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本篇同步更新於部落格:
http://qqmei0904.pixnet.net/blog/post/457243490
昨天po完文章之後,發現有好多人對於這類主題有興趣。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過去這幾年來,我培養小QQ閱讀習慣的一些方法吧!
☆ 讓孩子愛上書本
從小QQ一歲多開始,每天我會陪她念至少3-5本的童書。起先,我都是挑選『有聲書』、『觸摸書』、『操作書』等圖多字少的書單,看圖說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念給小QQ聽,並抓著她的小手來操作機關,目的只是讓她先『愛上書本』,對書本感到興趣。
日復一日,過了好幾個月之後,我就發現小QQ對於書本的專注力愈來愈高。從一開始可能只聽個5分鐘就跑掉了、到後來我已經可以陪她念完一整本書、最後甚至變成她不斷的從書架上挑書給我念。這時候就代表,在培養孩子閱讀上,我已成功一半啦!
☆ 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要奢望孩子會自己進入書本的世界。小QQ四歲半之前,有長達三年多的時間,都是由我或DDC一本一本陪著她一起念,念到口水都乾了 XD,是直到QQ四歲半進入英國小學就讀之後,學會了自然發音,有辦法慢慢自行閱讀,我才開始放她自己一個人看英文書。但就算是到現在,中文書的部分我都還是得念給她聽 (因為她的國字認得不多)。所以親子共讀真的是一條漫漫長路!
☆ 循序漸進選擇適合的書
隨著小QQ愈來愈大,我在挑選書本上,也會慢慢依照她的年齡去做變換。1歲到2歲之間,會先以上述提到的硬頁操作觸摸書為主,書中會是大版面的圖畫,僅僅一兩行字句;2歲到4歲間,開始換成字句較多的童書,但是也不會一下子就給內容太難的,多半是立體書、機關較為華麗複雜的操作書、或是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 (比如說彼得兔、佩佩豬、小鼠波波等) 主題書等。等到4歲之後,再進階成故事性較重的繪本 (如照片中這本)。而以小QQ現在快要6歲的年紀來講,我已經開始讓她閱讀有章節 (Chapter) 的微小說囉 (在台灣也可以去買橋梁書)!
☆ 請不要讓孩子被3C綁架
『電視、手機、平板』,是我覺得最能夠『阻撓』小孩閱讀的東西!自從搬到英國之後,我和DDC從來不會在小QQ醒著的時候看電視,但也不會完全杜絕她看電視的權利。每個星期,小QQ可以看3-4次卡通,一次不超過一小時。所以在家裡,她有非常非常多的閒暇時間可以拿來做靜態活動,例如看書、畫畫、玩桌遊等。
此外,她也不能使用手機跟平板。從以前到現在,每次帶著她外出,我總會帶著一大包『給西』,包括貼紙書、磁鐵書、畫冊等,讓她在外排解無聊。久而久之,現在我們出門只需要帶一本筆記本、畫筆、或書,她就有辦法在餐廳或交通工具上打發時間。也因為我從沒有拿出手機來消耗她的時間,在她的世界裡,並沒有吃飯/坐車配手機這件事,所以她也不曾嫌無聊,外出一坐就能坐個好幾小時 (個人覺得一但用了手機這招,小孩很聰明的,他之後就會一直跟妳要手機玩)
PS. 關於3C的限制這件事,我真的感觸很深。因為只要每次帶著小QQ回台灣,不誇張,她就變得『完全不想碰書』!!因為在台灣,阿公阿嬤可以讓她看卡通看到飽;即便沒有在看,家中電視也是12小時都開著,無限放送。有了不斷閃動的電視畫面,她自然而然對於靜態的書本沒有興趣。
==========================
以上落落長一篇,就是我的心得分享!希望可以解答到大家的問題喔。
最後必須要說,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太一樣,有些小朋友就是比較喜歡動態活動,那我覺得也很好啊,不一定要強求。
不過,文字是很有魔力的。如果能夠讓孩子沉浸在書本的世界裡,不僅能夠增加他們的專注力、延伸他們的想像力;等到他們能自行閱讀後,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輕鬆多啦~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姜濤生日|姜糖創戀愛手機遊戲 幻想同姜B拍拖 一片睇晒姜濤2021生日應援+出道大小事 今日(4月30日)姜濤生日,姜糖不單準備了姜濤電車漫遊港島,搭正凌晨12點,後援會就發佈了姜糖祝賀片,有過百位粉絲送上祝福。姜糖更設計了首個姜濤手機戀愛遊戲,務求達到同偶像拍拖的心願。走到銅鑼灣街頭,不難看見全...
