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太武新村駐地工作站」開幕:重建保留眷村文化 轉型成為文創基地
大溪區的太武新村是823砲戰之後,為了安置在金門服役軍事官兵而建造的眷村。因為歷史意義,加上保存度及格局較為完整,市府將會持續進行眷村的保存及修復工作,今天「太武新村駐地工作站」正式啟用,也是市府整體修復計畫啟動的第一步。
在大溪埔頂地區,有4項重要亮點建設。第一是太武新村的文創園區;第二,大溪豆乾產業文化館,透過文化館進行品牌行銷,帶動大溪豆乾產業;第三,大溪埔頂轉運站,目前和軍方合作進行都計變更,之後將做為住宅開發與轉運中心,有助於改善大溪交通;第四,齋明寺古蹟保存。
目前我們選定桃園3個眷村進行保存及修復,並轉型為文創基地,包括大溪區太武新村、中壢區馬祖新村、龜山區憲光二村。市府將會保留太武新村的四拼格局及紅磚建築,其他的室內格局則交由建築師規劃,太武新村駐地工作站的名稱暫訂為「太武聚」,預定在6月底前訪談當地住戶居民,重建還原太武新村的故事和歷史,未來也將於每週四、五、六的早上9時至下午5時開放營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都市發展局(3/13)】 #煉油廠都計變更 每個會期都會追蹤進度的中油煉油廠,今天智翔再次詢問都發局針對煉油廠範圍(南崁地區都市計畫之「特種工業區(工一)」及林口都市計畫之「特種工業區(工八))做都市計畫變更,包括內容與時程,是否有後續進度? 都發局長表示,今年六月可望將煉油...
中 壢 站 都計 變更 在 黃敬平 Facebook 八卦
敬平接獲民眾陳情有幾項變更都市計畫案如G04站、G05站、G09站G30站未發布實施且進度落後,2年8個月僅取得一筆公有土地,捷運綠線變更計畫落後三年,嚴重影響建設經費的籌措。
此外也有民間團體向敬平陳情,捷運綠線G12站、G13站、G13A站周邊土地開發案,市府雖有舉辦說明會但大多數地主仍未接受通知也無法陳述意見,民眾很擔心未來都變工廠園區,其茄苳溪蘆竹南下段截彎取直嚴重破壞自然生態,如此大規模的收購真的有公益性和必要性嗎?
其次桃園市政府五年多來違建查報、拆除率每況愈下,與其他五都相比可以說是敬陪末座,而桃園偏偏就有一個知名違建,常常都會有名眾參訪並取笑市政府放任違建的存在,此違建早在去年就被舉報也被排定為C類違建,屏除公文往返、行政程序給予意見的時間、訴願等行政救濟時間,迄今已整整一年為什麼僅開罰兩次且並無加倍罰鍰,是害怕議員?還是怕議員刪除預算?請都發局不要遇到涉及議員自身案件,政策就轉彎!
敬平呼籲桃園市政府要硬起來,千萬不要忘記新屋違章保齡球館失火事件,此事件讓我們失去了六位消防人員,造成的損失、被破壞的家庭無法估計也是敬平心中永遠的痛,若只會開空頭支票動動嘴巴,公權力永遠也無法彰顯,讓這些奉公守法的民眾情何以堪?
律法若無法伸張,正義該如何彰顯,看看桃園市政府的拆除率真是可笑!
王浩宇家農舍違建1年只罰2次6萬元 藍議員槓上都發局
2020-08-20 12:55 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桃園即時報導
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家族農舍違建屢次受到外界關注,國民黨市議員黃敬平今天在議會質詢槓上市府都發局長盧維屏,直指王家農舍列為C類違建排拆,到底何時才能拆?1年多來也才裁罰2次,依規定第2次裁罰要加倍,為何2次都只罰6萬元?
