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驛復歸 - 城市願景起飛
就在今天,2021年8月22日起,歷時19年而將來重新復歸到城市中軸線的高雄驛,在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的見證下,由陳其邁市長宣告《19典範 再現風華》啟動儀式後,由專業工程團隊,將她送回原屬於她的城市舞台,終於,市府團隊實現與高雄市民的約定,即便鐵路地下化工程,耗時19年,很多人根本不曾想過會有今天,而我們真的做到了!
看著19年前曾經參與高雄驛站體拉縴舞蹈演出的左營高中舞蹈班年青舞者,其中張雅婷小姐已經是國內知名的編舞者,在她的舞碼編作下,由她的學弟妹們重新回到站前的廣場,為市民獻上表演,不僅接續了高雄人關於車站的記憶,同時也是世代交替的傳承,我們這一輩人,最要緊的事,就是為年輕世代,守牢屬於他們的歷史與夢想。正如19年前,高雄驛的第一次挪移,由日本清水營造工程團隊來進行,而今的第二次挪移工程,無論是技法或設備,如額外加入電腦主機與揚程感應器,足以精確控制每一階段的頂升作業,全數能由榮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亞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臺灣本土專業團隊完成。我們擁有充分的技術能量與信心,能讓高雄驛以歷史建物活化之姿,融入於高雄新站,繼續扮演著「城市客廳」的角色,見證高雄的下一個百年。
高雄過去肩負著發展國家基礎建設的重工業使命,這樣的承擔與宿命,已經迎來產業轉型的契機,半導體大廠投資高雄已破千億,加上經濟部今年初已有政策宣布,「半導體先進材料與零組件園區」將落腳高雄,未來以台積電、日月光、華邦電、穩懋、英特格等半導體廠為核心,串連南科、路竹、橋頭、楠梓、大社、仁武、大寮、林園、小港等園區的「南部半導體S廊帶」逐漸成形,未來高雄勢必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供應鏈之一;高軟一期園區內的「亞灣新創園」,也將在10月啟用,園區內已有台電、中油、中鋼和港務公司等在地龍頭產業進駐,市府更提供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半價的優惠補助,吸引多家5G、AIoT、智慧內容、體感科技、海洋觀光等新創業者諮詢,未來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新建工程將持續強化港口海運,高雄的發展將是精彩可期,能為高雄年輕人帶來豐富的職涯選擇與開拓事業的無限機會,這是我們為年輕世代儲備的發展機運,蓄積於城市的產業格局轉變。
未來的高雄,不僅是充滿著機會,也將是好生活的所在。鐵路地下化後騰出長達12公里的綠園道,市府已提出高雄表參道計畫,結合捷運紅、橘、黃三線及環狀輕軌,將是轉乘機能完整的交通中心,串接起左營及鳳山的自行車道於高雄新站的綠屋頂交會,將為這座城市創造前所未有的移動體驗,做為城市門戶的高雄新站,將是世人再度認識高雄的新起點。
陳其邁市長致詞指出,高雄驛的座落丶復歸就是錨定城市願景的啓動。而更感謝蘇貞昌院長今天親臨見証遷移的啓動儀式,並提到,一個城市將她的歷史保存並予再生,即如高雄願景館的復歸,高雄在鐵路地下化之後的新願景計劃將一起突飛猛進,而中央將全力來支持高雄,讓高雄一起飛!
再度感謝今天出席活動的所有行政院長官丶王國材部長;以及高雄的立委們丶議會大家長曾議長及所有出席的議員們,以及贊助單位台灣銀行呂桔誠董事長等丶日本交流恊會高雄事務所加藤所長丶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禹處長丶日本人協會等佳賓的蒞臨;一起在今天為高雄辦了一場大喜事!
