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亞戰爭看台灣:我們會被消失嗎?】
近日受訪,被問到亞美尼亞和亞賽拜然衝突的事情,衝突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簡稱納卡,亞美尼亞稱為阿爾察赫共和國)消失了,有些人很擔心這個情形有沒有可能發生在台灣? 台灣會不會被消失?
我想來跟大家聊聊兩亞戰爭和納卡的故事。
1. #這不是精確的類比
其實台灣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和納卡差異很大,納卡的規模多大呢? 我們做個類比,納卡的面積是台灣8分之一,人口是150分之一,經濟總量大約是850分之一。
基本上不論亞賽拜然或亞美尼亞,以前都是蘇聯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才獨立。納卡問題就是上溯到史達林那時代一路留下來的爛攤,以前都是蘇聯一部分沒差,但大家獨立後發現蘇聯老大哥以前沒把地圖劃好,問題就大了。
地緣政治上,外高加索地區(喬治亞、亞賽拜然、亞美尼亞)位在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大勢力的交界,誰強就是誰控制,從19世紀俄羅斯帝國壓倒鄂圖曼土耳其到蘇聯時代,蘇俄都掌控著此處。但到了蘇聯解體後,勢力範圍退縮,西方介入加上此處複雜的種族和宗教問題,使得高加索區域衝突頻傳。
此區最大的經濟利益在於裏海油田往歐洲的輸出管道,原本大部分的油管都控制在俄羅斯的內高加索領土之中,但自從2005年巴庫-提比里斯-傑伊漢管線(ACG油田出口用的管線)蓋好以後,美國與英法透過參與油管事務,開始能抗衡俄羅斯和伊朗在能源輸出的優勢。
而巴庫-提比里斯-傑伊漢管線,正是為了避免納卡地區紛爭,刻意繞過亞美尼亞,從亞賽拜然=>喬治亞=>土耳其 (這三國也和西方互動比較多一點)。也就是以能源穩定上來看,亞美尼亞影響力不大。誰佔了納卡對各國都沒差,只要不要擴大打起來引起區域動盪就好。
雖然,在外高加索三國中,俄羅斯和亞美尼亞關係最緊密,甚至在亞美尼亞有基地駐軍。並且亞美尼亞和俄羅斯一樣屬於基督信仰,亞美尼亞教會較親近東正教。但俄羅斯並不希望大舉支援亞美尼亞,與伊斯蘭教為敵刺激國內反抗勢力,或是因派兵引起喬治亞緊張而使喬治亞加速向西方傾斜。 對俄羅斯而言,穩住外高加索,確保內高加索無事,才是核心利益,以俄羅斯國力而言,近一步控制外高加索利益有限、成本高昂,本身並不如地中海的出海口等其他戰略佈局重要。
因此,俄羅斯雖然是亞美尼亞的盟友,但只要沒有動到亞美尼亞「本土」,俄羅斯並沒有要無限支援亞美尼亞的打算。
反倒俄羅斯施壓亞美尼亞認輸,俄羅斯還能派維和部隊進駐納卡,並做面子給亞賽拜然。雖說亞賽贏,土耳其影響力增加,但對俄羅斯來講並沒有大虧損,輸家只有亞美尼亞。另外,俄土雖然是地緣政治上的長期競爭者,但並不是完全敵對,例如土耳其就因為跟俄羅斯買S-400防空飛彈而得罪美國被取消F-35訂單。
納卡戰爭背後有俄土角力的影子,但並不是東西陣營的大對抗。
#台灣戰略位置與科技能量
但回到台灣,相對來講,誰佔了台灣就很有差。
軍事上,自由陣營若失去台灣,被中國佔領,就沒有第一島鏈防線,共軍海空軍,特別是潛艇部隊,就可以任意進入菲律賓海,往太平洋第二島鏈隨意進發。且可以截斷南海往日韓航線,斷了東北亞能源供應,並逼迫美軍在太平洋必須後退2000-3000公里,而中國就會成為海權強國,什麼南海自由航行就很難繼續了。
另一方面,台灣是一個全球排名25、出口排名17左右的經濟體,並在半導體等關鍵產業上佔有全球領先地位。誰控制了台灣,特別是台灣人才,將可能對於美中科技戰產生關鍵性的戰果改變。
你應該有聽過,台灣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引爆點之一,但從來沒聽過納卡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引爆點之一。所以台灣發生戰事,影響大,可能性低,要真的打各方陣營就會卯起來打。 納卡發生戰事,影響小,可能性高(1994-2020年間就真槍實彈衝突多次),強權不想為了單純一個納卡犧牲太多,這是很大的差異。
