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粉絲團提到DDC有閱讀障礙所以不喜歡看書也無法看太多文字的事情,就會有新朋友納悶:「DDC是學霸欸,怎麼可能會有閱讀障礙?!」
首先,DDC不算是什麼學霸啦,真的替他不敢當,他只是「偏科」偏得比較明顯,從國中時期就是數理優於文科很多很多。想當初大學學測,他的數學和自然科都是滿分15級分,可是國文卻低於均標,社會科也成績平平(我的總分還比他高很多咧),所以最後他推甄上只納入數學和自然兩科成績的交大機械,沒有經歷過大學聯考。
又,我剛和DDC交往的時候,發現他真的是從不看書的人,活了20幾年除了課本之外看過的課外讀物應該不超過三本,所以當時我還買了短篇小說跟他一起看,想要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是在養孩子嗎我,結果他看不到五分鐘就睡著!!(之後我就放棄了)
DDC曾跟我說,他看書很容易看一看跳行,或是讀完所有文字,都認得這些國字可是不知道裡面在講什麼。 反之,只要老師好好用口頭講解,他通常聽一次就理解而且融會貫通。以前聽他這樣說,我還覺得誇張了,現在我真的完全相信!
寫到這裡一定也有人想問:「那DDC以前是如何背歷史地理的?」 他解釋他是採用 #圖像記憶法, 就是直接把課本文字轉化成圖像印在腦海裡,考試的時候,就直接在腦裡找出那一頁的圖像在哪裡,就可以作答了。可是這種方式僅適用於小考,大範圍的大考就不太行了哈哈哈哈。
理工腦真的很神奇,對吧? 好奇有沒有人也跟DDC一樣是圖像思考? 🙋♂️
———
最後必須要說,DDC不愛看書的特性,連陪兒子共讀時都可以明顯看出! 他只要一打開書就想睡(是的,童書也是),更常常唸不到5頁就睡著!! 影片為我叫生父陪兒子看書的畫面,QDD最後那聲長嘆道盡他的無奈。
「交大科法所推甄」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Facebook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歐馬克 Facebook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John Wu 孟諺 Facebook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交大科法-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110年度清大/交大/政大科法所推甄/考試心得-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科法所準備心得-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政大科智/交大科法/交大科管推甄心得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政大財法與交大科法推甄心得- 研究所板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交大科法所推甄- 看板graduat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交大科法所準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交大科法所準備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交大科法所ptt - Oxue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交大推甄放榜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交大科法所ptt的評價費用和推薦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情報] 陽明交大科法所跨域招生講座PTT推薦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政大國貿(法組)/交大科法- graduat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graduate 看板- [心得] 交大科法所科技組錄取心得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閒聊] 寫給今年要考科法所的學弟妹luke7459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問題】交大推甄dcard ?推薦回答 - 健康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交大博士班ptt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在資策會、教師e學院 的評價
- 關於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交大電機乙ptt – 交大科法所ptt - Monacom 的評價
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歐馬克 Facebook 八卦
當年推甄政大廣電的時候,還是高三的我,很熱血地連絡學姐,去政大旁聽傳院的課。那是很美妙的經驗,很多當年聽到的話,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我不知道在這樣的場合,教學內容是不是會走山 (也許情緒會激動些),但是這次的事件的確是媒體素養課程活生生的好教材。從簡單的守門人、價值中立、框架理論,到複雜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媒體政治經濟學分析。
對我而言,學習不是為了批判,不是為了向他人展現自己的博學,而是能在事件中/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期待能避免被情緒性論述煽動,看破那些不合邏輯的論述。
現實一點考量,對於推甄申請傳播科系的妳們來說,"對於這次服貿議題主流媒體的報導角度你有什麼看法?" 面試時,這麼大的一個問題,你要從何切入,用什麼角度作答?
