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自己的過年傳說!?竟是因為猴子超生氣!?
猴生氣!怒沈島! 圖文不符
>> 然而,本世紀的沈島預言,請一同關心 我們的島:
【氣候懸崖上的台灣】
動畫:https://goo.gl/O9B2Yk
全片:https://youtu.be/yDUQbEJQUxM
【巴黎的兩度C約定】
全片:https://youtu.be/z4EKH_8a74s
【凍時代】
網路搶先版:https://youtu.be/Fqi9Crlfewk
原來台灣有自己的過年傳說,而且居然跟「猴」有關!?
而且居然還是要毀滅世界的超狂傳說!?
新年將至,讓圖文不符帶大家一起瞧瞧,除了炸年獸以外的超狂過年傳說吧!
特別感謝 黃臭泥 的精湛演出!
先說新年快樂嘿!
補充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6%B0%91%E4%BF%97%E4%BA%82%E5%BD%88/%E9%81%8E%E5%B9%B4%E7%9A%84%E7%94%B1%E4%BE%86%E8%BF%BD%E6%BA%AF%E4%B8%80%E6%AE%B5%E8%87%BA%E7%81%A3%E4%BA%BA%E7%A5%9E%E7%9B%B8%E6%8C%BA%E7%9A%84%E5%8F%A4%E8%80%81%E6%95%85%E4%BA%8B/184738891883429?__mref=message_bubble
資料來源:
1.維基百科:台灣新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台灣新年
2.台灣學通訊:24期通訊主題【臺灣風俗與年俗】,林茂賢(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詳細介紹< 從「沉地」傳說談臺灣年俗>,網址:http://www.ntl.edu.tw/ct.asp?xItem=2390&ctNode=457&mp=5
3.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http://www.folktw.com.tw/culture_view.php?info=22
.
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在 映心地下放送局 Facebook 八卦
又到了過年的時候了~
最近我可以說是行程滿檔,有夠忙碌,終於在今天能夠休息一下。
然而大家知道嗎?
關於我們一般所謂的除夕夜,台灣其實是有自己的傳說與文化視角的!
除了有趣之外,還頗有毀滅與重生的哲學思路喔!!
用符合台灣沉地夜的肅穆精神,祈求大家在未來都能平安健康,明天再用重生的喜悅與大家恭賀新年囉~
【除夕夜......其實是 #沉地夜 (tîm-tē iā),您知道嗎?】
除夕夜,台灣人俗稱「#二九暝 (jī-káu-mê)」,家家戶戶都習慣與家人團圓一起吃飯。但其實關於團圓,台灣有屬於我們自己的傳說,而傳說是這樣開始的(而且還有兩個,要看到最後唷):
從前從前,每逢秋冬,台灣各地都有酬謝神明的「謝冬尾 (siā tang-bué)」祭典。然而,忙於祭祀的台灣人,卻忽略了祭祀酬謝某位神明的辛勞,因此令祂感到不悅,而一狀告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盛怒之下,決定要懲罰住在這島上的人們,遂發布天旨,要讓台灣島沉入海底。
就在年底尾牙之時,台灣人進行最後一次酬謝土地公的祭祀,土地公於心不忍,於是告知民間百姓,台灣島即將沉沒,要大家趁早準備,另一方面也向觀世音菩薩求情,請求協助,此時天神相聚天庭,向玉帝求情。在小年夜時祭祀玉皇大帝,玉帝受到觀世音菩薩與眾神求情,再加上民眾祭祀虔誠,聆聽了民間疾苦聲音後,決定收回旨意,特赦台灣百姓。
此時民間還不知情,百姓宰雞殺鴨進行祭祀,藉以告別諸神與祖先,晚上烹煮食材,與家人共進最後的晚餐,晚宴以後,將錢財分給家人,以期黃泉路上可用;接著全家一起守候在即將面臨沉地的夜晚,準備共赴黃泉。
天亮以後台灣並沒有沉入海底,全家人安然無恙,於是焚香酬謝神靈庇佑,始為「開驚 (khui-kiann)」之習俗。出門互探鄰人平安與否,見面互道恭喜,並至寺廟祭祀,成了後來的「行春 (kiânn-tshun)」;隔日為確認娘家平安,於是「轉外家 (tńg guā-ke)」探訪娘家家人。到了第四日,趕忙將眾神迎請回來,就是日後的「初四祭神 (tshe-sì tsè-sîn)」的由來,第五日確認全島平安無事後,又開始恢復平常的工作了!
*************
另外一個,其實不是傳說,而是探討為什麼老一輩都說「二九暝」而不是「三十暝」呢?
