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隔壁桌的小孩只是想脫鞋子想睡覺,他爸媽就狠狠的各種恐嚇。
「等一下回去你就知道了!看我怎麼收拾你!」爸爸。
「再張啊!再張啊!我等等回去把你吊起來!嘴巴縫起來,叫警察來把你抓起來!」媽媽。
孩子已經惶恐到張嘴不知道該哭還是要閉嘴。
隨後他們拎著孩子回家了。
阿德勒認為,0-5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阿德勒心理學顯示,5歲之前的孩子,性格已基本形成。
孩子性格除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以外,還跟他特定的經歷有關,跟父母的教育有關,跟原生家庭相關。
我自己也是在各種恐嚇和爆打威脅中長大,但因為經歷過這一段痛苦的經歷,我選擇了不斷找尋療癒自己的方法,不斷學習不斷掃除那些悲傷與疼痛的回憶。
但為什麼要用言語和暴力去對待你最親的孩子呢?
是因為他無法還手嗎?
還是你也是這樣被打大的?
所以你覺得人講不聽,就可以出言恐嚇?
甚至肢體暴力脅迫對方才有效嗎?
家長總是把孩子逼離家,再罵孩子不孝不愛回家...
從來不會檢討自己,也不學習溝通,更不換位思考,只仗著自己是出錢出力養孩子的人,就能為所欲為。
還振振有詞的說:「你懂什麼?我這是在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如果小時候不教,長大去殺人放火怎麼辦?」
真是可憐又可悲,我相信這些人也是被阿公阿嬤打到大,當下他的內心肯定也是充滿各種恐懼和害怕,但為什麼之後還要用一樣的方法傳承給孩子?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從不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看待,永遠都只想控制孩子,洗腦孩子,限制孩子...
那你還是不要生比較好!
孩子不難理解,只要你願意花時間,聽他說,或是等他願意說,站在他的視野去思考,與他當夥伴,相信孩子會與你合作無間。
但多數大人總是覺得,孩子不打不會乖,小孩子都會說謊,偷看漫畫動畫就是會學壞,打電動就要打斷手,交朋友都是朋友帶壞自己孩子,恐嚇孩子很有效...
也許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沒嚴重壞掉,但許多類似經歷的朋友們,都有嚴重的憂鬱躁鬱或失眠等問題,無法證明直接來自於孩童時的悲慘記憶,但相信在他們5歲前人格塑造與定性前,遇到了肯定很黑暗與無法想像的遭遇,而這些恐懼卻是來自於最愛的爸媽或親人...
下次想對孩子開口或動手前,多想幾分鐘,
也許你有更好的選擇!
以下分享一篇我覺得很棒的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ppt.cc/f6UzCx
「自我啟發」一直是心理輔導學的要題,幾年前出了一門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特勒的教導》。這本書子了榮獲了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一年長𩤅暢銷榜,在亞洲更是成為熱門話題之一。《被討厭的勇氣》中的阿德勒式教育不但帶給我們人生的小革命,更在親子界掀起了一波教育心理學巨浪。
阿德勒是誰?
就算不是心理學專業,也必定聽過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名字,但大多數人卻忙記了和這兩位並稱三巨頭的阿德勒(Alfred Adler)。
阿德勒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和佛洛伊德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的核心人物,後因佛洛伊德過分強調性本能而與他決裂,阿德勒對社會動機與意識思考的強調更甚於性衝動本能與潛意識的歷程,於是自創「個體心理學」,同時亦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阿德勒的教育理論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中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有自己的獨特目的,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理想,並且是一個與社會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其最重要的觀點是在於個人行為是否具有社會意義表現為:對於社會的責任性,工作中與旁人的聯繫以及是否很好的完成性別角色的扮演。
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概念包括:以民主平等、尊重的態度,了解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真正目的。同時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運用鼓勵、自然後果等方法去回應孩子的行為,培養獨立、負責的孩子。
作為一個人,我們都想被別人諒解與尊重,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在傳統中式家庭下,家長往往都成了「嚴師」希望兒子成為「高徒」。但阿德勒心理學顛覆很多父母對教養的認知,讓家長難以了解如何去尊重孩子,並視孩子為一個體而非自己的擁有品。
害怕不等於成長
很多家長以懲罰為管教的方法,但是導入條件式或外控式的教養方法往往是令孩子失去自專或自信的原因。孩子因為懲罰而感到害怕,但不代表他們會明白家長用心良苦所表達的意思。
害怕只是害怕,害怕不等於成長。當孩子害怕時,他們只會想逃避,因為他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會犯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後,不妨先聆聽孩子的感受。對,是感受,不是原因。很多時候我們太著重是非對錯,卻忽略了感受二字。首先聆聽孩子的感受,再去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自己想出後果。這種方法能夠令孩子內心成長,並培養出中國式家庭比較缺乏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給家長的建議:
運用阿德勒4C原則
阿德勒提出每個孩子心中有4個渴求,
分別是:
Connect (連結)、Capable (能力)、
Count (意義)、Courage (勇氣)。
只要掌握這4C原則,就能夠培養出有歸屬感、有能力、有價值感、有勇氣的孩子;相反的,若缺乏任何一環,就可能會產生不當的行為。
他認為每個人所有的行為都有社會目的,最終所追求的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和人有連結。而孩子的歸屬感主要來自,父母和老師等重要人對他的認同。因此,父母先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有歸屬感,管教才會發揮其效果。
與傳統的行為主義最不同的是,阿德勒的教育方式不用獎賞、處罰,而是讓團體中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有貢獻、被接納。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作出貢獻、發揮其所長。
即使再小的小孩也會想幫忙,家長可以多加發掘孩子的所擅長的事,並加以善用這一點,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貢獻的、有責任感的人,而非一個只為考試而生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ppt.cc/f6UzCx
--
分享給每一個孩子與父母!
