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果戲神小鳳仙】
歌仔戲演員小鳳仙17日清晨病逝,享壽80歲,她原是苦旦,卻在楊麗花歌仔戲時期成為當家丑角,帶給觀眾無數歡樂,對歌仔戲貢獻良多,她的離開,讓歌仔戲界慟失一名最優秀的戲神、長者與老師。
#從歌仔戲裡學會忠孝節義
#看歌仔戲的孩子不會變壞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0/07/09
圖說:小鳳仙於歌仔戲棚內拍攝。
來源:聯合報
攝影:王宏光
同場加映
楊麗花歌仔戲 西遊記 https://reurl.cc/z8z0Gp
【2020-03-17 即時報導】
歌仔戲小鳳仙傳奇一生 跳過結婚生子直接兒孫滿堂
【記者陳慧貞】歌仔戲演員小鳳仙17日清晨病逝,享壽80歲,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有結拜姐妹情的楊麗花,因未能前往醫院見最後一面而心痛淚崩。小鳳仙堪稱歌仔戲傳奇人物,一生未談過戀愛、沒結過婚,卻有兒孫滿堂,臨終時家人陪伴在側,安詳離世。
出生於戲班的小鳳仙,14歲曾拜師京劇名家張學武的京劇班加強身段練習,後轉演苦旦,當年因演出「小鳳仙與蔡松坡」後才獲藝名,「小鳳仙」由此而來;在楊麗花歌仔戲時期,小鳳仙是當家丑角,姐妹因而培養深厚情誼,她曾在上節目時,提到楊麗花陳年糗事,透露當年她們歃血為盟、結拜姊妹,還慎重舉行結拜儀式,每人都得用針扎手指,把血滴入酒中,再輪流飲下,輪到年紀最小的楊麗花扎針卻怕痛,遲遲不敢動手,盧了半天才擠出一小滴血,小鳳仙當時邊說邊模仿,讓眾人笑翻。
小鳳仙自「囝仔生」(童生)首次登台,歌仔戲齡超過一甲子,一生沒談過戀愛、沒結婚沒生子,自己的親弟弟生了2個兒子,其中1個當時才4個月大就過繼給她,她也從姑姑升格為「媽媽」,另外領養1個女兒,沒結婚生子直接跳「含飴弄孫」,但她家庭美滿、兒孫孝順,生活起居都有兒子照顧。
她10年前因膝蓋老化住院開刀,也經歷過心肌梗塞意外,曾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身體機能也日漸退化,2014年,陳亞蘭歌仔戲「牛郎織女」公演,小鳳仙抱病在劇中演出「牛鼻道人」,無論排練、公演,兒子也都隨侍在側,這些年來她因糖尿病纏身,深居簡出,當時為「牛郎織女」宣傳時,被問到如何養生,她也只是笑說:「都是好料的。」言簡意賅,一如台上簡單一句話就能令觀眾噴飯,也是讓大家笑中帶淚的開心果戲神。
京劇 丑角 在 Chiao Chang 張巧 Facebook 八卦
#京劇 #石曉亮 #戲曲 #武丑 #葉派丑角第二代傳人
#三盜九龍杯 #舞台紀錄 #女攝影張巧
京劇 丑角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USR】泰雅「女子安麗」以京劇接待榮民
「好久不見!」,繼2018年初次邀請榮民伯伯進入臺北大學聆聽國慶音樂會後,社科院USR計畫搭配通識中心的通識月系列活動,在林子晴老師的精心規劃下,再次與台北榮民之家合作,在11月16日(週一)上午11時至下午3時,辦理了第18場次的「USR校園友善接待」活動。當天計有9位家屬與工作人員陪同11位榮民伯伯,在臺北榮家吳福圓組長的帶領下,由計畫主持人曾敏傑老師與助理共同接待,一起在電機音律大樓用餐,並參與了「傳統戲曲的跨界與再造--京劇篇《女子安麗》」藝文講座。除此之外,中文系趙雪君老師也帶著課堂同學前來聆聽,現場含老師、同學、榮家成員等共有128位人員與會,一起見證這場由「泰雅奇女子」朱安麗老師與宋厚寬導演共同的分享-中國傳統文化與原民文化跨界戲劇融合的心路歷程。
在臺北海鷗劇場宋厚寬導演的影像介紹,以及朱安麗老師的人生回顧與京劇示範之下,大家穿越在南投、台北、與北京的歷史文化時空,彷彿看見霧社萬大的泰雅高山,也聽到陸光劇校嚴格學習的飲泣,同時也看到來自北京向來華麗的身段;朱安麗老師的生命回顧,讓我們驚見泰雅文化與北京戲曲在台灣的相遇,如此偶然、真實,卻又融合成戲曲的跨界與「女子安麗」的人生再造,讓在場的師生與來賓感動不已。