郭力昕、孫秀蕙、柯裕棻都是充滿個人魅力的老師,你不需要上政大,現在就能現場聽到她們的課。分享這則訊息給關心台灣的妳你妳妳。
「反服貿抗爭與台灣媒體」課程行動
傳播科系教師聯合上課
反服貿青年週(3月25日到3月31日)
公民運動發展至此,我們卻沒有消極與悲觀的權利,只有努力向前。因此媒體改造學社發起 「反服貿抗爭與台灣媒體」課程行動,由傳播科系教師聯合上課,討論主流媒體的報導以及服貿對台灣傳播產業的影響等議題。目前已有21個系所,35位教師以及47門課加入(持續增加中)。
活動說明:
反服貿的公民抗爭行動持續延燒,但主流媒體相關報導卻有諸多缺失(包括對公民行動污名化,對公共政策報導不足,缺乏對政府的監督等),正凸顯了台灣媒體困境。同時,服貿協議不只攸關台灣民主制度與社會各層面,也將深深衝擊傳播與媒體環境。
作為傳播科系教師,我們相信,社會議題與新聞現場就是最好的教材與教室。因此,我們近期的傳播相關課程,在形式上將依照個別課程與師生所需,改採抗議現場教學、開放自主學習、停課鼓勵學生社會參與、或調整講題等。但無論形式為何,我們都將帶動同學討論下列議題:
一、當前主流媒體對公民抗議的偏頗或偏激報導,有何問題?如何改進?
在公民佔領立法院與行政院衝突中,部分媒體按照老闆政治立場、或者利益考量,出現了醜化或激化抗議行動的報導。為何如此?我們如何透過制度變革,讓媒體報導能夠更專業?獨立媒體與公共媒體又可以如何扮演促進民主發展的角色?
二、服貿協議對媒體工作者、業者、消費者、及公民言論自由,產生什麼衝擊?
服務貿易協定內容包括了傳播產業(印刷、廣告、電信等)。當包括中國等外資進入台灣媒體產業之後,是否將損害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權與創作自由?是否將對本地產業有所損害?是否對於媒體消費者的多元選擇造成衝擊?又是否會危害寶貴的言論自由?
對於服貿的傳播議題討論,並不限於上列兩項敘述。我們將在課堂上進行有關反服貿傳播相關議題的民主討論,因為我們相信,國家屬於人民,媒體也屬於公民。
(授課地點以及是否開放公眾參加、請洽授課教師)
發起單位:媒體改造學社
上課地點:台北市濟南路一段六號開南商工大門口前
3月26日(三) 下午一點半 王維菁老師 師大大傳所 傳播政治經濟學
3月27日(四) 上午十點半 陳順孝老師 輔大大傳所 數位傳播與網路新聞
3月28日(五) 下午一點半 羅慧雯老師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 數位匯流
參與教師與課程、持續增加中...
方念萱 政大新聞系 週二 性別與傳播科技
方念萱 政大新聞系 週三 基礎新聞採訪寫作
王右君 成功大學 週五 文化研究
王維菁 台師大大傳所 週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
陳炳宏 台師大大傳所 週三晚 媒體經營管理與財務分析
江淑琳 文化新聞系 週一 災難與風險
陳慧蓉 文化新聞系 週五 新聞學
江亦瑄 世新大學廣電系 週六 數位媒體使用行為
李明穎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週四 傳播史
林麗雲 臺灣大學新聞所 週二 當代新聞議題
邱家宜 東海大學 週四 媒體批判與社會批判
邱家宜 東海大學 週四 公民文化
邱家宜 大同大學 週二 公民媒體素養
柯裕棻 政大新聞系 週二 傳播與社會
柯裕棻 政大新聞系 週三 新聞倫理
洪貞玲 臺灣大學新聞所 週三 新聞與法律
胡元輝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週三 媒介寫作
胡綺珍 台師大大傳所 週二 全球化與媒體
陳慧蓉 文化大學新聞系 週五 跨文化研究
唐士哲 中正大學傳播系 週一 傳播史
孫嘉穗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 週三 新聞學
孫嘉穗 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系 週三 國際原住民媒體
許瓊文 政大廣電系 週五 災難與傳播
郭力昕 政大廣電系 週三 藝術欣賞與創作-電影
郭力昕 政大廣電所 週一 影像基礎
傅秀玲 政大廣電系 週二 進階創意寫作
傅秀玲 政大廣電系 週三 畢業製作
