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一定要懂得用「小三」]
最近有上班族跟我私訊,談他在職場的困擾,其實就是一個「背叛」的故事。
他在這家公司2年,是目前這位主管錄取他的,一直以來照顧他﹑教導他,私下交情也很親密,經常一起去吃飯與唱歌,幾乎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這位上班族很慶幸能夠在一畢業就有這樣的主管帶領他,幫助他在工作上快速進入狀況,而且一路受到支持。
問題是最近有個好工作找上門,他跟主管說了,一切就變了……先是主管勃然大怒,罵這位上班族沒有良心,不管他的死活,工作全丟給他;接下來就將他視同陌路,不理不睬,交派工作用扔的,也不多說明一下。可想而知,這位主管的感受到的是被背判了,這跟閨密另外交了新朋友的情況是一樣的。
上班族問我該怎麼辦?我將近年流行的「關係中的人生四道」教他,也就是四個說再見的步驟:
1. 跟主管道謝:謝謝主管一直以來的照顧,而且要具體說出事項。
2. 跟主管道歉:跟主管說聲抱歉,無法跟他再一起共事是很遺憾的事。
3. 跟主管道愛:向主管表達對他的尊敬與關愛,也要具體說出事項。
4. 跟主管道別:最後表達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送上一張卡片或一份小禮物。
不過這麼做仍然不足夠,如果還能透過第三者表達,對方的接受度會更高,不舒服的感覺更容易釋懷。就算以後再也不相見,至少心裡不必留有怨恨,對彼此都是放飛與自由。婚姻要幸福,不能有「小三」;職場要成功,一定要有「小三」。當然,小三有時是來攪局的;相反的,若是處理得好,他們是來做橋的,搭起友誼的橋樑。
這位上班族的經驗我也有過,可惜當時沒有尋求指導,錯失了好好說再見的良機,直至今天20年過去,想起來都覺得心裡微微作痛。
我的總經理對我一直萬般的倚重﹑無微不至的關心,有一天突然不理我,接下來請秘書來問我是不是要離職。我楞了一下,的確是有人來問我要不要換工作,我尚未答應,還在思考中,哪裡知道消息這麼快傳到總經理的耳裡。
那時年輕,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怎麼處理。眼見氣氛日益凝重,只有一種感覺,再待下去也一切走味了,最後真的「被逼」離職,結果完全是個意外,在我的計畫之外。事過境遷,我有時會想當時究竟怎麼做才是對的。今天上線上英文課,終於幫我開了一扇窗,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思考,這個角度是「小三」。
不過今天這個主題其實是很高大尚的,講的是想要進到董事會,擁有一個席位,怎麼做最有效?總共有7個方法,全都是跟「拍馬屁」(flattery)有關。這個結論來頭不小,是由兩個具有聲望的商學院,從134名CEO,以及765名董事會成員中調查而來,可信度極高,包括:
1. 請問對方建議時,先提及對方的某項功績。
2. 有時必須反對,再接受對方的意見。
3. 跟他的朋友稱讚他。
4. 稱讚之前,先表達可能會讓對方覺得尷尬。
5. 強調自己的意見和對方相同之處。
6. 小心而不被察覺地了解對方的意見,並用自己的立場說出來。
7. 私下了解對方關心的事務,偶爾聊到自己也關心這些事。
其中第三點,跟朋友稱讚他,就是我今天要談的小三理論,亦即英文的the third party(第三者),這在心理學是有理論支持的。在我上面個人的故事中,你有注意到小三的重要性嗎?我的總經理寧願聽信來自小三的傳言,卻不信我的說法;但是如果當時我活用小三,傳言也能夠不攻自破,事情能夠逆轉勝。
這稱為「溫莎效應」,不論正面或負面,經由第三者得到的資訊,都會獲得更高的可信度。溫莎原本是一位模特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間諜,戰後寫了一本自傳式間諜小說《去跳舞的間諜》(The Spy Went Dancing),書裡有個主角是溫莎公爵夫人,她說:「不管在什麼時候,第三者的稱讚永遠最有效。」這就是溫莎效應的由來。為什麼來自小三的消息被重視的加權會更高?原因有二:
1. 不是我說的,不是你說的,是別人說的,免去老王賣瓜﹑自瓜自誇的嫌疑。
2. 別人說的,乍聽起來,似乎意謂著多數人知道的消息,價值自然更高。
以上面上班族為例,若是他將「關係的人生四道」中的道謝,用不經意的方式告訴主管的朋友﹑廠商﹑客戶或老闆,當這些人來跟主管說:「有人說你很照顧屬下,不像其他主管只會開罵;還說你很會教導,不像其他主管不教不帶。」主管一聽開心,問誰說的,一旦知道是這位上班族說的,心中不快便會減少許多。
換作我也可以運用「溫莎效應」,讓別人用自然的方式跟總經理聊起來時說,聽說你帶領的團隊,工作氣氛融洽,大家都喜歡跟著你做事。總經理的第一個反應也會問誰說的,一聽是我,就不會以為我真的要離職。
所以說起來,「溫莎效應」就是「口碑效應」,利用第三者傳播我們要給的訊息。你看看廣告就知道它的效果,有些洗髮精或保健食品都喜歡用見證人,就是因為比起廠商自我誇耀產品的效果,我們更相信其他人使用後的見證,不論是名人或素人都好。因此比起我們當面的稱讚,來自小三的稱讚更能讓對方相信。
婚姻要幸福,不能有小三;職場的人際關係,就要靠小三。當面稱讚,別人會覺得你在拍馬屁,當事人也會不自在;能繞個彎,從第三者那裡來稱讚,對方不只是相信,還大大相信。所以,多多運用小三,發揮「溫莎效應」,人際關係將會加倍成功。
攝影:我同學在美國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
亦即英文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評價
《十大麻雀館點做生意? 你要知》相信是香港歷史上最詳盡關於麻雀館點做生意的影片。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第八: 麻雀館如何出牌?
第七: 麻雀館內設施
第六: 麻雀館規則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第四: 麻雀館點賺錢?
第三: 麻雀館最大成本?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第一: 麻雀館賺幾錢?
全文內容:
(旺角卡門電影開端) 這樣的電影已過時了! 已是30年前了。我並不是鼓勵你去賭錢,不過真的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揭開麻雀館這個神秘面紗。我走遍港九新界七間不同的麻雀館,與不同的負責人私底下了解過他們如何運作。今天就跟你分享一下《十大麻雀館如何經營? 你要知》
第十: 香港麻雀館的歷史
麻雀館每月從中抽取利潤(俗稱抽水)超過千萬,是真的! 但成本高到你不能相信,為了留住客人,什麼都會送,成本十分驚人。一旦計錯數,隨時會蝕本。但要記住,是麻雀館,並不是麻雀會! 麻雀會只是普通「會所牌照」,不能抽水,牌照並不值錢。麻雀館就不同了,並不是有錢就能夠買得到。要了解麻雀館,先跟你講解一下相關的歷史。
麻雀館的歷史一定要先提雞記,與他的始創人:麻雀業鼻祖—林坤。1933年他於廟街經營了雞記士多專門售賣零食,當時如果沒事幹,便會於門口擺放幾張麻雀枱供街坊打麻雀耍樂,每人每日收一毫子。怎料來打麻雀的街坊越來越多,麻雀生意越來越好,便索性關閉士多業務,而其他士多又效法,法例又沒有監管,從此越來越多的麻雀館相繼誕生。
後來由於太過盛行,1955年港英政府決定立法全面禁賭,頭號目標就是要打擊全港成行成市的麻雀館,令麻雀業瀕臨滅絕的危機。
人稱雞叔的林坤,就組織了一個「港九麻雀商會」跟政府理論,指出打麻雀乃中國國粹,亦是平民百姓的消遣娛樂,有錢人可以去賽馬,但窮人又可以到哪裡消閒呢?
