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過歷史嘅,或多或少都會預料到未來大概會發生嘅事,因為歷史係由人性編織而成,可以預見嘅係,經歷高低起伏,再惡劣嘅情況總會回歸到人性所理想嘅環境,正如南韓台灣解嚴前、蘇聯倒台前嘅日子,一樣係好差。只係,雖然會大概預料到會發生咩事,但其實無力去阻止,因為我地係行緊歷史必經嘅軌跡,無論點都一定會有悲劇。如今共匪開始心急,發曬癲乜牌都打,但呢啲行為只會加速歷史進程。我地大家可以做嘅係,各安其分,順住呢個必經嘅歷史階段,大家盡力做自己能及嘅事,例如持續嘅國際文宣,只要大家同心合力,就可以加速呢個黑暗時期嘅過程,減少不必要嘅悲劇。我永遠都相信,香港會有重光嘅一日,極權會有倒台嘅一日,而我都唔會放棄呢個屋企,將來我地呢場奮鬥嘅事蹟會記載於人類歷史裏面璀璨嘅一頁
需知道自由民主思想永遠都係共產黨嘅敵人,香港人喺遊行、集會、街站、文宣等等工作繁多,攰就要抖下,一定要養足精神,大家唔需要自責,更加唔需要覺得無力感,甚至為此而灰心絕望
而共匪係冇可能自願改革,只有格硬將佢搓圓㩒扁先得,共匪宜家對內又豬瘟又鼠疫又蟲災,國內嘅豬肉同埋生果賣出嘅市價已經貴咗好多倍,對外香港事態已經通曬天又同美國打緊貿易戰,2020年庚子又發生核爆級武肺呢個生化瘟疫[sosad]相信宜家共匪正處於1989年六四以嚟最大嘅一次內憂外患,香港係有機會贏
各位要明白呢個歷史規律,喺大家都有去為民主自由而努力嘅前題之下,其實係一定會贏,只係我地唔知道幾時先會贏[sosad]呢個過程仲好可能會好漫長同有好多挫折。但最後一定會贏:)
點解呢?原因好簡單,因為呢個係人類歷史發展嘅必然趨勢,舉個例,起初人類係原始部落社會,居住族群越嚟越大,慢慢出現唔同文明、秩序、分工、經濟,後來就演變成封建君主專制社會,由皇帝皇室為核心,以君主至上或者上帝嘅名義以極權去管治國家
後來歐洲啟蒙之後神權至上嘅觀念受到挑戰,學者開始衝破傳統思維框框,思想同科技得以進步,促使民主思潮萌生,至於人類文明由君主專制時期轉變為民主自由時期,係由法國大革命開始,距離宜家已經超過200年嘅時間,我地可以睇到呢200年,有唔同民主自由制度推翻一個又一個君主專制政權,由民主制度取而代之,當然,期間都有斷斷續續出現大大小小專制嘅復辟,例如拿破崙復辟帝制,希特拉葬送魏瑪共和國,但法德兩國最終都係番返去由民主共和嘅制度下統治。
中國亦都一樣,中華民國遷去台灣之前都叫做短暫實現過民主(1947年頒行中華民國憲法 - 1949年中華民國敗走台灣),可惜比中共呢個篡國叛亂組織打敗,自此大陸疆域嘅民主進程中斷,香港1997年之後亦直接受到中共獨裁政權嘅波及,但係,嘅然人類過去幾萬年都走唔出呢條規律,只係存在咗70年嘅中共政權又點會走得出呢條規律呢?可以預見中國最終亦會好似法德兩國咁,極權最終都會滅亡,最後都會番返去民主共和制度之下統治
要記住,由法國大革命至今200幾年嘅時間喺成個歷史長河之中只係佔好短時間,你可以視之為過渡期,由專制到民主嘅過渡期,已經過渡咗200年,你可以睇下今日成個世界,民主政權成為咗多數,專制政權已經成為少數,而我相信,宜家嘅我地已經身處喺呢個過渡期嘅末期
所以,全球民主化其實係歷史發展嘅必然,將來係一定會發生,前題係必須大家都要去為民主自由而努力,正如呢幾百年嘅人一樣,冇佢地嘅努力都唔會令民主得以喺世界擴散,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一直引導緊我地,我地要跟住呢個規律,各安其位,做好自己抗爭要做嘅工作,順住呢個歷史規律去走,最終我地一定會為香港帶嚟真正嘅民主自由
永不割蓆,永不分化,保持改進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明代中後期至清朝初年,西方正處於文藝復興後期,歐洲的封建制度走向解體,資本主義崛起,科學發展成為國家富強的要角,而大批傳教士的世界足跡,也把西方科學傳入亞洲,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西學東漸」。可惜,本位主義之故,當時在位者並未體悟西學的重要性,錯失了體質大改造的機會,中國也因此從自以為的天下中心逐漸...
