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青年心聲 實現世代正義】
青年本是社會資產,學運反映世代焦慮
在我就職六周年的今天,來到進步快速、校譽日隆的中國醫藥大學,和青年朋友分享我的看法,深感榮幸。
這幾個月來,我不斷與青年朋友對話。不少年輕人告訴我,有些同學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剛進入職場的青年,也煩惱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有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不敢結婚、也有年輕夫妻擔心養不起孩子而不敢生育。
我必須誠實的說,臺灣不少的年輕人是焦慮的。我一直在想,這樣的焦慮反映的是什麼樣的問題?青年焦慮所凸顯的是結構性問題,以及世代交替的陣痛,執政團隊並沒有忽視,但我們顯然做得不夠好,我們有責任,我們要改進。面對青年的焦慮,我要提出五項回應: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第一、我們要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近20年來,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每年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從民國81年的17萬暴增到101年的33萬,翻了快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年輕人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
面對這樣的現象,政府做了什麼?我們除了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也要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對產業和市場的了解,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才能使學生畢業後為企業所重用。
政府各個部會,又各自做了什麼?教育部所做的,是積極推動大專校院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以增進實務學習經驗。102學年度已有約5萬名學生參與校外實習,預計至108學年度將有約9萬名學生畢業前具有校外實習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所推動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給予15至29歲以下的國中、高中(職)、二專及五專畢業生2年到4年的訓練,培訓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專業技術人力,每年有5千到7千個學生接受培訓。
去年底推動的「明師高徒計畫」,是勞動部新的構想,讓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領青年學習技能、為求職做準備。
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政府推出的一些計畫而已,真的有用嗎?我舉個我親眼所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有一位24歲原住民青年馬浩然,因為肢障的關係,高職畢業後,就業一直不順利。後來參加了「明師高徒計畫」,跟著屏東縣來義鄉有名的雕刻師塗南峰學習木雕技術有成,為創業鋪路。從去年10月到現在,政府已經幫助了250多位「馬浩然們」學水電、學木工、學鈑金等,增加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還有一項「青年就業讚」計畫,針對初次求職或半年內連續失業的青年,政府提供兩年12萬元的職業訓練補助。目前完成資格認定可以參加訓練的有28,802人,已就業19,210人,其中參訓後就業的有5,105人。西方人說「天助自助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我們要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臺灣擁有大量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與新創團隊。臺灣青年很爭氣,政府也必須努力,力挺我們的年輕人。經濟部這些年輔導了許多新穎的動漫和Apps。很多七年級生,憑著創意與創新精神,加上政府從旁協助,開創了一片天。
各位也許要問,這樣的做法成效在哪?各位年輕朋友都常用LINE通訊,一定聽過一個勵志的創業故事。前年有三位清大畢業生,創辦了「走著瞧(Gogolook)」公司,發展出一款叫做「WhosCall 」的軟體,最近被LINE的韓國母公司NAVER收購,收購金額達到新臺幣5.29億元,是公司一年半前成立時資本額(500萬元)的100倍以上。這是政府輔導與投資有創意年輕人的最佳實例,也讓我們對這項政策更有信心。青年朋友的夢想遠大,政府要以有效的政策,建立一個青年可以發揮創意與理想的環境,讓青年放手去闖蕩。
今年三月,行政院端出三年期、總共170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這個計畫,希望藉由不同的工具,幫助想要就業和想要創業兩種目標不同的青年,在職涯的道路上,都能開創自己的前程,預計三年內將催生2千400多家青創公司,協助15萬青年就業。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政府在協助青年創業及就業上,力道最大的一項政策。
幾天前,我在總統府和幾位青年「社會企業家」分享他們創業的經驗,這些年輕人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既佩服、又驕傲。
我跟大家分享幾個例子。「四方報」這家媒體,各位有聽過嗎?許多新移民朋友一定看過。35歲的林周熙先生,民國95年開始協助創辦「四方報」,現在擔任主編。今天他也來到現場,我們請他和大家揮揮手好嗎?四方報以越南文、泰國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等五種語文發行,不僅為來臺的新移民提供母國消息與生活資訊、紓解鄉愁,更長期作為弱勢發聲的平臺,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的族群相互了解、融合,可說是功不可沒。
另外一個以商業模式貢獻於社會公益的例子,是「2021社會企業」的蔡松諭先生,他的個人故事,很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疼。五年前八八水災時,出身小林村的蔡松諭失去了所有的至親好友、面臨人生最殘酷的打擊。他回到故鄉,毅然地決定要為家鄉做點事。在他的奔走下,從暫時居住在組合屋、到「日光小林」永久社區的完工,從號召村民製作手工鳳梨酥、香皂,到創立老梅膏、老梅餅等特色品牌,他的努力不僅讓鄉親走出悲痛,更讓他們在經濟上能夠自立。他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創業,希望讓其他懷抱理想的年輕人,也能獲得外界的協助。
這些年輕人改變了世界嗎?我認為他們不只改變了自己的世界,也改變了我們。這些青年朋友從「善念」出發,展現創新思維,在實踐理想的同時也能填飽肚子,這個理念完全符合當前年輕世代重視自我實現的特質。因此,政府要做各位的資源,政府要做各位的後盾,行政院即將提出「社會企業行動計畫」,從法規鬆綁,加大輔導資源及人才培育,建立經驗分享平臺等方面著手,支持大家放手去做!
