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紐約時報
*【簡報:美國確診病例超20萬,聯邦醫療物資儲備幾乎耗盡】
@聯合國稱新冠病毒對人類構成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威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全球經濟目前已進入衰退,且在2021年之前不太可能復甦。多達2500萬個工作崗位可能會消失,世界可能會損失約3.4萬億美元的勞動收入。
這僅僅是病毒和抗擊病毒的鬥爭正在重塑世界的一個方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週三表示,“Covid-19是自聯合國成立以來,我們共同面臨的最大考驗。”
隨著病毒席捲全球,許多國家的第一反應是封鎖國境,實行旅行限制。但聯合國表示,必須採取全球行動。尤其是,發達國家必須立即幫助那些欠發達國家加強其衛生系統。否則,世界將面臨疾病像野火一樣蔓延的噩夢。
@美國確診患者超20萬,聯邦緊急醫療物資儲備幾乎耗盡
美國一名高級官員表示,聯邦政府的口罩、隔離服和手套等醫療防護用品的緊急儲備已接近耗盡,剩下的防護裝備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為聯邦政府的應急人員保留的。
而數千台無法使用的呼吸機儲備更令情況雪上加霜。據信,聯邦政府與機器檢修公司的合約已于去年夏末到期,合約糾紛使得新公司直到1月底才開始工作。這一延誤可能帶來致命危害。
與此同時,州長們仍在設法為暴露在不斷惡化的疫情中的醫護人員尋找物資。康乃狄克州州長對聯邦醫療儲備即將告罄的消息感到“不安”,表示“我們只能靠自己”;紐約州州長古莫則再次請求聯邦政府提供幫助,並呼籲川普擴大援引《國防生產法案》,要求企業生產醫療物資。
@過去一天,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又有391人死於新冠病毒,使得該州累計死亡人數達到1941人。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的數據,截至週三,美國確診患者已超20萬,共有213372人感染病毒,其中4757人死亡。
目前包括37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2.9億人在內,絕大多數美國人都受到“禁足令”影響。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密西西比州和內華達州是加入這一行列的最新名單。但川普仍對一項全國性的“禁足令”表示反對,聲稱“我們必須有一點靈活性”。他還表示,非常不願完全關閉國內航空和鐵路旅行,但正在考慮限制涉及感染熱點地區的旅行。
→ 聯邦政府考慮制定一項新的基礎設施計畫。隨著經濟資料惡化,美股持續下跌(標普500指數週三收盤下跌逾4%,兩天之內跌幅達6%),人們越來越擔心上周頒佈的2萬億美元刺激計畫可能不夠。國會正考慮一項新的基建計畫,以創造數以千計的就業機會。
→ 川普稱買不到口罩可以用圍巾替代。隨著公眾對健康人士是否應該戴口罩的討論日益激烈,特朗普表示,“我看不出這有什麼壞處”。他還稱,“取決於面料,在某種程度上,圍巾更好。”但美國疾控中心表示,醫護人員在考慮圍巾和其他自製口罩時,“應該保持謹慎”。
→ 美國海岸警衛隊稱將拒絕郵輪停靠在美國港口:海岸警衛隊已通知那些掛有外國國旗、載有50人以上的郵輪,他們必須準備好“在無限期內”自行照顧任何患病的乘客和船員,或到其他國家/地區尋求醫療救助。
→ 民主黨人尋求調查川普政府的疫情應對:眾議院民主黨人週三呼籲成立一個獨立的調查組,在疫情結束後對政府應對大流行病的方式進行審查。該小組類似於為審查9.11恐怖襲擊而設立的委員會。
→ 疫情擾亂民主黨初選:目前,宣佈將推遲初選日期的州已達到15個。拜登週二表示,“很難想像”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能如預期在7月舉行。
一場搶購口罩和防護裝備的全球混戰
給陌生人匯去上百萬美元。謠言遍地滋生。長袖善舞的人試圖說服監管和海關對稀缺物資放行。隨著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一波搶購醫療物資的國際狂潮迅速催生。
這個市場上有重大利益,也有很高的價格。N95口罩的批發價已經翻了兩番。跨太平洋的空運費用是以前的三倍。但這個新興行業同樣很混亂,且障礙重重。
中國是解決防護器材短缺問題的一個主要產地。其政府鼓勵全球交易,但跨國買賣口罩並不那麼簡單。交易員們不得不設法應對欺詐企圖、錯綜複雜的海關法,以及大幅被削減的運貨航班。
而在美國,那裡的醫療系統各自為政,沒有一個集中的採購部門,這增加了交易的難度。而在進出口法規和生產標準存在國際差異的情況下,醫院想要直接對接交易商購買口罩更是難上加難。