中國封建制度時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新冠病毒全球破千萬人確診病例.史上大流行疾病如何改變希臘、羅馬及西方文明歷史
【隨著七月的腳步逼進,北半球即將進入暑假,各國也爭相為了經濟加速解封,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卻仍控制不下來,世衛組織預計,下周全球確診人數可能飆破一千萬例,死亡人數突破50萬。這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危險階段,越來越多人已厭倦居家避疫,但基礎防疫知識卻仍嫌不足或不願遵守。紐約時報報導稱,全球目前僅有36國病例數在減少,高達81國都仍呈現上升趨勢,且不同於疫情爆發之初,是接連出現重大熱點,諸如中國武漢、伊朗、義大利北部、西班牙或美國紐約,現在的新冠病毒是大規模且全面性的快速傳播。姑且不論病毒是否已變異增強,對人類的威脅都已是有增無減。解封相對謹慎的歐洲,目前考慮對疫情仍在延燒的美國、巴西和俄羅斯持續發布旅遊禁令,這絕對會引發政治後續效應。但歐洲以史為鑒,深知自古大流行病都將徹底改變人類的歷史,這將會是一場長期且艱苦的抗戰,撐不下去的人們都會像球王喬科維奇一樣,成為病毒的手下敗將,並付出慘痛代價。】
{內文}
(CNN主播)
現在為您插播一則最新新聞,網球明星喬科維奇宣布他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生涯曾獲17座大滿貫的塞爾維亞網球好手,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的喬科維奇,曾經感嘆自己在全球網壇,始終找不到球迷愛與恨的支點,一場新冠肺炎會讓他就此得到答案嗎?
(塞爾維亞世界球王/喬科維奇)
由於許多人都喪命,在這裡及全球各地看到的狀況實在是太恐怖了,但你知道生活還在繼續,我認為做為運動員,我們期待比賽 期待競技
這是喬帥親自號召以防疫募款為名的慈善比賽,原本邀來全球好手預定巡迴四國,但第二站在克羅埃西亞的賽事還沒打完,就已接連傳出多名球員及教練先後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不只賽前邀選手上夜店群聚狂歡,視社交距離為無物,賽事進行中也未要求觀眾配戴口罩,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森柏格直言批評,這場比賽簡直體現了喬帥疫情期間的一切「荒謬行徑」,包含公開宣稱拒絕接種疫苗,在Instagrm與庸醫直播談論健康話題,聲稱正面思考可以讓髒水變乾淨等,且輿論撻伐事小,對日後全球職業網壇復賽可能帶來衝擊,才是球迷真正最大的損失。
(新聞片段)
喬科維奇發表聲明,承認我們錯了,而且一切都來得太快,我很抱歉我們的比賽造成了傷害,澳洲網壇名將尼克基里奧斯也猛烈抨擊參賽的決定,推文替所有球員祈禱,對我所做的一切不負責任,或可認定為愚蠢的事情道歉,外界要引以為鑑
喬帥的故事何嘗不是全球疫情的縮影,過度急於解封復工拚經濟,迫不及待要迎接暑假的旅遊旺季,卻忘了新冠病毒似乎迄今都沒有伴隨北半球的氣溫升高而消聲匿跡,全球確診人數甚至可望在下周,突破一千萬的重要心理關卡。
(譚德塞/世衛組織秘書長)
歐洲的情況確實已有改善,但在全球範圍內,疫情仍在惡化中,在疫情爆發的頭一個月,各國向世衛組織通報的病例還不到1萬例,但在最近這個月,卻已通報了近400萬例,我們預計下週確診數將達到一千萬例,這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提醒,即使我們繼續研究疫苗和治療方法,我們也已責無旁貸,必須竭盡所能利用我們現有機制 抑制病毒傳播並挽救生命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警告,當全球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屢創新高,顯示新冠疫情正進入一個全新的危險階段,因為越來越多人已厭倦居家避疫,但基礎防疫知識卻仍嫌不足或不願遵守,你我除非能證明所有人都已安全,否則沒有一個人或國家能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置身事外。
(譚德塞/世衛組織秘書長)
一些已經成功抑制病毒傳播的國家,現在都又看見確診病例上升的趨勢,當它們在重啟社會和經濟之時,所有國家都正面對一個微妙的平衡,在保護人民與最小化社會與經濟損害之間,因為在生命和生計之間無法選擇,各國都可以兼顧兩者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全球目前僅有36國病例數在減少,高達81國都仍呈現上升趨勢,且不同於疫情爆發之初,是接連出現重大熱點,諸如中國武漢 伊朗 義大利北部 西班牙或美國紐約,現在的新冠病毒是大規模且全面性的快速傳播,姑且不論病毒是否已變異增強,對人類的威脅都已是有增無減,以中南美洲為例,過去一周確診病例數已爆增25%到50%,擁擠悶熱的社區環境,再加上勞力謀生的需求,都一再使當地受感染比例居高不下,世衛雖呼籲各國有必要重新思考新一波封城措施,但解封後的人群顯然已如猛虎出閘再也關不回去,這天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政府不過是端出免稅措施刺激經濟,就吸引大批民眾不要命地瘋狂搶購。
