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號是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的最後一天,一早我排了第一號,對續任的蘇貞昌院長針對施政方針質詢,心情就像是參加立法院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
這個會期,我的成績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護台防中 」。
我質詢了醫護問題、各類國防外交議題、護照正名等提案,當然身為台中區域立委,我更關心台中,也持續推動國會山莊,以實現對選民的承諾為目標。
今天,我想特別針對幾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我想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各位認為「個人」或「團體」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大概要花多久的時間?可能有人的答案是半小時,有人答案是兩小時,我和我的團隊,這幾個月想協助一群人開戶,卻碰到諸多困難。
我們發現,雖然目前《國家語言發展法》已通過,但如果想要用母語,例如台文開戶,仍非常窒礙難行。
#護台與我們的文字和語言
這段期間,我們與各部會經過多次的討論,仍還沒有完成目標。過去在推動使用母語上,曾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林昶佐委員推動護照可使用母語 - 護照條例施行細則修正,或是高潞·以用委員提案 - 因應原住民族姓名放寬銀行開戶字數限制。這些案例都證明,我們期望完成的這件事,並非毫無可能。然而成功的案例往往會遭到許多技術性的問題阻礙,甚至遇到「跨部會」的情形,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我們目前推動的台文開戶議題,陸續已和七個相關部會單位溝通,表示台文與電腦系統等的相關困難,所以無法開戶。
《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就是台灣這塊土地上多元語言的並存與使用,然而要達到多元語言平等使用,讓大家有尊嚴地使用母語,就需要跨部會來促成。我期望我們能不以「技術問題來推翻原則問題」,讓國民可以如院長施政方針所言,可以「營造多元語言友善環境,保障國民平等使用母語權利」。我和我的團隊也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協助民眾,早日完成以台文開戶的想望。
既然提到語言議題,我觀察到我選區當中,光以霧峰、烏日為例,地名標示就有「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混用的問題,你可能這個路口和下個路口,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拼音,對外國人辨識路名也造成不小的障礙與困擾。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過去不同時期的拼音政策未統一所致。
前陣子的院會質詢中,院長曾允諾:
a. 台灣民眾怎麼發音就翻做什麼;
b. 會交待主責單位來統一處理;
c. 以全國一致為修正為原則。
我期望行政單位能繼續積極正視這個問題。就我的看法,我較支持統一為通用拼音,畢竟漢語拼音由過去的蘇聯研發,發音習慣與英語系國家不同,採用通用拼音較能符合英語系國家發音習慣,與世界接軌,也符合國民的拼音習慣。
中華民國體制已經有太多混淆不清的事情,就連拼音系統都是。逐步建立正常化國家的過程,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一一去釐清和解決的,也希望院長新的任期能持續推動。
以上是有關「護、台」的部分,接續我們要來談「防、中」。
#健全台灣體質以防中
有關「防」的部份,主要是有關國防自主的部分,包括:我國研發產製的新式高教機、大型軍艦等,以及國防與民間廠商合作的部分,我也向院長特別表達關心,希望可以持續努力。
最後呢,則是談到「中」,曾經有政治人物說出「台獨就是病毒」這樣的謬論。這讓我想到去年我們與幾個委員一直呼籲要立法,年底也通過了反滲透法,雖有他的嚇止的作用,目前可能有再進行調查,但也尚未有實際被法辦的案例,這是需要持續留意的。
接續,近日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可知一國兩制走向破滅,未來一國一制下的香港,不僅言論、自由、生活各方面都會受到衝擊,金融體系更勢必發生變化,也牽動全球經貿局勢。而台灣其實從90年代開始,國民黨說過亞太營運中心、雙航圈、雙營運中心,民進黨執政黨也提出綠色矽谷及亞洲矽谷的計畫,趁這次我也詢問院長,是不是有可能趁這波持續性地推行相關計畫以及因應的措施,因為外國的媒體、社團、企業、資金人才等,其中當然也包括台商,都有可能從香港撤出,我希望院長和相關單位可以做好準備。
中國的意識形態就像病毒般,在全世界到處流竄,而對抗中國因素就如同防疫,我們應該建立避免感染制度,如我一開始的比喻,如果對抗中國是一場防疫作戰,我們應該積極加速台商回台,可參考美日等國的做法。而在疫情開始前,讓想回來的台商國人安全撤退,針對香港局勢,並且研擬接續外資、港媒、港資、港人社團等可能來台的應對方案,並要研擬辨識這些進來的人、商、資本是否受到「感染」的機制,建立防疫般嚴格防護、檢疫等方案,避免發生「社區感染」。
本會期的最後一次對院長的質詢,接續的幾個會期,我會持續盯緊相關議題,讓我們一同「護台‧防中」!最重要的是,我也會繼續推動 #國會山莊、#地方議題 的發聲,不只護台防中,更要顧台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月29號是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的最後一天,一早我排了第一號,對續任的蘇貞昌院長針對施政方針質詢,心情就像是參加立法院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 這個會期,我的成績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護台防中 」。 我質詢了醫護問題、各類國防外交議題、護照正名等提案,當然身為台中區域立委,我更關心台中,也持...