「人物性格英文」的推薦目錄:
人物性格英文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亞特蘭大,幾乎是我拜訪僑界的必去之地,我已三度去亞特蘭大演講
當我聽聞,美國亞特蘭大按摩店槍擊案罹難者中有6名亞裔女性,格外感到震驚不捨
事實上,在新冠疫情發生後,針對亞裔社區的仇恨犯罪,不僅在美國增加,在歐洲各國也大幅增加
新冠肺炎讓許多亞裔人士在歐美遭到歧視
這其中,不乏一些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
川普一度用「中國病毒」稱呼疫情
讓亞裔人士的處境雪上加霜
而這些煸動仇視的政治人物不只歐美政客
連同樣的「亞裔」:蔡英文、蘇貞昌等
也曾一樣加入煽動仇恨的陣容
尤其是蘇貞昌
蔡英文都已改口稱「新冠病毒」
蘇貞昌還是堅定堅決的用違反WHO「不用地名國名稱呼病情」的普世原則
硬是要稱之為「武漢肺炎」
我還記得我多次走在亞特蘭大的街頭和美國數十座城市,常會看到許多亞裔臉孔
我可以跟大家保證
絕大多數的美國人
分不出台灣人跟大陸人的長相
分不出日本人和大陸人的長相
分不出韓國人和大陸人的長相
當仇視亞裔的風暴掀起
遭到威脅的
不只是大陸人
也包括台灣人、日本人、韓國人
而可笑的是
部分白人政客煽然這股仇視亞裔的火
而同樣長著「亞裔臉孔」的蘇貞昌
卻忙不迭的助燃這歧視為仇視之火
仇恨是權力的春藥
但民進黨的政治人物,
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是「亞裔」面孔
蘇貞昌用用武漢肺炎鼓吹對中國的仇恨
難道民進黨的支持者,都不會到美國,都不擔心自己成為對亞裔仇恨的報復對象?
去年我最早跳出來,呼籲民進黨不要稱呼「武漢肺炎」
遭到范世平、王定宇和1450撲天蓋地的抹紅
我為什麼明知會被抹紅
還是千萬網軍吾往矣
就是因為我已經預知了今天的結果
我寧願當被綁上政治火刑台的先聲
也不要成為縱容與漠視仇恨的寒蟬
雖然,最後如我當初預言的
「你們現在儘管抹紅我,我保證明年,陳時中、蔡英文都會跟著我轉彎改稱新冠病毒」
果然成真
陳時中、蔡英文跟著羅智強轉彎了
道理終究站在了羅智強這一邊
但我沒想到的是
蘇貞昌「看到黃河」,心還不死
還是堅持要叫「武漢肺炎」
林書豪後悔之前沒為亞裔發聲
拜登禁止「中國病毒」的歧視言行
結果到現在,蘇貞昌還是硬要講武漢肺炎
民進黨已經「仇恨成癮」
可嘆的是
誰能來幫民進黨戒斷這樣的仇恨成癮?
#為全球亞裔人士祈禱
#請政客們放過亞裔,不要再操弄仇恨
人物性格英文 在 吳崢 Facebook 八卦
【時代力量的問題】
我知道,和時代力量的諸多委員、黨公職比起來,我對於社會以及這個黨的貢獻是遠遠所不及,但,黨裡一直有些問題,也一直都存在,很久了,既然沒有人要撕破臉攤開來講,那就我來吧。
這些話,是我從2015年加入時代力量參與選戰,歡欣鼓舞進入國會到現在,一路以來目睹的黨內矛盾,寫出來,一來是我對黨還有最後的感情,二來是希望黨內所有人必須正視這些問題。
要處理,現在吃力不討好,或許還會掉票,但我認為如果這個黨還自詡理念型政黨的話,這是必須承擔的重量、必須跨越的關卡。
本文總共9632個字,總共分五個段落,覺得太長我下面會附上連結,可以直接選子題閱讀。
------------
【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 https://reurl.cc/7go91
【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時代力量】 https://reurl.cc/AQ818
【時代力量的小綠魔咒】 https://reurl.cc/bLR6l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 https://reurl.cc/Mad7W
【時代力量總路線檢討】 https://reurl.cc/kR05K
-------------
以下全文
前言:
許多朋友曾在私下聊天時,半調侃半認真的問,「時代力量」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一般政黨都會以所要表彰的價值融入黨名,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社會民主黨、綠黨、建國黨,都可以很清晰地在自我取名中看見該黨的意識形態,那麼時代力量呢?時代力量四個字本身沒有與任何價值連結,你們的自我定錨究竟是?
殊不知,「時代力量」恰恰精準反映了這個黨的內涵,名實相副。
時代力量,就是在這個「時代(當下)」,有「力量(聲量)」的人,合起來組了一個黨,就叫做時代力量,這正是時代力量的生辰八字,也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
【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
近來時代力量的路線問題再次受到外界激烈的質疑與批判,過去同樣的情形已發生數次,一次比一次激烈,日前我就已對黨公開呼籲過,時代力量過去四年動輒面臨是不是「小綠」、「與柯文哲合作」等質疑,就是因為時代力量沒有路線,即便有,本身也從未被明確定義與說明過,不要說外界,包含時代力量內部都常有人對路線提出疑問,但從未被解決,根本原因在於時代力量的權力結構與組織問題。
過去時代力量屢次流出內部分歧的消息,媒體常以「分裂」、「派系鬥爭」下標解讀,事實上並不正確,因為時力內部從未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政治鬥爭,頂多「不和」,這代表黨本身沒有堅硬的外部框架,主要成員間缺乏明確的共同利益約束,致使各方都不願花費撕破臉翻桌的成本在內部收攏意見。黨內部無法透過衝突解決問題,導致當核心政治判斷出現分歧時,往往流於議而不決,甚至不議讓問題擱置,或索性各幹各的,多頭馬車。
