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Boy!
放一張去年在台灣的照片!因為小子昨晚說他好想念台灣!八、九月,我也將啟程飛台灣去完成一些已簽約的工作~
小子:媽咪我怕妳得新冠狀病毒,我跟你去保護你。
我:媽咪有打疫苗,你那麼小,目前暫時還沒有疫苗打,今年先不飛了比較安全好嗎?乖乖
小子:可是我覺得妳打的疫苗好像沒有什麼效果,不要飛比較好,不然為什麼妳還在乾咳?
我:⋯Errrr那是因為我胃食道逆流還沒完全好
我知道他只是捨不得要和我分開,我又何嘗不是⋯😭但我還是把他當大人,好好的讓他理解,這個疫情,全世界好多人都很辛苦甚至失業,大人還能有工作是好事,都要好好珍惜,我們要一起堅強的面對和共渡這個必需分隔兩地的過渡期。
之後我們深深的擁抱❤️
他都聽懂了,他真的長大了
我8/13就要滿六歲的男孩
你將會更獨立勇敢💪👍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封面圖片來源: http://daddypoppy.pixnet.net/blog/post/217881132-%E5%92%B3%E5%97%BD%E4%B8%8D%E4%B8%80%E5%AE%9A%E8%A6%81%E5%90%83%E9%A6%AC%E4%B8%8A%E5%90%83%E6...
乾咳是什麼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台灣目前手頭上有七百多萬劑疫苗,但實際施打的只有三百餘萬劑,原因很簡單,「要保留給第二劑」。
大家覺得,七百萬劑疫苗,是要給350萬人打兩劑,還是先給七百萬人打一劑?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同島一命、先打一劑」,呼籲政府先建立最大程度的族群保護力
陳文茜也呼應:「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陳時中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微解封」,連鄭文燦、陳其邁都打臉嗎?
因為現在真正有工作力與消費力的族群,絕大多數打不到疫苗,那麼就算開放內用、電影院、健身房,沒有疫苗的消費者,敢上門嗎?
長輩抵抗力低,當然應該要先打疫苗,但社會各行各業要能正常運轉,也少不了疫苗。70歲,已經退休的父母打兩劑,結果需要上班的40歲子女染疫了,那不如父母與子女各打一劑,這才是對整個家庭,整個社會最有利的。
當然,根本之道還是疫苗,因為疫苗不夠,才有這種「弱弱相殘」的無奈。現在永齡、台積電好不容易跟上海復星簽約,但是交易要執行「還受制於疫苗在當地的使用獲批、捐贈完成等條件」,民進黨,不要再卡疫苗了!
陳文茜呼籲全文
《一人先打一劑,建科學防疫網》
這是一則新聞,標題如下:50歲女,醫院群聚感染病逝 。
仔細閲讀,她們其實是兩個女性:依據指揮中心措詞,「確診死亡案例有40多歲女性,本身慢性病史,有洗腎、癌症及糖尿病,6月6日發燒咳嗽,6月11日到醫院採檢確診新冠,6月13日住院後,X光發現右側肺炎,後續肺炎惡化於6月17日住加護病房,出現呼吸衰竭需使用呼吸器,住院三週後,病況惡化於7月5日過世。」
「另外一例5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史,五月底骨折住院,因醫院群聚確診案例,6月11日乾咳三天後篩檢確診陽性,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於7月3日過世。」
他們的死亡日都在七月七日。一個奇特的日子,生命停了。
死亡的原因在醫學上很自然。
她40,已經百病叢生,癌症患者,免疫低下,曾經洗腎,糖尿病。一染上病毒,在美英加拿大,這樣的人不論年齡都叫Vulnerable Patient ,台灣稱為重大傷病患者,她一旦感染病毒,走出醫院的機會本來就不多。
她才50,骨折,只好在醫院緊急開刀,住院期間醫院院內感染,她不幸被感染了,折騰了快一個月,還是走了。
她們是7/7日病例通報中九例之二,累計死亡數字715中第714. 715。
如果以近日全球新冠死亡人數已超越400萬人 ,印度死亡人數已經超越英美占26% ,巴西死亡人數占18%。台灣的715人,實在微不足道。
這兩個不幸女孩,只是未來歷史中統計數字中的最小零頭。
不過看待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角度,極為恐怖。你看到一個跳樓的人,不攔住他:你見到一個躺在地上因車禍血流滿身的人,不送他去醫院。你喃喃自語,這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人誕生,有人死亡:衆生眾相各有其命運。
他們只是大流行期間兩起生命消逝的故事嗎?
冷眼看待,走過。
有錯嗎?
