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媽跟你說牙齒不舒服...你會?
⠀⠀
「什麼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角色對換了?」
在每天接觸的患者中,我會特別在意一種組合—— 40、50 歲的壯年人士帶著 7、8 旬的父母親來看診。
⠀⠀
通常,這種 #大孩子 與父母的互動應該充滿著溫馨、和睦與互相關懷。
然而現實中,有時卻是 #彆扭 與 #不自在,比如我的老朋友「簡小姐」與她的母親:
⠀⠀
⠀⠀
某天,簡小姐正在公司加班,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可以回家一下嗎?」
⠀⠀
在這個下班的尖峰時刻,簡小姐望著窗外的小雨,以及辦公桌層層堆疊的文件...平時的她必定一口回絕。
⠀⠀
然而,拒絕的話才剛到嘴邊,話筒又傳來母親的聲音:「我知道妳在加班,但一下下就好」。那個聲音不似母親平日叨唸的尖銳凌厲,而是近似無奈、無助,還帶一點哀求的意味。
⠀⠀
簡小姐只好抱起文件和筆電,開了 30 分鐘的車趕回家。一開門,便看見母親坐在飯桌前扶著臉頰,抬起頭對她說,「#牙齒好像要掉了,我吃不動。」
⠀⠀
⠀⠀
「那個場景,讓我想起小時候興高采烈咬著棒棒糖卻突然發現門牙搖動時,那種驚慌、無助、帶著哭腔向母親求救的樣子」簡小姐說。
⠀⠀
⠀⠀
後來,簡小姐帶著母親到我這裡檢查,在經過全口掃描跟放射線診斷後,發現是中度牙周病,現在矯治還來得及。
⠀⠀
於是我一如往常地先給予情緒上的安撫,讓簡媽媽了解她的問題是可以處理的,再用剛剛掃描得到的 3D 模型解釋我們能怎麼幫助她。
⠀⠀
漸漸的,簡媽媽慢慢平靜下來了。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她最大的安撫是來自女兒的陪伴。比如在說明療程計畫時,簡媽媽全程都靜靜的,偶爾問幾句:「會不會痛啊?價格怎麼算?」除此之外,都讓女兒出面溝通,#並期待女兒幫她做決定。
⠀⠀
⠀⠀
#母親與女兒的角色對調了。
⠀⠀
⠀⠀
事後,簡小姐跟我說,剛過 40 歲的她,一直以為自己早就長大了
有了這次經驗現在才發現,長大並不是長高、變壯;不是每月匯生活費回家;也不是組成自己的家庭...
⠀⠀
長大是 #接受父母開始變成孩子
長大是 #成為父母可以依賴的肩膀
⠀⠀
這是一個念頭瞬間轉變的事情,所以有時候嬌慣久了的 #大小孩,會突然有點無所適從,這是很正常的。
⠀⠀
⠀⠀
「#如何面對變成小孩的父母?」
⠀⠀
▲#接受自己直覺的心態反應
當發現父母親開始需要依賴你時,最一開始心裡有點不自在或彆扭都是正常的,#但這不代表你不孝順,只是一時之間對於角色的轉換無法消化。
承認這樣的感受存在,然後慢慢接受、適應它,久而久之就會自然了。
建議平常就可以練習,比如試著耐心教導父母怎麼用手機、平板等 3C 產品,你會發現,能幫上他們的忙這種感覺挺好的。
⠀⠀
⠀⠀
▲#成為父母的正確資訊來源
例如像這個案例的狀況,你可以告訴父母親:#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事實上,在過去困於醫療科技與衛生概念難以有效傳達,蛀牙和牙周病常無法及時治療,累積久了,拖到年老就會鬆動掉落,讓他們以為老了就一定會掉牙。
但現在只要提早發現,及時接受治療,就能大大減少治療的複雜程度、減少跑牙醫診所的次數,#到九十歲還有滿口好牙的患者我也看過不少。
