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創業的時候,有一間蛋糕店很紅,一天可以賣好幾千個蛋糕。
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很自豪的告訴記者,自己奉行的哲學,就是東西一定要便宜!
那時他的蛋糕,六寸不到200元。
幾年之後,售價漲了一倍,然後整個團隊被撤換(包括老闆自己)。
上個星期我有提到,不建議小公司玩價格戰。
並不是說打著低價策略不會成功,而是相對來講,成功率比較低。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
1. 我自己的經驗
2. 看到其它人,低價策略的下場
3. 西蒙顧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全球各大企業的訂價策略(例如保時捷、德國鐵路),經過幾十年的統計後,得出這樣的結論:高價策略成功的比例要比低價策略成功的比例高。
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先從低價策略要付出的代價來談起。
兩間公司,假設名字分別是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模一樣的產品,而郝便怡想把價格訂得比鋼鋼好低,能砍的地方只有幾個,我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幾個點,廣告、設計、流程效率等等那些比較複雜的先不提:
1. 原料
2. 人事
3. 房租
4. 利潤
第一個,原料:
做低價的大公司能成功,很多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把原物料壓到最低,因為進貨量超級大。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IKEA的真相》這本書,裡面說了為什麼他們有能力做這麼便宜,除了進貨量大,他們甚至買下森林、伐木場!
一般中小企業,進貨量根本比不上大企業,更不用說買下森林這種事,用價格戰能玩嗎?
當然如果供應商是你老爸,那你就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料。
第二個,人事:
想要價格低、CP值高,靠著壓榨員工薪水、體力,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但我非常不建議這種方法,一來是因為違法,再來是不可能持久,流動率必然高,然後員工一定會報復你。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你有能力讓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其它公司提高好幾倍,就能節省一點開銷。
就算如此,產品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便宜多少,因為高效率的員工,待遇一定要比較好,再來,很多中小企業老闆並不知道如何讓員工產生高效率,這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房租:
就算房子是你自己的,不用付房租,而對手的房租一個月3萬元,這樣你的產品可以省多少錢?
假設一個月賣出3000個產品,那你平均一個產品成本也只能比對手少10元!
更何況,房子是自己的這種好事,普通人不用想了。
再者,租金較貴的房子,通常有它的廣告效果,或是便利效果在,對於業績有幫助(至於幫助多大又要另外計算了),並不一定房租便宜就是好。
第四個,利潤:
“我少賺一點,客人就會多,這樣就划算了。”
有一些小公司,會這樣跟顧客講,但是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開發票、壓榨員工到極限、用很爛的原料,才有可能做到低價!
今天最好是這些公司照規矩來,有開發票、有勞健保、有加班費、有特休,還有辦法維持低價,除非他們有上面所提的那些本事:效率高、流程優化到最好、談判能力強,拿到最便宜原料;或是下面將要提的,真的犧牲淨利。
少數幾個我認識的經營者,他不壓榨員工,他壓榨自己的健康,來讓自己的產品維持低價。
我家旁邊有一個賣湯包的老先生,一個湯包跟女孩子的拳頭一樣大,只賣10元。
只有自己一個人,做得半死。
你會想要用自己的健康,來玩低價戰爭嗎?
我自己的朋友就是用健康作為玩低價戰的代價,把自己操得半死,產品cp值爆表,然後三十多歲過勞猝死。
最後,有一些業者,是真的犧牲利潤,來得到低價。
值不值得,這裡來算算看:
一樣這兩間公司,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樣的東西。
假設一個產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淨利45元,但郝便怡想要比鋼鋼好便宜,所以需要犧牲淨利。
要比鋼鋼好便宜多少錢,消費者才會有感?消費者才會願意多走五分鐘的路,來買你這個便宜幾塊錢的東西?
