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每月補助四萬元!真能留住人才嗎?
近期科技部提出「博士新生獎學金試辦方案」,說要吸引更多傑出人才報考博士班、培養本土博士,希望這些人才日後能留在台灣從事科學研究、為我國科研貢獻所長。可以理解科技部看到我國高學歷人才嚴重流失的問題,急著想方設法要突破人才困境,每個月獎助四萬塊看似有誘因,但是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有沒有用對方法?後續配套是否完備?這才是政府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
大家都清楚我國人才問題有兩大困境,其一是人才不願進入博碩士班的高教體系;其二是高學歷人才不斷跑出去。
看看近年來教育部核定博碩士班的新生招生名額,很多系所只有1人,甚至只有0人的慘況。107年度招生為1人及0人的系所有108個、108年度成長為113個,其中也不乏許多頂尖的國立大學,包括:台大的「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安全碩士班」、「資訊工程學系人工智慧碩士班」、成大的「人工智慧科技碩士學位學程」、交大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碩士學位學程」、中央大學的「資訊工程學系AI碩士班」都是0人;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產業博士班」、交大「電機資訊國際博士學位學程」也只招到1人。
這些電機、資工、甚至是AI科系,都是過去、現在、未來都非常熱門且重點發展的產業,竟然都沒有人願意就讀?這不僅對高教來說是一個警訊、對於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更是令人憂心。
其背後主要的原因與高學歷人才為什麼都想往外跑習習相關,因為我們的薪資條件、就業環境、退休待遇,都難以與國外抗衡、更不用說吸引這些優秀人才留在台灣發展。以電機資訊相關高科技領域為例,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相關領域的碩士生,進入高科技產業的年薪平均有150萬、博士年薪雖可達到200萬,但與其多花五年以上時間,年薪只多了50萬,還不如念完碩士就直接投入職場、甚至直接到國外就業。
再看看過去科技部推動的幾項留才、攬才方案的成效,以「LIFT」為例,107年編列2億、執行率僅32.6%、只有23人願意留在台灣工作;千里馬、龍門計畫,培育博士生、博士後赴國外取經,99年至105年有193人於方案結束後,對於國內就業不樂觀,轉往國外工作(佔31.07%)。
台灣高科技產業要持續維持世界領先優勢,就需要高階人才投入技術研究與研發,這種提早跳到業界、或是出國發展的現象,恐怕會讓我們產學研界出現高階人才的斷層。政府應該盤點國內產業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甚至放眼未來10年、20年的產業發展,如果育才銜接不上、產業又無法配合,台灣又如何能跟上國外的腳步呢?當然,好的人才流動與循環有其必要,這也是國際上的趨勢,但如何讓國內外的好人才都留在台灣發展才是真本事,這才是政府當務之急應該去思考與規劃的事。
更多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06696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爸媽做什麼 #物理博士 #車庫創業 #物理 #爸媽做什麼 做了這麼多集, 這是Lara第一次採訪爸爸🙂也是我第一次採訪斜槓創業者😎 認識CJ是從 #行行出老母 podcast的節目聽到的, 當時後邊聽邊點頭, 感覺每句話都好認同啊!雖然CJ的理科背景跟我這個文科人完全不一樣, 他是清大物理系...
交大科法所招生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博士生每月補助四萬元!真能留住人才嗎?
近期科技部提出「博士新生獎學金試辦方案」,說要吸引更多傑出人才報考博士班、培養本土博士,希望這些人才日後能留在台灣從事科學研究、為我國科研貢獻所長。可以理解科技部看到我國高學歷人才嚴重流失的問題,急著想方設法要突破人才困境,每個月獎助四萬塊看似有誘因,但是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有沒有用對方法?後續配套是否完備?這才是政府必須審慎思考的問題。
大家都清楚我國人才問題有兩大困境,其一是人才不願進入博碩士班的高教體系;其二是高學歷人才不斷跑出去。
看看近年來教育部核定博碩士班的新生招生名額,很多系所只有1人,甚至只有0人的慘況。107年度招生為1人及0人的系所有108個、108年度成長為113個,其中也不乏許多頂尖的國立大學,包括:台大的「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安全碩士班」、「資訊工程學系人工智慧碩士班」、成大的「人工智慧科技碩士學位學程」、交大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碩士學位學程」、中央大學的「資訊工程學系AI碩士班」都是0人;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產業博士班」、交大「電機資訊國際博士學位學程」也只招到1人。