第三、我們要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過去兩年,政府特別重視居住正義。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實施以來,到現在已受理申報並公開85萬6千筆交易資料,有3,329萬人次上網查閱。這使消費者在購屋前,獲得正確的參考資訊,以抑制投機客炒房,這是邁向居住正義重要的一大步。
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哪些人是政府必須優先照顧的?三種人:第一、青年學生;第二、初入社會者;第三、弱勢民眾。我們的租金補貼政策,讓這三種對象每月每戶獲得最高4千元房租補助,目前已有3萬3千多個家庭受惠。
無法獲得租金補貼的弱勢民眾怎麼辦?政府也在大臺北地區推動社會住宅,採用「只租不賣」的方式,用合理租金幫助青年租屋,目前已經完成7千多戶、兩年內會興建完工的社會住宅還有2千戶,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閉幕後,選手村將提供1,800戶作為社會住宅出租。這些加起來,總共將超過1萬戶。
那麼就業一段時間後卻仍然買不起房子的小資族,又怎麼辦?政府正在興建將近1萬戶合宜住宅,包括機場捷運A7站、板橋浮洲的合宜住宅,都以市價7折出售。未來世大運選手村也將提供1,192戶以低於市價的水準,幫助青年買房子。
此外,我的政見「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推動的4年(98年~101年)期間,有6萬6千多個青年家庭實質獲得買房的零利率貸款,政府也持續請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目前已有近14萬戶受惠,真正減輕青年房貸負擔。
第四、我們要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美國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四月底發表世界各國的「痛苦指數」,中華民國在全球90個受評比的國家中排名第三低,反過來說,也就是最不痛苦國家的第三名,比英、美、星、韓、港等國家地區表現都要出色。然而,不少青年朋友擔憂工作不好找、薪水不夠高,青年朋友們的擔心也是事實,政府當然要全力來解決。
我們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做了什麼?從民國100年到今年7月,我們連續4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比6年前增加1,993元,漲幅超過11%;時薪調漲兩次,從每小時95元調到115元,漲幅更超過兩成;6年來,我們也努力增加了62萬人就業。今年三月份的失業率已降到4.03%,距離我上任時的3.9 %,只差0.13個百分點。
這些數字反映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政府不能只做這些。我們必須診斷出臺灣之所以無法大幅調高薪資的真正關鍵所在。我認為,關鍵在現有產業結構下,能獲利的空間已經有限。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我們如果不迎頭面對挑戰,就只能等著被吞沒。
我國在迎向自由貿易的過程中,始終優先考慮臺灣人民的就業機會與產業利益,但不能因此故步自封。因為從400年臺灣發展歷史來看,「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愈是面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愈要解開保護主義的鎖鏈,因為「保護主義不能保護任何人」,唯有讓臺灣成為世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確保臺灣的經濟安全。
然而,在經濟自由開放的過程中,臺灣社會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爭論:「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大陸?」這一次的學運,反映的正是部分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疑慮。然而,我們必須了解,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韓國、日本、新加坡及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不可能視若無睹或置之不理。政府要做的,是追求機會極大化與風險極小化。我們六年來的兩岸政策,一直都在做這種權衡與拿捏的工作。
其中,兩岸服貿協議是就是最近各界最關心的議題。針對這個爭議,其實多數臺灣人認為服貿對臺灣經濟有利。去年6月25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即已達成服貿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決議;根據民調顯示,多數國人都贊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速完成立法,同時進行服貿協議逐條審查。
在此我要呼籲朝野立委能體察民意,請王院長出面協調朝野黨團,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早完成立法,用周延的監督審查,讓未來所有對臺灣人民有利的兩岸協議更透明。在野黨也不應該違反「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精神,動不動就霸占主席臺、癱瘓議事,讓立法院空轉內耗,這樣下去只會拖垮臺灣。我們大家應該通力合作,讓「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儘速通過,才能讓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跨出一大步、讓臺灣真正成為自由貿易島,這才是真正愛臺灣。
第五、我們要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往有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社會冷漠。真的嗎?這樣的評價正確嗎?最近我們看到青年對服貿、對核四等議題的高度關注,可見年輕人一點都不冷漠。我要肯定青年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但也要再次提醒,任何訴求或意見的表達,都必須要有法治作基礎,否則就會傷害到民主。多數國人絕不會認同破壞憲政法治的違法行為。
如果政府容許任何人以霸占政府機關為手段,要求國家社會一定要接受他們的訴求,那麼一定有人群起效尤,霸占國會、攻占官署,要脅政府,那臺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運作呢?臺灣的前途,不能用這種不民主、不和平、不理性方式來決定!
