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今晚九點至十一點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預告》
*3度的世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以2100年全球升溫3度為封面,想像八十年後的地球。南極州的企鵝,在冰融的海水中,看到一個漂浮的沙發,沙發上的電視還在播放新聞,全球各地森林野火。目前地球比起工業革命前,已經升溫攝氏1.2度,預計14年後,即使所有的排碳承諾皆落實,仍將升溫至1.5度。南太平洋島國淹沒,低於海平面的地區如台灣屏東沿海低窪地區及彰化以南低窪地區,佛羅里達海邊:及紐約、倫敦⋯⋯都將面臨危機。洪災、旱災交錯,比現在更乾旱,每個城市都可能成為河南鄭州,每條河流岸邊社區都可能成為西萊因河災區。加州年年野火燎原,面積約現在數倍。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高峰會,11月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G20環境部長會議7月22、23日在義大利拿坡里召開,會後公報同意努力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會加速行動達到目標,是首度G20承認增溫1.5度的緊急性,但就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或刪除補助化石燃料上,因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反動,未能達成共識。7月24、25日51國在倫敦召開的氣候會議,同樣未能在淘汰燃煤上達成共識。
*歐氣候政情:綠黨可能首次執政。曾經是丘吉爾撰寫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的地點,著名景區義大利北邊度假勝地科莫湖,歐洲最富裕的地區,依山而建的都是最漂亮的別墅,但是在7月27日的暴雨與山崩之後,阿爾卑斯山腳下美麗的湖光山色不再,滿目瘡痍 ,慘不忍睹。
同一天在米蘭卻突如其來下起了冰雹,摧毀了高速公路上數百輛的汽車窗戶。
法國發展研究所所長氣候專家 Françoise Vimeux:大氣層的溫度只要增加(攝氏)一度,它就會增加7%的水蒸氣儲量,於是水蒸氣儲量就上升到另一個階段,這個時候如果這個潮濕的熱氣團碰到了低溫的冷氣團,就像我們在德國看到的情況一樣
,熱氣團碰上了高海拔的冷氣團,冷熱氣團的碰撞使得大氣層中原有大量的水蒸氣儲量,即會一瀉而下。三天下一年的雨量。
根據歐洲氣象專家的分析德國冷熱氣團交鋒的危險帶,還會持續南下朝克羅西亞推進,但是這些毀滅性的暴雨洪水並沒有為歐洲帶來充分的雨水。
義大利北邊發生暴雨洪災的同一時間,義大利在地中海上的薩丁島卻面臨著夏日乾旱與強風煽動引起的山林大火。
德國總理即將換手,德國綠黨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她是德國綠黨角逐總理大位的候選人,貝爾博克首次在的洪災後發表演說:呼籲開展歐洲跨境合作,並設立一個中央機構來應對氣候災難,她還表示綠黨將公佈他們一旦勝選組閣上任的100天之內的:氣候保護即時行動計劃,我們不僅承諾氣候保護政策,而且要實際執行落實。
*美國撒軍伊拉克。中東政策上拜登選擇延續川普遠離中東戰事,本無心戀棧伊拉克戰場。去年統計報告出爐,這場美國打了18年的海外戰事,已令美國納稅人支付了
共兩兆美元的開支費用。事實上拜登任內
駐紮伊拉克的美軍人數早已從川普時代的五千人,再進一步下滑到僅剩下2500人左右。一場美伊華府巨頭會宣告,時代的告終
