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為何起兵反唐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歷史學家認為,黃巢起義是唐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重要的農民起義之一,它加速了唐朝的滅亡,並有力地推動了歷史的向前發展。
說來,領導這場起義的富商家庭出身的黃巢還是一個不第秀才,他的著名詩句「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大家可能都是耳熟能詳,據說這是他五歲時口占的詩句,果然也是智慧超群的神童。尤其是他那「沖天香陣滿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充滿政治讖語況味的詩句,便已經透露和暗示了所有的革命熱情(張藝謀的電影有過類似的激情詮注)。
其實,唐朝發生農民起義已經在黃巢起事之前發生,早在公元859年,寧國(安徽寧國縣)人裘甫就率眾起義反抗唐朝,攻取剡縣(浙江嵊縣),遭受唐廷和藩鎮雙重殘酷盤剝的大唐民眾也早已有了造反之心,只差有人登高一呼罷了,裘甫的揭竿而起,應者云集,第二年就聚集了三萬之眾。看到自己的江山岌岌可危,十分好玩的皇帝唐懿宗也不敢怠慢,停下了娛樂調兵遣將去打壓農民起義,派王式率官軍前往攻打,在裝備和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裘甫領導的浙東農民起義只堅持了幾個月就宣告失敗。不過革命的火種從此播下,套用偉人的話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也,因為此後的唐朝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發動和壯大,正是以這次的起義為引爆點,由此唐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重創了唐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加速了腐朽唐朝的崩潰進程,所以說是雖敗猶榮,意義重大。
一般來說,大凡發生了農民起義,基本都已經是封建朝代晚期,而且也已經是因殘酷壓迫使階級矛盾激化引起的不可調和的產物,唐朝農民起義也不例外,基本上是一種規律性的東西,最終也成了改朝換代的工具。
正所謂「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民眾只能用大規模起義來反抗腐朽透頂的唐朝統治者,公元874年,濮州(山東鄄城縣)王仙芝在長垣(河南長垣縣)又舉起義旗,應者數千人,次年王仙芝起義軍就攻取唐濮州、曹州,聚眾數萬。就在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適逢關東發生了大旱,民不聊生,官府還強迫百姓繳租服役,走投無路之下只能和官府進行多次武裝衝突。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讓起兵之後。黃巢也在冤句縣(山東菏澤西南)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攻擊唐州縣,數月轉戰間隊伍也迅速增至數萬人。
當有財的落弟秀才黃巢趁唐朝統治者不顧民眾死活過著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當驕橫藩鎮只想打著自己的小九九爭地奪利不顧唐朝小朝廷死活,並有心在天時地利人和中有所作為時,古代農民的鬥爭智慧和優秀品質也在黃巢的激發下表現得淋漓盡致,經過了持續近十年的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武裝起義,從最初的幾千人發展到了幾十萬人,勇敢地佔領了唐朝統治中心長安,迅速成為了唐末農民起義的主力軍,也最終敲響了腐朽唐王朝的喪鐘,唐朝經過農民起義的折騰,也算是名存實亡了。