人本主義理論 在 鄧惠文 Facebook 八卦
(雖然是2007年的演講座談內容記錄,但還是很值得一讀。小編)
座談尚未開始之前,簡單舒適的Youth Hub早已擠滿了喜歡鄧醫生的朋友們,期待著今天精采豐富的交流時間。一開始,婦女部許主任首先簡單地介紹了鄧醫生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教授、醫生、作家……但這麼多不同領域的工作,對鄧醫生來說並沒有太多的衝突,因為是在做自己開心的事情,鄧醫生也很無私的和各位朋友分享了自己個人的生命成長經驗……
鄧醫生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她獨立的個性,從小優異的成績讓家人期待著她成為一個醫生,而鄧醫生也就這樣一路的考上醫學院。第一次發現自己有女性主義意識,其實是在大學的時候,鄧醫生和班上的一群女生被男同學稱叫『台北查某』,一開始她還不了解這是什麼意思,直到某次和男同學有了爭執,隔壁北上唸書的女同學跟她說:『我對妳很失望、沒想到女生會用這樣的話跟男生吵架』,她才發現,有人會覺得男人有男人可以說的話,而女人不能說,而自己是屬於那種比較不屈服於社會世俗規範的一個女性。
鄧醫生也在成為一位女性精神科醫生的過程當中,經過很多的辛苦和適應,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醫療場域對女性醫療工作者的妖魔化看待、以及女性專業者在工作場域中被孤立的狀況:
當我一考進去臺大醫院當住院醫生的時候,看不見一個女性的醫生典範,而每個學長都會提醒我們不要去招惹那些女醫生,因為這個女醫生很難搞、那個女醫生很風騷,對大家來說,好像女醫生沒有一個是比較正常的…
我和另一個女住院醫生,一直都沒有相互往來,因為人家跟我說她討厭我,我也不想去碰一鼻子灰,直到某次沒有人可以幫我代班,我只好去拜託她,才互相發現原來她以為我討厭她、我也以為她討厭我,我們從來沒有機會互相了解,因為我們都被這個環境所孤立了……從那時候開始就變成很好的朋友,一直到現在。
而鄧醫生也分享了她在職場中,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女性的身分,她建議各位朋友,如果性別對大家來說不是一個問題,就不用去處理她,但是以她自己的例子來說,其實每天都不斷有人提醒她,她是一個『女』醫生:
我的風格是一個比較一針見血的醫生,我講話很直接,我也不喜歡浪費病人的時間,但是總是會有病人反應:妳這個女醫生怎麼那麼不親切;我覺得女醫生比較有耐心才來看妳的……,其實就算我自己不認為性別是個問題,也一直有人不停的提醒我,我是一個『女』醫生,這就是要適應的地方,病人會對妳有不同的期待……
而除了鄧醫生本身經驗的分享之外,在場的朋友也都有許多的疑問想和鄧醫生交流,現場反應相當踴躍,也激盪出許多不同的火花:
1. 裙子與褲子-如何建立兒童的性別意識養成?