美國知名政治評論網站Politico道破華府算盤,想用稱不上撤軍的紙上談兵,替現任伊拉克總統哈德米「重塑品牌」,以協助親美伊拉克政府贏得三個月後國會大選。
*美國會山莊聽証。53名共和黨眾議員支持民主黨提案,對1/6國會山莊暴動事件舉行聽証會:幾位警察出席,內容震驚美國政壇。
*梅克爾最後夏季記者會。十六年以來
她的暑假總是從這個夏日記者會之後
才正式開始,16年以來她也從來沒有對任何問題感到厭倦「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值得驚喜的新問題」。
今年夏季梅克爾的最後一場夏日記者會,一個16年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新問題:未來她要做什麼?當被問及9月26日大選結束卸任後會做什麼?梅克爾說她還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即使她說了兩次「關係密切」,卻始終不願意提及基民盟的名字:因為以她認為聯邦總理的身分高於一切的前提。她是德國總理,不是某個黨派的領袖。
*布林肯訪印。在印太地區,美國眼中的假想敵,就是中國。美國白宮從上一任的川普開始,就開始積極推動所謂的「四邊安全對話」機制,也就是由美澳日印,四個印太地區的主要大國,來協調和主導此區議題和政策的一個對話機制,雖然現階段,這個機制並不是常態性的機構,美方也從未明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對抗北京,但華府的外交官現在很顯然就是在慢慢地朝這個方向,在籌備和醞釀當中,事實上,今年初,拜登上台之後召開的第一個領袖級峰會,就是這個「四邊安全對話」機制的虛擬遠端會議,而美國國務卿布林上周的印度訪問,則是更進一步要為這個概念性的聯盟,投石問路,因為在美日印澳四國當中,印度很明顯是與華府往來最少,關係也最疏遠的一個,要如何化解新德里現在可能還存有的剩下的疑慮,是這個太平洋抗中聯盟,目前最需要排除的障礙,和最重要的工作,而在印度這邊,新德里之所以會選擇緩步靠向美國,最大的動機,就是中印邊界衝突。
*杜特蒂臨別演説。
當傳統政客勢微,靠著提倡正義、平等與自稱會為人民帶來更好生活獲取支持的民粹興起,在2016年選出了美國川普總統,在亞洲,則有菲律賓的杜特蒂。這個菲律賓有史以來第一位出身於南方民答那峨地區的總統,挾著「轉型正義」的訴求,並善用熱情粉絲組成網軍,滿嘴髒話,鼓勵私刑殺人,卻能在菲律賓享有高人氣。
而菲律賓總統6年一任,本週,杜特蒂發表他任內最後一份國情咨文,洋洋灑灑講了兩小時又45分鐘,創菲律賓史上最長的記錄。
據統計,菲律賓在過去5年間,至少6000人死於涉毒案件,但其中不少是冤假錯案的槍下亡魂。國際刑事法院(ICC)已就杜特蒂的掃毒政策,以涉嫌危害人類罪,正尋求授權展開調查。但杜特蒂在國情咨文中,為自己辯護,堅持要殺光所有毒販,並訴諸民粹,強調這是愛國行為。
菲律賓憲法不允許總統連任,杜特蒂明年將卸任,但他害怕任內的私刑遭到追訴,因此宣布要競選副總統(菲律賓正副總統並非搭擋參選,而是分開投票),並推出他的女兒,現任民答那峨首府納卯市市長莎拉杜特蒂參選總統。
最新的民調也顯示在有意參選2022年菲律賓總統大選的人選中,莎拉杜特蒂以28%遙遙領先,杜特蒂在副總統人選中,也以18%暫居首位。曾經,杜特蒂以清理家族政治的群帶關係獲得選民的認同,但如今的菲律賓一個更大的政治家族可能正在成形。
*巴西疫情,群眾連續抗議四週,要求彈劾總統。巴西反對黨指控輝瑞公司已經批准出售數千萬劑疫苗予巴西,巴西總統卻因涉嫌拿印度藥廠回扣,買入印度僅做二期疫苗COVAXIN:導致疫情失控。巴西目前為全球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排行第三的國家。巴西總統大選明年十月才舉行,目前民調前總統魯拉遙遙領先現任總統波索納洛。