這個答案根據不同產業,會不一樣。
假設便宜15元,消費者才有感,售價435,你的淨利剩下30元。
原本的淨利是10%,本來一個月賣1000個產品的情況下,45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45000淨利
砍價之後,30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30000淨利
現在,降了價之後,需要多吸引幾個客人,才能讓淨利回到45000?
45000/30=1500,需要賣1500個!
只便宜了區區15元,你就需要額外多賣500個產品,才能跟之前成績一樣。
西蒙顧和公司就說,許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售價只便宜了一點點,銷售量就需要提高這麼多。
業績要提升這麼多,你知道難度有多高嗎?
而且就算提高到1500,只是讓你獲利成績跟之前一樣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大部份的情況是,降價之後,業績並沒有從1000成長到1500。
原因有很多,例如價格降得不夠沒有感覺、別間公司的客人有忠誠度,比較信任他們、大家不願意省15元,多走5~10分鐘的路(這就是為什麼7-11東西貴,還是賣得好)等等。
降價衝量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各項開銷也會增加,例如請的員工需要更多。
危險的地方,就是當碰到淡季、各種危機時,龐大的人事費用就是龐大的風險,沒生意做時,薪水還是要照付!
只賣1000個產品時,需要2個員工,碰到淡季頂多賠2個員工的薪水。
降價之後賣1500個產品才能維持同樣獲利,但需要請3個員工,淡季一到就是賠3個員工的薪水。
然後用犧牲淨利的方式來玩低價,對手也很容易模仿。如果你是因為有能力,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對手可能模仿不來,但只是犧牲淨利,對手一定可以學。
對手低,你再更低,然後對手再更低,最後會有什麼下場?
還有一件要說的,那就是要玩價格戰,初期的建置成本很可能大過你的想像。
例如你需要有自動化機器,才能節省流程、人事費用,而機器至少都是百萬千萬起跳。
還有以蛋糕為例子,兩百元的六寸蛋糕,和一千元的六寸蛋糕,所花的製作時間根本一模一樣,差別只在原料。
(有一些千元蛋糕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裝飾,製作時間就不同了,但這屬於另一種情況,他們將價值放在外觀,但是我這裡的外觀很樸素,價值是在食材本身)
兩百元的六寸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獲利,做大量,初期就要聘請一堆人,風險能說不高嗎?
這是為什麼我選擇高品質的蛋糕做為定位,一開始我只有一個人在做,如果我六寸蛋糕只賣200元,做到死都賺不到錢,而且200元只能用很爛的原料,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總結來說,低價策略是會成功的,但是低價策略成功背後所需要的技術、財力,往往被忽略。
我偏好的方式,是提供最高的價值給客戶,不是讓人單純只因為低價而光顧。
-------------------------------
填寫email,加入創業行銷會員:goo.gl/1JhcuZ
(填了email之後,我會不定期寄送行銷和創業相關的知識,也有一篇關於如何徵到好員工的篩網系統教學,第一層的訣竅重點也會寄給你;還有裡面所提到的金額範例,是台幣。)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20404中天省健保巧門多不足兩千免繳補充保費 影片網址→http://youtu.be/v82ydtPa9-s 那一天我跟我爸、大伯、堂哥、大嫂、阿嬤一起去掃墓,結果在半山腰,乃瑜打電話給我,要我生一個包租婆給她,一時情急,找了我媽媽出馬嚕~~~那位陳太太包租婆就是我媽媽啦!大家覺得她...
二代健保租金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八卦
我剛創業的時候,有一間蛋糕店很紅,一天可以賣好幾千個蛋糕。
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很自豪的告訴記者,自己奉行的哲學,就是東西一定要便宜!