他認為香港人打麻雀就如外國人玩啤牌一樣, 如果要禁麻雀,不如一併禁啤牌。 再者,啤牌可以安安靜靜於家中耍樂,但麻雀噪音比較大,容易影響鄰居,因此於麻雀館內有規範的情況下會更好。經過他一連四個月的游說,終於能夠說服港英政府,於1956年刊登憲報,宣佈麻雀業合法化。並以一副麻雀牌的總數144隻作上限,發出144個牌照。 油麻地雞記亦因此而成為香港第一間持牌麻雀館。
當時港英政府為免鼓吹賭博,牌照上英文名稱是以Mahjong School (麻雀學校), 因此輸錢會被取笑為交學費。
第九: 麻雀館行業現況
麻雀館的現況? 以前麻雀用竹製造,因此麻雀館又名竹館。麻雀館一向予人感覺是江湖人物的生意—品流複雜,烏煙瘴氣,粗口橫飛,龍蛇混雜,打架霸地盤,刀光劍影,無法無天,動不動就拉去後巷拳打腳踢,沒有監管的九反之地。加上七八十年代,很多警匪/英雄/江湖電影中,麻雀館內的暴力情節為大眾洗腦,如果你未入過麻雀館的話,以上全部都可能是一個假像。
因此,2007年起業界就團結起來,全行通過不能夠再將麻雀館外借拍江湖片,免得形象再受損。
但老實說,形象已經負面便很難改善,令很多第二/三代皆不願意接手,再加上顧客群老化,最衰落的時候是2003年沙士一役令到很多間麻雀館倒閉。新牌又難以申請,舊的相繼倒閉,現在全港就只剩下大約六十間持牌的麻雀館。
沙士後鹹魚翻生,多謝 (1) 自由行,(2)新移民,(3)很多麻雀館都放棄廣東牌, 引入深圳牌的碰槓牌玩法,亦即全沖牌,俗稱「跑馬仔」以鬥快食糊為目標, 只可碰,不可上,不再浪費時間造牌及計番,除食糊能夠收錢外,開槓亦有錢收,以及 (4)自動麻雀機的盛行,縮短時間至每局三至五分鐘就完成,立刻付款。減少出千的機會。新玩法吸引了不少年青人以及大陸客,現在可以說是從返麻雀業界的黃金歲月。
第八: 黃金歲月? 麻雀館如何出牌? 現在的牌照正式稱為「麻將/天九牌照」,由民政事務總署發出。出牌條件包括:
. 不得於中午12時至午夜12時以外的時間營業
. 18歲以下人士不得內進
. 不能向客人提供任何貸款或賒帳
. 抽佣不能多於牌照列明的上限,一般是5%
. 持牌人必須親自經營管理,不能轉讓牌照等。
以上項目都比較容易執行,以下3項條件才是最難以執行:
(1) 你需要證明申請人是合適經營麻雀館;(2) 地區有確實的需要去開設多一間麻雀館(public demand);以及(3)充分考慮區內人士可能會提出的反對。如果我家樓下突然開了一間麻雀館,我也一定會反對。
難怪行外人想申請麻將/天九牌照根本上是不可能。即使是行內人,也起碼要申請一年至一年半。期間還要納空租,所以麻雀館若非自己的物業是相當難申請的。
還有請你留意一下,中環/上環/西環/柴灣/小西灣/赤柱/ 將軍澳/九龍灣/青衣/東涌/沙田/上水等等地方,皆沒有麻雀館。 並非因為以上各區均沒有public demand,而是政府根本不願意通過申請。
第七: 麻雀館內有什麼設施呢?一進入門口,先見一見關公。記住營業期間要持續上香,避免得失意頭而導致輸錢。除了傳統祭品之外,最緊要擺放足夠的生薑,何解呢? 因為「夠薑」(夠膽)。 我錄這一條片都可以算是夠薑了。
茶水間,全場閉路電視,當然是以防有人出千,以防員工中飽私囊。牌例介紹, 若然不明白便可以問人解釋到你明白為止。牌種吊牌則顯示每張枱的注碼,當抽水後員工會拍一拍吊牌表示已經抽水。牆上面會有水兜,兜著已抽水的細額面鈔及銀幣;而水箱則用來裝金大額面鈔。
賽馬有分草地及泥地。而打麻雀亦一樣。舊式廣東牌用的是酸枝木檯面,因是啡色,故行內稱之為「泥地」。而新式的全沖牌(深圳牌)改用的電動麻雀枱,一般是綠色絨布檯面,故行內稱之為「草地」。 由於流轉量快及抽水量多,因此絕大部分都會選擇「草地」。
第六: 麻雀館規則