亞洲矽谷計畫答案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5月29號是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的最後一天,一早我排了第一號,對續任的蘇貞昌院長針對施政方針質詢,心情就像是參加立法院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
這個會期,我的成績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護台防中 」。
我質詢了醫護問題、各類國防外交議題、護照正名等提案,當然身為台中區域立委,我更關心台中,也持續推動國會山莊,以實現對選民的承諾為目標。
今天,我想特別針對幾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我想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各位認為「個人」或「團體」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大概要花多久的時間?可能有人的答案是半小時,有人答案是兩小時,我和我的團隊,這幾個月想協助一群人開戶,卻碰到諸多困難。
我們發現,雖然目前《國家語言發展法》已通過,但如果想要用母語,例如台文開戶,仍非常窒礙難行。
#護台與我們的文字和語言
這段期間,我們與各部會經過多次的討論,仍還沒有完成目標。過去在推動使用母語上,曾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林昶佐委員推動護照可使用母語 - 護照條例施行細則修正,或是高潞·以用委員提案 - 因應原住民族姓名放寬銀行開戶字數限制。這些案例都證明,我們期望完成的這件事,並非毫無可能。然而成功的案例往往會遭到許多技術性的問題阻礙,甚至遇到「跨部會」的情形,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我們目前推動的台文開戶議題,陸續已和七個相關部會單位溝通,表示台文與電腦系統等的相關困難,所以無法開戶。
《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就是台灣這塊土地上多元語言的並存與使用,然而要達到多元語言平等使用,讓大家有尊嚴地使用母語,就需要跨部會來促成。我期望我們能不以「技術問題來推翻原則問題」,讓國民可以如院長施政方針所言,可以「營造多元語言友善環境,保障國民平等使用母語權利」。我和我的團隊也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協助民眾,早日完成以台文開戶的想望。
既然提到語言議題,我觀察到我選區當中,光以霧峰、烏日為例,地名標示就有「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混用的問題,你可能這個路口和下個路口,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拼音,對外國人辨識路名也造成不小的障礙與困擾。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過去不同時期的拼音政策未統一所致。
前陣子的院會質詢中,院長曾允諾:
a. 台灣民眾怎麼發音就翻做什麼;
b. 會交待主責單位來統一處理;
c. 以全國一致為修正為原則。
我期望行政單位能繼續積極正視這個問題。就我的看法,我較支持統一為通用拼音,畢竟漢語拼音由過去的蘇聯研發,發音習慣與英語系國家不同,採用通用拼音較能符合英語系國家發音習慣,與世界接軌,也符合國民的拼音習慣。
中華民國體制已經有太多混淆不清的事情,就連拼音系統都是。逐步建立正常化國家的過程,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一一去釐清和解決的,也希望院長新的任期能持續推動。
以上是有關「護、台」的部分,接續我們要來談「防、中」。
#健全台灣體質以防中
有關「防」的部份,主要是有關國防自主的部分,包括:我國研發產製的新式高教機、大型軍艦等,以及國防與民間廠商合作的部分,我也向院長特別表達關心,希望可以持續努力。