• 日本擴大入境禁令:該國週三宣佈,將禁止包括中國、澳洲和美國在內的49個國家的旅客入境。日本此前已禁止來自歐洲大部分地區以及中國、韓國部分地區的旅行者入境。新禁令將於4月3日開始生效,擴大後的禁令意味著日本將禁止占全球約三分之一的73個國家的旅行者。
• 伊朗呼籲美國出於人道主義解除制裁:伊朗正面臨著毀滅性的病毒暴發、經濟崩潰和醫療設備嚴重短缺的困境。該國表示,美國的貿易制裁正在奪走伊朗人的生命。其要求解除制裁的呼籲已贏得俄羅斯、中國、歐盟、人權組織,以及數十位美國議員的支持,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週六的一條推文中說,伊朗“取消美國制裁的努力並不是為了抗擊大流行病,而是為了給政權領導人帶來現金”。
•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威脅稱,員警可對違抗封鎖令者開槍。目前該國首都馬尼拉所在呂宋島已被封鎖,島上5000萬人口中的大多數人被命令留在家中。警方週三逮捕了20名來自一個貧困社區的人,他們違反了封鎖措施,要求獲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
• 飯桌上的爭吵:當中國年輕人在疫情期間與父母談政治。大學生派翠克•吳的父母是地方官員。疫情期間,對政府持懷疑態度的他與不願談論政治的父親和支持政府的母親一起被困在家中,政治分歧常常令飯桌上的討論變成爭吵。(閱讀本文中文版)
• 時報專欄:美國,否認與死亡之國。美國正處於最糟糕的疫情發展軌跡上,大流行暴露了美國國家性格上的缺陷。專欄作家克魯格曼寫道,在美國,否認科學之風盛行、全面健康保險缺失、“絕望之死”激增。(閱讀本文中文版)
https://cn.nytimes.com/morning-brief/20200402/coronavirus-briefing/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供應短缺,居家定單和嚴峻的經濟狀況】
@佛羅里達州州長命令居民們呆在家裡,川普總統仍然反對類似的防疫措施。聯合國對各國醫療設備不足,表示關注。
@一位美國高級行政官員說,由於州長繼續呼籲為絕望的醫院工作人員提供防護裝備,聯邦政府幾乎已經清空了應急儲存的口罩,防護衣和手套等醫療用品。
@哈佛經濟學家Kenneth S. Rogoff說:“這已是全球經濟100年來最深入的低迷,華爾街股市下跌,標準普爾500指數收盤下跌逾4%,兩天之內下跌6%,原因是投資者,已有經濟形勢惡化的心理準備。美國,歐洲和日本製造業調查顯示,活動放緩至十年或更長時間未見的水準。在經濟憂慮之中,美國聯邦政府正在權衡提出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創造就業機會。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world/coronavirus-live-news-updates.html
*【呼吸器在美國有儲存庫,但問題是不能用】
川普總統保證,有數千名呼吸器準備就緒,但事實上是這些呼吸器處於存儲狀態,因合約等問題,過去沒有即時維護,現在無法使用。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us/politics/coronavirus-ventilators.html
*【德州44名學生春假後感染新冠病毒】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大約70名學生在墨西哥歡度春假,返回後有44人測試呈陽性,目前自主隔離中。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us/coronavirus-texas-austin-spring-break-cabo.html
*【一些新冠病毒患者顯示出腦部出現損傷】
醫生在少數Covid-19患者中觀察到神經系統症狀,包括意識錯亂,中風和癲癇發作。新冠肺炎的典型特徵大多是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但專家發現,有一些患者表現出精神狀態失常或腦部損傷的情形,這些神經系統綜合症會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例如嗅覺和味覺下降以及心臟病。美國一名74歲患者甚至出現了無法說出自己的名字及無法說話的能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health/coronavirus-stroke-seizures-confusion.html
*【民主黨擔心他們的大會,對於共和黨來說,這場大秀必須繼續】
