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那是南美第二大產油國 #經濟高成長率國家 #過去從未與台灣有外交關係
台灣外交突破好消息...台灣在蓋亞那(非邦交國)設立「台灣辦公室」
外交部與蓋亞那外交部經協商達成共識,決定在蓋亞那合作共和國設立「台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雙方並於本(2021)年1月11日簽署設處協議。
「台灣辦公室」已經自1月15日展開初期運作,目前正逐步完成相關籌備作業。如果蓋亞那未來也決定在台灣設立同等地位的辦公室,將依照本協議對等互惠原則設立辦公室,並享有與台灣辦公室相同的條件與待遇。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位於南美洲的東北部,礦產及石油資源豐富,首都喬治城也是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的秘書處所在地。
我國在蓋亞那合作共和國(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設立「台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
一、 背景說明:蓋亞那合作共和國(Cooperative Republic of Guyana)位於南美洲東北部,是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與委內瑞拉、巴西及蘇利南接壤,天然資源豐富且戰略地位重要,我國在蓋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具重要意義,茲說明如後:
(一) 本案為我國第二個以「台灣」為名之駐外代表機構:
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於1966年自英國獨立,過去與我國未有官方往來,目前有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中國、南韓、印度、巴西、古巴及委內瑞拉等14國及聯合國在蓋國設有大使館。本案雙方自接觸後進行設處協商,推動各項合作與交流;此外,蓋方未來亦可以同等條件在台設立辦公室,深化雙邊的實質關係。
(二) 蓋國經濟發展具潛力,台蓋經貿合作遠景可期:
蓋亞那人口數約為78萬人,2019年之國家生產毛額(GDP)約為68億美金,國民平均所得為6,609美元。蓋國2019年經濟成長率為5.35%,位居全球第三,表現亮眼;據IMF統計,蓋國2020年的預估經濟成長率更可達26.2%。
(三) 地理位置重要,設處有助我對南美洲東北角之經營:
1. 蓋亞那位處南美洲東北部要衝,係聯繫南美洲及加勒比海的窗口,故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將其秘書處設於蓋國首都喬治城,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2. 加勒比海地區是我外交重鎮,我在加海地區有貝里斯、海地及三聖共5個邦交國,蓋國在地緣上亦屬加勒比海國家,為加勒比海共同體(CARICOM)及加勒比海國家聯盟(ACS)的正式會員,於蓋國設處可增進我在加海地區的連結。此外,南美洲東北部幅員廣大,除蓋亞那外,尚有有委內瑞拉、法屬圭亞那及蘇利南,我國自2009年9月15日裁撤駐委內瑞拉代表處迄今,在南美東北部未有積極經營,本案有助未來拓展相關業務並提昇我國的能見度,並推動我與該區域的實質關係。
(四) 蓋國持續深化民主,與美國關係友好,是理念相近國家:
蓋亞那與我國同樣崇尚自由、民主並尊重人權與法治,自獨立以來,堅持民主體制,上(2020)年3月進行國會大選,期間雖有爭議,6月間重新驗票後確認由在野之人民進步黨(PPP/C)贏得國會多數席次,經過協商政權和平轉移。蓋國新政府上任後,積極與世界接軌,採親善友好之外交政策,且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國務卿等政要均曾赴訪,顯示華府對蓋國的重視。
我國業者未來可以與蓋國建立哪些領域的合作?
1. 2015年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於蓋亞那外海發現大量原油並開始鑽探,該油田於2019年12月開始營運,日產量預計於5年內可達到75萬桶(約世界排名25,拉美排名第2,僅次於委內瑞拉),該產業成為帶動蓋國經濟成長之主要動力。
2. 蓋國擁有豐富的黃金、鋁土、鑽石、各式稀有金屬礦藏及林木資源,發達之採礦業占GDP約15%,國際貨幣基金(IMF)曾預測蓋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86%,雖然後來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而不如預期,但據IMF統計,蓋國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仍可達26.2%。對於這樣充滿經濟前景的國家,我國樂願趁著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發展的經驗,共同協助蓋國發展,並且為台商發掘商機。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國gdp世界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王定宇 Facebook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世界前20大經濟體排名(以1980年-2023年間GDP比較) - YouTube 的評價
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一定要買房嗎?經濟學人打破迷思
【《經濟學人》雜誌一月推出一個特別報導:可怕的房地產錯誤(The horrible housing blunder)。你為什麼覺得自己非買房不可呢?其實這是政府操作的結果。《經濟學人》分析數據顯示,其實沒有什麼證據證明,居者有其屋,國民生活必然會變好。
新加坡是居者有其屋的最佳範例,自有房率為91%,而且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排名第9。但是自住率更高的羅馬尼亞,96%的人自己有房,人類發展指數卻排名52。與之相反,瑞士僅38%自己購屋,人類發展指數卻是世界排名第二。反倒是因為過去數十年利率的下降,加劇了房屋供應的不足,並導致了房地產價格的飆升。】
{內文}
(專題旁白)
俗語有云,"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沒有什麼比一個家更能展現一個美國國民他財富的多寡,置產 不單只是「美國」夢,在全球富裕國家,人人從小就被教導,"你應該買一個你自己的家",現在是買屋的好時機...。
(前英國首相/卡麥隆)
你該踏出買房的第一步
(專題旁白)
6萬美元就能圓夢...
