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返校」更恐怖的真實臺灣】
臺灣以戒嚴時期為背景的電影「返校」上映了,有人說劇情太誇張、電影都是假的,是這樣嗎?
許多人不知道,在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遠比劇中描述的情節更為恐怖,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
甚至有檢舉他人沒收財產*還可以分紅(贓)*的條例:
「懲治叛亂條例」(1949/5/24通過)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1950/5/23通過),
再加上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1953/8/18通過)
這些條款的實施,每當有人被覬覦財產陷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施水環,當時因有人追求貌美的她,好友丁窈窕警告該人素行不良,結果就遭到檢舉為匪諜,無端牽連了許多人。
施水環入獄時寫給母親的家書提到:「媽媽您不要煩惱,我們期待辦事清明的法官,給無辜的我們澄清這次遭遇的災難。我們是個善良的老百姓,我們的一輩子是不敢做違背政府的法令的事。」。最後好友丁窈窕帶著年幼的孩子一同入獄,於1956年7月24日,被通知特別接見時,當著瘋狂哭喊的孩子面被硬生生拖往刑場槍決,施水環也被槍決。而這不過是白色恐怖時期受害案例的冰山一角。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許多此類令人心碎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08499038256
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這就是許多依然活在過去的人心目中「清廉愛民」、「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蔣經國,帶來的「社會一片祥和」時代。
#看返校該知道的時空背景
延伸閱讀: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http://bdp-taiwan.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6.html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t&s=id=%22RF10006698543%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arch_opt2_search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0669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堅離地球 · 沈旭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屆美國大選出現不少爭議,特朗普確診更增添變數,不少中國評論、或香港深藍評論都借題發揮,說這反映西方制度的失敗,和中國相比是「優勝劣敗」,然後就是類似「政黨惡鬥、人民當災」的論述,卻毫不理會美國為甚麼要產生這樣複雜的制度。自然更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文精神。 讓我們重溫一些101課堂的common se...
互相監視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八卦
【比「返校」更恐怖的真實臺灣】
臺灣以戒嚴時期為背景的電影「返校」上映了,有人說劇情太誇張、電影都是假的,是這樣嗎?
許多人不知道,在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遠比劇中描述的情節更為恐怖,告密者、檢舉者無所不在。在強力推行保密防諜的時空背景下,學校強制教唱《檢防歌》:「檢舉大匪諜,有功又有錢,獎金真正多,銀元有六千。你不檢舉他,他要把你害,匪諜最可恨,檢舉莫留情。」,許多人為了利益、為了自保、或與他人有恩怨而向當權者檢舉,許多人認為只要「安份守己」不要過問世事,就會天下太平。卻不知在那個時空下,無所不在的告密者,隨時都可能讓你莫名長期坐牢或含冤喪命。
甚至有檢舉他人沒收財產*還可以分紅(贓)*的條例:
「懲治叛亂條例」(1949/5/24通過)
「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1950/5/23通過),
再加上強制設置兩人以上保證人互相監視連坐出事可處死的法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舉辦聯保辦法」(1953/8/18通過)
這些條款的實施,每當有人被覬覦財產陷害,背後往往就是至少兩個保證人跟著遭殃。整個臺灣成為了猜忌、懷疑、陷害與謀財害命之島,不知多少人因此入獄甚至被處決。
圖為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施水環,當時因有人追求貌美的她,好友丁窈窕警告該人素行不良,結果就遭到檢舉為匪諜,無端牽連了許多人。