最後呢,則是談到「中」,曾經有政治人物說出「台獨就是病毒」這樣的謬論。這讓我想到去年我們與幾個委員一直呼籲要立法,年底也通過了反滲透法,雖有他的嚇止的作用,目前可能有再進行調查,但也尚未有實際被法辦的案例,這是需要持續留意的。
接續,近日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可知一國兩制走向破滅,未來一國一制下的香港,不僅言論、自由、生活各方面都會受到衝擊,金融體系更勢必發生變化,也牽動全球經貿局勢。而台灣其實從90年代開始,國民黨說過亞太營運中心、雙航圈、雙營運中心,民進黨執政黨也提出綠色矽谷及亞洲矽谷的計畫,趁這次我也詢問院長,是不是有可能趁這波持續性地推行相關計畫以及因應的措施,因為外國的媒體、社團、企業、資金人才等,其中當然也包括台商,都有可能從香港撤出,我希望院長和相關單位可以做好準備。
中國的意識形態就像病毒般,在全世界到處流竄,而對抗中國因素就如同防疫,我們應該建立避免感染制度,如我一開始的比喻,如果對抗中國是一場防疫作戰,我們應該積極加速台商回台,可參考美日等國的做法。而在疫情開始前,讓想回來的台商國人安全撤退,針對香港局勢,並且研擬接續外資、港媒、港資、港人社團等可能來台的應對方案,並要研擬辨識這些進來的人、商、資本是否受到「感染」的機制,建立防疫般嚴格防護、檢疫等方案,避免發生「社區感染」。
本會期的最後一次對院長的質詢,接續的幾個會期,我會持續盯緊相關議題,讓我們一同「護台‧防中」!最重要的是,我也會繼續推動 #國會山莊、#地方議題 的發聲,不只護台防中,更要顧台中。
亞洲矽谷計畫答案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推薦阿雅新書書評及贈書抽獎活動 【已截止】
幾個月前阿雅振筆疾書的在寫她的 【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新書, 問了我願不願意當她的推薦人, 並傳給我看了一下她的草稿, 我沒有看她給我的檔案, 想都沒想的就答應了。 在我認識的人之中,有幾個人是我可以毫不猶豫的推薦, 阿雅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等到阿雅的書真的上市了, 我就開始有點頭痛要怎麼推薦了, 畢竟一個比我自己厲害的人要我推薦, 我要怎麼寫及描述才能寫的有內容又有意義呢? 我從上週開始看阿雅新書電子版,花了幾個晚上, 把充滿精彩內容 285 頁的書籍讀完。 在我分享這本書的內容心得之前, 我想和你先分享一下我認識的阿雅的一些回憶。
我在公司台灣人社團當打雜小弟, 每個月會幫大家定會議室及安排時間讓大家聚聚, 2018 年初的某次聚餐, 大家都帶著拿好的午餐坐定位, 一如往常我們輪流自我介紹, 到阿雅的時候, 阿雅開朗活潑的聲音介紹這她是阿雅, 剛加入公司不久, 會在全球上網計畫的團隊工作。 我當下聽到,覺得...嗯..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呢...當然事後知道才發現阿雅就是我有追蹤的粉絲頁的作者嘛 (挺遲鈍的!XD)!
我們後來幾次聚會的時候有聊天, 講到我們有機會可以一起直播, 但阿雅工作很忙, 常常要出差飛到不同國家辦公室,有時候我的專案忽然比較忙, 一拖就拖到了 2019!在 2019 年 2 月聚餐中,我們又提到這這件事, 當下決定一定要儘快找個時間, 阿雅其實在聚餐當周又要飛了, 我們趕緊訂下她飛回來到下次出差中間短短幾天的某一天, 3/8 那天就是我和阿雅第一次直播, 有興趣看或複習的朋友請看: 矽谷阿雅 +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Brian: 探索職涯 & 美國科技業經歷。
在直播前 2 天, 我和阿雅見面討論大綱, 阿雅前一天晚上才從非洲出差回來, 但她馬不停蹄的從一早 8 點就開始一連串的會議。 我可以從她臉上看出她的疲憊及時差, 但她絲毫沒有被疲憊影響, 仍然充滿活力和我討論直播中的大綱及大概會問的問題 (當然後來阿雅也沒有照稿問就是了! 😅 ), 30 分鐘討論完, 阿雅背著看起來很重的包包去趕下一個會議了!
