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 1949-2019
9月2日「花園裡有一顆雞蛋」的短文發表後,除了人民日報、央視等等眾多國家級媒體強烈反應之外,數萬的大陸讀者翻牆過來閱讀、怒罵,我才發現,雖然海峽隔絕,臉書禁止,這個「個人小客廳」裡所寫的字,大陸讀者其實是可以看見的。兩萬多條留言,90%來自翻牆的讀者,語言粗暴者不少。
沒有關係,粗暴往往是因為不了解,而不了解往往是製造出來的——牆的目的,就是使人看不見,使人無知,使人粗暴。
十月一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七十年前,飽受戰爭和天災蹂躪的中國宣告重新出發。這一天,幾億人將臉龐轉向清晨的陽光,夢想一個休養生息、民安樂利的未來。
在習先生升任總書記提出「中國夢」這個願景口號之前兩年,2010年8月1日,我在北京大學演講,主題就是「中國夢」。
那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和中國大陸讀者面對面的溝通。當天,到我踏上講台前十分鐘,主辦方南方週末和我自己都還不知道會不會被現場通知:演講取消。甚至在極其緊張、恐懼的氛圍裡,踏上了講台,演講開始了,我也都準備隨時突然斷了電。
那是十年前了。此後不曾再有那樣溝通的機會。
演講後來整理出逐字稿,在廣州南方週末和台北聯合報同步發表。南週版本有一點點刪減,已經極其不易。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週年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把這篇講稿找出來,讓願意思考的讀者在這樣一個意義深沈的日子裡,做一點深沉安靜的、獨立的思考。
讀了講稿你也許還是憤怒的,或者更憤怒,沒關係,憤怒之餘,沈靜片刻,想一想很多事情的「為什麼」,那麼你的初心,就越過牆了。
——————————————————
文明的力量
—從鄉愁到美麗島
編按
二○一○年八月一日,龍應台應邀於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發表演說,現場擠進滿座一千八百名聽眾。
主辦方一直擔心演講會被臨時取消,但結果順利舉行;演講內容談及「美麗島事件」等敏感議題卻未遭官方封殺,深具意義。
在「中國夢」裡長大
第一次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裡還有中國夢啊?」
可是沉靜下來思索,一九五二年生在台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裡長大的,我的第一個中國夢是什麼呢?
我們上幼稚園時,就已經穿著軍人的制服、帶著木製的步槍去殺「共匪」了,口裡唱著歌。當年所有的孩子都會唱的那首歌,叫做〈反攻大陸去〉:(播放歌曲)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
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
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
這不是一種「中國夢」嗎?這個夢其實持續了滿久,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圖騰,也被人們真誠地相信。
倉皇的五○年代進入六○年代,「中國夢」持續地深化。余光中那首〈鄉愁四韻〉傳頌一時:(播放歌曲)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一九四九年,近兩百萬人突然之間被殘酷的內戰連根拔起,丟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甚至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海島上。在戰火中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到了島上的人,思鄉之情刻骨銘心,也是無比真誠的。那份對中華故土的魂牽夢縈,不是「中國夢」嗎?
我們都是名為「弘毅」的孩子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面,有一個基座,墊著你、支撐著你,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麼?台灣所有的小學,你一進校門當頭就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進入教室,簡樸的教室裡面,牆壁上也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萬的「格言」裡找出那個最基本的價值的基座,大概就是這四個字。
小的時候台灣跟大陸一樣,四周都是標語,只是內容跟大陸的標語不一樣。最常見到的就是小學裡對孩子的解釋: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
義,正正當當的行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別。
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上了初中,會讀文言文了,另一番解釋就來了: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子.牧民篇》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 —顧炎武
「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這些價值在我們小小的心靈有極深的烙印。
二○○六年,上百萬的「紅衫軍」包圍總統府要求陳水扁下台,台北的夜空飄著大氣球,一個一個氣球上面分別寫著大字:「禮」「義」「廉」「恥」。我到廣場上去,抬頭乍見這四個字,感覺好像是全台灣的人到這廣場上來開小學同學會了。看著那四個字,每個人心領神會,心中清晰知道,這個社會在乎的是什麼。
