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爭現在才開始
全島一命,希望政府能體認現在趕快該做的事,不要再浪費寶貴時間。
說穿了其實很簡單:
一、建立普篩能量(去年就該做了)
二、儘速進口疫苗(去年東洋要進口 BNT 就該放行了)
三、建立獨立專責臨時醫院(去年就該沙盤推演開始規劃了)
近日看疫情狀況越來越糟,政府好像完全沒有對策。下面是我徵詢醫界後整理的摘要,給大家參考。(文長,沒耐心不要看)
1. 對抗新冠肺炎之戰的目標只有一個,減少死亡人數
A. 目前還缺乏對新冠肺炎強力有效的治療藥物,一旦染疫,就多靠病人自身的抵抗力,所以有宿疾或年長者首當其衝,死亡率高。
B. 要減少死亡人數,就只有儘可能減少感染者。最有效的方式,是全面施打疫苗,或至少施打6成至7成民眾,阻斷病毒的傳染鏈。(使用口罩和減少人的移動的停課、停班甚至封城,可以部份阻斷感染者的傳染鏈,但也只有部份的效果。甚至現在也根本沒有封城。)
C. 以蒼生為念,不要把疫苗議題政治化。
2. 將每一個潛在的確診者,在最早的時間點就找出來
A. 新冠肺炎感染者中,有很高的比例是無症狀(Nature期刊論文說是 1/5)或者只有輕微症狀,因此已經不可能再靠著量體溫或者其他方式來找出潛在的確診者。
B. 「普篩」是有必要的:關鍵在於需要非常大量、有效的篩查採樣,與同樣大量、有效的實驗室檢驗。
C. 從風險最高,也就是確診人數最多的「熱區」開始,每一個人都進行採樣與檢驗,把「熱區」中的感染者都找出來加以隔離,讓他們不再傳染給別人。然後再針對次一級的「亞熱區」進行類似篩檢。
D. 問題是,目前篩檢站有限量(抽號碼牌,抽完為止)。台北市的三個快篩站,在5/25日只為811人進行了篩查。假設全台北市20家醫院,每家都為200人進行快篩,全台北市每天也只有不到5000人進行篩查。這個數字只是台北市人口數的0.3%!就算全部只針對目前的最「熱區」萬華的18萬人口進行篩檢,也要40天才能篩檢完畢。
E. 必須立即建置全新針對大規模人群,採集檢體與進一步快速檢驗的能量,才能從最熱區開始再擴增到亞熱區,甚至一般社區,進行主動式的篩查,找出熱區與一般社區裡的每一個已感染者。
3. 醫療能量不足的問題
A. 目前醫療能量不足,影響民眾篩檢意願。必須讓所有民眾,對於確診之後的醫護處置有信心,他才會願意站出來接受篩檢。目前若是感染者一旦被確診,也未必可得到好的醫療照護,使得許多感染者就算有症狀也不會去接受篩檢。因為即使確診也多半只是被告知回家休息,結果就是乾脆不篩檢,造成社區中仍然有著大量沒有被發現的感染者。社會只會看到因為症狀嚴重而必須就醫,因而浮出水面被醫療系統找到而住院的病人(就是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的數字)。
B. 大區域來看,讓病毒儘可能留在雙北。因此不要因為北部醫療院所滿載而再把重症病人送到全國的各大醫學中心去。目前把確診病人硬是塞入各個醫院去的作法,只會讓各個醫院一個接著一個地爆發院內感染,導致醫療能量癱瘓,不但無法全力面對愈來愈多的重症病人,也同時讓其他的醫療需求也全部被排擠,造成更多人的病情惡化甚至死亡。
C. 要讓病毒留在雙北,確診者也儘量留在雙北,只靠著目前的醫療能量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醫學中心與大醫院,是為了一般的疾病而設置與設計的,並不是為了應付像新冠病毒這樣單一傳染病。舉例來說,光是病人要照的X光與電腦斷層,幾乎在每一個醫院的設計中,為了達到最有效率的人力與設備利用,都是把所有的影像檢查治療設備集中在同一樓的一個區塊,很難區分什麼清潔區或污區與設計各種不同的動線。因此除非醫院裡面沒有新冠肺炎的病人,否則光是照X光與電腦斷層掃描,就會造成新冠病毒與一般病人的交叉感染。