陳順孝 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 週四 網路新聞專題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五 媒介實務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五 新聞編輯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系 週四 數位傳播
陳順孝 輔大新聞傳播輔系 週三 新聞學
陳春富 輔大影像傳播系 週一 傳播法規
林應嘉 輔大影像傳播系 週二 媒體素養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 週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
馮建三 政大新聞系 週四 媒介問題
劉昌德 政大新聞系 週二 傳播與社會
劉昌德 政大新聞系 週三 採訪寫作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一 媒體素養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五 媒介溝通與管理
劉慧雯 政大新聞系 週五 新聞媒體實驗
戴瑜慧 交大傳播與科技系 週一 社會紀錄片
黃淑鈴 交大傳播與科技系 週二 媒體文化與社會
簡妙如 中正傳播系 週二 音樂、影像與展演
簡妙如 中正傳播系 週三 文化研究與批判理論
羅慧雯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週二 媒體經濟學
羅慧雯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週三 傳播政策與法規
本學期未開課老師,但連署支持本活動
孫秀蕙 政大廣告系
張錦華 臺灣大學新聞所
黃順星 舍我紀念館的研究員
魏玓(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副教授,出國訪問中)
林鶴玲 台大社會系
相片提供/李瑞光
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John Wu 孟諺 Facebook 八卦
早上看到一組投影片『那些年我們還沒學會,就已經被淘汰的技術』,不由得想起了身為二類組的求學生涯。
我想總歸一句話,也是這幾天在網站上看到的文章。
『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這個世界一直在改變』
高中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們對於傳說中的竹科非常非常嚮往。也不停的鼓勵我們要更用功讀書,一舉考上台清交,尤其是清大跟交大。那時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叫做「清大交大的學生都還沒畢業,竹科廠商就已經來搶人了~」。身在少男少女時代的我們也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麼,只覺得老師說很棒那應該就很棒吧。而對於當時不小心被留級而重唸一次高二,然後又不小心成績變很好的我而言似乎就應該好好的符合老師們的期許。
而這種幻想的巔峰就發生在我去清大面試的時候,我當時推甄清大動機系進入第二階段的面試。爸爸媽媽都陪我去了,很美好的回憶。到了現場,爸爸媽媽被系上的學長姊們帶去參觀系館,我們就依序準備進行面試。回家的路上爸爸媽媽好興奮的對我說「剛剛他們說好多念研究所的學生都還沒畢業就被搶去竹科工作了~~」表達出很希望我念這間學校的意圖。後來隔了一兩個禮拜去台大面試就比較孤單一點只有媽媽陪我去,爸爸由於工作繁忙就沒特別請假陪我了。
後來選擇進台大就讀,漸漸的發現。
原來⋯竹科沒有新貴了⋯有的只是壞掉的肝。
竹科再也不是大家一心嚮往的工作機會
後來,系上教授有天一臉興奮的走進教室,對大家說「剛剛得到消息,政府決定傾全力發展兩兆三星(之類的)產業!」
那些產業似乎是面板跟DRAM,筆電產業等等的⋯⋯大家也都知道現在那些產業的樣子了⋯到了今天,真正快速發展的產業又有哪一個是當時大家預測到的東西?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
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認識自己,要找到自己的專長,然後持續不斷的學習,不要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就像莊子的思想「外化而內不化」,永遠要記住自己是誰,即便在某些情況之下我們無法顯露出來我們真實的內在,但是只要目標明確,就勇敢的走著吧。