外人或許覺得殊難想像,但這確實是時代力量一直以來的問題,或至少在勞基法二修,時代力量至凱道前抗議後,路線問題就成為黨內房間中的大象,無人觸碰,或是被認定無法解決,不知從何解決起,只能讓問題靜靜地躺在空氣中擱置,等待時間自然淘洗出結果。
這並不是黨中央同仁或黨主席個人問題,而是整個時代力量要面對的結構困境,時代力量黨中央從未有過凌駕幾位立法委員,特別是三位區域立委的權力,因此無法以中央決策強力主導黨的方向,就算真的想這樣做,恐怕也要面臨如何執行的問題。
檯面上主流政黨的權力結構,國民黨是早年接受俄羅斯共產國際扶植的政黨,黨組織完全繼承共產黨,也就是所謂權力集中的「列寧式政黨」,民進黨在成立時高度參考國民黨的組織架構,而時代力量的黨組織架構再同樣高度參考民進黨黨組織架構,三者殊途同歸。列寧式政黨或許聽來陌生,其實台灣人非常熟悉,因為幾乎每個人所認知的政黨樣貌,就是列寧式政黨,它的特色是類似政府或軍隊的科層化組織,由上而下,中央到地方一條鞭領導 ( Chain of command ),我們以為政黨就是長這樣,其實列寧式政黨是一種特殊模式,在世界上並非常態。
時代力量雖然引進若干網路參與的機制,但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封閉式政黨,在黨內部產生決策後由上而下,一層一層傳達,這在包括提名程序等各項黨務運作方面都可以很清楚看出來。對缺乏經驗的後進者而言,模仿既有制度是最快速也最低成本的方法,國民黨的全代會、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進黨的全代會、中執會、中常會;時代力量的黨代表大會、決策委員會,基本上是同一套運作邏輯,當指揮中心無法有效決策時,黨就會陷入癱瘓。
要能夠揮動軍旗、號令部隊,背後當然要有權力支撐,國民黨過去有槍桿子和黨產,無須多說。民進黨則以共同利益為基礎:「給予即是支配」,這分兩個層面,一是民進黨自黨外至今的多年發展中累積了穩固的群眾基礎,在地方公職選舉中,被黨提名即有相當高機率能夠當選,「民主進步黨」這個招牌就是黨紀約束力的來源;另一部分是能夠匯集社會公信與資源的頭人,透過自己的分配管道建立系統,頭人在系統內部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後來也發展出民進黨獨特的派系文化。
回到時代力量,時力黨中央的權力基礎呢?時力財務本身相當吃緊,候選人基本上都要自己想辦法募款打仗,而在社會支持方面,時代力量的政黨認同度大約都在10%上下,對於當選門檻和這個數字差不多的縣市議員來說,黨的招牌的確有相當的價值,因此必須尊重黨的決策,但對於當選門檻是過半的單一選區立法委員來說,狀況就不盡然相同,更何況是對2016年時力首戰告捷的三巨頭來說,更是如此。
當年號稱理念型的政黨,除了時代力量之外,還有其他小黨,例如社民黨與綠黨合作的綠社盟。時力與綠社盟在意識形態、政策方向上均差別不大,為何最後時代力量贏下三席區域立委,外加政黨票74萬票,斬獲兩席不分區立委,突破政黨補助款門檻,而綠社盟鎩羽而歸?除了社會的期待,當然也和洪林黃三人當年的社會光環與背景資源脫不了關係。
權力只向它的來源負責,對時代力量這樣原本沒有基礎的政黨來說,是因為有了黨,才有這三名立委;還是有了這三個人,才有後來的時代力量?這是一個很難釐清的問題,但也因此注定了黨組織無法凌駕開國功臣的命運。試想,如果今天黨強制要求區域立委某事而得不到配合,那麼黨有什麼後續手段嗎?黨能夠承擔得起損失這三位立法委員其中一位嗎?有任何一位黨主席擔得起這個政治責任嗎?
這舉例雖然極端,但只要一想就能明白黨的癥結何在,決策參與機制可以擴大,但至今仍未突破這個權力結構的硬傷。與其說黨中央向外下達命令,不如說從進入國會開始,諸侯共治才是它的真實樣貌,顯智主席雖貴為黨主席,但在幾位委員之間權力不會超過民間的調解委員會。
時力雖有剛性政黨的制度設計,但從未備齊運作這套機制所需的權力集中,也不曾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內部鬥爭,來凝聚黨的路線以及釐清政治責任歸屬。沒有共同利益、也沒有更高的權力作為桶箍,一旦這三人無法互相退讓合作,也不試圖以強制手段逼迫對方妥協,那就注定黨陷入失能的分歧狀態,大家各走各的路,美其名為柔性政黨,其實黨不像黨,這幾年時力各種狀似精神分裂的內部邏輯矛盾,其根本源於此。
------------------
【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時代力量】
本文目的不在聚焦個人,而是釐清時力作為一個新生政黨,過去四年運作有哪些弊病,然而黃國昌這個名字之於時代力量,連結實在太強,談時代力量如果完全繞過國昌,也就失缺了一部分,因此這個段落必須談黃國昌和時代力量的關係。
*
國昌最近因私菸案,引爆台灣社會對時力定位的強烈質疑,我不認為這是他的刻意操作,今天換作藍營執政他依然會是戰神,廉能和行政墮落間的二元抗戰,本就是他一直來的主軸,但私菸案不是本文重點,這裡就不多談,國昌的路線後面會再提到。
國昌作為政治明星,一言一行最終仍會回到社會如何看待,但對時力來說,目前受到的強烈批判並不是國昌的問題,而是這個黨的問題。
國昌在非常早的時候,幾乎是甫進入國會不久就跟民進黨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關係很早就已經決裂,他也持續在言談中釋放對與「綠」合作的高度排斥,以一個政治工作者的角度,在執行層面我非常尊敬黃國昌,他是工作狂,對公共事務懷抱高昂鬥志,他的專業知識與揭弊能力不要說在時代力量,在整個立法院都是數一數二。
從黨的角度來說,國昌這幾年的工作成果更是時代力量聲量得以維持不墜的關鍵,他雖然一直自己走自己的路,但既然黨未曾明確定義黨的方向,那麼自然也沒有衝突問題,在工作上,他將他的工作發揮到淋漓盡致,何錯之有?