這些電機、資工、甚至是AI科系,都是過去、現在、未來都非常熱門且重點發展的產業,竟然都沒有人願意就讀?這不僅對高教來說是一個警訊、對於我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更是令人憂心。
其背後主要的原因與高學歷人才為什麼都想往外跑習習相關,因為我們的薪資條件、就業環境、退休待遇,都難以與國外抗衡、更不用說吸引這些優秀人才留在台灣發展。以電機資訊相關高科技領域為例,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相關領域的碩士生,進入高科技產業的年薪平均有150萬、博士年薪雖可達到200萬,但與其多花五年以上時間,年薪只多了50萬,還不如念完碩士就直接投入職場、甚至直接到國外就業。
再看看過去科技部推動的幾項留才、攬才方案的成效,以「LIFT」為例,107年編列2億、執行率僅32.6%、只有23人願意留在台灣工作;千里馬、龍門計畫,培育博士生、博士後赴國外取經,99年至105年有193人於方案結束後,對於國內就業不樂觀,轉往國外工作(佔31.07%)。
台灣高科技產業要持續維持世界領先優勢,就需要高階人才投入技術研究與研發,這種提早跳到業界、或是出國發展的現象,恐怕會讓我們產學研界出現高階人才的斷層。政府應該盤點國內產業對於高階人才的需求,甚至放眼未來10年、20年的產業發展,如果育才銜接不上、產業又無法配合,台灣又如何能跟上國外的腳步呢?當然,好的人才流動與循環有其必要,這也是國際上的趨勢,但如何讓國內外的好人才都留在台灣發展才是真本事,這才是政府當務之急應該去思考與規劃的事。
更多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066963
交大科法所招生 在 謝金魚 Facebook 八卦
#魚泡泡 這邏輯我完全不懂,新竹有馬偕、有台大分院、還有北榮新竹分院,真的出事還有林口長庚,竹科十五萬人應該有一半住在台北,而且新竹請問一定要「在地醫學系」的邏輯是什麼?再說,這十五萬人可能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清華的,1.3萬人可以代表大多數人嗎?難道台大畢業的就要指定給台大的看,那成大還要為校友運醫師過去喔?笑死人了。
政府的統計中,新竹醫療缺乏、每一位醫師服務對象超過六千人的地方是新竹縣的橫山、芎林、寶山這三個靠山區的偏鄉,根竹科人口密集的竹北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如果你說為了服務偏遠地區,我還勉強覺得可以討論,雖然公費生制度根本就人蛇集團作法,但如果可以提供補助,讓一些醫師願意協助服務偏鄉,我覺得可以考慮。
而且醫學系的學生還不能幫你看病、至少要等個十年才會出現可以獨當一面的清大醫師,難道清華有了醫學系之後,竹科有人送急診還要指定說非清華畢業的醫生不看嗎?然後隔壁的陽交結婚之後,難道不是在地醫學系?陽明你敢說他不是醫學系嗎?
今天乾脆直白點,就說陽明交大結婚了,我清大看不爽啦,是清大人就站出來挺啦,輸人不輸陣,尬一個爽就好了!那我覺得我ok耶~雖然還是會說超白癡,但我有可能就默默幫忙簽個名。可是搬出這麼不合邏輯的說法,我真的不行。
我不是反對大學設立醫學系或開醫院,而是反對任何大學浪費資源,事實上就是台灣的醫療資源不患寡、患不均,以新竹市來說,單一醫師服務的人口不到四百人,四百人是什麼概念?就算一個醫師一個診(四到五小時)很廢的只看20個人,一個月之內就可以看完,所以這根本不是缺乏,而是可以好好發展更充裕、更有品質的醫療環境,今天要塞更多人進來,那就是造成惡性競爭,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最後我要說,提升醫療水準不是醫學系後醫系滿地開花,是民眾請理解醫療不是廉價評比買菜送蔥、尤其拜託健保高抬貴手放過醫事人員。更懇求各大學不要拿醫學系當作招生的萬靈丹,請認真思考自己的定位好嗎?
交大科法所招生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評價
#爸媽做什麼 #物理博士 #車庫創業 #物理
#爸媽做什麼 做了這麼多集, 這是Lara第一次採訪爸爸🙂也是我第一次採訪斜槓創業者😎
認識CJ是從 #行行出老母 podcast的節目聽到的, 當時後邊聽邊點頭, 感覺每句話都好認同啊!雖然CJ的理科背景跟我這個文科人完全不一樣, 他是清大物理系、交大物理所畢業、英國杜倫大學博士還入選英國基金會30位30歲以下優秀科學家....以為這樣的👨🎓物理博士講話應該會像Sheldon Cooper一樣摸不著邊際, 但是沒想到他卻在podcast裡面大聊孔子😆 薛丁格的貓😻這個例子也被CJ講得很有趣~
.
Lara不禁想到, 其實小時候我是非常喜歡💫天文、物理的。小三的暑假我幾乎是三天兩頭就到當時家附近的長安圖書館借天文科學書📚, 8,9歲的我即使啃著生硬的文字, 也覺得黑洞是一個好夢幻的世界, 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成為科學家或是天文學家~但是, 我的美夢就在國二的時候就硬生生的被當時的物理老師給剝奪了👨🏫🙅♂️....因為這位老師覺得, 班上只有兩個人, 那兩位資優同學才能與他對話....🥺
.