除了價值基座,還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我們年紀非常小,可是被教導得志氣非常大,小小年紀就已經被灌輸要把自己看成「士」,十歲的孩子都覺得自己將來就是那個「士」。「士」,是幹什麼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級的國文老師叫林弘毅,數學老師叫陳弘毅。同時期大陸很多孩子可能叫「愛國」、「衛東」,我們有很多孩子叫「弘毅」。我們都是要「弘毅」的。
對自己要期許為「士」,對國家,態度就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這是蔣介石的名言,我們要背誦。十一、二歲的孩子背誦這樣的句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挺可怕的,就是要你為國家去死。
然而在「國家」之上,還有一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
對那麼小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期待,氣魄大得有點嚇人。饒有深意的是,雖然說以國家至上,但是事實上張載所說的是,在「國家」之上還有「天地」,還有「生民」,它其實又修正了國家至上的秩序,因為「天地」跟「生民」比國家還大。
十四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國語》,《國語》是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了,其中一篇讓我心裡很震動: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
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國語.周語上》
最後一句,簡單幾個字,卻雷霆萬鈞,給十四歲的我,深深的震撼。
就是這個價值系統,形成一個強固的基座,撐起一個「中華大夢」。
低頭看見腳下的泥土
這個中國夢在七○年代出現了質變。
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台灣人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變成了孤兒。可是,最壞的還沒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正式斷交,這個「中」指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台美斷交,中美建交。長期被視為「保護傘」的美國撤了,給台灣人非常大的震撼,覺得風雨飄搖,這個島是不是快沉了。在一種被整個世界拋棄了而強敵當前的恐懼之下,救亡圖存的情感反而更強烈,也就在這個背景下,原來那個中國夢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強化了,因為危機感帶來更深更強的、要求團結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陸人很熟悉的〈龍的傳人〉,是在那樣悲憤傷感的背景下寫成的。這首歌人人傳唱,但是一九八三年,創作者「投匪」了,歌,在台灣就被禁掉了,反而在大陸傳唱起來,情境一變,歌的意涵又有了轉換。
你們是否知道余光中〈鄉愁〉詩裡所說的「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我們從小長大,那個「中國夢」的形狀,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地圖,包含外蒙古,正是海棠葉的形狀。習慣這樣的圖騰,開始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前面好幾年,我都還有種奇怪的錯覺,以為,哎呀,這中國地圖是不是畫錯了?
七○年代整個國際情勢改變,台灣的「中國夢」開始有分歧。對於一部分人而言,那個「海棠」中國夢還虔誠地持續著,可是對於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樣了。
夢,跟著身邊眼前的現實,是會變化的。一九四九年被連根拔起丟到海島上的一些人,我的父母輩,這時已經在台灣生活了三十年,孩子也生在台灣了—這海島曾是自己的「異鄉」卻是孩子的「故鄉」了,隨著時間推移,無形之中對腳下所踩的土地產生了具體而實在的情感。所以,你們熟悉余光中寫的那首〈鄉愁〉,卻可能不會知道他在一九七二年的時候創作了另外一首詩,詩歌禮讚的,是台灣南部屏東海邊一個小鎮,叫枋寮:
車過枋寮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
雨落在屏東肥肥的田裡
從此地到山麓
一大幅平原舉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
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
想牧神,多毛又多鬚
在哪一株甘蔗下午睡
余先生這首詩,有「中國夢」轉換的象徵意義。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有一首我稱之為「里程碑」的歌,叫〈美麗島〉。
一位淡江大學的年輕人,李雙澤,跟很多台灣年輕人一樣,七○年代發現台灣不能代表中國,而且逐漸被國際推到邊緣,在危機感和孤獨感中,年輕人開始質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從小被教要愛長江、愛黃河、歌頌長城的偉大—那都是我眼睛沒見過,腳板沒踩過的土地,而我住在淡水河邊,怎麼就從來不唱淡水河,怎麼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村子裡頭小山小河的名字?台灣也不是沒有大江大海呀?
