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八月二十三號,我第一次踏上TICC臺北國際會議中心的舞台。
那年夏天好熱(哪一年不是呢XDD),我住在學校旁的一間小套房,感覺著瘋狂充實的大學生活,常是一邊準備期中期末考,隔天再去早餐店吉他社巡迴表演,然後再回學校考試,當時年輕加上天天吃三份早餐的助力根本不會累,同學都叫我體力王。 自06年我開始表演,從觀眾兩個人(我室友)唱到幾百人,從一開始需要喝一點小啤酒才敢上場到了後來慢慢可以跟觀眾談笑風生,感謝我的製作人小虎,認識他以後,我像是台被裝上輪胎的腳踏車,勇往直前又義無反顧。
發行『一百種生活』的時候,唱過了一百場, 以一種燃燒系歌手的狀態,我在每一場演出都是唱的大汗淋漓內褲全濕要跟聽眾梭哈的感覺,台下漸漸有些叫得出名字的熟悉面孔,後來這群人變成廣伸小隊,我變成了小隊長。非常喜歡這樣感覺,因為我是非常懦弱的人,需要知道此刻生命正被支撐著。
那晚開場眼睛被追蹤燈閃著,忘了有沒有挺胸我一步一步走到舞台中央的椅子,把慣用的彩虹毛巾掛上麥克風架,坐穩後向台下喊了聲 「ya 大家好我是盧廣仲!」 ticc的觀眾席是往舞台傾斜的,在台上看見了三千人變成一到紅色的海浪(因為椅子是紅色的)往我襲來,三千人啊!!!這三千人戰隊都是為了聽我唱歌來的!!!多麼不可思議,人數的概念大概是把我當年的三人男子宿舍再乘以一千倍啊!!!!!面對眼前這龐大的一股勢力,我也不甘示弱,第一首歌就想著阿啊啊都給你啦得把力氣感恩梭哈了!!!!!接著發生的一切就像是夢境和Ticc的天花板一起溶進我生命裡。
十年像一瞬間過去了,好想知道那天晚上的三千人如今過得怎樣?是否依然正面早起?還吃早餐嗎?記得要用微笑對抗噩夢包圍的世界嗎?我也同樣問著自己。十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當年我認識的小隊員,有從學生變成老師的,變成爸爸媽媽的,有小隊員後來變成夫妻的,甚至還有變成電影明星的。至於我呢,我還是用那把小吉他寫歌,只是現在有時候會把頭髮中分,額頭不再長痘痘了XDD,開始懂得獨處的快樂,唱歌好像更厲害了(有入圍金曲男歌手yayaya)。
八月十九號,我要回去Ticc唱歌,你來嗎 ?
https://goo.gl/Cm4Gjc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2的網紅Hsu-Ting N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造化使然,51年中央在龜山山頂村蓋了個台北監獄。67年又在龜山大崗村設立了一所中央警察大學。龜山兩地情,黑白說分明。 一牆之隔,兩種世界。監獄中的受刑人仰望著藍天,期待著牆外自由的空氣。而中央警察大學的受訓學生,在操場,揮汗如雨,艱苦的勤練戰技;在教室聚精會神學習法律,鑽研刑事偵查技巧;看著同一個...
