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筧橋英烈空軍魂》
「我很羨慕你在天空,覺得離上帝比較近,因為在藍天白雲間,沒有死亡的幽谷⋯⋯」
巨流河作者齊邦媛,遼寧鐵嶺人,1924年生,曾獲中國文藝獎章,而這段話,是正值荳蔻年華的齊邦媛,在八年抗戰期間,寫給年輕空軍飛官張大飛的一封書信。
筧橋航校12期的張大飛,那年也在日記中這麼寫著:「這八年來,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如今,我休假的時候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歲,這些人生滋味,以前從未嘗過。因為三天前,最後的好友晚上沒有回航。我知道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
1945年5月18日,豫南會戰中張大飛掩護友機時,遭遇日軍軍機襲擊,在河南信陽上空殉難,和他一起考上航校,在中國領空誓死抵禦日寇的七個同學,他是最後一個殉國的,死時年僅26歲,此刻,距日本無條件投降,只剩二個月。
1941年3月14日,成都空戰,25歲的林恒被日機擊落殉難,他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三弟,一心報國殺敵而加入了空軍,三年後,林徽音寫了一首弔念林恒的詩: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
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
是你⋯⋯
抗戰期間,中央航空學校共有十六期、總數約1700人,在中國的領空,以劣勢的裝備和滿腔的熱血,勇敢迎擊來犯的日寇敵機,直到抗戰結束,他們在犠牲生命的同時,也讓愛情、親情成了陪祭,但他們誓死無悔,依然前仆後繼。
當時的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有一座精神堡壘,上面鐫刻著這段話:「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他們真的做到了!是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得了國家的生機與民族的存續。
高志航30歲、樂以琴24歲、劉粹剛24歲、周志開24歲、李桂丹24歲、閻海文21歲、沈崇誨26歲、陳懷民23歲、林恒25歲、張大飛26歲⋯⋯。
今天是八一 四空軍節,今天的我們,不妨抬頭,看看我們的天空,有沒有看見?空軍先烈們英姿軒昂的靈魂,依然巡弋著我們的領空,護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子孫,再不受外族的侵略蹂躝,他們的英魂不死,我們也永不遺忘。
----------------------------------------------------
凌雲御風去 報國把志伸 遨遊崑崙上空 俯瞰太平洋濱
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緬懷先烈莫辜負創業艱辛 發揚光大尤賴我空軍軍人
同志們努力 努力 矢勇矢勤 國祚皇皇萬世榮
盡瘁為空軍 報國把志伸 哪怕風霜雨露 只信雙手萬能
看鐵翼蔽空馬達齊鳴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 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同志們努力 努力 同德同心 國祚皇皇萬世榮
《作詞:簡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2Xo40xwpM&t=65s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本集主題:「相聲百人一首」介紹 訪問作者:徐妙凡 內容簡介: 100篇詩詞 100段相聲 100則小品讀完 100首詩詞背好 存一片詩心涵育一顆獅子心 古典文學最佳啟蒙書 變形金剛宋朝就已經到達地球 陶淵明被腎...
