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森林的問題到底嚴不嚴重?
過去40年,亞馬遜減少了20%的覆蓋面積,從41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330萬左右。有研究認為,減少比例達到30%之後,會產生無可逆轉的草原化結果。
雨林的縮減當然與人類的行為有關。過去這裡有火耕的傳統,但畜牧業的發展(尤其是牛)才是導致大規模縮減的主因。
雖然這個縮減的速度在2000年後因為環保意識的抬頭而有減緩,但專家仍然預期在20年後,亞馬遜雨林會減少40%以上。
焚林開墾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在我小時候,拯救雨林也曾經是非常流行的口號。開發中國家,例如巴西和中國常常在這個環保浪潮中抗議,歐美人都把自己家的樹砍完了,才指責別人不夠環保。
這一點是事實,但也難以構成我們放棄拯救雨林的理由。亞馬遜雨林佔地表總面積大概2%,但卻擁有地球上超過10%的物種,吸收了大量的碳。對於地球環境與生物多樣性是很重要的存在。
巴西原本就有法規管制焚林開墾,但由於現任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是個不折不扣的開發派,不執行法規,放任開墾行為,才造成今年火災比去年攀升80%的情況。
雨林問題雖然牽涉到國際政治角力,但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也不是好人。放任焚林開墾行為之外,也侵害雨林原住民的法律保障生活圈。
這個關注雨林的網路熱潮提醒人重新注意雨林問題很好,但是我們也不應該被錯誤的訊息所恐嚇。因為現實已經夠殘酷。
在我們指責巴西的時候,其實可以順便思考一件事。我們常常把碳排放當作一個國家環保程度的標準。全世界碳排放最嚴重是中國,但人家有14億人口,說總量並不公平。如果以平均來看,美國人是中國人的兩倍,一年排放16噸。
台灣有11噸,日本10噸,歐盟國家的平均是6.9噸。但巴西是多少?他們是2.3噸。我們說畜牧業是造成雨林消失的理由,但巴西畜牧業有八成都是外銷到歐美。所以當你把環保問題歸咎到發展中國家時,難怪人家會有點不開心。
所以拯救雨林有很多面向,因為有輿論壓力,巴西政府也不得不開始積極面對這個問題。而援助當地的原住民也有助於幫助保護雨林的存在。
但是這個世界同時也是互相連動的,改善自己國家的環保現況也很重要。並不是一時熱情、分享來路有問題的圖文照片就能改變現況。
深夜想想,不想讓大家誤會雨林並不重要,更沒有說雨林大火是不存在的。雖然我本來就沒那個意思,但我不希望大家在留言區裡吵架,也歡迎批評與指正我的觀點。謝謝啦。
同時也有6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Spice Travel 辣旅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 Cynthia 跟 Celine 去新北烏來的哈盆古道,雖然本來就知道這裡林態很豐富,又有清澈溪水,但實際到了現場還是驚呼連連! 沒想到從台北市區開車一個半小時就能走在這種超像亞馬遜森林的地方,還有無人又溪水超清澈的野溪秘境! 🚗 和運租車 iRent 優惠碼,現在免費提供給新會員辣粉一小...