為什麼我想要分享一下這幾個和阿雅的回憶呢? 其實我一直很佩服阿雅,大家在矽谷工作, 工作壓力都很大, 但阿雅不僅僅在工作上像鐵人一般的飛來飛去出差、完成許多大專案, 在業餘時間, 也在她的粉絲頁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分享她的經驗、心得及各式直播訪問。 我自己也寫文章、偶爾也做個直播訪問, 所以知道這些都很花時間, 阿雅比我做的更多更好, 讓我時常好奇阿雅是怎麼做到的。
我目前個人的人生目標是培養我的視野、見識、及勇氣, 阿雅在這 3 個面向都遠遠超過我的等級。看完阿雅新書 (終於又講回書了!), 我終於從阿雅的生命故事及經驗,學習到阿雅是如何一步一步到達今天這般成就,以及我可以怎麼從她的分享幫助我提升各個面向。
我對於阿雅幾個經歷特別有感觸, 阿雅在 2008 金融風暴時候從西北大學行銷碩士畢業, 為了改好履歷, 她拜訪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近 60 次, 拜訪到驚動中心主任特別打電話給她 (原因是什麼就請大家自己看書找答案 🤣)。 為了得到她沒有的美國人脈, 她拜訪了西北大學許多老師, 一些還不是她行銷傳播系的老師, 而阿雅在每次和教授見面前都會做好功課, 如果老師說: “我不知道有誰可以介紹給你”, 阿雅會回覆說: “你可以介紹我某某某,他是你之前在這家公司的同事!”, 老師回覆說: “那妳再寄妳的履歷給我。” 阿雅會立刻回覆說: “有,今天早上寄出了!” 當老師再說:“那妳寫信跟我說希望我怎麼介紹。” 阿雅會回覆說:“有,你介紹我的信我也幫你寫好了,你剪下貼上就可以了!”。 看完這一段, 我回想我碩士畢業投了 800 多份履歷找不到工作的時期,我自覺我很努力了, 但我很汗顏的沒有像阿雅這樣渴望得到幫助並做出對應的準備。 我有使用就業輔導中心, 但是並沒有一直持續為面試練習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 我沒有認真找學校老師過往的經歷可以推薦給我什麼樣的他們的人脈資源,或是多利用校友網絡來增加自己就業的機會, 如果我真的像阿雅一樣準備到讓別人無法對我說 No, 我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的!
在書中多處, 我看到阿雅因為像是剛到美國唸書上課及小組討論都聽不懂、或是皮包被偷、信用卡被盜刷等各式挫折,讓她常在學校宿舍洗澡的時候放聲大哭,工作做強弱危機分析,被同事電說以為他們在念碩士嗎?或是演講申請一開始被拒絕,委屈或生氣的大哭。 這些挫折在陌生的異鄉、孤立無援的時候, 是真的會放大很多倍到讓人絕望。 但阿雅的韌性或是 Grit (恆毅力),讓她在各種情況都沒有放棄,哭完後擦乾眼淚反省,靠著各種準備及應對,度過一次次的打擊。
講到這裡,怕有讀者不清楚阿雅的經歷, 快速介紹阿雅原本是台灣蘋果日報記者, 在美國讀了 2 個碩士 (非連續),西北大學整合行銷傳播碩士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 (University of Chicago)。 工作先後在美國凡斯媒體集團 (Vance Publishing) 擔任數位產品經理、數位行銷品牌經理,而後到了希爾斯百貨 (Sears Holdings,前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 做手機電商產品經理、大數據行銷分析經理, 再到目標百貨 (Target Corporation,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 出任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再到麥當勞任全球電商資深總監、eBay 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及臉書電子商務產品經理、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