—-7/30日(星期六)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
https://m.youtube.com/watch?v=oky3ATLgDJ4
世界正美麗莎拉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再推一部 Netflix 上有的精彩作品:朴贊郁《#下女的誘惑》。莎拉華特絲的原著《#指匠情挑》去年才以新版新譯的面貌重新在台問世,三本一套的「維多利亞三部曲」,劇情精彩,故事易讀,文筆動人,相當適合在疫情期間一起搭配服用。另一方面,去年也因終於讀了遲來的小說,才發覺不僅作者深入淺出的流暢寫作技巧值得推崇,編劇去蕪存菁的高明改編功力亦充滿巧思,取捨之間恰到好處,深諳最適合交由影像語言述說的情節應當如何使力,如何反轉,兩兩對照後更令人懾服。
⠀⠀⠀⠀⠀
▍博客來:https://bit.ly/2ToK6o8
⠀⠀⠀⠀⠀
朴贊郁還是這類電影的箇中翹楚,藏在細節的層層伏筆絲毫無減其高超敘事,既兼顧機關算盡又不流於刻意為之,獨特美學精準掌握暴力、情慾卻沒有丁點豔俗之感,在文學和影像相互輝映的光芒背後,觀察後者如何取捨原著設定的變與不變,無疑是同時身為觀眾和讀者最有趣的辨識過程。
⠀⠀⠀⠀⠀
《下女的誘惑》設定於 1930 年代日本殖民時的朝鮮半島,而《指匠情挑》的故事背景實則為英國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時期,被形容為歌德小說與狄更斯風格融合而成的女同性戀故事,其原文書名「Fingersmith」也巧妙採用兼顧「扒手」與藏有情慾暗示的雙關辭彙,折射出種種虛虛實實、愛恨情仇都始於指尖,也終於指尖。秀子與淑姬,源自莎拉華特絲的茉德與蘇,伯爵原為紳士,猶如舞台劇般三次的翻轉,近看漸漸背離構成小說主體之三段不同視角的人生,拉遠來看整個結局卻仍是大同小異,從蘇與紳士的密謀,到茉德與紳士的計畫,最後走向茉德與蘇的圓滿結局,進而拼湊成一個完整立體而勇敢溫暖的愛情故事。
⠀⠀⠀⠀⠀
電影銘刻在記憶裡的兩幕仍鮮明無比,除了磨牙時情與慾流動的場景,還有最終在甲板上得來不易的動人一瞬,兩小無猜的笑靨燦爛如花,走過信賴與欺瞞,走過生離與死別,蒼穹近在咫尺染上漸層色澤,彷彿命運虧欠她們的一切就在不遠的前方靜靜等待,烏雲之後是彩霞,汙濁之後是澄澈,痛苦之後是自由,不經意的某個雲淡風輕時刻,竟也可以擁有如此令人神傷之美。
⠀⠀⠀⠀⠀
《指匠情挑》本質不出一個愛情故事,這些角色爾虞我詐相互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於虛假之上,在刻意為之的醜陋表象裡,情感之真實反而成為非如此不可的絕對理由。或許就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拋下一切之後自由卻沒能如願降臨,只剩被錯置的人生,因愛而盲目的她們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投射於對方的理想形象。
⠀⠀⠀⠀⠀
「如行走地獄屋脊,凝視花朵」,維多利亞時期有一種愛情應是這樣的,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老英式莊園,柔弱蒼白的小姐遇見闖入其中的外來者,慢慢揭開深埋在大宅裡的幢幢陰影。我們都一樣被蒙在鼓裡,慢慢體會何謂謊言之上再生謊言。紳士先入為主在蘇心中建立起茉德養在深閨不諳世事的天真性格,像毛毛蟲還未蛻變的美麗翅膀,像三葉草還未生成的豐富花蜜,潔白有如一顆珍珠,不禁憐惜起小小的深紅瘀青,她珍惜並竭力守護著這份早已注定無法擁有的,關乎良善與純真的事物。黑鳥振翅飛起,淚水在眼眶打轉,那令人眷戀的,並非對方本身的氣味,而是在彼此身邊的氣味;那令人傾心的,並非對方的聲音,而是期盼彼此呼喚的聲音,得以意識到,自己也值得被愛的四目相交時。