台北榮民之家一直是USR計畫的在地夥伴,從2018年10月初次來校參與音樂會後,同月下旬USR計畫也獲得臺北榮民之家的表揚;2019年7月,USR計畫也進駐榮家,進行為期3個月的成果展,並且連結本校管樂社同學組成的薩克斯風團,前往榮家辦理「當老歌遇見老兵」的音樂會。爾後台北榮民之家的董龍泉主任、曾竹生副主任、以及甫就任的劉化宇主任等,也都密集參與了本校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課程參訪、實習、UFO講堂、科技服務方案等,建立多元的合作模式,也互動密切且交流頻繁,更延續了本次的校園友善接待活動。
「猜猜看我幾歲,我已經101歲了!」一位高大挺拔、身體看起來相當硬朗的曹伯伯說著;然而卻不是每個長輩都像曹伯伯一樣活動自如,今年100歲的穆成吉伯伯過去曾是顧正秋劇團的丑角,38年和劇團來台後因時代局勢而滯台,後因習慣台式生活而選擇留在台灣,由於長期熟悉京劇主題,穆伯伯更是在榮家詹政光社工師的接送之下,乘著輪椅第一位進入會場!準備再次感受一輩子的深刻回憶。
講座開始,經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引言之後,朱安麗老師以及宋厚寬導演便以講故事的方式,分享他們創造出京劇「女子安麗」的心路歷程,事實上劇中的「女子安麗」並不是虛擬的人物與劇情,正是朱安麗老師的真實人生故事。而宋厚寬導演與USR計畫素有淵源,他曾經與通識中心林子晴老師合作「藝術欣賞自主學習」課程,辦理了13次社區環境劇場工作坊,並由宋厚寬導演客座指導,帶領學生學習肢體表達、語言情緒、燈光音控、道具使用等等,並於期末由22位修課同學獨立演出一場「戲說三鶯兒童劇」,獲得地方上的好評後更是增加了5場校園巡演。
在編劇「女子安麗」的過程中,宋厚寬導演自嘲自己像是個八卦周刊的記者,想要挖出更多安麗老師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是親自前往親愛部落體驗一番,這是位於南投霧社萬大水庫附近的泰雅族部落,親愛村大家雖然未曾耳聞,但是附近的奧萬大、曲冰遺址、武界等地名,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吧。宋導分享初到部落就像是進到另一個小世界,當地的住戶從隔壁鄰居到另一條巷子,全都是親戚,而在部落的小吃店用餐,就像出國一樣,耳邊傳來的都是聽不懂的泰雅族萬大語,這是「女子安麗」帶給他的全新體驗,也正是朱安麗老師十歲離開的部落所在。
朱安麗老師的成長歷程正是「女子安麗」的故事原型,老師的父親是1949年到台灣的外省人,有志在偏鄉教育子弟,也和泰雅族的母親因為愛情,經過一番的奮鬥才有了安麗老師四個兄弟姊妹。在南投親愛部落出生,身上流有一半泰雅族血液的安麗老師,因為家庭的經濟因素,被爸爸安排遠赴台北學習京劇。由於從小在部落長大,就讀陸光劇校期間常因為口齒不清被責罰,但學校離家實在太遠外加家境困難,就算哭著寫信想回家,也只得到阿姨送來家書一紙,信中爸爸寫到:「安麗吾兒,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父字」。學習中因為口語的自卑,加上父親的殷切期待,鞭策她咬緊牙根、每天唸報、滿口鮮血的砥礪前行,經過努力苦練,終於練就一身的「功夫」,讓她成為京劇名角,在獲得國際的肯定中,也建立了自信,但卻也因此讓她離家越來越遠了。
看了一段「女子安麗」的演出影片後,講座進入尾聲,朱安麗老師加碼演繹了京劇中青衣、花旦、武旦的角色,更費心準備了水袖、紙扇、以及紅纓槍助陣,台下的曹伯伯更是忘情地哼出配樂,相當可愛。在講座結束時,更在曾敏傑老師的引介下,安麗老師與100歲的穆伯伯開始說起了「行話」,更是對了一小段戲,只見在安麗老師不斷的引導之下,平時不太說話的穆伯伯,竟唱起戲來-「阿喝…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中氣十足的唱腔,一點都不輸軍隊裡的司令官,連平時陪伴在側的照顧員都很驚訝,因為伯伯平時話不多,今天安麗老師的京劇唱腔,竟引來過去的深刻回應。
在前年第一次榮民的友善接待中,有些伯伯是第一次聽到小提琴的現場演奏,而在這次的接待中,我們也看到安麗老師的京劇勾起百歲長者的情感反應,每一位榮民伯伯都經歷海峽兩岸的對立與衝突,而後逐漸以異鄉為故鄉。正如「女子安麗」來自高山泰雅,從豪邁嘹亮的母語到細膩精緻的京片子,更在戲劇殿堂發光發亮,「女子安麗」經竟如何依歸?除了去看戲,我們更有許多對朱老師的好奇與下一齣戲的殷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