亞馬遜森林 在 謎卡 Mika on the road Facebook 八卦
【 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亞馬遜森林大火延燒三個星期,每分鐘燒掉1.5個足球場面積;同時西伯利亞一場森林大火已經燒了兩個月,燒毀近430萬公頃林地;格陵蘭表面有82%被冰層覆蓋,今年七月溫度達到22度,冰層有56.5%逐漸消融;冰島替他們第一條消失的冰河舉辦了喪禮;照片後方的是歐洲最大冰河,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阿萊奇冰川(Aletsch Glacier),在過去四十年來退後了3.2公里,變薄了300公尺,被預言在2100年將會只剩下百分之十的冰。
多年以來人類對大自然予取予求、濫墾濫伐,導致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等問題,至今仍有許多為了利益的人為環境破壞,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也帶來嚴峻的考驗。從熱帶雨林到極地冰川,世界彷彿正在分崩離析,除了感到悲傷之外,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
一、少吃牛肉與乳製品:
我們所消費的每一種食物,隱含著看不見的環境代價。畜牧業占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8%,比全球運輸業(鐵公路、輪船、飛機等)所產生的排放量還要多。其中為了生產牛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是生產雞肉的13倍、生產馬鈴薯的57倍。一頭牛每天打嗝、放屁就釋放500升甲烷,而且甲烷對地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此外,畜牧業是驅使雨林濫伐,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可以從生活中開始做起,其實不是這麼難的事,即使沒辦法完全吃素,但如一週吃一天素食、每餐減少肉的份量,以高蛋白的豆類取代之。當多一個人願意為了減少地球負擔,吃少一點肉,就是改變的開始。
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垃圾:
除了空氣、陸地上的災難,別忘了每年有 800 萬噸塑膠廢棄物進入海洋,每年約有10萬隻海龜及海洋哺乳類動物,約100萬隻海洋生物因此受害。太平洋中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帶,面積台灣的36倍,包含超過300萬噸塑膠。海洋的垃圾污染也會直接衝擊到漁業,預估到了2050年,大海中塑膠的重量,會比魚的重量還重。塑膠垃圾碎屑海鳥、魚類和其他生物攝入,隨著食物鏈不斷累積,最後也會回到人類的身上。讓我們一起有意識的拒絕一次性塑膠品,例如買東西自備環保袋、使用環保餐具等,都可以很有效減少日常塑膠的使用。
三、一起來種樹:
沒時間捲起褲管親手耕作?現在我們可以用網路行動,換地球上被種下多一棵樹。https://www.ecosia.org/ Ecosia是一個網路搜尋引擎,自 2009 年 12 月成立以來,將 80%的廣告收入捐出,籌資超過 4 億 5000 萬台幣用於保護雨林。目前已經種了超過六千五百萬棵樹(而且每過幾秒就會加一棵),開始使用Ecosia吧,雖然Google可能還是比較強大,但在日常需要的資料搜尋上是很夠用的,同時知道自己支持的是一個用心在保護地球的組織,豈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嗎?
四、關心政治:
巴西總統曾表示希望將亞馬遜雨林向農業、礦業和伐木業公司開放,在競選期間,他承諾將會限縮破壞雨林的罰款金額,並且弱化環境保護機構的影響力。面對亞馬遜森林大火三週,先是消極宣布無力應對,又警告外國不得介入,直到歐洲各國對其施壓後,才終於部署軍隊去滅火。千萬不要覺得環境關政治什麼事?生活中的一切都跟政治有關。投票請三思,做個負責任的公民,選擇會願意重視環境永續大過於短期利益的候選人。
五、當個有意識的消費者: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社會做選擇」。例如購買產品時,看看背後的成分裡是否含有棕櫚油?棕櫚油每公頃產量最高,約為其他植物油的十倍,相對之下售價最低廉,日用品或食品製造商可因此降低成本,為了種植油棕,特別是在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野火燃燒雨林,大量原始林被破壞,估計在過去20年間,有超過5萬隻紅毛猩猩因人類為油棕開發森林而死。例如支持推廣公平貿易的企業,慎選環境友善的品牌,為我們每一次的消費負起責任,這當然不容易,但當我們有意識,便有機會前進。
六、把想法分享出去:
如果你也為環境的未來感到擔憂,你並不孤單,也請相信自己是有影響力的,只要你願意採取行動。別害怕做那個帶頭的人,跟身邊的人談論地球正在面臨的困境,鼓勵他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分享這些資訊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去做出改變。
-
地球是如此溫柔的孕育與保護著萬物,為我們提供生命之所需,承受著世界自工業革命以來為了經濟發展對她造成的傷害。若沒有健康的環境便不會有平衡,若草原變成荒漠、雨林燒成了一片枯木、冰川不復存在、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家園,人類的生活又要何去何從?
謝謝你看完這篇長長的文章。
地球是這麼美呀,我們一起為她努力好嗎?
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For the entire human race,
and for our Mother Earth.
亞馬遜森林 在 謎卡 Mika on the road Facebook 八卦
【 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亞馬遜森林大火延燒三個星期,每分鐘燒掉1.5個足球場面積;同時西伯利亞一場森林大火已經燒了兩個月,燒毀近430萬公頃林地;格陵蘭表面有82%被冰層覆蓋,今年七月溫度達到22度,冰層有56.5%逐漸消融;冰島替他們第一條消失的冰河舉辦了喪禮;照片後方的是歐洲最大冰河,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阿萊奇冰川(Aletsch Glacier),在過去四十年來退後了3.2公里,變薄了300公尺,被預言在2100年將會只剩下百分之十的冰。
多年以來人類對大自然予取予求、濫墾濫伐,導致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等問題,至今仍有許多為了利益的人為環境破壞,對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也帶來嚴峻的考驗。從熱帶雨林到極地冰川,世界彷彿正在分崩離析,除了感到悲傷之外,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呢?