#高雄驛起飛_高雄一起飛
#高雄願景館回娘家
交替電驛 在 Facebook 八卦
參加「高雄驛起飛」城市發展系列論壇 凝聚高雄鐵路地下化後發展新思維
19 年的時光遞嬗,高雄終於完成鐵路地下化的浩大工程,等待已久的高雄驛帝冠式站體,將在今年 8 月,重新回歸城市中軸線,這座城市是充滿期待的!幾近完工的綠園道,已經為城市景觀帶來新貌,對於即將登場的城市慶典系列活動,不少市民朋友已經是躍躍欲試,今天我出席「高雄驛起飛」城市發展系列論壇,即是其中之一。
市府與交通部合作辦理的這場論壇活動,聚焦高雄城市發展及都市治理、都市永續、智慧城市等議題,希望在高雄百年的此刻,能更為廣泛地思考高雄的城市發展新方向,感謝大同公司何春盛總經理、高雄港區土地開發公司吳文彥總經理、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張學孔教授、國立高雄大學陳啟仁教務長等共襄盛舉,為高雄未來發展提供建言,港市合作不僅是國際趨勢,更是壯大城市、力量加乘的必經之途,高雄的城市轉型需要更豐沛的動能,也需要更多產官學資源的投入。
很多朋友造訪高雄後,都會對高雄這個既衝突又和諧的奇幻城市,留下深刻印象,好比高雄願景館,她既是1941年啟用,混用中、西方建築語彙的「帝冠式」建築的老站體,又將再度座落於高雄新站左右側弧形空中花園,車站上方的天棚,從兩側環抱簇擁,呈現新舊車站融合於一體的樣貌,對許多老高雄人而言,她是封存青春記憶與生活點滴的載體;對於造訪高雄的旅客,映入眼簾的則是她作為「城市客廳」的初印象,然而細品之後就能發現,她還是「時間穿堂」,作為高雄驛展現於世人眼前的第二印象—她是濃縮高雄城市發展史的時光門廊,新與舊的交替,正如車站不停上演的「離開」與「到達」,反覆刻畫歷史的軌跡。
高雄驛重現於中山路軸線,從視覺意象而言,是城市景觀的亮點核心,市府已經著手推動「高雄表參道計畫」,優化兩側人行步道,營造寬敞開闊的空間感,讓市民朋友重新認識高雄車站,後續第二階段工程已持續進行中,未來將整合國道客運轉運站、市區公車站,擴充成為轉乘機能完備的交通中心;2025年前將完工的新站體,將是兼具商業服務及旅館住宿複合機能的新穎大樓,並搭配綠化植栽披覆的半戶外車站開放空間,市民朋友將能經由車站天棚連接車站兩側所延伸出的綠園道,或慢跑,或騎乘自行車,從左營園道一路直往鳳山,盡享沿途均是綠蔭大道的暢快!期盼由綠園道串起銜接的城市空間,能與高雄車站的重生,織就高雄在地富饒且美好的生活體驗,充盈為「高雄人的集體記憶」,將是高雄驛給予世人的第三印象。
直面高雄城市發展的嚴肅課題,市府團隊沒有時刻鬆懈,也總是戰戰兢兢,可喜的是,團隊合作終於獲得幾項階段性成果,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第二階段)路線將在9月公告上網招標,多項重大工程及交通建設陸續推進,同時也吸引民間企業的大規模投資,包括群創、華邦電、日商三井等舉足輕重的國際大廠,都將陸續進駐高雄。未來市府會持續推動大眾運輸建設及場站周邊聯合開發,以便捷多元的TOD大眾運輸發展,厚植高雄的城市競爭力。
#高雄驛起飛_高雄一起飛
交替電驛 在 Facebook 八卦
今天所看的風水,客人買下來後,邀請到來看風水,看看家居如何擺設!
客人夫婦初相識,打過招呼後,便取出羅盤轉一圈,運轉乾坤才定坐向,這單位已有四十年,在風水學上稱之為六運樓,進入單位量度,再問客人夫婦出生何年,將兩人的風水命配合單位計算,算出這單位的卦理,將卦上飛下飛,爻交替取出,便告訴客人買這單位後便很煩,其實這單位賣家剛裝修,所以買這單位不用煩,因為進入這單位看的裝修,真的相當舒服,但又確實買入這單位便煩起來。
而此單位適宜工作是政府工,客人太太又真的是做政府工,那就將煩的減輕了,這單位除了政府工之外,亦適宜自由的工作,但自由是有驛馬的,聽客人上手業主兩夫婦是做旅遊行業,經常飛的,其中夫婦一位更是日本人,怪不得一住便近三十年,但現時客人先生也是自由職業,可惜不是驛馬,要經常坐在辦公的,這就協調上有些難度了。
便將主人房交替,乾轉坤,目的也正合客人先生的命卦,將流年時間一轉,預早給客人知道,流年變的時候,坤轉乾前,到時再請炳南跟進,目的搬進入這單位要氣場配合一段時間!
建議安床位置,大廳梳化及電視位置,飯枱坐位那位置配合各人命卦,到了廚房,爐灶位置方位食兩方,其中一方不能用,只能用另一半,再用風水物化解,過程更說夫婦兩人的關係,更說出客人先生和母親的關係等等,夫婦兩人聽後也笑起來,原來正是炳南所說,客人原來是看專頁的,加上朋友也認識炳南這名字,現在已是專頁成員了,祝客人夫婦搬進這單位,風生水起,兩年後更搬大屋。專頁朋友晚安!
#八字實戰
#風水實戰
#梅花易數實戰
#面相實戰
交替電驛 在 【採訪】Aston Martin新世代油電超跑Valhalla抵台亮相 的八卦
如果各位還有印象,其實Aston Martin這輛新世代油電超跑Valhalla早在2019年中旬便曾來過台灣,不過兩年前那部仍屬於半成品的測試車階段,這次抵台的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