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內文
是說如果,我跑去問一個專業的醫生,某某病在幾天內可以治好,那醫生一定會說,這可能要看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病人目前的狀況,你不給我詳細的病人情況,我很難精確地評估,但一定會盡力治療。然後我冷笑三聲,嗆說:「要多久你說嘛.....要多久你說嘛.....」(以上為設計對白,我絕對不會作這麼沒水準的事。)
.
評論那個人沒意思,我們還是來聊聊為什麼對於台灣需要防守多久時間的問題,歷來有不同的答案,有說二天、有說兩個禮拜、更有說一個月的。那為什麼答案會不同??這其實是因為「對解放軍犯台模式」的想定不同,而有不一樣的作戰防衛規劃。簡單來說,就是依病情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治療時間。
.
如果解放軍採取斬首突襲的作戰方式,以小規模的精銳特種兵力,以空降或機降的方式,攻擊台灣的政經中樞,配合台灣島內的特定勢力,想要快速逼迫台灣政府投降,那台灣的反應時間就會非常短,防守的勝負關鍵在於台灣政府的指揮中樞不能被摧毀,並且能繼續指揮作戰。而中國這種戰術的好處是付出的代價最小,但風險也最高,因為攻台兵力以突襲為主,數量不多,台灣若能挺過第一擊,指揮中樞沒有被摧毀,調集部隊就可以圍困、甚至殲滅這些突襲部隊,而美軍要救援台灣,避免接下來的政治危機,只要派出駐紮在沖繩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即可,由於距離台灣非常的近,48小時內就能登陸台灣本島,因此台灣需要守兩天。
.
小部隊突襲的關鍵在於出奇不意,因此無法調動大規模的部隊,畢竟這一定會被發現,但規模太小的部隊,只能發動突襲,無法繼續進行後續的作戰,風險實在太高。因此比較保險的作法,就是發動突襲前,同時也讓針對台灣的東部戰區部隊進入備戰狀態,一併或在稍後出擊,兵分多路,來牽制台灣的防禦部隊。這種中等規模的作戰,好處是可以讓台灣守軍無法救援首都,萬一突襲斬首失敗,也能立刻轉為正規作戰。但問題在於讓東部戰區的部隊進入備戰狀態,台灣一定會有警覺,也會同時作出戰備準備。緊盯中國的美日等國甚至會提前警告台灣,讓突襲得手的機率大減。這樣的中等規模作戰,出現的機率最高,台灣的守軍部隊,再加上從沖繩來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還無法有效阻擋整個中國東部戰區部隊的攻擊,必需要增援從美國本土而來的海軍陸戰隊遠征旅,而從海軍陸戰隊遠征旅坐飛機到關島,啟封戰略預置艦上的武器物資,再到登陸台灣,大概需要兩個禮拜的時間,因此台灣需要守兩個禮拜。
.
而最後一種,就是多數人心中想像的中國犯台作戰模式,調集中國五大戰區可以調動的部隊,集中到東部戰區,一舉渡海攻台。但這種方式幾乎不可能不被發現,台灣可能在發現情況不對時,就開始發布後備動員令,並且讓所有戰機、軍艦、防空飛彈都進入疏散的位置。而這樣的大規模作戰,光憑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是擋不住的,需要海軍、空軍與美國陸軍的重裝師加入戰局才會擁有作戰優勢。而陸軍重裝師的裝備很多,運輸緩慢,再加上需要美國國會同意出兵,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台灣的常規部隊與後備部隊,甚至是已經登陸台灣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必需要守住一個月,等待大軍開到。
.
想定腳本與防禦計畫是這樣算出來的。
.
#不想討論那個人
#只是想貼我寫的文章炫耀一下
#也讓大家對於台灣的防衛事務有進一步瞭解
#台灣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種超低水準的政策口水討論
是說如果我跑去問一個專業的醫生,某某病在幾天內可以治好,那醫生一定會說,這可能要看病情的嚴重程度與病人目前的狀況,你不給我詳細的病人情況,我很難精確地評估,但一定會盡力治療。然後我冷笑三聲,嗆說:「要多久你說嘛.....要多久你說嘛.....」(以上為設計對白,我絕對不會作這麼沒水準的事。)
.
評論那個人沒意思,我們還是來聊聊為什麼對於台灣需要防守多久時間的問題,歷來有不同的答案,有說二天、有說兩個禮拜、更有說一個月的。那為什麼答案會不同??這其實是因為「對解放軍犯台模式」的想定不同,而有不一樣的作戰防衛規劃。簡單來說,就是依病情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治療時間。
.
如果解放軍採取斬首突襲的作戰方式,以小規模的精銳特種兵力,以空降或機降的方式,攻擊台灣的政經中樞,配合台灣島內的特定勢力,想要快速逼迫台灣政府投降,那台灣的反應時間就會非常短,防守的勝負關鍵在於台灣政府的指揮中樞不能被摧毀,並且能繼續指揮作戰。而中國這種戰術的好處是付出的代價最小,但風險也最高,因為攻台兵力以突襲為主,數量不多,台灣若能挺過第一擊,指揮中樞沒有被摧毀,調集部隊就可以圍困、甚至殲滅這些突襲部隊,而美軍要救援台灣,避免接下來的政治危機,只要派出駐紮在沖繩的海軍陸戰隊遠征隊即可,由於距離台灣非常的近,48小時內就能登陸台灣本島,因此台灣需要守兩天。
.
小部隊突襲的關鍵在於出奇不意,因此無法調動大規模的部隊,畢竟這一定會被發現,但規模太小的部隊,只能發動突襲,無法繼續進行後續的作戰,風險實在太高。因此比較保險的作法,就是發動突襲前,同時也讓針對台灣的東部戰區部隊進入備戰狀態,一併或在稍後出擊,兵分多路,來牽制台灣的防禦部隊。這種中等規模的作戰,好處是可以讓台灣守軍無法救援首都,萬一突襲斬首失敗,也能立刻轉為正規作戰。但問題在於讓東部戰區的部隊進入備戰狀態,台灣一定會有警覺,也會同時作出戰備準備。緊盯中國的美日等國甚至會提前警告台灣,讓突襲得手的機率大減。這樣的中等規模作戰,出現的機率最高,台灣的守軍部隊,再加上從沖繩來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可能還無法有效阻擋整個中國東部戰區部隊的攻擊,必需要增援從美國本土而來的海軍陸戰隊遠征旅,而從海軍陸戰隊遠征旅坐飛機到關島,啟封戰略預置艦上的武器物資,再到登陸台灣,大概需要兩個禮拜的時間,因此台灣需要守兩個禮拜。
.
而最後一種,就是多數人心中想像的中國犯台作戰模式,調集中國五大戰區可以調動的部隊,集中到東部戰區,一舉渡海攻台。但這種方式幾乎不可能不被發現,台灣可能在發現情況不對時,就開始發布後備動員令,並且讓所有戰機、軍艦、防空飛彈都進入疏散的位置。而這樣的大規模作戰,光憑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是擋不住的,需要海軍、空軍與美國陸軍的重裝師加入戰局才會擁有作戰優勢。而陸軍重裝師的裝備很多,運輸緩慢,再加上需要美國國會同意出兵,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台灣的常規部隊與後備部隊,甚至是已經登陸台灣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旅必需要守住一個月,等待大軍開到。
.
想定腳本與防禦計畫是這樣算出來的。
.
#不想討論那個人
#只是想貼我寫的文章炫耀一下
#也讓大家對於台灣的防衛事務有進一步瞭解
#台灣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種超低水準的政策口水討論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