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網東西軍~哪條新聞勝出,我們就來聊!
「韓AI主播👩💻」
韓國首位AI主播日前正式上工,與真人相差無幾的發音及動作神態引發關注,網友在感嘆科技進步同時不免感到憂心忡忡,南韓主播也出面直呼要更努力,才不會被AI取代。也有不願透露身分的主播對媒體表示,在AI主播出現後,以真人主播進行的新聞節目競爭預期更加激烈,可望發展出更具感性及趣味的節目內容。在AI發展越來越成熟的現在,你支持AI主播代替真人主播播報新聞嗎?除了工作越來越少,人工智慧會不會衍生出更多問題呢?
「丹麥殺水貂🇩🇰」
丹麥因在皮草養殖場的水貂體內發現新冠病毒的突變病例,緊急撲殺全國逾千間養殖場共1,700萬隻水貂。這個匆忙倉促的決定不僅引起皮草業界的強烈反彈,甚至揭發當局的行動缺乏法理依據,農業部長因而引咎辭職,這個事件不僅重挫丹麥水貂業,甚至有機會將皮草製造的領導地位拱手讓人。面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你認為控制疫情可以凌駕法律之上?有關舉措是否會成為歐洲以至全球皮草存廢的討論良機?
📢請大家踴躍投票~~~投票截止時間11/22 18:00
「韓AI主播👩💻」請按❤️ 「丹麥殺水貂🇩🇰」請按😮
「韓AI主播👩💻」請按❤️ 「丹麥殺水貂🇩🇰」請按😮
「韓AI主播👩💻」請按❤️ 「丹麥殺水貂🇩🇰」請按😮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寰宇新聞台播出,請大家告訴大家
寰宇新聞台:
#凱擘222頻道
#中嘉85頻道
#中華電信MOD501頻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達到40多年以來最低點,也從部份領域的爭端和挑戰變成體系和價值的衝突。這兩個加起來經濟產出總和佔全球40%的超級大國分裂,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許多外國媒體已經用「新冷戰」來形容美中發展。我們這就來看看歷史的教訓還有新冷戰對科技造成的的結果。 既然提到新冷戰,不得不稍微介紹...
中華電信歐洲漫遊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漏網東西軍~哪條新聞勝出,我們就來聊!
「黑幫YouTuber🇮🇹」
義大利黑手黨組織「光榮會」成員比亞特因涉嫌販毒,2014年遭義大利通緝,多年來逃亡海外,一直低調過日,但也許是逃亡的日子太枯燥乏味,最近一時手癢開始與妻子經營義式料理的YouTube頻道,即便他從未在影片中露臉,但是他身上的獨特刺青,還是使他被警方認出,最後遭引渡回國。在網路發達的時代,社群媒體竟成為破案的關鍵,而這個讓義大利政府頭痛、歐洲聞之色變的跨國黑手黨「光榮會」又是如何崛起?為何猖獗?
「小米改LOGO✨」
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幫小米重新設計了LOGO,乍看之下只是把LOGO從方形變成了橢圓,引起眾網友批評,認為這樣的設計費值200萬人民幣?但也有人跳出來幫原研哉講話,認為大師其實幫小米品牌定義的這個單字「ALIVE」,重點不是外觀,而是它整個品牌的內在改變。大家對於小米LOGO的最新設計有什麼看法?這些批評的聲浪是不「尊重專業」嗎?企業識別的重要性又在哪呢?
📢請大家踴躍投票~~~投票截止時間4/4 18:00。
「黑幫YouTuber🇮🇹」請按❤️ 「小米改LOGO✨」請按😮
「黑幫YouTuber🇮🇹」請按❤️ 「小米改LOGO✨」請按😮
「黑幫YouTuber🇮🇹」請按❤️ 「小米改LOGO✨」請按😮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寰宇新聞台播出,請大家告訴大家
寰宇新聞台:
#凱擘222頻道
#中嘉85頻道
#中華電信MOD501頻道
中華電信歐洲漫遊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漏網東西軍~哪條新聞勝出,我們就來聊!
「聲樂家教呼吸🎤」
感染新冠肺炎即使痊癒,但仍然會有胸痛、呼吸困難等後遺症影響,英國國家歌劇院因此與醫療界合作,讓聲樂家利用線上課程,以專業演唱的呼吸法為靈感,教導患者呼吸的技巧以對付病毒入侵肺部的後遺症,為了讓學員都能夠放鬆心情,歌唱練習的曲目,都以搖籃曲為主,希望能夠幫助病患,舒緩緊張焦慮的情緒。對於文藝、醫療跨界合作你有什麼看法?在疫情期間,還有哪些跨界合作催生出「疫」外收穫呢?
「毅力號登火星🚀」
NASA目前功能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 rover)已順利登陸火星,隨即展開探索火星有無生命、地殼組成的任務,而上面搭載的無人微型直升機,將首次在火星上試飛,NASA正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目標最快在10年後將火星地表樣本送回地球,不僅僅忙於火星任務,歐洲太空總署也正忙著招募新的太空人,這次特別向女性及身障人士招手,因為上一次招募已是11年前,只有16%申請者是女性,而目前歐洲太空總署也只有一名女性太空人和一名女性高階主管。對於歐洲太空總署期盼太空人團隊能變得更多元你有什麼看法?又為什麼解開火星上的奧秘對人類這麼重要?
