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地緣政治】
台積電真的要去美國了!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佈,將在亞利桑那州興建5nm製程的先進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
台積電原本在華盛頓州就有設廠,但規模與製程均非公司主力,這次在美國一口氣投資120億美元,並採用2022年才達到全產能的5nm製程,也就是這座廠將是台積電全球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先前台積電對赴美投資說法一向保守,但這樣的宣布卻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世界早已起風多時。
去年,在台積電運動會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提醒,「世界局勢變相當多,這世界已經不能說是安寧的世界,當世界不安寧,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
而他的接班人劉德音則說: 「要獨立於地緣政治中,光靠一間公司不夠,台灣本身政治也是重要考量,將持續與政府配合,確保台灣重要企業能在地緣政治中,維持台灣最大利益。」
台積電最後還是順勢乘上了這陣風,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未來戰場上的決勝武器不是砲彈而是晶片
自從美中貿易戰,美國祭出禁運晶片之後,就傳出中國火箭發射屢次出現狀況或墜毀。
台灣的科技產業,無論對經濟民生,乃至於國家總體戰略地位,至關重要。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負責生產用於美國F-35戰機的電腦晶片,同時也是蘋果、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主要供應商。基於國防及5G技術的戰略考量,美國對台積電在美設廠,已經是國安層級的討論。
若以軍用晶片來說。我們以F-35使用的晶片為例,這是一種FPGA晶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由於同時具備大量計算單元與可編程特性,因此非常適用於類神經網路運算,比起CPU或GPU在特定人工智慧領域中更具優勢。而F-35所需要的大量FPGA晶片,可讓洛克希德馬丁在機上無線電系統添加新的波形,以及進行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用於敵我辨識等電戰功能。未來戰場上決定生死的,再也不只是更強的火力、更大的推力,而是制敵於機先的電戰功能。
Xilinx正是美國第一大FPGA生產商,業界龍頭拿下這等標案相當正常。那為什麼需要台積電?主要是因為Xilinx是一家Fabless公司,必須和代工廠合作,長期以來,Xilinx和台積電合作相當順利,台積電的7nm產能供應無慮,反倒主要競爭對手Intel收購另一家FPGA龍頭Altera,但在去年Intel的10nm都還有問題(10nm到7nm,至少還有2~3年的研發年份,且還不算上良率穩定可以正式量產的時間)。因此Xilinx攜手台積電,就更具備市場優勢。這樣的狀況,也正是1990年代,美國國防晶片供應鏈全球化後,常常會面臨到的問題。供應鏈中有部分關鍵產業,美國已經失去經濟規模,甚至技術優勢。
#台灣的科技技術是我們在國際上的籌碼
台灣的高科技技術一直都具有國際戰略地位,政府應該要即早因應,中國也一直對此虎視眈眈,想偷掉台灣在牌桌上的籌碼。
中國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屢見竊取及滲透,比如「挖角」。很多中國公司,實際上並不能單純視為私人公司,因為這類看似以關鍵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私人企業,詳查背景之後,不是官方(國家或軍方)資本,就是受有這類資本的投資。獲取的方式之一,是透過中國公司在台的分公司或派駐人員,對台灣敏感科技技術人員進行接觸與挖角或勸誘竊取關鍵技術與情報,這些都是我國國安單位必須掌握並強化執法的內容。
我認為我們政府應該要做的是:
1. 現行保護敏感科技法規是很不足的,應該盡速研擬強化保護的立法措施。
2. 強化執法能力。比如去年底修正《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七條時,又增訂了第四款:為外國勢力或境外敵對勢力以刺探、收集、竊取、洩漏、交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之營業秘密資訊。
中國對台灣的滲透已經不是只有傳統軍事層面和政治手法,因此《國家情報工作法》納入了經濟、科技、不正方法之營業秘密。
#中美貿易戰與後武漢肺炎後態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日本4月多宣佈出資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台積電赴美的衝擊
台積電目前客戶比率約為59%來自美國、19%來自中國。英特爾正趁勢想重新抓回美國市場,台積電若放棄中國,中國當然會扶植二流廠商替代,儘管科技世代仍有落差,但長期來看台積電在中國的潛在市場仍會縮小。
而台積電赴美,部分產能會離開台灣是必然的,美國仍未完全信任台灣企業,美國政府本就會以美企為優先,想在某方面壓制台韓優勢企業是想當然耳。但人在江湖走,情勢風浪已由不得台積與三星維持 「政治中立,全球通吃」。台灣要和美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享有某種程度的軍事保護,在國際關係制衡敵國,是會付出代價的。在爭取利益之中,產業佈局就是大智慧,國家政策必須穩健一致,朝 「平穩脫中」 前進。
我們不是要脫中入美,而是最後要走出一條台灣的路。
中國電信 台灣 分公司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八卦
加拿大法院判決出爐,「華為公主」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國的程序會繼續進行!耿爽今天會不會出來不爽呢?