中國文藝獎章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中華歷史我不遺忘系列—筧橋英烈空軍魂》
「我很羨慕你在天空,覺得離上帝比較近,因為在藍天白雲間,沒有死亡的幽谷⋯⋯」
巨流河作者齊邦媛,遼寧鐵嶺人,1924年生,曾獲中國文藝獎章,而這段話,是正值荳蔻年華的齊邦媛,在八年抗戰期間,寫給年輕空軍飛官張大飛的一封情書。
筧橋航校12期的張大飛,那年也在日記中這麼寫著:「這八年來,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如今,我休假的時候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歲,這些人生滋味,以前從未嘗過。因為三天前,最後的好友晚上沒有回航。我知道下一個就輪到我了,我禱告,我沉思,內心覺得平靜。」
1945年5月18日,豫南會戰中張大飛掩護友機時,遭遇日軍軍機襲擊,在河南信陽上空殉難,和他一起考上航校,在中國領空誓死抵禦日寇的七個同學,他是最後一個殉國的,死時年僅26歲,此刻,距日本無條件投降,只剩二個月。
1941年3月14日,成都空戰,25歲的林恒被日機擊落殉難,他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三弟,一心報國殺敵而加入了空軍,三年後,林徽音寫了一首弔念林恒的詩: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
是時代的詩
這沉默的光榮
是你⋯⋯
抗戰期間,中央航空學校共有十六期、總數約1700人,在中國的領空,以劣勢的裝備和滿腔的熱血,勇敢迎擊來犯的日寇敵機,直到抗戰結束,他們在犠牲生命的同時,也讓愛情、親情成了陪祭,但他們誓死無悔,依然前仆後繼。
當時的杭州筧橋中央航校,有一座精神堡壘,上面鐫刻著這段話:「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他們真的做到了!是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得了國家的生機與民族的存續。
高志航30歲、樂以琴24歲、劉粹剛24歲、周志開24歲、李桂丹24歲、閻海文21歲、沈崇誨26歲、陳懷民23歲、林恒25歲、張大飛26歲⋯⋯。
明天是八一 四空軍節,今天的我們,不妨抬頭,看看我們的天空,有沒有看見?空軍先烈們英姿軒昂的靈魂,依然巡弋著我們的領空,護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子孫,再不受外族的侵略蹂躝,他們的英魂不死,我們也永不遺忘。
----------------------------------------------------
凌雲御風去 報國把志伸 遨遊崑崙上空 俯瞰太平洋濱
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緬懷先烈莫辜負創業艱辛 發揚光大尤賴我空軍軍人
同志們努力 努力 矢勇矢勤 國祚皇皇萬世榮
盡瘁為空軍 報國把志伸 哪怕風霜雨露 只信雙手萬能
看鐵翼蔽空馬達齊鳴 美麗的錦繡河山 輝映著無敵機群
我們要使技術發明日日新 我們要用血汗永固中華魂
同志們努力 努力 同德同心 國祚皇皇萬世榮
《作詞:簡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2Xo40xwpM&t=65s
中國文藝獎章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傷痕 ◎#杜十三
手與手分離之後
眼與眼仍然相偎廝磨
在站著的夜色
和躺著的離愁之間
千條雨絲是凝固的聲音
萬盞燈火
是醒來的昨日
我們心中
都藏著千山萬水
蜿蜒曲折難以攀行
不是順著兩行淚水
就能找到方向
也不是藉著一聲再見
就能辨出歸途
我們迷失
是因為山崖水際
日出月落
沒有痕跡
唇與唇分離之後
臉與臉仍然相互留連
在站起的離愁和躺下的夜色之間
你默默用香煙點起一陣晨霧
我偷偷的用口紅塗去一片
紫色的
傷痕
--
◎作者簡介
本名黃人和,1950年生,師大化學系畢業,1982年以「杜十三(觀念)藝術探討展」重新進入藝文界,為台灣第一個出版有聲詩集者。曾獲國軍新文藝運動陸軍文藝金獅獎新詩首獎、時報文學獎散文獎、《創世紀》四十年詩創作獎、中國電視公司全國歌曲創作比賽首獎、年度詩人獎、中國文藝獎章新詩獎等獎項。