青年人開始推動「唱我們的歌」,開始自己寫歌。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是不是該看看腳下踩的泥土是什麼樣?他寫了〈美麗島〉,改編自一首詩,一下子就流行起來,大家都喜歡唱。
〈美麗島〉真的是代表了從中國夢慢慢地轉型到「站在這片泥土上看見什麼、想什麼」的「台灣夢」里程碑:(播放歌曲)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蓽路藍縷 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一九七五年,我二十三歲,到美國去讀書,每天泡在圖書館裡,從早上八點到半夜踩著雪光回到家,除了功課之外就有機會去讀一些中國近代史的書,第一次讀到國共內戰的部分,第一次知道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對共產黨員的殺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麼多都是被黨和國家機器所操縱的謊言,這是一個很大的震撼。十年之後寫了《野火集》,去「腐蝕」那個謊言。
一九七九年,我個人的「中國夢」也起了質變。在中國夢籠罩的台灣,我們是講「祖籍」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問,龍應台你是哪裡人,我理所當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這麼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幾十年,到一九七九年,中國大陸開放了,我終於在紐約生平第一次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這個樸實人剛剛從湖南出來,
一口濃重的湖南腔。有人衝著他問「你是哪裡人」,他就說「我是湖南人」,問話者接著就回頭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就愣住了。
我不會說湖南話,沒有去過湖南,對湖南一無所知,老鄉站在面前,我登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這一輩子的那個「中國夢」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兒了,這是一九七九年一個非常大的震撼—原來啊,我是台灣人。
一起作夢,一起上課
從海棠葉的大中國夢慢慢過渡到台灣人腳踩著泥土的小小台灣夢,人民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開始問「我是誰」。八○年代後,台灣兩千多萬人走向了轉型,自我感覺就是越來越小,什麼事情都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做。所以,台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八○年代的民主大課。這個民主課程上得有夠辛苦。
〈美麗島〉這首歌,在一九七九變成黨外異議人士的雜誌名字,集結反對勢力。
當年十二月十日,政府對反對者的大逮捕行動開始,接著是大審判。面臨巨大的挑戰,國民黨決定審判公開,這是審判庭上的一張照片。(播映照片)
你們認得其中任何一個人嗎?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瀟灑的,是施明德,他被判處無期徒刑。施明德右手邊的女子是陳菊,今天的高雄市長,左手邊是呂秀蓮,卸任的副總統。
我想用這張圖片來表達八○年代台灣人慢慢地腳踩泥土重建夢想和希望的過程。
如果把過去的發展切出一個三十年的時間切片來看,剛好看到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圖裡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叛亂犯,包括施明德、呂秀蓮、陳菊等等;第二種是英雄,在那個恐怖的時代,敢為這些政治犯辯護的律師,包括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等;第三類是掌權者,當時的總統是蔣經國,新聞局長是宋楚瑜。
從這些名字你就看出,在三十年的切片裡,政治犯上台變成了掌權者,掌權者下台變成了反對者,而當時得盡掌聲以及人們殷殷期待的,以道德作為註冊商標的那些英雄們變成了什麼?其中一部分人變成了道德徹底破產的貪汙嫌疑犯。
這個轉變夠不夠大?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切膚痛苦的過程,你或許對台灣民主的所謂「亂」會有新的理解。
它所有的「亂」,在我個人眼中看來,都是民主的必修課;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麼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所以,容許我這樣說:台灣民主的「亂」,不是亂,它是必上的課。
表面上台灣被撕裂得很嚴重,但不要被這個表面騙了。回到基座上的價值觀來看,從前的中國夢慢慢被拋棄了,逐漸發展為台灣的小夢,然後一起上非常艱辛、痛苦的民主課,然而台灣不管是藍是綠,其實有一個非常結實的共識,比如說:
國家是會說謊的,
掌權者是會腐敗的,
反對者會墮落,
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
資本也可能產生一樣的壓迫。
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這是大多數台灣人的共識。你所看到的爭議、吵架,立法院撕頭髮丟茶杯打架,其實都是站在這個基礎上的。這個基礎,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
誰在乎「血濃於水」?
回到今天中國夢的主題,可能有很多台灣人會跳起來說:中國不是我的夢,我的夢裡沒有中國。
但是,你如果問龍應台有沒有中國夢,我會先問你,那個中國夢的「中國」指的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國家」或「政府」,「國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過就是個管理組織,對不起,我對「國家」沒有夢,「政府」是會說謊的。但如果你說的「中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這個社會,我怎麼會沒有夢呢?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台灣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我怎會沒有中國夢呢?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分子,這,才是我在乎的。
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我的父親十五歲那年,用一根扁擔、兩個竹簍走到湖南衡山的火車站前買蔬菜,準備挑回山上。剛巧國民黨在招憲兵學生隊,這個少年當下就做了決定:他放下扁擔就跟著軍隊走了。
我的父親在一九一九年出生,二○○四年,我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離一生的遊子回鄉。
在家祭時,我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淒切的輓歌。一直忍者眼淚的我,那時再也忍不住了。
楚國鄉音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父親一輩子是怎麼被迫脫離了他自己的文化,過著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一直到捧著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我才深切地感覺到這個七十年之後以骨灰回來的少年經歷了怎樣的中國近代史。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長大的母親,是如何地一生懷念那條清澈見魚的江水。
因為開闊包容,所以柔韌長遠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
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一九八五年我寫《野火集》,一九八六年一月,《野火集》在風聲鶴唳中出版。
一九八六年八月,離開台灣前夕,做了一場臨別演講,是「野火」時期唯一的一次。演講在害怕隨時「斷電」的氣氛中進行。今天,二○一○年八月一日,在北京大學,我想朗讀一九八六年那篇演講的最後一段,與大陸的讀者分享:
「在臨別的今天晚上,你或許要問我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夢想?
