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了黑兩蔣 不惜美化日本殖民史
日前民進黨舉辦黨史新書發表會,創黨元老游錫堃致詞提到:「當年兩蔣政權對付組黨人士的力道,比起日本政府及現在的中共在香港迫害民主人士都是更殘酷。」這種美化日本殖民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言論竟出自國會議長之口?熟悉歷史與珍愛民主的人恐怕都會聞之震驚。
以真相論歷史,參考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專家林孝庭新撰的《蔣經國的台灣時代》,書中引述李登輝前總統論點,稱經國先生對民進黨建黨的態度溫和,他親自指示「此時此地,不能以憤怒態度輕率採取激烈行動,引起社會不安,應採溫和態度,以人民國家的安定為念。」郝柏村前院長也憶及經國先生指示對組黨人士要「避免衝突、冷靜處理」。幾天後,經國先生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女士(Katherine C. Graham)專訪,宣布台灣將解除戒嚴,並開放黨禁、報禁。
游錫堃院長口中相較不殘酷的日本殖民政府,以發生在1896年的日軍「雲林大屠殺」為例,日籍雲林支廳主記今村平藏在《蠻煙瘴雨日誌》記載,日軍當時殺害一萬餘名台灣人。這場屠殺透過外國人及傳教士陸續傳遞到國際社會,當年八月《泰晤士報》報導:「日本士兵暴戾侮慢之程度令人咋舌,肆無忌憚地殺人放火,老幼婦女皆不能免。」中華民國立法院長美化日據史實,把埋骨萬人的慘案描述到雲淡風輕,叫雲林鄉親何以告慰先祖?
接著看中共在香港的行為,警察滿大街的拘捕年輕人,催淚彈與瓦斯彈四射齊發,我多次公開聲援。反觀手握權柄的游錫堃院長,不督促政府加速收留香港民眾,反而看著投審會在2020年3月提高投資移民門檻,把香港朋友拒之國門之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去做,現在還拿香港處境來說嘴,這是不是滿嘴道學假慈悲?
促轉會最近研擬把中正紀念堂的銅像移除,要改成「反省威權歷史公園」,與游錫堃院長此番言論對照,民進黨想透過竄改歷史、黑化兩蔣、抹煞過去國民黨治理的貢獻,意圖已經非常明顯。這種連日本殖民政權屠殺台灣人的歷史都可以抹滅不談的執政黨,還好意思大談「反省威權」?
如果游錫堃院長想打擊極權政府,現在就有很好的機會,今年6/18立法院會,62位綠委交織出一張「衛福布」,阻擋公開「3+11」真相、護航高端疫苗,陳時中還屢傳阻礙立委問政索資,游院長應該對行政機構重擊杯葛,切莫讓新冠疫情帶走的八百多條人命淪為院長議事槌下的不白冤魂。
特殊時空下的不幸,不應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朱立倫主張對台灣歷史的研究,必須向時空的更深處做延伸,不僅是全球冷戰氛圍下的國民政府時期,更早期的日據、清領、鄭氏王朝都應該被深入研究。
近期的新冠冤死真相不能被執政黨蒙蔽,歷史上每一條人命也不能白白犧牲,這種對國人、對先民的平等愛護,才足以支撐中華民國的民主高度以及歷史重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30的網紅好冰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常常一個人的過世都會牽連身邊許多的人,都會因為他的消失接連改變很多事,這種事情總是層出不窮,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一個簡單的案件!!! 【訂閱按鈕】https://pse.is/Benight_YT 【按讚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BNworker ----------...