⠀⠀⠀⠀⠀
「我最後不是因為輕蔑,不是因為惡意,而是因為愛,單純因為愛而傷害了她。」
⠀⠀⠀⠀⠀
一個在瘋人院長大的女孩,一個嘴唇早已染毒的靈魂,一個無所不知又一無所知的小姐,一個成天與禁忌文學、男人意淫視線為伍的女性,這就是茉德成長過程的生活寫照,荊棘莊園親手將她變成了一株殘花敗柳,與其追求愛與被愛,那時更一心嚮往自由,因此主動引賊入室,蘇才降臨於她的生命裡。
⠀⠀⠀⠀⠀
令人欣慰的是,每個贗品都藏有真實的一面,屬於事實與真相咫尺天涯的差距,最初茉德眼裡的蘇是來將自己吃乾抹淨的,卻逐漸於實際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幼從未擁有過,近似母愛的溫柔呵護與無微不至的照顧。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一如多數日久生情的發酵過程,那個拿頂針幫她悉心磨牙的女孩,有時手舞足蹈、有時開懷大笑的女孩,可以讓她放心睡在懷中的女孩,將自己真正捧在手心上的女孩,全世界也只有這個人視她為珍貴無瑕的寶石,因此茉德漸漸離不開有蘇陪伴的日子,眼睜睜看著她的心跳成為自己的心跳,看著慾望像一層皮膚一樣覆蓋吞噬原本的自我。
⠀⠀⠀⠀⠀
在各自版本的故事裡,蘇的目光漸漸只容得下茉德,茉德的視線裡漸漸也只剩下蘇,女權意識的無處不滲透這段維多利亞時期的戀曲,從任由男性擺布,走到配合男性演出,最後終於得以擺脫父權陰影,由此再看《下女的誘惑》,朴贊郁也真正承繼了作者盼能透過文學彰顯的核心價值。
⠀⠀⠀⠀⠀
《指匠情挑》無論小說或改編電影都極具可看性,《下女的誘惑》選擇提早在後三分之一就讓兩個女主角對彼此開誠布公,實為故事更動最出色的一筆,秀子真正化身比茉德勇敢果決而機靈聰慧的女性,上帝選擇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孩來到荊棘莊園,她的天真,她的良善,她的難過,她的拙於隱藏,她的涕淚縱橫,她奮力撕毀所有淫書的憤怒,讓人領悟到,其實世間不存在任何人有能力拯救我們遠離苦難,但總會有一雙眼神,有一種笑容,成為自己不計代價放手一搏的勇氣來源,因此秀子從被動承受得知事實的衝擊,轉而主動掌控自身命運,昇華成為一位懂得展現真實自我,不畏於玷汙美、無懼於攫取愛的時下新女性。
⠀⠀⠀⠀⠀
⠀⠀⠀⠀⠀
⠀⠀⠀⠀⠀
▍完整文章請點:
⠀⠀⠀⠀⠀
釀選書+|愛與恨都始於指尖,也終於指尖 ──
漫談莎拉華特絲《指匠情挑》與朴贊郁《下女的誘惑》
https://reurl.cc/xZdmNz
世界正美麗莎拉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八卦
[我們不結婚,好嗎?](葉佩雯)
《我們不結婚,好嗎?》是一部由台灣網路作家藤井樹所寫的網路小說,在我國中時曾紅極一時。我還記得自己放學後在士林捷運站附近小巷裡的舊書攤,為了省錢,也為了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書,或站或蹲起碼一個小時,肩上還背著書包,淚流滿面將它看完。
其實當時的我最喜歡的是古裝言情小說,帶點十八禁、主打虐戀最得我心。我一直不清楚為什麼每次看到男主角對女主角很壞,在她面前跟別的女人親暱折磨她的心靈、半夜霸道闖進她房裡圈圈叉叉折磨她的肉體,甚至逼她做所有家事、睡偏僻又冷的小柴房一類的劇情會觸動我靈魂深處。可能這恰恰跟我抖M的潛意識心靈不謀而合,導致我大學開始真正談戀愛以來,往往被這樣的男子吸引,還樂此不疲。
然而我的好友大魯妹卻全然和我走相反路線。我這位朋友基本上於戀愛這個範疇是人生勝利組。不是說她交的男友多高、多富、多帥,而是她總能遇見肯讓她踩在腳底下的男人,甚至到了有些溺愛的程度。而且在與男友的交往過程中,還不乏幾位火山孝子進來跑跑龍套、表達妳就是我人生唯一的女神,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男友沒空我來陪妳。