當然阿雅並不只有高上大遙不可及的一面, 她沒有開外掛所有事情都輕鬆達到, 她和我們一樣是一般人,沒有特別的人脈,但她付出比所有人都多的努力, 才得到今天的成就。書中提到: "大部分的人只看得到我在矽谷大公司工作、帶領行銷和產品團隊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很少人知道我清早、半夜要跟世界各國開會:早上 6 點印度、晚上 11 點南非、週六日晚上以色列(以色列 週日到週四上班)等。我早上 7 點到公司做開會準備,晚餐後收信 準備隔天會議到晚上 11 點。 我曾經被裁員,早上上班被叫去小房間就請我明天不要來, 連回座位收東西都不行"..."我曾經案子失敗害老闆被炒、壓力大數月失眠睡不好、出差時差累到在廁所馬桶上睡著、和同事大吵鬼叫。我也曾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什麼都不好、毫無技能是個假貨包,覺得自己這輩子會一蹶不振、人生沒目標。"
比爾蓋茲是世界最大的線上學校可汗學院的積極擁護者,他對創辦人薩爾曼.可汗的高度評價,曾說可汗離開對沖基金專心做教育是教育領域從華爾街搶到智商 180 天才的一大勝利。 我遠遠不如比爾蓋茲, 但是我想要用同樣的比喻來說, 今天阿雅願意把她過往 10 多年的求學、申請學校、找工作、準備各種挑戰的心路歷程、經驗總結,完整的分享出來,對於眾多讀者來說,厚厚的一本書,把你現在及未來可能遇到的迷惘、想突破現狀、想要有方法達到目標都詳細列出一步步的指引。阿雅大可以把時間花在工作、或是賺更多錢的個人事業上,在美國或是亞洲, 如果有活動要邀請阿雅做一個演講分享她的經驗知識, 我相信門票賣很貴還是會有超多人參加的。 但今天阿雅把她寶貴的時間幫助讀者回答問題、輔導新創團隊、更總結提煉寫出她的經驗、以書籍的形式直接平價的讓更多人受益。
阿雅在書中說: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想成立臉書粉絲頁?為什麼寫文章分享? 我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回頭看我到美國闖蕩這條路,平凡家庭出身的我,受到很多陌生人的幫助: 幫我改英文、耶誕節請我到家裡吃飯、載我到 outlet 買過季雪衣......,我認為回饋他們最好的方法, 就是對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具體實踐他們教我的事:「啟發他人」。我希望分享我的經驗和所學,讓跟我一樣平凡的人有機 會實踐自己的夢想! 因此,我花很多時間提供免費職涯諮詢、幫其他人改履歷投工作、在美國大學義務講課、提供社團職涯工作坊訓練、協助慈善義賣等。我知道忙永遠幫不完,但能幫一個算一個! 我感激生命裡有好多貴人,而我期許自己也能在其他人追夢的路 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
我在美國職場工作幾年, 知道非理工科系在美國找工作真的很難、無敵難! 阿雅不僅找到工作、更陸續在全球知名公司做舉足輕重的專案,也做到管理職,帶領很大的團隊,在美國能做到和阿雅類似位置的華人不少, 但願意熱心分享所思所學的, 就只有阿雅一人了。
今天你只要 300 元台幣 (博客來 79 折的狀態), 就可以把阿雅過去經驗精華帶回家仔細閱讀, 從中學習,我很少強烈的推薦什麼東西, 但如果你今年只能買一本書的話, 就買阿雅這本書吧!不論你幾歲, 我相信你可以從書中得到許多啟發,在求學、工作、寫履歷、訂定人生目標、激勵下屬、自我提升、提升做事效率、了解阿雅故事、一窺美國就業、科技業產業知識, 許許多多好處, 看完絕對收穫滿滿!
如果你能力所及, 可以多買幾本分送給朋友, 如果沒有, 也可以建議你的學校、公司、部門,或是親朋好友買這本書,讓他們也讀這本書來提升自我。畢業季要到了, 也是送給自己及同學的最佳禮物。
博客來紙本書連結: https://bit.ly/2ZuphbU
博客來電子書連結: https://bit.ly/3d8FR57
博客來電子書的版本已經出了, 其他平台電子書都還沒上架呢, 海外的朋友可以先入手閱讀!當然博客來紙本書可以送貨到全球,付一點運費就可以買到質感很好的書!快去買吧!我自己除了電子版,家中也會有 2 本紙本書呢 (一本找阿雅簽名的會蒐藏、一本偶爾翻看複習)。
...
