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於愛_搶先試讀
#人浮於愛第三章 試閱21
.
////////////////
.
毅夫母親的生日宴會就在遊艇上舉行。
遊艇從大稻埕碼頭出發,徐徐航向淡水河出海口。此時此刻,他們全在頂層的甲板上。離太陽下山還有四十五分鐘。
依照邀請卡上的行程表,合理的場景想像起來應該是大家人手一杯香檳,邊享用著點心,邊吹著海風,或談或笑,等待著迎接即將到來的淡水夕照。衝著這個想像,心彤決定放棄經典的Dior套裝,選擇浪漫的地中海風格做為今天的造型。不過從一登上遊艇開始,她就徹底後悔了。
眼前頂層甲板上,除了心彤、毅夫和景柔三個年輕人外,到場的清一色都是毅夫母親那輩的長輩──包括了毅夫的兩個阿姨以及一個姑姑。除了毅夫母親胸前的鑲鑽山茶花別針,以及藍色領巾稍有彩度外,老太太們清一色灰撲撲的色調,凸顯著心彤色彩鮮明的連身長裙。
本來出門前還很得意的胸前深V領口,現在覺得有點不安了。驚豔全場的經驗心彤並非沒有,但如果盯著她的乳溝看的全是一群過了更年期的太太夫人,又是另一回事了。
香檳酒不用說是沒有的,甲板上供應的只有礦泉水。椅子被圍出了一個半圓形,坐著毅夫的長輩。心彤和毅夫就坐在這個半圓形正前方的兩把椅子上。各式餅乾、小點心就放置在邊桌,但沒有人伸手去拿。儘管大家全裝出愜意浪漫,等著欣賞夕陽的模樣,但那種嚴陣以待的氣勢,就是讓心彤無法不聯想到大型公司的面試現場。
「聽姐姐說妳是南加大畢業的?」提出最多問題的是毅夫的小阿姨。
心彤心虛地點點頭。
「這麼巧,我家Jennifer也是南加大畢業的。景柔也是吧?」
景柔也點點頭。「我經濟系的。」
「今天簡直可以開南加大校友會了。」小阿姨說:「去年我去洛杉磯看Jennifer時去過一次南加大校園,印象中有一個很大的圖書館,前面有一座噴水池。」
「Leavey圖書館。」景柔說:「考試的時候,我們常常到那裡K書。」
「春天的時候,那裡開滿了紫色的花,真的很漂亮。」心彤趕緊背考古題答案,「我最喜歡坐在那裡吃早餐、喝咖啡,看著人來人往。」她瞄到毅夫嘉許地點著頭。
「是啊,」小阿姨若有感觸地說:「真美。」
遠遠地已經可以看見關渡大橋了。
現在輪到大阿姨錢麗慧上陣。「聽姐姐說潘小姐在外商公司做事。」
「是。」
「哪一家呢?」
心彤遲疑了一下,這個問題沒準備到。
「奧美,」毅夫連忙說:「她做廣告的。」
「臺北奧美嗎?」
心彤猶豫了一下,只能說:「是。」
「我姐姐的公司去年一年,光是花在廣告上的預算,少說就有三、四千萬吧。」
「伯母是我們的大客戶。」心彤客氣地說。
毅夫母親錢麗華忽然開口問:「Jennifer不是說要過來嗎?」
「你們聊,我問一下。」說著,小阿姨拿著手機起身走到另一個角落去打電話。
毅夫母親補充說明:「Jennifer正好回臺灣來出差。今天難得有這麼多南加大校友,就請她一道過來熱鬧熱鬧。」
「當然。」毅夫說。
心彤注意到景柔不安地看了毅夫一眼。
才說著,小阿姨已經打完電話了。她轉身過來說:「Jennifer再五分鐘就到漁人碼頭了,遊艇開過去碼頭接她上船,應該還來得及看夕陽。」
.
Jennifer穿著大紅色的套裝,說話也像她的衣服一樣大剌剌地。儘管上船時彼此點了個頭,看夕陽時,心彤卻四處遊走試圖避開她。
看完落日之後大家走進餐廳用餐,心彤發現她正好被安排在Jennifer的座位旁邊。
餐廳並不寬敞,八個人坐在一起雖然不算擠,但在心彤看來,卻太親密了。
一坐上桌,毅夫媽媽錢麗華立刻逮住機會介紹心彤。
「Jennifer,妳來得正好,這位是潘心彤小姐,她跟妳一樣,都是南加大傳播學院畢業的。」
心彤連忙問:「Jennifer是哪一年畢業的?」
「二○一三年暑假畢業的。」
「我二○一三年秋天才進南加大的。可惜我們沒碰上。」
Jennifer問:「那個Professor McQueen還教你們嗎?」
「還教。」心彤不知道她是誰。
有人把大沙拉盤傳了過來。心彤夾了一些到自己的小盤,又把沙拉盤傳給Jennifer。
Jennifer夾了菜,又把沙拉盤傳給景柔。「我記得McQueen的課超早,而且每次一定點名,沒有人敢遲到。大家修她的課都修得戰戰兢兢的。」
「是啊,」心彤邊淋沙拉醬邊說:「她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教授。」
「是嗎?你們都還上Rate My Professors吧?」
心彤不知道那是什麼,不過她還是點了點頭。「上啊。」
景柔在桌子底下踢了踢她的腳,連忙接腔說:「我們剛剛在聊常在Leavey圖書館前面的噴泉池吃早餐呢。」
「唉,說到我們學校,最傷腦筋的就是吃。我最受不了宿舍裡面的自助餐,」Jennifer問:「妳們三餐都怎麼解決?」
「我也不吃宿舍裡面的自助餐。」景柔說。
「妳呢?」Jennifer又問心彤。
她根本就是衝著心彤來的,心彤感覺得到。「我啊,」題庫裡面根本沒有這題,「我吃速食。」
「妳吃哪一家?」
「Burger King吧。」心彤隨便挑了一家。
「Burger King,真的嗎?五號門外面那一家Burger King不是關了嗎?」
「附近,」心彤心虛地說:「還有一家。」
「來得及上課嗎?」Jennifer問。
「跑快一點,應該來得及。」
.
