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叔的話]
驚聞廖啟智因病離世,我亦想起2013年曾因港視失落免費電視牌照相約他作了一次訪問,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再收錄於《文字欲》一書裡。訪問引起無線電視管理層關注,表示會檢討藝人福利。而這次訪問後,亦幸運地獲得智叔及其太太敏兒的回饋。
智叔言簡意賅地表示「訪問寫得很好」;而敏兒亦同意,文章把智叔的真性情表現了出來。雖然文章之中,智叔是個深沉內歛的人,但他每句說話,都是聆聽了我的問題,再深思之後才說出來的,用字謹慎,樸實無華。隨着自己年歲漸長,才愈來愈懂得欣賞智叔的厚實和智慧,特此把文章與讀者分享。
***
死水翻不了波濤——專訪廖啟智 (2013年10月20日)
廖啟智記得TVB 對他的恩情,一九七九年藝員訓練班畢業後,不久就獲派電視劇《上海灘》重點角色,九十年代《歡樂滿東華》不乏他的亡命表演,最經典要數「穿高跟鞋踩鋼線」和「用喉嚨頂纓槍推郁小貨車」。九十年代中工作量更創紀錄,有一陣子,平均天天在公仔箱曝光半小時,連年「爆騷」讓他有條件養妻活兒。太太陳敏兒是訓練班青梅竹馬同學。智叔有今日,不能不歸功於TVB。
性格上,智叔為人低調,甚少在娛樂版投訴抱怨,更多是默默耕耘。大眾記得,早些年幼子文諾因血癌病逝,兩夫婦靠宗教力量互相扶持,好爸爸形象深入民心。在觀眾心裏,智叔就像他拍的外傭廣告一早已和我們「融入家中」 。
然而,今次訪問,第一次接觸真人,才發現智叔內斂深沉,有點dark。不笑的時候,他那淺灰色眼珠望着你,嘴巴半張,像個洞悉世情的智者,又像個哀傷悲劇人物。導演爾冬陞 說過,智叔眼神「凶狠非常」,筆者見證,裏面像個深海,時而波平如鏡,時而翻起暗湧。
筆者問一個問題,他思考良久,最長一次想了一分鐘,他不是迴避你,而是不願信口開河,在一分鐘裏,他瞇着眼,頭傾側,吃力從深處挖出最精準用字。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答案,缺少了「無綫」「政府」等主體語,但批評依然扔地有聲。有時他會說寓言故事,聽得人模稜兩可,但只要連同那豐富的形體演譯和千變萬化的眼神,你會明白他說什麼。
在這個脈絡裏,你知道,當他要批評自己前僱主,嘉許一個新玩家,智叔的話,句句肺腑。離開無綫多年,去年替王維基 拍了一套劇,在新工作模式下,讓他重拾了久違的拍劇樂趣。今天,看到這個讓藝人有基本尊嚴,肯提升製作水平的老闆不獲發牌 ,智叔極度失望:「這次不發牌,是我演藝生涯的一件大事。我幾十年沒有享受過工作,現在有機會享受,忽然沒有了,還不大件事?」他更形容,現在發兩個牌,沒大幅改變電視生態:「一潭死水要加入活水才有生機,現在是在潭死水裏,加了兩滴水,泛起了兩個漣漪」。
發牌被阻,有人激憤得今天要上街 。智叔不肯透露他會否參加,但哀莫大於心死:「一字咁淺(嘅發牌道理)都要上街,我寧可唔要(個牌)。」更實際的做法,智叔說,大家「唔好睇」某大台才是力量所在。
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一種集體絕望。王維基說香港公義已死 ,智叔說得更深入:「香港沒有公義?從來都沒有,只是以前它(當權者)會給你一個希望,𧨾你說有希望的,傻啦,有(希望)的,現在是連希望也要幻滅你……」說到這裏,智叔在筆者眼前耍了兩下魔法,尤如一個欺哄人的小丑,然後忽然變臉,放空眼神,以poker face木訥地說:「現實就係,無!」在昏黃的初秋夜,一陣無情風颳起,把樹葉紙張吹得亂作一團,筆者打了個冷震,眼前恍惚看到扼殺香港創意工業的死神。