(Claudia Lopez/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市長)
這不是一個派對,我們仍處於大流行期,如果你們想購買某種東西,最好在網上購買,以免引發群聚擁擠的危險
再看看歐洲,歷經二戰後最長時間逾百日的關閉後,法國艾菲爾鐵塔已於6月25號重新開放,知名觀光景點羅浮宮也預計七月初再度擁抱人潮,由於歐洲多數國家解封腳步相對謹慎,西班牙的四階段,甚至得拖到七月份才開放外國旅客入境,鄰近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更在爆發新一波疫情後,立刻宣布大里斯本19個區重新封鎖,上百萬居民重新居家避疫直到7月14號,反觀一海之隔 脫歐中的英國,至今仍是全球排名第五的疫情重災區,卻擋不住一波波熱浪來襲,任由人潮將知名海灘擠爆,而利物浦球迷好不容易等到了睽違30年第二個英超聯賽冠軍,更顧不得防疫要求的社交距離,徹夜狂歡施放煙火,而這也極可能會成為英國甚至是全歐洲下一個防疫破口。
(ABC主播)
今晚有消息說,歐盟現在正在考慮對想去歐洲旅行的美國人,發布暫時性的禁令
(新聞旁白)
該標準包括該國的流行病學情況與新冠病毒應對,歐盟認為對疫情比歐盟更糟的國家應維持禁令,美國可能暫時得跟巴西 俄羅斯人一起被拒於門外,中國則是列在考慮名單之列,根據紐約時報的說法
(ABC記者)
這將不只是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也是一個政治議題,歐盟領導人現在將不得不把任何潛在的政治反彈納入考慮,尤其是來自那位在旅行及防疫上態度都與歐盟不合的總統
歐洲向來以史為鑒,深知一場大流行病,通常足以徹底改變人類的歷史,最早證諸西元前五世紀雅典與斯巴達的交戰,當時的流行病導致了雅典的敗亡,長期研究公衛與流行病史,並著有《流行病與社會》一書的耶魯大學榮譽教授Frank Snowden從他現在居住的羅馬出發,發現這裡似乎是一個非常容易受到疾病影響的城市,不只西元五世紀爆發的瘧疾,對羅馬帝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造成了嚴重破壞,14世紀開始的鼠疫也改變了西方文明的進程,其中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喪生,導致工人短缺
,農奴享有更大的議價空間,因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終結。
(Frank Snowden/耶魯大學公衛與傳染病史榮譽教授)
任何一切關於我們,關於我們的藝術 文化和宗教,我們應該說,包括過去的死亡與痛苦,都將以疾病的形式被告知及感染
他以知名的文學家莎士比亞為例,所處16和17世紀的英國就曾經歷過瘟疫,只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並沒有直接以瘟疫為主題。
(Frank Snowden/耶魯大學公衛與傳染病史榮譽教授)
雖然沒有直接關於瘟疫的戲劇,但如果您想驚嚇觀眾,你也可以提起瘟疫
在你們兩座房子上都是瘟疫,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那會引起非比尋常的共鳴。
唯一的例外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似乎是在大流行過後,以一種驚人的方式徹底從人們對話中消失,著有《美國大流行》《1918年流感大流行後的迷失世界》一書的歷史學教授Nancy Bristow便直指,這場瘟疫奪走5千萬條人命,遠遠超過同一時間在世界大戰中喪生的人數,但它卻不願被記憶,只以一種非常小的方式,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
(Nancy Bristow/ Puget Sound大學歷史學教授)
大流行的結果,公眾隨地吐痰舉動更讓人不屑一顧,還有另一件事對我們而言,也隨之消失,那就是公共飲水杯
因為這場大流行病,暴露出我們所處時代的不公平,尤其是有色族裔所遭受的打擊。
(Nancy Bristow/Puget Sound大學歷史學教授)
在大流行疫情中,窮人可能會遭受寒冷 飢餓和無家可歸的問題,有色人種會發現自己被排除在所服務的急診醫院之外,然而即便在疫情風暴過後,仍然沒有任何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耶魯大學的Frank Snowden教授說,透過大流行和疾病的歷史,事實上正替我們所有人提供了選擇。