有。
今天晚上站在這裡說話,我心裡懷著深深的恐懼,恐懼今晚的言詞帶來什麼後果,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裡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將來會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那是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的台灣。
—————————————————
簡體:http://www.infzm.com/content/48505
繁體:http://blog.sina.com.tw/alexchuit/article.php?pbgid=99354&entryid=594875&
全文收在《傾聽》,印刻出版。
圖:湖南——父親的故鄉,LYT攝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秋生、香港人、香港醫生律師都是淪落人。2019年4月15日法國聖母院大火,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演變成六四,改變香港人命運。貿易戰拖著大陸經濟步伐,大陸失業數字上升社會便動盪,習近平只有再出三面紅旗。醫療費用將會分流病患,民主黨、民建聯夾擊醫務委員會,欲取回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審批權。修訂逃...
「五年祭目的」的推薦目錄:
五年祭目的 在 侯漢廷 Facebook 八卦
慎重追遠,至誠致敬。
邀祭軒轅黃帝,為人民祈福。
傷亡祈福,但得有更具體作為,
當前社會輿論,並不會讓台灣更好。
社群媒體上某些人呈現集體反智。
相信恐怖攻擊、人為破壞、
背後是大陸陰謀、掩蓋民進黨政績...。
如斯文章,竟能有千次分享、眾人贊同。
究其因,上該言論的目的,是立場現行,
為了「幫政府卸責」,
於是怪包商、怪神秘力量、扯陰謀論,
不用動腦、沒有專業、缺乏研究,
卻又能裝得與眾不同、高深莫測,
實在是弱智裝智慧的最佳詮釋。
更看不慣的,是側翼蟑螂,
扛著「救災優先不能批政府」大旗,
四處出征,國民黨、時代力量、民眾黨
無公職的人都被批判,
評論兩句都不行?
救災不能監督執政黨,
那批判在野黨有利於救災?
八仙塵爆,民進黨要求國民黨負責,
民進黨痛批朱立倫不道歉,
綠媒更點名馬英九不負責,
錢櫃大火,一群人嚷嚷北市府要負責,
然後台鐵事故,這群人又不要執政黨負責
反而開始幫執政黨卸責,
卸責給環團、恐怖攻擊、人為破壞
台鐵刻意帶風向、卸責給監造包商
最後發現承包商是民進黨前黨代表,
(擔任黨代表期間)在蔡英文任內
五年內拿19個標案,
卻15筆違規,尚因圍標造假被判刑,
台鐵卻依然讓他承包,
當中有無貓膩不能監督?不能批判?
在野黨小小黨員意見評論,
整個黨都被出征要求道歉,
執政黨黨代表爽拿標案發大財工程頻出包
然後綠媒噤聲、側翼閉嘴、視而不見,
這不是雙重標準的問題了
是沒有良心是非的問題。
全是執政黨好棒好辛苦,不准評論;
於是,邊坡監測預警系統究竟好了沒?
不要問;
台鐵工會揭露「外車入侵」是常態,
為何不設防護網?也不要問;
各種工程標案給了誰?有顏色無公安?
還是不要問!
台北錢櫃大火事件後,
北市府透過制度、設備來改善,
避免下次同樣憾事發生。
因為議員會監督、市府自己也願意努力。
但中央呢?普悠瑪的檢討報告拖兩年,
發現50項缺失,台鐵說尊重,
民進黨的立委有全力監督?
交通部有說明逐項改善?
救災優先不等於縱容卸責!
抱有「幫執政黨卸責」、
動輒「先批判在野黨」,
台灣不會更好。
五年祭目的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八卦
【愛花蓮要選魏嘉賢 洪主席:魏嘉賢當選是花蓮市民的福氣】
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今日上午前往花蓮市明廉國小參加「一○五年度花蓮市國富里部落豐年祭大會」,致詞時表示,有的人在選舉時才說自己關心地方,但魏嘉賢不一樣,年紀輕輕就從基層做起,高工畢業就考上大學醫事科,也通過一連串的國家考試,在地方為大家服務,因此魏嘉賢關心地方的教育文化、年輕朋友與地方建設,在他擔任議員期間大家也都看的見,不是到選舉時才開支票,魏嘉賢早就在實踐,也持續進行服務花蓮縣民當中,若這次魏嘉賢順利能當選花蓮市長,那大家就更「福氣啦」!