📢請大家踴躍投票~~~投票截止時間2/21 18:30。
「聲樂家教呼吸🎤」請按❤️ 「毅力號登火星🚀」請按😮
「聲樂家教呼吸🎤」請按❤️ 「毅力號登火星🚀」請按😮
「聲樂家教呼吸🎤」請按❤️ 「毅力號登火星🚀」請按😮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寰宇新聞台播出,請大家告訴大家
寰宇新聞台:
#凱擘222頻道
#中嘉85頻道
#中華電信MOD501頻道
中華電信歐洲漫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中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達到40多年以來最低點,也從部份領域的爭端和挑戰變成體系和價值的衝突。這兩個加起來經濟產出總和佔全球40%的超級大國分裂,讓世界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許多外國媒體已經用「新冷戰」來形容美中發展。我們這就來看看歷史的教訓還有新冷戰對科技造成的的結果。
既然提到新冷戰,不得不稍微介紹一些冷戰的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因為意識型態不同,相互對抗長達半個世紀。最後西方資本主義壓過社會主義陣營,蘇聯在1991年解體,美國也成為世界超級強國,可以說我們今天世界的樣貌也是冷戰過後的結果。
中共領導的中國去年70年週年,比我們正統的中華民國還少38年。重點是現在的中國就是靠冷戰的時候,在蘇聯和美國之間遊走,最後在美國聯中抗蘇的策略下,因為西方自由資本主義的挹注還有自身的經濟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蘇聯垮台後中國就成為共產主義的代表,但是西方當時就有,到底是要跟中國交往還是圍堵,要和緩還是強硬的討論,後來很明顯西方是採取以經濟發展帶動中國民主和自由的做法,結果如何?大家可以看看現在的狀況。
中國現在變成全面控制的超極權社會,還用科技向外輸出治理模式,其實什麼天網監控、人臉辨識、大數據分析整合、機器學習還不是都跟歐美學的。所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7月25號的演說才會這麼受到大家關注,在經濟改革無法帶來政治改革的同時,就像過去冷戰時期,他再次點名中國共產黨,不是中國人喔,說他過去在冷戰期間的軍隊記錄告訴他,共產黨人總是在撒謊。還把雷根20世紀80年代對蘇聯「信任但要驗證」的口號改了一下,說對付今日極權的北京得要「不信任且要驗證」才行。
這幾乎就是顛覆了70年代尼克森跟中國接觸還有中國會改變的理論,可是現在如果美中要走上新冷戰這條路有難度,特別在經濟發展上已經水乳交融。以華為當作例子,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在美中科技冷戰的最前線。要知道在19年前,華為剛開始到德國法蘭克福郊區和英國小鎮設立歐洲銷售辦事處的時候,還只是眾多來競標建設電信網絡,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國公司。到了今天華為就是中國崛起的代表。
雖然美國從2018年開始以各種法律強力防堵華為,它在2019年銷售額還是有1230億美元。因為華為過去利用價格優勢搶攻市佔率,在市場已經幾乎是無法取代的存在,全球190幾國有170國都用華為的產品跟設備。但是在美國遊說各國封殺華為後,本來許多國家還在觀望,現在都慢慢選擇站在美國這邊。像是英國7月14日宣佈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現有華為產品2027年前全面拆除。這代表由英美澳紐加組成的「五眼聯盟」中,僅剩加拿大未宣佈禁用華為。不屬「五眼聯盟」的法國也在22日宣佈不續購華為設備,間接在2028年前讓華為退出該國5G市場。
而華為也把自己比喻為70年代的日本企業東芝。當時東芝專攻半導體和晶片領域,後來就開始面對美國強勢的攻擊。某一方面這種說法沒錯,但是仔細想想其實差很多。東芝當初是因為對美國禁運對象蘇聯出口技術先進的設備,華為也有孟晚舟違反伊朗禁令的事件。但是跟華為不一樣的是,沒有人指責東芝剽竊技術,違反智慧財產權,而且當時日本的經濟體制與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日本的企業是建構在自由經濟的基礎之上,國家的介入不是很深,但中國則是國家資本主義。
華為風暴不是單純的貿易戰、科技戰,背後有美中兩大陣營政治體制之爭。從華為的崛起也看得出西方對於如何看待中國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態度,而國際政治不是數人頭的,面對極權專制的中國,開放的社會要有連貫的戰略,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還是有很多人受不了中國市場的誘惑。這個世界會因為新冷戰就發展出一個新的貿易架構或體系嗎?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ftqLeBw3kw/hqdefault.jpg)
中華電信歐洲漫遊 在 請問中華電信數據機zyxel 512NP 的登錄ID密碼? - Mobile01 的八卦
請問中華電信數據機zyxel 512NP 的登錄ID密碼? - 請問中華電信數據機zyxel 512NP 的登錄ID密碼?(基地台與分享器第1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