毅夫大阿姨打斷了大家的談話。
「妳們別忙著敘舊了。來,」她舉起了杯子,「我們來敬大姐生日快樂。」
大家都舉起了酒杯。「祝媽媽生日快樂。」毅夫帶頭說。
所有的人也都跟著附和:「生日快樂。」
.
宴會結束,毅夫開車送景柔以及心彤回家。看心彤一臉不悅的表情,毅夫問:「妳怎麼看起來那麼不開心?」
心彤說:「你幹嘛說我在奧美上班?」
「奧美很好啊。」
「萬一你媽去查,發現我根本不在奧美上班,怎麼辦?」
「她不會去查的。」
「萬一她去查呢?」
「奧美臺灣總經理是我的好朋友,萬一她真的去查,我讓他告訴我媽,說妳在奧美上班。這樣總可以了吧?」
心彤還是不高興。毅夫看了看心彤,又看了看景柔。
「我覺得心彤今天表現不錯啊,」毅夫問景柔:「妳覺得呢?」
.
一直猶豫著該不該說話的景柔這時候終於說:「那個Marie McQueen教授,我剛剛上網去查了一下,總分五分,學生給她的評價只有一分左右,歷年來永遠都是墊底的。」
「所以她不應該是最令人尊敬的教授?」心彤頓時覺得烏雲罩頂。
「不過這種事,見仁見智。」
毅夫安慰心彤說:「每個人的觀點不同嘛。」
「還有一件事。」景柔說。
「什麼?」
「南加大附近什麼速食店都有,就是沒有Burger King。」
「沒有Burger King?」
「我上次為了想吃Burger King,花了一點時間去找。結果離南加大最近的一家,開車少說也要花十分鐘。」
.
.
-未完待續-
.
◆看上一篇:https://goo.gl/NKcPdE
◆看下一篇:https://goo.gl/jiZoUP
◆從第一章第一篇看起:https://goo.gl/nrNx6i
◆從第二章第一篇看起:https://goo.gl/6F3SDi
◆從第三章第一篇看起:https://goo.gl/7tF9dy
中 船 考古題 在 洪雪珍 Facebook 八卦
【不斷做計畫,不過是為了拖延行動】
過完年就逼近二月底了,2018年也過去1/8,你還在做計畫嗎?我的建議是別做計畫了,因為做這個計畫不過是為了拖延行動,還不如過年後直接展開行動吧!
今天早上看了一條新聞,一對美國情侶賣掉所有家當,籌到約新台幣14萬5千元,買了一艘近50年歷史的帆船,想要實現環行七大洋的夢想。
才出航第二天,船突然莫名其妙沈了,還好離岸邊不遠,他們急急忙忙抱著心愛的狗逃回陸地,可是身上只剩約新台幣2千7百元,連打撈與修理帆船的錢都不夠,也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辦。即使如此,兩人仍然意志堅定地說:
「我們不會因此放棄夢想,會準備再找另一艘船再揚帆啟航。」
身上只有2千7百元,竟然想要環行七大洋,膽子未免太大了吧!在過去,我會覺得這種人是腦袋有洞,還進了水;但是打從去年開始,我決定要當這種腦袋有洞的人,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你一定感到奇怪,為什麼我有這樣的轉變?
我生長在一個匱乏的年代,而且我家的經濟比其他同學朋友更窘困,所以直到這麼大的年紀,還是會嚴重缺乏安全感,害怕處於無援無助的狀況,所以每每要做什麼事,總是擔心這擔心那,非得要準備周全才會跨出第一步,有時候會因此錯過時機,或是有時候心生猶豫就作罷,最後做成的事很少,心裡難免有遺憾。
像是大學畢業後,我一直有出國讀書的夢想,也去補習托福,而且當時在聯合報工作,福利極好,績優的員工可以申請由報社贊助出國讀書,我的績效極好,資格是沒問題的,但是總覺得自己的英文不好,便設定一個高標不斷準備著,到最後連申請學校都失去信心。
可是年輕時,對於失去機會不太心痛,因為時間一大把,老是覺得可以重新開始,不急,不急,一定有機會的,一直到蹉跎白了頭。
現在進入人生下半場,明顯感到以前是我在用身體,現在是身體在用我,不是我想做什麼,身體就准許我做什麼,這才知道生命有限,也才知道已經步入日子倒數的階段,所以特別珍惜時間,想要做什麼時,毫不考慮地就去做了,再也不擔心準備是否足夠,以及後面會發生的問題。現在,我最常在心裡說的話是,沒剩下多少時間了,管他的!