那時他的蛋糕,六寸不到200元。
幾年之後,售價漲了一倍,然後整個團隊被撤換(包括老闆自己)。
上個星期我有提到,不建議小公司玩價格戰。
並不是說打著低價策略不會成功,而是相對來講,成功率比較低。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
1. 我自己的經驗
2. 看到其它人,低價策略的下場
3. 西蒙顧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全球各大企業的訂價策略(例如保時捷、德國鐵路),經過幾十年的統計後,得出這樣的結論:高價策略成功的比例要比低價策略成功的比例高。
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先從低價策略要付出的代價來談起。
兩間公司,假設名字分別是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模一樣的產品,而郝便怡想把價格訂得比鋼鋼好低,能砍的地方只有幾個,我列出大家最熟悉的幾個點,廣告、設計、流程效率等等那些比較複雜的先不提:
1. 原料
2. 人事
3. 房租
4. 利潤
第一個,原料:
做低價的大公司能成功,很多是因為他們有能力把原物料壓到最低,因為進貨量超級大。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IKEA的真相》這本書,裡面說了為什麼他們有能力做這麼便宜,除了進貨量大,他們甚至買下森林、伐木場!
一般中小企業,進貨量根本比不上大企業,更不用說買下森林這種事,用價格戰能玩嗎?
當然如果供應商是你老爸,那你就可以拿到最便宜的原料。
第二個,人事:
想要價格低、CP值高,靠著壓榨員工薪水、體力,也是其中一個方法。
但我非常不建議這種方法,一來是因為違法,再來是不可能持久,流動率必然高,然後員工一定會報復你。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你有能力讓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其它公司提高好幾倍,就能節省一點開銷。
就算如此,產品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便宜多少,因為高效率的員工,待遇一定要比較好,再來,很多中小企業老闆並不知道如何讓員工產生高效率,這是專門的學問。
第三個,房租:
就算房子是你自己的,不用付房租,而對手的房租一個月3萬元,這樣你的產品可以省多少錢?
假設一個月賣出3000個產品,那你平均一個產品成本也只能比對手少10元!
更何況,房子是自己的這種好事,普通人不用想了。
再者,租金較貴的房子,通常有它的廣告效果,或是便利效果在,對於業績有幫助(至於幫助多大又要另外計算了),並不一定房租便宜就是好。
第四個,利潤:
“我少賺一點,客人就會多,這樣就划算了。”
有一些小公司,會這樣跟顧客講,但是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開發票、壓榨員工到極限、用很爛的原料,才有可能做到低價!
今天最好是這些公司照規矩來,有開發票、有勞健保、有加班費、有特休,還有辦法維持低價,除非他們有上面所提的那些本事:效率高、流程優化到最好、談判能力強,拿到最便宜原料;或是下面將要提的,真的犧牲淨利。
少數幾個我認識的經營者,他不壓榨員工,他壓榨自己的健康,來讓自己的產品維持低價。
我家旁邊有一個賣湯包的老先生,一個湯包跟女孩子的拳頭一樣大,只賣10元。
只有自己一個人,做得半死。
你會想要用自己的健康,來玩低價戰爭嗎?
我自己的朋友就是用健康作為玩低價戰的代價,把自己操得半死,產品cp值爆表,然後三十多歲過勞猝死。
最後,有一些業者,是真的犧牲利潤,來得到低價。
值不值得,這裡來算算看:
一樣這兩間公司,郝便怡、鋼鋼好,賣一樣的東西。
假設一個產品450元,淨利率10%,也就是淨利45元,但郝便怡想要比鋼鋼好便宜,所以需要犧牲淨利。
要比鋼鋼好便宜多少錢,消費者才會有感?消費者才會願意多走五分鐘的路,來買你這個便宜幾塊錢的東西?
這個答案根據不同產業,會不一樣。
假設便宜15元,消費者才有感,售價435,你的淨利剩下30元。
原本的淨利是10%,本來一個月賣1000個產品的情況下,45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45000淨利
砍價之後,30 (一個產品淨利)*1000個產品=30000淨利
現在,降了價之後,需要多吸引幾個客人,才能讓淨利回到45000?
45000/30=1500,需要賣1500個!
只便宜了區區15元,你就需要額外多賣500個產品,才能跟之前成績一樣。
西蒙顧和公司就說,許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售價只便宜了一點點,銷售量就需要提高這麼多。
業績要提升這麼多,你知道難度有多高嗎?