(Frank Snowden/耶魯大學公衛與傳染病史榮譽教授)
這是一場危機,因為所有可怕的事情都會發生,但這也是充滿機會的時刻,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可以用比現在更加安全的方式,來重新想像我們的生活,這實際上可以讓這個世界成為一個對後代子孫來說,更更安全更美好的所在
改變工作型態,其實只是最小的一件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甚至提醒,新冠病毒的詭譎多變,以及一波波如海嘯般襲來的疫情,未來恐將對各國建立疫苗安全性的可信度造成挑戰,這將是一場對人類而言,艱苦而長期的抗戰,撐不下去的人們都會像球王喬科維奇一樣,成為病毒的手下敗將,並付出慘痛代價。
(比爾蓋茲/微軟創辦人)
美國經歷了艱難的時期,我們在聯繫追蹤接觸史或強制隔離方面不那麼嚴格,而且與亞洲國家相比,美國戴口罩的遵守率要低得多,因此與美國相比,歐洲的確診個案下降幅度更大,您知道,公衛專家和其他像我的人都在說,嘿讓我們不要忽視這一點,即使天氣對我們有所幫助,如果這種病毒不是季節性的,狀況可能會更糟,因此我們現在知道夏天從中受益,但秋天的感染力會越來越糟,因此我們更有理由不要完全放鬆我們的行為,您知道,唯一的好消息是,隨著我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地對待他人,死亡率已經有所下降,我們的負擔不那麼重,但是無論從全球或從美國角度來看疫情,都比我預期的更加黯淡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6.27《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TL8liyNg
中國封建制度時期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秦國外戚勢力關係圖(二之一) | 長知史
1. 從外戚關係角度重新評價秦始皇功過
細看這張關係圖,對秦始皇所面對的真正挑戰,應該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也可以據此重新評價他的功過。說到底,秦始皇的終極目標,是要打破由西周起已運作近千年、由君臣親族嫡長等身份關係定義的「封建制度」,並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取而代之(政治中央集權推行「郡縣制」、社會法律制度規範化、文化習俗多元一體),而不單單是消滅六國,佔據更多領土。
前346年開始,秦孝公支持由衛國人商鞅提出的政治改革(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的富國強兵,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打好基礎,但這卻離秦始皇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不少學者也指出,除了秦國其他國家也一直在搞富國強兵的變法,所以說,只有商鞅變法而沒有秦始皇反封建的決心和措施,不會為中國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但秦始皇要反封建,卻不能只透過攻滅六國所達成。小編製作的外戚勢力關係圖,讓我們了解到,自秦始皇曾祖父以來直到秦滅六國,秦國起碼有三股極為強大的外戚勢力,左右秦國的上層政治——傳統的楚系勢力(秦楚之間有數百年的政治姻親關係,這裡不贅述,有機會小編另文再討論)、韓系勢力和趙系勢力。
擺在秦始皇面前的,首先不是領土擴展、消滅統一其他國家的戰略性問題,而是多年來糾纏在秦國權力核心的「家事」。而這些家事又以政治鬥爭、外交結盟等形式不斷演變著。要攘外,同時也需安內,即必須處理好秦國內部的外戚勢力關係。
「千古一帝」,小編認為絕對不是奉承誇張的說法。秦始皇的政治智慧,讓他在短短的數十年間,撼動了千年的政治制度和社會規範(用現代學術語言,就是「範式轉移」 paradigm shift),讓新舊交替從偶然變為必然。即使郡縣制要到宋朝才得以成熟,但它成為了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影響了中國政治、社會、文化各領域長時期的發展(宋元明開始,中國又經歷了另一次巨大的範式轉移)。
當然,秦始皇使用「矯枉必須過正」的手段,趨於嚴苛殘暴,而且最終也沒有處理好家事,讓繼位問題演變為秦帝國滅亡的導火線。
2. 沒有始皇后的真正原因
這裡先說幾句有關秦始皇後宮和兒女史料欠缺的問題。這牽涉到為什麼歷史資料中沒有提及到始皇后,以及扶蘇、胡亥母親究竟是誰的問題。