(前英國首相/梅伊)
Help to Buy(英國購屋優惠政策),將協助民眾踏入有房一族
(前美國總統/小布希)
擁有自己的家是美國夢的一環
(專題旁白)
但是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要被逼著去買房呢?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人們並不去質疑置產是對的這個概念,因為大家從小被灌輸這個觀念,所以好像買房就是真理
「有土斯有財」這個概念,源於禮記大學篇,在中國已經流傳兩千多年了。但是在西方,這個「居者有其屋」的觀念,卻是政府灌輸給人民的。
(專題旁白)
要了解房市問題,我們要把時間倒回100年前。在20世紀初,英國 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多數人民房子都是用租的,以英國為例 僅1/4家庭擁有自有住宅,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在房市政策上出現巨大轉變,政府欲打造一個人人有房產的國家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政府當時的想法是,如果你買了房子,在你退休的時候你可以賣掉房子維持生活,要是你突然失業,你也有資產可賣
(專題旁白)
政府紛紛推出低利房貸購屋房貸減稅優惠,資本利得稅減免,以鼓勵民眾購房自住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一直有一個說法,說房屋自置率高的國家社會更好更穩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佐證這個說法的證據其實十分薄弱,這些國家的國民不見得過得比較好
(專題旁白)
主張應當鼓勵購屋自住的人,總是拿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是房屋自置率極高,且高度穩定的國家,新加坡91%的國民擁自有住宅,而且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縮寫為HDI)排名世界第九,但是我們再來看羅馬尼亞的例子,他們房屋自置率達96%比新加坡高,然而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僅52 遠低於新加坡,我們回頭再來看瑞士,擁有自住房產的人很少(瑞士房屋自置率為38%),但瑞士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二
文茜世界周報曾造訪瑞士日內瓦,一探當地最出名的合作社住屋(Cooperative)之一。Codha是日內瓦最著名的合作社,每個人先交出一萬瑞士法郎的保證金,向與合作社合作的銀行借錢,請建築公司蓋房子。之後每月繳交租金給合作社,由合作社負責營運。像是這間45平方公尺的房子,每月房租是1000瑞士法郎,合台幣三萬多,想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而且租金不會隨便調漲。若不是合作社所經營的房子,房租每月至少要2500瑞士法郎(約7.8萬台幣),相差甚大。
(Codha住戶/ Martina Kunz)
雖然我們房子是租的,但我們有我們的保障,我知道我們可以一直住下去,不會被要求搬家,我們都被建商影響了,好像大家非買房子不可,他們一直灌輸人們一個觀念,對 我大學一畢業,哦 我沒房子就不能結婚,為什麼 為什麼壓力要那麼大,只要能好好過生活不就好了嗎
(專題旁白)
瑞士房屋自置率僅38%,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中自置率最低的國家,經合組織裡都是有錢的國家,英國的房屋自置率比瑞士高些,大約是2/3的英國人擁有自己的房子,依照經濟學人房屋價格指數,瑞士的房價較英國穩定,瑞士今日的房價只比1970年代漲了約70%,同一時期的英國房價則飆漲了346%
飆漲的房市,最終危害到了全球經濟體系。
(專題旁白)
自1950年代起,房市開始飆漲,看到人們對錢的需求,銀行推出房貸。到2008年 房貸占去全球17個富裕國家GDP的63%,以長遠來看,這個人人擁房的世界,衍生的問題遠高於解決問題,(次貸危機)這是一場金融災難,沒有人能夠力挽狂瀾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大約10年前那場涵蓋全球的巨大金融危機,就是一場房市危機
(新聞片段)
違約的人數創下新高問題就出在...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很多美國人都認為,自己進行的是一個合理的財務投資,讓自己晉身有殼族,結果卻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
(專題旁白)
這場次貸風暴是房市泡沬崩壞的災難性惡果,然而鼓勵人們置產所帶來的危害,更甚於這場金融風暴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房市問題的根本在於供應不足,整個富裕國家今天人均新增房屋的比例,不到1960年代的一半