「中央大學腳踏車」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盧廣仲 Facebook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Hsu-Ting Niu Youtube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問題] 在中央大學有需要交通工具嗎- 看板NCU_Talk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Vlog-05 挑戰NCU TALK尋找腳踏車的任務? 在中央大學弄丟 ...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中央大學腳踏車– 中央大學dcard - Winterhts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中央大學總務處腳踏車、中大會館、Portal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中央大學總務處腳踏車、中大會館、Portal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徵求] 徵二手腳踏車一台中央大學附近@中壢市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Re: [問題] 中央大學的生活- 看板NCU | 中央大學打工ptt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問題] 中壢火車站到中央大學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問題] 中壢火車站到中央大學- 看板ChungLi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桃園高鐵到中央大學路線爬坡與否的疑問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問卦] 中央大學的風氣? TurtleGods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我的好友朱惠良當年是台大歷史系才女,習書畫,唱崑曲,畢業後來進了故宮博物院,之後考上公費留學在美國Princeton 大學讀藝術史博士:她是北宋書畫研究的佼佼者。
生性開朗,豁達。本來在故宮待得好好的,突然被趙少康徵召從政,之後她看破台灣政治,再回故宮,已屆退休年齡。人們説如果當初不從政,惠良可以當院長,不會重回故宮,反而成為同班同學的手下。她本人可一點也不在意,退休後,把頭髪染成金色,經常敷臉,四處遊玩,愈活愈愜意啊!
這一生她從來不和同輩或男或女競爭,認識她的人皆稱她乃:女中豪傑。
故宮博物院退休後,她展開歡樂生涯。今年69歲,她為自己的69歲(等於習俗中的70大壽)安排了日本之旅,接著再從神戶登船,搭乘和平號郵輪,渡大洋洲近兩個月。
這過程中,剛好是武漢新冠狀病毒開始蔓延的期間。
今天她抵達了日本橫濱:當然巧遇因大量感染而停泊的鑽石公主號,而且受到日本嚴格檢疫檢查。
朱惠良看什麼都恬恬淡淡,她當然知道新冠狀病毒,當然已經被通知日本鑽石號郵輪感染的慘劇。
該來就來,她也不多想,吹著海風,「俺」不是李商隱,俺老來活著是來享樂的,那有什麼相見時難別亦難。
她反而更昨夜星辰昨夜風,郵輪西畔桂腳Y,心有靈犀早已通。
快到橫濱時,她兩腳一併,享受快靠行港口前的最後曙光。
惠良知道我已經得了Sun Poison怪病,沿途經常透過Line發日記,好似我和她結伴同遊。
揀幾篇分享。
* 昨天是六十八歲最後一天,充實愉快!😊
上午去百萬遍知恩寺的手作市集,看到一位大叔的畫作,畫了一隻微笑回首的貓咪,旁邊寫著「誕生日プレゼント」(生日禮物),開心地買下,告訴他明天是我生日,請他在畫上寫我的名字、生日日期和他自己的簽名「藏馬」,馬字是他手繪的一方印文;之後又買了一件族徽(丸に篠笹)別針犒賞自己。
下午新朋友香蕉和老朋友廖さん帶我去宇治參觀興聖寺禪堂,再去千利休茶屋飲茶,最後去源氏の湯好好的泡了一個小時的草藥湯,真是名符其實的暖壽,幸福地送走我到這世界第六十八年的最後一天,明天開始就是69歲啦!😊🌹🎂🌹😄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8199833274686/?d=n
* 20191216 無垢素食慶生
中午在京都河原町松原新朋友香蕉姐姐的台灣素食店「無垢」慶生,店裡牆上可愛的猴哥可是日本著名藝術家 Maya Maxx的親筆畫作哦!😊
香蕉姐調製的雲南百菇素食火鍋美味可口,好吃極了!
餐後邀店裡其它三位客人一起吃生日蛋糕,意外發現外國女子的父親曾在台灣傳教,而年輕日本客人則於去年第一次去台灣,打算明年再訪台灣,真是有緣啊!
下午去看《十三代目市川團十郎白猿襲名紀念-市川海老藏展》,六十九歲第一天,開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9787023115967/?d=n
* 20191205
醍醐靈寶黃葉飄🍁,國寶唐門在三寶🇯🇵!