疫情擾亂民主黨初選:目前宣佈將推遲初選日期的州已達到15個。拜登週二表示,“很難想像”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能如預期在7月舉行。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us/politics/democratic-republican-2020-conventions.html
*【一場搶購口罩和防護裝備的全球混戰】
謠言遍地滋生。長袖善舞的人試圖說服監管和海關對稀缺物資放行。隨著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一波搶購醫療物資的國際狂潮迅速催生。這個市場上有重大利益,也有很高的價格。N95口罩的批發價已經翻了兩番。跨太平洋的空運費用是以前的三倍。但這個新興行業同樣很混亂,且障礙重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business/coronavirus-china-masks.html
*【伊朗呼籲美國出於人道主義解除制裁】
伊朗正面臨著毀滅性的病毒暴發、經濟崩潰和醫療設備嚴重短缺的困境。該國表示,美國的貿易制裁正在奪走伊朗人的生命。其要求解除制裁的呼籲,獲得俄羅斯、中國、歐盟、人權組織,以及數十位元美國議員的支持,但美國國務卿蓬奧推文說,伊朗“取消美國制裁的努力,並不是為了抗擊大流行病,而是為了給政權領導人帶來現金”。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world/middleeast/iran-virus-sanctions.html
*【在洛杉磯,不同性質的醫院皆無法解決病例激增需要醫療設備的問題】
不論是一流的研究醫院,還是服務弱勢族群的社區醫院,都沒有醫治新冠肺炎所需的設備。民眾擔心危機可能掩蓋美國醫療體系中,長期存在的不平等現象,最終可能使該病毒在洛杉磯最貧窮的社區更加致命,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其他病患的醫療排擠。
https://www.nytimes.com/2020/04/01/us/la-county-coronavirus-hospitals.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78 尼采(F. Nietzsche):我們如何成為超人(overman)? 1900年的8月25日,在經歷了精神錯亂、中風等病痛折磨之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最終選擇與這個世界告別,除了那些膾炙人口的著作,比如《查拉圖 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瞧,這個人》等...
中風精神錯亂 在 江守山醫師 Facebook 八卦
老人非不得已不要開刀
大約7%的老年人在手術後會患上"無聲中風",這使得他們在一年內出現認知衰退的風險加倍——可能導致癡呆症或阿茨海默氏症。雖然已知65歲以上的患者中,有0.5%的人患有手術後立即識別的中風,但更多的人會有"沉默"或隱蔽的中風,這種中風從未被診斷出來。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估計,在非緊急和非心臟手術的老年人中,大約7%(或每14人中就有1人)患有這種中風。全世界每年有5000萬65歲以上的人接受選擇性(非緊急)手術,大約350萬人可能患有無聲中風。這種類型的中風加倍認知衰退的風險,也可能在手術後12個月導致精神錯亂或TIA(暫時性缺血性發作)。他們進行了選擇性手術9天後研究人員使用MRI掃描來評估1114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患者的大腦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手術會損害大腦的靜脈和動脈,從而增加中風的風險。
Lancet, 2019; 394:1022-9
我的評論:其實大部分手術都有其他非侵入性的替代方案。建議手術前多問問不同醫師的意見。
中風精神錯亂 在 金成 Facebook 八卦
【漫長驚慄】
即使我們好像愈來愈長壽,最終我們都會老,普遍了六十歲就是步入老年階段,如果身體條件較好,有機會到了七十歲仍然健步如飛,但大部分人的七十歲打後,衰老的速度愈見明顯,不管我們最後有百二歲或者八十歲,這都只是一條或漫長或短促的老年生活,不管記憶力和體力逐漸衰退,餘下的生命難免黯然無光。
老人自必然想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終老,能夠在自己家裡走完最後一段路是真正夢寐以求。當然大前提是個的健康狀態,包括身體和精神上,不容易估量會牽連照顧者需要付出的精神和時間。需要爭論的,可能只是究竟中風引致肢體癱瘓不容易照料,還是認知障礙更讓人心力交瘁。即是你情願腿壞還是腦壞。但其實,腿壞最終也引致腦壞,反過來亦然。