對黨內來說國昌最大的問題大概是他鮮少談及他對政治的遠程想像,使人無從捕捉他的藍圖,也無從跟隨或討論利弊,這或許是他的謹慎性格使然,然而綜觀他這幾年的路徑,國昌可以說是一個政治上的實證主義者,他不常直接談論純政治的觀點,特別是卸下黨主席的職務毋需代表黨後更是如此,他只在持續的行動中實踐自己的路線,但我們仍可從他累積的行為中,包括他偶而使用的隻字片語,例如「藍綠不過半」等,描繪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這個路線我在第五段會另外專門討論。
國昌的實證主義性格,也反映在他與黨內的溝通上,國昌不太和黨內同仁爭辯政治路線與對錯層次的問題,除了第一段提及的時代黨內衝突沒有檯面化之外,背後隱含的態度是「說那麼多沒有用,打出個成績再說」。時代力量的民選公職們,面對自己的工作無不戰戰競競、戮力奉公,但對「新政治」「素人參政」「各行各業來從政」來說,本就鮮有人能與中研院研究員出身、早在社會運動征戰多年的國昌的戰力旗鼓相當。
所以,時代力量的問題不在於國昌路線凌駕黨,而是黨在這幾年間並沒有在國昌路線之外另立出黨自己的路線,也沒有透過路線之爭來處理黨內蘊含的兩種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政治想像,致使國昌個人完全代表也詮釋了這個黨。
年輕的面孔、良好的形象可以得到選民一時的喜愛,但一個黨若要長期發展,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明確的路線來爭取選民長期的信任。試問,如果今天國昌離開了時代力量,那麼這個黨的招牌是什麼?還剩什麼?時力還能夠吸引、抓住諸多對新政治高度期待的中間選民嗎?
請各位同仁嚴肅思考這個問題。
-----------------
【時代力量的小綠魔咒】
時代力量的內部分歧,最大程度體現在對民進黨的態度上,我在第一段中已經說明過這是因為時力內部從未統合的緣故,政治上同陣營不同勢力各執己見時,就都去打,看結果誰的群眾多,這是簡單又實際的方法。但僅限於大家都處在同一個政治框架內時,如果連基本的大方向都各搞各的,那麼黨就會呈現高度精神分裂的詭異狀態,當前的2020大選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時代力量在選舉中與民進黨的競合關係,不論是以時間軸橫切或縱切,都呈現高度的不一致,以橫切來說,目前時代力量在區域立委的提名,有選區明顯需要和民進黨合作,卻又有選區直接挑戰民進黨現任立委,和民進黨究竟是要合作還是不合作?
以縱向時間來看,更是無比矛盾,各位還記得2015年時代力量中和立委候選人胡博硯老師為何退黨退選嗎?不就是因為在專訪中說了「如果民進黨不協調,不排除不支持蔡英文」,引起輿論譁然後迅速被黨部切割,翌日自己退黨退選為時代力量切割止血?
當時是2015年5月底,如今已是2019年8月,時代力量至今仍對是否支持蔡英文總統連任曖昧不明,在當年蔡英文對國民黨有壓倒性優勢時,時力早早就內部定調支持蔡英文,2019面對韓國瑜與蔡英文,時力這樣高舉理念的政黨,竟遲遲無法在兩人間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無非是怕被扣上小綠的帽子,但不論如何對外說明,恐怕都很難不給人2016害怕得罪泛綠選民,2020害怕被執政包袱拖累的觀感。
再以新北市第一選區為例,同樣的選區、同樣的呂孫綾、同樣的時代力量,兩次卻有截然不同的策略,上次面對國民黨的資深立委吳育昇,代表時代力量出戰的馮光遠最後和呂孫綾整合,退出選舉。當時黨內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去勸馮老師,甚至因此被他怨懟,埋下日後退黨種子?難道不是因為怕選到底馮呂分票讓國民黨撿了便宜嗎?現在卻又主動再次走回這條路,既然如此,何必當初?