***
「壟斷」出現客觀現象
廖啟智出名謙虛。筆者致電邀約訪問,請他這位TVB老臣子又拍過王維基劇集的資深藝人,評一評發牌事件。智叔最初說:「我看法未必夠全面」,記者情急解釋,他才安慰:「我只是說自己經歷未必代表全面,但也願意跟你談。」到了約會時間,現於浸會大學教演戲的他下課後趕來,遲到五分鐘不忘道歉。記者上前跟他握手,他有點生硬,你可以感到一種害羞和慢熱,但骨子裏有一種誠懇。
入行三十多年,智叔是個「TVB傳奇」,自小在基層家庭長大,因親戚在大東電報局 工作,家裏得以用便宜價安裝「麗的映聲」 ,在粵語長片 裏看到童星馮寶寶,啟蒙他要做演員。中學畢業後,兩次投考無綫藝員訓練班才入圍。智叔常說,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高大靚仔」,但多年來在電視及電影機會不絕,兩次獲得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
智叔說,自己愛穩定,而無綫「樹大好遮蔭」,收入又不錯,一直沒動機外闖:「熟了制度,工作模式掌握到,人的自省能力會減低,(大台)沒競爭,偶然隔籬(亞視)咬一啖,我哋就醒一醒神,當隔籬台無嘢咬,我哋就繼續,叫對得住份人工。」智叔承認,演員也不敢進取:「要求太多,跟整個氣氛不夾。」
智叔認為,不理無綫認不認,「壟斷」已經出現:「像賽跑一樣,跑道上只得我一個跑,「沒人跟到我,我為何發力?」所以,無論它是否承認壟斷,客觀現象是出現了。」
智叔在TVB服務二十五年,至二○○五年離開。他強調,和舊公司關係不錯,亦感激對方給予的工作機會。然而,外界一直報道他離巢主要為家庭(其幼子二○○三年患病),但今日智叔透露,當初離開,和舊公司管理手法也有關。
智叔形容,最初TVB 成立,藝人大都是簽同一種合約:固定薪金,每月包十個「show」(一個show是半小時節目,即每月曝光五小時)。至九十年代中,合約種類變多,知名度低藝人出現不合理待遇:如只簽一個show 卻被合約綁死一年,亦有藝人因出show 不足,在下一期合約被追討:「有人覺得這些條款匪夷所思,或不合乎合約精神,但亦有人說:你可以不簽,但藝人有選擇嗎?」
智叔發現,公司氣氛有所改變:「以前覺得公司好溫暖,大家一齊打拼,而家(公司)建立了,開始同你計數,「不要跟我講感情」,甚至同事傾約,管理層說話和態度已經「公事公辦」,甚至出現「尖銳挑釁性字眼」,這個變化,令我向心力不強。」智叔形容,同事在負面情緒下工作,促使他於二○○五年離開。
部頭拍劇綁死兩年
離巢兩年,一位相熟監製邀請他回TVB拍劇,以「部頭」 形式接了一套劇,簽約前卻發現條文無理:一套只拍兩個月的劇,竟要綁死兩年,期間不可於其他免費電視台工作。智叔說,對方解釋「這是制度」「這是規定」,並不是針對他。智叔憤憤不平,「唔係嘛?我拍兩個月咋,拍完不就是拍完了嗎?」但也無奈接受,因為更悲哀是,爭取了自由身也沒用,事關另一個免費台亞視近乎沒製作,但智叔依然有氣:「我感受是不好的」。
智叔表面有點酷,卻掩蓋不住一個演員的高度敏感,訪問裏多次提及「感受」。他分析,無綫沒實質競爭,故此沒動機維持員工士氣,但叫他惋惜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創意工業,竟悄悄流失了「人味」,說到這裏,他聲線柔軟,但字字清晰:「最初入TVB一切都是新的,可以說不成熟,但很人性。當它成熟到一個階段,變成脫離了人味,它變成不需要顧及感受,但人往往需要一種感受。」
電視台沒「人性」可以去到幾盡?大台為了提升生產力,白天外景,晚間廠景,同一班演員早上六時開工,凌晨三時收工,每天只剩數小時回家冲涼睡眠,但人不是機器:「觀眾可以看到,畫面裏的演員好唔夠瞓,狀態跟劇情應有的不一樣」。藝人拍劇期間想有社交,想有正常生活,是一種「奢望」。