像這種知識的更新,相信你的管道會比他們還多還正確。
⠀⠀
⠀⠀
▲#親自陪伴
父母不願意走進正規診所寧願去找認識的無牌密醫,通常是對醫病資訊的落差感到不信任與恐懼。
比如醫生說的話都是專業術語完全聽不懂、每次看醫生都會莫名被拔牙、看到冷冰冰的儀器好像要接受酷刑...等,這些都會讓父母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與選擇。
如果這時候兒女能陪在一旁成為溝通的橋樑,便可 #縮小這個溝通的差距,也能運用你的知識協助父母做出正確的治療選擇。
⠀⠀
⠀⠀
▲#協助挑選醫師或醫療院所
建議挑選專門處理 #大範圍治療 的醫療院所或醫師,在這種機構,醫師比較會針對整個口腔甚至於全身的狀況進行完整評估,而不是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大問題越拖越糟。
通常,這種醫師也更 #善於與長輩溝通,可以聽懂他們的不適與真正需求,給予真正合適的治療計畫。
除此之外,醫師態度也非常重要,長輩有時因為記性,常常會重複講提過的事,這時醫師如果能 #親切有耐心的一再確實回答問題 ,可以讓長輩比較放心。
最後,這種機構通常已經整合了所有需要的醫師專業與設備,可以 #避免多次約診舟車勞頓 ,降低看牙的辛勞。
⠀⠀
⠀⠀
⠀⠀
簡小姐的例子已經是不錯的情況了,母親懂得求救,女兒也懂得及時給予支持。
許多長輩在遇到牙齒問題時,尤其鬆脫和掉落,會獨自承受不小的心理打擊,此時兒女若選擇忽視,會造成他們漸漸 #沉默少言、#鬱鬱寡歡,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
⠀⠀
⠀⠀
現在,當我看到父母牽著小朋友到診所就醫
偶爾就會想像 30、40年之後,這些孩子幫父母做決定的樣子。
⠀⠀
互相依賴,互相關心,這是一件很棒的事,不是嗎?
⠀⠀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同時也有6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張韶涵Angela Z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女鐵人張韶涵 敬業愛美不喊苦 「淋雨一直走」MV 12公分細高跟鞋走不停 巧扮背包客 開心他鄉遇故知 Angela張韶涵的第二波中版小品「淋雨一直走」,製作人Jae Chong將堅強意志化為旋律輕快溫暖的曲風,金曲作詞人姚若龍老師量身打造歌詞:如同歌詞:「有前面盤旋的禿鷹,有背後尖酸的耳語,...
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在 張韶涵Angela Zhang Youtube 的評價
女鐵人張韶涵 敬業愛美不喊苦
「淋雨一直走」MV 12公分細高跟鞋走不停
巧扮背包客 開心他鄉遇故知
Angela張韶涵的第二波中版小品「淋雨一直走」,製作人Jae Chong將堅強意志化為旋律輕快溫暖的曲風,金曲作詞人姚若龍老師量身打造歌詞:如同歌詞:「有前面盤旋的禿鷹,有背後尖酸的耳語,黑色的童話,是給長大的洗禮」,寫出由挫折化為前進力量,而從歌名延伸出的MV,讓張韶涵在高溫40度的義大利古城中奔波走不停!
拍攝MV當天,張韶涵也貫徹「一直走」的精神,才從內地返台,就直奔機場,經過16小時的長途飛機抵達米蘭後,只休息三小時,就立即上工,讓工作人員笑稱她是女版鋼鐵人!