D. 在目前多數的醫院設計中,即使指定成了新冠肺炎專責醫院,在這醫院中全部只收確診的病人,但對於潔污動線混雜、沒有明確的潔區、半污區與污區的區分,對於照護新冠肺炎的醫療人員,還是很容易造成自身的感染。
4. 要減少死亡率,就要讓感染者不要惡化成重症,以及重症病人能得到最好的醫療照護。
A. 目前的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最多只有隔離的效果,但對於輕症者的觀察、與中症者的治療,完全沒有能力。
B. 醫院若要改為專責只處理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目前的醫院設計與設施,沒有作好清污分區,對於醫療人員的保護太差。如果要在目前的醫院進行改裝,不但耗時太久,而且施工困難,更因為既有的感染風險,將沒有人敢去作。
5. 我們需要全新的、額外的,專為處理新冠肺炎而設置的臨時專責醫院。
A. 確診者要有好的隔離、觀察、治療、加護的一條龍式的醫療設施與計畫。我們需要有新的醫療設備與設施能量,就動線與流程重新加以配置,才有可能為所有已經被確診的病人,提供無症狀者隔離、輕症狀者觀察、中症狀者醫療、重症者加護醫療的分級式的健康監視與醫療照護。
B. 現在的衛服部與台北市與新北市政府,以及雙北的近十家醫學中心,都已經沒有能力在目前的疫情中建置這樣的新設施與新醫療能量。
C. 應該立即由民間力量參考國外的專責醫院設計,動員一切力量在最短時間裡,在新北及台北市建置這樣的新醫療設施。這個新醫療設施的最重要設計,就是要保護醫療人員的工作安全。
D. 在此之前一定要保留一部份的醫院,例如高雄與台中的醫學中心,不要將雙北的病人送到這些地方。因為他們的醫療人員,將必須先調度承接作為這個新醫療設施的第一批主力醫療部隊。
E. 在建置第一座醫療設施的同時,就啟動中部與南部的第二及第三新醫療設施的建置工作。等到第一座新醫院建置好之後,由中南部的醫療人員進駐治療病人。等到第二座新醫院建置好之後,中部醫療人員歸建中部,然後開始啟動第二新醫院。北部的第一新醫院就由已經稍獲喘息空間的台北醫療人員接手。然後第三座新醫院建置也依同一模式辦理。
F. 以這個模式來等待一年後或更久的時間,對全民施打疫苗到一安全比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10的網紅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先前議會做出決議,要求台北市政府支援各局處的機要人員必須於第三會期前歸建,但今年三、四月時秘書處說因應武漢肺炎,所以又再新調度三名機要人員支援秘書處媒體事務組,顯然違反議會決議。 我實際調查機要人員支援情況時,發現其中一位由原民會借調至秘書處的林姓機要人員利用上班時間經營個人臉書粉絲專頁及美食兩個...
人員歸建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第三會期工作報告
這會期很榮幸可以擔任民政委員會的第一召集人,當然除了鑽研民政相關議題不遺餘力之外,我也對交通、工務及衛生等其他議題十分關注也進一步提出相關質詢,在這邊跟大家報告我這會期質詢的內容,大家若有什麼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可以跟我反應喔,下會期持續努力!