圖爲內中的水球大戰前一刻
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110年度清大/交大/政大科法所推甄/考試心得- 研究所板 - Dcard 的八卦
2021/11/13 更新交大科法科技組推甄觀審經驗於最下方***,以下原文:個人背景:學業: 就讀清大科管,修習兩項專長:法律和數據科學學程(各30幾 ... ... <看更多>
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科法所準備心得-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八卦
大四在科法和本科系所間猶豫,後來報考本科系所,沒上。 今年決定轉考科法所,報了台大科法和交大科法所。 二、錄取狀況: 1.交大推甄:備審88 口試70 落榜2. ... <看更多>
交大科法所推甄 在 [心得] 交大科法-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交大科法正取三
背景:
112法律系五年級輔經濟學
社團:
學生代表大會(以及附加的職位),宿舍生治會長,一點點學生自治其他部門
傑出表現:
國科會計畫研究一份
英文檢定:
無
GPA:
約3.5~3.7 rankin好像是33% 法科有不少B、C,
也有停修的課目(高微、德文)
( 詳細就不透漏了,我只是想點出,要上交大科法,不
一定要有英文檢定成績,也不一定要成績很好,也不一
定要有國際經驗,重點是究竟有沒有什麼自己的利基點
niche與他人不一樣,我的利基點在於我的國科會計畫,
所以如果有什麼自己的特色,就勇敢投吧。)
報名:
交大科法的報名要記得使用IE而且要調成可相容,否則
會無法輸入特定資訊(當初就卡在不能輸入生日好久= =)
口試順序是依編號排列,編號是依寄件順序排列所以越
早寄件,越早口試。所以如果想早上口試究盡量早點
交,但科技組都是在下午。
備審資料:
分為自傳與讀書計畫,自傳中,我的架構大概是第一頁放簡歷
,簡歷內容包括名字、社團經驗、優良事蹟(國科會計畫)。
下一頁接著放自傳。高中寫一段,
大學分成課堂學習經驗、專題研究經驗、課外活動經驗、
國際經驗、實習經驗與總結。分別敘述內容,之後再講從這些
經驗我學習到哪些事情。
我覺得寫法的重點是要和交大科法的精神相呼應,那要怎麼
知道交大科法的精神呢?我的建議是把交大科法部落格所有
的文章、科法領航電子報從第一期開始看到最新一期。英文
作文有個概念叫作show is better than tell 很值得參考。
另外若可以的話,建議請交大科法的學長姊看過文章。
除非提早準備,否則繳備審資料的時間點在律師考試附近,
所以建議給科技組或更大的學長姊看。
我自傳的字數是3197(8頁),讀書計畫是2352(4頁)。
都是用1.5倍行高。我個人認為兩份文件最多最多都各不
要超過四千字,雖然沒限制字數,交大科法老師也都很用心,
(假設一個人一萬字好了,每個老師就要看快一百萬字,如果
我是老師廢話太多一定扣分XD)
但我個人覺得超過這個字數還寫不完,有很高的機率是寫太多廢話。
我想我敢說我自傳中的每一句話都有我想傳遞的意涵和功能,
如果有一句話不能傳達訊息,我就會建議刪掉。
另外建議頁首可以放自己的姓名,頁尾也建議放頁碼。
段落選左右對齊
很多人建議要放表格圖片,但我最後還是決定放照片而已,
放照片會讓閱讀起來比較輕鬆活潑,我整個版面的字體都是黑
色,想要強調的部分,我會加粗體和黑底線。但不會變色,因
為我覺得那樣好像有點不太莊重。但我也有看到很好的佳作,
所以就還是走自己的風格吧,只是切記版面要乾淨整齊。
讀書計畫:
我當初在寫的時候很困擾就學動機要放在自傳還是讀書計畫,
後來因為我覺得讀書計畫大概是美國的SOP,就放在讀書計畫裡了。
結構包括就學動機、短期中期長期讀書計畫、未來人生規劃
有的人似乎會把讀書計畫寫成一份研究計畫,
但我沒有,只有簡單規劃未來想走哪些領域
我覺得讀書計畫要寫得有新意其實很困難,但力求不失分,
至少要熟知交大科法的優點在哪。
我沒有推薦信,主要原因是因為太晚決定要報名,
我建議至少要留兩個禮拜給老師寫推薦信,否則可能不太禮貌。
口試:
口試前要交兩頁word檔和ppt檔,請記得名稱要改成交大科法要求的格式
(准考證號碼+姓名),word檔我第一頁還是放自傳的簡歷,第二頁放
自傳和讀書計畫的摘要,幾乎都是打標題。
簡報建議用PDF檔,比較不會失真。我的簡報風格是背後用超漂亮彩圖
(有調飽和度和色調XD),再用繪圖中的矩形做方格,再調透明度讓他變淡