天氣晴朗,決定騎腳踏車觀賞典藏醍醐寺珍貴文物的靈寶館與豐臣秀吉設計的名庭三寶院。
醍醐寺靈寶館總計藏有75522件國寶、425件重要文化財以及30萬件尚未被指定的文物。每年春、秋兩季展出部分收藏,今秋展品極為精采,只是不能拍照,所幸在禮品店買到一本早期圖錄,可以好好瞭解醍醐寺的歷史與珍藏文物。
三寶院的國寶唐門是豐臣秀吉修建的傑作,庭院則是秀吉為舉辦「醍醐花見」特別設計的名庭,春季櫻花盛開時,可以到上醍醐,一路賞櫻到三寶院。🌸
*京都醍醐寺:寺寶—文物
https://www.daigoji.or.jp/cultural_asset/index_c.html)
*京都醍醐寺三寶院國寶:唐門
https://www.daigoji.or.jp/special_news/news_100718.html
* 一個多月四國關西賞楓行程即將結束,明天由神戶登和平輪,展開57天的大洋洲之旅,在Ocean’s Dream和平輪上打坐、瑜珈、寫經、寫作、讀書、打球、打拳、跳舞、聽演講、學日文、 學西班牙文...,應該沒時間用網路,海上閉關兩個月後再見,大家保重!
和老爸老媽一起,預祝 2019聖誕、2020新年,心想事成,健康愉快!❤️
* 20191222 傍晚6時整和平輪自神戶港出航,邁向大洋洲!😊🌹🙏🍀
總計船客1000人,年紀最長的是92歲的日本大叔,他才從阿根廷騎馬玩耍返日,他應邀致詞,中氣十足!👍
6時整和平輪緩緩駛離神戶港,迎接57天的海上旅程!🚢👌
* 20191224 聖誕夜-登船第三天,開始認真上課啦!
7:20~7:50 早晨的健康騷莎
8:00~8:30 乒乓球俱樂部 -經驗級
8:30~9:00 自助早餐
9:00~9:50 瑜珈
10:10~11:00 演講—夢想與浪漫的世界遺產1 -廈門和世界遺產的故事
11:20~12:00 西班牙文課
12:00~13:00 自助午餐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86520148109321/?d=n
* 20191224 首度海上聖誕夜🎅🎄🎉
海上聖誕節從聖誕夜下午的盛大聖誕派對開始,船長介紹了和平輪所有工作部門負責人後,樂隊伴奏勁歌熱舞,High 翻全場!
即將和我同闖澳洲七天(2020/1/9~1/15)的小夥伴生日正好是聖誕夜,船方特地做了生日蛋糕,於晚餐時送上,配上草莓聖誕老人公公,大夥開心慶生,最後與和平輪主廚、行政總監和節目主持人合影紀念,渡過難忘的第一次海上聖誕夜!😊🎉🎈🎁🎊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0700111024658/?d=n
* 20191229 登宿霧島
因為颱風關係,前兩天海浪很大,輪船非常顛簸,很多人都暈船,聽說醫務室擠得滿滿的。
昨天聽了兩堂介紹宿霧以及菲律賓世界遺產的課。今天靠近菲律賓群島,海面漸漸平靜,上午上了韓文課和一堂有意思的自主企劃手工藝課-利用包裝帶來編織各種昆蟲,老師是台灣來的林大哥,我跟著做了一隻藍翅小知了,頗為滿意!😊
今天天氣晴朗,傍晚終於看到日落,在頂層甲板上,吹著海風,看著西下的夕陽,和過往的船隻揮手致意,大家都很興奮!
菲律賓的海關人員直接上船為所有船客辦理入境手續,之後再替大家做美金兑換披索服務,晚上8點多終於登岸進入宿霧市區,雖然百貨公司已經快打烊,但還是各有斬獲,犒賞自己一個白巧克力冰淇淋後,開心地回到碼頭已近10點,趕緊上網把美景分享給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8137833614219/?d=n
* Bye Bye 2️⃣0️⃣1️⃣9️⃣,準備轉乘2️⃣0️⃣2️⃣0️⃣列車啦!😊
本列車🚂不能携帶
消極~悲痛~煩腦~憂傷~茫然~無助~疾病...等危險品。
😊歡迎帶上❤️感恩😊微笑😄快樂💪健康和👌吉祥。!