起義之初,黃巢起義軍十分善於利用藩鎮割據、唐轄地幾乎全部被分割的歷史條件,同時利用藩鎮與唐朝小朝廷的爭權奪利所留下的權力真空和用兵盲點,巧妙周旋。這正如著名歷史學者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所說:「黃巢渡過長江四次,黃河兩次。這為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流寇發現唐朝中有無數的罅隙可供他自由來去。各處地方官員只顧本區的安全,從未構成一種有效的戰略將他網羅。」這樣,通過獨特的生存智慧和鬥爭哲學,黃巢成為了反唐的主力軍。
據史載,黃巢起義軍最初的用兵也不是很順,甚至於東攻沂州(今山東臨沂)時遭受了挫折,居然不能攻下來,於是他們調轉槍頭轉戰山東、河南等地,攻佔敵人力量比較薄弱的陽翟(今河南禹縣)、郟城等八縣,聲威大震,進而逼到汝州城下。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九月,起義軍終於攻下了戰略地位比較重要的汝州,守將董漢勳被殺,刺史王鐐做了起義軍的戰俘,然後乘勝劍指東都洛陽,威逼長安,讓唐朝統治者惶惶不可終日。
眼看起義部隊軍事攻勢勢如破竹,唐統治者只好使出懷柔政策,向起義軍伸出了橄欖枝。而且農民起義軍的最大弱點就是容易妥協,按照某些政治教材的觀點認為,農民起義軍由於缺乏先進的科學理論作指導,到了最後基本上都成了封建皇朝改朝換代的工具,因為農民兄弟起義的訴求也很簡單,有時候甚至於不過是分點土地混個溫飽,最終都會虎頭蛇尾,更有起義軍中的政治投機者以此為晉身的籌碼和敲門磚,起義軍領袖王仙芝就是這樣的「投敵變節」人物。
因為刺史王鐐是當朝宰相王鐸堂弟,經不起王鐐三寸不爛之舌的鼓搗,有心做官的王仙芝於是讓王鐐寫信給蘄州刺史裴偓,表示願意接受朝廷「招安」,背叛革命。這一年年底裴偓果然和唐廷談妥了條件,願授王仙芝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大家罷兵,皆大歡喜。
黃巢一聽到這一投降行徑勃然大怒,這不是見利忘義出賣兄弟是什麼?於是大罵曾經的起義軍「教父」王仙芝「始者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獨取官赴左軍,使此五千餘眾安所歸乎!」(《資治通鑑•卷252》)
其實黃巢發怒的原因無它,按照《資治通鑑》的口徑就是:「黃巢以官不及己」是也,分贓不均啊,這種招安情緒以及做官道理最終也華麗地毀滅了聲勢浩大的起義軍,而農民起義的妥協和不徹底性也暴露無遺。為了出口惡氣,還因此大打出手「毆仙芝,傷其首,其眾喧噪不已」,總之就是為了利益問題上演了全武行,一派腥風血雨。後來王仙芝怕觸犯眾怒,再不甘心也只能丟了官府遞上來的這個「燙手山芋」,決定不接受官府任命,算是息事寧人。
然後,起義軍在蘄州瘋狂燒殺搶掠,「城中之人,半驅半殺,焚其廬舍。渥奔鄂州,敕使奔襄州,鐐為賊所拘。賊乃分其軍三千餘人從仙芝及尚君長,二千馀人從巢,各分道而去。」
曾有歷史研究者總結黃巢起義的失敗原因是:「整個黃巢起義雖屬浩大,實際上卻只能算一次流動性的農民起義,從來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起義根據地,即使已經攻入唐朝的統治中心長安,建立了一個看起來體制完整的農民起義政權,但在實際上,卻只是一個空架子,沒有從事過經濟、文教建設。」這個基本上也說到了點子上,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諸多農民起義,事實也只是「官讓民反」的不得已之被動行為藝術而已,很少有完整的革命綱領和行動指南,而文化程度上的欠缺更加使農民革命披上了原始嗜血的色彩,更像是一場無組織無原則的搶劫生活資源的很土的軍事行動,根本沒有周密而長遠的軍事計劃和政治主張,最終也逃不了成為改朝換代工具的宿命。