洪主席出席「根努夷豐年祭」,在頭目的帶領下和大家一起跳舞。洪主席提到,魏嘉賢的外曾祖父林桂興創立高砂棒球隊,是最早打敗日本的棒球隊,所以魏嘉賢喜愛運動,喜愛運動的人身體健康、身心健康,做花蓮市長當然是最洽當、最好的人選。
花蓮市長補選,國民黨將傾「洪荒之力」爭取勝選,國民黨非常認真看待這場選舉,花蓮本來就是一個藍大於綠的地方,非常遺憾在上次大選中輸掉立委席次,也是給國民黨的一個警訊,讓國民黨瞭解支持的民眾與力量對國民黨的失望與期許,必須把人民對國民黨的信心找回來,國民黨也會加倍努力付出,讓大家知道國民黨會再站起來。
五年祭目的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黃秋生、香港人、香港醫生律師都是淪落人。2019年4月15日法國聖母院大火,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演變成六四,改變香港人命運。貿易戰拖著大陸經濟步伐,大陸失業數字上升社會便動盪,習近平只有再出三面紅旗。醫療費用將會分流病患,民主黨、民建聯夾擊醫務委員會,欲取回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審批權。修訂逃犯條例能把香港人送上大陸法庭,無人幸免。同是天涯淪落人,我聞琵琶已嘆息,談談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完整文字版將會在節目後上載至易經講堂網頁)
#貿易戰 #上山下鄉 #黃秋生 #淪落人 #逃犯條例 #雨傘運動 #暨南醫生 #文革再現 #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白居易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下午5:00
老天有祂說故事的方法。
黃秋生憑《淪落人》奪得今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他沒有全力以赴,因為不需要;他半臂奪獎,在今日華人演員中,他的演繹深度,已是拔劍四顧心茫然……
而且,雨傘之後,黃秋生本來就是名副其實的淪落人。
但他自雨傘之後,五年無工開了,無人敢cast他,因為北風呼呼,他像發瘟一樣,無人敢碰。
他一蚊不收,拍下這套本土小成本製作《淪落人》,技驚四座。
他得獎感言,沒有什麼埋怨,只是遺憾母親未能見到這一幕。
這是千古哀歌:
望兒終有日,道我見無年。
渺渺音猶在,悠悠歲幾遷。
果然宮錦服,來祭墓門煙……
這個獎,這個時刻,老天別有深意。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佔中九子判刑在即,鍾耀華說得對,法庭審訊的,不是九名被告,是每一個曾經參與這場運動的人。
「大家點樣同警察對峙?點樣抵禦警察的襲擊?
「當928那晚上,大家衝到金鐘,那種緊張心情,對香港的關心,同朋友間的失聯?
「怎樣在每天日常生活中,花時間走到現場?怎樣冒著生活壓力,都堅持繼續參與運動?」
北京千里追魂,對九子冷嘲熱諷的香港人沒有得到獎賞,因為修訂《逃犯條例》殺到,七百萬香港人,失去香港獨立司法制度的保障,反共的,親共的,契弟的,無一倖免。
民主黨、民建聯夾擊醫務委員會,要取回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的審批權。
北京不耐煩了。
香港各行各業,都由大陸人大陸資金進駐,股市樓市都由人民幣頂住,只升不跌。銀行、物流、零售、通訊、地下錢莊、釣魚機賭檔……都由大陸人營運,為什麼只有醫生律師行業,大陸人碰不得?
《逃犯條例》通過後,大陸要的人,全部交回大陸法庭審訊,香港律師專注做樓宇買賣好了,大狀就做踢契。很快亦會開放給大陸律師行,始終他們對中國國情,較鍾國斌熟,況且,以後客戶都是大陸人。
他們的終極目標,大陸有權有勢的人看香港醫生,香港人看暨南大學畢業的醫生。醫療費用會將病患分流。
廣州暨南大學為這一天已經準備了十幾年,他們覺得最辱華的,是九七前英國醫生都可以免試在香港執業,九七後大陸醫生卻要給香港刁難?