🚂列車站點~分别是
😀高興站😃快樂站
😄幸福站😁和諧站
準時到達🍀萬事如意站
惠良衷心祝福您和家人
心想事成😊,
健康快樂👍!
快樂迎接平安🙏喜樂🌹的2️⃣0️⃣2️⃣0️⃣!
* 20191231~20200101
🌹新年快樂🎉!
2019年最後一天,大家學著做2020彩色眼鏡,戴在頭上準備晚上跨年,11:45 pm跨年派對開始,精彩的太鼓與佛朗明哥表演後進入倒數,2020第一天的第一秒,船友們相互擁抱,互道恭喜,接著男女老少隨著音樂唱跳熱舞,轟轟烈烈完成歡樂跨年。
2020 年1月1號早上日本式新年慶祝儀式後,俺也開始嶄新的作息表,寫心經、做瑜珈、打太極拳...,在宿霧買的馬克杯是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
晚上新春晚餐是典型的日本餐盒,和新認識的朋友們開心渡過2020年的第一天!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7975779297091/?d=n
* 宿霧浮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1523456608990/?d=n
* 20200107 海上學習課程
和平號在每到一個港口之前,會請專家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與世界遺產。
除了官方課程外,船友也可以申請自主企劃節目,把自己的知識才藝分享給大家,文的武的都有,真是臥虎藏龍。例如塑膠帶手工藝,俺又學做了隻蜻蜓;這禮拜開始晨間6:00~7:00學八段錦與楊氏十六式太極拳;10:00學水彩畫,老師對學生的畫作一一講評,第一次依樣畫胡蘆塗的水彩畫,還算差強人意;另一位日本大叔的吉它彈唱拉丁爵士Bossa Nova,讓人驚豔!
空檔時間,穿著峇里島買的蠟染褲在甲板上吹著海風曬太陽,看著藍天白雲,人間一樂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0531321374870/?d=n
* 20200109 珀斯藍森林(Lancelin)滑沙😊
由伯斯向北沿西澳海邊,一路上看到近日大火被燒焦的樹林,林木中有很多澳洲獨有樹種「草樹」,因樹木燒燬提供養分,草樹已長出新葉,過些日子,就長成一個綠色大圓球,待長長的花芽由中央抽出花苞就開花了。
Lancelin鎮的海邊是滑砂勝地,風砂奇大,爬到砂丘頂端,再坐上滑板,一滑而下,俺第一次滑砂,只敢坐著滑,一次成功,還有高手像在海上冲浪🏄一般的姿勢,胆子夠大!😊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1787187915950/?d=n
* 20200206 準備救援物資送拉包爾
和平輪在201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除了推動永續發展、環保減塑、促進世界和平...等成績外,另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日本各界徵集所得的捐贈物資運送到需要的開發中國家。
103回大洋洲之行中申請救援物資的國家是2/5造訪的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將於明天抵達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
現在我們正在船上的8樓協助和平事務局將各種救援物資分裝入環保袋,明天由參加岸上觀光團的船友們分別帶去學校與部落,進行捐贈與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79629795465022/?d=n
* 20200206 如夢似幻的霍尼亞拉晚霞🌹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39321970736/?d=n
* 20200207 喜見海豚群🐬
今晨六時許已抵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早餐時船友告知大群海豚經過船邊,衝到甲板上,看到隱隱約約露出背鰭的海豚,正追隨著一艘船向前游去,看到的人都發出驚喜讚嘆的呼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57898635545/?d=n
* 20200215 第56天返回橫濱
56個日昇日落,57天的和平號大洋洲之旅即將結束,連著三天的歡送派對,大夥都精心妝扮,佳餚、美酒加上熱舞,嗨翻天!