他們除了觀念狹隘、小富即安,還在特殊情境下嗜血如命濫殺無辜,比如黃巢軍就曾在廣州大肆殺了二十餘萬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商人,簡直和兇殘項羽有一拼。更有甚者,據《舊唐書》載曰:「黃巢既來,圍陳郡三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墻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石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如是。」因為起義軍所到之處,公然洗劫一空,赤地千里,最終演化為最慘烈的「人食人」,日殺數千,碎骨而食,獸之性大發啊。
當然說這些,也沒有貶低農民起義的積極意義,比如沉重打擊封建腐朽統治就是一種偉大作用,也直接推動了歷史前進,功不可沒也。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是導讀黃仁字《中國大歷史》第一章西安與黃土高原,由趙善軒講解。...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中國歷史印象:秦始皇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這學期的《中國通史》期末考,出了一道申論題:「請說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中國歷史的文化記憶。」這是仿擬余秋雨在《問學》對中國大學生的一道提問。
結果,班上百分之七十的同學答說,是秦始皇。
為甚麼是秦始皇?因為有萬里長城、統一文字,以及那「可能」有關聯的兵馬俑。有說秦始皇很厲害,他是統一天下的大君。也有說秦始皇是一名暴君。再壞一點,他焚書坑儒。但不管秦始皇是多麼的雄才大略,還是殘暴至極,終究還是那樣的冷酷無情。
秦始皇一生是「獨夫傳奇」。他具有超人的工作量,每天要批閱一百二十斤(即一石)重的公文,才肯上床睡覺。他履足市集,也曾微服夜巡,是勤於政事的國君,至少在其鐵腕統治之下,國家沒有發生甚麼大事件,也不敢有甚麼大事發生。
秦始皇虛榮心重,行止古怪,甚至很迷信,但他很重視性道德,沒鬧過甚麼緋聞。除了他那多慾的母親,我們似乎也不熟悉他身邊的其他女人叫甚麼名。也因而現今編演與秦始皇相關的古裝歷史劇,常常會虛構,多出了一個深情但大抵是悲劇收場的女主角。
論統一天下,對秦而言,在當時或許也只是大勢所趨。早在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已奠下秦國崛起之基業。至秦惠文公之時,承其父志「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大勝魏國,並重用張儀,大搞連橫間離外交。至秦昭王之時,在戰國其他六國眼裡,秦國已是「虎狼之國」,參與大小戰役,斬首96萬,奠定秦滅六國的基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是時勢造就了他。讓後人讀歷史,記住了他,還成了我們的學生印象最深刻的中國歷史文化記憶。
哎喲,事實上,秦王贏政即位之時,年僅13歲。要不是呂不韋看上他父親子楚(秦莊襄王)是「奇貨可居」,恐怕統一天下的,雖仍會是秦國,卻不一定是他嬴政了。
另,說秦始皇統一天下,也不全因其武力之精強。雷海宗《國史綱要》就指出,秦并天下,並非專靠武力。事實上,秦國的內政在戰國七雄中也最為完美。荀子《強國篇》就說秦國民風淳樸,官吏忠於職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辦事效率高。所以,它的強大是形勢發展的必然。秦始皇只是把這種政治推廣到天下,以秦為標準而使天下制度文物完全劃一。積極贊助秦始皇的是李斯。他早年隨荀子學習,後為秦國丞相,是秦朝大一統政策的制定者。而他的同門就是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談秦始皇統一天下,若忽略了法家的存在,那就根本是瞎子摸象,搞不清楚秦之強國基業的思想根基何為。