然後在上面打字。這種風格不適合字很多的簡報,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簡報特色,我的建議是任何字體的大小都不要小於32
如果塞不下的話,就是字太多了。
此外,自我介紹時間大約3-5分鐘,所以我建議簡報
(包括第一頁的名字學校系級和最後一頁的謝謝)
不要超過六頁。甚且我自己遇到的第二關的老師要求3分鐘,
因為時間很短,所以不列大綱也沒關係,列了要講太浪費時間
口試有兩關,一關約十分鐘,會在一個小時內結束
如果和老師聊得開心,有可能會延長時間。
如果沒什麼好聊的,也有可能會縮短。
我建議自我介紹也不要講太長,應該把重心擺在和老師的問答,
自我介紹我有先擬好英文稿。有請在美國念書的女朋友看過
如果沒有這樣的朋友,以台大而言外教中心還是職涯中心似乎有自傳修改的服務
,或許可以去試試看。
演講稿的結構大概是
第一段:姓名、學校、系級
第二段:國際經驗,我很少,幾乎等於沒有,所以我說我這部分的經驗比較少,
但這正是我想選擇交大科法的原因,用來補充大學的不足
第三段:學生會經驗+讓我可以從立法論、行政部門來觀察法律的不同面向
第四段:實習經驗+讓我知道law in book和law in action的不同
第五段:研究經驗+讓我學會獨立研究的能力
第六段:總結,說我認為的社團、實習、研究經驗符合交大科法實證化與整合化
(我思考很久,最後決定使用interdisciplinary,但我覺得還是無法充分表達我想表
達的意思)的方向,而我也認為這是我的niche和monopoly power所在。
最後,謝謝+歡迎問問題。
如果我可以重寫這份演講稿,我應該會把它改成五個段落。
除了前言和結尾之外,每個段落都只表達一個概念和用一個舉例
,我覺得這種托福式寫作的演講方式,可能還是最適合的。
我整個講稿有四個主要段落,似乎太多了。一個好的演講不應該超過三個概念。
網路上有很多教人怎麼作短講(TED或搜尋informative speech),
和作簡報的資料,以上只是打出我覺得比較重要的,細節就請自己搜尋。
當天口試流程會先在教室外面等,然後科法所的學長姊會教怎麼使用讓ppt換頁的儀器。
接著就進入考場。
自我介紹的時候是站著,自我介紹結束後,會坐著回答老師問題。
兩關老師全程用中文講話,我用英文自我介紹+中文回答問題
第一關老師沒有限定時間,第二關老師有特別說用三分鐘自我介紹
我認為用中文介紹也無妨,但在問答中可能就會出現一兩句英文問題
但問答整體來說應仍以中文為主。老師應該也沒興趣聽破爛的英文XD
而且交大科法的老師也不會刻意刁難學生,
老師們比較想知道的是你適不適合交大科法
所以我覺得不用太擔心會被刻意刁難質問。
(除非老師想不到有什麼可以問,所以我建議無論是自傳還是自我介紹
都可以埋梗,讓老師上鉤,這樣最大的好處是問題可以提前準備,比
較容易有漂亮而當場不大可能想得到的的回答)
第一關:林志潔老師、王立達老師、陳俊元老師+三名觀審員
第二關:林建中老師、倪貴榮老師、江浣翠老師+三名觀審員
因為我有附一份實證研究的論文,
所以兩關基本上都圍繞著我的論文討論
我問題可能沒有記全,只打出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問題。
林志潔老師針對我的論文詢問是否有進階設計的可能性?
我簡單回應和並解釋遇到困難的地方。
王立達老師則詢問法科知識在研究中是否也有貢獻?
在招說會的時候有和陳俊元老師聊過天,所以
除了對我自傳有一句話老師不太懂我的意思外,便開始聊我的生涯規畫。
我滿建議在招說會的時候可以跟老師聊天,在申請國外學校這似乎叫「套磁」
我覺得這至少有兩個優點,第一,可以讓老師先了解你的狀況,並直接給建議
第二跟老師聊過天之後,面試時第二次和老師講話就比較不會那麼緊張。
我去年就有和劉尚志老師聊過天,今年則有和陳俊元老師聊天,
我聊的內容都跟我的人生規劃有關。
我記得我有問過劉尚志老師介不介意延畢生,老師回答不介意。所以後來就放心延畢。
兩次都讓我獲益良多。我想相談甚歡的話,應該也會有間接的加分效果。
兩關老師都有詢問我是否有報考其他研究所。
我回答推甄台大經研所,第一關老師有詢問我會怎麼選擇
我很坦率地說我還沒有決定,但我說可以保證在十二月前決定。
第二關我回答推甄台大經研,考台大法研,但老師沒有進一步詢問。
雖然打哈哈過去好像也可以,但我建議誠實還是最好的策略,而且占名額有點缺德=ˇ=
第二關時,
有老師請我簡述在台大的環境中為何對量化研究和經濟學有興趣
也有老師請我重述我的研究內容與跟之前的文獻不相同的地方,
也有問我除了經濟系老師的指導外是否有找法律系的老師指導?