史料記載秦始皇起碼有20多名兒女,可能有30多名。這證明秦始皇具正常生殖能力,而其後宮也有一定人數,當然也一定會有正妻。按照秦國制度,在秦王早死的情況下,他的太子就會在22歲行冠禮後親政,23歲娶妻,是為正妻。這位正妻就是秦王政的王后,但史書中卻沒有提起她,也沒有寫這位王后的背景,更沒有說她後來是否成為始皇后。
秦國外戚勢力關係圖中,最不能確定的部分就是秦王政王后和後宮的身份,但根據日本學者藤田勝久和中國學者李開元的分析,幾乎可以確定(雖然沒有直接史料或考古材料作最後確認),秦始皇的正妻是位來自楚國的王女,她就是嫡長子扶蘇的母親。
因此,這就可以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麼後來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起義,會利用楚國將軍項燕和秦公子扶蘇為旗號(當時兩人已死,在楚國和秦國他們有很多支持者,另外也有流傳他們仍在世),號召民眾反秦二世暴政(其實二世完全聽任趙高處理政事,暴政實來自趙高)。
因為扶蘇擁有楚國王族的血統啊。然而,這正是始皇帝所擔憂的情況。如果秦始皇要推翻封建制度,自然也意味著,他對自己家裡的外戚關係,最終要進行徹底的瓦解。這樣推斷下去,就會發覺為什麼秦始皇一直不立太子,因為立太子將會導致來自太子母系的外戚勢力膨脹。扶蘇一旦成為太子,那麼楚國外戚勢力必然難以收拾。
這裡也許可以提出一個結論:始皇帝是刻意削弱外戚的權力,連帶就是讓後宮變得低調。即使一統天下成為始皇帝後,也沒有讓「始皇后」母儀天下。反而,秦始皇於前213年焚燒其他六國的歷史書,大概也是希望將這些外戚的歷史進行清洗。
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說得很明白,要了解任何政權,必須掌握外戚的貢獻:「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但是,在《史記·外戚世家》中,他只能提供漢朝的外戚歷史。對於極為重要的秦國外戚歷史,卻因欠缺原始資料而寫不出來。(未完待續)
#知史 #長知史 #中國歷史 #秦始皇 #秦帝國 #中国历史 #中国
中國封建制度時期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評價
明代中後期至清朝初年,西方正處於文藝復興後期,歐洲的封建制度走向解體,資本主義崛起,科學發展成為國家富強的要角,而大批傳教士的世界足跡,也把西方科學傳入亞洲,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西學東漸」。可惜,本位主義之故,當時在位者並未體悟西學的重要性,錯失了體質大改造的機會,中國也因此從自以為的天下中心逐漸跌落,慢慢失去主導,甚至最後更因為故步自封,變成西方帝國強權的刀下俎!
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在明代中後時期,也是有秉持開放精神吸收西學的人,其中徐光啟,就是極少數有遠見的人。徐光啟二十歲中秀才,三十六歲中舉人。三十九歲,到南京,首次遇見了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四十二歲,徐光啟受洗入天主教會,隔年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徐光啟從政的同時,也跟著利瑪竇學習,他跟利瑪竇合譯出《幾何原本》的前六卷,也譯定了許多重要數學名詞,比如點、線、面、直角、銳角、三角形、四邊形、圓形等等,一直沿用到現在,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囉!
徐光啟就像明朝中葉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科學文明的曙光。如果,在那時有更多像徐光啟這樣,以開放胸襟接受西方文明與科學的有志之士,那麼,或許就不會有清末諸多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與戰亂發生,今日的東亞甚至世界局勢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了!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AFrIN5IHVg/hqdefault.jpg)
中國封建制度時期 在 國中歷史東周封建制度的崩解與社會經濟的變遷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最新版歷史國二上第1次段考考前大猜題重點整理社會科筆記商周 封建制度 東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胡漢融合選才教育制度文化特色. ... <看更多>
中國封建制度時期 在 Re: [閒聊] 明朝滅亡真的是因為袁崇煥嗎? - 看板C_Chat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