「小綠」這兩個字的陰影是如此壟罩在眾多時力黨人心頭,但究竟什麼是小綠?怎樣才算是小綠?這樣的定義卻從沒有被談清楚過,似乎小綠是一個外界與媒體貼上的標籤,只要一但貼上就要使勁把它甩掉,這個黨是不是小綠竟處於被動狀態,小綠成了故事中的惡龍,人人都知道山谷的背後有條惡龍,卻從沒有人真正看過。
這樣的焦慮,來自於時代力量本身和民進黨的關係一直渾沌不明。時代力量成立之初的政黨定位非常單純,就是時代力量吸引中間、理念派選民,整合傳統綠營群眾的支持,來扳倒國民黨連霸選區。在國會裡民進黨加上時代力量區域與不分區的少數關鍵席次突破半數,促成立法院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這是2016的主軸。
但這樣的想像迅速在時力成功進入國會後破滅了,因為民進黨單獨取得了過半席次,時力戰略想定中的關鍵少數高地不存在,自此後黨內再無成功凝聚共識去定義時代力量的政黨定位,將詮釋權拱手交出,也就注定了在第九屆國會剩下的時間不斷面臨大綠小綠的困擾。
時代力量在這四年與民進黨關係惡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台灣的選制本身就對小黨極為不利,在時代力量成長為第二大黨之前,永遠在單一選區:總統、縣市首長、立委都必須面對是否支持民進黨和合作與否的問題,也就產生小綠陰影;而堅硬的執政邊界也使時力無法參與治理過程,無從分享執政紅利,白話講就是雖然時力本身也喊要和民進黨一起打倒國民黨,但民進黨做得好那選民自然集中支持民進黨,時力反而必須在民進黨的缺陷中證成自己的價值,制度本身的框架註定了時力與民進黨的衝突。
在國會內,當黨的戰略定位消失,就變成必須單純在戰術層次取勝來鞏固黨存在的意義,也就是沒有定位上的不同,只有誰比較優秀,「更左更獨」是為代表。因此除了國昌個人強力的揭弊表現之外,時力黨團自然走向激進化的道路,在各個重大議題上必須踩得比民進黨更前緣,使民進黨人抨擊時力不務實、加蔥等指控。兩黨難以合作,因為給民進黨比讚就是在掏空自己地基,這都是黨沒有處理路線問題的後遺症。
坦白說,在我的觀點,所謂大綠小綠事實上是史觀的問題,一個黨要建立長期穩固基礎,必須要在歷史中刻劃國家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中鑲嵌自己的價值,這樣黨才有核心,才有穩定的方向;對外而言,黨的核心論述必須要能夠回答選民三個問題:
1. 我們從哪裡來
2. 我們該往哪去
3.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什麼
這樣的論述給予了人在共同體中、以及台灣在世界地景中的定錨,才有渲染力跟說服力。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史觀和民進黨的台灣史觀便是兩黨的群眾來源,即便是黨內最如日中天的政治明星也無法違背這個框架。對時力來說,如果順著國民黨228屠殺台灣人、白色恐怖、黨外運動、民主制度成熟這條歷史軸線走,那最終必然導向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終點;也就必然面對應該跟民進黨合作共抗國民黨的道德結論。
這是大綠小綠之爭真正的源頭,也是我認為時代力量目前應該和民進黨採取的戰略位置,但倘若時力真正想走出一條長久、穩固、與台灣土地相連的第三條路,那麼應該回頭在既有史料中重新爬梳,尋找並建立一條全新的歷史切入面,在這個軌跡之上闡釋台灣的發展。
我認為長遠來看,這是時力真正應該去發掘的路線,最近也跟一些黨內朋友討論了想來著手進行這個論述工作,可惜不論時間與我的能力皆太不足,未能在時力遭逢當前危機前將這個工作產出一點初步成果,力有未逮,非常、非常遺憾。
-----------------------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
時代力量作為一個高舉價值和理念的政黨,且批判性如此之強,還是一個旗幟鮮明的台獨政黨,理論上理當對柯文哲市長的種種親中言行作出反應,但很奇怪,時代力量遇到柯文哲似乎就變了一個人,要馬避而不談,要馬雙重標準輕聲細語,這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舉例:今年三月韓國瑜市長訪香港中聯辦,時力在官方粉專以「主權零分」嚴詞批判,到了七月柯文哲訪問上海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時力粉專的措辭就變成了「我們支持柯市長所謂的對等公開透明,更希望一旦對等公開透明不被中國接受時,柯市長能夠堅守立場,拿出態度。」一來一往之間,為何轉變如此之大?
事實上也不用答案,路人皆知當然是因為柯市長的支持者,所謂柯粉,與時代力量支持者高度重疊的關係,一旦抨擊柯文哲,便會引來柯粉憤怒的回擊,流失選票。
一個政黨,面對有風險的政治後果不可能完全迴避,就算如此久了也會被人看破手腳,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要決策時就有個問題跑出來:誰來負政治責任?
我在第一段說過,時力內部本質上更接近諸侯共治的狀態,因此在2018的選舉採取分區負責的做法,也就是台北主委操盤台北選舉,新北主委操盤新北選舉,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說是時力裡的西伐利亞原則。
在去年的選舉中,時代力量在台北市提名了包括我在內五位市議員候選人。當時在內部大家對於支持柯文哲與否各有判斷,林昶佐做為台北市主委因不欲強勢主導方向影響大家各自最後選舉結果,於是發表了兩篇文章談論柯文哲,希望從中拉開空間,後果並不成功,而候選人也於選舉末段各自表態,台北在柯文哲這一題於是沒有統一的立場。選舉過後,對黨來說,柯文哲問題就變成誰要來扛政治責任的問題。