今天上午7點抵橫濱,遠遠望見鑽石公主號停泊在另一個碼頭;10點辦好入境手續後,大部分船友將搭巴士往東京成田機場,去神戶的船友可以在橫濱待到中午12點,再上船航向神戶。
下船入境時,走道旁噴次亞鹽酸水霧殺菌,每人發一個口罩防護。為充分利用這兩個鐘頭,俺打算去逛逛「帆船日本丸橫濱港博物館」和紅磚倉庫,然後返船。
日本丸在冬季時並沒有張帆,只剩桅桿孤零零地立著;紅倉庫則熱鬧極了,正好是2020紅倉庫草莓節最後幾天,吃完鮮草莓慕斯就要上船啦!😊
明晚回到家,休整數日,再慢慢分享旅途中所見所聞。
和平號的用心安排,讓俺玩了好多有意思的所在,認識好多新朋友,學到好多新東西,期待明年再相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98612153566786/?d=n
快樂郵輪人!
人生如此好友,夫復何言!我永遠的朋友!
永遠的偶像!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中央社鄭懿瀛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中央社 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Hsu-Ting Niu Youtube 的評價
造化使然,51年中央在龜山山頂村蓋了個台北監獄。67年又在龜山大崗村設立了一所中央警察大學。龜山兩地情,黑白說分明。
一牆之隔,兩種世界。監獄中的受刑人仰望著藍天,期待著牆外自由的空氣。而中央警察大學的受訓學生,在操場,揮汗如雨,艱苦的勤練戰技;在教室聚精會神學習法律,鑽研刑事偵查技巧;看著同一個藍天,期盼著畢業學成,昂首闊步跨出校門,化身正義保鄉衛民。
建國必先建警,民國25年,老總統蔣中正在南京創校,因抗日遷校重慶,戡亂再移台北。67年總算落定龜山寶地。為了支持國家培育警政菁英,81年龜山大崗國中遷校,空出原校地,成就中央警官大學成為系所完備的專業學府。
儘管國運不濟,建校、遷校、復校幾經折騰,培育精英,完善制度的使命,幾乎不曾間斷。預備教育是警大學生的集體回憶,有學生說,汗水沖掉了以前的傲氣跟自信、太陽蒸發了所有的依賴跟嬌貴。在嚴格的訓練下,挺拔的體態以及不屈的意志是警大學生的入場門票。
警察大學校訓僅一個誠字,既沉又重。國家、正義、榮譽是全校師生努力追尋的價值。我國教育,追求學用合一,各級大專院校,真正能達標的只有警察大學。在考選、教育、晉用一條鞭的制度下,警大畢業生投身國安、警政、消防等公務體系,成為領導幹部,為了讓單位內資深的隊員能服從,警大學生被要求會的更多、歷練更深,一般大學生的暑假可能在打工與休憩中度過,他們則投入基層提早實習,是以出了警大的門,個個都是即戰力。
警大在龜山設校,千餘名博碩士教職學員匯聚大崗,豐富了龜山的人口結構,增添了龜山的光彩,更是龜山的珍寶。樹人路、大湖路寬闊,是很好的腳踏車步道。帶孩子走走。說說正義警察的精彩故事,啟迪心性,親子關係更加升溫。
噢,對了,您不妨猜猜看,國際級的刑案鑑識專家李昌鈺,還有當前新北市長候選大熱門,與桃園很有淵源的侯友宜,是警大第幾期的畢業生?