不過如果只是物理博士的單一身份, 可能還不足以讓Lara動機強烈到主動要求認識對方😌😂因為除了物理的專業外, CJ 有不同的創業, 從將老房子裡做現代手搖飲、再改造成有米其林三星甜點師傅進駐的餐廳; 還經營文創市集、更繼續延伸專業創做APP, 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次的APP得獎、第二次的APP則得到科技公司全額投資!(在創業的人都知道, 有好的idea很容易、想辦法開始製作也不難、但是要募資還得到全額投資, 根本比登天難啊!) 因為有許多 #車庫創業 的經驗, 而且在不同的行業, 就讓Lara馬上產生了一個 #一定要介紹給我們的大小朋友們 的念頭!
.
這一集我們在一個連隔間的水泥牆都還沒砌好的空屋裡錄製, 回音真的比較大, 要請大家包涵!但是選擇這個地點是有原因的。採訪的這一天, Lara特地帶著兒子一起去, 因為我希望他能認識 #真實的世界。這個場地是CJ 家的50年眷村老屋, 正在裝潢成米其林甜點餐廳。是想一下, 如果有一天朋友約你去一家裝潢精緻的餐廳吃飯, 走進去的時候有人會驚嘆、有人覺得燈光柔和很舒服, 但是沒人會想到, 在這一片絢麗之前, 也是鋼筋水泥。我希望孩子能親眼看到從零到有的過程, 而不是將周遭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 Before/After的照片出現時, 大家只會著眼在結果的美麗, 而忽略了一切都是從水泥開始的....
.
如果願意容忍一下較大的回音, 這一集絕對會讓你對 #物理 有不同的認識喔~跟孩子一起看影片吧~🤗🤗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在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兒童國際觀課程招生中
🔥#5月23日台中講座暨北歐神話故事工作坊
🔥#6月26日台南俄羅斯文化體驗工作坊
.
📺YOUTUBE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想從哪一個平台聽podcast? 自己選:
👇👇
https://yeslara.com/podcast_平台

交大科法所招生 在 2022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招生說明會 - YouTube 的八卦

陽明 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 碩士在職專班司法官專班校友吳維雅_前台灣高等法院法官,現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研究生.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NYCU SCHOOL ... ... <看更多>
交大科法所招生 在 2022陽明交大科法所招生說明會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八卦
2022陽明交大科法所招生說明會. 研究所. 2022年8月26日20:49. 大家好~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熱騰騰的海報,歡迎對於科技法律研究所有興趣的同學們填寫下方google表單並 ... ... <看更多>
交大科法所招生 在 [情報] 陽明交大科法所跨域招生講座- 看板graduate 的八卦
科技的變化已經從原本的預測成為現在進行式,然而若要適用在人類社會中,就必須判斷
是否適用於我們的法律制度中,抑或是重新檢討現行法規如何能成為科技的助力,是建立
以人為本的科技社會必須深入探討的領域。
面對瞬息萬變的科技與社會,陽明交大科法院都秉持著「國際化、實證化、整合化」的核
心,提供最優秀的師資、全方位的課程安排、讓你能更深入新興產業(無論資通訊還是生
醫科技)的技術權益保障與管制議題,還能接觸到多元工作下的勞動法議題、全球化商業
必須學習的國際商務仲裁爭端解決、即將上路的國民法官法制度發展,以及更多列不完的
精采課程等著你!
除了各種課程的介紹跟師長介紹,粉專還會不斷更新學長姐的申請入學經驗分享、在校實
習經驗分享、畢業學長姊的親身職涯發展分享,務必要持續關注我們,參加跨域招生說明
會!
想成為跨領域的法律人嗎?想了解更多關於我們嗎? 快來報名參加活動!手刀報名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gWKUtqxogr7N48Aq9
場次(因疫情因素,實體場次將視情況改採全面線上,最新資訊將公告在fb粉絲專頁
)
交大場
時間:5/24(二)12:00-14:00
地點:管理二館MB1069
講者:邱羽凡老師、金孟華老師、Mark老師
陽明場
時間:5/24(二)12:00-14:00
地點:教學大樓綜三教室
講者:陳鋕雄院長、陳在方老師、郭詠華老師
臺大場
時間:5/27(五)12:10-14:10
地點: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德田館101階梯教室
講者:陳鋕雄院長、劉尚志創院院長、張文貞老師、林志潔老師、李界昇老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相關資訊都在:
陽明交大科法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YCULawEnrollment/
想瞭解更多:
陽明交大科法所官網:https://law.nycu.edu.tw/
科技法律領航電子報:https://lawnews.web.nctu.edu.tw/
陽明交大法學評論:https://lawreview.nctu.edu.tw/en/home-en/
活動海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42.1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52251503.A.EC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