而且就算提高到1500,只是讓你獲利成績跟之前一樣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裡,大部份的情況是,降價之後,業績並沒有從1000成長到1500。
原因有很多,例如價格降得不夠沒有感覺、別間公司的客人有忠誠度,比較信任他們、大家不願意省15元,多走5~10分鐘的路(這就是為什麼7-11東西貴,還是賣得好)等等。
降價衝量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各項開銷也會增加,例如請的員工需要更多。
危險的地方,就是當碰到淡季、各種危機時,龐大的人事費用就是龐大的風險,沒生意做時,薪水還是要照付!
只賣1000個產品時,需要2個員工,碰到淡季頂多賠2個員工的薪水。
降價之後賣1500個產品才能維持同樣獲利,但需要請3個員工,淡季一到就是賠3個員工的薪水。
然後用犧牲淨利的方式來玩低價,對手也很容易模仿。如果你是因為有能力,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對手可能模仿不來,但只是犧牲淨利,對手一定可以學。
對手低,你再更低,然後對手再更低,最後會有什麼下場?
還有一件要說的,那就是要玩價格戰,初期的建置成本很可能大過你的想像。
例如你需要有自動化機器,才能節省流程、人事費用,而機器至少都是百萬千萬起跳。
還有以蛋糕為例子,兩百元的六寸蛋糕,和一千元的六寸蛋糕,所花的製作時間根本一模一樣,差別只在原料。
(有一些千元蛋糕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裝飾,製作時間就不同了,但這屬於另一種情況,他們將價值放在外觀,但是我這裡的外觀很樸素,價值是在食材本身)
兩百元的六寸蛋糕需要做大量才有獲利,做大量,初期就要聘請一堆人,風險能說不高嗎?
這是為什麼我選擇高品質的蛋糕做為定位,一開始我只有一個人在做,如果我六寸蛋糕只賣200元,做到死都賺不到錢,而且200元只能用很爛的原料,這是我不能接受的事。
總結來說,低價策略是會成功的,但是低價策略成功背後所需要的技術、財力,往往被忽略。
我偏好的方式,是提供最高的價值給客戶,不是讓人單純只因為低價而光顧。
-\-\-\-\-\-\-\-\-\-\-\-\-\-\-\-\-\-\-\-\-\-\-\-\-\-\-\-\-\-\-
填寫email,加入創業行銷會員:goo.gl/1JhcuZ
(填了email之後,我會不定期寄送行銷和創業相關的知識,也有一篇關於如何徵到好員工的篩網系統教學,第一層的訣竅重點也會寄給你;還有裡面所提到的金額範例,是台幣。)
二代健保租金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八卦
《大企業家,別成了台灣的「掠奪者」》
昨天520總統就職,總統特別提到台灣年輕人的「低薪」問題。今天崴爺想用「企業主」的角度來聊一聊這個題目。
這陣子公司正好在找新員工,為了多瞭解應徵者,所以都會親自面試,除了「基本題庫」,崴爺會花更多的時間和面試者閒聊。
【第一位面試者:22歲/大學畢業的新鮮人】
(與父母同住)
崴爺:你們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待遇大概是多少?
新鮮人:聽學長、姐說,他們大概的薪資23K~24K,好一點的大約在26K。
崴爺:那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呢?
新鮮人:(猶豫了一下)我希望可以到26K
【第二位面試者:28歲/轉職者(原在輪胎廠擔任行政助理)】
(南部來台北工作)
崴爺:前一份工作離職的原因?