只見張韶涵還在MV中學起背包客,比出「讚」的手勢要搭便車!在拍攝過程中,酷愛自助旅行的張韶涵說:「如果能拍出獨特風情,我不怕走,要我騎車、開跑車都沒問題」,結果當工作人員真的情商借來了一台Fiat500古董車,她才鬼靈精的笑說:「我是開玩笑的,沒有真的要開啦!」不過也多虧這個小烏龍,「淋雨一直走」MV也將義大利的景色盡收眼底,不論是鄉間小路、米蘭大教堂、羅馬競技場,風光一覽無遺。美景也讓張韶涵心情超好,在米蘭這個華人較聚集地方,即使被粉絲認出來索取簽名,張韶涵也大方答應,她說:「在國外遇到華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啊!」
在七月40度的高溫下,張韶涵以12公分高的細跟高跟鞋爬上著名的西班牙廣場,明明腳早就痠痛的難以負荷了,她為了呈現最美的一面,還是堅持為完成導演要求的來回走跑,邊走邊唱顯得很開心的張韶涵笑說:「Keep walking and never stop就是我的人生態度」。但其實最開心的事莫過於收工了,在羅馬競技場的拍攝也是此趟義大利行程的最後一日,因此格外有意義!張韶涵不僅利用拍攝空檔買了第一份馳名的義式冰淇淋,結束拍攝工作後也慰勞工作人員,到羅馬市區的餐廳狂吃大肆慶祝。
「淋雨一直走」這首歌,是張韶涵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融入歌詞的抒情小品,期待能帶給更多人永不放棄的信念,如同歌詞寫到:「你能推我下懸崖 但我能學會飛行」,從音樂中,我們也看到張韶涵已經準備好要振翅高飛。
淋雨一直走
SA [改編詞]:姚若龍
OC/OA [原詞曲]:Hermanni Kovalainen / Ilanguaq Lumholt / Henrik Tala
Oh~ 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有雷聲在轟不停
雨潑進眼裡看不清
誰急速狂飆 溅我一身 的泥濘
很確定我想去哪裡
往天堂要跳過地獄
也不恐懼 不逃避
這不是脾氣 是所謂志氣(與勇氣)
你能推我下懸崖 我能學會飛行
從不聽 誰的命令(很獨立)
耳朵用來聽自己的心靈
淋雨一直走 是一顆寶石就該閃爍
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淋雨一直走 是道陽光就該暖和
人都應該有夢 有夢就別怕痛
有前面盤旋的禿鷹
有背後尖酸的耳語
黑色的童話 是給長大 的洗禮
要獨特才是流行
無法複製的自己
讓我連受傷 也有型
有時掉進黑洞 有時候爬上彩虹
在下一秒鐘 命運如何轉動 沒有人會曉得Oh~
我說希望無窮 你猜美夢成空
相信和懷疑 總要決鬥
@美妙音樂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wdfmusic
@張韶涵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ang0119
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評價
【 是你們,讓改變成真!】
演講全文:
各位市民朋友,teamKP 的夥伴們,大家晚安大家好。
首先,要感謝我們這些年輕又認真的競選團隊,籌辦了這一次的晚會,也要感謝所有來協助我們的人,當然也要感謝所有來參與的市民。因為你們的合作,讓這一切都變得可能,我終於開始正式選舉的這兩個星期。
11 月 7 號晚上 10 點,我回到辦公室整理行李,這是我請假前最後一個上班日,我的幕僚問我說,「市長,這一次的選舉我們真的是一個人要去選,因為我們沒有任何政黨的支援,你擔不擔心?」我說如果說完全不擔心,那也是騙人的;但是我仍然堅持,心存善念,盡力而為。