不要想得太複雜,比起廣東牌簡單得多。Really?! 我是麻雀門外漢,但我去了七間麻雀館打麻雀,一入去我就會選擇最細注碼的枱,通常100/200,與另外三個陌生人打牌,並說明我是初哥,會比較慢。他們都是很友善的,還會教我打牌。如果不夠4人呢? 沒關係,他們還有「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方便幫人客湊夠4人開枱。
我雖然前後支付了一千多元的學費,但其實我都有食糊的。再加上其中幾間,一進去便給我利是,足足100元,對於我這個「運吉」的客人來說也算不錯。
牌例? 打法為大陸碰槓牌(即跑馬仔),以鬥快糊牌為目標。不用造牌或計番數,只準碰牌(例如三隻九萬),不準上牌(例如一二三萬)。開槓即收錢 (例如4隻四萬)。以100/200為例,自摸明槓每位收100,自摸暗槓每位收200,打牌給對手槓,一人輸300,如槓後自摸或再槓就三家均需付款。出沖,一人輸200。自摸食糊每位收200,自摸之後再中獎馬,每位再收多200。何謂中獎馬呢? 意指你食糊後,會有一次機會,按你的位置要抽到以下的牌就可以贏雙倍錢。所有牌例要說也說不完,但基本上沒有什麼技巧可言。行內人會形容為八成靠運氣,兩成靠技巧。
試想想,我這個初哥,去了七間,也只是輸了一千多元。如果去澳門絕對不只這個數。與澳門不同的是,你是與賭場對賭。而麻雀館則純粹抽水,誰贏錢就抽水5%,可以說是沒有風險可言。
第五: 麻雀館員工如何分工?
持牌人—即是最終負責任人,任何責任均需由他來承擔。
頭排—即係店舖總管,通常會站在舖中間,一眼關七。
巡場—負責看守自己範圍內左右兩邊的麻雀枱
檯面—即是穿著制服的戥腳。麻雀館給他們的指引,一般都是「贏少少或是打和」,避免大輸大贏,以吸引客人繼續打下去。
圍場—即是穿便服的戥腳,又稱「特約客戶commissioned player」。免得讓人客有被三個制服人員包圍的感覺,好大壓力的!
後生—即是跑腿,幫人客買零食/交電費/買餸等等
茶水—即是斟茶遞水
水袋—即是拿著錢袋到處走,負責幫人客找零錢及抽水
櫃面—負責現金收支
庶務—即是打雜
賬房—即是管數
以一間三十張枱的麻雀館為例,員工足足有六十人以上。麻雀館的工作,一般都被認為是「筍工」。每一位員工都入職數十年都不願意辭職。何解呢? 雖然上班12小時,但通常都包括膳食時間及小息時間。零售業通常上班六天才放假一天,但麻雀館則是上班兩天便放假一天。
何謂資本主義? 我現在就展現一個最完美的典範給你看。麻雀館行規,如賺錢呢? 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我重複,老闆分六成,員工分四成。基本上除底薪以外,按職級分份數多少,頭排分兩至三份,後生分半份。以二線區的麻雀館為例,每月每份花紅約七千元至萬蚊,如果旺區,如旺角,一個普通女工的月入隨時高達六至八萬。 以前就會日日結帳分紅,不過由於太麻煩了,現在已改為每個星期分紅。是否好過一般上班族要等到年底才有分紅呢?為什麼我會知? 不是我編的,而是「鷄鳴報喜」這本書有寫!
第四: 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了解完行內的術語你便會明白了。
銀頭—每日開店時做生意的現金
水份—麻雀館每日抽水生意的收入,一般都是抽贏家的5%。
上數/下數—即是指員工落場戥腳,贏錢就是上數,輸錢就是下數。行內人士稱,一般都是輸錢的, 因為一家對三家,卻只玩一會,輸錢的機會率當然比較大, 平均約10-20%。
看看這張「上下數」更紙。最頂的數字就是員工圍客編號,上半紅色字是「上數」,下半藍色字就是「下數」。
還有:
大閘—就是每日固定支出,例如人工,租金,水電等
小閘—就是每日不固定的支出,例如人客的餐飲費,利是,日用品等
哪麼麻雀館如何賺錢呢? 好簡單,你就要睇「收實」。
收實—就是水份(即是5%抽水)減去大閘、小閘(即是固定支出及雜項)、再加/減上下數、即等於每天的盈利或虧蝕。
但要緊記,老闆只收六成,其餘四成會分給員工,這樣才能夠上下一心,真是良心企業。我還未做得到!