大體而言老師都相當友善,但老師也有針對我的弱點詢問,我的一貫策略都是誠實。
老師詢問我的法科成績(許多科目都只有B,C),
並問我同不同意我法科的成績不太好,有什麼理由?
將來有沒有打算考律師?
我坦然承認我同意不太好並簡單說明因為參與課外活動而有影響。
老師也問我有沒有考過英文檢定?
我說沒有,老師於是請我自我評估我的英文能力
我回答對閱讀和寫作有自信,但聽力口說可能要再加強。
最後老師也問了有沒有什麼交大科法非錄取我的原因。
我回答跨領域整合,但老師不以為然的說交大科法有很多管院的學生
我再答一般同學比較少經歷的實習和學生會經驗,老師也提出反駁。
建議像這種一定會問的題目,最好事前準備。
當時抱著僥倖的想法,最後還是遇到這題。
我回家想一下後覺得老師那時候說交大科法有很多這種跨領域的經驗
的學生的時候,我應該回答對,所以我也適合交大科法XD
而不是被老師嚇得改說其他原因XD。
像這種問題還是事先準備比較好。
第二關我答得很爛,所以原本也以為不會上orz,但看起來結果也還不錯。
晚上約十點左右,王立達老師打電話來通知。
(整個晚上都在查老師會幾點打電話過來的,
原本以為老師不會打來了XD,交大科法的老師真的很用認真用心)
有些問題我可能有遺漏,有些比較和我個人相關的我也沒打上去
有需要看我備審資料或討論備審資料的可以再寫站內信給我,
請不用客氣,我很歡迎討論。
老實說,我認為我的經驗並不是那麼容易複製,我認為我會上榜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附的實證研究報告。但我想強調的是交大科法
並不一定那麼強調成績、英文、國際經驗,最重要的還是你有沒
有讓人耳目一新的內涵,所以不要自我限制。如果我當初因為我
沒有英文成績就不敢申請,我也不會有上榜的機會,所以只要你
對交大科法有興趣,就應該嘗試看看。
此外,若有大一二法律系學弟妹看到這篇,強烈建議學弟妹雙輔
修其他系所。任何系所都好,以自己有興趣的為佳,不一定要熱
門系所,每個學科跟法律結合都很有發展性。
若對學術研究有興趣,特別是美國學術的話,我會建議至少修一
門統計課。並不是我認為其他科目不重要,只是這比較符合經驗
研究的實證取向,而交大(美國法學界我想也是)很重視實證研究。
總結
想感謝很多人,但因為在公開版上就不一一把名字列出來了。
感謝graduate版的眾多分享文。
感謝交大科法的老師們對我的肯定,我的成績很普通,老師還願
意讓我正取三,這對我是很大的鼓勵。讓我相信自己做的實證研
究是有價值,而不是無病呻吟的庸人自擾。你們的肯定讓我有繼
續做實證研究的勇氣。謝謝。
也謝謝在我大學四年中,長期以來許多的老師、學長姊、朋友的照顧。
特別是我明明不是什麼咖,但仍然願意給我機會練習、願意容忍我
犯錯、願意包容我的缺點的朋友、學長姐們。
也特別感謝在交大科法的學長和朋友們,讓我不斷的騷擾。
也特別感謝室友教我如何使用並設計精美的ppt。
最後,
感謝女友長期以來忍受我的murmur,還不斷鼓勵我與陪我練習英文口說,
沒有你,我不知道要怎麼度過漫漫的黑暗。
感謝我的父母與家人。沒有你們辛苦工作提供的支持,我想我沒辦
法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也祝福各位能順利考上自己夢幻的研究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97.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416414785.A.B0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