邁向國際標準:
- 要求市府拆除兩蔣銅像,落實轉型正義
- 娛樂稅調降通過!台北邁向新創產業友善之都
- 要求交通局長以「車速分流、車道分向」,從根本改善交通
- 推動居住正義,要求財政局應朝向「降低房價所得比」努力
維護交通,保障市民權益:
- 設立標線型人行道實體阻隔,保障行人安全
- 要求建管處處理「獎勵停車位」未依法開放外車停放問題
- 要求交通局長妥善規劃共享載具,方便人民改善交通
台北邁向彩虹城市:
- 多元友善看得見,推動彩虹經濟與彩虹地景
- 建立同婚收養訪視人員教育訓練制度,讓孩子有最大的照顧與友善
- 要求市府檢討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名單,讓不適任委員退場
- 要求勞動局重新審視職場性平指標等級制度
保障勞動權益,維護工作環境:
- 要求勞動局不應讓《職安法》長年累犯持續違法,罔顧勞工權益
- 要求勞動局依照《性別工作平等法》提高性別職場友善檢查標準
- 要求勞動局加入聯合公安稽查,確保勞工工作環境的健全
- 要求消防局與警察局針對基層警消工作權益檢討。
社會安全網維護:
- 完善社會安全網,要求市府設置「跨部門精神衛生計畫」
- 加強精神障礙者社區生活支持,穩固社會安全防護網
- 要求社會局調整照顧師生比,保障孩童權益
讓台北市變得更好:
- 親近大自然,要求公園處與文化局討論有限度開放可攀爬老樹
- 要求市府縮短生育獎勵金設籍時間限制
- 要求民政局詳盡區民活動中心與里民活動場所規劃,保障使用者權益
- 協調八里污水廠移交事項,應以台北市民權利優先
- 要求市府立即進行機要人員歸建程序,確保人力分配充裕
- 要求市府政風單位結構改革,降低市府失誤機率
問政快報電子檔:https://yingmeng.pros.is/TSEAL
人員歸建 在 林穎孟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先前議會做出決議,要求台北市政府支援各局處的機要人員必須於第三會期前歸建,但今年三、四月時秘書處說因應武漢肺炎,所以又再新調度三名機要人員支援秘書處媒體事務組,顯然違反議會決議。
我實際調查機要人員支援情況時,發現其中一位由原民會借調至秘書處的林姓機要人員利用上班時間經營個人臉書粉絲專頁及美食兩個粉專,我嚴重質疑這些上班發的粉專文章,根本並非所屬工作內容,市府人員如此行為不恰當,我因此要求柯市長必須處理,並重申要儘速將機要人員歸建。
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回應如果是上班時間做這種事就不行,但林姓機要人員是屬於彈性上班時間。同時也否認秘書處稱四位新機要的調任是因應武漢肺炎。
因此我在今天的民政委員會上質疑柯市長與秘書處之間溝通上是否出了問題。
另外以人力來看,秘書處媒體事務組的工作量,每個人員分配下來業務量只有個位數,另外經過今天秘書處確認,下午2點11分不可能為彈性下班時間,既然機要人員還有這個時間可以在上班時經營個人粉專,發表無關公務之內容,顯示媒體事務組不需要那麼多借調機要人員支援,應將人力歸建回原單位。
而昨天專案報告後,該名林姓機要人員立即於個人臉書針對我監督市府人員上班經營個人粉專一事,質疑我要「質詢認真點」。然而,依據市議會附帶決議落實結果進行質詢,這是議員的職責,並非針對個人,不應轉移成私人恩怨。且經由工作數據及事證已經很清楚顯示,秘書處機要人員人力充足,就應該立即進行歸建程序。同時,上班時間不做私人事務應是公務員最基本的要求,我因此要求秘書處應做好公務人員訓練。
人員歸建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評價
先前議會做出決議,要求台北市政府支援各局處的機要人員必須於第三會期前歸建,但今年三、四月時秘書處說因應武漢肺炎,所以又再新調度三名機要人員支援秘書處媒體事務組,顯然違反議會決議。
我實際調查機要人員支援情況時,發現其中一位由原民會借調至秘書處的林姓機要人員利用上班時間經營個人臉書粉絲專頁及美食兩個粉專,我嚴重質疑這些上班發的粉專文章,根本並非所屬工作內容,市府人員如此行為不恰當,我因此要求柯市長必須處理,並重申要儘速將機要人員歸建。
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回應如果是上班時間做這種事就不行,但林姓機要人員是屬於彈性上班時間。同時也否認秘書處稱四位新機要的調任是因應武漢肺炎。
因此我在民政委員會上質疑柯市長與秘書處之間溝通上是否出了問題。
另外以人力來看,秘書處媒體事務組的工作量,每個人員分配下來業務量只有個位數,另外經過今天秘書處確認,下午2點11分不可能為彈性下班時間,既然機要人員還有這個時間可以在上班時經營個人粉專,發表無關公務之內容,顯示媒體事務組不需要那麼多借調機要人員支援,應將人力歸建回原單位。
而昨天專案報告後,該名林姓機要人員立即於個人臉書針對我監督市府人員上班經營個人粉專一事,質疑我要「質詢認真點」。然而,依據市議會附帶決議落實結果進行質詢,這是議員的職責,並非針對個人,不應轉移成私人恩怨。且經由工作數據及事證已經很清楚顯示,秘書處機要人員人力充足,就應該立即進行歸建程序。同時,上班時間不做私人事務應是公務員最基本的要求,我因此要求秘書處應做好公務人員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