丹佛 慘案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這是一場二對一的比賽。
拜登宣布副手是卡馬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看起來很符合民主黨的多元政治正確形象。哈里斯在民主黨初選時還頻頻參加同性戀及各族裔活動,跟非裔選民說自己是黑人,碰到亞裔選民說自己母親是印度人,跟華裔選民說自己叫「賀錦麗」。
拜登選擇還是國會新鮮人的哈里斯,除了女性又是黑人與亞裔混血,讓她補完「老白男」形象之外,也跟哈里斯與已故拜登長子博.拜登(Beau Biden)是多年老友有關。
2018年川普提名的大法官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因17歲時的陳年性侵疑雲在任命聽證會中,被初出茅廬的哈里斯,逮到機會狠狠的羞辱一頓,使她得到民主黨大老們的深刻印象。
現年55歲的哈里斯成為加州檢察長前,在舊金山擔任地方檢察官,2016年當選聯邦參議員,今年8月11日被拜登提名為副總統參選人。
牙買加裔混血印度裔,到底算不算非裔黑人?雖然依照古老的「一滴血」法則算是,但真正的非裔美國人可能認為不夠黑,因此對黑人選民的吸票力不會太高,亞裔和華裔選民也不太會認同她。
哈里斯的牙買加裔黑人父親Donald Harris現任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是個極左馬克思主義者,祖上還是奴隸主。母親Shyamala Gopalan是印度裔癌症研究專家,在離婚後以單親母親身分帶大哈里斯。丈夫Douglas Emhoff是白人,在加州擔任執業律師。
為了進入政壇,哈里斯就學與從政一路與已婚的黑人前眾議會議長、前舊金山市長Willie Brown關係曖昧,並不時「約會」,而布朗在2019年初就預測拜登和哈里斯將補上民主黨的票。
但拜登已經77歲,若當選總統就職時也將以78歲高齡成為「美國史上最老的總統」。因認知障礙表現出阿茲海默前期症狀,近期拜登不斷暗示自己只是「過渡總統」,還說他的副總統上任第一天就要有做總統的準備,表明不會再參選連任,哈里斯也成了當然的接班人。
如果說拜登當選是美國和自由世界的巨大危機,若拜登任內老死或因病不能視事,真正從政至今不到4年的哈里斯繼任後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先看看川普競選團隊的反應:
川普競選活動關於卡馬拉‧哈里斯的聲明 August 11, 2020:
卡馬拉‧哈里斯是一個危險而激進的左派。要知道,由於拜登年事已高,認知障礙不斷惡化,哈里斯極有可能會接替喬-拜登擔任總統。作為美國總統,哈里斯將给美國帶來難以想像的損失。
川普高级顧問卡特里娜‧皮爾森(Katrina Pierson):
不久前,卡馬拉‧哈里斯稱喬‧拜登為種族主義者並并要求他道歉,但她從未獲得道歉。顯然,假卡馬拉會放棄自己的道德,以及試圖掩蓋她作為檢察官的紀錄,以安撫民主黨的反警察極端分子。在她競選總統失敗的嘗試中,卡馬拉‧哈里斯欣然接受了左派的激進宣言,呼籲征收數萬億美元的新稅,並支持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的政府接管醫療保健主張。她證明了喬‧拜登是一個空殼,裡面充滿了左派極端分子的激進主張。
喬‧拜登不是温和派,以哈里斯作為他的生前「政治遗嘱」,他正在將我們國家的控制權拱手讓給激進暴徒,並承諾提高税收、削减警察經費、扼殺能源工作、開放我我們的邊境、安撫社會主義獨裁者。在投票箱上,美國人將堅定拒绝拜登與哈里斯的可怕失敗,而支持唐纳德‧川普總統和副總統邁克‧彭斯的美國第一力量。
對於拜登宣佈哈里斯作為競選搭檔,雖然左派主流媒體讚譽有加,但也有人提出中肯批評。
舊金山大學法律系教授巴齊隆(Lara Bazelon)去年寫道:「進步主義者屢次敦促她善盡地方檢察官和州檢察長的角色,支持刑事司法改革,哈里斯女士不是反對就是保持沉默。」
巴齊隆還投書「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痛批哈里斯將「法律技術變成武器,好讓她能鞏固不公的行為」。
「沙加緬度奮進(蜜蜂)報」(Sacramento Bee)在6月刊出的社論寫道:「哈里斯在加州擔任檢察官和檢察長期間,以無為而治聞名,只有一次在看見政治可行的情況下,才著手處理爭議性議題。」
哈里斯擔任加州總檢察長最受爭議的是臭名遠揚的「加州47號法案」,即常說的950美元以下不入罪法案,官方名叫《安全社區和學校法》,又被稱為「加州47號慘案」。
47號法案由當時的加州總檢察長哈里斯提出,說是準備把少關押犯人節約的資金幫助社區和學校。該法案將一些非暴力犯罪重新歸類為輕罪,比如涉及金額少於950美元的嫌犯不被起訴,而是由警察現場開張「罰單」。因為警察多不在場就無法開罰,而且多次搶劫也不能加重處罰,從背後和側面搶劫只能算偷竊等等。你打電話去911中心也不太會受理,剛好有警察經過也當沒看見。
在BLM「運動」期間,加州湧現出來越來越多的「免費零元購」奇葩現象,「免費購物」的人越來越多, 還沒有任何懲罰,這就是哈里斯帶給加州人的「德政」。很明顯,若哈里斯隨拜登當選副總統,甚至繼任總統後,全美國都可能享受這種「德政」,進入任何商店、碰到任何人,只要「拿走」價值不到950美元的財物,都不算犯罪。
關於「加州47號慘案」,請自行搜尋或上維基吧。
被拜登選為競選搭檔後,是誰修改了哈里斯的維基百科經歷?