阿,對啊! 忘記最後還有贈書抽獎活動, 感謝 高寶書版 提供 3 本阿雅新書,讓我可以舉辦抽獎送給大家,詳情如下
【活動辦法】
2020/5/30 (週六) 台灣中午 12 點之前對此 Facebook 貼文按讚、並留言寫下你想要實現的夢想是什麼? 或是你想要從阿雅這本書學習到什麼? 寫的越認真、或是有創意的話,被抽中的機率也會比較高歐!
「公開分享」這篇貼文的話,多一次抽獎機會。
因為疫情關係, 這次出版社只能寄送給台灣地區的讀者, 海外的朋友如果參加抽到了,還是只能寄到你台灣的地址歐!
如果等不及或是海外的朋友, 請直接從博客來連結先購買歐!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5/create-your-dream-book-recommendation.html
亞洲矽谷計畫答案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5月29號是本屆立法院第一會期的最後一天,一早我排了第一號,對續任的蘇貞昌院長針對施政方針質詢,心情就像是參加立法院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
這個會期,我的成績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就是「 護台防中 」。
我質詢了醫護問題、各類國防外交議題、護照正名等提案,當然身為台中區域立委,我更關心台中,也持續推動國會山莊,以實現對選民的承諾為目標。
今天,我想特別針對幾個面向來討論。
首先,我想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各位認為「個人」或「團體」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大概要花多久的時間?可能有人的答案是半小時,有人答案是兩小時,我和我的團隊,這幾個月想協助一群人開戶,卻碰到諸多困難。
我們發現,雖然目前《國家語言發展法》已通過,但如果想要用母語,例如台文開戶,仍非常窒礙難行。
護台與我們的文字和語言
這段期間,我們與各部會經過多次的討論,仍還沒有完成目標。過去在推動使用母語上,曾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林昶佐委員推動護照可使用母語 - 護照條例施行細則修正,或是高潞·以用委員提案 - 因應原住民族姓名放寬銀行開戶字數限制。這些案例都證明,我們期望完成的這件事,並非毫無可能。然而成功的案例往往會遭到許多技術性的問題阻礙,甚至遇到「跨部會」的情形,就會變得更加困難,我們目前推動的台文開戶議題,陸續已和七個相關部會溝通,包括銀管會、交通部、農委會、國發會、文化部、經濟部、教育部,表示台文與電腦系統等的相關困難,所以無法開戶。
《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就是台灣這塊土地上多元語言的並存與使用,然而要達到多元語言平等使用,讓大家有尊嚴地使用母語,就需要跨部會來促成。我期望我們能不以「技術問題來推翻原則問題」,讓國民可以如院長施政方針所言,可以「營造多元語言友善環境,保障國民平等使用母語權利」。我和我的團隊也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協助民眾,早日完成以台文開戶的想望。
既然提到語言議題,我觀察到我選區當中,光以霧峰、烏日為例,地名標示就有「漢語拼音」和「通用拼音」混用的問題,你可能這個路口和下個路口,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拼音,對外國人辨識路名也造成不小的障礙與困擾。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過去不同時期的拼音政策未統一所致。
前陣子的院會質詢中,院長曾允諾:
a. 台灣民眾怎麼發音就翻做什麼;
b. 會交待主責單位來統一處理;
c. 以全國一致為修正為原則。
我期望行政單位能繼續積極正視這個問題。就我的看法,我較支持統一為通用拼音,畢竟漢語拼音由過去的蘇聯研發,發音習慣與英語系國家不同,採用通用拼音較能符合英語系國家發音習慣,與世界接軌,也符合國民的拼音習慣。
中華民國體制已經有太多混淆不清的事情,就連拼音系統都是。逐步建立正常化國家的過程,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一一去釐清和解決的,也希望院長新的任期能持續推動。
以上是有關「護、台」的部分,接續我們要來談「防、中」。