真的正確嗎?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台灣政府多一點人道,少一點特權「立法」,得癌症的重大傷病患者可以先施打疫苗,即使感染,可能不會成重症,可能免於一死。
如果政策多一點合理性,凡疫情期間,被迫必須住院者皆先打一劑疫苗,而不是醫院美食街工作人員「依規」可以打疫苗,病患卻不能打。那個50歲的骨折病人,七月七日死亡者,可能早已經康復出院。
她們不是2。她們代表台灣打不到一劑疫苗的許多人,皆有可能的風險。
英國在今年初疫苗生產不足時,由傳染病學團隊建議,每個人皆先打一劑,建立防護網。加拿大後來跟進,新加坡也是所有年齡層皆施打一劑疫苗之後,再回頭打高齡第二針。
許多目前已經輪到第二針的人,可能相當憤怒我的主張,他們會有被剝奪感。好像人生最後一哩就要拿到安全錦標,我卻鼓吹:交出第二劑。
但這不只是愛心捨得,而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根據牛津大學及美國33個醫護中心調查:不論是mRNA或是AZ,第一劑即可達到80%-70%防護力。而且AZ一劑免疫力的持續力可以一直不變,維持甚至長達48個禮拜,等於一年。
所有疫苗第二劑的效力,通常只會提高免疫力10-15%,比第一劑弱很多,副作用大,意義有,但它不是關鍵。
關鍵是第一針。
台灣現在買的,捐贈的,全部到貨合起來約621萬劑。台灣要達到群體免疫,若堅持一開始即打醫療人員外,排序先的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兩劑一輪都需要打滿,這些疫苗只能打300萬人左右。
未來若加上民間慷慨且慈恩的捐贈BNT(1500萬),從天而降全交貨的泰國生產剩餘的AZ(約923萬劑),COVAX(約剩440萬劑),Moderna (約剩430萬劑),我們年底居然全部到貨3400萬劑,一個人堅持打兩劑,也只夠1700萬人可以施打。約5歲以上人口500萬人,一劑疫苗也無法接種。
他們不只是被疫苗政策遺棄的人,也會成為台灣防疫的破口,以及經濟很難恢復正常運作的核心因素。
何況疫苗姍姍來遲,這樣的如神算盤,可能根本不會出現。
我們必須在有限疫苗內,做最科學、最有效率、最能保護大多數人的防疫戰略。
這不需什麼大膽的實驗,其他國家的狀況,早已指引方向:當疫苗不足時,一人一劑,先建立防疫網。當人們知道自己的防疫保護能力仍有20%缺口,繼續戴口罩,但也同時心安自己已經可以免於重症或是死亡。
疫苗快速的往70歲以下施打,60、 50、 40、 30、 20、 12歲⋯⋯一人一劑,每個人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多帶口罩,多洗手:社會就可以中度運作,菜市場、夜市、各行各業,⋯⋯慢慢恢復。疫情之下沒有收入的人,終於可以喘口氣,求一條生路。
當疫情與窮困綁在一起時,那些可以打得到疫苗的老人以為把自己保護好了,事實上是Delta病毒年輕人感染力非常強,老人的兩針BNT,遇到Delta病毒也只有64%防護力(以色列最新數據)。
這樣的老人,上不了市場,去不了醫院,當然更無法在餐廳好好吃一頓。
搶先打第二劑的思維,也當然和打不到疫苗的青壯年直接衝突。
你活了,他們卻得死。
或許你會覺得不買足夠疫苗是領導人一意孤行的大錯誤,但批評心靈木頭人本來浪費時間,也救不了人。
疫苗不足,逼青壯者、年輕人當敢死隊,這樣的老者,自己多打一針,免疫力増加了10%。
但剩下的88%沒有打疫苗的人,將成為風險破口。他們一旦感染Delta,你本來盤算心安的兩劑Moderna 94%,瞬間掉到64%。
年輕人在變種病毒之下,感染了也會死。國家無視,他們可以換政權,但老一輩完全獨善其身的疫苗思考,會使年輕人寒心。
憤怒之餘,他們的反社會、反老一輩的情緒,不會隨疫情消失。而他們還在上班,在打拚,他們的積蓄那麼有限⋯⋯一場疫情,剝奪了他們的一切:也赤裸了人性的自私。
一人一劑,同島一命。
等年底或明年初,疫苗更多了,回頭打老人(麻煩依年齡順序,指揮中心滾動一下自己,把正常的國家滾回來,還給我們)。
否則,台灣只會危機四伏,同島皆半條命。
乾咳是什麼 在 林柏昇 KID Facebook 八卦
各位!謝謝大家關心我~
那這樣的話~我們一起來響應一個活動好了好不好~
藍唇是什麼?
肺動脈高壓是一個心血管病變的疾病;當肺動脈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越來越沉重,最後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人通常初期有漸進性的倦怠、容易疲累、呼吸喘、運動耐受力降低,之後可能有不明原因的乾咳、心絞痛、昏厥;患者長期因缺氧問題,嘴唇、肢端會有泛藍現象,因此也稱為「藍嘴唇」。我們也設計了一個好記的口訣「喘(活動時呼吸困難)、咳(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希望能更容易記憶。
這是一個天生型的罕見疾病,如果沒有及早治療,三年內就可能會死亡。因此需要進行衛教來引起大眾關注,以免耽誤治療時間。而這疾病好發於中壯年女性,多為家庭的主要支柱,但發病後因病情嚴重,無法繼續工作,讓經濟也隨之陷入困境。
現在開始!