鄧醫生:穿裙子和穿褲子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只有一種選擇的時候,那就覺得就是不好的。我自己有個小理論,當女生穿裙子的時候,最需要的是要把大腿夾緊,女生從小就被要求如此,所以女孩對自己的身體就有一種焦慮度。所以我覺得女生被統計起來憂鬱症是男性的三倍,其實不能怪女性,社會要求女生是對自己很嚴謹的,如果我是男生我省多少功夫,至少我不用努力夾緊大腿。而女人目前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女性比男人更在意別人的看法,女性也習慣性的不喜歡看到別人對她失望的臉,女性就因此給自己更多的壓力,沒辦法突破心狠下來去單純為了自己。
而且從小女性被養成的時候,性別角色不夠平均,沒有夠多女性獨立的典範,其實怎麼都突破不了女性自己被養成的心態,所以從小被爸媽教育和培育的時間就要平均。
2. 那種進入醫院之後被磨練、稜角被磨掉的東西,是什麼?自己的經驗是在公家單位實習被要求需要淑女和端莊,不知道鄧醫師會不會覺得被收編?!
鄧醫生:其實我覺得雖然也會有種收編的感覺,但是有些東西是不會被磨掉的,那是被壓抑,然後會用不同的方式扭曲再長出來,她依然存在。在工作上其實曾經也有過性騷擾、也有過感情的困擾,但夠強韌就可以生存下來,都是我的正增強,而我也很開心有教書的機會,我可以把我的經驗傳承給學生,讓他們少受一點苦,少走一些路,對我來說是很有能量的事情。
3. 因為女性的身分而有特別待遇,公平與否?
鄧醫生:其實我蠻驚訝的,我們以前的時候覺得讓男生付錢之類的是很老派的,但是最近我問學生,有不少女生還是認為要給男生付錢,因為自己的錢就可以存下來。其實這類的女生也可能會用撒嬌或是裝可愛的方式在逃避別人給予她的壓力,那我覺得沒有關係,因為這是她自己在給自己設限,自己矮化自己。
4. 會相信除了心理學之外有其他治療心靈的方式嘛?
鄧醫生:心理學是用於很鐵齒、很信任自己的腦袋、或是怕吃藥的人適用的。但是其實要讓心靈獲得安穩或治療,其實有很多方式,我認為只要自己心裡相信、可以讓自己獲得安穩平靜,不論是心理學或是算命或是一些祈禱,都會是很好、很幸福的方法。
5. 心理治療師的人格特質是什麼?有沒有過BURN OUT的感覺?
鄧醫生:傳統的心理治療,不建議讓個案知道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想法;但近來以人本主義的觀點來說,如果以女性主義的治療來說,是一個開放的、交流的治療。如果你很願意和人分享事情、不喜歡隱藏自己,或許別人會覺得妳不適合當精神科醫生,但是我覺得重要的是要怎麼用自己的特質,去突破妳職場上的限制,過去沒有妳這樣的人,並不代表未來不會有。
然而我覺得這個社會對精神科醫生有太多的期待、有過多的希望,很容易造成精神科醫生的無力感,對我來說寫作是我一個紓解、和別人更多溝通的管道,所以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和成長。
6. 個人會想生小孩嘛?
鄧醫生:如果有機會的話不會排斥,只是目前沒有適合的機會,小孩對我來說是生命的延續,不是防老也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但目前我和先生的生活型態比較是不停的移動,所以還沒有機會。但我希望可以把自己打造的很好,來為了這個孩子,我覺得這樣就是很好的事情。
2007/7/25
人本主義理論 在 Facebook 八卦
要怎麼面對焦慮呢?昨天晚上在clubhouse(CH)跟 Chloe 等人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加上今天念了一整天的書,好像在心裡漸漸形成了一些答案。
從存在主義的路線來看,焦慮是人生的必須,你只要活在世界上就會有焦慮,也因為焦慮,你才有動力去克服生命當中的許多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焦慮超過了「正常的幅度」(例如神經質焦慮),可能反而會影響你的生活、工作、甚至身心都出現反應,沒有辦法好好休息、身體很僵硬、關節很緊、晚上睡不著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存在主義就會說,有些人恐懼死亡是因為擔心自己沒有真正活過,所以有一些恐慌症的患者,表面上看起來是害怕那個很接近死亡的感覺(那個真的很可怕你體驗過一次就知道了),但實際上是透過恐懼死亡來逃避生命當中其他的事情,比方說學業、感情,或者是和家人的關係。唯有當事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
可是聽到這些話,你並不一定會覺得比較好受,所以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療更在意陪伴你的人「能不能夠接住你」,透過仔細聆聽你的話、像鏡子一樣反映出你的心情,並且相信你自己會在痛苦的故事當中,找出自己的解答。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時候透過跟一個朋友好好的分享自己的感受,心情就會好了許多。事情一樣沒有解決,但是腦袋當中的打結似乎慢慢就會被鬆開了。
