方。
原因:
男主角西奧多說:「我寫字很慢,三個月才簽一個字母。」然後老婆笑了。我們在劇情前面已知他遲遲無法忘記眼前這個女人。觀眾「已經知道」他的掙扎了,所以接到老婆鏡頭時,是我們(觀眾)在說這個故事。(寫字很慢三個月才簽一個字母的故事)而非我們(被動)在聽這個故事。
b. 影片1:14~1:17與影片1:34~1:36都是關於老婆的鏡頭。觀眾是在「說故事」嗎?不是,這次是在「聽故事」。
原因:
(1) 影片1:14~1:17,老婆說:「速戰速決吧。」身為觀眾的我們感受到這無情的語言。我們在聽這個故事,再配上西奧多下一顆鏡頭的反應(閉眼皺眉)。我們(觀眾)也沒料到她這麼無情(所以我們被動,我們在聽故事)。
(2) 影片1:34~1:36,老婆簽字的那個動作,我想這一切都已經很直白了:我們被迫接受簽字離婚這個事實。下一顆鏡頭西奧多除了閉眼皺眉外,還多了把頭撇過去的動作。我們一樣在「聽故事」。並非看到老婆說話與動作就是在說故事。
有人有問題,為什麼讓觀眾說/聽故事重要?
解析:這會讓觀眾跟誰站在同一陣線。
這場戲很明顯,我們跟西奧多站在同一陣線。
因此,西奧多的種種話語以及反應,都在讓觀眾說故事(站在他那邊),因為我們早已知曉他與莎曼珊的感情了;反之,老婆的種種話語及反應,都在讓觀眾聽故事(站在老婆對面),因為我們沒料到她居然這麼無情。
有同學還有疑問:請問鏡位該如何取材呢?
這取決於對劇本的了解,還有劇情的情感走向。
劇本就是要讀到人性的言外之意,這沒問題;但「情感走向」呢?何以判定?
我有四個依據提供給大家,我稱為素材亮點:
1. 鏡頭的移動(往前?往後?往上?往下?繞物體?⋯⋯)。
2. 鏡頭的景別(特寫?中景?遠景?⋯⋯)
3. 視覺的焦點(稱為:主要視覺;觀眾眼睛大部分停在哪個區塊)
4. 畫面的秘密(稱為:輔助視覺;角色嘴角顫抖?下垂?上揚?眼睛閃了一下?特殊的景物?⋯⋯)
舉例:
a. 影片1:11~1:14是中景,鏡頭望向老婆。之後1:14切到老婆的特寫,她說:「速戰速決吧。」人物佔據畫面越大,我們越增強他們要傳達的情緒或情感。
b. 再來,兩人吵架,切特寫,觀眾也覺得情緒激動。到後來影片4:50時,一個中遠景,情緒緩了,但也尷尬了,一如在旁的那位服務生。
*同場加映_愛情裡的嘆息:
《雲端情人》有一場戲是西奧多與莎曼珊的爭執:
西奧多:「妳幹嘛這麼做?」
莎曼珊:「什麼?」
西奧多:「沒事,妳剛剛就是⋯⋯(學她嘆氣)剛妳說話的時候,妳嘆氣感覺很怪。妳剛又嘆了一次。」
莎曼珊:「我有嗎?喔抱歉。我不知道。我應該是在模仿你說話的樣子。」
西奧多:「但那是人類,妳又不需要氧氣還是什麼的,妳又不是人類。」
莎曼珊:「你幹嘛小題大作!」
在巨大的愛情之下,人機相戀同樣身不由己。
不過有意思的是,到了結局,男主角嘆了一口氣、吸了兩口氣:
1. 男主角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前妻時,鏡頭照著西奧多的臉,西奧多靠向椅背,嘆了大氣。
2. 友人(艾美亞當斯飾演)與他坐在天台,友人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畫面要漸暗進入黑幕時,西奧多是背對鏡頭,短促地吸了兩口氣。
沒有答案的問題:莎曼珊真的是需要氧氣還是要模仿他什麼的而嘆息嗎?
*「我喜歡的」金句時間_愛情裡的佔有,與無法佔有:
莎曼珊(史嘉蕾喬韓森配音):「我同時是你的又不是你的。」
“I’m yours, and I’m not yours.” said Samantha.
喔對了,如果你對《雲端情人》的結局不是很滿意的話,我想這篇專欄可能會是你的救贖:https://sosreader.com/her_movie/
人物特寫範例 在 Samsung Galaxy S23 Ultra 全新旗艦化身夜拍神器! - Mobile01 的八卦
... 完美還原低光源場景不用擔心人物模糊,正好符合Min 的購機需求。 ... 配戴眼鏡後以「人像模式」拍攝的範例,上圖右則是針對眼鏡的裁切特寫,過去 ... ... <看更多>
人物特寫範例 在 《人物專訪怎麼寫?訪綱、採訪、寫作心法》Hahow 募資影片 ... 的八卦
本堂Hahow 課程將帶你從了解人物專訪的類型開始,一步步完成訪綱擬定及文章撰寫,並以講師的實戰經驗、大量範例文章為例,讓你好理解、好上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