農曆大月為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都可能是一年的最後一天,而在台灣,無論「跨年夜」是二十九日晚或三十日晚,都被稱作「二九暝」;「二九暝」是台灣特有且重要的日子。
在台灣的人都知道這裡是個地震之島,自古以來台灣這塊島嶼就沒有停止過搖動,只是搖動的大或者小。想當然,住在島上的人,始終都因為地震而擔心受怕。最後一天若是地沈了,一切都將烏有;在這樣的大災難發生之前,全家人應該團聚度過。有學者形容這是一種末日情懷,「最後的聚餐」。二九暝的內涵義反映了移民族群對地震災害恐懼的集體記憶,而台灣最近一次嚴重的有感地震,讓花蓮鄉親有一個不太好過的年,感受也更深刻。
二九暝成為台灣過農曆年的特殊標記;這個標記,在同樣過農曆年的中國、越南、韓國以及日本(少數地區)是找不到的。
台文學家邱偉欣 Khu Úi-him 是這麼認為的:「傳說」在此所扮演的角色,既非是等待考證的歷史,亦非「可信」或「不可信」的二元對立判斷;它是一群人對自身處境的詮釋,而與集體記憶或習俗連結。
基進黨台北黨部在此也謹以這兩個台灣民俗傳說,向大家拜年,希望大家都能有個溫馨溫暖的二九暝/沉地夜,接下來有個豐收滿滿的一年。
#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引用文獻】======
1. 溫宗翰 <過年的由來│追溯一段臺灣人神相挺的古老故事>
http://think.folklore.tw/posts/277
2. 邱偉欣<「29暝」的秘密>
http://anthropologysediq.blogspot.tw/2014/02/29.html
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在 [觀點] 閒談年獸與燈猴- 看板historia - Mo PTT 鄉公所 的八卦
別用北京習俗解釋! 台灣有自己的過年傳說。 呃,首先,年獸來自上海... (笑) 其次,燈猴故事至少在福建漳州也有。 請大家google "燈猴+ 漳州"。 ... <看更多>
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在 北京女生感受道地台灣年 台陸過年習俗大不同|來這裡的第三年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春節快樂!虎年大吉! 這是我來 台灣 後經歷的第三次春節了, 也是真正融入 台灣 的一年。 但是,也發現了很多 北京 跟 台灣 過年 習俗 的不同, 大家可以說說看 ... ... <看更多>
不要用北京習俗解釋台灣年俗 在 [觀點] 閒談年獸與燈猴- 看板historia 的八卦
應景吧,雖然初六了。
來這裡的板友們肯定對年獸與燈猴的故事,都已知,故不做基礎介紹。
本文只提我覺得有意思,做了些許查證的幾點。
1. 中國古籍沒有提到年獸,最早只能追到1933年的報紙記載。
對。
但,中國/台灣古籍也沒有提到燈猴喔。
燈猴最早是1936年記載於"臺灣民間文學集"一書,比年獸還晚了三年。
2. 年獸是民初創作,不是傳統習俗。
錯。
讓我們來看1933年的報紙到底寫了什麼
小標題明明白白寫:歲時風俗之回憶。
作者叫"孫玉聲(海上漱石生)",當時他快七十歲,發表於上海報紙"金剛鑽"。
可見年獸的傳說是1933年終於被記錄下來,而不是1933年才出現。
3. 燈猴故事是台灣獨有。
https://buzzorange.com/citiorange/2016/02/03/9-pic-to-explain-tw-old-folk/
: 別用北京習俗解釋!
: 台灣有自己的過年傳說。
呃,首先,年獸來自上海... (笑)
其次,燈猴故事至少在福建漳州也有。
請大家google "燈猴 + 漳州"。
考慮到台灣人的祖先部分來自漳州,我認為燈猴故事是中國漳州傳來。
4. 漳州版是洪水毀滅,台灣版是地震跟島沉入海,經過本土化,故為台灣獨有。
呃,首先,玉皇大帝跟燈猴,已經來自中國了... (汗)
其次,依同樣邏輯,年獸故事也"可能"是台灣獨有呀。
請大家重看上面截圖1933年的年獸故事,用白話講:
有一隻怪獸叫年,每年一次(新年)想從天上到下界吃人,所幸都被神明(紫微星)阻止。
而我在台灣舊報紙中找到最早的年獸故事是1967年2月4日記錄於中國時報兒童版,
作者丁明根,疑似雲林台西國小老師:
讀畢發覺
A. 這個版本的年獸不是從天上來,而是從海裡來。
B. 不吃人,而是給沿海地區帶來水災。
怎麼我感覺完全呼應台灣是個海島,常有水災,年獸故事也本土化了呢。嘻嘻
這個版本在2008年出了繪本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3233
作者 劉嘉路/改寫 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
簡體書版於2015年問世。
https://kknews.cc/zh-tw/baby/xl9652r.html
5. 年獸是國民政府帶來台灣,不是台灣本土故事。
可能錯。
建議大家下載一位叫朱介凡的先生,於1973年寫的:「年為怪獸」傳說質疑
https://folkways.twcenter.org.tw/catalog_detail.jsp?vol=0023&pha=1
這位朱先生的證詞很有趣,摘錄重點(第一人稱):
A. 年獸的故事我在中國大陸根本沒聽過,1948年來台灣才聽到。
B. 情節不合中原文化傳統,我認為來自台灣原住民。
這個證詞的重要性在於,很明顯年獸故事是台灣人告訴他的。
6. 燈猴故事幾近失傳。
語出綠黨
https://web.greenparty.org.tw/posts/news/20210211/
2021-02-11
台灣本土的『除夕』故事,你聽過嗎?