去年夏天,廖啟智參與王維基新公司的《警界線》製作,飾演一個亦正亦邪的卧底。電視界老臣子如他,像劉姥姥入了大觀園,首先是技術上的創新:全實景拍攝,兩部攝影機同步運作:「這些條件是「革命性」的,過往幾十年香港電視製作,沒人會想過用這些方法,是一種「奢望」。」
更可貴是,資深演員如廖啟智,數十年來首次覺得,「原來工作可以如此享受」。他形容,以前拍劇是在「精神體力極度壓縮」,現在是「有空間給演員入戲」:以前二十集拍兩個月,現在拍半年;以前每日工作十九小時,現在縮減至十二小時,當然,老闆給演員的支票大張了,花在製作的開支上升了:「除了頭幾年入行,慢慢已沒有享受過拍劇,這一次才有番。」怪不得,有人形容無綫叫「舊世界」,王維基開拓了「新世界」。
聽到這裏,筆者感到一陣悲涼,香港演員多年委曲求全,過着比「碼頭工人」更剝削的生活,還有人拿着「自由市場」作藉口,指藝人「自願」被剝削;亦有藝人把這種舊秩序「內化」,揚言感謝大台霸權,才能練就一口流利普通話回應其他電視台訪問。
筆者大學主修心理學,記得一個經典實驗,科學家把狗放在大箱裏,箱子一邊通電,只要狗躍過中間欄柵跳到另一邊,就可以免卻被電刺痛,研究發現,狗會不斷跳躍,即使氣來氣喘,心理依然健康。但若欄柵另一邊也是通電的,意味牠如何努力跳躍,一樣會被懲罰。最恐怖是,有一天,欄柵另一邊不再通電,狗也放棄再跳,只會伏在地上任電流刺痛。簡單說,這隻狗「認命了」。科學家說,人亦一樣,長時間發現努力白費,會產生一種後天養成的自我放棄心態(learned helplessness) ,現在政府的做法,如同關掉了創意工業工作者等待多年後的最後一扇逃生門,把業內最後一線生機也要滅絕。
人味流失希望幻滅
智叔像個智者,一矢中的點出今次事件最令人擔心的事實: 「希望的幻滅」。他承接了王維基所說,香港沒有了公義,卻更透徹地分析,公義或許從來也許沒有,但至少當權者會願意假裝,欺哄我們「有的有的,這世界有希望的」,但今次決定,如同把香港人僅有的希望也要消滅: 「現實就是,無」。
請智叔分析,事件對香港整體社會的啟示。他像老僧入定,苦苦思索,良久才語帶相關地指,這次發牌決策,也反一種「無人味」的管治思維: 「這次結果是,它不需要理會你的感受。」筆者追問,「它」是當權者?智叔沒否認,只慎重地重複:「它不會理會你感受囉。」
慎言的智叔,沒有落力稱許王維基,只是陳述客觀事實:在王維基治下,創作團隊過着較有尊嚴的生活,製作水平提升,藝人有空間可鑽研演技,觀眾多一個選擇。這不過是一個健康的自由市場裏應有的生態,六天之前,政府無情扼殺。智叔回憶,周二晚聽到港視失落牌照,愕然非常:「我腦海裏諗,唔係嘛!」
對於政府不發牌的理據,連兩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廖啟智也看不明白蘇錦樑局長 的戲碼。智叔幽默地道:「我真係理解不了,什麼叫一籃子(因素)?個籃幾大,裝什麼也不知道,我怎樣理解?我只是知道,(牌照)沒有。」
最大力量: 關電視
智叔說,不想猜度背後原因,說愈想愈令人難過。自稱懦弱的他說,感到扭轉事態機會渺茫,今天會否上街,他形容自己「思考中」,更有點絕望地說:「一字咁淺嘅嘢,(政府)都做唔到,如果下下要上街才可得到,我寧願不要,你可以說我消極,但消極也是一種抗爭。」他反而認為,關電視是一種可行方法:「既然,大家看到這個現象,就用選擇權去選擇,我覺得最大的力量是「唔睇」……觀眾要醒覺,有些習性我們不一定要堅持。」