黃怒批市府是否碰上議員就不敢開刀,還要盧「骨頭要硬起來」,依法裁處、強拆。
王浩宇得知自家農舍又在議事堂掀起討論,他無奈表示,農舍是他十多年前,家中長輩蓋的房子,自己當時未成年,也不清楚相關法令,桃園市府處理違建有一定流程,無論是提早拆、晚拆,都是一種關說行為,所有違建都應依照市府規定處理,不應該特權處理,他也不希望自己從政,多年前蓋的農舍頻頻被挖出鞭屍,政治不該如此。
黃敬平今天在議會都發局工作報告,質詢一開頭先批評市府違建查報拆除能量,不比其他直轄市,接著點名王浩宇家人在中壢的豪華農舍,在去年8月就被舉報違建,農業局9月9日認定現況不符農業使用,建管處則列為C類違建排拆,但他依照違反都計內農業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規定,可罰6萬至30萬元,但從去年8月到現在,1年只罰2次,每次才6萬元,也不見加倍處罰,質疑市府放水?不敢向議員動刀?
盧維屏在議事堂上答詢強調,並無差別待遇,全桃園被列為C類的違建至少數百數千戶,都是一樣的處理流程,至於相隔1年開罰,並裁處6萬元,C類違建案都是如此處理,可以提供資料給議員參閱,沒有問題。
但黃敬平無法接受盧的說法,批評市府根本沒有彰顯公權力,不該睜眼說瞎話,接下來就要審查明年度預算,明年拆除科預算等著看!黃質詢語氣激動,越講越大聲,質詢完後甚至餘怒未消,還怒飆了都發局長一句沒出息。
市議員黃婉如也幫腔黃敬平,認為市府將違建排拆分為ABC三級,但分類連她都搞不清楚,何況是一般民眾,她要求市府加強宣導說明,還酸說「最好括號註明,民意代表可以不要拆」,暗諷市府處理違建排拆有差別待遇。
王浩宇說農舍並不是自己的房子,當時家人蓋的時候,自己還未成年,也不是議員,他尊重市府處理流程,不會因為有誰有特別處理,他認為,若自家農舍要被這樣針對,是不是其他議員親戚的違建也應該要查一下,感嘆「政治不應該是搞成這樣」。
#黃敬平質詢桃園市政府都發局為何不敢拆不敢罰王浩宇家的違建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pioK4dHFTWQ
#新聞報導連結🔗https://www.google.com.tw/amp/s/udn.com/news/amp/story/7324/4796455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796455
▶️訂閱黃敬平Youtube頻道看影片連結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chkMja1tDLM9ORJZFiFH9g
▶️桃園市議員黃敬平TG歡迎加入https://t.me/ping4193260
▶️黃敬平IG歡迎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pingjeanping/
▶️加入黃敬平Line連結
https://line.me/R/ti/p/%40cpz9515x
▶️黃敬平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ping4193260/
#桃園市議長邱奕勝
📣桃園市邱奕勝議長報報粉絲專頁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engyeswecan/
中 壢 站 都計 變更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八卦
【智翔的議會質詢-捷工局(4/8)】
-捷工進行要順利 溝通保障要做好
智翔於8日捷工局的質詢列了幾個要點
第一.
捷運綠線地下潛盾段GC02標和GC03標流標多次,而這個工程對於捷運通車的影響甚大,所以在招標內容與條件的調整檢討中,希望捷工局可以審慎評估,達成雙贏的順利局面。
第二.
綠線沿線建設站體時會佔用民地,許多市民反映自家土地雖然可以保留權利參加區段徵收,但都計變更曠日廢時,在站體施工期間,與未被占用的鄰地相比,權益明顯受損,所以希望捷工局可以考慮補償占用地地主,保障市民的權益。
第三.
鐵路地下化與機捷延伸中壢,目前由交通部鐵道局主辦,但機捷延伸的機電標已流標多次,通車遙遙無期,建請考慮向交通部爭取改由市府自辦,以由市府掌控進度。
智翔知道捷工局工程業務繁雜的程度,但在此希望在任何計畫和動工之前可以先確保計畫的周延和人民的權利,畢竟工程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良好的互動和設想,才能讓人民更支持,工程進行更順利。
完整質詢影片看這裡↓
https://youtu.be/glztx-8Uez8
中 壢 站 都計 變更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都市發展局(3/13)】
#煉油廠都計變更
每個會期都會追蹤進度的中油煉油廠,今天智翔再次詢問都發局針對煉油廠範圍(南崁地區都市計畫之「特種工業區(工一)」及林口都市計畫之「特種工業區(工八))做都市計畫變更,包括內容與時程,是否有後續進度?