有雄才大略的中國統治者真正用的中華思想,既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而是法家。這家學派有哪些能耐呢?鄭良樹《法家與中華文化》一文,列出了法家的幾個要旨:統一思想、彈壓私學;建立法制;強調「術」與「勢」;嚴誅重罰、暴用民力。講完,實則「君主極權化」。而黃仁宇甚至在《中國大歷史》如是指說:這種體制著重中央集權,能使境內人民保持一種集體性格,稱之為極權主義並不為過。
「車同軌,書同文」,秦朝法律是世界歷史上非常「早熟」的法律。以吏為師,極有效率。就像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一則則的秦律答問,還真是密如凝脂,讓人驚嘆。然而,就誠如北大李零《環球同此凉熱──我的中國觀和美國觀》所說的:「西周大一統,秦代大一統,是中國歷史的底色。制度整合、學術整合、宗教整合,走向帝國的三件事,全部做下來,要到東漢結束,就連造反的模式,也固定下來。從此,大局已定。後面的歷史,格局沒有變。」
法家思想構成秦國治理的意識形態,說是極權也好,說是警察國家也罷,你若不了解其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制之建成,不懂為甚麼凡事都要強調「統一」的重要性,不明白兵馬俑何以列陣到如此具有「集體性格」之壯觀,那你就搞不清楚秦始皇何以統一天下,你也永遠不會理解歷史上的「中國」和當下之「中國」所以「存在」的理由。
(原刊於2015年4月2日《星洲日報.言路.邊緣評論》。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八卦
//支持本Page請Click入內文比Clap,已成為Medium收費會員請直接Click入內文閱讀,謝謝!//
呢幾日實在花太多時間響唔同地區嘅「現場」,即使有好多嘢想紀錄同分享,都要去到呢一刻先有時間寫。但係遲寫亦有遲寫嘅好,始終因為身份問題,其實寫中大嘅嘢始終要小心一啲;另外坊間抒情/矯情文實在太多,反而希望抽離少少寫番啲客觀分析。
一、中大基本戰略情況:
好耐以前CU Secret經已提過,中大其實係可以獨立,因為係有唔少得天獨厚嘅大自然條件:首先外力要攻入中大,主要就係得四個入口,分別係吐露港方向二橋、大學站、大埔公路崇基正門同四枝旗桿入口。
當然仲有其他小路秘道之類,但如果係依家警方打算用嘅硬推式強攻,一來繞遠路花時間容易偵察得到,二來道路狹窄難以展開兵力,三來九曲十三彎會有被伏擊危險,所以基本上唔會係選擇。
此外中大擁有能容納大量人口嘅住宿同煮食設施、能作危急治療嘅醫療設備、各式各樣嘅交通工具同燃料儲存,只要維持倒補給線,基本上已係能夠自成一國咁運作。
二、點解警察要進攻中大?
好多人話警察攻入中大嘅原因係因為11月11日朝早,有人響二橋向吐露港公道投擲雜物,但其實一切嘅衝突之始,卻係源於幾個月前抗爭發生後,防暴警以保安為由,於大學站範圍騷擾學生,當時仇怨已形成。
之後去到中大畢業禮前一晚,警察再聲稱「接報有刑事毀壞案發生」,公然踩入被認為係中大校園範圍嘅位置,語帶挑釁截查多位同學身份證,最後只係因為被聲援學生包圍先不甘情願響未有拘捕任何人情況下撤出。可以話防暴警攻入中大,其實只為實踐「警察能於任何地方執法」嘅無上權威。
掉番轉,同學一旦同警方撕破臉,最直接令政權受到挫敗嘅方法,然後就係堵路。中大幾個出口,其實正正連接住三條新界嘅交通命脈: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同埋東鐵幹線,全部被堵截的話,北區交通基本上已癱瘓咗一半。而呢個亦係點解防暴警咁急躁佔據二橋,以及多次嘗試突擊崇基正門同四枝旗桿,其首要任務就係要清除路障,以及確保唔會再有人可以響呢啲位置再次堵路。
三、點解中大人要防守中大?這是一個戰略問題
網絡有一種輿論質疑,就係警方以如此重武力攻堅,而學生嘅「最強反擊」就只有射程非常有限嘅「火魔法」;點解唔化整為零撤入宿舍範圍,而要付出大量犧牲去幾個久守必失嘅出口?