施水環入獄時寫給母親的家書提到:「媽媽您不要煩惱,我們期待辦事清明的法官,給無辜的我們澄清這次遭遇的災難。我們是個善良的老百姓,我們的一輩子是不敢做違背政府的法令的事。」。最後好友丁窈窕帶著年幼的孩子一同入獄,於1956年7月24日,被通知特別接見時,當著瘋狂哭喊的孩子面被硬生生拖往刑場槍決,施水環也被槍決。而這不過是白色恐怖時期受害案例的冰山一角。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記錄了許多此類令人心碎的故事,誠心推薦每一個臺灣人都該閱讀: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08499038256
以下引述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蔣介石自從1950年代開始,就已經不太管事了 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蔣經國其實就是實際統治者。在他統治的近三十多年間,也正好是臺灣政治最恐佈的時期。根據官方宣布的數字,從 1949 到 1987 年間,臺灣總共有29404名政治犯。而根據他的左右手、軍中政戰系統的長年負責人王昇的估計,這近三萬名政治犯中約有百分之十五(四千多人)遭到槍斃。」
這就是許多依然活在過去的人心目中「清廉愛民」、「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蔣經國,帶來的「社會一片祥和」時代。
#看返校該知道的時空背景
延伸閱讀:
您所不知道的白色恐怖時代-「抓匪諜,賺大錢」的產業鏈:
http://bdp-taiwan.blogspot.tw/2016/03/blog-post_6.html
吳乃德老師《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
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
-\-\
本文同步刊載於
http://www.twmemory.org/?p=10669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互相監視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 極左思潮、文革社會的恐怖,正是這類事件。在中國社科院任教多年的香港社工周佩怡,因為在微信發佈了這條短評,被學生篤灰,就這樣因為「發表不當言論」被即時解僱。簡單幾句話,反映了幾件事情:
1. 學生舉報老師獲得鼓勵,並成為互相監視機制一部份
2. 私人社交媒體說話也沒有自由,足以成為被解僱理由
3. 純粹抒發個人意見地評論時事,沒有煽動、沒有粗口,也是「不當言論」,足以上綱上線
4. 理應捍衛言論自由的學術單位,對保護員工噤若寒蟬
5. 香港人這身份成了在中國工作的原罪,不當護旗手,動輒就被舉報港獨
這些現象,不正是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某正在主理的「港式文革」?
互相監視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評價
本屆美國大選出現不少爭議,特朗普確診更增添變數,不少中國評論、或香港深藍評論都借題發揮,說這反映西方制度的失敗,和中國相比是「優勝劣敗」,然後就是類似「政黨惡鬥、人民當災」的論述,卻毫不理會美國為甚麼要產生這樣複雜的制度。自然更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文精神。
讓我們重溫一些101課堂的common sense。美國憲法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分權、互相制衡。由於人性必然存在自私基因,都會喜歡maximize自己利益,這也延伸到任何企業、部門、廣義的既得利益集團,所以無論人有多麼崇高的理念,也需要有效的check and balance。
這不單是狹義的三權分立,而是廣義的system management,就像設計一部機器、或一個電競遊戲,如何在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能得到制衡。假如一切是「三權合作」,沒有任何制衡,對掌權者自然無比efficient,想點就點。但無權者又如何?掌權集團內部的其他意見又如何?
基於這些假設,早在二百多年前,美國國父們設計了一個非常複雜的體制,去確保舉國都在無時無刻得到有效制衡,而不是依靠特務國安互相監視,確保人民能同時呼吸自由空氣。美國大選,就是這樣的產品,讓我們理解以下九個細節:
⏺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2319574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imonshe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https://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9hMxrJk0Ak/hqdefault.jpg)
互相監視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DUEBg3yXTg/hqdefault.jpg)
互相監視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疫情KTV」vs.「德國遛狗令」。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德國遛狗令」獲得66.4%的票數。這次因為臉書的投票系統怪怪的,只好改成Google表單,我知道現在「配票」正夯,我們絕對沒有配票,也沒有做票喔~我自己是投KTV啦,沒有人做票做到自己的選項輸掉的好嗎?