許多人批評為何時代的標誌性人物,國昌鮮少談及台北市政或柯文哲?一來是基於對上述原則的尊重,二來,站在國昌的角度,為何他要來為黨扛這個擔子?比起時粉跟柯粉,昌粉與柯粉更是高度重疊,這在各個政治網路社群都能明顯觀察出來這個趨勢。以去年來說,如果說時代力量支持者中有七成支持柯文哲,那麼至少八成支持黃國昌,而在支持者外,兩人的政治路線除了主權方面以外,也有許多重疊之處,例如柯的「藍綠一樣爛」與國昌的「藍綠不過半」。既然台北沒有處理這一題,那麼他何須耗損自己的政治能量來接這個燙手山芋?這是人之常情。
既然時代力量檯面上的政治明星都沒有為黨承擔這個站在理念上理當批判柯文哲的責任,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時代力量這個招牌的集體責任,所有人共同承擔。既然共同承擔,那麼似乎又好像沒有人需要承擔,且黨內凝聚共識成本如此之高,這個問題就被持續拖延到現在。
許多時代力量的成員對民進黨抱持高度敵意,認為時力與民進黨有選票競爭壓力,泛民進黨支持者又常在網路上嘲諷、攻擊時代力量,因此民進黨是時力的最主要競爭者,這一部分來自於上屆政黨票被民進黨招喚流失的陰影,一部分也是前線戰士在戰壕中的視野。
但我認為,柯文哲才是在政治上,時代力量當前的最大競爭者。
道理很簡單,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才會互相搶業績,而舒跑與可口可樂則否。這是經濟學替代品的概念,時力與柯就是互為替代品,所以柯文哲一直以來也對時力相當客氣,甚至將時力黨主席與時力切割,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現階段雙方駁火對彼此的政治發展都不是最理性的選擇。
以台灣社會來看,藍綠各自有其政治軌跡與社會基礎,國民黨以黨國意識形態、侍從分配體系和軍公教打造自己的群眾板塊,民進黨則以台灣主體意識、台灣本土社群、和農、勞工階級為基礎出發,但隨著時間發展和大環境變化,雙方都面臨越來越多群眾傳統網路接不住,例如被經濟成長遺落的小生意、大公司裡的社畜,一但你照顧不到這些人,也無法為他們發聲,人民自然會尋找新的政治代言人,這是第三勢力的群眾來源,這個群體我認為還在持續擴大中。
廣義上來看、時代力量、柯文哲、黃國昌、館長等人都是這個社群中的聲量品牌,彼此間擁有重疊但不完全相同的支持者。第三勢力群眾還沒有明確的意識形態邊界,最大的共通點大概就是素樸的正義感與對傳統體制的不信任、被背棄感。
如同去年我在選舉中對柯的批判,我認為柯文哲市長利用他廉能、親民的形象,吸引了許多對新政治有期待的第三勢力支持者,卻因為自己的政治利益,屢屢用民粹的手段發起鬥爭,破壞民眾對社會體制的信任,甚至弱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政治邊界,倘若有朝一日柯徹底掌握了第三勢力群眾,勢必會對台灣的民主造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不只是時代力量自身的存續,這個黨能否成為第三勢力裡的中流砥柱,建構出理性、建設性而非破壞性的第三勢力道路,這是我對時代力量現下最深的期待,也是我之所以還留在這個黨的原因,可惜目前為止看來,選舉太近、理想太遠。
-----------------------
【時代力量總路線檢討】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這是時代力量在2016標榜的口號,也是這個黨最原始的目標:打倒國民黨。然而,在洪慈庸、林昶佐、黃國昌三人分別拉下楊瓊瓔、林郁方、李慶華後,四年過去,這個目標是失敗的,因為顯然國民黨並沒有被打倒,反而絕地大反攻。而究竟在進入國會後,具體要怎麼實踐打倒國民黨這個目標,政治上的進程如何規劃,黨也沒有藍圖來執行。
這是所有時代力量成員要捫心自問的問題:「到底『打倒國民黨』還是不是我們政治上第一優先的目標?」
是的話,怎麼做?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目前,黨內明顯蘊含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性格,根本的差別就是時代力量與藍綠兩黨間的距離。一種,是認為時力應該與民進黨合作,共同對抗國民黨復辟;第二種,則是在藍綠兩黨間保持等距,就個案與政策監督批判。
這是時代力量真正的路線問題,長久以來被埋在檯面下、隱而不鬥的衝突。
不論是柯文哲的「藍綠一樣爛」,或是國昌在立法院拉出的「清廉 vs 弊端」都是一種在藍綠兩黨之間中立的形式。「藍綠一樣爛」,任何對台灣民主歷史以及政治現實稍有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一句去脈絡帶風向,與事實違背的話。即便站在最嚴格檢視的立場,馬英九執政與蔡英文執政,何者實現比較多時代力量支持的價值與政策方向,難道我們分不出來?
而以監督對抗權貴結構,創造一個新的政治分野,這樣的路線,或許有機會能夠突破既有的藍綠板塊,讓時力繼續穩定成長,但這個路線本身是由不斷不斷的戰鬥串連起來的,無法預測事件,政治上也沒有明確的遠程方向。我認為,政黨的功能,終究還是要給支持者指引一個方向,告訴大家,我們究竟希望把這個國家開往什麼方向?更何況,以時代力量如此重視台灣獨立這四個字的政黨,主權議題、中國威脅,我們怎麼能夠不視為優先問題?
如果將視角拉出立法院、拉出台灣政府部門之外,拉出台北市、拉出台灣,我們會看到,中國正在殘忍的壓迫周邊民族的生存空間,上個禮拜,香港23個公部門發表聯合聲明,嚴詞批判港府,港人已經幾乎要走到了武裝抗暴的前線。我們能獨善其身嗎?台灣能置身事外嗎?