~警大學生心得部分節錄修改自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44220301.A.6E5.html
~拍片愛龜山:牛煦庭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18NIUsta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K8NKVEqu8/hqdefault.jpg)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洄瀾光影油畫展 #温宛菁專訪
對外婆的追憶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循著童年的記憶,以油畫創作訴說東部淨土簡單美感的生命印象
左手拿解剖刀,右手執畫筆
藝術家温宛菁,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研究所專研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任何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手持解剖刀,在螢光顯微鏡下解析細胞的生命奧祕。某日,偶然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後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運用彩筆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而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藝術玩人」。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而常回到母親的故鄉 —花蓮,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尋常的美景;更恣意揮灑畫布,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
對於外婆的依戀.對於光影的迷戀
温宛菁,台北人,但從小就和台灣東部有著不解之緣,對於光和影一直都有一種深刻的迷戀。記憶中,艷陽下,東部外婆家的樹木與光線交織而成瞬息萬變的投射,總能讓她蹲在樹蔭下癡迷許久;而對於外婆的依戀猶如對光影的迷戀,外婆過世後,院子裡的草木就成為一種對人的追憶,宅院裡斑駁牆面上的海棠花在光與影、虛和實之間搖曳,彷彿是外婆的一生,即便身處困境仍然保持著生命中的彈性。
外婆是道地的傳統客家婦女,十九歲時隨著外公從西部到後山打拼,大半輩子就這麼在花蓮的鳳林小鎮上落地生根。宛菁印象中的外婆慈祥婉約,寡言多能,喜歡蒔花養草;外婆和外公好像比賽似的在前後院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時常跟著任教職的母親回鳳林的宛菁,在那兒度過了無數個寒暑假,就連小時候得了腸病毒,也是回到這個小鎮上休養。於是在這幢日式宅院綿生的記憶裡,外公的蘭花、外婆的海棠花,孕育出宛菁的第一件與第二件感人的作品。
不引人注目但保有獨特的美感與生命歷程
在油畫作品中,藝術家想要表現的不是壯麗遼闊的東部風景,而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小片光影。記憶中的花蓮生活,是從吃完中餐開始,趁著外公睡午覺的當兒,鄰家玩伴會聚集在蘭花架下玩沙泥。宛菁卻愛一個人踩著腳踏車,跑出小鎮亂晃,有時來到中央山脈山腳下,蹲在一棵棵不同姿態的大樹底下觀察光影,享受著光影交織的虛實心境。
藉由對於童年的回憶以及對於外婆的思念,宛菁循著外婆行走過的足跡,畫出當下心情的悸動。她說:「庭院裡牆頭上的那一株海棠花隨風飄逸,很像外婆的人生,不名貴不顯眼,但卻堅忍不拔,我的畫作中那種寧靜其實是在訴說外婆給我的安心感。」十二年前外婆過世時,宛菁感覺頓時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心靈支柱;直到如今,每次回到日式老宅院中,就彷若看見那位安靜的坐在屋子裡,將世界隔絕在外,專注踩踏著縫紉機的外婆。對於宛菁來說,這是生命中很重要的光影。
從理性科學到感性美學
溫宛菁從小就喜歡塗鴉,小學到高中,常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獎,但由於家族親人的期待而念了第三類組。從中興大學的生命科學系到台大研究所的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再到中央研究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事事要求完美的個性總是讓她非常忙碌,幾乎鎮日窩在實驗室裡埋首做研究。直到幾年前的某個假日,媽媽請她陪著一位學生去「拉丁區畫室」學畫,沒想到啟動了她學習油畫的興趣,因此而遇見了油畫啟蒙老師—沈辯。相距這件事之前,宛菁最後一次拿畫筆是在大學時的國畫社揮毫,無疑的,油畫媒材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接觸。只要周末得空,她就會趕到畫室習畫。沈老師指導的不只是繪畫創作上的技巧,還有對於美的感受和認知,還常下書單讓宛菁多方面接觸藝術領域。拿起油畫筆的那一刻,生命中最重要的光影—日式宅院、外婆的身影油然而生,於是就這樣陸陸續續畫出了記憶中的依戀。第一件作品「外婆的海棠花」讓她在畫中揣摩了許久許久,終至感動到落淚;第二件作品「外公的蘭花」也是她在忙碌的實驗室生活之暇緩慢地完成的。
30歲那年的低潮與轉機
實驗工作有段時間非常忙碌,以至於很久沒去畫室習畫。某天,沈老師捎來一個令宛菁驚喜的消息,沒料到擱置在老師家的畫作居然被某位畫廊經紀人欣賞,並問是否有意願辦個展。温宛菁和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一笑置之,但時隔半年後,因為夜以繼日的實驗工作和心理的壓力,讓宛菁的身體不堪負荷而造成胃出血,正好此時也被教授告知在中研院努力多時的實驗失敗。頓時,宛菁的心情跌入幽谷,原以為自己會一直順遂的走這條喜歡的路,沒想到在這時候遇到了瓶頸!人生的低潮讓宛菁有些喪志失意,此刻半年前的一笑置之湧上心頭,她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要讓30歲的自己做點不一樣的事情,於是便規劃了自己嶄新的人生方向——先畫出心中的感動吧!
