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3Q日誌
昨天和館長對談到深夜,東南西北聊,我帶了選舉時跑爛的那雙鞋,和陪我征戰的競選背心,在馬車變南瓜之前,衝晚班列車回台中,台中的夜風微涼,在生日之前,正好冷靜一整天的忙亂。
【空氣污染防制法新制之進步與檢討公聽會】
去年的生日,我還在「求職」,今年的生日,我萬分珍惜新求得的工作。和館長對談也聊到,地方選民對我的期待。身為台中的立委,很明白空污的問題,今天一大早,應賴瑞隆委員之邀,參與「空氣污染防制法新制之進步與檢討」公聽會。
過去的政府因為產業結構發展的原因,讓中南部的民眾比較辛苦,我認為要一口氣改變產業,關閉工廠,並不現實。應該先檢討現在的燃煤用量,確認要燒什麼燃煤、用什麼機組、可以用什麼能源,由全國性的角度討論能源與空污政策。此外,應該讓人民理解正確的訊息,因為恐懼來自於無知與未知,對於目前空汙問題,應充分說明汙染來源,境內境外比例等,以科技管理的方式檢視問題所在,並切實討論如何改善。
這場公聽會,我們也得到了一些結論,比如請環保署召開研商會議,全面檢討加徵空污費的VOCs種類,研議增加的項目,希望建立國營事業空污的預防管理機制,以減少員工及周邊居民的傷害等等。希望在用電安全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空氣污染。
【院會投票、法案研究】
除了公聽會,本日也是正副考試院長及考試委員人事同意權、以及NCC正副主委及委員人事同意權的投票日,我和團隊,還開了幾場深度會議,探討醫材上限問題,以及中國滲透危機。在公事交流外,運鵬委員特別跑來我的辦公室,在玻璃牆上手繪塗鴉,國會團隊、各界朋友都捎上祝福,空間裡飄滿了鮮花、蛋糕、卡片的氣味,甜甜的、暖暖的。
【沙鹿國中餐會】
我的辦公室最想要的就是任意門。太陽還沒下山,忙完國會,歸心似箭奔回台中,參加沙鹿國中餐會,教育就是台灣的未來,我特別在意教學環境。日前我也幫沙鹿國中爭取校舍防水防漏經費,未來會持續為選區學校爭取建設,中小學冷氣也會積極關心進度。
【霧峰委員服務時間】
去完沙鹿,再拉車40公里前進霧峰。
今天晚上是霧峰的法律諮詢以及委員服務時間,我本人親自服務民眾,從交通案件申訴、房屋買賣糾紛,盡力排解民眾的煩惱,並與在地企業溝通交流,因為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夜市報告服務處茶會】
霧峰服務處,很適合打卡拍照,不信的話,明天開幕茶會來看看就知道!我也來到了霧峰德泰夜市,和在地鄉親報告服務處茶會的消息。德泰夜市也是我在霧峰第一次造勢時的地點,對我與團隊別具意義。也很開心很多夜市商家、逛夜市的民眾,熱情地招呼我和團隊,3Q!
耗盡全力跑完一整天,也謝謝台中的地方團隊,又為我送上了祝福,這次的蛋糕很特別,是團隊很想完成的美夢,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因為有你們所以不願喊累
#我會一直努力到理想成真的那一日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國「黑心食品」氾濫情況嚴重,據「擲出窗外」食安網站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陸已知的黑心食品種類近3千種,這集的《老外看中國》,本台英國主持人郝毅博評選了10大黑心食品,一起來看看!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
中國茶種類 在 Facebook 八卦
這週要拍一個關於韓國連鎖加盟店的主題,在查資料時發現雪冰설빙這個牌子,創辦人真有意思!