「做了再說!」
去年十一月我想到念心理學研究所,上網一查,已經是報名截止前夕,二話不說就報了。之後才回頭去看要準備的科目,其中心理學的考古題沒有一題是我會的,不過心想算了,也就不準備。到了考試當天,一看到試題,我的內心尖叫不已,總共出四個題組,其中有三個題組,是我先前花了大半年在撰寫訂閱內容《成功職場心理學》時寫過的主題,也就答得格外得心應手。
你說,我幸運嗎?
當然幸運!
因此,考心理研究所這件事,讓我得到以下兩個心得:
1. 做人是一定要努力的,也許在想完成的事情上看不到回報,但是總會在其他事情上看到回報,所以不要因為看不到回報而放棄努力。
2. 成功與失敗的機率也許各有50%,但是如果不去做,成功的機率一定是0%,所以重點在於付出行動。
現在,只要想做的事稍有猶豫時,我都會問自己下面兩個問題:
「如果成功了,我會得到什麼?」
「如果失敗了,我會失去什麼?」
依照我的經驗,大多數的事情不會失去什麼,最多是失去一些金錢和一些時間,但是比起成功可以得到的財富與自由,那些失去並不算什麼,更何況時間與金錢就算不在這些事情上失去,多半也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
新的一年,你還在做年度計畫嗎?前面一個半月都做不了計畫,表示一直下不了決心,既然做計畫與下決心如此困難,那麼就別再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也別讓它們成為拖延行動的藉口,還不如直接展開行動吧!
----------
洪雪珍的最新力作《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在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都可以購得:
●博客來 https://goo.gl/iBHnHV
●誠品 https://goo.gl/eMDCME
●金石堂 https://goo.gl/QqWDPA
●TAAZE https://goo.gl/BCywDe
●時報悅讀網 https://goo.gl/7miwRC
電子書獨家預購
●樂天KOBO https://goo.gl/GajNts
中 船 考古題 在 海洋首都中的航海家 Facebook 八卦
二談台灣之風力發電--位居關節位置的”國內海工船公司”
海工船隻之引入,依規定要成立國輪的船公司.
在以往要成立船公司,就好像是考試應付考古題,一般來說看船隻大小,公司規模,總是有”標準答案”可供抄襲,所以問題不大.
海事工程的船公司,對台灣來說一如新冠肺炎,是一種全新的經驗,綜其大要遇到的困難計有:
(1)國內船舶法之適用性與國際接軌度,加上台灣修法之困難與延宕
(2)進入市場之時機,太早登陸的要防資金”被殲滅於灘頭”,太晚的商機已逝
(3)新式的船種對既有的航海輪機航管的從業人員都是一種全新的考驗
(4)新式船種的零配件供應鏈,維修工技,在COVID-19航空/技師支援之時效
(5)海工船之高昂造價與成本回收率
(6)與當地漁會漫長而多頭之折衝協調
(7)高價搶訂沿岸就近港口中有限的泊位與碼頭腹地
(8)台灣海峽特有的水文及海氣象,北上的黑潮支流與南下的潮汐流剛好在台中港附近週期性對遇所形成的潮差與湧浪以致限縮了施工期
(9)商業上的”先射箭再畫靶”,外籍開發商基於商業利益先依承包商之”箭”量身訂出”規格”(靶)再行招標,以排除市場上的競爭者.
船公司上有承包商的天花板時效合約;下有層層湧上的”待解問題”,以上問題總歸一句就是”與時間賽跑”,跑贏的就賺錢;跑輸的除了固定的成本之外,另外要加上鉅額的違約金(或是延滯費Demurrage)
傳統的船公司與海工船船公司之間的差距,就如”矸嘜店”與”無人商店”,在傳承與躍進之間直接承擔了”不可承受之重”,就像人的關節,上骨,下骨,軟骨之外,還有著千絲萬縷的筋與絡,肌肉與神經,一切的管理就要靠完善的電腦,與體系上的”接軌”,這個新行業的一步到位,跨距驚人,尤其是處在青黃不接”人力斷層”的時代.任重而道遠所以稱之為”關節”.
台灣發展海上風力發電,除了要解決綠色能源的問題之外,花了大把的錢,主要還是在於提升我國海事工程的自主能力.而此一政策之落實很大一部分就是要靠這些船公司的破冰與努力,而船公司的成功與否,又取決於資金,人才技術,與政府的”排障開路”.這條產業鍊真是環環相扣,需要幾代人的合作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