兩個新牌電盈和有線 ,不會主攻電視劇,坊間認為,未能改變一台獨大,智叔以寓言故事,形容電視行多年如「死水」,今次選擇性發牌,死水也翻不了波濤:「水唔郁係死水,有嘢郁才是活水,你看死水裏沒可能有太大生機,活水才能養生,生命才可以延續。現在(發兩個牌)只能說是在一潭死水裏,加咗兩滴水,產生了兩個漣漪。」
一場革命需要勇氣
訪問在戶外,由黃昏一直進行到入夜,一陣陣秋風吹來,加上智叔的悲觀看法,令人絕望。我哀問智叔,香港人如何還有希望?智叔忽然小人物上身,推說自己沒責任令香港人有希望。大家靜了片刻,他又於心不忍心,引述港視同事收到噩耗後,發給他的短訊,內容是:「這是一場革命,革命不一定成功;一定成功的革命,便不需要勇氣。」智叔解讀,若大家把這件事看成革命,就知道革命會失敗,會流血,有犧牲,雖然過程難受,但至少「勇於去革命的人,才可貴。」
不少演員擔心得罪「舊有秩序」。智叔笑言,近年已轉向以電影為主,亦已過了「無嘢做唔得」的階段,故不太擔心。這次和王維基以「部頭」形式合作,不獲發牌他最傷心的是作品沒法重見天日。問他是否被大台列入黑名單,智叔笑着問:「我怎知道?但在公開場合,它(無綫)不會訪問你。」
對於香港電視觀眾,智叔有什麼說話要說?這個擅長演譯深沉角色的實力派,還是勸勉大家要內觀,要自省,戒掉對一間電視台的情感依賴:「其實人是需要有感情依附,一路慢慢成長,我們要學會不帶感情,或至少設個界限,做觀眾也是。觀眾好想有感情寄託,奈何有時所託非人,我哋都要有所取捨。」訪問完畢,我們客氣地道別,他一轉身,沿着昏黃的街燈漸行漸遠。我想起《無間道2》 ,智叔飾演的黑道人物,殺人之後,旁邊有人在埋屍,他在荒野裏用口琴吹起一首《Auld Lang Syne》。
***
[後記]
每一次訪問,都擴闊我的眼界.以前我以為,演藝人物在幕前口齒伶俐,幕後他們也應該口甜舌滑.訪問完智叔,令我大跌眼鏡.
我保留了當日訪問的錄音聲帶,教新聞採訪課時會播放節錄給同學聽.智叔在錄音中說話零碎、斷裂、主語欠奉,有時我問一個問題,接着是一片死寂,dead air數十秒,他才老鼠拉龜地回應.談話內容有時抽象,聽得人不明所以.學生聽到智叔的反應,忍不住苦笑,有時皺眉.
我會問同學:「廖啟智不想接受我訪問嗎?不是.」我的觀察是這樣的.從第一通我打給他的電話開始,他的每一個反應都顯示他願意做訪問,但他的開放程度有限,有意識去保護自己的私隱.例如他只把辦公室電話留給我,跟我碰面後握了一次手,握手的力度有一點僵硬(我在課堂上經常跟學生玩握手遊戲,請學生判斷不同力度握手表達了主人翁的甚麼性格).
遇到如此受訪者,採訪風格也要作出配合.由於智叔說話風格簡約,不少意思是由身體語言、語氣傳達,我大膽在文章裡做了一些詮譯和解讀.文章刊出後,有人認為我的書寫太過主觀.完稿後,雖然文章受歡迎,但我的心情仍然忐忑.直至幾天之後遇到一件事,才放下心頭大石.
話說港視不獲發牌後,員工連日在金鐘政府總部公民廣場留守,晚晚舉行集會,不少藝人出席,獨欠廖啟智.直至一個晚上,我在金鐘現場,赫然發現台上發言的正是廖啟智,我忍不住走近台邊.本來站在台上的叔智,在人群中看到我,緩緩地走到我面前,更彎下腰伸出右手,示意邀請我握手.我立即伸手回應,在數以百計的群眾面前,我們握了第二次的手.他一如以往簡約地說了幾個字:「篇文寫得好好」.那一刻,我的滿足感難以言喻.
之後,在台下遇到廖啟智太太陳敏兒.敏兒和她丈夫的性格相反,熱情親切,她捉着我的手,溫柔地說:「文章寫得好呀.」我忍不住說:「最初也擔心,把智叔寫得那麼悲觀會不好.」她答得有權威:「怎會呢?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呀!」我放下心頭大石,跟她說,現在我在大學教學生做記者.她如同媽媽般叮囑我:「現在很多傳媒寫的東西都是假的,你記住,要教導學生,只寫真的東西.」我會好好記住,謝謝你,敏兒.