有些青年朋友確實有想法、有行動力、也有改變社會的巨大能量。我認為,唯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機制,讓年輕人進入體制內,被看到、被重視,讓政府的政策有年輕人的參與,才能有效拉近政府與青年的距離。
這一段時間,我不斷思考,要如何具體推動這樣的改變?改變要一步一步來,讓我們從第一步開始。我要在此宣布,我已經請行政院江院長研究,在行政院成立「青年顧問團」,邀請對青年議題有專業、有想法,並且具有改革熱忱的人擔任顧問。青年顧問團的成員,將以35歲以下的青年為主,其他則是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代表。我希望這樣的組織,不只可以針對青年人最切身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教育、居住、求職、創業、結婚生育、國際交流、志工服務等等,而且也能對其他重要公共政策的形成,提供年輕人的觀點。
如果青年顧問團運作順利,下一步是什麼?將來這個制度可以進一步推廣到相關部會,讓更多青年代表得以實地觀察政府的施政,並且在部會政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諮商建言的功能。
各位青年朋友,一起來改變臺灣吧!一起來創造未來吧!我們期望,青年顧問團的成立,能夠激發更多年輕人與政府的廣泛對話,提出各種政策構想。政府的施政要更有創意、政府的施政要更有活力,政府的施政要更符合公平正義。這些,都需要你的參與!
理性溝通才能面對問題,才能勇敢圓夢
青年是臺灣的希望,青年是臺灣的未來,支持年輕人,就是支持臺灣的希望,就是支持臺灣的未來。我一定會持續傾聽青年的心聲與夢想,擴大青年的政治參與,凝聚進步與改革的共識。
我們需要的參與,是腳踏實地的實踐。嚴長壽先生最近就說,臺灣不缺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真正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實做的人。各位青年朋友,今天我就職滿六周年。對於未來的兩年,我沒有私心,只有誠心。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捲起袖子,打造更公平、更正義、更美好的臺灣。我再次強調,政府會竭盡所能做到前面所講的五項工作: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上就是我在就職六周年要跟大家分享的心得。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臺灣。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0萬的網紅蔡阿嘎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就是這麼膚淺!今天不談政見,單純看顏質,10大正妹議員候選人,推薦給大家!哈哈哈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所 在 蔡阿嘎 Facebook 八卦
【10大正妹 議員候選人↓↓↓】
► 看影片:https://aga.pros.si/BWC33
哈哈~以上10位是我們內部票選出來的,你的選區也有美女議員候選人嗎? 快留言跟大家分享!!!!!(興奮)
【十大正妹議員候選人。2018九合一選舉】
10.朱珍瑤 (桃園市八德區市議員)
年齡:35歲,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曾獲2009年世界亞裔小姐亞軍
09.蔡宜芳 (高雄市第六選區 鼓山鹽埕旗津)
年齡:27歲,新竹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08.林穎孟 (台北市第六選舉區 大安文山)
年齡:35歲,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07.顏若芳 (台北市第四選區 中山大同)
年齡:33歲,文化大學政治系
06.吳沛憶 (台北市第五選區 中正萬華)
年齡:32歲,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05.吳佩芸 (台中市第七選區 南屯)
年齡:25歲,中國醫藥學系學士
健身工廠飛輪老師
04.戴瑋姍 (新北市第四選區 板橋)
年齡:28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03.鍾佩玲 (台北市第一選區 北投士林)
年齡:39歲,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
三立新聞生活組記者主播
02.高嘉瑜 (台北市第二選區 內湖南港)
年齡:39歲,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01.施乃如 (新竹市第二選區)
年齡:42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班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所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八卦
如果我們用國際視野來看臺灣的國產疫苗,應該把美國視作特例,而拿臺灣跟韓國、日本、法國這種第二線盟友國家相比。
法國這麼厲害的國家,連戰鬥機都能製造還外銷的國家,也是流感疫苗很多人聽過的巴斯德、賽諾菲,這次的 COVID-19 疫苗也是做不出來。
臺灣其實是成績很好的特例,有三家願意挑戰,兩家進入決賽圈,一家還有美國技術支持背書。
這其實是臺灣在衛生領域被中國長期孤立封鎖的結果。台灣人的求生意志,以及將疫苗視作國家安全要素,造就了一個小巧而有戰力的產業。
如果東西好,我認為用我的稅金多支持一點,個人很可以接受。就算結果普通的那幾家,我也不願意當那個踩腳的人。