轉職者:原本我是負責行政助理的工作,但這兩年還必須常態性的到倉庫幫忙搬輪胎,每個輪胎都非常重,我有點無法負荷….(應徵者是女生)
崴爺: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
新鮮人:我的理想是28K
崴爺脫離新鮮人時代有點久遠,所以我把公司最資淺的同仁找來問問:(他去年剛畢業,在崴爺公司7個月)
租屋費:9,000元
伙食費:400元/天 一個月大約12,000元
交通費:50元/天 一個約大約1500元
基本開銷:9,000元+12,000元+1,500元=22,500元
(崴爺剛畢業的年代,薪資也是24K,但租金伙食的成本,只有現在的2/3不到)
在台北,一個離家租屋工作的年輕人,光是基本的生活開銷就已經要22K,如果薪資只有24K在扣完勞健保,根本沒有多餘的可運用收入!(手機通話費呢?社交費呢?治裝費呢?孝親費呢?)
聽到一位年輕朋友說,他大學剛畢業,應徵到了「統O集團」的工作,薪資25K、但必須自備筆電上班;一個新鮮人還沒收入,還有助學貸款要還、就必須先花兩、三萬買電腦?!但為了進大企業,他還是咬著牙開了這筆…
還記得創業前崴爺曾應徵過一家營收不錯的外商公司,我也順利通過面試,結果人資主管和崴爺說:你的條件經歷真的不錯、也很符合公司的需求,但依照公司的給薪條件,這個職位的月薪上限只能到三萬元…
(WTF,既然都覺得是人才、卻只肯付奴才的錢!)
崴爺很佩服台灣許多大企業家前輩的成就,也把他們視為學習的榜樣;當「大企業家們」搭到產業趨勢和經濟政策的順風車,累積了極大的財富和資源後,真的不該把「獲利」放在第一位,而是更該關心員工的薪資和生活品質。
如果企業的獲利能力,是靠「低薪資」、「增加員工工時」而產生,那真的一點都不厲害。
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搶劫」。
台灣年輕人薪資低,是一個很嚴重的「國家問題」:
*財富集中在財團 → 造成貧富不均、
*民間消費力變低 → 小產業、小創業家難生存、
*低薪資 → 人才外流
這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雖然崴爺的公司很迷你,員工才12位,但卻從來沒在follow「24K」的潛規則,在崴爺的小公司裡,大學應屆畢業的新鮮人,兩個月試用薪就是28K,過了兩個月試用期就是底薪30K,每年固定加薪;雖然沒有特別厲害,但崴爺覺得公司不會因為多了這些薪資而被影響,反而可以讓年輕人有更好的工作品質、生活品質。
崴爺知道很多新一代的企業家也正在努力改善這樣的環境,崴爺就相當佩服「486先生」的給薪理念。
身家百億、營收獲利創新高,這種成就真的沒有什麼好驕傲和佩服,能從資源「掠奪者」變成「分享者」,這才夠屌!
PS
那個誰誰誰,別再指責台灣年輕人只有「小確幸」了,畢竟你不懂甚麼是24K的日子,也不懂再怎麼努力,也看不到未來的無力感。
#我是崴爺 #486先生
二代健保租金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20404中天省健保巧門多不足兩千免繳補充保費
影片網址→http://youtu.be/v82ydtPa9-s
那一天我跟我爸、大伯、堂哥、大嫂、阿嬤一起去掃墓,結果在半山腰,乃瑜打電話給我,要我生一個包租婆給她,一時情急,找了我媽媽出馬嚕~~~那位陳太太包租婆就是我媽媽啦!大家覺得她上相嗎?
以下是新聞報導......↓
2012-04-04李鴻杰、陳乃瑜/台北報導
人來人往的夜市,黃金店面一位難求,也讓包租公/包租婆收錢收的樂開懷,不過二代健保上路後,可能連租金收入都要被扣健保費。
陳太太(陳泰源的媽媽)表示:會擔心說因此健保費被漲價,我們就會考慮說不要租給知名餐飲集團,只考慮租給個人承租的。
怕被多收錢,以後包租婆可能也要慎選房客,因為房子租給個人沒差,如果租給公司行號,就要多繳補充保費。
連醫師都有省保費的方式,受雇的醫生出席演講,擔任顧問的額外收入,也要被課健保費,如果個人開業就不用。
中山醫院醫師李世明表示:為什麼我要被扣,他不用被扣?總是少一個,迴避一個,找一個平衡點嘛!能少繳,盡量少繳一點啊!