第三: 麻雀館最大的成本是什麼? 店舖通常都是自己的物業,因此並無租金可言。員工人工? 賺錢才會分多點給他們。
要吸引新客,留住舊客,最大的成本當然是顧客服務。來到麻雀館打牌,舖內固然有免費茶水及小食,想叫跑腿幫手買零食或者叫外賣都無問題,想吃得比較好?魚翅/鮑魚/燕窩,都無問題。交水費/電費/去街市買餸兼接小朋友放學呢? No problem! 最緊要是你留低打得開心。當然大家做生意,如果你打得細,便不要要求太多了。
對於大陸豪客而言,正! 專車口岸接送,包飲、包食、包住、包shopping。聽說,人客撞壞了別人的車,麻雀館都會負責維修費。成本是否很高呢? 行內人士稱,這些貼身客戶服務的成本已佔了水份的二至五成。但如果你不是這樣做,而其他行家做,你便會流失客人。真是生意難做,這也是業界最擔心的成本失控。
第二: 麻雀館如何防範老千?
這些情節,過氣了。雖然間中都有報道,稱麻雀館有人出千。但近年真的不太多。如何防範呢?
(1) 麻雀館的麻雀牌一般比較大隻一點,較難用掩眼法。現在碰槓牌的新玩法, 簡單,快,亦都比較難出千。
(2) 一般幾個朋友入去,都要分開枱坐,免得幾個串通。四周圍都是閉路電視, 加上幾十對員工的眼睛望實哪個熟口熟面的老千出現,一見到你打牌的方法出現問題,就會馬上請你走並跟你說:「外面有人找你」,你便明白了。
最後,第一,麻雀館賺多少錢呢?
現在香港最大的麻雀集團就是瑞興麻雀,包括瑞昌、瑞豐、誠興麻雀館等。由前探長石鑑輝創立,人人都知道他身家幾百億。代表麻雀館,肯定賺到錢。新玩法、新移民、新遊客、新設備,成為麻雀館近年的四大新動力,但政府現在又難發牌, 我自己親身去了好多間麻雀館,都要排隊打牌。往往旺足12小時。現在就要跟你計數。
以一間麻雀館有三十張枱為例,每局玩三至五分鐘,即是一小時就能夠玩12局,三十張枱,12小時,全場全日就有4,320局。我明白,未必由朝旺到晚,就打個七折,即是每日3,000局。
注額平則街坊100/200,貴則旺區10000/20000,開槓馬上付款,自摸三家付,中獎馬又雙倍,就當每局平均係300/600,明槓每位300,再自摸食糊每家收600,合共2,700,抽水5%即係13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os86q3aH60/hqdefault.jpg)
亦即英文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0週年,亦即中共國慶。由於國慶逢十,北京當然要盛大慶祝,不過目前中國外有貿易大戰,內逢香港「反送中」、要求「真普選」,總是宣稱「和平崛起、永不稱霸」的習近平政府此時大秀肌肉,顯得頗有深意。今次受閲的人員有1.5萬人、160多架戰鬥機等,以及580輛坦克和其他武器。而從解放軍積極展示核力量來看,北京似乎也在趁機對美國展現實力。其中不少新型武器首次亮相,比如洲際彈道飛彈東風41、長程戰略轟炸機轟-6N、以及首款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東風17…等,究竟中共傳達了什麼弦外之音?此次分列式又能彰顯幾分戰力,本集將由軍事專家施孝瑋及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為您獨家解碼!
https://www.facebook.com/Erich.S.W.SHIH/ 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 請大家也多多支持喔~
風云軍事《宅軍事》 重點看這裡
02:47就是作秀!不能跟實戰力畫等號的中共國慶閱兵!
02:56對台灣隻字不提!習近平國慶談話政策意涵竟是...
05:18裝備.方隊臨時組成 習總窮兵黷武戰力卻打問號?
09:48讓美國坐立難安?東風41.巨浪2成大陸閱兵亮點!