有意思的點,一來,他真是位美女(我愛看正咩😚)。二來,他當初創業,只有29歲。而他開的,是很多年輕人都想開的的,咖啡店。
現在跟人家說,「我想開咖啡店!」很多長輩可能會嗤之以鼻,覺得又是個抱著幻想不切實際的文青。不過29歲的鄭善熙(音譯,韓文為정선희),所開的咖啡廳,除了咖啡和茶,還賣了極具韓國特色的「年糕」。
年糕有很多種類型,他用的是口感類似麻糬的인절미。把這種年糕加進剉冰、夾進土司,再淋上糖漿,灑上黃豆粉。口感特別,味道香甜,乍看像傳統糕點,卻又是新式的吃法,逐漸累積人氣,還登上許多日本的旅遊指南。
於是他2年後決定開設甜點咖啡店,改以「剉冰」為主角,飲料為輔,也就是現在的雪冰(설빙, Sul-bing)。主打的,就是年糕雪冰,以及年糕蜂蜜吐司。
一開始開在釜山南浦洞,後來一路紅到首爾,在全韓國開了四百多間加盟店,還進軍日本、中國、泰國…等市場。
他們也不停開發新口味,有水果(草莓、西瓜、芒果、香瓜…)、起司、抹茶、Oreo餅乾、提拉米蘇(我很愛提拉米蘇,但這剉冰實在不合我口味😂)…等。時時有新花樣。
老闆本人的專攻是營養學,創業之前,在日本留學,學了兩年糕點製作。留學時就有想著,要怎麼把韓國的年糕,結合糕點、冰品的技術,做出新花樣。
我影片是會提到雪冰在開店選址上的考量和策略。但查資料時,覺得創辦人的背景也挺有意思的,所以就放來粉專跟大家分享。至於影片是週四晚上會上!
㊙️sum:37 青春奇蹟活酵肌秘露EX,原本已經被買光的經典禮盒,還有組合B,窗口從別的通路硬拗了數量過來。希望想買的人都有買到喔
https://bit.ly/3divHC2
中國茶種類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八卦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中國茶種類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評價
中國「黑心食品」氾濫情況嚴重,據「擲出窗外」食安網站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陸已知的黑心食品種類近3千種,這集的《老外看中國》,本台英國主持人郝毅博評選了10大黑心食品,一起來看看!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user/Laowaikanzhongguo
哈囉,各位觀眾朋友們好,我是郝毅博,大家喜歡港式飲茶嗎?我非常喜歡,而且為了像真正的香港人一樣點菜,我也是有練過的。剛剛我有點鳳爪,大家最近應該也有看到這則「殭屍雞爪」的新聞,不是這個殭屍,也不是這個殭屍。其實這是在廣西發現有廠商使用的真空包裝雞爪,竟然是46年前、1967年生產的,非常嚇人!當然這類大陸黑心食品的報導一直都非常多,今天要幫大家整理的,就是10個我覺得非常恐怖、非常危險的大陸黑心食品:
首先是第10名:「毒豆芽」,大家看過傑克與魔豆吧,故事很有趣,但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夠可怕的,商人為了讓豆芽菜長的又快又大,加了無根劑或是其他禁藥。其實除了豆芽菜,其他蔬果也都被發現過有添加禁藥的情形。
第9名:「毒饅頭」,上海一間食品公司被發現,他們把過期的饅頭絞碎,當成原料重新作成新的饅頭。
第8名:「頭髮醬油」,廠商為了降低成本,用低價和理髮院買頭髮,然後提煉出胺基酸溶液,加到醬油裡面。這些買回來的頭髮除了上面可能有染髮劑等物質外,提煉出來的物質,對身體也是有害的,甚至會致癌,看了這兩名,大家會發現,大陸商人對於環保回收的理解,真的和一般人不太一樣。
第7名:「羊尿鴨肉」,有廚師爆料說,有廠商用鴨肉假裝羊肉賣,而為了讓鴨肉吃起來有羊騷味,竟然還拿去泡在羊尿裡,其實貓肉、老鼠肉拿去泡尿當羊肉也都是聽過的。
第6名:「垃圾牛」,國外的牛是聽莫扎特長大的,咱天朝的牛是吃垃圾長大的。
第5名:「假雞蛋」,大家看看這些雞蛋看起來是不是有夠假?這個網友夠樂觀,買到假雞蛋還把蛋黃當彈力球玩起來了。