(照片: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明報攝影記者陳淑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萬的網紅墨鏡哥S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馨提醒:本片資訊可能並不百分之百完全正確唷 🔴喜歡就訂閱,不喜歡也感謝=D 訂閱按這→https://goo.gl/qIlaRV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unglasses_0168/ 🔴合作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五次大滅絕事件 在 Facebook 八卦
新疆棉花不吃這一套
H&M很虛偽,新疆很不易。
1
H&M 去年發表聲明,說不再使用新疆棉花,也不與在新疆的服裝製造工廠合作。
昨天大陸輿論整個炸了鍋,全面抵制H&M。
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也全都下架了。
但是H&M昨天發表聲明,顯然並不認為自己錯,當然也不會道歉,或是撤回抵制新疆的行動。
2
H&M這個瑞典平價品牌,2020年會計年度,在中國146個城市,總共有445個門市。
2020年在大陸的銷售額大概是72億人民幣,約323億台幣。
大陸,對H&M非常重要,是全球第四大市場。
同時,它也跟300多家大陸廠商,有合作關係。
H&M為什麼要這麼做?
它必然是認為,對新疆的抵制行動,對自己利大於弊。
可以用人權突出道德置高點,顯示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
它必然認為,雖然暫時會有一定的壓力,但不會真正危害它在大陸的市場與發展,才會這樣做。
畢竟,這類品牌,虛偽慣了。
而且素行不良。
但這一次,恐怕不會善了。
因為一個西方服飾品牌,以“人權”做幌子,用假新聞做藉口,支持西方對中國內政的干涉,誣賴大陸官方。
這樣的反中國,是要怎麼在大陸走下去?
3
2018年,H&M推出一個廣告,讓黑人小朋友模特兒穿印有“ 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 ”(叢林裡最酷的猴子)的襯衫,而讓白人小朋友穿的,則是“
Survival Expert ”(生存專家)。
用猴子譏嘲黑人,廣告的歧視性質,簡直破表,當然引起強烈抗議。
但是,它也沒有倒閉,照樣做著生意。
所以,這家服裝品牌,大概以為,可以照樣開啟吃你家飯,砸你家鍋的模式,在中國複製。
於是,跟著西方媒體跟政客的謊話,想要操作一波。
4
美國、歐盟、日本等21世紀新八國聯軍,對新疆的指控,有沒有道理?
當然沒有。
因為毫無證據。
整波操作,美國情治單位痕跡太明顯了。
強烈反華,劣跡斑斑的假學者鄭國恩,和被美國當作樣板的維吾爾女性,BBC 等媒體,作假的痕跡太拙劣。
其實網路上的事實比對,已經很清楚了。
5
要指控大陸什麼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什麼強迫100萬人勞動,什麼強迫過集體生活,,,。
真的,也不是不可以。
趕快拿出證據來。
在21世紀的現在,以美國和歐盟、五眼聯盟的情報網之廣,衛星監控大陸之密,卻實在找不到蛛絲馬跡,只好厚著臉皮讓不入流的情治細胞,出來表演。
美國國會再把作假的鄭國恩找去聽證會。
西方媒體大幅報導鄭國恩去聽證會。
然後炒作一波。
彼此互相照抄這新聞,複製貼上小說式的寫作。
這樣的騷操作,居然就變成是證據了?!
就是這麼幹的。
我不斷的尋找鄭國恩和BBC 等指控的事件。
但找到的,不是他們自己的謊話,就是CIA外圍組織的活動。
找不到證據。
連照片都是張冠李戴,胡亂作數。
6
為什麼美國要這樣造假?