2005年打公共電話恐嚇時任行政院長謝長廷而被捕,但事後相當後悔;謝長廷也不提告、不究責,但譴責這種行為。
2010年到北京發表新書《杜十三主義》演講,由於證件問題而留在天津,於當地旅館因心肌梗塞去世。
--
美術設計:陳又瑄
攝影來源:陳又瑄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並不特別喜歡「手與手分離之後/眼與眼仍然相偎廝磨」這樣的句子,年輕的時候阿Ben容易為此覺得感傷,讀詩的時候固然動感情,卻也不免有點惡意的想,這樣的句子,這樣的技巧寫得有點輕易,甚至輕浮了。
幾年後回頭來看〈傷痕〉,卻是有點驚訝的。一個人讀詩的品味固然會改變,讀詩時看得再細,卻也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杜十三在這首詩裡面安排的氣氛,人與人相處距離的拿捏,掌握得非常好。
第一段手與手的分開固然可以視為分手,卻也可以看成更廣義的,兩人實際接觸關係的斷裂。但眼與眼的互動,讓我們明白雙方的情意並沒有就此一刀兩斷。夜色何以站著?彷彿是冷淡,或有意隱藏著什麼的。而離愁的躺著,又相對於「站著」,彷彿我們可以看到原先纏綿的一對愛侶,一人起身離開,一人在原地看著對方。隨後的「千條雨絲」、「萬盞燈火」用數量來強化情感,從情感帶到現實空間轉移的第二天。這種用大數量的寫法,在古典文學中反而是比較常見的。
第二段在我看來寫得相對普通了一點,寫兩人的分別並沒有創造太多的新意。文字上淺近、簡單。但能不能打動讀者?阿Ben覺得未必不能寫得更簡潔些,但用這種有點押韻的,拖沓的語調去表達,雖不新鮮,很可能也提高了讀者的接受度。
最後一段像是對第一段的回馬槍,我們所面對的時間是同一個晚上,還是另一個晚上?杜十三寫得很曖昧。而此處分開的不再是手與手,而是唇與唇。相互流連的,也成了臉跟臉。雙方的距離變得越發接近,關於分開,或不分開,也變成更加糾結的難題。離愁和夜色的站起與躺下動作被互換了,或許暗示著男女,或許暗示著時間,但不拆分為兩行的寫作方式,或許說明了這份糾結即使很可能不是第一次,卻還是被推到了一個不能不抉擇的時刻了?最後的寫作方式是刻意用寫景來美化。點起一陣塵霧彷彿遮掩了什麼,而用口紅塗去的(同樣是一個遮掩的動作)則是詩中之「我」的傷痕。
沒有否定對方也有痛楚,沒有否定彼此的距離,最後面的句子越縮越短,留白越來越多。淡淡拋出的傷痕兩字看起來特別令人傷感。
在國高中的基礎教育中,阿Ben最討厭的就是用修辭不斷拆散來解釋一首詩的方式。修辭作為一種理解文學技巧套路的方式,當然有他的價值。但一個文學作品的價值不應該只在「他做了一個擬人/譬喻/轉化的動作」這樣淺薄的基礎上去做理解。杜十三這首詩說明了一個道理:重點不是用修辭技巧去寫作,重點是用得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QM76cl5mY
或許我們也可以聽聽這首歌。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09/0160902.html
中國文藝獎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本集主題:「相聲百人一首」介紹
訪問作者:徐妙凡
內容簡介:
100篇詩詞 100段相聲
100則小品讀完 100首詩詞背好
存一片詩心涵育一顆獅子心 古典文學最佳啟蒙書
變形金剛宋朝就已經到達地球
陶淵明被腎結石痛得不能折腰
莎士比亞名句直抄湯顯祖的信
曹植七步成詩卻把鬍子哭掉了
《相聲百人一首》是以詩詞作為節目主軸,以二人對口相聲的方式呈現的劇本集。由馮翊綱與徐妙凡共同選編自三國曹操〈短歌行〉至明朝楊慎〈臨江仙〉,一千三百年間一百位作者的詩詞韻文,集結【相聲瓦舍】編劇團隊的文思,引申創作成一百段相聲小品。
全書以【相聲瓦舍】創造出的典型人物「七百四」取代傳統「逗哏的」,「五十九」取代「捧哏的」。「七百四」顯得「多」,活潑浪漫、不拘小節,但有點草包。「五十九」博學,但保守拘謹,甚至膿包式的腐敗,差一分才及格。
兩個人物一問一答,賦予古詩詞新說法:陶淵明為什麼不能折腰?白居易適合上電視購物頻道?梁州詞提醒您酒後千萬別開車;「碧雲天,黃葉地」其實是喜宴辦桌的菜色;武漢尋隱者為何不遇?因為封城啦!