一、少吃牛肉與乳製品:
我們所消費的每一種食物,隱含著看不見的環境代價。畜牧業占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8%,比全球運輸業(鐵公路、輪船、飛機等)所產生的排放量還要多。其中為了生產牛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是生產雞肉的13倍、生產馬鈴薯的57倍。一頭牛每天打嗝、放屁就釋放500升甲烷,而且甲烷對地球暖化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25倍。此外,畜牧業是驅使雨林濫伐,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可以從生活中開始做起,其實不是這麼難的事,即使沒辦法完全吃素,但如一週吃一天素食、每餐減少肉的份量,以高蛋白的豆類取代之。當多一個人願意為了減少地球負擔,吃少一點肉,就是改變的開始。
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垃圾:
除了空氣、陸地上的災難,別忘了每年有 800 萬噸塑膠廢棄物進入海洋,每年約有10萬隻海龜及海洋哺乳類動物,約100萬隻海洋生物因此受害。太平洋中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帶,面積台灣的36倍,包含超過300萬噸塑膠。海洋的垃圾污染也會直接衝擊到漁業,預估到了2050年,大海中塑膠的重量,會比魚的重量還重。塑膠垃圾碎屑海鳥、魚類和其他生物攝入,隨著食物鏈不斷累積,最後也會回到人類的身上。讓我們一起有意識的拒絕一次性塑膠品,例如買東西自備環保袋、使用環保餐具等,都可以很有效減少日常塑膠的使用。
三、一起來種樹:
沒時間捲起褲管親手耕作?現在我們可以用網路行動,換地球上被種下多一棵樹。https://www.ecosia.org/ Ecosia是一個網路搜尋引擎,自 2009 年 12 月成立以來,將 80%的廣告收入捐出,籌資超過 4 億 5000 萬台幣用於保護雨林。目前已經種了超過六千五百萬棵樹(而且每過幾秒就會加一棵),開始使用Ecosia吧,雖然Google可能還是比較強大,但在日常需要的資料搜尋上是很夠用的,同時知道自己支持的是一個用心在保護地球的組織,豈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嗎?
四、關心政治:
巴西總統曾表示希望將亞馬遜雨林向農業、礦業和伐木業公司開放,在競選期間,他承諾將會限縮破壞雨林的罰款金額,並且弱化環境保護機構的影響力。面對亞馬遜森林大火三週,先是消極宣布無力應對,又警告外國不得介入,直到歐洲各國對其施壓後,才終於部署軍隊去滅火。千萬不要覺得環境關政治什麼事?生活中的一切都跟政治有關。投票請三思,做個負責任的公民,選擇會願意重視環境永續大過於短期利益的候選人。
五、當個有意識的消費者: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社會做選擇」。例如購買產品時,看看背後的成分裡是否含有棕櫚油?棕櫚油每公頃產量最高,約為其他植物油的十倍,相對之下售價最低廉,日用品或食品製造商可因此降低成本,為了種植油棕,特別是在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以野火燃燒雨林,大量原始林被破壞,估計在過去20年間,有超過5萬隻紅毛猩猩因人類為油棕開發森林而死。例如支持推廣公平貿易的企業,慎選環境友善的品牌,為我們每一次的消費負起責任,這當然不容易,但當我們有意識,便有機會前進。
六、把想法分享出去:
如果你也為環境的未來感到擔憂,你並不孤單,也請相信自己是有影響力的,只要你願意採取行動。別害怕做那個帶頭的人,跟身邊的人談論地球正在面臨的困境,鼓勵他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分享這些資訊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去做出改變。
-
地球是如此溫柔的孕育與保護著萬物,為我們提供生命之所需,承受著世界自工業革命以來為了經濟發展對她造成的傷害。若沒有健康的環境便不會有平衡,若草原變成荒漠、雨林燒成了一片枯木、冰川不復存在、海平面上升淹沒了家園,人類的生活又要何去何從?
謝謝你看完這篇長長的文章。
地球是這麼美呀,我們一起為她努力好嗎?
Heal the worl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For the entire human race,
and for our Mother Earth.