第4名:「毒奶粉」,相信大家都知道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會造成嬰兒腎結石,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當時河北政府為了怕官商勾結被揭發,甚至要求或暗示當地的律師們,不可以幫這起事件的無辜受害者索賠。當然這種層出不窮的毒奶粉事件也造成了中國父母們不願意讓小孩喝國內的奶粉,寧願花錢去香港或外國買奶粉,所以大陸的朋友們,你們可能都和我這個老外一樣,是喝「國外的奶水」長大的。
好的,終於來到前3名,大家還行嗎?第3名:「假酒」,大陸假酒盛行已經不是新聞。假酒最嚴重可能致死,所以在大陸,可能不一定要酒駕才會造成死亡,你光喝酒可能就要去見老天爺了。
第2名:「大便臭豆腐」,對,這些臭豆腐不只聞起來臭,吃起來真的也是臭,因為商人們拿去泡過大便,不過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讓大家好過一點,他們並不是完全泡在大便裡,而是糞水,就是過濾過的大便。
好的,接下來第1名:「地溝油」,這是我覺得最恐怖的黑心食品,什麼是地溝油?地溝油就是從地溝的廢棄食物或殘渣中提煉出的油,有專家估計,這種食用油幾乎佔了全中國市場十分之一,包括路邊攤和高級餐館。地溝油裡的致癌物質、細菌、病毒和重金屬等成份都是非常高的,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排行榜,當然今天提到的黑心食品,只是黑心食品中的冰山一角,大家知道古代皇帝吃飯時,會用銀針或試吃員驗毒,我常在想,如果是在現代,這個銀針和試吃員肯定都不夠用,因為毒食品實在太多了。而且除了黑心食品,包括水汙染等等,在中國也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有人說:「做吃的,是一種良心事業。」說的很有道理,因為在看得到的地方,靠的是「法律」管,那看不到的地方,靠什麼管?靠「良心」管。中國的官員和商人們你們有事嗎?希望你們也可以把自己的良心找回來,不要再餵老百姓吃頭髮、吃餿水、吃羊尿、吃大便了好不好?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中國茶種類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寶血會:從事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作育英才,發揚真、善、美、聖的理想,尤以靈性及道德教育為首要目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上均衡發展。修女們以身作則,循循教誨,透過教育以實際行動向學生及同工宣揚基督的福音。本會辦學的另一個理想是發揚和保存中國文化,故一直堅持興辦中文中學﹙德貞女子中學,寶血女子中學﹚,甚至在中文地位受到忽視和動搖的時期,仍盡力堅持這原則。當然,在國際文化交流極盛的今天,外語的應用亦屬必要,為此,本會在能力範圍內,亦創辦了一所英文中學﹙上智英文書院﹚。
本會初期的使徒工作,因應當時社會的需要,即次第開辦女校和義學。先後計有:正教學校(獨立之初,西灣河聖十字徑臨時修院旁)德貞女校(現今德貞女子中學之前身)德嬰女校之第一、第二分校道志小學為回應當今急劇的教育改革,並更有效落實本會的教育使命,確保教育質素,因此,於2001年9月成立「教育事務處」,有系統地統籌本會的教育事業,集中資源,使各同工達致同一步伐,履行本會辦學的使命。本會轄下共有三間中學、八間小學及三間幼稚園及一間幼兒園。
德貞女子中學(1923年創立)
寶血女子中學(1945年創立)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1966年創立)
德貞小學(1923年創立),已於2016年完成歷史任務。
寶血小學(1945年創立)
寶血會培靈學校(1959年創立)