上傳一張有藍唇圖像的自拍/照片(ex: 實際塗藍色唇彩、PS或手機APP修圖),並標註「#ActForBlue」或「#關愛藍唇」上傳至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一張照片將會由贊助廠商捐贈10元給肺動脈高壓的相關病友團體。
活動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ctforblue
乾咳是什麼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評價
封面圖片來源: http://daddypoppy.pixnet.net/blog/post/217881132-%E5%92%B3%E5%97%BD%E4%B8%8D%E4%B8%80%E5%AE%9A%E8%A6%81%E5%90%83%E9%A6%AC%E4%B8%8A%E5%90%83%E6%AD%A2%E5%92%B3%E8%97%A5~
本影片僅供教育用途
[為何感冒後 #咳嗽 總好得特別慢?]
幾乎所有人都有感冒的經驗
但為何每次覺得感冒好得差不多時
喉嚨的癢感及異物感仍然很明顯
且一咳常拖超過2周以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起來看看吧!
#本周二番外篇
參考資料:
1. 張健淵醫師-惱人的感冒後咳嗽
http://goo.gl/tn7VPz
2. 蔡立泰醫師-為什麼有時感冒好了 卻一直咳不停?
http://goo.gl/XTRu0I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WJx4SVv1jc/hqdefault.jpg)
乾咳是什麼 在 球球Mika Youtube 的評價
最近疫情真的很嚴重,請大家乖乖待在家看影片就好❤️
這是統測前一天的聊天直播精華w
真的不要在關台前斗內啦!
這是什麼惡趣味嗎( ˘・з・)
還是很感謝觀眾斗內,
約好的雷姆睡衣已經拍完了唷!
我們一起期待吧✨
-
病毒相關資料複習:
新型冠狀病毒 發病之潛伏期為 1 至 14 天(多數為 5 至 6 天)
確診病人發病前 2 天即可能具傳染力
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
官方介紹: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vleOMKqwuEbIMgqaTeXG8A
乖乖待在家、減少外出次數與時間(集中採購)、減少在外用餐、外出不要隨意揉眼(眼口鼻)、回家務必先消毒。
全國在 5/19 已經到了三級警戒,全國標準一致。
三級警戒部分,民眾外出時須全程配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除維生、秩序維持、必要性服務、醫療及公務所需外,其餘營業及公共場所皆強制關閉;營業及公共場域落實戴口罩及維持社交距離;工作場所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餐飲場所若無法落實防疫規定,應採外帶方式。
另包括展覽場、戲影院、體育館、展演場(音樂廳、博物館等)、活動中心、室內泳池、遊樂園等;以及社區大學、K書中心、圖書館、科教館等教育場所等皆須關閉。
官方指引:https://www.cdc.gov.tw/File/Get/kEqk5dBJjLUFnC3G2fgY0w
-
用新台幣支持球球(*゚∀゚*)
加入「可遇不可球」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Tg9DVdsK6ECR8qLt7qbJA/join
是球球的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3046877
-
也可以在其他平台找到我唷(*´∀`)~♥
twitch➤newmika0529
facebook➤Mika球球
instagram➤newmika0529
-
商業合作聯絡方式d(`・∀・)b
合作信箱➤newmika0529@gmail.com
#直播精華 #強制加班 #好家在我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kldSnsSCvM/hqdefault.jpg)
乾咳是什麼 在 咳咳咳!你在咳嗽嗎?~不可輕忽的咳嗽警訊! - 台灣癌症基金會 的相關結果
"咳嗽"可以是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作用在將外來的物質或是黏液自我們的肺部以及上呼吸道清除;或是我們的呼吸道對於刺激物的一種反應。"咳嗽"所代表的是一種症狀,而非是 ... ... <看更多>
乾咳是什麼 在 乾咳好不了?教你止咳妙方遠離乾咳、肺炎 的相關結果
乾咳 、咳嗽吃什麼好?蜂蜜等食物超有用! · 蜂蜜:蜂蜜可抑制喉嚨發炎,並具有整腸的效果,也能恢復身體疲勞,可與其他對喉嚨有好處的食材一同食用。 · 白 ... ... <看更多>
乾咳是什麼 在 喉嚨痕乾咳久久未好|5大乾咳原因、對策及飲食宜忌 的相關結果
乾咳 即乾性咳嗽(亦稱燥咳),意思就是沒有帶痰或是痰量甚少的咳嗽,咳嗽聲清澈,咳嗽時喉嚨痕,非常難受,特別在轉涼日子更易增加乾咳情況。乾咳很有可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