我相信,如果你有心要做一件事情,全世界都會來幫你,更重要的,因為有你們的幫忙,讓我在遇到任何挫折的時候,都能堅持下去。因為有你們,讓我在遇到所有的打擊和困難的時候,我還是可以堅持下去;因為有你們,就是我的市政團隊,你們就是 teamKP。是你們讓台灣改變成真,真正的動力就是你們。
過去的二十幾年,台灣在藍綠的惡鬥之下,國家的力量漸漸衰弱,以前我們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差不多被踢出亞洲四小龍。
2014 年,我接任台北市長,當我走進市政府的時候,我發現很多東西,感到目瞪口呆,包括那顆大巨蛋。大巨蛋蓋在那個地方,不是我選地方,今天你站在忠孝東路跟光復南路那十字路口,車水馬龍,在想說如果這個地方要裝十四萬人,那個交通到底要怎麼處理,坦白講很難。
台北市政府用 140 億買那塊地,然後以開發權利金 0、營運權利金 0 交給遠雄,這也不是我訂的條約;BOT 簽訂以後,他可以三棟變五棟,樓地板面積增加這麼多,這也不是我造成;然後他的契約當中違約的話每天罰五萬塊,最多罰三百萬,後面就再也沒有什麼處罰條約,這種不平等的條約也不是我訂的,開工四年不按圖施工,這也不是我造成的,連逃生梯也不是我造成的。
但是生氣歸生氣,我們還是要面對問題來解決它,在過去三年,在台灣內政部營建署台灣建築中心的審查當中;因為我們堅持,大巨蛋的公安問題一樣一樣去克服掉,以前大巨蛋地下室完全聯通,一旦火災,就很像連環船,上面那五棟大樓就變成煙囪了,現在他有 14 個防火區劃,以前大巨蛋的停車場是在地下四樓、五樓,很難想像幾千人要在地下四樓、五樓來上下車,現在要改到地面一樓上下車,公車再進入地下室儲存。
坦白講,我們要堅持的是一個安全的大巨蛋,國民黨的候選人說他主張立刻完工,但是沒有討論公安問題,也不會去檢討改進。坦白講,大巨蛋是國民黨執政十六年的怪物,他們是製造問題的人,怎麼可能會去解決問題?民進黨的候選人說要把它拆掉,坦白講會拆掉,我早就拆掉了,哪裡輪的到你?但是我們要務實地面對那個問題,我們也不希望他爛在那裡變成一堆廢鐵。
但是,我們還是務實地面對問題,我們也不喜歡它爛在那邊變成一堆廢鐵。坦白講,這是一種堅持的態度,務實處理問題,不刁難不放水,以前所有 BOT 案,不管是大巨蛋、美河市、三創、松菸、雙子星,每個案子都是晚上叩應節目繪聲繪影的題目。
2017 年,經過整個流程的重整,臺北市招商第一名 299 億,財政部還特別頒發獎牌給我們臺北市政府 ,甚至比中央部會都還多。今年到現在已經招商 398 億,到年底應該也是第一名,明年因為雙子星超過 500 多億,應該還是第一名。我要問大家,以前所有 BOT 案都是晚上扣應節目討論的題目,柯文哲當臺北市長,我們招商成績從 2017 年都是招商第一名。我柯文哲的重大工程,哪個上過叩應節目討論過?柯文哲當臺北市長,有哪一個局長因為弊案下台的?
這就是臺灣政治文化改變的開始。
選舉費用太高,這是臺灣政治文化敗壞的開始;這次選舉,我只有在網路小額募款,沒有辦募款餐會,房子還拿去抵押,我要感謝陳佩琪的幫忙。
在一個多星期前,我也公布競選經費,組織財務監督委員會;在網路上公開招募,用遴選的制度,請外部人員來檢查帳目,雖然錢不多,但這是人民捐給我的,我希望他有更好使用方式,海選財務監督,其他候選人只有募款委員會,他們不會有財務監督委員會 。
今天下午,兩大黨的候選人公布他們的競選經費,當時他們說,如果我參加辯論,他們願意公布競選經費。今天他們公布了,看起來比我還少,你相信嗎?四年前 ,連勝文在監察院登記的競選費用比我還低,你相信嗎?這是侮辱台灣人的智商!