華富邨寶血小學(1968年創立)
寶血會嘉靈學校(1969年創立)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1984年創立)
海怡寶血小學(2000年創立)
寶血會思源學校(2009年創立)
德貞幼稚園(1938年創立)
寶血幼稚園(1945年創立)
寶血幼稚園(深水埗)(1951年創立)
網上資料:圍繞着深水埗北河街市政大廈的井字形有四條街—北河、桂林、基隆和大南街。它是個不愛休眠的地方。馬路的車聲,街頭的香味與叫賣,熱鬧的人群,由早至晚,不同的攤檔散聚,見證小販們謀生的努力。昔日,深水埗對出是一片汪洋,設有碼頭往來,使北河街擁有成為墟市的條件,聚集各種小販供應日常所需,成為社區生命力的來源。由來已久,它仍是以人情味和超低價為招徠的地方。由於舊區租金比較低,令商販經營成本大大減輕,於是「價廉物美」成為北河街購物的一大特色,簡直是整個深水埗的小縮影。北河街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有指是因為當地以前有一條小河涌,名叫北河而命名, 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街道,多以中國城市及省命名 。北河街街市檔販,很多是90年代北河街街邊排檔被遷拆後安置過來。連同北河街市政大廈在內的北河街鮮活食品市集,是全港最受歡迎街市之一。某店主認為最大優點是樓底高、夠闊落,可容納較多人。熟客遍佈荃灣、青衣和沙田,很多是駕車過來買雞的中產主婦。街市檔販更說,遠自天水圍與東涌的主婦,都會來這裏買餸。由於生意好銷量大,向供應商訂貨多,批發價便可更低,零售價因而可下調,蔬菜平均比旺角區每斤平2至3元。競爭力大增。網頁特色店介紹資料輯錄:
北河燒臘飯店(深水埗大南街):北河燒臘飯店老闆陳灼明帶點自嘲口吻說。這裏是有名的「窮人愛心飯堂」,一碟三餸飯,再送白飯一大碗,只賣22元,炒蟹蒸魚咕嚕肉番茄煮蛋廿多個餸隨意選,份量大,兩個人也吃得飽,多年堅持不加價,店子也幾乎沒翻新過。「我們曾經承諾只要夠交租、夠出糧就唔會加價。一個飯盒,最多只能賺幾蚊,所以我哋平日唔會浪費,寧願乜都慳少少,賣多幾個薄利多銷,維持舖頭嘅運作。」為了收得平又做得好,他扭盡六壬,卻不偷工減料,像平日用的就是號稱第二靚米的金嘉禾米、生粉堅持用荷蘭或德國入口,拒用劣質國貨等等。自己既是老闆又是廚師,日做十多個小時,捱到金睛火眼,節省人手成本。朝六晚十,門外的外賣檔總是擠得水洩不通。「深水埗咁多年都係新移民基地,劏房最多,係臨時落腳嘅地方。呢度窮人最多,唔做啲平價嘢點得?自己有能力就幫助有需要嘅人。」幫襯的人,以基層人士最多,有各式各樣的人,他見怪不怪。「試過有阿婆叫我飯裝大碗啲,又叫我送湯送呢樣嗰樣,煩咗我幾轉,送俾佢唔係問題,我最怕煩。」明哥笑說。除了推行「飯券」計劃,也定時推出免費飯餐,更不時派發飯盒予有需要的人。
華南冰室(深水埗桂林街87號地舖):「呢杯奶茶,我由後生飲到而家有埋孫,咁多年都冇變過。」年約六十多歲的周女士說。華南冰室最受歡迎的,是一杯奶茶,像周女士的老街坊,上了這裏的奶茶癮,不能不來,大部份更是銀髮一族。這條奶茶秘方有半世紀歷史,是八十六歲的老闆周焯騰研發。用粗、幼茶葉和lipton茶包溝成茶膽,反覆拉兩次才入杯,早在幾十年前,已率先採用黑白奶,茶奶比例剛好,沖出來香濃幼滑,日沖百幾杯,從未失手。「當年黑白奶訂做奶茶杯時,有問過我意見,睇吓杯嘅大細厚薄啱唔啱,單係咁就知我哋幾認真。」他中氣十足地說。1959年,他在荔枝角道開了豪華冰室、豪華餅店,1978年,再開華南冰室,不過最後豪華相繼結業,只餘下華南一間。
車仔麵包西餅(基隆街256地下):基隆街由街頭走到街尾已有五六間麵包店,可想而知競爭如何激烈。店舖惟有各出其謀,其中一間每逢下午便以特價包速銷,5元3個菠蘿包或雞尾包,5元2個火腿蛋包,新鮮出爐,近乎全港最平。
德明粉麵廠(基隆街254號地下):店是前舖後工場,已有超過半世紀歷史。門外擺滿各式各樣的麵類,由傳統的全蛋麵、蝦子麵至日本的拉麵烏冬都有售,還有不同種類的通心粉,稱得上是粉麵博物館,平日最多街坊熟客幫襯。除了門市外,還供應附近麵檔食肆。