因為香港已經不再有作亂的機會。
所以,現在美國手上用來干涉中國內政的棋子,主要只剩下台灣跟新疆、西藏。
新疆因為有大量伊斯蘭教徒,更能是裂解大陸和中東關係的一把刀。
搞垮新疆,一舉兩得。
7
新疆地理位置非常關鍵,週遭鄰國很多,民族與宗教多元。
美國很早佈局在新疆週圍,鼓動新疆獨立。
甚至可以特意進口新疆二手手機,然後把恐怖組織的洗腦教條,預先放在手機裡。
更透過宗教,在新疆發展恐怖組織。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新疆跟大陸各地,發生2000多次恐怖攻擊。
8
至今我們明白,美國在世界各地,長期培養了許多恐怖組織。
一方面對回教不友善,一方面卻培植回教恐怖組織。
為了地緣政治,和石油利益,美國不惜搞垮敘利亞與利比亞,也是血淋淋的例子。
9
而新疆,則是中國模式再一次成功的案例。
大陸用教育、職業訓練、振興經濟、提高婦女地位、提升幸福指數,消弭了恐怖主義滋生的温床。
讓新疆變成安和樂利的好地方。
維吾爾族在全大陸的教育、就業,都得到特別照顧的對待。
人口加倍增加。
這種成績,讓西方難以忍受。
因為,這是聯合國都想學習的成功模式。
但,這打到了西方的痛點。
西方做不到,中國又做到了。
而且,新疆治理得這麼好,外國勢力要發展間諜組織,實在太難。
這,能讓他們不憤怒嗎?
10
所以,必須打擊新疆。
用人權做藉口,打垮新疆經濟,讓新疆陷入失業貧窮,才有再度作亂,打擊中國的機會。
所以,H&M抵制新疆,完全配合了西方打擊新疆的節奏。
11
我不會買H&M的東西。
我很喜歡吃新疆葡萄、饟、紅棗、、。
新疆的棉花品質優異,我打算多買用新疆棉花做的衣物。
必須支持新疆,因為那是支持新疆人過好日子。
那是支持我們的同胞。
那是支持人權與正義。
那是支持中國。
五次大滅絕事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澳洲森林大火浩刧
【澳洲森林野火在延燒四個月之後,不只正促使當地民眾進行史上最大規模撤離,對當地的生物來說,也形同面對一場末日大屠殺,至少5-10億動物被烈焰奪去生命,總數接近印度、超過美國國家的人口。一切即將結束了嗎?專家悲觀預期,即使野火季過去,這次的傷害可能也不是短期能撫平。澳洲總理莫里森仍無意面對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澳洲人忍無可忍,再次走上街頭抗議。】
{內文}
澳洲肆虐的野火造成近五億隻動物死亡,燒焦的土地超過1200萬英畝,單憑圖像,很難說明大火對該國野生動植物的巨大衝擊,讓我們這樣來看,美國有3.3億人口,自2019年9月以來,僅在新南威爾斯省,澳洲野火就已經殺死約4.8億隻動物,這個估計數字還不包含青蛙 蝙蝠及昆蟲,否則總數恐怕還會更高。
紐約時報說,這是罕見的「生物末日」,南半球的澳洲正在經歷一場「大屠殺」,沒有人知道噩夢何時終了,因為初入盛夏的雪梨,在歷經長達三年的嚴重乾旱之後,近期又迎來了攝氏近49度高溫,再次改寫當地史上最高紀錄。
(聲音來源:記者)
彭里斯Penrith是今天地球上最熱的地方,在下午三點,溫度飆升到48.9度
一幕幕令人心碎的畫面,難以訴說可能將以天文數字估算的動物生命,這一刻,澳洲當地的袋鼠無尾熊,全在烈焰下成為難民,澳洲環境部長日前巡視災區還粗估,做為無尾熊主要棲息地的新南威爾斯省,可能已有近三分之一,也就是8400隻無尾熊葬身火窟,事實上,就在此次森林大火發生前,澳洲聯邦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才剛公布最新統計,新南威爾斯及昆士蘭省的無尾熊數量,截至2010年已大幅減少了42%,如今這場浩劫,無疑讓已經稀有的族群,更處在滅絕邊緣。
(Rae Harvey/澳洲野生動物救援人員)
它們都快要死掉了,有太多的火花和火災,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動物倖存下來,但我已經見證他們驚人的生命力,它們都像是一個個人一樣,人們只是不了解他們真正喜歡什麼,但它們就像是我的家人,就像你的家人一樣
美國耶魯大學氣候變遷傳播計畫負責人Anthony Leiserowitz教授,日前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表示,若不是這些模樣可愛的小生命,這個發生在遙遠南半球的氣候風暴,恐怕很難讓全世界產生如此大的共鳴,同時讓所有人驚覺,這樣恐怖的末日景像,不只會發生在貧窮島國,即便像澳洲這樣富裕 講英語的國家,也無法仰仗金錢
豁免這種來自大自然的憤怒反撲。
(Chris Dickman/雪梨大學陸地生態學教授)
據我們所知,這次確實是強度很高的大規模森林野火,這塊(澳洲)大陸在此之前,經歷了幾千年的大火,但過去 (澳洲的)森林野火通常是小規模的強度也比較低,造成較小的避難所幾乎都還很完整,但如今的森林野火似乎正在蔓延擴大,且確實清除掉太多的小型避難所,這將導致小型動物無法藉此逃生,並在事後休養生息得到復原,所以現在所面臨的情況確實相當不同
長期致力於陸地生態研究的雪梨大學教授Chris Dickman也說,我們確實正面對一個前所未有的考驗,就算救活了眼前這些好不容易從火場中逃出,近乎脫水的小生命,他們原先居住的棲息地恐怕也成了灰燼,賴以為生的食物及水源更被厚重的煙塵汙染,它們該如何繼續生活下去?