卡瑪拉‧哈里斯擔任加州檢察官和檢察總長期間,經手許多有爭議的「强硬打擊犯罪」事件,現在這些事件已從她的維基百科頁面删除,以免惹惱激進左派。例如她支持橙郡檢查官「猖獗不當行為」的决定,以及她说「對犯罪手軟不是進步」的言論,可能會讓民主黨選民不滿。
哈里斯進參議院前的經歷都在檢察體系,也就是警政頭子,對於警察濫權的處理與調查、起訴,依左派觀點來看是很不「進步」的。今年因為Floyd事件後,她有許多發言認為警界需要改革,但今年誰的看法不是如此?
https://gellerreport.com/…/kamala-harris-wikipedia-page-s…/…
最近有段重新流傳的影片顯示哈里斯於2010年擔任舊金山地區檢察官時在聯邦俱樂部說:因為 「孩子不接受教育就等於犯罪」,所以她决定把有曠課孩子的父母當作罪犯關進監獄。
卡馬拉‧哈里斯笑著說,「孩子逃學要把父母關起來」,但這一點也不好笑。很多被關進監獄的無辜人民多是單親家長,而隨意「拿走」低於950美元財物卻不算犯罪,沒有任何處罰。
https://www.theguardian.com/…/kamala-harris-laughed-jailing…
加州人民,你們受苦了。如果讓拜登和哈里斯選上,不只加州,全美國會更苦。這還沒提民主黨和全球化資本與中國共產黨的邪惡聯盟,所帶來的世界災難。
丹佛 慘案 在 貓心—龔佑霖 Facebook 八卦
[貓心小語——關於加害者家屬]
「我跟我哥是殺了很多人,但我跟我家人連活下去的權利都沒有嗎?」
「那我兒子呢?我兒子有活下去的權利嗎?」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第六集當中,出現了這一段很震撼性的對話。
我們都知道,這部劇是以我國前幾年的社會事件改編而成的,然而早在10年前、20年前,在美國、在日本,其實都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每一起無差別殺人案,都是如此的讓人痛心。更重要的是,加害者家屬在事件發生後的不解、困惑、創傷與痛苦,絕對不比受害者家屬少。他們同樣失去至親,而且他們怎麼也沒想過,那個在他們家中看似連動物的生命都不可能去傷害的人,怎麼可能一夕之間變成了無差別殺人兇手。
1999年4月20日,美國丹佛發生了科倫拜高中無差別殺人事件,兩名即將從高中畢業的學生,持槍掃射了校園,造成13死24傷之後自盡,那些受傷的人多半也都半身不遂。
加害者母親在16年之後,將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整理成書出版,裡面讀起來句句讓我痛心,但更讓人訝異的是,他們的父母可以說是盡心盡力的照料自己的孩子,尤其母親還是一名服務身心障礙者的助人工作者。
「諸如科倫拜這類的慘案發生後,大家多半都想究責,針對這點也有不少人撰文評論。科倫拜成了眾矢之的,至今仍然如此,因為死傷慘重,發生得莫名其妙,還有其他千百個我所能想到的理由。世人怪罪電玩、電影、音樂、霸凌、槍枝取得、手無寸鐵的教師、學校沒按時禱告、世俗人文主義、精神疾病藥物治療。不過受盡千夫所指的幾乎是我們。」——Sue Klebold,《我的孩子是兇手 一個母親的自白》
他們沒有辦法公開的舉行喪禮,沒有辦法找一個地方好好哀悼,甚至連找到一個願意幫他們辦喪禮的葬儀社都很困難,因為世人都在等著他們出面說明。許多人想從他們的教養方式上找到問題,但問題確是,從這本書裡面,或是他們的教養方式上面,或許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問題,他們是如此及其平凡的一個美國家庭。
那麼,那些無差別殺人兇手到底怎麼了?
也許,我之後會寫出一篇文章,試圖拼湊出他們心中可能的模樣。
他們的行為確實做錯了,而且錯的離譜,但是他們的感受,卻是真真實實的。
回過頭來,還是想向讀者們推薦這一本書,這本書如此真實地呈現出無差別殺人案加害者家屬心中的困境,他們在一個下午,就多了加害者家屬的標籤,同時失去了摯愛的兒子,我想那種痛苦是更加難以言表的。
丹佛 慘案 在 好冰奶 Youtube 的評價
常常一個人的過世都會牽連身邊許多的人,都會因為他的消失接連改變很多事,這種事情總是層出不窮,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一個簡單的案件!!!
【訂閱按鈕】https://pse.is/Benight_YT
【按讚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BNworker
------------------------------------------------
推薦播放列表:
【恐怖懸案】https://pse.is/Outstanding
#案件 #慘案 #史丹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