錯誤的房市政策,造成一整個世代買不起房,租不起屋,居住上的不公平,招致對資本主義失望的年輕人,對占有99%財富的那1%的富人,心生怨恨。然而錯的不見得是「居者有其屋」這個構想。新加坡住房政策享譽國際,公共住房政策的實行,甚至比國家獨立時間更早。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的新加坡人口激增,失業潮洶湧,多數人只能在陋屋區和貧民窟棲身。1960年2月,專責興建組屋的建屋發展局成立,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大批廉價組屋在十年內解決房屋問題。稱為「政府組屋」的公共住房,現占全新加坡國住宅單位的八成。新加坡將住宅政策和社會政策、生育政策結合,誘因強烈。一個家庭原本只能購買組屋兩次,生育第三胎可以多一次機會,鼓勵三代同堂,組屋的中籤率也會提高。
(新加坡民眾)
私人的房可能(價格)會比較高,政府組屋還是有一個標準防止房價太高
組屋可以轉賣,但是必須持有至少五年,而且政府要抽10%到25%的附加費,所以組屋價格平穩,基本上不太炒得了房。瑞士人是這麼說的,我們都被資本主義荼毒了,盲目以為政府不干預,自由市場是唯一的出路。卻沒想過,瑞士每年高經濟增長,卻又能壓抑房產泡沫,奇蹟是怎麼得來的。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Philippe Thalmann)
房屋是一種很特別的商品,因為每個人都必須要住在房子裡,可能不可以就放任在自由市場,(瑞士的措施看起來沒有很資本主義)不,(該怎麼說呢),你不要覺得瑞士是資本主義國家,並不是,不 不 我們是社會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的想法是放在心裡的
(專題旁白)
儘管如此,富裕國家仍不斷推廣居者有其屋
(倫敦政經學院經濟地理學教授/ Christian Hilber)
美國每年花在房貸利率減免上的減稅,大概有1000億美元,但是這個政策得到的淨效應幾乎等同0。至於英國Help to Buy購屋優惠政策,更是一個無效的政策,我們發現倫敦的Help to Buy,反倒是推升了倫敦房價,政策提供的補助趕不上房價飆漲,而且政府也沒有投入新屋興建
(《經濟學人》資深撰述作家/ Callum Williams)
政府砸下大筆預算支援房市的理由,其實非常薄弱,而這些錢本可以投入教育 交通或健保,
(專題旁白)
比起打造一個穩定的社會,「居者有其屋」可說是西方社會所推出最錯誤的經濟政策,現在該是重新建立新房屋市場的時刻,一個真正有效能的房市政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9DTe2dgbA
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2014年1月9日 全球財經要聞
今天有一則談新興市場的報導,在細碎的經濟數據之外,也提供了分析和思考方法,幫助讀者自行思考,新興市場的未來究竟如何。
這是路透社,分析:新興市場投資者面臨充滿政治地雷的一年。大意是,在QE資金熱潮退去後,新興市場的走向,是由當地的政治風險決定。
仔細看,這則文章裡提到了一個衡量新興市場主權風險的指標,是主權風險指數(BSRI),這是一個方便的工具,因為定期更新,而且免費對所有人公開,點擊這個連結,你可以看到他們評估的五十個國家,可能因國家政治因素帶來的政治風險。
http://www.blackrockblog.com/blackrock-sovereign-risk-indi…/
這張是12月的主權風險指數統計表,好消息是,台灣在前段班,排名全球第六,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是挪威,金磚四國中的中國、俄羅斯和巴西,分別排名19、20、30名,印度則排名40名。
前陣子,前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看好的薄荷四國,墨西哥、印尼、尼日和土耳其,墨西哥排名32名,印尼36名,尼日未排上名,土耳其則排名35名。現在這些國家更常出現在脆弱五國的名單裡,脆弱五國指的是土耳其、南非、印度、印尼、巴西,其中表現最好的巴西,排名也只有三十名,看來投資風險並不低。
主權風險指數,是怎麼算出來了呢?其中包括四個指標,第一,可用的財務空間(40%),第二,還款意願(30%)(當地政治風險分數歸屬在這個項目下),第三,外在財務狀況(20%),以及金融部門健康狀況(10%),這個指標不見得適合拿來預測未來,因為很多因素在計算中被簡化了,但可以拿來當成分析新興市場主權風險的參考指標。
全球股市方面,美國8日道瓊指數小跌0.41%,S&P小跌0.02%,NASDAQ小昇0.3%。歐洲股市週三,Stoxx 600指數只上漲0.1%,創下2008年5月以來高點。亞股星期四則是收黑,日經下跌1.5%,中國上證指數下跌0.82%,MSCI亞洲指數下跌0.7%。
中國經濟方面,金融時報刊出的文章 ” 分析:中國央視為何再度出擊房地產商?