都發局長表示,今年六月可望將煉油廠區域的都市計畫公開展覽,會將高度污染的「特種工業區」降級,做其他桃園區的產業使用,但勢必會遭遇中油的反對與陳情,都發局長也提到,會將這些陳情內容一併提到都委會去做審議。
#桃園區公保地通檢進度& #取得公保地的財務規劃
目前南崁、桃園內壢間都市計畫的公保地通盤檢討,已經獲市都委會通過,將送中央審議,智翔也請都發局促請內政部盡快審議通過,早日進行半半徵收或跨區重劃,以達到當初實施都市計劃的目的。
因為通檢的結果,連帶影響這些公保地的解編,智翔日前在市長施政報告當天也提到,許多地主等待公保地解編許久,根據一般徵收的規劃,距離目標年也還有21年,因公保地特性又無法做其他利用,不符地主權益,所以能否來規劃未來每一年度的徵收計畫與財務規劃。
但都發局長也透露,目前市府財政上無法做到,希望以區段徵收跟容積轉移處理,智翔也建議,起碼在公體綠廣兒用地的用地上可以儘早規劃,將項目的預算編列出來,畢竟是能夠提升生活品質與市民福祉的公共設施。
#容積移轉代金制度
與上一題連帶相關的題目,目前用代金取得容積的制度即將上路,但代金的支用辦法仍然不明,因此今天藉機向詢問到局長確認幾個問題,包括:一、容移代金是否專款專用?二、是否全數用在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取得?三、使用上是否依照都市計畫的區分,讓同一都市計畫內增加的容積,帶來區內更多的公設用地?
而上述問題目前都得到都發局長肯定的答案,未來制度上路後,我們就期待看看,能否加速桃園的發展。
#舊市區振興
包括今年度剛辦完的「夜妝古城」活動,桃園市府各局處其實皆有協助舊市區振興的方案,例如都發局的老建築整新、經發局的短期活動,和工務局的街道改善等,但實施的區域或路段常各行其是,看似缺乏整體規劃,也不易讓民眾有感。
因此想建議,能否就舊市區的振興進行跨局處整合,把預算與資源集中在同一區域或路段,相信能有更明顯的效果。
另外,智翔也藉由分享關於新、舊「桃園人」對於「街上」認知的差異,來提醒都發局,應重視舊城區包括車站周邊的都市更新,如果可以比照其他直轄市,成立都更中心和都更處,拉高都更的層級以及人力、資源,相信可以讓都市更新的工作更加順利。
#中路站整開區的公設用地不足
因鐵路地下化計畫新增的中路站,整開區現有的公設用地,目前在圖示上僅有埤塘公園、學校用地、以及社會住宅用地,但計劃書內明列的停車需求,預計要2.65~2.9公頃,卻未劃設停車場用地。將來隨人口增加勢必有新增停車場的必要,如果現在不及早規劃,那恐怕中正公園停車場開發受阻的情況將重演。
再者,由於桃園綠地已嚴重不足,加上未來可能的社福、公托、公幼、停車場等設施,智翔認為不應把這邊的公園做多目標使用,減損僅剩的綠地。如果真要在公園要設立停車場,或是結合社宅及學校用地設立,也請透過土管要求地下化,設置地下停車場,社福設施也可以設置在社宅之中,希望都發局能將眼光放遠,做長遠的規劃。
#社會住宅的比例目標
最後一題則是社宅的比例問題,目前全球社會住宅比率最高的國家為荷蘭,達到 32%,其首都阿姆斯特丹甚至有 50%都是社會住宅,在荷蘭,只要是中等收入以下的市民都有資格申請社會住宅,是自購住宅以外最重要的居住選擇。
而亞洲國家中,日本及韓國約有 5%至 6%的社會住宅存量,主要協助無能力自購或租賃的弱勢家戶,也包含部分剛出社會的年輕家庭。
台灣目前社宅比例還不到1%,因此想問問都發局,桃園市的社會住宅比例,目標應該是幾%? 若目前配合中央的社宅政策,桃園調配到的戶數,距離理想的目標又有多少的差距? 由於時間關係,希望都發局能在會後再給我詳細的數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