與東部的機緣,被踢離原本的軌道
在研究所灰心喪志的那段時日,宛菁心中的鬱卒難解,於是常跑去她最熟悉的東部海邊沉潛,蒙受燦爛陽光的撫慰。沒想到因此慢慢地與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有了連結,而開始認識了令她著迷的原民文化,起初是受人之託寫了東部的部落故事,後來因為東部發展條例的討論而變成義務志工。有一段日子,白天她在中研院趕實驗,晚上則是趕去參加「東部議題」校園巡迴的分享講座;而在NGO組織裡認識的老師也邀請她一起做宜花東的能源研究。諸多的機緣讓溫宛菁被踢離原本的軌道,嘗試了許多新的可能性;但她認為自己並沒有放棄生物醫學研究,只是單純的希望透過展覽,將這些年對於東部的光影、親情的追憶呈現出來,將這份美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金車文藝中心)
温宛菁簡歷:
大學念的是生命科學,原想步踵達文西描繪人體的精微結構,但直至臺大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畢業,卻未畫出一張人體素描。之後,一直窩在冰冷的實驗室裡,用螢光顯微鏡試圖解析肉眼看不見的生命奧祕。某日,重拾幼時的塗鴉興趣,師承旅法畫家沈辯教授,試圖紀錄肉眼所見的生命,成為左手拿解剖刀、右手拿畫筆,兼具理性與感性的「玩人」。
近年,又因關注東部發展與原民生態智慧,常在東部追逐燦爛的陽光,留意身邊的尋常之美,而恣意揮灑在畫布上。企盼記錄一些感動的痕跡,與一起生活的人分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RuvdbPa1S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TfersieQFOZl8hytMd3dhnCjaLg)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Vlog-05 挑戰NCU TALK尋找腳踏車的任務? 在中央大學弄丟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在 中央大學 FB主要論壇NCU TALK上面的 腳踏車 協尋文基本上每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可說是源源不絕。到底如果夠閒有沒有可能靠著地毯式搜索將 腳踏車 尋找 ... ... <看更多>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中央大學腳踏車– 中央大學dcard - Winterhts 的八卦
中央大學 總務處:: 自行車線上管理系統Menu; 最新消息, 查詢違規紀錄, 申請自行車識別證, 二手自行車拍賣, 自行車相關法規, 領車須知, Q&A, 最新消息, 標題, 發布日期, ... ... <看更多>
中央大學腳踏車 在 [問題] 在中央大學有需要交通工具嗎- 看板NCU_Talk 的八卦
魯魯上禮拜去報到時,看到好像有
一個綠色的公眾腳踏車,所以魯魯
是不是不用自己帶腳踏車? 另外中
央大學到火車站的公車10~15分鐘就
一班,交通方便,基本上魯魯非常宅
,不會到處去玩,是不是我也可以不
用帶機車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51.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U_Talk/M.1435595219.A.DAA.html
※ 編輯: jameskey (60.245.65.179), 07/01/2015 16:08: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