“,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央視再次指控房地產商欠稅,這次特別,因不只房地產商否認,連稅務機關都嗤之以鼻,沒想到央視最近再次長篇報導,攻擊地產商欠稅,金融時報因此分析,這可能是中共中央要整頓房地產產業的前兆,如果成真,不只會影響中國,而是全世界。
日本共同社也有一則特別的新聞,談高模擬老年人軟食,日本人把原本泥狀的老人食品,用模型做成魚片等真實食物的形狀,避開老人吃一般食物時會噎到的風險,同時兼顧老人對味覺享受的要求,如今這樣的食物,在高齡化社會很受歡迎。
今日圖片 是日本用老人營養食物,做成的模擬魚片。
全球財經
分析:新興市場投資者面臨充滿政治地雷的一年
Lex專欄:該投資新興市場債券了嗎?
2014:新興市場股市仍有上漲空間
歐洲財經
歐洲央行在新的一年面臨新挑戰
中國中鐵提議為英國高鐵車站建設支線
巴羅佐:2014年歐元區將擺脫最壞局面
歐元區通脹率降低引發通縮擔憂
歐元區11月份零售額飆升
德國11月份貿易順差擴大
歐洲股市漲勢緩和 二線國家股市再次表現出色
聯邦德國政府去歲新借貸數量少於原計劃
歐盟統計局:歐元區失業率仍居高不下
中國富豪令英國遊艇公司前景光明
美洲財經
美聯儲將以“適度步伐”退出量寬
美國12月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23.8萬人,高於預期
美股收盤漲跌互現 道指下跌0.4%
美聯儲會議紀要:多數官員支持縮減購債
美聯儲會議紀要:多數官員在12月政策會議上支持縮減購債
美國股市下跌,美聯儲發布會議紀要
加拿大股市:攀升,受美國就業資料和Valeant支撐
標題新聞:1月7日止當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資產減少36.2億美元至2.701萬億美元-\-\iMoneyNet
標題新聞:美聯儲會議記錄顯示負責市場操作的聯儲小組將尋求將1月29日到期的逆回購試驗延期
美國財政:2013年10-12月政府預算赤字大幅縮減至1,820億美元-\-\CBO
馬多夫害人不淺 連累摩根大通26億求和解(更新版)
美股標普500指數接近收平 市場對美聯儲會議記錄反應平平
焦點:美國11月貿易逆差創四年最低
綜述:美聯儲官員稱縮減QE步伐適當
美12月就業資料為經濟復蘇再添佐證
焦點:美聯儲希望在縮減QE3時謹慎從事
亞洲財經
標題新聞:澳洲11月經季節調整建築許可按月下降1.5%,降幅大於預期;年增22.2%-\-\統計局
獨家:印度SpiceJet訂購約40架波音飛機-\-\消息
亞洲股市受支撐 強勁貿易資料提振美國成長前景
中國財經
中國2013年12月CPI升幅回落
中國存款利率偏高
分析:中國央視為何再度出擊房地產商?
2014年中國股市:夾縫中成長
中國為何警惕比特幣風險?
外企重新思考在華併購交易
9日看盤:12月CPI今公佈 料不影響大盤
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將提振倉庫需求
遊戲機廠商進軍中國面臨挑戰
中國鐵礦石交易人民幣結算面臨障礙
林毅夫:未來20年中國經濟還能保持8%的增速
中國貿易:服務貿易促進政策擬出臺,支援外包企業發債或創業板融資
中金:規範影子銀行為中國貨幣政策放鬆提供空間
滬綜指收跌至五個月新低
資產餘額達1.6萬億的銀行應披露全球系統重要性評估指標-\-\銀監會
中國2012年GDP增速最終確認為7.7%-\-\國家統計局
保險資金入市能否緩解中國股市的貧血症?