不過,要能夠好好的聆聽對方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比方說昨天Chloe在回答的過程當中,注意到一位提問者講話的聲音有一點「浮浮的」,指出可能他沒有紮紮實實地「踩在地上」(grounding),這其實也是很多焦慮的人常常會有的感覺,有一種浮躁、飄飄的、沒有辦法靜下來的fu,心臟感覺被懸吊在半空中。好像想要做很多事情,可是又覺得做什麼都沒意義,很多東西都放不下、很多擔憂都在前面,可是不論未雨綢繆得再多,都沒有辦法緩解當下的緊張。
我也是讀書才知道Chloe 當時正在做的是「注意到提問者的背景訊息」(figure ground)。有時候一個人的聲音顫抖比其他的內容本身告訴你的更多,這時候陪伴在身邊的人不只要聽他說什麼,更要去聽他「怎麼說」。這些非語言訊息往往透漏著「他想要告訴你但是他並沒有在文字裡面告訴你」的秘密。完形取向的心理治療為這件事情提供了很不錯的洞見,只不過因為礙於時間,當時也不是在做諮商,我們不可能在CH上面操作完形治療的一些技術,只能夠點到為止。可是,光是「你覺得你的焦慮在告訴你什麼?」這樣的問句,就足以讓當事人好好的去感受,在焦慮背後所藏著的其他訊息。
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很容易焦慮的人,昨天又錯過了這個房間,那麼今天晚上大概9:45還有機會;如果你是被CH排擠的Android用戶😭😭,或者晚上有其他的事情,那麼在這裡也可以提供行為治療取向的一些方法給你參考。這邊筆記的是正念減壓(MBSR)的三個核心觀念,我覺得很好記,英文字開頭剛好是MAC:
1. Mindfulness :正念。透過調整呼吸和行走禪,練習活在當下、感受此時此刻。有很多相關的書籍可以參考,這裡不贅述。
2. Acceptance:接納。焦慮如我,這個是我到目前為止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我幾乎天天都練習。比方說我經常跟自己說「OOO也沒關係」,OOO裡面可以填入各種你難以接納的行為、想法或者是情緒。那如果你還是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焦慮該怎麼辦呢?那你可以說「就算我暫時還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焦慮也沒關係」,一個接納自己不接納的概念😛。
3. Compassion:關愛。又可能翻譯成慈愛,這裡指的是可以關愛自己也關愛別人。聽起來很抽象,我覺得比較好的翻譯或許是「心疼」,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說, #愛自己就是從每一天練習心疼自己 開始,典型的做法是,你可以跟自己的身體某個部位說說話(結合完形的技巧),比方說「親愛的肩膀,我心疼你過去一年來這麼辛苦的幫我扛下很多的責任」或者是「我很心疼五歲的時候的我,年紀還那麼小就被丟掉、被迫長大⋯⋯」
#懶人包
把上面這些學派全部結合起來就是:覺察自己身體的感受、發現讓自己感覺到焦慮的情境,透過跟別人訴說、被聆聽,或者是跟自己對話、甚至做出具體行為,來減緩焦慮。
如同前面所說,只要是活著就得面臨種種的選擇,而所有的選擇都涉及承諾與責任,因為要負起這些責任,難免就會有一些焦慮的心情產生。既然焦慮是人生的必須,那麼練習和焦慮的情緒共處,就是每一天的功課。
就像一個長年受焦慮跟憂鬱所苦的朋友跟我說,在他最糟糕的那個時候,他發現做什麼都沒用。有一天,他硬是把自己拖出去散步,每天漫無目的快走兩個小時,每次都要走到流汗為止,沒想到慢慢喜歡上這種感覺。這一走就是兩年,不但情緒得到舒緩,而且圓滾滾的身材還因此瘦了一圈。
所以最後我想說,如果過年這段期間待在家裡面看電視很煩,一邊滑手機一邊又覺得焦慮的話,不如去走走吧。一邊調整自己的呼吸,一邊邁開步伐,說不定你的腳下,會開出一朵又一朵的蓮花(完蛋了一定是今天看太多長輩了)。
#讀書筆記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好偷懶四個章節筆記在一起
#今天的房間在這裡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張宇傑心理師
https://www.joinclubhouse.com/event/m744QbAo
人本主義理論 在 人本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人本學派例子、人本主義意思在PTT ... 的八卦
人本主义 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以卡爾·羅哲斯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 ... <看更多>
人本主義理論 在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人本主義 心理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和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人本主義的學習與教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