香港醫生這條防線守了二十二年,應該守不住了。
這時候,習近平搞新上山下鄉,三年內,一千萬人去農村。
習近平要與毛澤東、鄧小平鼎足而三。
但他沒有戰功,沒有政績,對內有敵對山頭壓力,對下沒有改善民生的具體措施。
毛澤東令中國人民站起來,鄧小平令中國人民富起來,但習近平為中國人民做了什麼?
一無戰功,二無政績,習只有一本老毛秘笈,先將身邊有機會的挑戰者,用反貪反腐的藉口打殘,政治局內不得再有強人。復刻老毛的經濟政策,一帶一路的本質就是大躍進,新上山下鄉,就是文革的延續。
康熙十三歲即位,十六歲執政,要真的掌控江山,做了兩件大事。
內除鰲拜,外平吳三桂。鰲拜是顧命大臣,是一大山頭,拿下不可能的勢力才顯權威,逼吳三桂作反,才立下戰功。做完這兩大事,才能有康熙六十年的皇朝。
習近平一直朝這方向走,但解放軍不濟,他無法對外用兵。
美國用貿易戰拖著他的經濟步伐,失業數字會上升,大陸社會失業人口一多便會動盪。這時候習近平只有再祭出三面紅旗。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出自唐詩人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
今日下午5:00pm, 在這裡和大家談談淪落人、琵琵行。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五年祭目的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三排瑤寨位於廣東清遠連南縣城南部11公里,風光綺麗的三排山脈半山腰上,它是一個集中反映排瑤族源歷史、文化藝術、生活習俗、居住建築、服飾特色、民間歌舞、體育娛樂等民族風情最為豐富、最為全面的旅遊景區。從縣城出發驅車盤山而上,沿路綠樹成蔭、山景如畫,不時還能見到穿著傳統民族服裝的瑤胞在趕路。三排瑤寨建在一個高坡上,一排接一排的房屋依山勢逐級而上。寨內有小禮堂,瑤胞會為到來的客人表演瑤族歌舞。寨中還有一個長達2米多的腰形長鼓,鼓聲非常洪亮。瑤寨對面是一個大山谷,谷中群峰突兀,尤如千軍萬馬,面對山谷時有站在司令臺上點兵閱將的感覺,所以這個景點的名稱叫“萬山朝王”。這裏有可供遊客參觀的瑤族傳統蒸釀酒坊,遊客可品嘗到濃香的瑤族米酒,有民間工藝品製作工廠,有古樸別緻的民居—吊腳樓,有淩空高掛、宛如蛛網縱橫交錯的瑤族"自來水管"—竹排水管,有古老的土法榨油場—榨油坊,有色彩斑斕的瑤族服飾及精巧的瑤族婦女刺繡展覽,有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及各種各樣的體育娛樂活動,還有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古董、滋補藥品、特產以及富有瑤族特色旅遊紀念品可供選購。
連南瑤族自治縣盤古王文化園位於連南縣三江鎮,用地面積為138畝。園內共四個項目:民族歌舞篝火晚會;盤古王殿;盤古王文化園展覽館及排瑤文化村。盤王古廟處於黃家沖與六聯水的交彙之處,最早建於1300多年前,現在所見是數年前重修的,廟的四面高山環拱,山上是沿山坡疊建而上的一排排瑤寨(又稱“瑤排”),環繞在盤王廟的四周。瑤胞們經常來盤王廟祭祖,每隔三五年,還要組織較大規模的“耍歌堂”活動來祭神。盤王古廟前有一株百年樹齡的相思樹,枝繁葉茂,常年掛滿相思豆。瑤胞將該樹上的紅豆視為神物,將它們撿回家中放在神位前供奉,以避邪求安。
五年祭目的 在 排灣族祭典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八卦
Discovery頻道全新節目《台灣部落寶藏》預計將於2016年第1季正式在全亞洲首播,讓國際觀眾共同感動更多 ... 屏東縣排灣族古樓部落Maljeveq(五年祭) -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 <看更多>
五年祭目的 在 古樓部落五年祭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古樓部落五年祭是台灣屏東縣來義鄉古樓部落「maljeveq」當地排灣族的重要祭典之一,每五年舉辦一次,目的在於迎請祖靈與神靈降臨,庇蔭部落風調雨順、家族興旺。 ... <看更多>
五年祭目的 在 排灣族古樓迎祖靈五年祭紀錄片7分鐘- YouTube 的八卦
屏東來義鄉排灣族古樓 五年祭 校外文化採集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單位:臺北市部落大學執行單位:台北市部落大學鏡頭裡的原世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