我無黨無派,在藍綠夾殺下,我還是堅定向前走,網路募資的成果實實在在提醒 ,還是有很多人支持我改變這場臺灣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我堅持選舉是一場改變臺灣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我也謝謝這麼多人支持我,進行這個改造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
因為堅持,斯文里三期公辦都更開工了。聽說以前每次臺北市長選舉,候選人都要去那裡虛晃一招,說如果當選以後,一定要改建。抱歉,太慢了,以後候選人再也沒有這個機會,因為已經被我拆掉改建了。因為堅持,延宕超過 17 年的環南市場改建了,明年 8 月就會完工。
我們市場處主秘說,他當年進市府當公務員,接到的第一份公文,就是環南市場改建工程,18 年後,他當到市場處的主秘終於開工。因為堅持,我們提前十五個月,把臺北市鉛管全面更換,保障臺北市民健康。因為堅持,臺北市政府向大法官提出釋憲,也保障這個城市的平權。因為堅持,我們推出 1,280 月票,讓公共運輸可以落實在人民生活。因為堅持,嚴守財政紀律,四年我們還債 530 億。
市民朋友,因為堅持,北門重見天日。今天北門是臺灣的國門,我要跟大家講,北門不是一二三從天上掉下來,北門要出現,要拆掉忠孝西路、忠孝橋引道、國光客運、三井倉庫,還要再把三井倉庫搬回來重建,拆掉地方要改建成公園,7X 路口重新整理變成十字路口,北門廣場要重建,我們就是這樣努力,一步步做成。
以北門為中心的西區門戶計畫,一步步完成,「軸線翻轉,舊城復興」,以前只是政治口號,是我把它實現。國家之力量在國民全體。2017 世大運,我們的口號是「臺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臺灣」。我們做到了。
臺灣是個成功的故事,臺北是個光榮的城市,美麗島福爾摩沙,將繼續帶著海洋子民,以帶著最大的決心和勇氣,航向全世界。世大運成功恢復了臺灣人民族自信心,更重要還有社會療癒效果。
過去 20 幾年,臺灣是國際孤兒,我們上次世大運時候廣告宣傳片是「這次回家比賽」,我們運動選手從來都沒有在自己國土上,有機會比賽,這也是為什麼世大運當中,臺灣選手拿到 90 面獎牌,因為我們這次真的回家比賽。臺灣的尊嚴要靠自己打拼,世大運我們一路被看衰,一路被嘲笑,但我們咬緊牙關、吃苦耐勞,最後以成功世大運,向世界證明台灣的力量。
世大運之前,有很多外面的團隊,對我們的設計行銷有批評,我邀請他們進來幫忙,同樣很多媽媽對我們兒童遊戲場不滿意,我們也邀請他們一起規劃設計,今天臺北市到處都有共融式遊戲場。「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這不只是政治口號,我們在臺北市把把它實現,台北已經不一樣。
今天下午的辯論,兩大黨的候選人只能攻擊我的人格,他們也不能提出什麼明確的政見,他們對我的政策也沒有辦法批評什麼。
當然,我們也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面對批評,我們虛心改進。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市政成果,老百姓終究都會看到,我曾經做過一件很困難的事,一日雙塔,但一日雙塔不是我一個人在騎,一路上有這麼多朋友的陪伴,一路的陪伴,一路的加油打氣,柯文哲今天可以走到這裡,也是一樣,有很多的市民朋友,一路陪伴,一路對我加油打氣,我還是要說,謝謝你們。