反紅媒,多少人在雨中走上街頭,不就是因為真切感受到這是正在發生的威脅?國民黨與共產黨勢力結合,加上韓國瑜捲起的民粹風暴,眼看就要對台灣民主構成最強烈的威脅,時代力量這時候難道還要猶豫嗎?還能不採取行動嗎?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Elie Wiesel 曾說:「我們必須選邊,中立只會幫助壓迫者,而從非受害人。」
在美國與中國之間中立,就是選擇站在威權,在藍綠間中立,我認為同樣亦相去不遠。
赤裸地講,我至今仍打從心底相信「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以我所學習的台灣的歷史發展,以我這幾年在政治圈工作的所見所聞,我依然認為國民黨是阻礙台灣進步,邁向下一階段的最大障礙。
過去國民黨阻擋台灣民主化,民主化後阻擋轉型正義,阻擋各項社會改革,現在要阻擋台灣在美國幫助下真正脫離中國勢力影響,阻擋台灣建構成一個更成熟更穩固的自決共同體,國民黨永遠都為了自己的利益站在危害台灣的那一端,這就是這個1949年來到台灣的殖民政權和台灣本土社會間永恆的衝突。
這樣的政黨,如果時代力量如果不能夠讓時力的支持者們明白:台灣必須先面對這些歷史的沉痾,花費更多時間解決檯面下根深蒂固的結構問題後,才有可能向真正公平、效率的社會更邁向一步,那麼這個黨,我認為有愧於諸多對時代力量推動台灣寄予厚望的人,也辜負了當年時代力量創黨的精神。
如果時代力量怯於小綠的心魔,怯於將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差異說出來,怯於指出台灣應該要走的方向,那麼即便時代力量本身成長了,但國民黨執政完換民進黨,民進黨執政完再換國民黨讓它復活,這樣台灣社會會變得更好嗎?容我提醒大家,台灣打從有總統和國會直選以來,歷史上只有一次真正政黨輪替就是2016年,這是一個多麼艱難不容易才走到的下一階段,難道我們要讓它倒退,所有努力都變成白費嗎?
這不是什麼用大局綁架、或是某些人口中嘲諷的芒果乾吃太多,真實處境就是如此,大家知道台灣在世界上其實是相對富裕、安全、穩定的地方,那麼也應該要了解,這樣的狀態有多麼不容易,它需要這個社會付出力氣、付出汗水維護,即便過程發生一些問題,也不該因此中斷。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生活在相對安定的環境裡,就是因為有國家的壁壘幫我們擋下中國的入侵,如果讓國民黨重新上台自毀長城,那麼不知道會有多少勢力因此滲透進台灣。用積木堆起城堡要很久,推倒它只要一瞬間,時代力量在這個關頭還有模糊的空間嗎?
這不是時代力量哪個人,或是黨主席要獨自處理的問題,而是時代力量所有人必須共同面對。
我在此向所有時代力量的夥伴沉重的提問:
時代力量到底有沒有勇氣說出:「對,我認為現階段民進黨繼續執政,時代力量作在野黨監督,這才是對台灣有幫助的。」?
時代力量能不能夠和民進黨合作,讓台灣歷史開向我們期待的方向?
自2015年入黨至今,儘管一路上諸多質疑,基於政黨倫理,此前從未公開批判,今天到了這一步,實非我所願。如果時代力量還是無法面對自身的矛盾,還在困於選票計算,迴避應該承擔起的社會責任,那麼我對這個黨的期待、在這個黨的路,或許也走到了盡頭。
人物性格英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姜濤生日|姜糖創戀愛手機遊戲 幻想同姜B拍拖 一片睇晒姜濤2021生日應援+出道大小事
今日(4月30日)姜濤生日,姜糖不單準備了姜濤電車漫遊港島,搭正凌晨12點,後援會就發佈了姜糖祝賀片,有過百位粉絲送上祝福。姜糖更設計了首個姜濤手機戀愛遊戲,務求達到同偶像拍拖的心願。走到銅鑼灣街頭,不難看見全個銅鑼灣被打造成「姜濤灣」,相信家住銅鑼灣的姜濤一定接收到姜糖們的心意。對於這位日日登上娛樂新聞頭條的姜濤,大家又知多少呢?
姜B從小喜歡唱歌和跳舞, 2017年首次參加內地選秀節目《快樂男聲2017》,成為港澳4位代表之一,最終更晉身30強。2018年,姜濤參加ViuTV《全民造星1》,以大熱姿態嬴得冠軍,19歲已穩袋100萬獎金。其後與其他11位參賽者組成MIRROR,今年5月更會舉行5場成軍兩周年演唱會,據聞兩張$1,280 VIP票已經被炒至$8,500。
姜濤細細個是個可愛肥仔,體重最高峰曾達200磅,現在即使減肥成功,他仍非常嚴格地控制飲食,不過超級為食的他大呻戒口好辛苦,在節目《考有feel》中經常偷吃道具。除了喜歡吃東西,他還好喜歡小豬羅志祥,更把自己英文名改為與小豬一樣——Show。不過好彩姜濤的感情生活與小豬一點也不似,姜濤指曾經因為肥胖而常被笑,以致長大後性格偏內斂和怕醜,不敢追女仔,更多次在訪問中自爆自己是處男。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姜濤生日 #姜糖 #銅鑼灣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人物性格英文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評價
什麼人喝什麼酒 用威士忌看相【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43課】
一位打著領帶、西裝袖口露出一截襯衫,襯衫上還悉心使用了袖扣的紳士來到威士忌酒吧,你會為他端上什麼樣的威士忌?
開設威士忌酒吧30年、號稱閱人無數的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會為他端出雪莉桶風格的威士忌。
「雪莉桶顏色深、波本桶顏色淡,我們長久以來的估量的結果,就發現喜歡雪莉桶跟喜歡波本桶是截然不同的人。」林一峰說:「雪莉桶因為萃取出更多來自於橡木桶的風味跟顏色,所以雪莉桶風味是更複雜的,喝起來會有一種更飽滿豐富的感覺。所以呢如果是看起來比較豔麗的、或者打扮得比較稱頭的人,通常我們就會推薦他雪莉桶。」
至於性格豪邁爽朗,喜歡一杯接一杯的,林一峰會推薦波本桶威士忌。「因為波本桶威士忌它有比較那種開朗的,像是…香草冰淇淋啦、像是新鮮水果的風味,而且呢它一杯接著一杯喝其實是很快活的。」
仔細想一想,你喜歡雪莉桶風格,還是波本桶風格的威士忌呢?今天若是蔡英文、韓國瑜、郭台銘、柯文哲分別走進店裡來,有30年威士忌功力的林一峰,分別會端出什麼樣的威士忌來?