大魯妹也是一個愛看書的女子。我們曾經討論過彼此沈迷的言情小說類型,她喜歡的,卻是與我所喜歡的相反的大女主情節,總是男主苦戀著女主,願意替她付出一切至死不渝的那種。
發現這個巧合以後,我發覺或許人心底未明朗的渴望,會在不知不覺間示現於我們所選擇的行為、物品、價值觀,進而影響我們整個生命(女孩們請慎選言情小說)。我或許在認識大魯妹不久後就和她聊到喜歡的言小情節這個話題;但我有能力發現這個巧合,卻大約是在我二十八歲,才交過四個男友,苦戀經驗值卻大於四,才隱約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儘管我們喜歡的情節類型如此不同,卻有唯一相同的一點是,我們都希望男女主角最後可以Happy Ending。也一如我們對自己人生的期許一樣,有個相愛的男子白頭偕老,幸福快樂一輩子。
可過完了最激情精彩的部分,小說或影劇用三個字,全劇終,便千古絕唱。現實生活,再怎樣依依不捨地二刷、三刷以後,明天的太陽照樣升起,功課寫不完、專案做不完,都不會出現白馬王子來救妳。我躲不進「全劇終」三個字,也遇不見虐心之後卻善終的戀情;與我相反的大魯妹亦是。儘管她的男人們都對她好,但她也有她的煩惱,就是她很犯賤地容易感覺無聊,時不時也會被心有不甘的男友譏諷沒見過她這種廢物女友(不過卻還是不會與她分手)。
活到三十歲,進入所謂適婚年齡,我從十幾歲懵懂嚮往戀愛,無時無刻不想與喜歡的人膩在一起;到二十幾歲感覺每個對象都應該要以結婚為前提,瘋狂幻想對方的家世背景、盛大婚禮、懷孕生子的歲月靜好;至這一刻我的心竟像被冰封般,居然覺得自己沒結婚還挺幸運,不論是敗犬、敗貓、敗蛇、敗老虎,都比人妻或媽的身分要令我舒心自在。即便於繁衍人類社會千秋萬代的貢獻為零(不過這世上人已經太多了)、於關乎自身的找到自己失落的另一半翅膀也毫無著落。
可是若要說能夠感覺到自己真正活著,卻是在這樣一個詭異的一望無際的時刻。
在一些特別繁忙的大十字路口,於人於車都是交通要道的那種,每每會出現一種機制,就是一段時間只讓車走、一段時間只讓人走。我非常喜歡以行人的身分經過這種馬路。好像曾經令人感到心慌、煩躁,甚至危險的一切都願意為你停止。路這麼大條,即便無法一次走遍,可以這樣橫越,也能讓我感受「天地為我所有」的自由。
我所說的身邊沒人卻感覺自己真正活著,正是像這樣的心情。在人群之中寂寞,不若孤身一人的自在。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變得不急躁、變得不為自己看似失敗於這個世界所苦?
一件事情的發生,必然有其推力與拉力,才能將自己真正地帶往一個方向走。我往前回溯,發覺先將我帶離婚姻神話的力量,是推力。而在其後推動我的,不巧正是我身邊的朋友。
我記得我最想結婚的二十幾歲的時候,每次去參加婚禮,心中都有無限的妒羨及酸楚。當時的我遊蕩於幾段令我不甚舒爽的戀情。簡單來說,我愛的,不想與我有個結果(而且連過程都十分艱辛)、我不愛的,卻願意替我擔保未來。其實當時的我隱約知道,我所參加的婚禮當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因為先上車後補票。即便有的人的孩子算在計劃之中,但需要用如此激烈的、鬧出人命的手段才有辦法共結連理,還是會不禁令人懷疑此二人婚姻的基石,究竟是立於無奈、還是想不清楚。
當然我們飯都吃了、紅包都包了、卡都打了、美照都上傳了。隨著參加婚禮的次數越多、經驗越廣,大家即便嘴上說的都是祝福的話,心裡也逐漸有所體悟,婚禮不過是一場粉飾太平、歌舞昇華的盛典,人們在文化潛規則的運作下,至少約定好在這一天三緘其口,全然表現出快樂的樣子,為新人的童話故事劃下美好句點。他們回到現實之後全新開展的暗黑大人篇章,反正也不關我的事,我的愛情肯定不是這個樣子。
