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傷痕】他每次看症,都驚心動魄,內心不好受:又一個被打至傷痕纍纍,什麼時候才完?
但看症一刻,他心軟口硬,「你的手腕針灸後,不要動,不要再出去(抗爭),不然你不要回來,我不會再醫你。」
有些求診者說擔心浪費義診的資源,他破口大罵:「你們這些最有需要的人不來使用,才是浪費!」
「我看見他們這麼痛苦,只能用這種形象,讓他們得到安慰和支持。 」他說。
二十三歲的細牛醫,自問並不堅強,只是這場運動使他快速成長,染一頭金毛,稚氣不再,「醫得愈多病人,就愈不開心。」
早陣子,他被朋友「夾」去看精神科醫生,確診患有中度憂鬱症⋯⋯
全文:https://bit.ly/31Ql6qe
#忠醫(前名國難忠醫)
#義診 #細牛醫 #林鄭都係咁 #抗爭時代
- - -
延伸閱讀:
我們這一代的新舊傷疤:在宿舍目睹學生上吊 是自殺也是社會謀殺
http://bit.ly/2VaxDmO
尋找另一個家的故事:遇上無家可歸的抗爭男孩 彷彿重遇當年的自己
http://bit.ly/39JK0ub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每日必讀 TG: 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IG: bit.ly/2TORYuE
YouTube: bit.ly/2klNzmB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
亂世傷痕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八卦
【#家庭戰爭】黃太本來有一個熱鬧的家,四個子女各自成家,兒孫滿堂。去年一場運動,讓他們心裏長出裂痕。每周一聚的飯桌上,開始上演一幕幕「藍絲媽媽大戰八個黃絲仔女媳婦女婿」的戲碼,更爆發移民逃港潮。
母親不明白為什麼子女會變得偏激:「你出來搞事,受傷是必然,你擲石頭,我揮棍,兩敗俱傷。正如一家人鬧交,也一定有人傷心。」兒子也有很多地方想不透:「點解她寧願聽街邊豬肉佬講,聽游水的師奶講,都唔肯聽自己親生仔女的話?」
全文:http://bit.ly/2WCpJ6w
- - -
延伸閱讀:
兩父子的相離相合:父親被遺棄街頭後 我們與家的距離
http://bit.ly/2U9ehxD
血緣等於感情?前線少女離家出走 找個不用躲藏的家
http://bit.ly/2JdLCRD
系列專題《沒有硝煙的家庭戰爭》
https://bit.ly/3aaSgUR
- - -
#明周封面 #家庭關係 #抗爭時代 #亂世傷痕 #移民
◢ 緊貼明周文化 ◣
每日必讀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亂世傷痕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八卦
【#亂世傷痕】這年間去悼念會,哀悼的不僅是年輕生命的殞落,還有整個世代如墮深淵的無力感。二十三歲的她,曾目睹女學生企圖自殺,也耳聞太多不明不白的死傷。
試探地問,「傷」好了沒?她幽幽地道,傷口還未癒合,又不斷爬出新傷痕,而舊患一直潰爛。社會撕裂,家裏嘈吵,生活帶刺,想逃避,於是放假也躲進宿舍裏。這裏救了許多苟延殘喘的人,但這樣的一個避風港,在幾個月前淪為「兇案」現場。
「你看到她自殺那刻,只是一個動作,一個瞬間,但你看不到她怎樣被這個社會謀殺。」
當城裏的人將命運緊扣在一起,一個人流淌的血淚,或會蛀蝕另一個靈魂,或會激起另一個人對生命意義的反思。而那柔軟肉身的體溫,像刺青,終將烙印在她的軀體。
全文:http://bit.ly/2VaxDmO
#抗爭時代 #創傷 #生死 #自殺 #悼念
- - -
延伸閱讀:
旁觀病人的痛苦 細牛醫:「能醫卻不能自醫。」
https://bit.ly/31Ql6qe
尋找另一個家的故事:遇上無家可歸的抗爭男孩 彷彿重遇當年的自己
http://bit.ly/39JK0ub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每日必讀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亂世傷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_Tlcyo-8k/hqdefault.jpg)
亂世傷痕 在 [ 雷]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八卦
我看完“亂世傷痕”,真的很佩服英國的BBC媒體, 可以把印度獨立的這段歷史真相公諸於世! 並不怕醜化英國政府… 這雖然是個嚴肅的歷史事件, 然而影片卻從輕鬆的角度出發 ... ... <看更多>
亂世傷痕 在 [討論]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字幕翻譯問題- 看板movie 的八卦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秘密》這部電影感覺很少人看,畢竟是印度電影,又是歷史電影
,也沒有台灣人熟悉的明星。不過我覺得把印巴分家前後的歷史呈現得還滿清晰的。
既然是歷史片,片中就會出現許多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組織。片商的字幕在這方面沒弄好
。
該片字幕的翻譯採取「歸化」策略,把許多人名弄成中式的,例如蒙巴頓翻成「蒙總督」
,前任韋維爾翻成「韋總督」;男女主角名為「阿吉」「阿莉」,男主角旁遮普省人,省
稱為「旁省」;總督府有個「辜經理」,還有個我不認識的官員叫「席公爵」,等等。
我並不喜歡這種處理方式,很像我們父母年輕時的翻譯風格。大家都知道印度和英國是外
國,早就有聽到長名字的心理準備,把他們隨意地「歸化」,反而很突兀。
如果說上面這些還只是不同翻譯風格的選擇問題,那麼該片字幕最嚴重的問題是翻錯了兩
個最關鍵的譯名:印度獨立領袖尼赫魯被翻成「奈努」,害我差點認不出來。而甘地和尼
赫魯領導的政黨「國大黨」,英文是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Congress,在片中
變成了「國會」,也讓我差點反應不過來,印度還沒獨立怎麼就有了國會?
其他還有兩個錯誤,一個是巴基斯坦國父「真納」被翻成「金納」,不過他本來就沒那麼
有名,翻錯也情有可原;還有一處「孟買」(Bombay)被翻成「孟加拉」。
如果有人看這部片時,因為譯名的問題而沒和自己所知道的歷史連結上,那還滿可惜的。
希望DVD版本可以修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64.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2743876.A.F2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