(Chris Dickman/雪梨大學陸地生態學教授)
它們將不會有足夠的食物可吃,也不會再有任何避難之所,它們的棲息地也已經消失,只能被迫在容易被獵食的遼闊空間中移動,因此它們就算可以在大火中倖存下來,並且可能會像大火一樣倖存個幾天,但當他們逐漸增強搜尋力度,得花更長時間去找尋生存資源的時候,將逐漸增加被獵食的危險
5號這天,澳東的火場前線終於盼到了雨,但在受災最嚴重且最可能引發超級野火的維多利亞省東北部,24小時雨量卻僅僅只有不到15毫米,消防單位憂心,這樣規模的降雨不僅對滅火毫無助益,反而阻礙了重型救災機具的前線調度,致使打火任務更窒礙難行,更可怕的是,大火所導致的霧霾,在天空擴散了超過一萬公里,不但影響到鄰近的紐西蘭,甚至已飄散到了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
(Clare Nullis/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日落,據報導已經轉成紅色,智利中部的天空因霧霾呈現灰色,美國家暨海洋大氣總署衛星發出推文稱,煙霧正在繞著地球旋轉
正當《時代》雜誌以斗大標題質問,「這場史無前例的澳洲野火」,「會促使全球領袖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嗎」,澳洲總理莫里森和主管減排事務的能源部長,還大言不慚地表示,澳洲不需要為抑制全球暖化而更積極地減少碳排,澳洲目前的措施已超越了2020年的減碳目標,應該受到國際社會獎勵,此話一出,讓澳洲民眾再也無法忍耐,憤而走上街頭嗆聲。
(抗議民眾)
這真的是非常災難性的,我們的總理愚蠢到家,以至於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明明看到了那些(烈焰導致的)紅色城鎮,卻可能不知道有人死亡
因為澳洲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礦出口國,燃煤發電做為國內主要的電力來源,長期一直受到外界詬病,但總理莫里森自2018年上台後,一直被指責缺乏可靠有效的能源政策,面對此次澳洲野火肆虐,他又一再強調是個別事件,不但不願藉此全面檢討澳洲對暖化的因應措施,還聲稱政府現行採用燃煤的政策不會改變,這無異讓澳洲野火的問題,成為當地利益與生命的艱難選擇,也將註定成為2020當地與全球的重大議題。
五次大滅絕事件 在 墨鏡哥SG Youtube 的評價
溫馨提醒:本片資訊可能並不百分之百完全正確唷
🔴喜歡就訂閱,不喜歡也感謝=D
訂閱按這→https://goo.gl/qIlaRV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unglasses_0168/
🔴合作聯絡信箱→sunglasses0168@gmail.com
如果有人想買房子在竹北的話
不妨考慮這間看看吧 ↓ ^_^
四房雙車位網址 https://sinyi.in/app.php?houseNo=74643J&agentId=275244
洽園區店莊若雅0982-758-048
(幫廣告而已,不是我賣的XD)
很多人問的片頭曲在這→https://youtu.be/T7Bw_qJYwHw
很多人問的片尾曲在這→https://youtu.be/AXt-ZtIRvXI
最後這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SB70OL7IO7RnZCj_7MQDw/join
#訂閱墨鏡哥

五次大滅絕事件 在 Re: [分享] 以色列國防部長表示要永久粉碎哈馬斯- 看板Military 的八卦
這幾天比較沒時間,所以沒什麼分享各種情報
但是這兩三天還是有看一些相關評論或討論(當然主要是關於以色列)
一下分享一些相關評論與心得的整理
1.