德國政府日前宣布,他們打算針對《犬隻條款》(Hundeverordnung),導入新的法規命令,未來將要求狗主人們「每天遛狗至少2次、每次1小時」,也不准將狗狗孤零零關在家裡一整天、或者長時間以繩索限制牠們的自由,理由是「狗狗不是人類的大玩偶」。德國的官員解釋說,狗狗是德國第二受歡迎的寵物,大約有20%的家庭都有養狗,可是很多寵物狗的需求卻沒有完全被滿足,所以他們就希望制定法規改善狗權,不過目前法案還有很多細節不確定,預計明年才會有後續動作。
任何對動物友善的草案,都是立意良善啦,但德國民眾好像不怎麼買帳,還被很多人批評!在德國是有正反兩面的看法,正面意見是覺得,「本來就該多溜狗,兩次根本不夠!」但也有飼主認為「政府管太多」,難道連遛狗都不能相信自己的國民責任心嗎?不過最多的質疑還是,當局要怎麼樣確保法令被落實,並且讓違規的人被懲處?狗狗又不會說話,狗主人也不可能自己跑去自首啊,難道要靠鄰居彼此互相監視舉報嗎?而且有很多動物專家也說,遛狗的需求還是要根據每隻狗狗的健康狀況做調整,另外有些身障或是健康條件沒那麼好的老弱飼主、長輩之類的,可能照顧自己都很辛苦了,更別提要天天遛狗,所以法案就被很多人批評不切實際。
其實德國街頭的浪浪特別少,尤其路上幾乎看不到流浪狗,因為在德國養狗必須交「狗稅」(Hundesteuer)、上強制險並且注射辨明寵物身分的電子晶片,此外,依照德國的《養狗法》(Hundegesetz)以及各聯邦州的規定,飼養大型犬或特定犬種之前,飼主還必須通過理論測驗取得飼養執照,考試題目包括如何照顧犬隻、醫學常識、法律常識等。例如柏林就規定飼養「危險犬種」的飼主,必須通過這項考試,而從2013年7月起,下薩克森州的所有飼主都必須考取執照才能養狗。條件這麼嚴格,當然就會嚇跑一些「一時興起」的人,而且你經過重重考驗、花了大把鈔票,好不容易苦盡甘來跟毛孩在一起之後,當然也會很珍惜,而晶片也能讓走失的狗狗較容易被找回來。如果飼主違法被關,或者因病入院,他們飼養的寵物也會由地方當局交由收容中心代為照顧。
其實德國會對養寵物設下重重關卡,就是希望能藉此讓「不是真心」的民眾打退堂鼓,這也非常值得我們借鏡。最後還是要呼籲,請盡量以認養代替購買,而且不管養什麼寵物,都要做好照顧牠們一輩子的決心,千萬不要玩膩了就丟喔!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YB9iJJ41ZA/hqdefault.jpg)
互相監視 在 監視器畫面問題 - Mobile01 的八卦
最近家中裝了八支監視器,其中兩隻若同時插上DVR則會造成互相干擾,如下影片,但如果拔掉其中一隻另一隻則正常,請問有可能是甚麼問題造成以下問題? ... <看更多>
互相監視 在 [討論] 互相監控的情侶有好下場的嗎? - 看板Boy-Girl 的八卦
長期以來的疑問
從智慧手機流行以後,很多人不安全感加重,會開始互相監控:互相監控定位、手機密碼、對話記錄隨時都要給看等等…都是說要防偷吃防亂來。
問題是,再怎麼監控,每次都看得到:發現男友的位置停在汽車旅館…發現男友在家去給驚喜結果居然只有手機在家偷跑去找小三 對,只看到失敗的故事,沒聽過這樣可以長久的~
結果是讓某部分人更沒有安全感更變成控制狂更嚴厲的管…慘…
難道沒有這種情人最後成功結婚然後繼續互相監控的故事嗎?倒是想聽聽看…會有成功案例嗎?如果不能長久…那幹嘛這麼病態啊?
是說我看到結婚的真的都沒有在管這種事的…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有勇有謀打砲王;
有勇無謀手槍王;
無勇有謀嘴砲王;
無勇無謀宅男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42.2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640971310.A.2F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