今(28)日外媒報導,「華為公主」孟晚舟被加拿大法院裁定符合加拿大引渡條例的「雙重犯罪」標準,即孟晚舟被控訴的行為在美國與加拿大都是犯罪,因此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國受審的流程將持續進行。
孟晚舟的律師在加拿大法院庭審時表示,加拿大等同於被要求「實施美國的制裁」,孟晚舟在美國的代表律師則認為「孟不應該成為中美關係中的棋子或人質」。而加拿大法院的主審法官則表示,如果孟晚舟律師的觀點得到法庭支持,「將極大限制加拿大在引渡詐欺和其他經濟罪行方面擔起國際責任」。
自孟晚舟 2018 年 12 月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被捕以來,案件引起國際關注,更使中美加關係震蕩。
當時加拿大應美國要求將孟晚舟扣押,美國指控她與華為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涉嫌銀行詐欺,要求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孟晚舟與華為均否認指控,中國政府則強烈抗議,指控這是美國的政治迫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武漢肺炎是美軍傳到武漢的那一位)在 26 日警告,如果裁決結果對孟晚舟不利,中加關係可能進一步下滑。「加方應當切實糾正錯誤,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並確保她平安回到中國,以免中加關係持續受到損害。」
去年《沃草》也曾報導過孟晚舟事件,以及各國隨之而來對華為的警惕。報導裡提到,孟晚舟被控 23 項指控,罪嫌包含串謀銀行詐欺、串謀電信詐欺、銀行詐欺、電信詐欺、串謀詐騙美國、串謀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即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違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串謀洗錢、串謀妨礙司法、串謀竊取商業機密、企圖竊取商業機密、電信欺詐、妨礙司法。
而波蘭也在去年一月逮捕兩名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行動的電信公司職員,其中一個就是華為在波蘭分公司的主管,捷克政府也宣告禁止受過政府警告的電訊商參與投標建設政府電腦系統,澳洲則以國安為由禁止華為及中興提供 5G 技術,紐西蘭以同樣理由跟進,拒絕在境內使用華為生產的設備,日本也宣佈將華為排除在中央政府與自衛隊的電信設備採購清單中。
今年 5 月,英國首相強森也宣布減少華為參與英國基礎建設,目標要在 2023 年「歸零」,而美國更將正式修改進出口規定,全面阻止全球採用美國相關技術生產的晶片供應廠商供貨華為。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外交部、官媒《新華社》都未對孟晚舟案及美國認定香港已失自治地位做出任何回應。
來和阿草一起回顧這篇去年的報導,了解孟晚舟案怎麼爆發,以及此案對華為、中美關係、乃至於中國在全球發展的影響和打擊吧!