我不願多想的金魚腦也會順勢假裝真正的幸福美好就是如此了。
就算心裡有懷疑、就算他們好像有問題,但人家可是社會價值哄抬出的既得利益者啊,真愛至上,沒有愛的我才會被人拿來說嘴揶揄:老大不小囉,再下去人老珠黃,沒人要妳。
這時再加上一點寂寞作祟的化學反應,轟一下,結婚成為我最大的想望與痛處。婚姻像是一種以戰止戰的最終策略, 明知可能引發更大傷亡,但不這麼做,只能輸得一炮三響。所以,先上再說。
不知是幸還不幸,我又熬了一陣單身歲月,熬到周遭人的紙婚、布婚、皮婚,該出亂子的也露了馬腳。雖然持續婚姻的大有人在,但大多數人卻是換湯不換藥,一樣熬著苦,不過那熬的是一鍋名叫「婚姻」的苦。我偶爾聽他們吐吐苦水,手指沾上一口嚐嚐,竟發覺比起我的那鍋更苦澀異常。才明白,因為他們的鍋裡還加入了另一半、孩子、和兩個家庭的份量。
這種比較差終於產生一種力量,稍稍將我推離了婚姻神話。
另一股拉力的產生,便不假他人之手,是因為我自己。
我在無戀可談的漫長歲月裡,因為實在是太糾結、太無聊了,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去做了很多事情。
等愛的女人最直觀想做的第一件事,十之八九便是優化自己的外表。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生出來就這麼聰明的(言下之意是現在很聰明),又笨又閒的我,首先就是開始健身、減肥。那時帶過我運動的幾個教練,有些直至今日還維持友誼的,曾心疼地告訴我,其實我真的不是胖子,想要更辣更美的身材固然很好,但他們能感覺我的運動與訓練,都帶有一種整死自己的意圖,好像認為這樣就能解開心裡的什麼。可是他們能做就是帶我運動而已,我真正的痛苦,或許不只是減肥就能解決。
因為心裡的開口太大,我認為自己就算變美了也不夠,還需要有一項無懈可擊的技能,才能令人崇拜於我。所以我去學了吉他,不知是毅力不足還是天份太少,我只上完三堂課,勉強學會一首生日快樂就永遠放老師鴿子(歡樂年華都學不到);我還去參加了朋友組的樂團,貢獻我唯一能準確發出聲音的地方,口腔(其實還有直腸和腹腔,但那些部分無法精準控制就算了)。不過朋友玩得認真我卻是玩票,表演過幾次以後也沒有動力繼續;我因為有持續在運動,便異想天開搭上近年來很火的馬拉松熱潮,跑了幾場半馬,卻自以為地不想令蘿蔔更大而作罷(不過也有說法是會腿越跑越細,只要搭配拉筋按摩)。
我因為時間很多可以浪費,所以做了許多半途而廢的事,幻想自己能變成空姐Combo大王。但不論是健身空姐、吉他空姐、樂團空姐還是馬拉松空姐,我一項都沒有達成(可是已達成的人很多,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追蹤)。唯一維持到現在沒有終止的,只有看書與寫作,然後我又產生了新的幻想。
而這次有那麼一點點不同的是,這個幻想似乎漸漸變得有可能實現。我像是便祕許久而一坨硬便卡在肛門口,非把它大出來不可。
在這個大出幻想的過程當中,雖然可能會因為肛裂而長出痔瘡,但我卻因此變得實在是太忙了,忙到多少有些無暇去想自己空虛寂寞覺得冷的事。除了惡名昭彰的經期之前,我大多能按著自己的步伐行事。而且這件事情全是關乎我自己行不行、可不可、願不願意,無需經過他人同意,分手一般令人瀟灑。
推力加上拉力,我解脫於婚姻神話,為自己走出一條新的路線。我突然感念於自己有這麼一段時間可以不談戀愛,純粹用於「浪費」。如果一個女人的前半生是原生家庭的,後半生是夫家的,那麼有這麼一段「空白」,該是多值得感恩的事。其實最難的不是去「做」,而是去尋找出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想做的過程。在我們都不那麼容易餓死的現代社會,如果還存著古人般必須迅速與婚姻接軌的思想,我感覺有點浪費了這多出近乎一倍的壽命。
接著就有人問我,都這個年紀了,是不是一旦戀愛了就會閃婚?