本次事件是以色列可能五十年來最大的軍事情報災難
屬於以色列自從贖罪日戰爭以來最嚴重的情報失敗
更可能是以色列自從第一次中東戰爭(即建國戰爭)以來,首次遭入侵本土
(贖罪日戰爭時,阿拉伯聯軍攻進的戈蘭高地和西奈半島都不算以色列本土)
不僅僅是以色列缺乏任何額外的戒備(因為情報失敗)
更嚴重的是因為以色列當前政府的內政爭議與政局動盪
導致以色列軍方的戰備程度受到相當程度的損害,
並且以色列國防軍本次事件發生前多數部隊都收縮回國內
此使以色列在事件爆發當下,於南方邊境上竟無充足的資源可供運用
2.
僅管普遍評論已經把本次衝突爆發的情形與贖罪日戰爭相提並論
但是兩者仍有極大的差異
哈瑪斯對於以色列的攻擊雖然殘暴(以本次事件來說),
但是與贖罪日戰爭並無可比性,對以色列並不構成滅國等級的威脅
真的就只是恐怖襲擊,不可能進一步突破以色列的防衛
3.
本次事件顯示,即便以色列已經部署龐然的高科技ISR能力(情報、監控、偵查)
仍很難在缺乏充裕地面兵力的情況下,有效預警和抵抗敵方的小股部隊滲透攻擊
這不只是以色列,對各國而言都是很重要的教訓
哈瑪斯本次進行的作戰,很可能也是真主黨非常熟稔的戰術
換言之以色列未來仍可能面對類似的奇襲
此外,以色列近年來認為哈瑪斯不會冒險全面開戰、以色列具備充分嚇阻能力,
以及以色列傾向於以空襲和特種作戰回應哈瑪斯的攻擊,而不願派出大軍進攻
這些觀念都已受到嚴重動搖,可預期以色列會需要審視自身政策
(但是派出大軍進攻也會面臨很多困難)
4.
本次事件發生至今,根據公開的情報與官方反應
並無證據顯示真主黨和俄國有涉入行動的策畫,相當後知後覺
然而伊朗很可能涉入,協助哈瑪斯進行了相當時間的籌畫
本次作戰至少有好幾個月以上的規劃與準備
(但是目前也沒證據能確認伊朗是幕後黑手,只是機率很高而已)
5.
真主黨這兩天已經又與以色列在爭議領土上(即邊境上)交火
真主黨的戰力當然不會對以色列形成滅國程度的威脅
但是真主黨早在十年前即有號稱一萬五千發的各式飛彈/火箭彈
其中有不少是伊朗技術的成品
當前真主黨擁有的遠程火力數量更是遠超當年,非常龐大
儘管以色列坐擁全球首屈一指高密度的防空火力網
仍很可能在真主黨的火箭洗地下遭到大量損害(亂轟城市)
倘若真主黨決定和以色列撕破臉開打,整個區域內的戰火還會更擴大
6.
阿拉伯各國目前大概也很頭痛,尤其是埃及
加薩走廊雖然有兩面是以色列、一面是海
但還有剩下一面是跟埃及接壤的,其實並不是完全被以色列包圍
埃及現在的難題是要不要接收從加薩過來的難民、以及如何處理相關困難
不過埃及現況就不佳,軍政府目前是不太想面對問題
7.
我不貼相關的照片或影片,但哈瑪斯這次濫殺和綁架大量平民(包含遊客)
還把人(屍體?)剝光遊街,完全是恐怖主義
哈瑪斯的行動可能是想破壞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漸趨緩和的關係
所以也沒在怕以色列報復,甚至就是想看以色列大肆報復
然後再道德綁架左膠和伊斯蘭世界來支持自己
只能說巴勒斯坦的武裝作戰從黑色九月以來真的毫無長進,就只會亂砍平民
--
Above all, we must realize that no arsenal or no weapon in the arsenals of
the world is so formidable as the will and moral courage of free men and
women. ~ Ronald Reagan, 01/20/198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86.254.12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96822059.A.61D.html
其實以色列直到贖罪日戰爭的時候才獲得美國的大量支持
而且當年對手阿拉伯聯軍是接受蘇聯的支持,這是很公平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