很多醫院醫師就會選擇自行開業,再用診所名義申報所得。
打工作過去薪水可能是月領,現在可能改成每星期、甚至每天,一次領不要超過2000塊就不會被扣健保費。
另外一般民眾也有省保費小撇步!
如果你的業外收入在2000塊以上,就要被扣2%的健保費,不過只有1999元,雖然少了1塊錢,但是卻可以現省40塊,想要規避健保費,也可以把錢存在不同的銀行,只要不超過1000萬,就不用繳(補充保費)。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保費課徵巧門多,甚至可能出現相同年收入卻要繳不同保費,也難怪民眾質疑這樣真的公平嗎?
新聞網址→http://www.ctitv.com.tw/news_video_c16v77798.html
部落格網址→ 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49023506

二代健保租金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評價
121227中天 降二代健保費? 房東月租金改日收租
影片網址→http://youtu.be/CGQz7yg5bYc
感謝記者 陳詩童 的採訪,ㄟ~~~我阿母上電視了ㄟ!大家覺得她漂亮嗎?奇怪?我媽媽明明就是包租婆,怎麼變成房客的老闆娘在幫忙端送豆花呢?XD
以下是新聞報導......↓
饒河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面,不是美食就是流行服飾,店家們忙著準備開張,迎接夜晚的逛街人潮,這裡的店家租金都不便宜,3萬到15萬不等,即將上路的健保新制,打擊到的,就是等著收租金的包租公、包租婆。
房東 陳太太:因為我們的店面出租,二代健保實施後,每個月會多出1500元的費用。
以這位房東太太為例,現在每個月保費只要1603元,健保新制上路後,原本可以少繳81元,但是她有一個店面租金8萬元,一個月要多繳1600元,一加一減,一個月反而要多付1519元。一年還得要多繳1萬8千多,這筆費用不少,讓房東太太很無奈,不排除將出租金額分成30份,以日租方式收取房租,減少支出多出來的健保費用。
房東 陳太太:目前我在跟理財專員正在討論這一塊(多出保費)有什麼比較省錢的方法。
二代健保實施,因為多了補充保費,繳費金額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不少房東考慮將多出來的健保費加在租金裡。
房東 陳太太:目前就是舊的契約還沒到期前,我們是不考慮(增加租金)。
記者問:那如果新的契約呢?(續約)
房東 陳太太:新的契約我們當然就要考慮了。
只是費用如果由承租商家或房客來負擔,到時候房租恐怕增加跟著喊漲,最後傷的還是消費者的荷包。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59203620

二代健保租金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二代健保租金 在 租金扣繳及二代健保相關問題 - 三民公證(07)313-1234 的相關結果
答:只有符合「房東是自然人,租給房客作營業使用(開公司、商號、行號、執行業務等),月租金“達” 2萬元」,即應繳納「2.1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如「房東 ... ... <看更多>
二代健保租金 在 設立時要跟房東談好的事~租金扣繳及二代健保 - 濬宇會計師 ... 的相關結果
2021-07-04 設立時要跟房東談好的事~租金扣繳及二代健保. 小宇設立公司,且小宇公司的營業地是跟葉媽媽承租而來,阿濬會計師特別提醒小宇要跟葉媽媽 溝通好,扣繳及二 ... ... <看更多>
二代健保租金 在 約定由扣費義務人負擔租金之健保補充保險費 - 衛生福利部中央 ... 的相關結果
(二)因租金收入補充保險費費基係依據所得稅法認定,爰參照前揭規定意旨,租賃雙方約定由扣費義務人代出租人負擔之補充保險費、扣繳稅款及房地稅金皆屬租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