我說,結婚不是必要,相愛才最重要。
如果都相愛了那為什麼不結婚?
如果我們都覺得結婚可以讓彼此更好,那可以結啊。但結婚只是相愛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現在對方沒有跟妳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妳不覺得很自私、很浪費時間嗎?
如果我夠好,就算不以結婚為前提,他也會想跟我結婚吧。我跟對方交往也不會是以結婚為前提,因為我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我會想結婚的對象,以結婚為前提只是徒增彼此壓力罷了。我唯一會做的確認,是對方是個想結婚組成家庭的人。他有這個意圖、我也有這個意圖,我們「有可能」會共組家庭。但「我們」才是家庭的核心關鍵,如果「我們」合不起來,組成這樣的家庭也沒有意義。
問我問題的那個人還在轉不過來,認為「不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都是無賴」。我卻認為正好相反,「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才是無賴中的無賴」。如果我們都同意,婚姻的產生與價值,是在肯定兩個人是真愛,那麼就該在發覺了、證明了兩個人的確是這樣的關係以後才能產生這樣的結果。
不然不就好像是有一科考試太難,老師人很好讓你open book,結果考了一百分,居然還大言不慚說是因為自己唸到凌晨三點才有此成果。到最後家長就會譏諷這樣的考試根本考不出差異性、且這樣的教育制度只會讓學生認為考出高分就是教育的意義,不注重學習的過程亦不知道為何學習。我們只是在為了一個大家看著厲害的名目努力、甚至作弊,而且這樣的公然作弊居然還能獲得公眾同意兼之認為有道理。
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才自私、才浪費時間。因為大家都是為了抄捷徑、在短時間之內獲取世俗的最大肯定而走在一起,並不去深刻探究其中的「合理性」與「意義」;真的結婚了,除了少數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浪費的卻是一輩子的時間。
現代人的婚戀關係已經較古人更為複雜,不只是傳宗接代、不只是多生幾個孩子才有人幫忙種田。人與人的結合,除了實際的生存利益關係之外(讓自己的基因活下去),現在更重要的是這一世的我們心靈的契合,也就是說是不是靈魂伴侶。
我在誤打誤撞走了一大圈「歪路」的過程中,被迫與自己直面對決,摸清楚自己的底細。我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是一座小宇宙,對於自己,有些地方我的確還看不透、或不願看透。但至少我終於明白自己的戀愛性格中有些抖M的傾向,我若是想找到一個抖S卻又真心愛我(矛盾到不行),不是不可能,但概率太低,不如自己打掉重練來得實際。
又常聽見許多人愛進獻給單身人士的一句話:「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句話我基本同意。可自己是什麼品種、什麼屬性、要在怎樣的條件下才會開花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等到蝴蝶來的那一天?一般給這句話的表層意象是好好「做自己」,蝴蝶就會來了。但當我認真投入個人如大便般的幻想過後,卻發現還真要等到自己「盛開」了以後,蝴蝶才會來。因為唯有到那時,才有辦法自然展現出自己真正傾注的熱情與魅力,「自己」才不再模糊,能被他人記住甚至欣賞。
我總是覺得陌生人之間不帶有任何利益算計的舉手之勞才是真正的善良;相對的,少年人之間只是為了吸引而吸引的戀愛才有真正的純度。一個剛殺完人的人,走經你身側,拾金不昧地為你撿起落在地上的十塊錢還給你,廣義而言,我們還是必須去肯定殺人犯那一刻的良善。這當然是一個太懸殊與激烈的比喻。但我想說的是,現代生活已經過於複雜,要想找到一個可以好好過下去一輩子的人,除了總是感動人心最純粹的相互吸引之外,要兼顧及學習的事情太多。婚姻生活撇除掉最初的男女之情,說穿了其實就是作為一個人的成果驗收及集大成。