剛剛你們看了改變成真持續發生的政績影片,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我還在說我還有哪個地方可以改進,可是當我轉過頭來看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幕僚都在哭,原來這四年我們克服了這麼多困難、做了這麼多的事。
其實,政治要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改變成真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但是改變成真,一定要有一個認真工作、奮鬥不懈的柯文哲。
務實和對話,就是我們兩個原則。我們很務實來處理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打高空,也不欺騙人民,同樣的,我們也願意用對話的方式,來跟我們不同的意見來商量。坦白講,臺灣的藍綠沒有對話,他們只有相罵而已;其實,一個社會不要怕有衝突,但是要有解決衝突的機制,我們有不同的過去,但是我們到底要不要走向共同的未來。
在臺灣,我們還是可以把它建設成為一個和諧共融的社會。我要拜託大家,在未來的兩週,拜託你告訴你的朋友跟家人,告訴他們臺北市的成就;告訴他們我們共同相信的價值。我沒有錢買廣告,所以要拜託你們,尤其是那些只有看電視和報紙的朋友,更要拜託你們去說服他們。
我沒有政黨的組織,所以就沒有所謂的陸軍,我真的需要你們的幫忙。在未來兩星期,尤其拜託四年級的長輩,臺灣真的要向前走,我們不能再回到過去那種藍綠意識形態的泥淖,臺灣必須往前走,我們要有新的格局,新的時代。
我沒有政黨,但是我有你們,你們是過去這四年當中,臺北政治文化改變真正的動力。11/7 晚上,我要開始請假的前一天,在離開我的辦公室之前,我寫一張字條給我的秘書,我告訴他,我也謝謝他,因為過去在四年當中,每天七點半他要和我一樣。我跟他承諾,我一定會以市長的身份,在未來四年,跟他一起繼續奮鬥。
各位 teamKP 的夥伴們,請你和我一起實踐我們對臺北的承諾,我們會贏,而且一定要贏。這四年,改變成真,下一個四年,我們一定要讓改變繼續成真,謝謝你們。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做飲食,工時長,人家食飯輕鬆你開工。漢發麵家,兩代在深水埗經營45年。老父做大牌檔,賣雲吞麵牛腩麵魚蛋粉,胼手胝足日做十五六句鐘,但求養活妻兒。80後兒子郭滿唐,一樣在街頭受磨練,但2011年遷檔入鋪,打破困身宿命:每天營業大約十小時,周日、公眾假、聖誕新年復活暑期統統休息,爭取天倫樂。營役中,一份父愛,兩種表述;正如待客也在變:「以前客人食要快靚正、簡單;現在有要求:食物要好味,環境要乾淨,又要service。」阿唐說。畢竟,時代不同了。
漢發麵家在深水埗石硤尾街做了38年大牌檔,7年前入鋪,就在舊檔拐過街角的大南街上。僻靜的大南街,都是布行皮革號金屬配件公司,人流很少;漢發除了午市爆滿,早餐至下午茶時段一直有六七成座上客,生意算很不錯。
「師傅教落,煮食,任何事都不可以馬虎。豬扒蛋飯,喂!應該豬扒好吃,蛋要靚些香些。白飯不用理會了,但也不行的。我每一樣都要做到最好,白飯我都要做到最好。」聽說阿唐是個牙擦仔,眼前的他果然自信滿滿。