生隆餅家(北河街68號): 港式傳統老店,已有三十多年歷史。食品價格親民,店專賣懷舊中式糕餅,鹹的甜的均有,如缽仔糕、合桃酥、雞仔餅等,連坊間少見的雞屎藤、白糖糕都有,不同時節,更會供應不同的應節食品。坐擁自家工場生產,食品大部份以人手包辦,保證新鮮。皮蛋酥,新鮮出爐,皮香而酥化。每個$7
信興酒樓(桂林街93號地下,已結業) :開業於1936年,是深水埗老茶客平日最愛吹水聯誼的地方。以點心靚和水滾茶靚為招徠。設有茶倉放置茶葉,以普洱最有名,以茶為先;傳統點心如節瓜甫、豬肚燒賣等,仍可在信興找到,每次點心車一出,茶客總爭先上前搶奪心頭好,這種街坊風味絕非剔紙仔可比。
不夜天趁墟:入夜,當店舖陸續打烊後,一架架大小貨車駛入,擠得水洩不通。每晚約七八時,便有近百地攤沿街兩邊開攤擺檔,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空位,賣的多是二手貨,堆積如山、亂七八糟的,莫笑它們不值一哂,卻吸引各方奇人異士拿着電筒照明尋寶。約六十多歲的娟姐是深水埗的街坊,在這裏擺檔已有兩年歷史,她有五個小地檔,賣的是兩元至二十元不等的雜貨。她賣的二手貨,部份是在家中剩餘的物資,像子女的手錶首飾、衣服,有些則是朋友送贈。「我剛剛做完手術,諗住賺錢幫補吓,搵得幾多得幾多,呢度係一個尋找生計嘅好地方。」

中國茶種類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食譜 蝦多士
市面上蝦的種類很多,除非用來白灼,買剛「上水」的海蝦,肉質、味道跟游水蝦不會相差太遠,價錢較實惠。
怎樣買剛上水海蝦?見蝦殼顏色鮮艷,蝦身光澤,蝦頭沒變黑,頭和身緊緊連在一起,表示蝦仍然新鮮。買回家用水浸着放入雪櫃,吃時才拿出來,可保持新鮮。
教大家做一個七十年代懷舊菜:蝦多士。材料只要幾片麵包,加幾隻海蝦便可以。只要記得——1.選中大型海中蝦,不需要游水蝦,新鮮便夠。2.炸蝦多士的油,不需太多,分兩次炸即可。蝦炸得金黃,麵包也不會油膩。
材料(6人用):
1. 新鮮竹節蝦 6隻(約500克)
2.嘉頓生命白麵包 1包 (切薄片)
3.蛋白 ½隻
4.中國芫荽 少許
5.洋芫茜 少許(裝飾用)
醃蝦材料:
1. 鹽 ½茶匙
2.胡椒粉 少許
3.豆粉 1茶匙
4.蛋白 1/4
伴吃醬汁:
1.喼汁 4湯匙
做法:
準備麵包。切去麵包邊,將麵包切成長方形,約3.5公分闊及5.5公分長。
放麵包在架上風乾六小時。每一小時把麵包反轉。
清洗蝦。煮蝦6小時前, 將蝦去殼,留蝦尾殼,挑去蝦腸。
將蝦放入大不鏽鋼或膠盤裏, 放入1茶匙鹽,撈勻,用水喉水不停沖洗蝦,同時用叉子或筷箸大力攪動蝦2分鐘,直至蝦身變通透及帶光澤。
用水清洗蝦,用乾淨布抹乾。用小刀在蝦背切開至可以將蝦攤平。再用刀將蝦背?兩三刀。
用乾淨毛巾將蝦捲好,放入冰箱雪藏45分鐘後,轉放入雪櫃裏。
醃蝦。煮蝦3小時前,取出蝦並再一次抹乾。加入鹽、胡椒粉及蛋白,撈勻後加入豆粉,攪勻至看不見豆粉為止。將蝦放入雪櫃冷藏3小時。 炸蝦前的10分鐘,將蝦拿出。
預備芫荽。洗淨中國芫荽,只用小葉,用廚紙抹乾待用。
炸蝦。拌勻蛋白,用小掃掃些少蛋白於每塊麵包上,把一隻蝦放在麵包上(開邊向上),用手把蝦略壓實。放一塊中國芫荽葉於蝦上面。
用中小火燒熱4杯油至攝氏140度,放入蝦炸2 分鐘。留意蝦多數面向上, 要將蝦多士反轉令麵包炸至香脆。當蝦炸至8成熟麵包開始變金黃, 加猛火多炸約1分鐘逼出油,見麵包金黃色即可。
倒出蝦多士於籂子去油。放蝦多士於碟子裏,撒上洋芫茜作裝飾,趁熱吃。

中國茶種類 在 中國茶的茶葉六大種類及十大名茶! - YouTube 的八卦
中國 是以茶禮聞名於世, 中國 茶葉歷史悠久、 種類 繁多,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所以 中國 的「十大名茶」在過去也有多種說法: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