相關報導:
華為孟晚舟裁決:孟晚舟案符合雙重犯罪 繼續引渡
https://waa.tw/I7oBxO
路透社:美國政府採取行動,將切斷華為全球晶片供應鏈
https://waa.tw/6WZUaG
#沃草告急 #定期定額募集中
💪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_watchout.tw|[email protected]|TW_watchoutTW
中國電信 台灣 分公司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八卦
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 中醫概論短期課程
幾年前應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www.cie-sf.org)的邀請,開設了中醫概論短期課程(http://andylee.pro/wp/?page_id=1230),八堂課,反應很好,很快的又開了第二梯次,也是八堂課,反應也非常熱絡。那個時候答應每隔一陣子就開一梯次不同主題的中醫課程,讓矽谷科技人多了解中醫。然而,事情忙碌,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詢問了好幾次,都因為我個人行程排不出來而無法繼續舉辦。這屆中工會會長及理事們又再度提起這件事,都是老朋友了,我也實在不好意思再不為中工會貢獻一些心力,畢竟我也擔任過兩屆的理事。這次折衷的方案是先教四堂課,看參加學員的背景及興趣,再決定下一梯次的主題及時間,我們還是希望能變成一個常規性的中醫課程,提升中醫在美國科技及工程界的發展。
時間:4/11,4/25,5/9,5/23 (每隔一週的週四)7pm~9pm (6:30pm 開始登記及晚餐)
地點:台灣工業研究院北美分公司 – ITRI International (USA), 2870 Zanker Rd, #140, San Jose, CA 95134
費用:CIE Member $20 / Non-member $40 (包含四次的晚餐及飲料)
報名:https://www.eventbrite.com/e/cie-sf-chinese-medicine-short-…
課程介紹:
近幾年來,中醫在世界各地快速發展,中醫藥產業總值大幅成長,受到許多國家及主流醫療體系的關注。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正式把三千多個中醫症狀及診斷列入ICD-11(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為中醫融入主流醫學做準備。中國國務院於2016年頒布「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把中醫藥發展列為未來15年(2016~2030)國家發展的重大核心政策,大力推展中醫藥臨床應用外,亦強調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來提升傳統中醫藥產業,並計畫訓練15萬名西醫轉化為中醫, 積極普及中醫到各個省市鎮村,並輸出到世界。
面對如此大的轉變與商機,你對中醫的了解有多少?中醫就只是養養生、哪裡痛哪裡針灸拔罐、吃什麼補什麼?還是高談闊論的讓人覺得玄而又玄、虛無飄渺?中醫真的能治療重症、急症嗎?坊間似是而非、誇大不實的宣傳,你又能分辨多少?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舊金山分會特地舉辦中醫概論短期課程,介紹正統中醫的基本概念, 以科學精神及臨床實證來認識中醫,讓學員們有正確的開端。
講師李宗恩博士,原本為高科技企業管理人及投資人,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柏克萊加大MBA。因父親罹患肝癌而進入醫學領域,師承中醫經方大師倪海廈,並成為其指定傳人,以治療重症、急症、特殊複雜疾病臨床療效卓越聞名,受邀到各地醫療機構教學演講及指導中西醫師,為中國醫藥大學五十週年慶主講、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型醫學研討會特邀大師級專家、國際醫藥大學博士院博士生導師等。李博士並致力於高科技與醫學的結合,為最早推動中醫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化的專家之一,曾擔任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台灣工業研究院顧問、北京市政府醫療資訊專家顧問等。李博士的部落格為www.DrLee.us,臉書網頁「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
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於1917 年由中國近代鐵路建設功臣詹天佑、凌鴻勛等20多位留美學者和工程師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成立,是北美歷史最悠久、最具聲譽、影響最大的非營利、非政治性的華人學者組織。目前全美有紐約、舊金山、西雅圖、達拉斯、新墨西哥、洛杉磯、及環保協會等七個分會,涵蓋土木、電機、電腦、信息科技、機械、化學、環境、生物醫學、及再生能源等工程領域。全美共一萬多名會員,具有各領域專家與學者,遍及工程界、學術界及研究機構,對美國工程科技做出巨大貢獻。在國際上,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自1966年起,每兩年在台灣舉辦一次「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組織有關專家訪問台灣,對產業發展方向及技術創新給予諮詢並提出解決方案,對台灣工業技術進步、經濟轉型和台灣新竹高新技術園區的建立和發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2年,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以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名義與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簽署合作協議,每兩年在中國舉辦一次工程技術研討會,旨在為中美工程技術人員開展技術交流,解決中方企業技術難題搭建平台。中美工程技術研討會已成功舉辦九屆,共有600名外方專家和1800名中方專家參會,共提出近1000條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建議。中國方面先後有科技、信息產業、經貿、環保、工程、教育等政府部門參加。中國石油、寶鋼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北大方正、青島海爾、聯想集團和華北製藥集團等13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民營企業和科研機構分別參加過各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