上海自貿區部分業務允許外資獨資
日本財經
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0.700%
日本中小企業信心指數6年半來首次轉正
2013年外國投資者日股增持金額突破15萬億日元
收評:日經指數新年首次收漲 收復16000點關口
日本領低保人數達216.4萬 升至歷史新高
詳訊:日本大型銀行討論與韓、泰ATM聯網
期貨市場
金價跌勢擴大 受美聯儲會議紀要影響
原油期貨下跌 受成品油需求疲軟拖累
美聯儲會議紀要公佈後,黃金期貨跌勢擴大
原油期貨下跌,受成品油需求疲軟拖累
全球金市:金價連跌兩日後持穩,關注美國經濟資料
白糖收創近四年新低 供應壓力沉重糖企成本線全面告破
匯市
美元在美聯儲會議紀要發佈後走高
路透調查:美元今年料走升,歐元和日圓恐墊底
加拿大匯市:加元兌美元觸及2010年5月以來最低,連跌第三日
更新版 1-《全球匯市》美元在美聯儲會議記錄公佈後守住漲幅
《全球匯市》美元觸及七周高點,關注歐洲央行會議和中國通脹資料
拉美匯市:拉美貨幣下跌,美資料搶眼及美聯儲會議紀錄引發擔憂
美元守住漲幅 美聯儲會議記錄顯示穩步縮減購債計畫
人民幣收平 市場做多情緒不減短期或再創新高
馬年展望:人民幣匯率跨入“5”時代 曲線開放資本帳戶成亮點
商業訊息
達能起訴恒天然
Bed Bath & Beyond第三財季利潤升1.9%
CES/英特爾展出一「張」最小雙核心電腦 SD卡大小
LinkedIn改變職場社交
Macy's將裁減1.4%的員工
中國包子:慶豐難破瓶頸 狗不理太貴消費者不理
CES趣產品:華為的智能路由與遊戲機
投行觀點:法國興業銀行給予摩根士丹利 初始評級為持有,目標價32.7美元
英特爾向可佩戴設備市場積極轉向
雅虎CEO在美國電子展上推系列新品
H&M與恒隆地產簽訂租約 明年中進駐銅鑼灣建全球旗艦店
獨家:摩根大通金屬期貨經紀業務待售-消息人士
網遊開發商港股午盤紛紛大漲 因阿裡巴巴集團將推出手機遊戲平臺
(更正)“危險遊戲”:騰訊押注移動遊戲
索尼將利用雲技術提供PS4遊戲服務
Facebook收購印度初創公司Little Eye Labs
新華聯投資馬來西亞和韓國房地產項目
歐萊雅將把卡尼爾品牌撤出中國市場
阿裡巴巴將推手機遊戲服務
索尼將於今夏推出遊戲雲服務
中國解除遊戲機銷售禁令 任天堂股價大漲
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下調iPhone套餐價
梅西百貨將裁減1.4%的員工
融創中國預計今年銷售額增加19%
中國科技公司蓬勃發展催生新科技園區
三星承壓日重
IBM超級計算機沃森大規模商用仍長路漫漫
雅虎在消費電子展上宣佈向媒體進軍
鐵獅門掘金中國市場
中國比特幣交易所試圖繞開央行封鎖
是否分拆董事長和CEO職位讓摩根大通頭疼
淘寶禁售比特幣等虛擬貨幣
摩根大通聘辛格為該行亞太監管戰略主管
松下高管對與韓企打平板電視價格戰表示反省
日本高模擬老年人軟食受到海內外歡迎
中國淘寶將禁售比特幣及相關產品
“東風”難救“標致”命?
中國綠地斥巨資買下倫敦啤酒廠地塊
摩根大通因麥道夫案收巨額罰單
被黑莓起訴侵權的iPhone手機殼
中國gdp世界排名 在 世界前20大經濟體排名(以1980年-2023年間GDP比較) - YouTube 的八卦
本視頻展示1980-2023年間,前20大 GDP排名 之經濟體,包含 世界 各大政經強國如美國、 中國 、日本、印度、德國以及台灣。1991年蘇聯解體後,相關統計資料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