「我們的白飯蒸的,不是用飯煲煲的。你家常煲一兩斤米無問題,但我們一煮六七斤米,如果放在電飯煲就不夠力去推,變成『漚米』,就好似明火煲湯同電磁爐煲湯的分別,兩者的口感已經不同。」他耐心解釋。
言辭可以誇誇,但食物騙不了人,「客人吃下去就知道你有沒用心機去做每樣事。」阿唐說。譬如店中名物豬膶,咬下去爽脆,再嚼粉嫩,有淡淡的薑酒香,非一般!他不怕公開秘技:「最緊要你花心機去泵乾淨血水出來,吃時就不會有豬腥味,切又要有差不多的厚度,這些全部是用時間和心機去做的。」咬一口炸鯪魚球,是預期的爽彈,且滿滿陳皮味,蝦米碎帶點鹹香;估不到混入的芫荽碎,只取莖部加強爽口感覺,看得出一番心思。
豬扒是茶餐廳尋常之物,做得出色卻鮮有,它和豬膶一樣都是漢發入鋪後的新猷。阿唐的豬扒不用食粉,但能做到鬆軟多汁,「我想了三個月,終於想到怎樣不加任何香料而保持豬扒的原味。最重要是,我要將豬扒揼鬆,而不是揼實。」說時遲,他已揼了兩塊;他鬆肉不會假手於人,務求力度不出偏差。
這厚切豬扒的面積比平常所見大三分之一,原來指定供應商裁料時斜斜厚切,「厚,才能保住肉汁。」除了豬扒大件、豬膶麵膶多而厚,由大牌檔賣到今天的柱侯牛腩、南乳豬手飯,一樣超級大份,阿唐解釋:「這就是街坊生意。我想過出細份量,但怕他們不接受。」入店後的漢發,隱隱然留着大牌檔的豪邁。
轉型 拜師
37歲的阿唐,不知不覺投身漢發近20載。話說父親郭漢標十來歲從鄉下揭陽來港,做過紗廠,曾在豉油街與人合夥開大牌檔,因賭排九而輸掉半個檔口;1973年借錢在深水埗頂了一個大牌檔,改名「漢發」;40多歲才娶妻泰籍華僑楊美嬌,次子阿唐出世時已年近50。
阿唐18歲開始到大牌檔幫手。「當初我說接手漢發,或者學煮雲吞麵,阿爸都跟我說一句:不要學,寧願你做三行。」做飲食太辛苦,父親不想他走同一條路。阿唐着實有兩年做過布行、跟車、地盤,始終對烹調最感興趣,於是跟父親學煮麵、炆牛腩炆豬手。
漢發本來只賣幾款粉麵,轉變始於隔鄰茶水檔結業,那時阿唐跟父親建議加碼賣奶茶咖啡;父親初時不允,怕他兼顧不到,但阿唐下了決心就似衝鋒車,他看書,問前輩,想盡辦法去學沖一杯奶茶。
試了三個月,漢發的茶啡和加賣的公仔麵跟雲吞麵一樣受歡迎。後來父親退休,阿唐就請夥計和媽媽一齊做,「我媽管雲吞麵那邊,我管奶茶咖啡這邊。」由於左右牌檔相繼結業,漢發變了一街獨市,客人多到讓他租下牌檔後方兩個鋪位擺枱擺凳。未幾消防來查,說是無牌經營;其時母親因中風已少露面,漢發由阿唐和太太Zoe支撐大局,兩小口決定入鋪轉角的大南街,好接住大牌檔的生意。
入鋪之後,阿唐認識了人稱「米芝容」的容記小菜王前老闆易偉容。容師傅經常來吃東西,指點阿唐這個後生仔。「我弄得好吃一點,容師傅就說:呀!也不錯,都有我教你的一半。」2014年,阿唐設宴正式拜師。容師傅手把手教他炒醬、用料,又幫他改良了父親傳下來的大牌檔食物:柱侯牛腩更濃、南乳豬手更香、雲吞爽口更多肉汁。
「這些柱侯醬是以前大牌檔師傅經常用的,炒醬最關鍵的是控制火候,一句鐘才能炒好這醬,慢慢用時間去逼它的味道出來。」阿唐今天滴着汗站在火爐前推醬,仍背着師訓:「師傅教我最基本做廚師的三樣:第一眼望;第二鼻聞;三就是口試;等同於每一碟餸的色香味你都要知道。」
共享的世界
做食肆,打開門做生意才有收入,但漢發的營業時間比一般食肆短。「飲食來說我們其實算懶惰,開十句半鐘,不過我們一回來就『砌』到最尾,好辛苦。」同為80後的老闆娘Zoe說。她特別安排「早收」及「多假期」:聖誕節、農曆新年、復活節、暑假都關店休息四至十日不等,員工同聲讚好。