: 燈猴的在地民間故事在戰後被年獸取代,幾近失傳,
: 也能夠在這幾年慢慢被大家找回來。
錯。
1982年,漢聲出版中國童話(注意書名 笑)套書,首冊即收錄燈猴
這套書的地位可參考
https://best100club.com/2020VohChinaFairyTales/
這樣也算失傳?也算"近幾年"才被找回來?
我不這樣想。
另外,
1975年,中國時報介紹台灣傳統:冬節圓(按 冬至吃湯圓)與燈猴
7. 燈猴故事完整解釋台灣過年習俗。
語出 溫宗翰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newyear
錯。
燈猴故事缺少解釋為啥過年以紅色為尚 (紅包/春聯/甚至衣服都是紅的),
反倒是年獸故事中,有提到年獸懼怕紅色。
個人感想:
文化從來都是各地交流,台灣文化自然也匯集世界各地,
不管是年獸還是燈猴,都各自解釋了一部分的台灣過年習俗。
在那邊計較誰才是真正台灣故事,
甚至似乎在暗示大家應該只講述本土的燈猴 (別用北京習俗解釋!),
這種把餅越做越小的行為,我覺得滿蠢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0.186.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74803002.A.6C2.html
則雖然沒有文字化的文獻支持,但可推論口頭傳承的年獸故事在明朝就有。
感謝板友提供重要證詞。
假設"年獸做成水餃"這個情節,只能在台灣找到,
那麼也是年獸故事在地化的線索,
得證年獸也是台灣本土故事了。
我個人是兒時從漢聲中國童話一書中 先後看到年獸與燈猴。
(但當年我比較愛看小百科啦,科科)
印象中,我家長從來沒跟我談啥民俗故事,連伊索寓言這類都是拿書給我看而已。
不過,確實個人印象,一直到近十年為止,好像報章雜誌都是講年獸,
討論灯猴是近十年的事,
但要上升講成快失傳,考慮到"中國童話"一書的江湖地位,我覺得... well...
不過,就算順著您邏輯,就當"年獸"故事是上海諸報紙1930/40年代現編胡謅好了,
也傳承快一百年,已經擴展到全國,甚至老外都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GZmgv2Byc
參考他例:
台灣中秋烤肉是1980/90年代之後的事情,
但我相信你不會因為中秋烤肉歷史短於吃月餅,就貶斥為沒有價值應該禁絕吧。
如果主張傳統要有出處/出典才算數,那麼會遇上一個邏輯悖論:
敢問出典的"出典"在哪裡?
比如,唐朝的某本書說唐朝人這樣做那樣講,那唐朝人的出處/出典又在哪裡?
文化/傳統,是可以創造的,只要它最終被眾人接受,就有其長期合理性。
離我搭車還有點時間,來講燈猴故事的"八卦" 笑
燈猴故事初見於1930年代的李獻章"台灣民間文學集",說是在桃園聽到的故事。
(桃園的台語好像是漳州腔?笑)
原書在網路上找不到,不過大家不妨google
< 臺灣地震與民間文學之探討—以神話、傳說、故事為分析對象 >
pdf檔內有接近全文,看過後,嗯
八卦一
故事中出現"地球殼"這詞兒,是不是暗示燈猴故事在台灣也是很近代才出現的呢?
八卦二
這個原版,對於各種過年習俗的說明並不多,
主要集中在過年前團聚,與大年初一意外不死,大家互道恭喜,
還講初一要吃素,因為前晚吃太多,哈哈哈
ok 我意思是 沒啥燈猴故事"完整"解釋了台灣年俗,
那些什麼 初二如何 初五如何...,明顯為後來附會加上去。
再次佐證我說的,傳統,是能被創造的,
而且還可以是個長期的添磚加瓦的過程。
再次謝謝留言的各位,對我都是鼓勵。
大家新春愉快 ^_^
※ 編輯: moslaa (27.240.200.178 臺灣), 01/28/2023 15:26: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