2.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但你要問「台灣可不可能像納卡一樣亡國」,我們必須要說,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你嘴硬說一定不會發生搞不好就偏偏發生了。
今年7月亞美尼亞還在跟俄羅斯麻吉麻吉一起演習,結果真的跟亞賽打起來,亞美尼亞拼命請俄羅斯根據 「集體安全條例」(塔什干條約)出兵,但俄羅斯裝死,說納卡根據國際法不是你的,所以我不用出兵。
結果亞賽打下納卡第二大城蘇沙以後,亞美尼亞在各種不利與俄國施壓下只好接受停火協定。
這告訴我們,只有自立自強,展現國防決心,才會得到盟友力挺。
#國防能量很重要
猶太人建立以色列國之初 ,蘇聯、美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很快都予以承認,但是阿拉伯國家馬上圍攻以色列,列強當時袖手旁觀,不出手相救。反倒阿拉伯軍許多是拿著二戰中英軍剩下的物資在打以色列。直到中東情勢改變,以色列才在冷戰情勢下,慢慢透過各類外交管道爭取到支持。
但就算在美國力挺的狀況下,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色列遭到南北同時奇襲夾擊,死傷慘重,初期也是靠著自己力挺,擋住了敘利亞軍在戈蘭高地接近10倍兵力的突襲。後期美軍拼命空運補給的輸血才有意義。要是一開始擋不住以色列就直接亡國了。
所以依賴外援,都是很難預料的。
要強化國防、強化自己的價值、強化對國際的交往和論述,台灣的存在才能獲得保障。要是台灣對世界很重要,就會有人來幫我們一起守城,要是像納卡那樣雞肋,守不住還會被踹一腳。
因此,加強和國際間的盟友交流,並展現我們捍衛家園的決心,台灣這個國家就會一直存在!
世界經濟體排名2020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的夢想驛站》歐洲能源政策系列報導:荷蘭篇
【荷蘭是全球排名17的工業大國 面對海平面上升危機 處理全球暖化指標性國家 過去依賴天然氣發電 但過度開採造成地層下陷 國會為減碳決議關閉五座煤炭火力發電 但僅有一座核電廠 能源政策也成為荷蘭的難題】
小橋,流水,人家,單車,風車,鬱金香,大家熟悉的荷蘭,除了是美麗的風景明信片之外,也是一個重量級的工業大國。
只有1700萬人口,卻是全世界排名第17的經濟體,擁有大型石油化工,機械工具,電氣設備等製造業,當然也是個能源大國。
身為戰後歐盟前身「煤鋼共同體」一員,荷蘭的煤炭開採,在1950年達到巔峰,1959年荷蘭在北部的,格羅寧根省(Groningen),發現了大量的天然氣。
荷蘭是全世界十大天然氣生產國之一,年產量可達71.35億立方米。
從此天然氣占了荷蘭能源產量比例的80%,讓荷蘭在能源自主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還能夠外銷出口42%,荷蘭因此沒有像其它國家,因為1973年的石油危機,被迫大舉轉向核能發電,荷蘭目前僅有一座核能發電廠,建於1973年,位於南部海邊的波斯勒(Borssele),只占電力比例的3.5%左右,荷蘭的總用電量從1950年起,以每年平均4.5%的成長率不斷攀升,荷蘭2013年的總用電量為1190億千瓦/時。
天然氣開採之後造成地層下陷,地震次數越發頻繁。
「這裡是天然氣的礦層,這些是20年前的地震震央,然後這是最近這20年,起碼增加了5倍,但是從10年前開始,新的地震震幅也越來越大,幾乎超過規模3,甚至到規模3-6的強度,」地震學家Bernard Dost。
更何況,這裡距離海平面僅僅只有一公尺,鬆軟下陷的地質,還要面對海水倒灌的威脅,再生能源只占電力比例的13%,電力比例超過63%的天然氣被迫減產,讓荷蘭的火力發電比例再度攀升,2015到2016年間,三座新的燃煤電廠加入營運,兩座原來計劃在2017年停止營運的燃煤電廠,也因為政府擔心電量供應不足,遲遲沒有確認停運時程,沒想到荷蘭一個環保團體Urgenda,動員了900多名荷蘭公民,正式對荷蘭政府提出告訴,認為在保護公民,免於受害於全球暖化的行動上失職。
「我們要求法庭強制政府,必須在2020年之前達成40%的減碳,因為這樣才能保護未來的後代,」Urgenda主席 Marjan Minnesma。