「巴斯德研究所的疫苗在測試時,發現誘導的免疫反應低於自然感染治癒者。
賽諾菲也有同樣的問題,疫苗的 18 至 49 歲成年人的免疫反應與自然感染中恢復的患者的免疫反應相當,但在老年人中反應不足。
即疫苗的免疫能力顯然低於預期,因此賽諾菲希望改善抗原的濃度,以便在所有年齡段的人中獲得高免疫反應。」
「生物技術是一個飛躍前進的科學,它開拓了很多新可能但極為燒錢。
CAE 解釋在 2003 年,製藥研發費用約 8 億美元,但在 10 年間這個數字已經三級跳;訴諸商業目的的製藥實驗室不會冒險投入,重點研究中心通常需大量依賴國家的公共研究資金,然而隨著法國公共衛生研究經費越來越少,成了法國相關產業發展的要害:
在 2011 年至 2018 年之間,公衛經費減少了 28%。同時,在美國則增長了 8%、德國為 11%、英國為 16%,差距正在擴大。
CAE 指出,法國存在一個公共和私人研究資金不足的問題,而且情況日益嚴峻,這些錢往往沒有到位。」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所 在 蔡阿嘎Life Youtube 的評價
就是這麼膚淺!今天不談政見,單純看顏質,10大正妹議員候選人,推薦給大家!哈哈哈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10大正妹議員候選人。2018九合一選舉】
10.朱珍瑤 (桃園市八德區市議員)
年齡:35歲,東吳大學政治學系
曾獲2009年世界亞裔小姐亞軍
09.蔡宜芳 (高雄市第六選區 鼓山鹽埕旗津)
年齡:27歲,新竹清華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08.林穎孟 (台北市第六選舉區 大安文山)
年齡:35歲,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07.顏若芳 (台北市第四選區 中山大同)
年齡:33歲,文化大學政治系
06.吳沛憶 (台北市第五選區 中正萬華)
年齡:32歲,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05.吳佩芸 (台中市第七選區 南屯)
年齡:25歲,中國醫藥學系學士
健身工廠飛輪老師
04.戴瑋姍 (新北市第四選區 板橋)
年齡:28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03.鍾佩玲 (台北市第一選區 北投士林)
年齡:39歲,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
三立新聞生活組記者主播
02.高嘉瑜 (台北市第二選區 內湖南港)
年齡:39歲,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
01.施乃如 (新竹市第二選區)
年齡:42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班
#蔡阿嘎
#美女議員候選人
#2018九合一選舉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P6iu5DcHA/hqdefault.jpg)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所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陳秀熙
台灣腸癌時空觀
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 邱瀚模
早期篩檢腸保健康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 陳鴻華
量身訂製的精準內外科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王輝明
食養生和腸壽力
【見證分享】天和鮮物董事長劉天和
【主持人】TVBS主播林秉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GXVXv8NTAE/hqdefault.jpg)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所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TVBS健康2.0世紀論壇 遠離大腸直腸癌】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陳秀熙
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 邱瀚模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 陳鴻華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王輝明
【見證分享】天和鮮物董事長劉天和
【主持人】TVBS主播林秉儀
博客來雜誌訂購:http://goo.gl/wF7aZQ
健康2.0官方網站:http://health.tvbs.com.tw/
健康2.0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goo.gl/d5oM2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_ghFEFNMVQ/hqdefault.jpg)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所 在 中國醫藥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中國醫藥大學 板,一個能讓你暢所欲言的地方。在這裡,卡友們可以盡情討論校園裡的大小事,舉凡課程資訊、教授教學評價,又或是學校活動,只要是你想要知道的資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