亞馬遜森林 在 Spice Travel 辣旅遊 Youtube 的評價
這次 Cynthia 跟 Celine 去新北烏來的哈盆古道,雖然本來就知道這裡林態很豐富,又有清澈溪水,但實際到了現場還是驚呼連連! 沒想到從台北市區開車一個半小時就能走在這種超像亞馬遜森林的地方,還有無人又溪水超清澈的野溪秘境!
🚗 和運租車 iRent 優惠碼,現在免費提供給新會員辣粉一小時喔!► 「iRentXSpice2003」
哈盆古道 GPX 載點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3383
(影片最後面有教大家下載後怎麼使用哦!)
🌶️ 想預訂 Spice 推薦的住宿,快到我們的網站預訂!!! ► https://spice.travel
👉訂閱 Spice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Travel?sub_confirmation=1
👉下載 Spice app (iOS) : https://itunes.apple.com/app/id1417092783
👉下載 Spice app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io.spiceup
------------------
追蹤我們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picetaiwan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tw
Spice 旅遊攻略 ► https://spice.travel/guidebook
Spice VR頻道 ► https://www.youtube.com/SpiceVR
------------------
音樂來源 - Musicbed SyncID:
MB015WN3HBRRPAI
亞馬遜森林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評價
➡「加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林務局 #護管員
差不多每週五給你好看!
New videos almost every FRIDAY!
music by Epidemic Sounds
Production Team: Taiyuan Films 台原影片
Director/Produce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https://zh-tw.facebook.com/taikestory/
特別感謝:東隆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亞馬遜森林 在 Ak Benjamin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疫情已經從亞洲向全球開始擴散,當初一開始聽到時還以為是小事,可是當事情發展至今我覺得是時候以我的微薄之力發聲了。做了這首歌不是為了給大家帶來無謂的希望(畢竟這類的歌已經夠多了),而是想試著讓我們稍微反思並且意識到在災難面前所有爭論都是無意義的。此外近期除了這次疫情也發生了很多其他的災害,也希望我們不要無視這些大自然的警告,而是從你我開始避免未來同樣的事件重演。最後還是要向災區的醫護人員致敬,帶著這份決不畏懼的精神,他們才是真正戰場上的英雄。
Recently the virus has been spreading not only across Asia, but also around the world. And just like everyone else, I wasn't expecting such a huge impact at first. Now realizing how wrong I was, I've decided to speak up about the situation. One thing I'd like to make clear is that my intention with this song isn't to provide any kind of hope—as they've already existed everywhere—, but instead to try and make us reflect and re-evaluate ourselves, which may hopefully lead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any argument at this point is meaningless. Moreover, aside from this outbreak, there are plenty incidents of natural disasters happening lately as well. This song also serves as a reminder for us to not neglect these warnings so we could prevent the future crises. Finally, to all the medical staff involved in this battle, we must salute you as you are the real heroes and deserve our wholehearted respect!
詞曲 Written & Composed by Ak Benjamin
編曲 Produced by Ak Benjamin
混音 Mixed by Ak Benjamin
影像 Video Edited & Animated by Ak Benjamin
Sample by Terry Devine-King
Credits: BBC News, CNN News, 關鍵時刻, 疾管署記者會
數位平台已上架 Stream/Download "Coronavirus" Now:
https://bit.ly/2vCPB7l
(任何所得將會捐出。Any profits will be donated.)
另外我之前在IG上分享的幾個捐款網站我也把它們貼在這裡,希望大家有能力的話也能盡一份力!
In addition, I've been sharing a few donation links on my social media. I'll also put them down below and I strongly encourage you to donate as well!
For COVID-19:
紅十字會 Everywhere for Everyone Ⅱ: http://www.redcross.org.tw/home.jsp?p...
For bushfires in Australia:
Red Cross disaster Relief and Recovery: http://www.redcross.org.au/campaigns/...
Wild Koala Adoption: http://shop.koalahospital.org.au/coll...
Follow Ak Benjamin:
Instagram: @ak.benjamin
https://instagram.com/ak.benjamin/
Youtube:
https://youtube.com/akbenjamin?sub_co...
For business:
akbenjaminbusiness@gmail.com
#AkBenjamin #Coronavirus #科羅納病毒 #MusicVideo #COVID19
亞馬遜森林 在 世界文化遺產全面救援: 亞馬遜雨林的重要性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