作者簡介:
選編者簡介:馮翊綱
劇作家,劇場表演藝術家,臺灣最富盛名的相聲大師,【相聲瓦舍】創辦人,臺師大教授,本書總編纂。曾獲國軍文藝金像獎、中國文藝獎章、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劇本創作三度入圍臺灣文學獎, 以《謊然大誤》獲獎。
選編者簡介:徐妙凡
臺師大表演藝術系畢業, 臺大戲劇碩士班研究生。參與本書原創發想,並寫作多數劇本。作品善用典故,文學質樸典雅,寓意深厚,是備受各方矚目的創意新秀。
協力製作/相聲瓦舍藝術群:
一九八八年創立, 正逢小劇場運動方興未艾, 主張回眸傳統, 積極創新,創作喜劇為本、相聲為形、幽默為神、文化為心的劇場藝術作品。
三十多年來,深受各方擁戴器重,是華文世界影響力深遠的藝文團體。
作者粉絲頁: 相聲瓦舍
作者粉絲頁: 相聲百人一首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OZK5TaJTRM/hqdefault.jpg)
中國文藝獎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劉曉頤的詩歌人生
訪問: 劉曉頤
曉頤曾經出過三本詩集,今年也榮獲中國文藝獎章新詩創作獎,這集他除了分享得獎心得,也聊到他的創作現況,目前正和詩人陳威宏 一起進行專欄的合作,未來也計劃出書。這陣子他也對情詩有感,所以分享很多情詩的想法,也聊到金瓶梅西門慶和李瓶兒的情愛故事,最後他個人期待和更多人有跨領域的合作,讓新詩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l3OIP0tFY/hqdefault.jpg)
中國文藝獎章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靈魂藍:在我愛過你的廢墟 」介紹
訪問作者: 劉曉頤
內容簡介:
《靈魂藍:在我愛過你的廢墟》為一本情詩集,以愛情為主軸,延伸至更廣義的愛情—靈魂鄉愁。情詩書寫,某方面正是一種有限對於無限的鄉愁,像從漫天星斗中尋找回家的道路。雖然有限是無法統攝無限的,但總有片刻止住了內在動盪,療癒了靈魂飢渴。
愛情,尤其未竟其成的戀情,之所以總令人山高水長地追念,很大成分很可能正在於:戀慕對象呼喚著人內在潛藏的靈魂鄉愁—透過輾轉思慕,一絲靈魂的炊煙漸漸發藍。當然,靈魂鄉愁的對象未必是戀人,也可以是土地、斷代,或者懷舊物,而無論為何,關鍵總在於形上,在特定的人、土地、事物上認出自己靈魂的顫音。尤其在疲憊感傷、需要療癒的時候,愛情,招喚著人從個別內在極柔軟層帶的靈魂顫音—從對方臉上認出自己聲帶的顫音,在種種不確定的存在處境中,辨識出一種細微的安定感。
《靈魂藍:在我愛過你的廢墟》,以原刊於自由副刊的詩作〈靈魂藍〉為序詩,揭開詩集序幕。連同序詩、跋詩,收錄共50首詩,其中含多首長組詩。多已發表於各大報副刊、詩刊、文學雜誌,含新北市文學獎首獎作品、創世紀開卷詩獎得獎作品,加以縝密組織,每首詩的位置都有作用性,整卷可視為一部長詩集。
抒情詩比例遠多於敘事詩,一首抒情詩是一個創造和即刻毀滅的世界,爆破噴發,又方生方死。經過整本詩集分為四卷,起承轉合前後又分別安排序詩、跋詩的分幕處理,在完整結構中賦予連貫而詩性的內在節奏,期望使讀詩體驗如同經歷50場微型的生滅,一場接一場如觀劇、泅泳、場中換氣;穿插長組詩,營造劇中劇、鏡中鏡、如歷宇宙鄉愁的眩惑感。到達終場如歷劫歸來,得到昇華般的幸福與重生感。
作者簡介:劉曉頤
詩人,特約記者。天秤座A型,無可救藥的愛與美信仰者,愛好和平,但反骨因子不時蠢動。東吳大學中文系畢,現任中華民國新詩學會及中國文藝協會理事,藝文雜誌特約主編及採訪主任,詩刊編委工作。
得過中國文藝獎章新詩類,新北市文學獎新詩首獎,飲冰室徵文首獎,葉紅女性詩獎等多項詩獎。入選《2018臺灣詩選》、《2017臺灣詩選》、《創世紀65年詩選》等多本國內詩選集,大陸《臺灣當代詩選》。詩獲中華民國筆會英譯。著有詩集《春天人質》、《來我裙子裡點菸》、《劉曉頤截句》。《來我裙子裡點菸》獲選臺灣文學館107年度「文學好書推廣專案」。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PpPLbTPjc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