健全台灣體質以防中
有關「防」的部份,主要是有關國防自主的部分,包括:我國研發產製的新式高教機、大型軍艦等,以及國防與民間廠商合作的部分,我也向院長特別表達關心,希望可以持續努力。
最後呢,則是談到「中」,曾經有政治人物說出「台獨就是病毒」這樣的謬論。這讓我想到去年我們與幾個委員一直呼籲要立法,年底也通過了反滲透法,雖有他的嚇止的作用,目前可能有再進行調查,但也尚未有實際被法辦的案例,這是需要持續留意的。
接續,近日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可知一國兩制走向破滅,未來一國一制下的香港,不僅言論、自由、生活各方面都會受到衝擊,金融體系更勢必發生變化,也牽動全球經貿局勢。而台灣其實從90年代開始,國民黨說過亞太營運中心、雙航圈、雙營運中心,民進黨執政黨也提出綠色矽谷及亞洲矽谷的計畫,趁這次我也詢問院長,是不是有可能趁這波持續性地推行相關計畫以及因應的措施,因為外國的媒體、社團、企業、資金人才等,其中當然也包括台商,都有可能從香港撤出,我希望院長和相關單位可以做好準備。
中國的意識形態就像病毒般,在全世界到處流竄,而對抗中國因素就如同防疫,我們應該建立避免感染制度,如我一開始的比喻,如果對抗中國是一場防疫作戰,我們應該積極加速台商回台,可參考美日等國的做法。而在疫情開始前,讓想回來的台商國人安全撤退,針對香港局勢,並且研擬接續外資、港媒、港資、港人社團等可能來台的應對方案,並要研擬辨識這些進來的人、商、資本是否受到「感染」的機制,建立防疫般嚴格防護、檢疫等方案,避免發生「社區感染」。
本會期的最後一次對院長的質詢,接續的幾個會期,我會持續盯緊相關議題,讓我們一同「護台‧防中」!最重要的是,我也會繼續推動國會山莊、地方議題的發聲,不只護台防中,更要顧台中。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oCTtPNjvKI/hqdefault.jpg)
亞洲矽谷計畫答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你是一切的答案」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蔡承歡
內容簡介:
所有你的過去,都不能定義你是誰。
你現在的選擇,每一個此時此刻,才是真實的你。
獻給所有為孤獨而不安、為黑暗而恐懼、為人際關係煩惱、為前景感到迷茫的人!
我們比自己以為的更軟弱,也更強大,
你不需要勉強自己不難過、不糟糕、不痛苦,
因為你終究會依賴自己的力量,找到答案。
你是問題的起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外面明亮,心裡卻一片黑暗,看不清楚前方。
沒有生病,卻感覺自己病懨懨,永遠不會好起來。
雖然活著,卻總是在想像死亡。
這種時候,很多人會求助心理諮詢,
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我不會騙你說,生活美好,未來富裕,
老實說,生活並不理想,現實甚至殘暴。
我無法賦予你信心、勇氣和力量,
因為那些東西早已存在你的身體裡。
我只是像考古學家一樣,
將它們拂去層層灰塵,現出原形,
讓你重新獲得使用它們的能力。
當你做好了準備,決定要幫助自己,
當你翻開這本書,那一刻,我跟你站在一起。
你仍要在黑暗中行走,但能夠帶著勇敢上路,
不讓誰帶領誰,不要誰拯救誰,
讓我們並肩而行,找到生命的答案。
作者簡介:簡里里
「簡單心理」平臺創始人兼CEO。2016年富比士「亞洲30 Under 30」青年精英。
20歲即獲得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心理學碩士學位,在後來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的過程中,她花了很長時間來了解和探索自己。在諮詢室中,她看見人的孤獨,看見友善,也看見故意;看見被禁忌的、被誘惑的、被壓抑的、不被說出來的情感;她見證了自己和他人的不易,也從暗處看見光芒。
2012年起,她以心理諮詢師的身分在豆瓣網站撰文,並成立電臺、微信等自媒體,贏得大量關注,文章也被一再轉發。
2014年,她辭去大學教職,前往矽谷參加「英雄學院」計畫,並獲得投資創立中國第一個心理諮詢網路平臺「簡單心理」。
微信公眾帳號:簡里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_x6O7afdU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