家裡有老人嚴重中風,也足足等待了三年多才能入住由政府營運的老人院舍。要知道在香港,輪候入住政府營運的院舍跟輪候公屋不遑多讓,等到了的好運程度如同中六合彩二獎。其實不是政府的特別好,只是私營的特別差。私營院舍獨板間房間好像好聽,收費昂貴不在話下,月費逾萬非常普遍,還要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尿片牙刷毛巾每項收費,但通常改不了賺盡的習性,因為薪金永遠是最大支出,人手通常非常緊絀,由一個員工看顧十多位老人,在個半小時要完成所有餵飯工序。老人稍為使脾氣的,或根本吞嚥困難的,好容易想像會得到怎樣的看待。
眼見過的,是職員連幫忙把睡床的老人坐起來進食都懶,因為時間關係就把飯菜直接送進平躺著的病患老者口中。當然滿身滿頸都是飯粒菜渣,雖然事後也會稍為清潔替換的。你要投訴嗎!你想換院舍嗎!沒相干,根本私人院舍老早把床位賣了給政府,不愁生意的,這個走了下個會補上,供求異常失衡。聽說過,月付三五萬的高級私院,聽說服務會比較殷勤比較人性化,有錢可以比較容易解決問題。
時間最能磨蝕和洗刷所有恩情和人性。癱瘓三年又沒有億萬身家分配,床前再無孝子近乎理所當然。沒有埋怨親人的冷漠,只能說各自修行。事實我也逐漸失去耐性和自以為豐滿的善良。老人脾氣本來大,三年來半邊身不能動彈,對於一位本來壯碩如牛的人來說,總會積累難以想像的憤慨。對於任何走近身的人,他說得出口的,表情可表達的,完全不能以常理推斷,會相當不合情理也不由自住挑釁別人。Anthony Hopkins在《The Father》出神入化的演出,我經常親身領教。只能說,好容易讓照顧者也變得神經錯亂,甚至會惹起照顧者動粗的例子屢見不鮮,衝動到按著老人嘴巴叫他收口,跟近年流行用枕頭幫忙了結殘生的原意相近。
我曾經想教訓動粗的人,誰知道自己面對老人時,也被激心得好厲害,就像Anthony Hopkins的女婿般,對失智或橫蠻老人厲聲叱喝是經常的,想拍打他的衝動是有的,要好努力才可以堅守不可以對癱瘓病人動手這底線。感覺就像《西遊記月光寶盒》的觀世音,親自領教過唐三藏的長氣煩厭,也想親自動手握斷唐三藏頸項,只是孫悟空比自己早動了手。在情在理應該教訓孫悟空,心底裡又隱隱然體諒行兇者的燥動。
六項奧斯卡提名《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演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八十歲獨居老人,女兒(奧莉花高雯Olivia Colman飾)為他聘請看護,卻一一被他趕走,步入中年的奧莉花難得遇上有情郎,可是固執又倚賴的父親教她進退兩難。安東尼的狀況是走動沒問題,失智情況卻日漸嚴重,甚至會認不清楚女兒和看護,會經常弄不清時序,會經常懷疑自己的腕表被偷竊,會忘記了另一位女兒早因意外死亡。不只於日常剛吃了早餐又肚餓起來,更會記不起是自己搬進女兒家裡,而誣告女兒企圖侵吞自己樓房。Anthony Hopkins的演出實在精釆絕倫,既冥頑不靈又內疚自責,有照顧經驗的人會明白那種夾雜憤慨絕望又憐惜的複雜心情。
有如幻似真一幕,奧莉花捏著躺在床上父親的頸項,欲叫他氣絕。老父親愈來愈不清現實和幻象,除了記憶力褪減,更逐漸無法辨認親人,他自己固然會抑鬱和焦慮,也令照顧他的人充滿困惑和懊惱,有血緣的人想逃離現場,沒有血緣的人想大把摑他耳光。導演似乎想努力讓觀眾明白認知障礙患者切膚之痛,映像大部分從Anthony Hopkins角度出發,在一所面積相當大的樓房,老父的現實和幻覺片段來回夾雜出現,再真誠的對話交談轉眼灰飛煙滅,彼此心靈愈來愈儲藏不住真實的愛,只會日積月累培植更多的猜忌和思疑,以往的情誼一點一滴消耗殆盡。像在看一齣迷離可怖的驚慄片。又的確,關於失智病患老人,他本人或對於有關照顧者來說,根本就是齣漫長而未到最後不知結局的驚慄片。結局沒有意外,爸爸一定會老,或下半身癱瘓或左半身癱瘓或腦袋癱瘓,總要選一項。
中風精神錯亂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178 尼采(F. Nietzsche):我們如何成為超人(overman)?
1900年的8月25日,在經歷了精神錯亂、中風等病痛折磨之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最終選擇與這個世界告別,除了那些膾炙人口的著作,比如《查拉圖
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瞧,這個人》等,他還留下了那激情的酒
神精神、永劫輪迴與權力意志等思想。二十世紀後風靡全球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
,也或多或少帶著尼采的精神。
講者:陶國璋 (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SpgZS3QtO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