嚴正聲明,本刊沒有任何政治偏好與色彩,純粹將人物與威士忌進行示範性趣味配對;我們沒有任何顏色,基本上,所有威士忌愛好者的靈魂,應該都和威士忌一樣,全是「琥珀色」的。
(製作/企劃/撰文:高婉珮,攝影:陳思明)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 Glenrothes
# Glenmorangie
# OmarCaskStrengthPlumLiqueur
# Maker'sMarkBourbonWhisky
#Balvenie21YO
#Ardbeg10YO
#格蘭路思
#格蘭傑
#Omar原桶強度單一麥芽威士忌(梅子酒桶55)
#美格
#百富21年
#雅柏10年
人物性格英文 在 浪哥Holiday Youtube 的評價
魔戒系列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是官方改編的故事
(一段發生來自9戒靈之一的故事)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是由Warner Bros發行,Monolith繼前作《中土世界:魔多之影》後製作的又一部魔戒系列作品。本作依然主打使用者深入敵後作戰,從獸族內部統治魔多大軍。藉助前作創建的「復仇」系統打造獨特的玩法路線,對抗魔王索倫以及戒靈,探索中土世界的全新內容。遊戲強調擁有龐大的開放世界、故事與 RPG 系統,並導入個人故事模式 Nemesis 系統。官方今日釋出新宣傳影片「黑暗部落 Dark Tribe」,面對從黑暗中誕生的敵人。
2014 年推出的《中土世界:魔多之影》不論是在玩家之間或評分媒體,都取得了絕對正面的評價,同時也奪下了當年遊戲大獎中的年度最佳動作冒險遊戲。當然玩家們也相當熱愛遊戲中充滿著濃濃的 J.R.R 托爾金筆下的元素,中土世界從來沒有這麼活靈活現過,因此也讓製作團隊更有信心製作全新的《中土世界:戰爭之影》。但玩家對於前作也不是沒有抱怨,其中一點就是… 在遊戲中其實沒有像樣的「頭目戰」。
而在最新的《中土世界:戰爭之影》中玩家可沒那麼輕鬆,在最新的 Game Informer 報導中,揭露了玩家將會面臨的強大頭目。也就是在魔君索倫麾下、受到力量之戒所腐化的人類國王「戒靈」們。這些戒靈們原先都是人類在中土世界中被敬重的君王,但因為對權力的渴望因此遭受索倫用計被力量之戒迷惑。隨著時間… 索倫的腐化日益嚴重,最終迫使他們脫離人類的型態,成為為了魔君與至尊戒效命的奴僕。
在遊戲中每個戒靈背後都有一段獨特的故事,同時他們也會有各自專屬的能力,雖然總數是有九名戒
靈但在遊戲中僅會碰到其中幾個。而本次國外雜誌則是揭露了其中三個會在遊戲中以頭目的姿態,與玩家操作的塔里昂及怨靈凱勒布理鵬決一死戰的狠角色!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在基礎上借鑒了蝙蝠俠阿卡漢系列的成功經驗。相較於前作《中土世界:魔多之影》,《戰爭之影》這次更加野心勃勃:本作的「復仇者系統」在增加了遊戲玩法多樣性的同時也更利於塑造角色的性格。與獸人隊長的戰鬥激烈而充滿挑戰性,這一優點更延續到了本作中的多人模式戰鬥中,令人難忘。
中文名稱:中土世界:戰爭之影
英文名稱:Middle-earth: Shadow of War
遊戲類型:動作冒險
遊戲製作:Monolith
遊戲發行:Warner Bros
遊戲平台:PS4/Xbox One/PC
發售時間:2017年10月10日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白銀版 內容包括:
• 嗜血部落宿敵擴展包
• 亡命部落宿敵擴展包
• 白銀戰爭木箱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黃金版 內容包括:
• 嗜血部落宿敵擴展包
• 亡命部落宿敵擴展包
• 凱蘭崔爾之刃故事擴展包
• 魔多荒漠故事擴展包
• 黃金戰爭木箱
「宿敵擴展包」包括一個全新的半獸人部落,包括了全新的敵人、屬下、任務、能力、武器、堡壘和原野更新,以及一個傳奇裝備套裝。
「故事擴展包」提供了一場全新戰役、可玩的人物和能力,支線任務、敵人、盟友及其他。
體驗宿敵系統塑造出來的那史詩般的開放世界。鑄造新的力量之戒,在宏偉的戰役中征服堡壘,並用你在《中土世界™:戰爭之影™》中的私人半獸人軍隊支配魔多。
潛入敵軍陣線後方打造你的軍隊、征服堡壘,並從內支配魔多。體驗獲獎的宿敵系統,如何運用每一位敵人和屬下來建立獨特的個人故事,並在中土世界的全新史詩故事中,面對黑暗魔君索倫和他的戒靈。
在《中土世界™:戰爭之影™》,宿敵恩怨、從未遺忘。
人物性格英文 在 形容人物性格的英文詞庫 - Pinterest 的八卦
2020-6-13 - 『英語教室』形容人物性格的英文詞庫,3D部落格-最精彩的菲律賓遊學生活體驗,最即時的宿霧語言學校信息實況直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