這是一場值得流淚擁抱彼此的勝利,BBC,紐約時報,法文世界報,全球媒體都以頭條報導,這個歷史性的判決,被認為是全球第一個,氣候責任的訴訟案例,另外有28,000名荷蘭公民,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說服政府應接受裁決,不得提出上訴,2015年年底,荷蘭眾議院通過,全部關閉5座火力發電廠的決議,但是電力不足的威脅,讓原訂在2013年,40年的營運年限到期,就要關閉的波斯勒(Borssele)核電廠,不得不再延長20年,繼續營運至2033年。
同時荷蘭Delta公司正在波斯勒原址,新建一座具有2500兆瓦發電量的核能反應爐,預計將會在2020年啟動營運,70年代沒有選擇核能的荷蘭,半個世紀後,為了捍衛全球暖化之下,風景明信片上的小橋流水人家,終於小心翼翼的走向核能發電。
世界經濟體排名2020 在 安柏不在家 Facebook 八卦
前幾天泰國宣布,辦理泰簽需要附上財力證明,剛好昨天也在辦菲律賓簽證,順手查了一下,發現亞洲國家只有 #台灣 跟 #北韓 「需要」辦理菲律賓簽證(噴了簽證費NT.1100嗚嗚)
如果查政府的新南向政策,(https://reurl.cc/K6DM8g)可以看出各國簽證待遇並不一定都是對等的,而有加入東南亞國協的國家之間簽證會較為簡單,台灣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在東南亞有點不上不下,旅行東南亞還是有許多需要簽證的地方
不過台灣護照通行度,2019排名世界第31名
(中國排名71 ,第一名則是日本、新加坡)
護照的免簽數量與一個國家的進步發展有關,和自由民主開放程度正相關, 而旅行很有趣的是可以就地得知該國對鄰近國家的好感度以及地緣政治,(菲律賓跟台灣那麼近,簽證還是麻煩),有時候更能貼近事實地捉摸出世界樣貌
這次在泰國轉機,發現泰銖幾年來罕見升值,幣值強勢過台幣,一般刻板印象都是泰幣較為弱勢(但其實台幣跟泰銖長期都是接近1:1)
尼泊爾換匯所的貨幣一樣有美金歐元英鎊,掛上了人民幣與泰銖,台幣仍舊不見蹤影,飛往台灣的班機坐滿來自泰國的觀光客(目前台灣對泰國免簽)
忍不住查了台灣的GDP,意外發現台灣經濟體一點都沒想像中的弱,目前全世界約200個國家,台灣各種複雜算法GDP都列在世界前10%之內,表現出色且經濟穩定度高,在我旅行過的國家中,台灣貧富差距「相較之下」遠遠小於其他地方
我在尼泊爾靠近中國邊界的西藏婆婆家,和一對法國老夫婦閒聊,他們三十年前曾到訪過這帶,三十年前(1989年)此地到處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尼泊爾跟中國關係非常緊張,許多西藏難民陸續逃過邊界
三十年後這對夫婦再次造訪尼泊爾,沒想到店家說著中文,泰米爾區滿滿的中國商家和中國進口貨物。
「真是難以想像啊!」他們說。
我在路上跟西班牙朋友,問他有沒有在玻利維亞搭乘纜車去週末市集
「纜車?玻利維亞沒有纜車啊?」他說
「你是什麼時候去的?」
他在2007年去,而我在2018年拜訪的時候,整個城市已經覆蓋好幾條天空纜車
幾年前英國和美國的護照還是排名世界第一
現在則是日本跟新加坡
這個世界不管是台灣還是各國都正在快速變化,而且越來越好(除了環境)
我開玩笑對法國夫婦說,說不定你們30年後再來,尼泊爾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了。
不知道30年後的台灣將會是如何,如何走過這段詭譎莫測風雨飄搖的2020年。
世界經濟體排名2020 在 台灣經濟體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提供台灣經濟體排名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經濟體英文、世界三大經濟體2020、全球經濟體排名2020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世界經濟體排名2020 在 台灣經濟體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八卦
提供台灣經濟體排名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經濟體英文、世界三大經濟體2020、全球經濟體排名2020有關資訊與科技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數位感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