要想和一個人順利地同步,必須花時間了解自己的規格,才有辦法連得上線。簡而言之,就是什麼鍋配什麼蓋。若想配的蓋與自己不合,也不要氣餒要有耐心重製。我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在精進自己的,因為太珍惜自己,才有辦法耐著性子重來。
長大後再去重新了解藤井樹當時取《我們不結婚,好嗎》這個書名的內涵,似乎是因為人在回答「不」時的心理壓力較小,以負面的反話詢問,問者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正面答案的機會較高;長大後閒來無事在網路上搜尋從前愛看的言情小說(虐我最深的是惜之老師的三世系列),常會失笑於自己怎麼能被這樣不合邏輯的情節內容扣住心弦,哭掉半包衛生紙。可是再深深細想,這樣的「不合情理」、「不顧一切」,似乎也才是我真心嚮往的愛情的純粹。我反而是因為太相信愛情,才會這樣。
是之後碰到與我心所想的一切不同,才漸漸令我成長。
成長始於幻滅。現在的我亦開始懂得何謂現實與算計,我好像已不是我初而為人的樣子。說來悲催,但我卻反面地發覺這樣「破壞後建設」,才令我更趨向圓滿。
怎麼說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陌生人之間的舉手之勞、少年人之間的為吸引而吸引,當我成為一個有能力與對方平起平坐的人,我對他的依賴與算計才有機會降到最低、甚至是零。只要我無法撇除外在加諸在我身上的種種複雜因素,我唯有和他站在一樣的水平,才有辦法不令自己想要從對方身上獲取什麼,進而我們的愛情才有可能擁有一種純度。
這個「能力」,不只是現實層面的經濟能力,還包括心理層面的獨立自主。
人們總愛八卦嘲諷那些嫁入豪門的女明星、依附富婆的小鮮肉;諱莫如深於網路交友、夜店撿屍一夜情。那些說笑者就算真的未曾做過上述事蹟,也不代表真的心清如玉,更大的原因往往是連被點燃心中慾念的機會都沒有;但那些嘲諷八卦、諱莫如深也不能說是道理全無,如同我去參加的婚禮有百分之五十是奉子成婚,我們隱約明白這樣的根基恐怕不夠全面,才會有嗤之以鼻,甚至見不得別人好的情緒產生。
可若沒有蠢過、痛過、傻過,沒有人是天生神力長成可能的美好樣子的。我不願承認上述事蹟我都做過。我只能說,如今三十未婚的我,真心感謝那些蠢、痛、傻,我才有機會了解自己、讓自己開花。
人有一半是感性、一半是理性,我們牽起了感性的那隻手,但若想合成一個圓,還必須牽起理性那一隻。未來當我的幻想實現,我想我會擁有一份比誰都純粹的愛情。我用我的能力抗衡了這個世界,為我的愛人留下一片純愛的心意。
我想嫁給你,不是因為我需要一場盛大的典禮。只因為你是你,嫁紗才顯得出價值與美麗。
最好的女人,是自己也有能力讓自己穿上婚紗的。
婚紗我穿過了,所以我們以愛情為前提不結婚,好嗎?
本文為與S•SPOSA高級手工訂製婚紗合作所寫。S•SPOSA主要代理歐洲手工婚紗及禮服,包括西班牙婚紗集團Pronovias、烏克蘭前三大婚紗品牌Crystal Design、以色列品牌Riki Dalal及數個歐洲獨立設計師品牌。
手工製造的細心讓每一件禮服都有自己的靈魂,只等著找到與自己契合的妳,一起散發獨特美麗。
凡以「你(妳)好,我是莎拉。」通關密語下訂的航空從業人員,只要於結帳時出示員工證,皆可享有進口方案優惠!
傳送門:http://www.ssposa.com/web/Home/Index?key=50731115
世界正美麗莎拉 在 #世界正美麗- YouTube 的八卦
吃到飽!肥美龍蝦!彈到你逃~~~】│《經典好節目》世界正美麗_精選版(回顧系列) ... 韓國【莎拉GO韓國明洞排隊早餐~不化妝會後悔!喝咖啡前先自拍? ... <看更多>
世界正美麗莎拉 在 《經典好節目》世界正美麗 精選版 - YouTube 的八卦
韓國【莎拉GO韓國比鹽巴還鹹!! 韓國人特愛這口味!! 韓式醬蟹生食吃起來像果凍?!♡♡♡】│《經典好節目》世界正美麗_精選版(回顧系列) · GTV八大電視. GTV八大電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