又有包括廢老KOL蕭若元引述「三名中大教授」指(其實係一個教授、一個前教職員同一個講師),警方只係響11月12日進入過中大一次進行拘捕行動,於是又有人話:其實警察都只係諗住守吐露港橋口啫,無必要同佢地對峙。
響呢度牽涉到一個係戰略問題、一個係原則問題。
戰略有一樣嘢叫做「先制嚇阻」,意思係就算守唔住第一線,至少都要響第一線進行嚇阻戰略,令敵人響第一線受到迎頭痛擊,再評估如果進一步強攻、深入敵陣係會付上更大代價之後,就會放棄攻勢。
可能經已無人記得,響11月11日警方記者會上,警察嘅係氣焰係幾咁囂張,甚至講到明「根據《公安條例》,警察係可以響任何地方,包括中大校園內進行執法」?點解去到11月12日晚上,警方突然軟化,宣稱只要確保吐露港嘅安全,就唔會再嘗試攻入中大?甚至去到深夜,警方竟然全數撤退?
唔撚通係因為中大PR張宏艷又或者段王爺嘅功勞咩!純粹就係因為班學生防守得好(再加埋「圍魏救趙」策略成功),班差佬計過再攻入去唔著數咋!掉番轉,警察覺得強攻唔入果陣,當然就會知難而退,但如果發現防線不堪一擊會點?佢口講話無意攻入中大校園你班和理非就信?會唔會天真咗啲?
又,你話中大學生有無為警方萬一攻入校園作兩手準備呢?當然係有。響11月11日下晝4點,當外間謠傳警方已成功申請倒搜查令,將強行闖入校園時搜查宿舍時,佢地經已打算好只要警隊一去到何宿,就會召集學生進行反包圍。
但問題卻係,如果警察入得校園就會無險可守,無辦法再阻止同學被大規模搜捕;然後警方一直響二橋、大埔公路都難以展開兵力,所以先會得咁少防暴參與鎮壓行動,因為再多增援都無用──但唔該諗下,一旦警方攻入校園,確保道路暢通無阻,到時再Call多1000個防暴入Campus會點?到時中大就真係會變成延世大學翻版,有成千上萬嘅學生被拉入臨時集中營!
四、點解中大人要防守中大?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但即使撇除哂上述嘅戰略考慮唔講,「守護校園」亦都係一個尊嚴嘅問題。當日睇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時,我仲記得佢用好客觀抽離嘅角度講,唔應該同一個龐大勢力嘅中共政權對抗,因為咁樣只係螳臂擋車(係咪同而家班和理非廢老KOL口吻好似?)但既然係咁,點解當日日本侵華果陣,佢唔舉手投降卻走去參軍呢?
佢嘅答案係:「當時我曾經響皇軍面前經過,被迫低頭向其致敬;我就係唔想經歷呢種屈辱,所以先決定參與抗爭」
其實中大人何嘗唔係咁諗?當日錢穆等新亞先賢流落新亞,為嘅就係堅拒接受中共嘅統治,新亞精神本來就係反共。而家中大擴編成為九個書院,但初心不變。
嚴格上黎講,就算中大係私人範圍,警方根據《公安條例》第33(6)及(8)條,仍然係可以闖入公用部份就非法集結同暴動進行執法行動。而政府一旦認真強攻,其實可能響付出大量傷亡之後,仍然難免淪陷收場。
但中文大學校園嘅價值,係遠遠超越咗佢作為學習園地嘅價值,佢更加係代表咗師生捍衛尊嚴、民主自由原則嘅國度。呢個經已唔係法律、或者戰略可以解釋倒嘅一個問題,因為由警察闖入校園範圍果刻,一場人文精神存亡之戰經已開打。
任何一個有份參與戰鬥嘅人,毋須為自己所做嘅感到困惑甚至氣餒;而無論係咩崗位,都應該感到自豪。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是導讀黃仁字《中國大歷史》第一章西安與黃土高原,由趙善軒講解。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 在 歷史學者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暢銷10萬本新版,經典伴讀26年 的八卦
已故當代歷史學家黃仁宇,在1993年出版《中國大歷史》(聯經出版) 後,即成為許多人學習瞭解中國歷史的重要讀本,受到廣大讀者群的喜愛與推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