「多假當然開心,不用那麼疲累。」在廚房不停手淥豬膶的蘭姐說。 「我們出月薪的。輕鬆了,好呀!」茶水部阿麗回應。 「放工早些,你可以有家庭樂;逢時過節又可同家人食飯,我自己都有小朋友的。」笑容可掬的阿娜落力招呼客人。
阿唐一臉得意:「老闆搵到錢,夥計自然辛苦;但如果老闆搵唔到錢,夥計又閉翳了。最緊要大家工作開心,現在是共享的世界嘛!」
「其實要做(營業)24小時都可以做,但有時買不回你和他們相處的時間。」Zoe口中的「他們」是兩口子一對9歲和7歲的兒女,「如果日日返工不放假,好難建立感情,好似現在他們出街仍會拖住我的手,夜晚睡覺都想黏住你,這些是買不到的。」年輕的媽媽Zoe甜笑。
一齊食飯 像個家
每天清晨,阿唐載着妻小從沙田住所出發回到深水埗的小店,先叫貨、編排全日流程,七時半親自送子女上學,到下午三時必先擱下所有事務去湊放學。「六點一定全部人收工,我們等小朋友在附近補完習一齊回家。」Zoe續說。阿唐笑指斯斯文文的太太最有威勢。Zoe點頭,笑指丈夫樣貌看似好惡,其實「很溫柔」,「結婚前我入過醫院,他在大牌檔落場一小時也趕來看我。記得初初認識他時問他週日做甚麼,他說買排骨同爸爸煮飯食。我覺得他是鐵漢柔情,很看重家庭。」
阿唐回憶,小時爸媽要打理大牌檔,自己滿月後就住在保母家。「我升上小學,放學後上補習班,七點多返大牌檔食晚飯、上閣樓睡覺;暑假也在補習社過,每日只有一句鐘見到阿爸阿媽。」舊檔位置今日已成一個地盤,只找到檔口對上兒時一家四口擠過的舊閣樓。「阿爸每次見我們,都問我們肚餓不肚餓、吃不吃東西。可能他沒怎樣讀過書,不懂表達他那種愛。」阿唐拖住一對天真的兒女,不時提起已經離世六年的父親。
想當年,父親在自己升中後開始休星期天,帶着自己周圍走,回到從前的落腳處述說往事,兩父子很親近。「放假阿媽通常自己找朋友,我十三四歲已經喜歡買餸煮飯和阿爸一起吃。我很想維繫一家人,一齊食飯、一齊看電視,像個家。」阿唐說。
「錢是賺不盡的。」他笑一笑,現在應付店鋪租金無問題,也「夠使夠用」,最重要是「可以多些時間陪小朋友」。為了保證出品,他炒醬、打鯪魚球、揼豬扒、牛腩起筋……事事親力親力,「每一日的滿足感,就是見到客人吃我的出品他吃得很滿足很開心。」而辛苦了一整天,「最開心就是可以和小朋友一齊收工回家煮飯食。」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
漢發麵家
地址:深水埗大南街192號
電話:2380 7068
詳情: http://bit.ly/2CBN65U
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在 老了一定要掉牙?這樣做老了牙齒照樣棒 - 新唐人電視台 的相關結果
人上了年紀與掉牙之間並無必然聯繫,人的牙是病掉的,而不是老掉的。 ... 堅持刷牙也可能有牙結石、齦炎,所以有牙結石、齦炎就應該到醫院洗牙。 ... <看更多>
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在 人老了:就應該掉牙嗎? - 希望之声 的相關結果
人上了年紀與掉牙之間並無必然聯繫,人的牙是病掉的,而不是老掉的。失牙的原因無外乎兩個:齲齒和牙周病。只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去除引起齲齒和牙周病的 ... ... <看更多>
不是老了就應該掉牙 在 人老了就應該掉牙嗎? - 每日頭條 的相關結果
人老了掉牙是一種正常現象嗎?人上了年紀與掉牙之間並無必然聯繫,人的牙是病掉的,而不是老掉的。失牙的原因無外乎兩個:齲齒和牙周病。 ... <看更多>