11:06一彈滅一國?東風41首秀 分導彈頭展神威?!
15:49閱兵迷彩混搭風露餡?專家掀大陸戰略欺騙謎底!
21:19技術奇襲?從閱兵空中分列式嗅大陸戰略玄機!
21:46巡弋飛彈+受油管!轟6N大升級陸戰略空軍到位?
25:29美中若開戰 陸缺實戰經驗將慘敗?專家這樣說...
29:00兩岸怎麼走?專家:台需整建軍備讓戰爭打不起來!
#中國 #東風41 #十一國慶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mFBpNLK3Y/hqdefault.jpg)
亦即英文 在 Carl Ho卡爾 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 背景音樂 BGM ◁
BGM1: Dan Lebowitz - Lazy River Rag
BGM2: 甘茶 - 青い空を見ていた
BGM3: Lineage (Online) OST - Talking Island
BGM4: 甘茶 - 春の予感
甘茶の音楽工房 : http://amachamusic.chagasi.com/
ヽ(∀゚ )人(゚∀゚)人( ゚∀)人(∀゚ )人(゚∀゚)人( ゚∀)ノ
如果質量分佈均勻 就可以穩定的旋轉
不過「逆轉石」
(亦稱「凱爾特石頭」; 英文叫 Rattleback Stone)
會由旋轉變成振動再逆轉
主要是逆轉石的結構並非完全對稱
亦即質量的分佈不是完全均勻,
於是轉動能量因適度的摩擦力
被轉換為振動能量
再轉換成傾向重心的方向旋轉
(摩擦力太大或太少也會失敗)
Rattleback: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ttleback
港鐵內公然進食 勸止不果發脾氣:
https://youtu.be/5l50Qm02ALo
更多實驗影片:https://goo.gl/MzwL7f
(*´∀`)~♥
更多關於我 More About Me
實用 Useful:
▷ 生活妙招 Life skills ◁ https://goo.gl/ZTLG18
▷ DIY教學 DIYs Guide ◁ https://goo.gl/u4ENC7
▷ 卡議題 https://goo.gl/njp4rC ◁
搞笑 Fun:
▷ 趣味話題系列 Funny Video ◁ https://goo.gl/SrmBPm
▷ 惡搞混音曲 Parody Remix ◁https://goo.gl/sdbRM4
▷ 挑戰系列 Challenges ◁ https://goo.gl/IGt6Kg
▷ 智障劇場 ◁ https://goo.gl/RKDPQM
實測 Practice:
▷ 開箱系列 Unboxing ◁ https://goo.gl/CE6MpC
▷ 實驗系列 Experiments ◁ https://goo.gl/MzwL7f
寵物 Pet:
▷ 我的搞笑倉鼠 My Funny Hamsters ◁ https://goo.gl/8sNzHy
▷ 倉鼠養育教學 Hamster Care Guide ◁ https://goo.gl/zZWYF7
放鬆 Relax:
▷ ASMR系列 ◁ https://goo.gl/KSvmVF
---------------------------------------------------------------
▷ 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 Fanpage ◁ https://goo.gl/699CdS
▷ Instagram ID ◁ CarlHo11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3tsClAb9wU/hqdefault.jpg)
亦即英文 在 論文寫作:e.g.、i.e.和namely的差別 - 意得輯 的相關結果
不過還是能見到e.g. 的使用,有時會被錯誤寫成i.e. ,這次要來討論這兩者的不同還有它們跟另一個縮寫viz.,也就是『亦即』,的關聯。這三個縮寫都是用來解釋先前的字或詞, ... ... <看更多>
亦即英文 在 亦即…;也就是說, That is to say - 10 英文用語什麼意思 ... 的相關結果
例︰我們生活需有規律。也就是說¸早睡早起¸戒除菸酒。 We need to live a regular life. That is, we can keep good hours and refrain from smoking and ... ... <看更多>
亦即英文 在 亦即英文- 英語翻譯 - 查查在線詞典 的相關結果
亦即英文 翻譯: that is; i.e.; namely; viz…,點擊查查綫上辭典詳細解釋亦即英文發音,英文單字,怎麽用英語翻譯亦即,亦即的英語例句用法和解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